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功率放大器详解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谐振功率放大器。
可能有些小伙伴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有点高大上,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咱们可以轻松搞懂。
放大器嘛,就是把信号放大,让它更有劲儿。
而谐振功率放大器就像个超级增压器,让你的小信号变得响亮无比!那它有啥工作状态呢?别急,咱们慢慢来。
2. 工作状态2.1 线性状态首先,咱们得聊聊线性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放大器就像个正经八百的上班族,兢兢业业,尽量把输入信号完完整整地放大。
简单来说,就是输入多少,输出就大概是多少,几乎不失真。
这种状态就像喝了一杯清茶,清爽不腻,保持着良好的品质。
不过嘛,线性状态的功率输出是有限的,不能像火箭一样随便冲。
所以,咱们得好好利用这个状态,别让它浪费了。
2.2 饱和状态接下来,我们聊聊饱和状态。
哎呀,这个状态就像放大器喝醉了一样,输出信号完全不受控,干脆利落地放出满格的信号。
它可以让你的音响瞬间变得震耳欲聋,简直就是“嗨起来”的节奏!不过,喝醉了就容易出事,饱和状态下的信号失真很严重,原本的好东西可能就变得五味杂陈了。
所以,虽然这个状态让人兴奋,但也要谨慎对待。
2.3 过载状态最后,咱们得提到过载状态。
这状态就有点儿火星了,放大器已经完全失去控制,像个不听话的孩子,输出信号已经跑偏。
此时,放大器就像是在跟你抗议:“别再给我加信号了,我撑不住了!”这时候,信号会严重失真,甚至可能损坏放大器。
所以,咱们在使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别让它过载了,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心爱的设备挂掉。
3. 总结最后,咱们来个小总结。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就像生活中的三种状态:认真、兴奋和疯狂。
线性状态让你稳稳当当,饱和状态则能让你体验到“放飞自我”的乐趣,而过载状态就像是一场小型的灾难。
希望大家在使用这些放大器的时候,能更好地掌握这三种状态,像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平稳、迅速又安全地前进。
记住,科技的世界里,不管是什么,适度永远是王道!。
谐振功率放大器

在高 Q 回路中,其 Re 近似为
Re
2 0
Lr
2
RL
Lr Ct RL
式中,
Ct
CrCL Cr CL
—— 回路总电容
0 s
1 LrCt
—— 回路谐振角频率
Qe
0 Lr
RL
—— 回路有载品质因数
(2)对非基波分量
阻抗很小(谐振回路对 iC 中的其他分量呈现的),产生 的电压均可忽略。
第2页/共10页
图 2–1–1 谐振功率放大器 原理电路
C=C/共10页
t
t e
2.集电极电流 iC
输入
vb(t) = Vbmcos st
据 vBE = VBB + vb(t) = VBB + vbmcos st
由静态转移特性(iC-vBE),得集电极电流 iC 波形:脉宽小于 半个周期的脉冲序列。傅里叶级数展开
第9页/共1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0页/共10页
iC IC0 Ic1mcosst Ic2mcos2st
为平均分量、基波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之和。
IC0
1 2
iCdt
Ic1m
1
iC costdt
第4页/共10页
图 2–1–2
图 2–1–2
第5页/共10页
3.输出电压 vo
(1)对基波分量 阻抗最大,为谐振电阻 Re(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 频率上,因而对 iC 中的基波分量呈现的电抗最大,且为纯 电阻)。
2.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电路组成
ZL —— 外接负载,用 CL 与 RL 串联等效电路表示。
Lr 和 Cr —— 匹配网 络,与 ZL 组成并联谐振 回路。调节 Cr 使回路谐 振在输入信号频率。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常用于无线通信和射频系统中的放大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谐振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的相互配合来实现信号的放大。
本文将介绍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一、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构成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输入谐振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输出谐振电路。
输入谐振电路是用来接收输入信号并将其滤波、匹配到功率放大器的。
它通常由电容和电感组成的谐振回路构成,能够选择性地传输特定频率的信号。
功率放大电路是用来放大输入信号的。
它通常采用晶体管或管子放大器等器件,通过输入电压的调节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同时也可以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出功率。
输出谐振电路是用来匹配和传输已放大的信号到输出负载的。
它通常也由谐振回路组成,能够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传输到负载上。
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谐振电路的特性和功率放大器的线性放大特性。
首先,输入信号经过输入谐振电路后,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特定频率的谐振回路,其他频率的信号会被滤波掉。
这样就能保证只有特定频率的信号能够进入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
然后,经过谐振回路的输入信号进入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通常采用线性放大器,其输入电压的大小决定了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
通过调节输入电压的大小,就可以实现对输出信号的放大程度的控制。
最后,放大后的信号经过输出谐振电路,并传输到输出负载上。
输出谐振回路起到了匹配和传输的作用,能够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有效地传输给负载。
三、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优势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通过谐振电路的匹配和能量传输,以及功率放大器的线性放大特性,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能够实现高效率的信号放大,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
2. 稳定性:谐振回路能够选择性地传输特定频率的信号,并且能够稳定地工作在谐振状态下,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更加稳定。
3. 可调性:通过调节输入信号的电压,可以实现对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和功率的可调。
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分析

丙类选频网络高来自5、射频功放的分析方法
高频功放工作于大信号的非线性状态,用解析法 分析较困难,故工程上普遍采用近似的分析方法。 用图解法或折线近似分析法来分析功率放大器。
射频功放的分析方法
图解法: 利用电子器件的特性曲线对它的工作状态进行计算。
1
射频功放的分析方法
2
射频功放的分析方法
2
功放管的保护
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3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用途
5
射频功放的分析方法
4
射频功率晶体管的选择与保护
2.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谐振功放与低频功放的区别
工作频率
相对带宽
工作状态
负载
效率
低频功放
低(20Hz-30KHz)
宽
甲类、推挽乙类
无调谐负载 阻性
低
高频功放
高 (一个工作频率 )
折线近似分析法: 用折线来表示电子器件的特性曲线。 大信号工作条件下高频功放折线近似为理想化特性曲线的原理:
例:3DA21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曲线
VBZ理想化晶体管的导通电压或称截止电压。gc 正向传输特性的斜率
VBZ
在饱和区,集电极电流只受集电极电压 的控制,而与基极电压无关。 该斜线称为饱和临界线
03
因此又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
04
按电流导通角不同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
05
射频功放大多工作于丙类,采用谐振回路做负载。
06
按工作状态分为:线性放大和非线性放大
07
射频功放通常工作于非线性放大状态,具有较高的效率。
2、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1.谐振电路: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由一个谐振电路和一个放大器组成。
谐振电路是一个能够在谐振频率上有较高阻抗、在其他频率上有较低阻抗
的电路。
它可以由电感器和电容器等元件组成。
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通常
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匹配。
2.输入信号:输入信号首先进入谐振电路,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与谐
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不匹配,谐振电路会对输入信号的通过产生阻抗。
仅当
输入信号的频率与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时,谐振电路的阻抗才会较低,从而使信号得以通过。
3.放大器:通过谐振电路的筛选,只有与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相匹配
的信号得以通过,进入放大器。
放大器会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放大
器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例如晶体管、场效应管等。
它能够将输入信
号的幅度进行放大,使得输出信号的功率大于输入信号的功率。
4.输出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被输出。
由于输入信号已经通
过谐振电路的筛选,使得仅有与谐振频率匹配的信号得以通过放大器,所
以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输出信号的幅度
更大,即实现了信号的放大。
总的来说,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谐振来选择输入信号
中与谐振频率匹配的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最终输出信号。
这种放大方式适用于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具有较高的放大效率和
较低的失真。
在一些需要对特定频率信号进行放大的应用中,如无线通信、射频放大等,谐振功率放大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7.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与应用.

7.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与应用
谐振功率放大器
(Resonate Power Amplifier)的工作原理 一.谐振功率放大器 的工作原理分析 图7.2.1(a)(b)分别为发 送设备的中间放大级和末级 放大器(rA、 C A为天线等效电 路),(c)为相应的原理电路。
图7.2.1 丙类谐振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图7.2.7 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⑶对 iC的影响:
ic max略微减小, 却几乎不变, 欠压状态到临界状态:
I c1m 和 I c 0 也几乎不变。
图7.2.1 丙类谐振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放大器工作原理动画)
7.2.1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偏置电压VBB 的大小决定 当 VBB VBEQ VBE (on )时 为甲类状态; 当VBB VBEQ VBE (on )时 为乙类状态; 当VBB VBEQ VBE ( on )时 为丙类状态。
BE VBB b VBB Vbm cos t
电路的工作波形如图 7.2.2所示。晶体管的集电 极电流 iC 为周期性的余弦 脉冲。
图7.2.1 丙类谐振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iE 实际上,工作在丙类状态的晶体管各极电流 iB、iC、
均为周期性余弦脉冲,均可以展开为傅立叶级数。
7.2.1
(集电极电流电压图解法分析动画)
7.2.1
其中,iC 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为
iC IC 0 I c1m cos t I c 2m cos 2t ……
I c 2 m、…、 IC 0 、 I c1m 、 式中, I cnm 分别为集电极电流的直流分
量、基波分量、以及各高次谐波分量的振幅。
PD VCC IC 0
谐振功率放大器 (2)

vBE VB(E o)n vBE VB(E o)n
可编辑ppt
7
2. 图解分析法
vvCBEEVVCBCBVVbcm mccoosstt
设定VBB、Vbm、VCC、Vcm四个值→画动态 线(交流负载线)→画集电极电流波形
可编辑ppt
8
作图过程:(描点法)取点 t0o,1o5 ,3o0 确定
vBE, vCE 的值→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确定动态点→画动态线→
负载特性 性能特点 调制特性
放大特性
直流馈电
电路组成
实用电路
匹配滤波网路
功率放大 调幅 线性放大 限幅
可编辑ppt
3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一、原理电路
C
+
vb
-+ -
VBB
L
ZL
-+
VCC
结构特点:(1)功率管丙类
工作 (调 VBB在截止区)
+
(2)负载:谐振回路,其
vc
中L、C为匹配网络,ZL 为外接负载。调C使回
问题:1 过压状态下,i C 为什么出现凹陷? 2 为什么讨论 i C 的波形变化?
可编辑ppt
11
三、性能分析
1、负载特性
VBB、Vbm、VCC一定,放大器性能随Re变化的特性。
VBB、VCC一定→Q点一定,Vbm一定→ 一定→iC宽度一定
VBB、Vbm一定→vBEmax一定
欠压 Re↑→Vcm↑→从欠压→临界→过压→ i↓→C Ic1m↓IC0↓
载波信号:vb(t) Vbmcos ct
等效集电极电源电压
LC调谐在 c 上,则 vo(t)Vcm (t)cocst
调幅波
2.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功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谐振现象和功率放大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关键部分:谐振电路和放大电路。
1. 谐振电路谐振电路是谐振功率放大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分,它通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匹配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
谐振电路通常由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组成,构成一个谐振回路。
谐振电路可以分为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两种形式。
(1)串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是指电感和电容串联连接的谐振回路。
在串联谐振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的频率接近谐振频率时,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将呈现出共振状态,此时电路的阻抗最小。
而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电路的阻抗将逐渐增大。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数值,可以使得输入信号在谐振频率附近得到最大功率传递。
(2)并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是指电感和电容并联连接的谐振回路。
在并联谐振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的频率接近谐振频率时,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将呈现出共振状态,此时电路的阻抗最大。
而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电路的阻抗将逐渐减小。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数值,可以使得输入信号在谐振频率附近得到最大功率传递。
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谐振功率放大器中负责信号放大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更高的水平。
放大电路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放大器组成,放大器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结构和技术,例如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等。
放大电路中的放大器将输入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并输出到负载电路中。
放大器的设计需根据谐振电路的特性和需求来选择,以保证输出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应用谐振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射频和微波领域中。
它在通信领域中被用于信号放大和传输,可用于增强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
在雷达系统中,谐振功率放大器可用于提高雷达信号的功率,提高系统的探测距离和灵敏度。
第2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 2
iC
iC
2
ic1
iclm
iCmax
t
0
2
2
t
输出近似为不失 真的余弦电压
第2章谐振功率放大器
如果将高 Q 值负载回路调谐在信号的 n 次谐波上, 则输出的将是该n次谐波电压,此时电路变成为n倍 频器。即
ucn = IcnmRecos nωt = Ucnmcos nωt
当参数UBB 、 Ub m 、 UCC和Ucm ( Re )选定后,动特性曲 线便确定了。该动特性曲线和相应ic波形可以通过ωt 三个特
殊取值下的交点C 、 A 、 D画出,即
第2章谐振功率放大器
C点:ωt =0 时,uBE= uBEmax=UBB+Ubm与 uCE=uCEmin= UCC - Ucm的 交点;iC= iCmax
iC
uBE=UBB+ Ubmcosωt
uBE
A点:ωt = θ时, uBE= UBE(on)与 uCE= UCC -Ucmcosθ的交点, ic=0
D点:ωt = 180o时,
i Cmax
C
u BEmax
ωt =0
Ubm
0
UBE(on) A U CC u CEmin
D
uCE
ωt =θ
0
UBB
θ
ωt
0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1. 谐振功放在近似条件下的图解—动特性曲线
2. 谐振功放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判别 3. 谐振功放主要性能指标的估算方法
第2章谐振功率放大器
低频功放和谐振功放所放大的信号区别
u
U S ( )
低频 功放
谐振功率放大器

谐振功放旳放大特征
图 2–2–9 放大特征
(1)谐振功放作为线性功放 为了使输出信号振幅 Vcm 反 应输入信号 Vbm 旳变化,放大器 必须在 Vbm 变化范围内工作在欠 压状态。
图 2–2–10 (a) 线性功率放大器旳作用
(2) 谐振功放作为振幅限幅器(Amplitude Limiter) 作用:将 Vbm 在较大范围内旳变化转换为振幅恒定旳 输出信号。 特点:根据放大特征,放大器必须在 Vbm 旳变化范围 内工作在过压状态,或 Vbm 旳最小值应不小于临界状态相 应旳 Vbm 限幅门限电压。
(3)基极调幅原理电路
图 2–2–8 基极调幅电路
VBB (t ) VBB0 v (t ) —— 基极偏置电压 使 Vcm 按 VBB(t) 旳规律变化,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
三、放大特征
1.含义 当 VBB、VCC 和 Re 一定, 放大器性能随 Vbm 变化旳特征。
2.特征
固定 VBB,增大 Vbm 与上 述固定 Vbm 增大 VBB 旳情况类 似,它们都使 iC 旳宽度和高 度增大,放大器由欠压进入过 压,图 2–2–9(a)。
谐振功率放大器旳分析
(1)求动态点,画波形
设定 VBB、Vbm、VCC、Vcm ,
将 t 按等间隔(t = 0º, 15º,
30º, ) 给定数值,由 vBE VBB Vbmcost vCE VCC Vcmcost
便可拟定 vBE 和 vCE (图 a)。
图 2–2–1 谐振功率放大器旳近似分析措施(a)
小,因而 Vcm(= ReIc1m)和 Po(
I
2 c1m
Re
)近似线性增大,而
第二章谐振功率放大器

则:
I co o I c max 3.36 mA
I c1m 1 I c max 6.28mA
I c 2m 2 I c max 4.48mA
基波电流 ic1 为
ic1 I c1m cos t 6.28 cos t
§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2
直流功率
集电极耗散功率 效率
PD VCC ICO
PC PD PO
P0 1 I c1m Vcm 1 PD 2 I co Vcc 2
(兼顾功率、效率,选 650 ~ 750 左右)
(习题)
二、 倍频器
原理电路
输入 fs
fo = nfs
uCE
二倍频的主要波形
c Po PD
集电极电流波形、数 值不同,Re值不同, 功率性能不同
(作业:2-5)
2. 折线近似分析法(只限于共发射极状态) • 转移特性曲线 晶体管特性的折线化 输出特性曲线
斜率 gcr
uBE
uBE
uCE
• 临界线
是一条斜率为gcr的通过原点的直线。
临界线方程
iC gcr uCE
uBE U j uBE U j
t 时,ic = 0 ,即 ic g( VBB U bm cos U j ) 0
导通角
•
Uj VBB cos U bm
在Uj-VBB一定时,激励越强(即Ubm大),则导通角愈大。
• 通过调整VBB就可控制导通角到所需值。
集电极电流
ic gUbm (cost cos )
理想静态转移特性
g( uBE U j ) iC 0
谐振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分析
• 谐振功率放大器概述 • 谐振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 谐振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参数 • 谐振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影响因素
目录
CONTENTS
• 谐振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优化设计 • 谐振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频率稳定性
放大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保持输出频率不变的能 力。频率稳定性对于通信、雷达等应用领域尤为 重要。
输出稳定性
放大器在受到干扰或负载变化时保持输出信号质 量的能力。输出稳定性对于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要求的系统至关重要。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4
实验结果分析
频率响应
测量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分析其在不同 频率下的增益和相位特性。
瞬态特性
观察放大器在输入信号跳变时的输出响应,分析 其瞬态性能。
稳定性分析
测试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其工作范围 和稳定性裕量。
结果与讨论
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得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 应、瞬态特性和稳定性等动态特性数据。
功率增益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反映了放大器对信号功率的放大能力。功率增益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效率参数
效率
放大器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表示放大器对能量的利用效率。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最大效率
在特定工作条件下,放大器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率。最大效率是设计放大器时追求的重要指标,可以提 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可靠性。
谐振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影响因素
负载阻抗的影响
谐振功率放大器

45 90 t
iC
iC
iC
t
t
t
t
R e 增大
从欠压→临界→过压→ iC ↓→Ic1m↓ IC0↓
Ic1m Ico
Vcm
O 欠压
R eopt
临界 过压 Re
Vcm Ic1mRe
PD VCCIC0
Po
1 2
Vcm
Ic1m
PC PDPo
C
Po PD
C
Po PD
PC R eopt
vvCBEEVVCBCBVVbcm mccoosstt
VBB、Vbm一定→ 一定→iC宽度一定
VBB、Vbm一定→vBEmax一定
iC /mA
A' A ''
E ②①
A '''
③
v BEm ax
iC ICmax
O
R e 变化时的 iC 波形
iC
V CC
90
45
O
45 90
vCE vc
t
O 90 45
A ''
vBE 740mV 720mV
E① ②
A '''
③
700mV
680mV
660mV
i CICmax
640mV
O
V CC
vCE
90 45 O 45 90 t
90
45
O
根据A点的位置确定工作状态:
45 v c
90
t
A在放大区→欠压 A ' A在临界点→临界 A ''
A在饱和区→过压
谐振功率放大器

谐振功率放大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功率放大器
定义: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将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部分的转换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的输出信号功率的电子线路。 任务:功率管在安全工作的条件下,非线性失真在允许的范围内,高效率地输出大的功率。
集电极最大允许管耗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谐振回路的功能:
选频: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将失真的集电极电流脉冲变换为不失真的输出电压。
*
功率特性分析
01
(1)丙类功放的问题
02
(2)解决方法
*
实际电路
*
PSPICE仿真
*
丁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丁类和戊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要求了解)
*
(2)戊类放大器
结论:
① VCE(sat)小,管耗小,放大器的效率高 (90% 以上) ; ② 因结电容、分布电容等影响,实际波形不理想,使管耗增大,丁类功放效率受限。
*
Vcm、Po、PD、PC、C 随 Re 变化的曲线
Vcm = ReIc1m , Po = VcmIc1m/2 PD = VCCIC0 , PC = PD-Po C = Po/ PD
*
02
01
*
两种调制特性:集电极调制和基极调制特性
(2)调制特性
#2022
*
*
集电极调幅原理电路 —— 载波 —— 调制信号 —— 输出的已调信号
*
分析步骤 求动态点,即对应不同的t , 求vBE 和 vCE 设定 VBB、Vbm、VCC、Vcm ,将 t 按等间隔(t = 0º, 15º, 30º, ) 给定数值,由: 便可确定 vBE 和 vCE
谐振功率放大器课件

根据电路拓扑和设计目标,计算电阻、电容 、电感等元件的值。
仿真与优化
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通过仿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
优化设计
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 和优化,以提高性能指标。
考虑热设计
对于大功率应用,需要考虑晶体管的 散热问题,进行合理的热设计。
实际测试与验证
制作实际电路并进行测试,对比仿真 结果,进一步优化设计。
稳定性与可靠性
稳定性
指谐振功率放大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性能参数随时间和环境条件变化的程度 。稳定性好的放大器能够保证信号质量 的长期稳定。
VS
可靠性
衡量谐振功率放大器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 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高的 放大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故障 率。
05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 法
谐振网络
谐振网络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的选频和滤波,使放大器只在某 一特定频率下工作。
谐振网络一般由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通过调整元 件参数,可以改变网络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
晶体管
晶体管是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核心元件,其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 后的信号输出到负载。
晶体管的选择对于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工作频率、功率和 线性度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0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 理
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
电压增益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表示放 大器对信号的放大能力。
功率增益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表示放 大器对信号的功率放大能力。
效率与带宽
效率
放大器将直流电源转化为交流输出功率的效率,通常用dB表示。
带宽
放大器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通常指3dB带宽。
谐振放大器

谐振功率放大器[浏览次数:82次]谐振功率放大器,简称谐振功放,又称为窄带型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谐振系统作为匹配网络的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在丙类,主要应用在无线电发射机中,用来载波信号或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目录∙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谐振功率放大器特性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1.采用谐振网络作负载。
2.一般工作在丙类或乙类状态。
3.工作频率和相对通频带相差很大。
4.技术指标要求输出功率大、效率高。
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将谐振功放的组成用图(a)来表示。
相对照地画出原理电路如图(b)所示,图中,L c为高频扼流圈,提供直流通路,C c为隔直流电容,谐振回路L1C1和L2、C2、C A、r A分别为输入和输出滤波匹配网络。
其中C A、r A为天线等效阻抗,作为输出负载。
与非谐振功放比较,它们都要求安全高效地输出足够大的不失真功率,但有一些区别。
(1)在谐振功放中,为了提高效率,都在丙类工作状态,或者工作在更高效率的丁类和戊类。
在这种情况下,功率管集电极电流为严重失真的脉冲序列波形或周期性的开关波形。
顺便指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了满足对非线性失真的严格要求,也有采用甲类或乙类工作的谐振功放。
(2)为实现不失真放大,必须限定输入信号为单一频率的高频正弦波(即载波信号)或者在高频附近占有很窄频带的已调波信号。
在这种信号作用下,功率管集电极电流波形为接近余弦的脉冲序列,用傅氏级数将它分解为平均分量I co,基波分量I clm cos wt和各次谐波分量之和,输出滤波匹配网络取出基本波分量,滤除其它无用分量,就能在负载上获得不失真的输出信号。
同理,在功率管输入端,基极电流也是失真脉冲序列,通过输入匹配滤波网络的滤波作用,加到功率管输入端的为不失真的信号电压。
(3)与非谐振功放一样,在特定的偏置条件下,对应于特定大小的输入信号,功率管有一最佳负载,这时,谐振功放的输出功率最大,效率也较高。
第四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讲解

4.1 概述 4.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原理 4.3 晶体管线形分析放大器的折线
近似分析法
4.4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4.5 谐振功率放大器实例 4.6 晶体管倍频器
退出
4.1 概述
1、使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目的: 放大高频大信号使发射机末级获得足够大的 发射功率。
2、高频功率信号放大器使用中需要解决的两个 问题?
Vb
m
Vbm
t
图4-4 谐振功率放大器转移特性曲线
退出
eb vb
ib
ic
VBZ
ec Vcm
Vcm
(a) ec=VCC–vc
t –VBB
t
图4-5
高频功
t 率放大
器中各
分电压
与电流
VCC
的关系
t
退出
电 流
或 电 压
Vcm
vc
ic
ec VCC
ic
ic max ec min
VBZ
eb max
高效率输出 高功率输出
联想对比: 高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共同 特点都是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
退出
4.1 概述(续)
3、谐振功率放大器与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异同之处。
相同之处:它们放大的信号均为高频信号,而且放大器的负 载均为谐振回路。
不同之处:激励信号幅度大小不同;放大器工作点不同; 晶体管动态范围不同。
4、谐振功率放大器与非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异同:
共同之处都要求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 功率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把电源供给 的直流能量转化为交流能量,能量转换的能力即为功 率放大器的效率。 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用来放大窄带高频信号(信号的通 带宽度只有其中心频率的1%或更小),其工作状态通常 选为丙类工作状态(c<90),为了不失真的放大信号, 它的负载必须是谐振回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
= ω02 Lr 2
RL
=
Lr Ct RL
式中, Ct
=
CrCL Cr + CL
—— 回路总电容
Qe = ω0 Lr / RL —— 回路有载品质因数
(2) 对非基波分量 谐振回路对 iC 中的其它分量呈现的阻抗均很小,平 均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产生的电压均可忽略。
结论:回路上仅有由基波分量产生的电压vc,因而 在负载上可得到所需的不失真信号功率。
2. 集电极电流 ic
若忽略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及管 子结电容的影响,则在输入信号电 压 vb (t ) = Vbmcosωst 的作用下, 根据 vBE = VBB + vb (t ) = VBB + Vbmcosωst , 在静态转移特性曲线 (ic~vBE)上画 出的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一串周期重 复的脉冲序列,脉冲宽度小于半
个周期。用付里叶级数可将电流 脉冲序列分解为平均分量、基波 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之和,即
iC = IC0 + ic1 + ic2 + ⋅ ⋅ ⋅ ⋅
= IC0 + Ic1mcosωst + Ic2mcos2ωst + ⋅ ⋅ ⋅
3. 输出电压 vo (1) 对基波分量 由于集电极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频率上,因而 它对 iC 中的基波分量呈现的阻抗最大,且为纯电阻,称 为谐振电阻,在高 Q 回路中,其值 Re 近似为
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它的管外电路由直流馈电电
路和滤波匹配网络两部分组成。
2.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 电路组成 ZL —— 外接负载,呈阻抗性,用 CL 与 RL 串联等 效电路表示。 Lr 和 Cr ——匹配网络, 与 ZL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调 节 Cr 使回路谐振在输入信号 频率。
VBB——基极偏置电压, 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以 实现丙类工作。
角为 θ = 180o AB(甲乙)类:导通角为 θ > 90 o B(乙)类:导通角为 θ = 90o C(丙)类:导通角为 θ < 90o
近年来双出现了D类、E类及S类等开关功率放大器
转移特性曲线
( ) i c = f u BE uCE = 常量
作的基础上采用一个特殊设计的集 电极,保证 vCE 为最小值的一段期 间内,才有集电极电流流通,这是 正在发展的戊类放大器。
2.1.3 倍频器
1. 概念
倍频器 (Frequency Multiplier):将输入信号的频 率倍增 n 倍的电路。
2. 实现原理 在丙类谐振放大器中,将输出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入 信号频率的 n 次谐波上,则输出谐振回路上仅有 iC 中 的 n次谐波分量产生的高频电压,而其它分量产生的 电压均可忽略,因而 RL 上得到了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 n 倍的输出信号功率。 3. 倍频电路
③ 后果:加到基极 上的最大反向电压(VBB -Vbm)可能使功率管发 射结反向击穿。
在维持输出功率 的条件下,一味地减 管子导通时间来提高
集电极效率的做法往往是不现实的。为进一步提高效
率,可采用开关工作的谐振功率放大器——丁类。
2.1.2 丁类和戊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 丁类简介 (1) 电路 Tr 次级两绕组相同,极性相反。 T1 和 T2 特性配对,为同型管。 (2) 原理
第 2 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 2 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谐振功放是一种用谐振系统作为匹配网络的功率 放大器,一般工作在丙类(或丁类、乙类),主要用 在无线电发射机中,用来对载波或已调波进行功率放 大。
构成:放大器件+匹配网络(谐振系统) 应用状态:丙类(或丁类、乙类) 用途:对载波或已调波进行功率放大
小结: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能
(1) 选频: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将失真的 集电极电流脉冲变换为不失真的输出余弦电压。
(2) 阻抗匹配:谐振回路将含有电抗分量的外接负 载变换为谐振电阻 Re,而且调节 Lr 和 Cr 还能保持回 路谐振时使 Re 等于放大管所需的集电极负载值,实现 阻抗匹配。
所以,谐振功率放大器中,谐振回路起到选频和匹 配负载的双重作用。
频率为 ω 的余弦波,RL 上获得不
失真输出功率。
(3) 性能特点 ① T1、T2 尽管导通电流很大,但相应的管压降很
小( vCE(sat)) ,管耗小,放大器的效率高。(90% 以上)
② 考虑结电容、分布电容等影响,实际波形如 vA 虚线所示,管子动态管耗增大,丁类功放效率受限。
2. 戊类放大器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在开关工
在高频范围内,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 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调谐功率放大 器,这是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一般要求同低频功放 相同:
输出功率大 效率高
特点
(1)工作频率高,相对频带窄; (2)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 (3)放大器一般工作在C(丙)类工作状
态,属于非线性电路 ; (4)不能用线性模型电路分析,一般采用图
ic
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
( ) ic = f uCE
iC
u BE = 常量
•Q
截止区
−UBB
•
• UBZ
uBE
A 类:
θ = 18O0 o
Q 位于放大区
B 类:θ = 90 o
UBB = UBZ
•Q
•
ICEO
•EC
uCE
C 类: θ < 90o , UBB < UBZ 。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若 vi 足够大,则 vi < 0时,T1 饱和导通,T2 截止, vA1 = VCC − vCE(sat) vi > 0,T2 饱和导通,T1 截止,
vA2 = vCE(sat)
A 点幅值:
vA = vA1− vA2 = VCC − 2vCE(sat)
该电压加到 L、C、R 串联谐振 回路上,若谐振回路工作在输入信 号角频率上,且其 Q 值足够高,则 可近似认为通过回路的电流 iL 是角
4. 丙类功放的功率特性分析 (1) 丙类功放的问题 若提高集电极效率,管子 导通时间减小;但引起 iC 中基 波分量幅度 Icm 减小,从而导 致输出功率减小。
(2) 解决方法
① 将基极偏置电压 VBB 向负值方向增大,减少管 子导通时间。
② 增大集电极脉冲高度,即提高输入激励电压幅 度 Vbm,使减小导通时间的同时维持输出功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