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考文言文阅读之写人叙事类
文言文写人记事

多篇整合
Company Logo
才智过人
多篇整合
邹忌善谏
曹刿远谋
扁鹊医术高明
Company Logo
多篇整合
勇于追求
陈涉 伐无道 诛暴秦
Company Logo
宋濂 求学勤且艰
祖逖 奋发向上 坚忍不拔
忠诚 诸葛亮
多篇整合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ompany Logo
调素琴
情
阅金经
诸葛庐 子云亭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Company Logo
迁移练习9 :伯牙善鼓琴 问:为什么伯牙子期被称为古今“知音”之最?
Company Logo
迁移练习9 :伯牙善鼓琴
善
伯牙善鼓
子期善听
高山 流水 霖雨崩山
伯牙所念 子期必得之
知音
峨峨若泰山 洋洋若江河
辄穷其趣
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Company Logo
桓侯死
扁鹊
桓侯
医
一见“疾在腠理”
“无疾”
讳
术 高
二见“病在肌肤”
明 无
三见“病在肠胃”
可 奈
四见“病在骨髓”
何
逃秦
不悦 又不悦 使问索医
遂死
疾 忌 医 无 法 可 救
迁移练习4 :祖逖 问:祖逖的英雄气概表现在什么地方?
迁移练习4 :祖逖
闻鸡起舞
坚
起冶铸兵 忍
不 拔
奋发向上
Company Logo
智慧果敢
善于组织 领导
鱼腹藏书 篝火狐鸣
自立为王
迁移练习6 :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复习:写人叙事类

文言文阅读:写人叙事类学习目标:1、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2、会分析人物的特征。
(说明:关于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等,每一种文言文中都会考查到,所以,这里只列举了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专有的题型。
)活动方案:活动1: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醒:其实,不管是什么内容的文言文,只要理解了大意,再完成简答题时,就等同于在做现代文阅读理解。
A、阅读文言文时如何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呢?⑴略读全文,猜测文章大意。
中考文言文的选材一般都较为短小,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通过略读我们完全可以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下一步打下一个基础。
⑵精读全文,落实词句含义。
猜测了文章的大意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落实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进一步落实开始获得的整体印象。
⑶研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
在研读阶段,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脱离“语境”,凭空猜想;不要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拔高文章的主旨。
B、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件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
(例:《曹刿论战》中,写了与曹刿有关的这样几件事:曹刿与乡下人的一次对话、曹刿与鲁庄公的战前对话、曹刿的战时指挥、曹刿与鲁庄公战后的对话,从这几件事中,我们能看出曹刿关心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战机。
)(2)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
考点:①运用了什么手法?②有什么作用?(或这些描写用意是什么?)①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描写;(正面、侧面、细节描写)②作用:这些手法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活动2:技法指津(自主思考完成,再对照题下解析,领悟解题技法)例1: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
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2008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100篇(段)(含答案详解)1.

2008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100篇(段)(含答案详解)11、黄冈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读《假币》,完成后面题目。
(16分)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
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
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
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
”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
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
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
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
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
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之写人叙事类(助考训练)++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之写人叙事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
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
桷⑤恶不可食。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节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黄门公: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
②南迁:贬谪到南方。
③梧藤:梧州、藤州。
④鬻(yù):卖。
⑤觕(cū):同“粗”。
⑥饮酒但饮湿:饮酒只是饮它的水分,不用品味它的味道如何。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解衣欲睡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怀民亦未寝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共买食之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尔尚欲咀嚼耶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小闻在读甲文时发现其句式、节奏等方面很有特点,有种难以言说的美感,请你试着帮他表达出来。
4.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郗公值永嘉①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2008 常州市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文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
(2分。
任选4个作答)(1)简拔:(2)裨补阙漏:(3)优劣得所:(4)意气扬扬:(5)名显诸侯: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4分)答案: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008中考文言文阅读之写人叙事类

2008中考文言文阅读之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之写人散文类()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1.①称赞,赞许②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细柳营(节选)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军士吏被甲被:②天子且至且:③将军约约:④按辔徐行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008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12

2008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1256、浙江省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一只土碗游容这是在先生家的客厅,青年和李先生相对而坐。
青年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从头到脚都是用妙票包装起来的名牌。
他的面前摆着一只土碗,碗毫无特色,是在乡下随处可见的那种,做工粗劣,而且还有几个缺口。
先生微眯着眼晴,从规则的圆形眼镜片里透出一道专注的目光。
先生端着碗,反复端详着,片刻之后,才小心地将碗放下。
“没错,这就是我当初准备花20 万元买下的那只碗。
”先生说。
青年呵呵地笑了笑,然后又搓了搓手说,现在……… 观在5万元我就卖给你。
如果你真想要的话,价格还可以商量。
哦?先生偏了偏头,有些吃惊地看了看青年,你想通了?先生是这一带的名人。
先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其为人为文在这一带几乎家喻户晓。
三年前,先生被一所大学邀去作讲座。
先生历来为人低调,讲座开始前先生谢绝了校方前来迎接的专车,一个人徒步来到学校。
先生喜欢这种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思考问题的生活方式。
路过食堂的时候,一个学生和先生撞了个满怀。
端在学生手里的碗顿时落到地上,碗里的饭也撒了一地。
先生连连说时不起,并蹲下身来检那只碗。
但这时,先生愣住了。
先生看见,落在地上的竟然是一只土碗,庆幸的是,碗并没有破,但碗的边缘却掉了好几个缺口。
先生早年当过知青下过乡,他知道除了偏远的乡下外,城里是没有人用这种土碗的,更何况遥在这充满前卫和时尚的大学校园。
先生抬起头,发现这个端土碗的学生格外清瘦,高高的个子却穿着极不合身而且破旧的衣服。
看见先生,他连忙退了一步,拿起那只碗怜爱地抚摩着碗上的缺口。
先生发现,这个学生的眼晴顿时有些红了。
先生站起身,想对这个学生说点什么,但学生转眼就跑开了。
先生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
先生的讲座很成功。
讲座结束之后先生没有离开。
他想起了那只土跪和土碗的主人,经过努力,先生好不容易打听到了那个学生的一些情况。
这个学生和先生想的一样,来自乡下,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不好,一直是学校里帮扶的对象。
中考语文散文分类

中考语文散文分类(根据对象及内容分为三类)
1、记叙性的散文——写人叙事类。
①写人的散文:描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②叙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或赞美,或否定。
2、描写性的散文——写景状物类,即抒情性散文。
①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借景抒情):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②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以物喻人):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3、议论性的散文——哲理性散文(初中不作要求)。
中考高分写人叙事作文

中考高分写人叙事作文篇一《我的“怪”老师我们班有个特别的老师,叫老郑。
他长得其貌不扬,瘦高的个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那眼睛在镜片后面总是滴溜溜转,感觉像是在算计什么有趣的事儿。
有一次上课,老郑讲一篇文言文。
他在讲台上摇头晃脑,那模样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夫子。
只见他左手拿着课本,右手在空中挥舞着,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
“这个之字在这里可大有讲究啊,是结构助词,表示的,不是‘去、到’的意思,要是把两者弄混了,那就闹笑话咯。
”他故意把“闹笑话”三个字拖得老长。
就在我们听得有点迷糊的时候,他突然一拍大腿,大声说:“来,我们来个角色扮演。
我是那个古人,你们是我的弟子,我刚刚说了这句话,你们有啥疑问就来问。
”这一招可把我们都逗乐了,但也都来了兴致。
我那调皮的同桌立马站起来说:“先生,那此字与彼字又有何分别呢?”老郑摸了摸下巴上不存在的胡子,假装深沉地说:“此乃近指,彼乃远指,此字就像是你眼前能看到的东西,彼字就是那远处的物事儿。
”同学们都笑个不停,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特别活跃。
老郑不仅上课有趣,平时还很关心我们。
谁要是病了,他比自己生病还着急。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在课堂上一直咳嗽。
下课后,老郑悄悄走到我身边,小声问我怎么回事。
我就说有点受凉感冒了。
他皱着眉头,拿出手机就给我爸妈打电话,还一个劲儿地叮嘱我多喝水。
这就是我的“怪”老师,说他怪也不怪,他就是用他独特的方式让我们在学习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篇二《我的奶奶是个时髦精》我的奶奶,那可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时髦精。
别看她都六十多岁了,可对流行元素那是一点都不落下。
就说她的穿着吧,有一次我放暑假回老家。
刚到村子口就看到奶奶那独特的身影。
她穿着一件花花绿绿的大裙子,裙子上有着大片大片的牡丹花图案,那花色红得像火,又带着点嫩嫩的粉,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这裙子的款式也很新潮,有点像我在城里看到的那种波西米亚风的长裙,裙摆大大的,随着她走路的动作一摇一摆。
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1《写人记事类》

2018年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1《写人记事类》【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正确把握朗读节奏;3.理解常用实词及虚词含义,掌握一词多义;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如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了解写作方法,如详略得当、侧面烘托等;9.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0.拓展文本,掌握文言文课外引申的知识点。
【新题演练】一、《陈涉世家》(节选)阅读【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作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①。
然陈涉瓮牖绳枢②之子,氓隶③之人,而迁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④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⑤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⑥,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①殊俗: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②瓮牖绳枢:极言陈涉出身贫寒。
③氓隶:指出身微贱。
中考写人记事阅读题

阅读专题——写人叙事类(一)偷父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
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
有贼!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常,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圆领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但他那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
我保持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指挥来到门厅里,开始讯问。
“您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吗?”他叹了口气:“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
“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14岁。
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
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流浪。
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吗?”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
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回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拿到手里,准备拨110。
2008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10

2008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1046、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系在风筝线上的……周岩壁①时令正是仲春。
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
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
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
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
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
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
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
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
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
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我们的心醉了。
2008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5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08年湖北省记叙文阅读15篇珍珠项链(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
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
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
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
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
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
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
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
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
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
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
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11)“什么事?”(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
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
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
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
因为今天是我生日。
2008年甘肃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5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08年甘肃省记叙文阅读5篇母亲莫言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
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
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
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这个祀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③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块石头落了地。
有-次下工回来己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200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2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08年浙江省记叙文阅读12篇他在等你说谢谢夏红星那是2006年初的第一场大雪,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纷纷扬扬地下起来。
好在学校已经放寒假了,哈哈,单等早晨和弟弟一起看雪景了。
第二天,我领着弟弟站在阳台上看雪景,那真叫美啊。
整个世界都银装素裹的,路面的雪已被压实,显得很滑,偶尔过一辆汽车,就像小蜗牛一样在缓慢爬行;胆大的小伙子,倔强地把自行车骑得歪歪扭扭,扭着扭着就扭倒了;步行的人更是小心翼翼,但还是会有人一个不注意,摔倒在地上……我正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眼前的景物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弟弟已经跑到楼下了,忽然大声地喊我:“姐姐,快来看,交通事故!”一口气跑到积有一尺来深雪的马路边,只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档的轿车,个个伸长脖子往里张望。
轿车旁边一个身穿高档貂皮大衣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哪位小朋友能帮我爬进车底下拧一下螺丝呀?”原来他的车漏油了,漏出来的油已经淌到了车身外,浸染在白雪上。
这附近也没有加油站和修车部,难怪他那么着急。
他身旁那个打扮入时的女人说:“看把你急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百元大钞:“谁能帮我一下,这钱就是他的了!”我附近的一个小学生动了一下,却被一个阿姨拉住了:“别去,有钱人的话,信不得的!”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走了过去,说:“让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弟弟在那个穿着貂皮大衣的男人的指挥下,一会儿就完成了任务。
弟弟从车下爬出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见那男人把钱递过来,却被女人呵斥住了,“你还真打算给他100呀,我看给他5块就已经够多了。
”说着,女人一把把那张大钞夺了下来。
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递给弟弟,弟弟摇了摇头。
我听见人群中的唏嘘声,男人又加了5块。
弟弟还是摇了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这10块也不给你了!”“不是,我没嫌少,我们老师说过,帮助别人是不应该要报酬的!”那女人一副不屑的表情:“那你还站那等什么啊?还不走?”围观的一个小同学脱口而出:“他在等你说谢谢呢!”……4.“弟弟从车下爬出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个男人。
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1《写人记事类》

2018年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1《写人记事类》【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正确把握朗读节奏;3.理解常用实词及虚词含义,掌握一词多义;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如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了解写作方法,如详略得当、侧面烘托等;9.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0.拓展文本,掌握文言文课外引申的知识点。
【新题演练】一、《陈涉世家》(节选)阅读【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作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①。
然陈涉瓮牖绳枢②之子,氓隶③之人,而迁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④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⑤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⑥,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①殊俗: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②瓮牖绳枢:极言陈涉出身贫寒。
③氓隶:指出身微贱。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课外文言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不少同学苦不堪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一理课外文言文怎么考怎么答!常考课外文言文主题有写人记事和讽谏劝说。
先来两道题感受下(文末附翻译):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写人记事类)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
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
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答: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内修政教(整治、整顿)(2)终申子之身(去世)(3)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曾经)(4)申子有怨色(脸色或表情)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申不害者马之千里者B.以干昭侯皆以美于徐公C.我将奚听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申子乃辟舍请罪曰乃入见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
答:我之所以向你学习,是打算用来治理国家的。
5.请简要说说文中的韩昭侯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答:①知人善用;②明法度;③善于说理;④坚持原则。
(答出两点即可)6.简要谈谈你对文中“修功劳,视次第”的理解,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按照功劳的大小来封赏等级。
这样做有助于维持君王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讽谏劝说类)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
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
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
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作者:霍锋利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中考》2024年第02期【鎖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掌握古今异义词的不同含义;4.理解并翻译句子;5.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6.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或感情;7.评析人物形象;8.品析文章的语言、写作手法等;9.联系文章写启示、感悟。
【新题演练】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甲】(选文略,见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着箪①,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箪,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箪:同“算”。
蒸饭或馒头时放在锅里的一种竹制器具。
②馏:先将米下水煮,再捞出来蒸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俱委而窃听B.尊君在不/尔颇有所识不C.元方入门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D.太丘舍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的“令尊”“君”“家君”,都属于古代称呼中的敬辞。
B.甲文中“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体现了元方的不善宽恕和不懂礼节。
C.乙文中画线句应这样断句: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D.甲、乙两文都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4.结合乙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元方优秀的原因。
二、《孙权劝学》阅读【甲】(选文略,见课文《孙权劝学》)【乙】予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中考文言文阅读之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之写人散文类()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1.称赞,赞许效法2.老父在太丘| 强者绥之以德| 弱者抚之以仁| 恣其所安| 久而益敬。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细柳营(节选)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军士吏被甲被:天子且至且:将军约约:按辔徐行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选文表现了周亚夫的什么品质?()1.被:同“披”且:将要约:规定徐:缓慢2.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军士”。
盔甲在身,末将就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
3.示例:恪尽职守(忠于职守)军纪严明(治军严整)刚正不阿()[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2.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3.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1.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
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日期才进城。
2.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3.示例: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
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
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注释]亭林:即顾炎武。
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释:呼老兵诣道边酒垆诣:咨其风土咨:2.翻译下面的语句。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3.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1.放下到询问 2.示例: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
3.勤奋、严谨、专注()江天一传(节选)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
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
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
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1.文中“尝语人曰”中“语”的意思是:。
2.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
3.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两句话的理解。
()1.告诉 2.提示: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
3.提示: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本文是三国时期的,这篇文章是他写给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悉以咨之3.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5.“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1.诸葛亮后主或刘禅,或后主刘禅2.时发扬光大选拔询问3.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
4.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
(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或回答“推荐人才”)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5.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相:担任国相。
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自下:谦虚。
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
简拔:裨补阙漏:优劣得所:意气扬扬: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2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1.选拔;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
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