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风险投资案例
苹果公司案例解析(ppt 29页)
![苹果公司案例解析(ppt 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1053abfe6bec0975f465e279.png)
>>
0
>>
1
>>
2
>>
3
>>
4 >>
乔布斯说:
你 的 时 间 有 限,所 以不 要 为 别 人 而 活。不 要 被 教 条 所 限,不 要 活 在 别 人 的 观 念 里。最 重 要 的 是,勇 敢 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 觉,只 有 自 己 的 心 灵 和 直 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 法,其 他 一 切 都 是 次 要。
年来大家都在模仿它,同时希望打倒它、超越它,而苹果则希望模仿
者的脚步永远落在自己的后面。所以说现在苹果成为整个行业专利诉
讼与被诉围绕的中心,也很容易理解。”
>>
0
>>
1
>>
2
>>
3
>>
4 >>
苹果的反击
• 日前,苹果向美国一家法院提起诉讼, 称三星galaxy系列手机和平板电脑涉嫌 侵犯该公司的一系列知识产权。与此同 时,苹果一年前以被诉方侵权为由,向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的停止进口 htc公司android手机和诺基亚手机一案 ,也于近日开庭。
>>
0
>>
1
>>
----史蒂夫 ·乔布斯
2
>>
3
>>
4 >>
本资料来源
• 更多资料请访问.(....)
>>
0
>>
1
>>
2
>>
3
>>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5e73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d.png)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在风险投资的领域中,存在着众多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风险投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投资决策中的风险与机遇,并总结相关经验教训。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风险投资的本质,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案例一:谷歌的早期投资在1998年成立时,谷歌只是两位创始人在加拉加斯加州的一个车库中创办的初创企业。
然而,谷歌凭借其独特的搜索引擎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吸引了风险投资者的目光。
当时,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向谷歌投资了2500万美元,并占据了谷歌6%的股份。
这一举动最终为谷歌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初创企业时,需要关注企业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投资者应该具备长期眼光,不仅仅关注短暂的盈利能力。
案例二:秃鹫投资的失败案例秃鹫投资是一家著名的对冲基金。
2005年,该基金投资了一家在地产开发领域具有潜力的企业。
然而,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地产市场崩溃,该企业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困境。
最终,秃鹫投资丧失了投资金额的大部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即风险投资行业充满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风险投资者应该充分评估全局形势,以及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案例三:Airbnb的成功故事Airbnb是一个知名的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其平台,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其他旅行者。
2009年,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投资了Airbnb。
当时,Airbnb的估值仅为2000万美元,但现在,其估值已超过300亿美元。
Airbnb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良好的市场拓展策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共享经济领域时,应该重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适应能力。
同时,在战略规划上,也需要关注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战略。
案例四:苹果公司的重生在1997年,苹果公司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危机,即将破产。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60f5c298700abb68a882fb59.png)
2020/12/17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
第一部分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
一、选择风险投资的项目
1.搜寻投 资机会
投资机会可 以来源于风险投 资企业自行寻找 、企业家自荐或 第三人推荐。苹 果公司就属于企 业家自荐.
2.调查 评估
风险资本家 在从各个方面了 解投资项目的同 时,根据所掌握 的各种情报对投 资项目的管理、 产品与技术、市 场、财务等方面 进行分析,以作 出投资决定.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
三、监控管理企业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
三、监控管理企业
1977 年 4 月,苹果公 司发布了
Apple-Ⅱ 型, 此年销 售额为250 万美元。
1978年夏 ,个人计
算机 Apple-Ⅱ 开始提供 磁盘驱动 器。本年 销售额为 1500万美
元。
1979年底,苹果公司又 推出了专门为苹果二号机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
苹果公司 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
一、选择风险投资的项目
第一次自荐:
对象:雅泰利和惠普 的老板—布什内尔 结果:失败!
第二次自荐:Leabharlann 对象:因在英特尔投 资发财,提前退休— 马克马古拉 结果:马古拉要求看 经营计划书
苹果公司 风险投资分析(1)
一、选择风险投资的项目
编制的套装软件 VisiCale.苹果机与 VisiCale绑定销售,苹果 公司很快就占领了微型计 算机市场,并为这初露锋 芒的产业在用户心中确立 了威信。这年销售额达
7000万美元
到 1980 年,苹 果公司 的营业 额达 1.17 亿美元
苹果公司案例分析()资料
![苹果公司案例分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5d9cbdb770bf78a64295418.png)
二、苹果公司产业分析
过去的10年里,苹果公司借力这几款明星产品销售额迅速增长 ,公司利润率持续处于行业内高水平。2004年以来,苹果公司一直保 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平均利润率近32%。同时期,索尼公司的增长 率最高为13%,最低为负增长,其平均利润率近23%。
二、苹果公司产业分析
2.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
总之,苹果iPhone不但在智能手机的整个生态系统,就是在生态 系统的各主要组成部分上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iPad相关数据
再看iPad。在瑞士信贷的报告中,iPad对于苹果未来的前景(股价、 营收及利润)的影响丝毫不逊于iPhone。据其预测,2015年全球平板 电脑市场的营收将会达到1200亿美元的规模,这期间,苹果会一直占 有优势地位,2012财年iPad的营收会达到340亿美元。 与iPhone不同,由于iPad极具侵略性的价格,即便是在今年有众多 对手涌入的情况下,其仍有可能保持78%左右的平板电脑市场份额。 与iPhone生态系统一样,由6万种应用与iPad构成的苹果平板电脑生 态系统至今无人能匹敌。 而与品牌和产品相关的用户满意度上,据市场研究公司ChangeWave 的调查显示,iPad1的用户满意度高达95%。这无疑又为iPad未来销售 的增长奠定了基础。而实际上刚刚在美国市场销售的iPad2引发的排 队现象已经佐证了这种基础带来的变现能力,据称,在iPad 2的首发 中,苹果公司可能售出了近百万台iPad 2,其中70%为首次用户,魂
1、思想独立的革命者(1977-2000) 2、引领风尚的创新者(2001-2006) 3、数字时代的王者(2006-至今)
1、思想独立的革命者——大事记
1976年, Steve Jobs 和 Steve Woznaik建立了苹果和 公司,并开发了 Apple I 的 主板
红杉资本风险投资公司的成功案例
![红杉资本风险投资公司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9fc6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3.png)
红杉资本风险投资公司的成功案例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是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门洛帕克。
自成立以来,红杉资本一直致力于发现和投资潜力巨大的初创企业,帮助他们实现快速成长和成功上市。
本文将介绍红杉资本的成功案例,并探讨其引领行业的成功秘诀。
一、投资早期科技巨头红杉资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选择了一些成功的科技企业进行投资,这些企业后来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
例如,红杉资本在苹果刚刚起步时就进行了投资,并成为了苹果早期的重要合作伙伴。
同样地,红杉资本也以相同的方式投资了谷歌和亚马逊,这些公司现在都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企业之一。
二、注重行业研究和投资组合红杉资本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非常注重行业研究和对企业的深入了解。
他们会深入研究市场趋势和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战略指导。
此外,红杉资本也注重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并获得更高的回报。
三、与创业者紧密合作红杉资本致力于与创业者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他们了解创业者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供战略性建议和资源支持,帮助创业者克服困难,实现业务增长。
四、全球化战略红杉资本通过全球化的投资战略迅速扩展其业务。
他们在美国、中国、印度和欧洲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并与当地投资者和创业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通过充分利用全球市场的潜力,红杉资本成功地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实现了投资的多元化和全方位发展。
五、积极支持社会责任红杉资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支持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他们成立了红杉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改善教育、医疗和环保等领域的社会问题。
这种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让红杉资本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结语红杉资本凭借其出色的投资眼光、站在科技行业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创业者紧密合作的精神,成为了全球风险投资行业的佼佼者。
他们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正确的投资策略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对于投资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成功案例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28f9a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f.png)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成功案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对于其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在现代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市场波动、金融危机、竞争压力等等。
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和降低风险,保护企业的财务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案例,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其成功的财务风险管理案例值得借鉴。
苹果公司在面临全球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风险。
首先,他们积极降低成本,削减开支,并优化供应链管理,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他们通过增加产品多样性和扩大市场份额来分散风险。
最后,他们积极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不确定性。
这些措施帮助苹果公司成功渡过金融危机,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了良好的财务状况。
二、沃尔玛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公司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沃尔玛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库存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此外,他们还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包括收购其他零售企业和进入新兴市场。
沃尔玛公司还注重合规性,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涉及违规行为带来的风险。
这些措施使得沃尔玛公司在面临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时能够保持稳定的财务状况。
三、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移动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移动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他们还注重内部控制和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中国移动公司还通过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和创新技术,来应对行业竞争和技术变革带来的风险。
这些策略使得中国移动公司能够保持强大的财务实力和长期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以上列举的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的案例。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良好的财务实践。
这些企业注重战略规划和市场洞察,能够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苹果公司案例
![苹果公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be7c2ab4daa58da0114aa7.png)
8
创业投资:苹果公司案例
1982年底,公司跻身于美国最大500公司的411 位。 26岁的Jobs登上《时代》封面。 1983 年 底 , 3500 员 工 中 创 造 了 300 位 百 万 富 翁,Jobs的股票价值达到2.84亿美元,28岁的Jobs 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前400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公 司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0%,进入了世界计算机 行业排名的前10位。
1.Jobs的企业家精神 17岁时,Jobs记住了一段话: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 成为现实”。 从那时起,他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扪心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生命 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这件事真值得我去 为它投放激情吗? Jobs的名言:“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 伦”。
13
苹果公司创业成功的启示
3.构建一个专业化分工的管理团队,公司创造的财富要共同分享。
1980年12月12日,公司股票上市时,四位创始人占40%,其中: Markkula的700万股股票价值达到1.54亿美元, Jobs的750万股股票价值达到1.65亿美元, Wozniak的400万股股票价值达到0.88亿美元, Scott的50万股股票价值达到0.11亿美元。
11
苹果公司创业成功的启示
1.Jobs的企业家精神 美国投资机构Needham&Company分析师Charles R. Wolf认为: “从某种程度上讲,苹果就是Jobs, Jobs就是苹果。如 果Jobs哪天很意外地离职,我敢打赌,苹果当天股价 肯定会下跌25%或以上”。 2008年10月,CNN的网站报道:“几小时前,Jobs心 脏病严重发作,已火速赶往欧洲”。苹果股价当天从 105.04美元跌至94.65美元,市值瞬间蒸发了90亿美元。
苹果公司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6c0d3e0b4c2e3f57276379.png)
iPhone的饥饿营销策略
苹果公司就采用了严密的保密制度,这样就控制 了饥饿的强度。苹果让消费者和媒体对其信息极 度渴望——从对于新产品外观工业设计的臆想和 猜想到其商业模式的实施。 当新品推出后,由于用户的饥饿感被引爆, iPhone在开始销售的一周内已启用了100万部。这 是苹果公司计划年度内的销售计划,实际上只用 了6天时间就实现了在这个目标。 在销售渠道上也“饥饿”不堪,而用户一次次上 演了排队等待的盛况。没有哪一个品牌﹑哪一个 型号的电子产品会得到如此高密度的关注。
五、苹果 App St线应用商店是指服务提供商通过整合产业链合作伙伴资源, 以无线互联网、互联网等通路形式搭建手机增值业务交易平台,为客 户购买手机应用产品、手机在线应用服务、运营商业务、增值业务等 各种手机数字产品及服务提供一站式的交易服务。 核心价值:为手机软件产品提供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在线应用商店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手机应用产品、在线应用 服务、运营商业务、增值业务等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2003年4月,苹果推出了与iTunes软件同名的网上音乐商店— ITunesMusieStore,专为Mac和iPod用户提供的音乐下载服务。 自2003年以来,网络数字音乐的下载量以成倍的速度递增,06 年已经达到5.8亿,直追传统CD销量。iTune的网上音乐商店就占 了80%的份额。
广告:明亮的背景、动感的剪影、全世界流行的摇滚,或鲜绿或魅紫的时尚色彩,还有永远成为 画面视觉中心无所不在的白色。2004年获得美国杂志出版协会价值10万美元的凯利大奖的剪影广 告。
病毒营销
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 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的﹑数以万计的受众。也 就是说,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让大家告诉大家”, 通过别人为你宣传,起到“营销杠杆”的作用。在互联网上, 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 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苹果很好地利用了其忠实“粉丝”对其新产品资料的强烈需 求作为新产品营销活动的带动者,iMac和iPod已经为苹果攒 了足够的“粉丝”基础,从而带动潜在消费者的关注热情。 iPhone推出是这样的,iPad的出现也同样如此。具有出如此 高的品牌忠诚度,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的。
红杉资本风险投资的领军者(案例)
![红杉资本风险投资的领军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da96b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a.png)
红杉资本风险投资的领军者(案例)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作为全球领先的风险投资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已成为许多创新型企业的合作伙伴和成功案例。
本文将以红杉资本为案例,介绍其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卓越表现及其成功的秘诀。
1. 红杉资本的背景与起源红杉资本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门洛帕克。
它由唐纳德·佛斯特(Donald Valentine)创办,迅速成长为风险投资界的佼佼者。
红杉资本一直致力于寻找并投资潜力巨大的初创企业,尤其是在科技行业。
2. 红杉资本的投资策略红杉资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注重以下几个因素:2.1 创业者团队:红杉资本认为,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是成功的关键。
他们会对团队进行全面的背景调查,尤其关注创业者的经验、能力和激情。
2.2 公司业务模式:红杉资本关注的是能够创造价值并持续增长的公司。
他们会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并评估其市场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3 行业前景:红杉资本专注于高增长潜力的行业,如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
他们将整体行业趋势和竞争格局纳入考虑,以确保投资的长期价值。
3. 红杉资本的成功案例3.1 谷歌(Google):红杉资本于1999年成为谷歌的首轮投资者,投资金额为250万美元。
谷歌在红杉资本的支持下快速成长,之后于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这次投资不仅使红杉资本获得了巨额回报,也成为风险投资史上的经典案例之一。
3.2 苹果(Apple):红杉资本在1978年投资了仅为300,000美元的苹果公司。
尽管当时投资金额相对较小,但这次投资为红杉资本在科技行业的声誉奠定了基础,并进一步使其成为风险投资领域的领导者。
3.3 今日头条(Toutiao):红杉资本于2014年投资了今日头条,这是一家中国的新闻资讯平台。
红杉资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全球资源网络,为今日头条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支持,使其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案例 满载而归的苹果
![案例 满载而归的苹果](https://img.taocdn.com/s3/m/68902a86d4d8d15abe234e9c.png)
案例满载而归的苹果一、创业——奇迹的开始在美国的风险投资史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苹果计算机公司。
苹果计算机公司在平凡的开始、艰难的成长、辉煌的成功中,充分地体现了风险投资的魅力与神奇,也造就了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这样的英雄。
1976年,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两个年轻人在空荡荡的车库里,靠卖掉汽车、卖掉计算机而筹得第一笔创业资金,价值1300美元,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创立了苹果计算机公司,并使得苹果计算机公司由小到大不断发展,最后成为世界瞩目的著名企业。
1982年,苹果计算机公司进入《幸福》杂志的500强行业,不得不令人惊叹,一个新兴的企业居然能在短短的5年内冲入500强行列之中,这是先创,却不是后继无人。
这两个年轻人就是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和26岁的史蒂夫·沃兹尼亚。
他们两人都是中途退学的学生,他们凭着天资过人和执著的精神研制出能改变大机型统治的计算机领域的苹果I型计算机。
他们的目的是为那些对计算机感兴趣,但又买不起计算机的业余爱好者生产出个人使用的,成本低廉的计算机。
沃兹尼亚和乔布斯就是利用最初的1300美元,在车库里设计出了改变世界的苹果I型计算机。
苹果I型计算机诞生后,以其666美元/台的价格打动了计算机爱好者。
随即,在1977年,沃兹尼亚又开始着手研制苹果II型计算机,苹果II型计算机主要特点在于轻便——每台不到15磅,价廉——每台1350美元,优质——有 7个扩充槽。
技术问题似乎已一道一道地解开了,但资金问题却接踵而来,乔布斯回忆道:“大约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
在1977年苹果I型计算机销售非常好,苹果II型也即将进入市场,然而扩大发展需要资金、需要经验,尽管乔布斯在经营方面已略有经验,但把苹果公司建成大企业,他们还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乔布斯便决定引进外资和外员。
苹果公司风险投资分析
![苹果公司风险投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16f93e0975f46526d3e153.png)
到 1980 年,苹 果公司 的营业 额达 1.17 亿美元
。
Your company slogan
四、风险资本的退出—上市
1980年, 苹果公 司开上
市。
第一天就从 22美元涨 到29美元, 公司的市场 价值达到 12亿美元。
到1982年, 苹果公司还不 到5周岁,已 成为<幸福> 杂志前500大 公司之一,时 间之短,在当 时企业界独一
无二。
到2011 年3月份, 苹果市值
达到 3309.13 亿美元。
Your company slogan
苹果案例总结:
苹果公司较早地以自己的巨大成功预示了风险投资的不 寻常。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风险资本循环的全貌:
首先通过慎密而敏锐的寻觅或鳞选,找到理想的投资对 象。
然后便进入循环的第一阶段:风险资本进入风险企业。 进入有多种方式,可以新办公司,也可以投资于已有企业。 苹果公司属于前者。
谢谢大家!
Your company slogan
理的目的。
为了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在合同中通常加有可以更换管 理人员和接受合并、并购的条
款
1.首次 公开发
行
三种退 出方式
2.被其他 企业兼并 收购或股 本回购
3.破产 清算
显然,能使风险企业达到首次公 开上市发行是风险投资家的奋斗 目标。破产清算则意味着风险投
Your company slogan
三、监控管理企业
管理权:
马古拉——董事长, 乔布斯——副董事长, 沃兹尼古——研究与发展的副总经理, 斯科特(生产专家,马古拉推荐)——总经理。
股权:
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全公司股份的2/3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a10f04b069dc5022aaea00f3.png)
第二部分
风险投资机构业务操作
VC项目选择流程
金字塔决 策机制
1.
发展与挫折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 2 美国风险投资概览—发展史 80 年代中前期,风险投资业快速发展 (1)税收的优惠。1978 年,国会将资本所得税由49%调到28%。 1982年,又调到20%; (2)养老基金逐渐成为风险资本的重要来源。 (3)普通合伙人作为投资顾问的登记问题得以解决。普通合伙 人可获得同经营业绩相联系的酬金。
机构
有限合伙基金制(主流) 公司制
其他Biblioteka 式 大公司的投资部门有限合伙制VC是怎么回事?
出资:
由基金管理人担任普通合伙人,发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其 出资额一般为总资金的1%; 基金有限合伙人承诺并认缴基金出资的绝大部分(总资金的 99%)
运营
普通合伙人全权负责基金的投资、经营和管理; 有限合伙人不参与有限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 普通合伙人一般每年提取相当于基金总额约2%的管理费。
最早的风险投资:大航海时代的探险。 1. 2 美国风险投资概览—发展史 哥伦布找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寻求VC,最好西班牙同意投资, 签订合同:凡哥伦布西行所发现之地,取得的财富中,十分之九 归于王室,十分之一归哥伦布本人;最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麦哲伦(好望角)等人都是与风险投资合作的创业者的先驱 河南巨商吕不韦(风投第一人)在赵国遇到了一个对他一生影响 深远的人:秦昭王的孙子异人。他回家和父亲商量:“耕田能获 几倍的利?”父亲答:“十倍的利。”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 能赢几倍的利?”“百倍的利。”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 主,能赢几倍的利?”“无数的利。” ----项少龙与《寻秦记》 (战略投资) 起步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末) 美国第一家正规的风险投资公司是创建于1946年的美国研 究与开发公司(Boston’s American Research&Development Corp.简称ARD),它的诞生是风险投资发展的里程碑。
苹果财务分析
![苹果财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f775df26fff705cc170ae6.png)
﹒苹果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 iTunes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苹果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在2012年曾经创下6235亿美元记 录,2013年后企业市值缩水24%为4779亿美元,但仍然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 司。2014年苹果公司已连续第二年超越谷歌(Google),成为世界最具价 值品牌。
五、苹果成功的商业模式
苹果公司称霸世界科技企业的原因,绝不 仅仅在于它为评论者所称道的时尚设计, 也不仅仅在于表面上的明星产品创新,更 关键的是,苹果创造了一个属于新时代的 卓越商业模式。正是商业模式的改变让苹 果改变了过去传统电脑厂商的暮气,成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领航者。
苹果成功的商业模式
苹果公司的十四大经典收购之作
1、利益相关者分析
从供应商来说:苹果公司调低进价和提高标准,使得我国企业就不得不严 控成本。而转嫁的手段往往是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或者增加劳动强度,采用 成本更低的材料,甚至采用有毒材料,从而引发毒苹果事件。 从员工来说:近些年来,劳工权益受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在供大于求的 劳动力市场,苹果具有主动权,处于强势地位,而劳动者则处于一种无法 自我争取权益的状态,造成劳资关系失衡。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 正义,也使得苹果企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陷于困局。 从消费者来说:苹果公司故意设置产品缺陷,经常运用保留手段一定程度 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4、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降低产量, 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 象、维持商品较高的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 还有苹果公司每次推出新产品时总会大势宣 传,使人渴望和期待着新产品的问世。 苹果公司就采用了严密的保密制度,这样就 控制了饥饿的强度。苹果让消费者和媒体对 其信息极度渴望——从对于新产品外观工业 设计的臆想和猜想到其商业模式的实施。
苹果案例分析
![苹果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a4e139195f312b3069a5a2.png)
苹果案例分析报告专业电子商务班级 31426 姓名田峰2苹果公司的企业解析企业概括在美国风险投资的历史中,苹果公司较早展示了风险投资的不同凡响.1976年,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微机(苹果一号),受到社会欢迎。
后来,风险投资家马克首先入股9.1万美元,创办了苹果公司.从1977年到1980年3年时间,苹果公司的营业额就突破了1亿美元.1980年,公司公开上市,市值达到12亿美元,1982年便迈入《幸福》杂志的500家大企业行列。
一家新公司在5年之内就进入500家大公司排行榜,苹果公司就是首例。
苹果公司的上市犹如核爆炸的成功一样震憾着世界。
早先在苹果公司下赌注的风险投资家更是丰收而归。
回顾本世纪第一个10年,总裁乔布斯重返公司后,借力几款明星产品使销售额迅速增长,终于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低谷,公司利润率持续处于行业内高端水平。
2004年以来,苹果公司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平均利润率近32%。
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自此,智能手机市场的原有格局完全瓦解。
2009年金融风暴后,业界经营一片惨淡,苹果公司却仍稳居福布斯全球高绩效公司榜单企业文化对苹果公司的重要性苹果公司原有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
自白手起家,小小的苹果电脑便在技术领域内引发两次变革,迫使包括IBM和微软在内的每一家电脑公司都加入它开启的新潮流。
不仅是勇于创新,事实上,公司一直是我行我素,冒高风险,甚至反主潮流。
公司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
正是这种大无畏精神使公司能够推出令广大用户喜爱的Macintosh电脑,开鼠标定位器和图像表示法的风气之先。
公司也一直以这种独创精神为傲.在其创办初期,公司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
然而正是这种价值观造就了苹果的成功。
设计—首先,每个员工都必须牢记苹果比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
杠杆炒股爆仓案例
![杠杆炒股爆仓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7e9a0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3.png)
杠杆炒股爆仓案例
杠杆炒股是指在股票投资中使用杠杆进行交易,通过使用杠杆倍数来增加投资回报。
但杠杆交易也带来了风险,如果使用杠杆倍数过高,可能会导致爆仓,即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杠杆费用和利息。
以下是一些杠杆炒股爆仓的案例:
1. 2015年6月,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崩盘,投资者开始恐慌性抛售,导致股票价格迅速下跌。
一些投资者使用了杠杆进行交易,杠杆倍数达到了200倍。
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杠杆来提高投资回报,但最终他们失去了所有的投资。
2. 2015年12月,欧洲卡车制造商雷恩的股票价格迅速下跌,其投资者开始使用杠杆进行交易。
杠杆倍数达到了1000倍。
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杠杆来降低成本,但最终他们失去了所有的投资。
3. 2018年11月,美国科技公司特斯拉的股票价格开始下跌,一些投资者使用了杠杆进行交易。
杠杆倍数达到了10倍。
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杠杆来降低成本,但最终他们失去了所有的投资。
使用杠杆交易可以增加投资回报,但也带来更多风险。
投资者应该仔细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
vc pe 著名案例
![vc pe 著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e2c0d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7.png)
vc pe 著名案例VC PE(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是一种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的投资方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许多著名的VC PE案例,以下是其中的十个例子。
1. 谷歌(Google):谷歌成立于1998年,最初是一个由两位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创建的搜索引擎项目。
在1999年,谷歌吸引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关注,并获得了250万美元的投资。
这笔投资为谷歌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最终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2. Facebook:Facebook是由马克·扎克伯格在2004年创立的社交媒体平台。
在初创阶段,Facebook获得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500万美元投资。
这笔资金帮助Facebook扩大了用户群体,并开展了全球扩张,最终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3. 腾讯(Tencent):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也是一家知名的VC PE投资公司。
腾讯在2001年投资了一个初创公司,这个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京东。
腾讯的投资帮助京东扩大了规模,并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4. 苹果(Apple):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也是一家成功的VC PE案例。
在1977年,苹果获得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250万美元投资。
这笔资金帮助苹果扩大了生产能力,并推出了第一款个人电脑,为公司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5. 小米(Xiaomi):小米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
小米在初创阶段获得了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其中包括腾讯和IDG资本。
这些投资帮助小米扩大了市场份额,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成功。
6. Uber:Uber是一家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Uber在创立初期获得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这笔资金帮助Uber扩大了业务,并进入了更多的市场。
7. Airbnb:Airbnb是一家提供短期住宿服务的公司,通过在线平台连接房东和租客。
美国风险投资案例概览
![美国风险投资案例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7a58dcfb84868762caaed590.png)
美国风险投资案例(概览)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美国风险投资培育了信息技术产业中许多着名的高科技公司,包括DEC公司、苹果电脑(Apple)、英特尔(Intel)、雅虎(Yahoo)等,这些公司在创业之初全都默默无闻,后来一跃而成为全球瞩目的佼佼者。
下面是几个比较典型的风险投资案例:1957年ARD公司对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投资不到7万美元,得到了公司77%的股份。
14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值高达3.55亿美元,增长了5000多倍。
苹果电脑的创办人Steve Jobs在70年代初,与几位同事到Xerox加州总部参观,看到图象化荧幕操作电脑的雏型後感到非常震撼,决定根据所见到的创造一个属於自己的革命性电脑,结果他们于1976年成功地在车库里设计了苹果电脑(一种新型微机)。
但当时他与拍档仅有1300美元现金,根本无法进行大量生产。
风险投资家马克库拉看中电脑的发展将主宰人类未来生活,便毅然投资9.1万美元帮助他们创建了苹果公司。
苹果电脑推出市面后大受欢迎,短短5年,苹果公司就成了美国500家大企业之一,公司上市后,马克库拉的股份价值1.54亿美元。
雅虎创办人杨致远,在1993年与斯坦福大学一名研究生合创雅虎。
三年后在纽约股票市场上市,每股股价由13美元飙升到33美元,个人身价高达1.32亿美元。
杨致远表示,人人都说美国机会多,没想到机会就降临得这麽偶然,而风险投资就是帮助他抓紧这个机会。
原来,场致远在1995年上半年,便开始与风险投资公司接触,希望令公司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他明白硅谷是一个风险投资的乐园,在那里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故此当时微软、美国在线(AOL)等想收购雅虎,都遭他拒绝。
结果,他终于找到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而公司也得以成功上市。
在生物技术领域,美国1976年创办的基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就在其创业期得到风险投资家期旺森的支持。
到1993年美国销售额前10位的生物技术药品中,有5种是该公司开发的,其销售额占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的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的奇迹
——苹果公司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2012年8月20日苹果公司股价继续走高,收盘时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63%,收盘价高达665.15美元,成为当天美国股市最耀眼的个股。
股价大涨推动苹果的总市值上升到6230亿美元,打破了微软公司1999年创造的6205亿美元市值纪录,使其市值冠军增添了历史性的头衔。
投资银行BTIG分析师里奇-格林菲尔德(RichGreenfield)认为,iPhone5和iPadMini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苹果股价。
很多华尔街分析师都十分看好苹果股票,美国投资公司Topeka Capital Markets布莱恩-怀特(Brian White)认为,苹果明年股价将有望达到1111美元。
“我们相信苹果股票仍有巨大上升潜力。
”怀特称。
苹果公司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除了创始人乔布斯与沃兹沃克的创业冒险精神以及他们聪明有见识的头脑,风险投资的介入无疑是苹果公司迅速崛起一步步扩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苹果电脑的诞生
苹果电脑发迹于加州洛斯加尔托斯乔布斯的车库里,那是由于乔布斯与他的合伙人沃兹沃克没有钱购买电脑而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一部,这就是苹果电脑的雏形。
沃兹沃克是一个电脑天才,在他还小的时候他父亲便协助他设计了逻辑电路,从此激发了他对电脑的兴趣。
他沃兹沃克在惠普公司的工作时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制作电脑,乔布斯也经常去沃兹沃克制造电脑的地方参观,有一次,乔布斯觉得这种电脑可以进入市场,正是由于这种毫不经意的想法使两个肄业大学生成为世界电脑业的巨人。
当他们制作的AppleⅠ型在家用电脑俱乐部展示时引起了轰动,就这样开创了微电脑事业。
二、风险资本与“苹果”共同成长
1976年,乔布斯决定他们必须设立自己的公司,大刀阔斧地准备干一场,但创办风险企业不但需要高智能的风险创业精神,还需要风险资本的有效支持,这时他们通过种种关系找到了前英特尔市场开发经历马古拉,马古拉看完乔布斯他们花了整整两个礼拜做出来的创业计划书后意识到这是一份潜力无限的创业计划,不仅自己投资了9万美元,还亲自组织并且争取到美利坚银行20万美元的贷款,他们三个人带着“苹果”的经营计划走访马古拉认识的其它风险创业投
资家又募集到了60万,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资金短缺问题。
马古拉还帮助乔布斯与美利坚银行达成贷款协议,在他们的努力下苹果公司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了一些重要的金融投资商,其中还有温洛克。
至此共筹集到300万美元资金,已经具备了开始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马古拉加入苹果公司后,他把乔布斯和沃兹尼克的资产估价为全公司股份的三分之二。
而他自己投资九万美元,获得苹果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
1997年,在美国首届西海岸电脑交易会上,AppleⅡ型机取得巨大成功,五年以后苹果公司收入跃升至十亿美元,并成功上市,马古拉以九万美元投资一跃而成亿万富翁。
二、“苹果”冲击全球与风险投资的退出
1977年三月,苹果公司正式注册,那年公司的超常规的发展使得公司的组织结构出现了问题,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深感自己不能胜任日常经营管理,他们任命马古拉为执行主席,并从国家半导体公司挖来了他们的总经理麦克尔·斯格特。
1978年,当苹果机被职业人员以及商人广泛接受时,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当AT&T同意为苹果公司做国际代表时公司的国际市场也建立起来了。
1978年的销售额将近800万美元,到1979年,苹果公司和主要竞争对手汤迪瓜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
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并保证市场不被其他竞争者夺走,苹果公司奖规模扩大。
1979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4800万美元,是前一年的六倍。
公司还建立了五个独立的销售渠道来面向市场。
为了取得成长所需的大量资金,苹果公司在1960年12月12日第一次公开上市招股。
那是华尔街一件空前的特殊情况。
460万股,每股22美金,总共吸收了1.212亿美元的资金,也造就了好几个暴发户,乔布斯1.65亿美元,马古拉1.54亿美元,沃兹尼克8800万美元,斯格特6200万美元,他们一共占了苹果40%的股份,早先在苹果公司下赌注上网风险投资家也都丰收而归,每一美元投资收回243美元,硅谷著名的投资家罗克再次成为豪赌的赢家,1978年以每股9美分买了64万股,还不到三年,他以57600的投资收回1400万美元。
创业阶段后,如果新公司欣欣向荣,风险投资家便协助新公司股票上市。
期待已久的丰收就要兑现,这是投资家最兴奋的一刻。
这时候风险家往往就应该拎着钱袋回家再选择一家冒险创业的公司投资。
通常大多数的创业投资家都期望在五年内有十倍的丰收,当然,这些期望未必都能实现,如果新公司一败涂地,他
们可能分文未得,损失惨重。
风险投资家不仅是创业家的顾问,他也是对人事、技术、企业和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创业投资家不同于银行家和股票投资人,他们与创业公司息息相关,就像约翰逊所说的“我们不仅洒下种子,而且还用力吹它,真是劳苦功高”。
从苹果公司的创业中不难发现,风险投资家所支持的创业家中,都可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特征:诚恳、勇于认错、随机应变、全身心的奉献于工作、渴望成功和拥有卓越的管理和技术背景。
一位创业家说过“对房地产产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在风险性创业投资中,则是人才、人才、人才。
”约翰逊则以决心和热心作为衡量创业家能否成功的指标,他说:“我必须看到他步履坚决地走向悬崖边缘才算数。
”门罗公园资金管理服务公司的范泰伦也有同样的见解:“尽管把那些智商140,自以为是的狂人带来找我,我会照单全收。
”
风险投资家们认为自己是温文尔雅、博学广闻的生意人,然而创业家根本就认为他们精打细算、铜臭满身。
风险投资家在硅谷的别号叫做“风险投机家”,把他们描绘成贪婪可鄙、嗜吃腐肉的兀鹰,寄生在创业工程师的心血精力上。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多取公司的控制权,即使要抛弃公司的创始人也在所不惜。
由于贪婪的投资家只求在公司股票上市或转手的时候赚一笔,至于公司长远的生存能力如何对他们而言是无关紧要的,因此,投资家和创业家上网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难免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冲突。
乔布斯说,当他年轻的时候,他认为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因为这个世界太大、太复杂,也太强而有力,但苹果电脑的经历使他有点志得意满,“你可以在地球的一端刺他一下,而在另一边的社会产生冲击。
”这种影响力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实在是生命中最吸引人的刺激之一。
为什么乔布斯和沃兹尼克能这么成功?当然,他们占尽了天时地利的便宜,此外大多是运气,还有他们生长在硅谷也多少有帮助。
沃兹尼克的确也是一个电脑天才。
乔布斯的活力使他们的微电脑创立了公司。
如今,神话般的故事和新闻界把他们说的像是有超能力一样,苹果公司的创立故事总是让人津津乐道,苹果电脑永远是完美和精益求精的象征,风险投资也总是青睐于永远追求卓越、创造奇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