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一讲导言★稀缺、机会成本、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什么是经纪人?★稀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手段总是有限的。

稀缺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也包括劳务和时间的有限性。

★机会成本:就是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选择的收益,即选择的代价。

了解方法:实证方法、规范方法(实证方法就是举例子是错误的,举例子是例证方法。

)实证方法:是一种避开了价值判断,只着眼于证明事实真实性的研究方法,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的因果关系)规范方法:是从一定价值判断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认识观点的研究方法,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我国是否允许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存在是否要控制,或者通货膨胀3%合理,8%就不合理等等)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狭义的西方经济学,是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指西方国家经济学界有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证的和规范的经济理论。

什么是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怎样生产?第三,为谁生产?第四,谁作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什么是经济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人。

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人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经济人是理性的人;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

第二讲微观经济学(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均衡价格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是一回事吗?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机制是如何产生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供求关系: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去理解认识?这就涉及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对消费者的分析、生产者分析)★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价格水平下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西方经济学笔记资料

西方经济学笔记资料

西方经济学一、1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2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大炮与黄油哪一种产品价格高就生产哪一种,用什么方法生产成本低就用什么方法,谁在生产中作出的贡献大谁得到的产品就多。

资源的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

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大炮与黄油)。

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混合经济制度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3 经济学是在一定经济制度下,研究稀缺性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4 两大块。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市场有效,市场万能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的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5、经济学研究三种人的行为:消费者(居民户)需求效用(满足)追求效用最大化价格越低越好生产者(厂商)供给利润(收益- 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价格越高越好6、管理者(政府)调控同时实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7、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二、1、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1. 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的社会科学。

- 研究经济学需要了解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等基本概念。

2. 经济体系和经济主体
- 经济体系指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 主要的经济体系包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 经济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等。

3. 需求和供给
- 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 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4. 市场和竞争
- 市场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方或机制。

- 竞争是指多个生产者在市场上争夺消费者的需求。

- 市场竞争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

5. 价格和效率
- 价格是商品或服务交换的价值。

- 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化利益的方式。

- 市场价格反映了供求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源的有效分配。

6.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和政策调控。

-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

7. 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
-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部居民所创造的收入总和。

-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8. 通货膨胀和失业
- 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 失业是指在就业人口中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的人数。

以上是大一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笔记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方经济学笔记经典部分

西方经济学笔记经典部分

第一章引言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

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②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统一集中研究成果;③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2、关于西方经济学:(百度百科)1)定义: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2)《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

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它的产生一直到现在,共经历了四个阶段:①重商主义;②古典经济学;③庸俗经济学(18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④庸俗经济学后;2、在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修改和补充:1)第一次的修改和补充涉及垄断问题: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企图填补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漏洞。

2)第二次的修改和补充: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便解决失业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问题。

3)第三次的修改和补充:1939年希克斯《价值与资本》。

3、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得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出现了显著漏洞:一方面,传统西方经济学是以个量分析为主,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该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并据此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得政策。

另一方面,凯恩斯偏重于分析总量变量,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调节来解决失业问题,并据此主张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得政策。

大一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西方经济学是指以西方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下面是大一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供求理论:供给和需求是经济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供给代表着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代表着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2.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边际效用决策,尽可能使边际效用最大化。

3.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时,称为弹性需求;当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时,称为非弹性需求。

4.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由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组成。

劳动力市场涉及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资本市场涉及资本家和投资者之间的资金融通关系。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

6.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法律和监管等手段来干预经济,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政府的干预通常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纠正外部性、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创新等手段实现。

8.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媒介,它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增加时,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9.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全球化是指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加强,包括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兴起等。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经济活动的一系列波动。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这些知识点只是大一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学习材料,建议参考相关经济学教材或课程。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重点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重点

第一章导言重点掌握:1. 稀缺性的含义2. 选择的含义3. 机会成本的含义4.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5.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6.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掌握: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3. 实证分析方法了解: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2.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重点掌握:1. 需求的定义2. 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3.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4.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掌握:1. 供给理论2. 价格如何调节经济了解:1. 价格上限及其影响2. 价格下限及其影响第三章弹性理论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3. 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4•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5. 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掌握: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3. 供给弹性的含义与计算了解:1. 弹性与税收分摊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重点掌握:1. 效用与边际效用2. 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3.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4. 消费可能线5. 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掌握:1. 消费者剩余2.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的关系了解:1. 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决策2.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3.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4.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五章生产理论重点掌握:1.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3. 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掌握:1. 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含义与关系2. 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3. 等产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了解:1. 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2. 不同形式企业的优缺点3. 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的关系第六章成本与收益1.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2.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3. 短期成本分类4. 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5. 短期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6. 长期平均成本的规律与形状7. 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1.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2. 长期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的区别3.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含义4. 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了解:1.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2. 短期成本与停止营业点的关系3. 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重点掌握:1.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3. 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4.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掌握:1. 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2. 寡头市场的特征3. 垄断市场上的单一定价4 各种市场结构价格与产量决定的比较了解:1.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2. 围绕垄断的争论第八章分配理论重点掌握:1. 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2. 收入分配目标:公平与效率3•收入分配政策4•工资的决定掌握1•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原因2•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制度原因了解:1•生产要素的需求决定2•生产要素的供给决定3. 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4. 围绕收入分配政策的争论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重点掌握:1.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2.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3. 垄断与市场失灵4. 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掌握: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2. 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行为了解:1. 政府失灵的产生2. 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重点掌握:1.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3.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4. 失业率的计算掌握: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 失业的含义3. 失业与GDP的关系4. 经济周期的含义5. 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1. 宏观经济学中两个学派的争论2.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重点掌握:1.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2.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3. 哈罗德-多马模型4. 自然失业及其原因掌握:1. 货币数量论了解:1. 其他经济增长模型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重点掌握:1. 总需求曲线的含义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3.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4. 总供给曲线的含义5. 不同的总供给曲线6.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7.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8. 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实际GDP 与物价水平9. 如何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掌握:1.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重点掌握:1. 消费函数的含义2. 投资函数的含义3. 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4. 乘数原理掌握:1.消费函数稳定的原因与意义2. 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了解:1.投资波动性的原因2. 加速原理3. 总需求分析的局限性第十四章货币与经济重点掌握:1.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关系2.IS 曲线的含义3. LM 曲线的含义4.IS 一LM 模型的含义掌握:1.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2. 货币需求理论了解:1. 金融机构的基本知识2. 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重点掌握:1.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3.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4. 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5.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掌握:1.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理2.不同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3. 引起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了解:1.经济周期的含义2.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掌握:1.财政政策的运用2.赤字财政政策3. 货币政策的运用掌握: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3.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了解:1.各派在宏观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争论2.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3. 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第17 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重点掌握:1.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2.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3.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均衡4.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节掌握:1.自由贸易理论2.保护主义贸易理论3. 汇率理论4. 开放经济中的最优政策配合了解:1.国际收支理论2.国际资本市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精要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精要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精要笔记第一章:导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满足人类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在各种约束下做出最优选择,并探索社会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生产和消费目标。

1.2基本经济问题每个社会都面临着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社会必须决定生产哪些商品和服务。

∙如何生产?生产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最佳方法是什么?∙为谁生产?谁将消费这些商品和服务?如何分配这些资源?1.3经济学的分支∙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家庭、企业的决策过程。

它关注市场中的价格形成、消费者选择、生产者行为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国际贸易等。

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整体经济失衡问题。

1.4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假设、模型和数据分析来研究经济现象。

典型的研究方法包括:图示法、模型构建、经济计量分析等。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2.1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感或幸福感。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会选择能最大化其效用的商品组合。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随着某一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递减。

例如,当你渴了喝水时,第一瓶水带来的效用最大,而第二瓶水的效用会较小,第三瓶水甚至可能为负。

2.2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目标是通过其收入购买一系列商品,使其总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点是指在给定收入和价格的条件下,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组合使得每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2.3需求法则需求法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向关系: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

图形上呈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2.4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若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称为富有弹性的需求;反之,若需求量几乎不受价格变化的影响,称为缺乏弹性的需求。

∙需求弹性公式: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

西方经济学各章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重点

西方经济学各章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重点

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第一章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经济学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配置即选择,它包括几个相关的问题3.西方经济学分为两大类4.稀缺第二章1.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2.“经济人”假设3.基本内容体系框架4.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因素、需求、需求强调两个方面和需求曲线需求定理5.供给概念强调三个要点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供给曲线、供给定理6.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过剩或超额供给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的求解7.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需求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需求变动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影响8.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49.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及公式、中点公式法、几何法弹性计算;需求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0. 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及公式、中点公式法、几何法弹性计算;供给弧弹性的五种类型、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1. 需求的交叉弹性、公式、弹性系数值的符号决定12. 需求的收入弹性、判断商品第三章1.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表示方法区别和联系2.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理解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①含义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消费者均衡及前提假设(基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的最大化)、需求曲线的推导、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4.序数效用论者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考察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偏好假定、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等效用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几种特殊情况5.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6.消费者的预算线(恒等变形:X2=-P1/P2·X1+I/P2-P1/P2为斜率,可以看出这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I/P2为纵轴截距)、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差别、预算线的变动7.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8.消费者剩余9.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定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推导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推导、根据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恩格尔定律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内涵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区分、吉芬商品第四章1.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4.厂商最优生产要素组合5.总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边际产量函数定义和曲线及其相互关系6.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7.等产量曲线及其特点8.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9.等成本线含义和表达式、等成本线的移动10.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11.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的组合12.何为规模报酬(收益)、规模与产量之间变动关系的三种情况。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第一章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为1.稀缺性:是相对人的欲望而言的,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状态。

一方面,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这种资源的有用性,即可以满足人类的欲望。

2.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的满足人类欲望。

具体内容包括:(1)如何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2)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3)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4)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些欲望来满足另一些欲望。

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才需要研究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有效的在社会中配置。

(二)四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三)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个人、企业、政府,其他组织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一)选择与机会成本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只要人们对于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时,就必然会产生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用途以后所放弃的任何其他用途所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认识机会成本的意义:(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产品转换曲线)1.表示在一国的资源和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两种产品的组合。

2.凹向原点:表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原因:边际转换率递增+范围经济三、经济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一)经济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资源的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范畴资源的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范畴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问题(二)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1.自给自足经济: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物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2.计划经济: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公司,用计划的手段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摘抄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摘抄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摘抄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分配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而逐渐发展成熟。

在阅读西方经济学的相关书籍时,我摘抄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摘抄:1.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的核心是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市场机制、价格形成等。

2. 供求理论:供求理论认为,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反之,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

3.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价格信号来调节资源分配的一种机制。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 价格形成:价格是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媒介,它反映了商品的稀缺程度和消费者的需求强度。

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产成本、消费者偏好、市场预期等。

5.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程度会逐渐减少。

6.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机会而放弃的其他资源或机会的价值。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就意味着必须承担机会成本。

7.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通常与就业、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联系在一起。

8.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影响投资、消费和通货膨胀。

9.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调整政府支出来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

10.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

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经济体系与经济思想的总称。

下面列举了一些西方经济学的重点笔记。

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由个人或企业自愿交换货物或服务来取得利润。

市场经济的强项是价格竞争、资源配置和投资效率,但它也要面对市场失灵和不平等的问题。

2. 自由市场:自由市场是市场的一种形式,其中价格设置由供求决定,而政府只在必要时才干预市场。

自由市场经济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分配资源的方式,并且能够提高经济增长,但是它也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环境破坏和垄断政策。

3. 费利依效应:费利依效应是指市场需求量随价格变动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下降,反之亦然。

费利依效应为理解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交易提供了指导。

4. 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其中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由一个专门的工人完成。

这种生产方式在现代经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5. 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增加一个生产因素的数量,其增加产量的边际收益逐渐减少的现象。

当生产要素增加时,初始情况下每个额外的生产因素可能带来更多的产量,但随着数量增加,递减的边际收益变得越来越显著。

6.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放弃选择某个选项时的次优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它比看到的成本更为重要,因为它考虑了所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潜在优劣。

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7. 动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的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依赖于经济政策、投资和创新等因素。

8.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价值应该反映在等价劳动成本中,并从生产过程中提取剩余价值,用于社会发展和公共福利,而不是私人利润。

9. 好斗行为理论:好斗行为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一系列竞争策略,如价格战、广告攻击和市场份额的争夺。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它包含了众多的理论和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和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西方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一)供求理论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中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四)成本理论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西方经济学学习笔记

西方经济学学习笔记

一需求供给和价格1 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是增加的,但是均衡价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量的大小供求同时反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需求的变化方向一致2 分析方法:图形分析3 最低限价:又叫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

在西方常被用于农产品价格上,它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问题。

4 最高限价:又叫价格天花板,是指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而这个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它会造成短缺和过度需求5 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因素的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率%/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的变化率%6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对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指需求量变化的相对量对价格变化的相对量的比值7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8 需求价格弹性的性质和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一个负数,为了运算方便,一般都取其绝对值二需求价格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化的百分率之比,与计量单位无关三不要把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概念混为一谈五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变化量趋于零时,即当价格变化无穷小时需求弹性用点点弹性表示: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化为了避免由于起始点的基数值同而造成计算结果上的差异,采取按两点间的平均值计算弧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 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2 商品的可替代性3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占得比4 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需求的收入弹性:用来测量某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叫正常品,把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为低档品就一种商品而言,在不同收入水平上,收入弹性是不同的。

需求的交叉弹性:用来测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知识点一、经济学导论1. 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经济学的作用是解释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和依据。

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使用观察、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经济现象及其变化来获取相关数据;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提出经济理论和假说并进行验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和推导来研究经济问题。

二、市场经济与供求关系1.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制度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配置和价格的经济制度。

其基本特征包括个体自由选择、私有产权、竞争和市场信号等。

2. 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给方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成正比,需求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成反比。

供求关系的平衡点即市场均衡,确定了商品或服务的最终价格和数量。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种类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其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外部性指市场交易产生的影响未完全反映在价格中;公共物品指供给一人就能供给多人且无法排除他人使用的商品;垄断指市场中存在的稀缺资源的垄断权力;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

2. 政府干预的类型和目的政府干预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和监管等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

政府干预的类型包括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垄断管制和市场准入等。

政府干预的目的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四、宏观经济学与国民经济运行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分支学科。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

2. 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国民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内外平衡和经济增长等基本特征。

周期性指经济运行呈现波动性,包括扩张期和收缩期;内外平衡指国内生产总值与总支出的平衡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与总收入的平衡;经济增长指长期内国民经济的总量逐步增加。

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重要笔记

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重要笔记

第一章导言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五章生产理论第六章成本与收益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第八章分配理论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第十四章货币与经济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第一章导言文档顶端一、主要问题提示:1.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没有稀缺性,经济学就没有意义。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一、导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旨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概念、原理和模型的掌握,同时也要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

本篇笔记整理将涵盖西方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微观经济学1、需求与供给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均衡价格:指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2、弹性理论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指需求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指供给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3、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单位效用逐渐减少。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收入和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轨迹。

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单位收益逐渐减少。

成本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三、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GDP或人均GDP的增加。

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在长期内,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整体升级和变迁。

3、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上升。

失业: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

4、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货币供应: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措施。

00139西方经济学笔记 重点笔记

00139西方经济学笔记 重点笔记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资源的稀缺性,早晨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为你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你拥有多少件衣服的问题,这时会有个选择的问题,除此以外你要下饭店你选择去哪个馆子的问题,也是你所拥有的收入水平受到限制的问题。

收入水平受限制的问题、你所拥有的衣服的数量问题都是我们所说的资源相对稀缺的问题。

相对稀缺是指相对于你所愿意拥有的总量来看是相对稀缺的。

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实际上希望自己拥有的服装会很多,也希望自己所拥有的收入会更高,但是实际上又不可能,这样就出现稀缺性问题。

这是针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的。

整个社会来看,企业实际上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角度看,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收益、利润是最大化的,但是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一定时期内,他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量所决定的利润量是有限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任何人类社会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资源的稀缺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绝对的。

稀缺性实际上是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讲的,所以稀缺又具有的相对性。

经济的资源在经济学上主要包括哪几个内容:经济资源在经济学中又叫作生态要素,共包括三块:1.劳动和劳动时间2.土地(包括一切的自然资源)3.劳动和土地共同生产出来的资本如果一个社会生产的大炮多了,它所能给社会提供出来的黄油就会减少,如果想增加黄油的数量,大炮的数量就减少,它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这条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都代表的是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产量的增加所引起了另一种产品数量的减少。

这条线上的任何一个点代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两种商品的不同的产量的组合点。

这是生产可能性曲线,这条生产可能性曲线中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条件,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上一个社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既定的。

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社会所能生产出来的黄油和大炮的最大的数量都在这个组合点上。

举例:一个农民所拥有的土地的数量是个总量,比如拥有10亩的土地,这10亩的土地如果全部去种玉米,在既定的条件下,他会有个最大的产量,假定最大产量为亩产1000斤,如果全部种小麦,亩产800斤,最多产8000斤的小麦。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1.市场经济原理: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自由竞争、价格机制等。

2.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和数量的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满足需求时获得的满足感或实用性。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分配资源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进行决策。

4.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

在决策中,人们会权衡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5.消费者行为和需求弹性: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收入或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做出的反应。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6.企业行为和生产成本:企业行为研究企业的生产和决策过程。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企业会根据成本和市场价格来做出生产决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竞争程度等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等。

8.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和方式,如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

9.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质的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化。

主要关注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政策等方面。

10.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机制。

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笔记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分配有限资源的学科,它涉及了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研究。

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体中的个体行为,尤其是企业和家庭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研究内容包括需求与供给、企业决策、市场结构等。

3.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行为,包括国民经济产出、就业、通货膨胀等宏观指标的研究。

它探讨经济增长、商业周期、货币政策等问题。

4. 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概念。

根据价格理论,价格的形成由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决定。

5.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进行某项经济活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某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可能性,这样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6.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指对某个决策进行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以判断是否进行该决策。

根据边际分析,个人或企业应当在对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后作出决策。

7.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差异、市场进入和退出等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8.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

这些生产要素对经济活动和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 GDPGDP全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值。

GDP是衡量经济活动和国家经济总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10.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中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价值下降,进而影响消费能力和投资环境。

1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用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经济变量,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

12.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国家财富和福利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

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为谁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

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

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特征:决策集中化。

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

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

(四)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混合经济条件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第四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

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

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第二章、第一节微观经济学概览(一)经济系统的构成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把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

(二)微观经济学包含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供给、需求及价格理论;第三章:介绍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分析生产;第五章:厂商的利润和成本;第六章:厂商的市场供给;第七章:分配理论;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九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二章、第二节需求(一)需求的定义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如表(2-1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如图(2-2 )需求函数:假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依变量,则:D=f (P )。

即为需求函数。

(二)需求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的特例(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是,劣等品除外。

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

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人口规模正常商品与劣质商品的区分: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则为正常商品。

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则为劣质商品。

替代品和互补品:第一,替代品,这是指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如,馒头的价格不变而花卷的价格上升时,馒头的需求量上升。

第二,互补品,这是指两种互相补充使用商品,如照相机和胶卷,胶卷的需求量与照相机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照相机价格上升,胶卷的需求量下降,两者呈现反方向变化。

需求函数的扩展形式Qd=D(P ,m ,P1)在公式中,P 代表商品的价格,m 代表消费者的收入,P1代表其它商品的价格(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含义:需求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居民户(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购买量的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该曲线上的点的变动。

需求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购买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了购买量变动(如收入变动等)称之为需求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五)从单个家庭需求到市场需求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某一特定时期所有家庭需求的总和。

根据单个家庭的需求曲线求取市场需求曲线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第二章、第三节供给(一)供给的定义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

供给的表示: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供给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对应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如下表(2-2 表(2-2 )供给曲线:它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如图(2-2 )供给函数:假定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具有无限的分割性,并把商品的价格视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依变量,则S=f (p )即为供给函数。

(二)供给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的特例(三)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了产量就越小。

厂商能生产的相关商品价格,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如,在玉米价格不变小麦价格上升时,农户就可能多生产小麦而减少玉米的供给量。

生产的成本。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生产者不愿意生产,进而减少供给量。

技术水平。

一般而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产量。

生产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价格上升,则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反之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在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Qs =S (P ,T ,P1)在公式中,P 代表商品的价格,T 代表生产技术水平,P1代表相关商品的价格(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含义:供给量是指某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厂商提供的商品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