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学生心里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对于他们的学业、社交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学校作为学生心灵发展的重要场所,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途径去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1.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
班级氛围是指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互动和沟通方式等。
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安全、舒适和支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师应该积极经营班级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倾听和帮助。
与学生建立亲近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该尽可能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困扰和烦恼,并积极与他们交流,给予理解和支持。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心理素养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和互动讨论等,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开放和安全的空间让学生分享和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扰。
3.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心理咨询服务是学校关心和支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自愿申请咨询,或者由班主任或教师推荐进行咨询。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面谈、沟通和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学校还可以开展心理援助热线和在线咨询等形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得心理援助。
4.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校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载体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户外探险、文艺演出、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能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是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机会。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和成长,提升个人情感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而在健康教育中我们还可以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的。
而心理健康教育,又不同于常规的理论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的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健康的培养和保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呢?一、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要的步骤就是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所以对待问题的方式也应该不一样。
比如很多的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唠叨是非常不满的,但是对于一些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这也许是他们需要的。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和重要性程度有些亚偏,有时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将它们真正理解。
二、打破孩子自闭的心理壁垒一些孩子心灵深处固定了某些思维,这些思维常常会成为他们心理障碍的原因。
而这些思维中,有的可能需要成人从根本上去触动他们,才能让他们形成全新的思维方式。
有时候,我们需要狠狠的打破孩子的思维壁垒,因为那些惯性思维固然可以保护孩子自己,但同时也会造成他们的精神压力,增加了他们产生焦虑的概率。
三、从各个角度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校包装给学生的梦想和成功都以神圣而理想化的方式呈现,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原本单纯的自我价值观模糊、混乱,可谓“表里不一”,怎么才能让学生真的走进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尊和自我价值的基础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特点、喜好、思维模式,针对每个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在教育中对他们不断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四、看待孩子的问题要客观理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会使他们感到非常痛苦。
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也许是更客观和理智的。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成长需求?以下是几种方法:1. 建立合适的沟通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沟通方式加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与学生进行开放式问答、个人会谈、课堂讨论以及小组活动等方式,教师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声音是被听见和认可的,同时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
2. 增强同理心和理解力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该秉持着同理心和理解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尝试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表情和肢体语言的理解以及互动过程中的观察和反馈,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领悟学生需求了解学生所需的方法是反思该学生。
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积极寻找表现出的需求和问题,通过笑容和直接提问等方式挖掘出孩子们难以表达的内心感受,家庭、同学和学校里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压力。
4. 感性的看待事物学生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世界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通过建立不同的学习情境,将一些逻辑、分析和评价性的重点部分与生活经历和感性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的层面上理解事物,让学生在感受世界的同时,将吸引、感受、感知、推理和表达进行有效地连接,从而尽可能地唤醒学生的思考过程。
5. 倾听学生分享在班级、校园或活动跟前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法,这是教师们得到学生内心想法的最直接方式之一。
让学生感到他们就是一个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人,能够真正的贡献和帮助整个班级,他们会更愿意与教师建立可信的关系。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心灵,需要建立信任关系、增强同理心和理解力、领悟学生需求、感性的看待事物以及倾听学生分享。
这些都是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学生成长的方法。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对于教师而言。
在教育工作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
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他们会面临心理压力,心灵闭塞,甚至情感困扰。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达到良好的心态和心灵健康。
如何走进学生心灵?1.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教师可以倾听学生的话语,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喜欢做什么,从而打开交流的窗口。
比如,学生会喜欢阅读科幻小说,那么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幻小说阅读经历,可以选择让学生参观科学技术博物馆或参观相关的科技展览等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2. 明确学生的困境和疑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交流,向他们提问,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困境。
通过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困境,学生会感到被尊重与听取,也会感到教师关心自己,从而更积极地参加课堂学习或课外活动。
3.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心理状态常常较为脆弱。
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或外在压力而失去自信。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重建自信。
比如,给学生喝彩,激发学生进步的动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4. 给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在学生的老师中,很多学生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难以克服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心理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问候和谈话等方式,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教师不仅仅要寻求学生的安全感和尊重感,更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支持。
5. 吸收家长或专业人员的建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独自肩负对学生的关心与管理。
教师应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反馈,分享信息,寻求支持。
如果必要,也可以向专业人士或学校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帮助。
总之,教师应该以识别学生的不同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认为自己很重要且有价值,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成长,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热情并拥抱生活。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非常重要,因为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指导和教育他们。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惑,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可以帮助老师给予更好的关怀和指导。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走进学生心灵。
1. 倾听和关心倾听和关心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后和学生交流时候,留意他们的言行举止、情绪表现和言语表达,以此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关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心的。
2. 建立信任关系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
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到肯定和信任时,他们会更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信任并且可以被理解的。
3. 言语表达和沟通4. 观察和分析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行为和表现也是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活动参与和情绪表现等方面,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内心困惑或压力而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行为,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们的表现,来发现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5. 提供支持和帮助当老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后,他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那些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困惑和焦虑。
老师还可以与学生家长或心理辅导老师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是老师育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倾听和关心、建立信任关系、言语表达和沟通、观察和分析、提供支持和帮助等多种方法,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给予他们更好的关怀和指导。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理
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多的是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痴迷网络、父母离异,留守学生增多,乃至家庭的不稳定,会产生生活消极,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受挫能力弱,甚至厌学逃学,说谎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
那么,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理,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呢?一、转变一个观念以往,我存在一种错误的观点,即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思想品德课。
因此我喜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穿插德育教育。
每到课结束前,我总会针对本课所学内容,纠正班上的不良品德现象,并涉及一些学生不愿触及的问题。
结果往往是学生不愿意张嘴,老师也更显尴尬,最后落个不欢而散。
甚至有些学生看见我就躲避。
后来,经过仔细分析教材,认真听取各专家、老师的意见,思想上大为改观。
心理健康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心理,思想动态。
它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与同学交流。
在这门课中,学生诉说着自己的得与失,分享着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他们在讨论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个性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坐标。
他们在自我反思中也逐步完善了自我。
二、建立一种关系即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就是一种是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关系不融洽,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会让学生感到拘谨而产生抑制情绪。
因此,在课堂上,我总是用亲切的眼神,鼓励的微笑,热情的言语,润心的动作来缩短师生的心理差距。
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情谊。
1、趣味性原则学生尚处在一个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龄阶段。
趣化教材,活化课堂,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如把课堂材料改编为生活情景小剧,讲一些贴进学生生活的小故事,以及小组或男女辩论等活动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内心,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心理情感。
以下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三个有效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建立信任关系。
学生在学校中经常感到被忽视或被误解,因此建立一个
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询问感兴趣的事情、他们的生活情况等来表
达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
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谈话并发现他们的问题。
这也会让学生感到
他们被认可和重视。
第二个途径是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反馈。
学生需要知道他们的工作获得认可和鼓励。
老
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并改进他们的弱点。
老师可以与
学生讨论如何改善他们的学业,并给予他们清晰的目标与各种工具。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个途径是建立一个有积极氛围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不同的个体差
异的学习空间。
尝试让学生在一个安全且开放的环境中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可以为学
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总之,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信任关系,给予学生支持和反馈以及建立积
极的学习环境。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接受的温情,而且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学
习和发展。
如何走进学生心理
如何走进学生心理教师如何走进学生心理,这个讨论我打算分成三部分:1、学生心理现状,2、教师为什么要走进学生心理?3、教师如何才能走进学生心理。
连在一起思路是这样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一、学生心理现状(是什么)1、证明自我的存在现在的学生来自学习的压力确实很大,起早贪晚,即使这样也很难满足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学生考了98分,兴高采烈的跑来跟你说成绩时,有的老师出于怕学生骄傲,看过分数后不是表扬而是提醒,也可称为善意的批评,98怎么啦那不还有100分呢吗,要像100分冲刺知道吗?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就有如一盆冷水浇在头上,那么我们大家试想一下,下次学生还会找你报喜吗?他还有喜可报吗?有的家长和老师只注重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而不是效率,“到点学习啦!”“快点进班学习。
”究竟学了什么大家就不太关心了,所以,迫于某种压力,学生对于学习采用的是应付的办法,“磨笔功”,上课趴桌子睡觉,听课不专心,作笔记不认真或干脆不用笔记,不愿意写作业,课堂上不愿意发言,依赖教师,消极接受任务,左顾右盼、磨课堂、抄作业、混考试、整天想着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这是初期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帮助学生自我调整,那么很容易就会出现:逃课、顶撞教师、校园里脏话不断、打架、欺侮同学、破坏公物等等,大家想想,其实这些的事件的背后也就是它的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家告诫我们:其实每个人都在用某种方式在引起别人的关注,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记得有一次,在我们学校一年级某班上心理课,当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奥唠一嗓子:“张老师好。
”所有人都瞅他,瞅完他又瞅我,我只是微微一笑,走向讲台并说:“我记得你,运动会时你的声音可以覆盖整个操场啊!这是咱们班的助威团主力,我们在运动会上取得的好成绩跟我们的助威是分不开的,我相信你这一嗓子把大家的情绪又带动起来了。
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还有一例:一位外语老师强行的把一个比她高一头的小伙子“拉”到我的办公室里,并说一句话:“这学生有心理疾病,张老师你给他治治。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心灵健康与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烦恼,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提供帮助和指导。
下面将介绍几种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困惑和问题,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起互信和尊重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师也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学校和家长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节情绪和处理问题。
心理教育活动可以包括讲座、讨论、游戏和小组活动等,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通过参与这些心理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需求,提高自我意识和情商,增强心理健康和抵抗压力的能力。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也是走近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之一。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往往受到家庭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尊严,与家长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扰。
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等方式,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倾诉,得到专业的心理指导和帮助。
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走进学生心灵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重要任务。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家访和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途径,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学生心灵是一个神秘而复杂的领域,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
要想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灵,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从师生沟通、情感教育、兴趣培养以及心理辅导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一、师生沟通师生沟通是了解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
因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不仅是知识传授和学习指导,更是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情绪。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沟通技巧,如倾听、询问、鼓励等,来促进与学生的良好沟通。
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心理测试工具,如MBTI性格测试、心理格局测试等,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情感教育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教育可以包括教师的情感教育、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教育等方面。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比如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和情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问题。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情感教育的课外活动,如座谈会、心理讲座等,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三、兴趣培养兴趣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动力源泉。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兴趣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水平,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
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如音乐社团、舞蹈团、摄影小组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他们不同的爱好需求。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兴趣活动,如比赛、展览、旅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更好地参与获得成长和收获。
四、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了解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可以包括个体辅导、小组辅导、班级辅导等形式,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对象。
了解和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有
效途径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走进学生心灵的
途径。
1. 倾听和沟通
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问题和烦恼,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思想,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肯定感。
开放、包容和尊重的态度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础,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和感受,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情感稳定性。
2. 参与和引导
参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实质。
参与学生
课堂和课外的活动,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展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科学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3. 关注和照顾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照顾和帮助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必要条件。
了解学生
的健康状况和有关事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关怀,以保证学
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4. 鼓舞和激励
鼓励和激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重要手段。
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放弃自己的目标,用
心经营自己的人生;激励学生面对压力和挑战,勇于创新和突破自己,从容应对未来的挑
战和机会。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业成绩。
总之,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和探索。
只有切实关注学
生的问题和成长,了解学生的全部面貌和潜力,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达到良好的
教育效果。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对于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至关重要。
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地走进学生心灵。
一、倾听与沟通倾听学生的声音,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是有效走进学生心灵的首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班会、座谈会、家访等形式,与学生积极沟通。
在沟通中,要学会聆听,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要,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二、心理辅导与疏导学生心理发展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如学习焦虑、压力、自卑、情绪波动等。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心理辅导可以是针对个体的,也可以是面向全班的。
教师可以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合作,开展小组辅导活动,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困扰并得到解脱,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三、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发展和发挥潜力。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
关注个体差异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走进学生心灵,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四、塑造正面价值观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行动。
教师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积极树立正面榜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关注他们的内在美和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塑造正面价值观,教师可以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心灵,并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五、开发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他们心灵的重要表达和发展方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机会。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每个人的心灵都是相互独立的,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和经历,了解并走进一个学生的内心是十分切实可行却不易实现的。
然而,对于教师来说,这是必需了解的一部分,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途径,帮助教师去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一,倾听学生的声音。
学生的心灵是他们自己的领地,储存着他们的一切想法、感受和需求。
当学生的心灵得到倾听时,他们的自尊和价值感会得到肯定。
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要保持敏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第二,了解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生活状况对他们的学习有着很大影响。
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是走进他们内心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询问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第三,建立信任关系。
信任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支持之上的。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支持时,他们会对教师建立更深厚的信任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和学生的信任关系,例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赞赏学生的所作所为、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以及依据学生的能力给他们适当的挑战等。
第四,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
情感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判断学生的情感是否稳定,是否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学生的情感状况不稳定,教师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与学生进行谈心、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等。
第五,创造安全自由的氛围。
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
这样,学生会感到更加自我肯定,自信和自主。
总之,了解学生的心灵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
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更好地管控、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得更好。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学生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
了解学生的心灵需求,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更易于促进学生内心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几种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1.倾听和关注学生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和关注学生情感,了解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家庭等方面的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或小组谈话等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烦恼、担忧和困难,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
2.培养信任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性格相似、分享兴趣等方法培养信任的关系,让学生愿意与自己交流,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这将有助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忧虑。
3.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授课和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感受。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讨论环节,让学生发言,并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这将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4.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感到受到尊重和关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提供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
5.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建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建议。
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时给予他们支持和关注,为他们提供激励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总之,了解学生的心灵需求对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需要通过倾听、关注、培养信任关系、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建议,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精选五篇)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精选五篇)第一篇: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了解并帮助学生在不断地在学习中成长的灵魂工程。
做好了这件事情,才能真正体会孔夫子讲的那种有教无类的深刻内涵。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人才,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你发现并发掘出了学生的才干,就等于创造了一个社会建设的宝贵人才。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这是对每位教师的鞭策。
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使教育教学工作富有成效、事半功倍。
那么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平等的对话模式。
回望自己的上学时,老师和自己谈心,老师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和我谈心,总有些许的紧张,有些事情还就是不敢和老师说。
从事教育工作后,听小学部的同事谈论过“蹲下来看孩子”的话题。
事实上确实如此,我们必须用平等的视角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由于年龄与阅历的不同,我们与学生之间客观上确实存在着距离。
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师道尊严,以长者的说教、训斥作为教育学生的手段,其结果只能导致师生严重对立,不利于教师教育,也不利于学生成长。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心他们,多从关心他们的生活着手,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他们的困惑,跟他们一起解决难题。
这样学生才能从心里卸下防备和我们进行交心。
现在和学生交谈,先理解他的行为然后和他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懂得尊敬同学以及师长。
其次,及时有效的沟通。
作为心理、生理正在发育的青少年,他的行为有很大的变化,常有不确定性和反复性,其行为变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中间还有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去疏通、导行。
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些许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如果看到、听到或者有其他同学反映,有些事件热处理,有些事件冷处理,轻重缓急要拿捏得当。
如果师生敞开心扉,促膝交谈的时候,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也是教学教育相长的最佳时机。
对于初中生的沟通方式有多种:有条件的可以网络交流,还可以一对一的谈心,还有日常的周记和作文批改等等。
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理
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理?第一、注意观察。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家长应该多多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看看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又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逻辑。
第二、允许犯错,倾听孩子。
人只有在不断犯错的过程才能成长,作为父母切莫苛求孩子达到自己都无法达到的要求。
每一个错误的发生都有其根本的来源,家长应该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倾听孩子的诉求,允许孩子犯错,并帮助孩子一起纠正错误。
第三、经常和孩子们交流想法。
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多的是需要像朋友那样用平等的心态去交流,不仅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而且可以让孩子体会父母的难处,逐步学会帮助父母排忧解难,不要总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小朋友,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第四、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
需要和孩子亲密接触,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接触,还有心灵上的碰撞。
也就是说父母需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一直俯视孩子,以一种长辈的姿态去对待孩子,而是应该适当的用平等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和孩子交心,和孩子一起学习。
第五、一起玩耍。
家长可以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孩子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所以玩耍是他们用其独有的方式去演练未来的生活场景。
第六、改变思维方式。
对待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因为父母阅历丰富,能成熟理智面对某件事情,父母不能要求孩子有一样的思维方式。
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还处于感性阶段,对于事物的看法简单,父母所说的话,根本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或接受,有时会激起逆反心理。
因此不管是什么事情,家长都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了解且尊重孩子的想法。
第七、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隐私权。
“没有隐私的孩子不会长大”,这话有道理。
虽然孩子是由父母创造的,但他们仍然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如果父母想要进入孩子的小世界,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第八、时常肯定孩子并给予赞美。
一般自卑的孩子不愿意打开心扉和家长交流,孩子否定自己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更好地与学生建立深厚的联系:1.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兴趣: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信息,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情感。
与学生交流时,可以问问他们在学校以外的事情,以显示你对他们的关心。
2.倾听是关键:当学生与你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时,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
不要打断他们,让他们说完自己的想法。
通过倾听,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建议。
3.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避免将学生简单地分类或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对待他们。
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4.鼓励积极的行为和情绪: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行为。
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或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发现不良情绪时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5.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互信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基础。
通过真诚的交流和关心,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诚意和善意。
在与学生互动时,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批评和指责,而是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与学生沟通。
6.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外,学生也有情感上的需求。
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尽力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拥抱或安慰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爱。
7.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情绪状态,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支持策略。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并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时间和耐心。
通过以上建议,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并建立深厚的师生关系。
请记住,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用理解和关爱去对待他们。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学生心灵的打开和放松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如果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关注和帮助,可能会使学生处于焦虑、压力和崩溃的状态。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释放学生的压力,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
1.倾听学生心声,理解学生内心倾听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从而打开学生内心世界。
当学生面临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想法,并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感受。
我们需要用心聆听学生的话语,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使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对学生使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是打开学生心结的另外一个重要方法。
正向的语言和态度会传播积极的氛围,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并且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安心。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应该正面而乐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给与学生建设性的反馈。
3.提供支持和鼓励为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也是打开学生心结的关键。
学生在面临问题和挑战时,需要得到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单的,有人和他们一起面对问题和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给予赞美、肯定,耐心指导以及提供相应的帮助,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走出目前的困境。
4.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和支持资源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可能各不相同,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支持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应对压力和困难。
5.创造积极、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心理环境的舒适和安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需要一个安全的和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获得支持和理解。
为创造积极、舒适和安全的心理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等方式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如何了解学生心理
一、留心细节,让学生有轻松自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1、找好交流沟通的时间。
小问题利用课间就能解决了,但有些需要实行长时间交流的,能够放在下午两节课后,也能够是下午放学后。
一般放学后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家长耽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突发事件,确实需要利用上课时间来处理,那就要尽量缩短时间,先把事情控制下来,然后再找适宜的时间实行交谈。
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误,而惩罚性地故意延长时间,这是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的,往往只会起反作用。
2、注意选择适宜的地点。
有次,我找一学生谈话,他竟请求我不要把他带到办公室去。
我不免有些不解,就让他说说原因。
他说,一到办公室,本来也许是很小的问题,结果被其他老师你一言我一语的,搞得很难堪,常常下不来台。
还有往往一个问题又带出另一个问题,挨了班主任老师的批评,还得挨课任老师的批评,实在叫人受不了。
我就这个问题对班内同学实行理解,居然绝绝大部分同学都有同感。
细想一下,学生中几乎形成了一个共识,若谁被叫去办公室,准没好事,这就无形中已经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所以,我找学生谈话绝绝大部分都选择在操场某一侧或直接是走廊的某一角。
这样一来,双方都很放松,交流就比较顺利。
3、选择适宜的时机。
班主任在听到课任老师或同学等反映自己班内的某某违反纪律或别的什么糟糕的事后,心里总不免会生气。
假如在这种情况下马上找学生谈话,显然是不适宜的。
或正逢学生闹情绪的时候,也不适合交谈。
特别是当我们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的时候,更不能为了急于解决事态而立即找学生谈话。
只有等双方情绪稳定下来后,才适宜交谈。
当我们留心了这些细节问题,也就在我们与学生之间留出了轻松自在的交流空间,为打开学生的心灵作了最充分的准备。
二、积极主动去倾听,让学生一个辩解、申诉的明理机会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即做学生思想工作,可能是因为学生学习退步、表现不佳、做错事、违反纪律等等诸如此类。
自然学生出现这些情况肯定是有原因的,有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谈话主要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弄清事情的原委。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以学生的角度,探索走进学生心灵的方式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倾听学生的声音在关注学生心灵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倾听学生的声音。
只有通过真正倾听,我们才能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和困扰。
要实现这一点,教育者应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开展个人心理咨询等活动,以促进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学生的情绪与情感是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窗口。
要想有效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者需要关注、认真对待学生的情绪变化。
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表达和情感反应,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状态,并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
此外,教育者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内心的困扰和挑战。
三、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面重要景观。
教育者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育者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只有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四、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这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以帮助那些可能面临心理问题的学生。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五、培养正向心态与人生观学生内心的成长离不开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生观。
教育者应该通过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同时,教育者也应该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能够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并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走进学生心里
任课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要使学生敞开心扉,吐露真情。
那么,如何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走进学生心里呢?
尊重信任是打开学生心门的前提
教师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感情、人格和自尊心,相信他们的办事能力,就能产生凝聚力,反之,以一个教师爷的姿态居高临下对待他们,不懂得尊重他们,不懂得信任他们,只能产生离心力。
要做到尊重学生,就要注意几点:第一,不体罚学生,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都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体罚只会起到反作用,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不发脾气,尤其不能无故拿学生出气。
班主任即使有十足的理由发火,也要心平气和,学生才能产生内疚心理,暗下决心改过。
第三,说话要得体。
班主任跟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说话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班主任说话时,一般不应采用命令、斥责等语气,不妨多用一些礼貌用语,例如,阻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可以说,"请注意一下";根据规章制度必须处罚学生时,可以说"很对不起";要求学生做某件事时,说声"劳驾",学生办完事后,也别忘了说声"谢谢",不会有人觉得这些是多余的。
第四,要多听取学生意见,合理的就要采纳,不合理的应对学生解释原因。
第五,尊重学生不等于讨好学生,一定信任学生,就要做到两点:第一放手让学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天地;第二鼓励学生去做暂
时力不能及而经努力又能及的事,多给肯定的评语,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办事能力,我曾任命一个很想在宣传方面发展,水平却还不高的学生当宣传委员,他第一次负责出黑板报时确实出了不少问题,但我表扬了他积极认真的态度,增强了他的信心,他很快成长为一个称职的宣传委员。
关心爱护是打开学生心门的关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班主任应以深厚的兄长爱、父母心关心爱护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学生卸下思想包袱,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才能成为学生可以依靠,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反之,冷冰冰或无所谓的态度只会关闭学生心灵的大门。
关心学生的思想,消除思想顾虑,学生才能一心一意的投身学习中去。
有一个学生,思想端正,成绩优异,但人很单纯,不苟言笑,把别人的几句玩笑话看得极为严重,整天思来想去,结果弄出病来,影响了学习。
我知道后,先是提醒其他学生要注意开玩笑的方式和对象,并要求他们多关心那位学生的病情,然后,多次找他谈心,分析玩笑的性质,剖析他的心理,询问他的病情,同时,还照顾他的饮食,终于解除了他的思想负担,他安心学习了。
关心学生的学习,着重放在后进生身上。
后进生学习成绩低的要注意分寸,不能为了尊重学生,弄得自己失了自尊。
原因,大都是学习方法不对头或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因而采取的办法是鼓励和帮助,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长处,在班上成立各科的学习小组,定期活动,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他们。
心学生的生活,主要体现在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上。
班上不时有学生生病,我总是专门到宿舍探望,带他们看医生,为他们熬药熬粥,煮汤煮面。
曾有几次,我为了送半夜突然患急病的学生到医院就医,急走了二、三公里的路,并守护到天亮。
谈话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途径
教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谈话是很好的方式。
平时,了解学生个人情况,了解班的情况,谈话也是很必要的手段。
多与学生谈话,跟学生的关系就会密切,我每个星期都找学生谈话,每个学期找同一个学生谈话在两次以上,个别后进生甚至达到十五次左右。
如果长期不与学生谈话,师生之间必然有陌生感,影响师生感情。
谈话要注意:第一,选择适当的地点,一般不选办公室或人来人往的地方,使学生紧张的心情放松;第二,语气平易可亲,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随和,"话匣子"就容易打开。
第三,诚心诚意,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认真,不要随便应付,要让学生感觉到谈话的重要;第四,实事求是,不听一面之辞,不乱表态,不偏激,冷静处理谈话遇到的问题;第五,讲究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应善于运用不同的技巧。
有一个学生,直言快语,性格暴躁,大家都反映她晚睡前大声讲话,严重影
响别人休息。
我找她谈话,没有指责她,而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平淡地跟她聊起宿舍的情况,谈了一会儿后,她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以后改正。
以身作则,使学生心悦诚服
在学生面前,班主任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学生能做到的,班主任也应做到,要求学生做到,自己要先做到,不能只要求班干部带好头,自己也要带好头,班主任带了头,学生就会跟着干,这就是所谓的"其身正,不令而行"。
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就会对班主任心服口服,消除抗拒心理,班主任就更易向学生走近。
不计得失,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教师,应该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好,随时准备牺牲个人利益,无悔无怨。
学生明白了班主任的苦心,就会主动接近班主任,反之,如果斤斤计较,什么都要权衡一下得失,只会使学生"敬"而远之。
工作方面,当班主任辛苦谁都知道,千万不要在学生面前叫苦叫屈,付出了努力也不应要求回报。
有一次,为了了解两个后进生在家里的情况,联合家长共同教育他们,我利用星期天骑车到他们家进行家访,来回跑了四十几公里沙路,晚上又照常下班。
我不动声色,他们知道后却低着头对我说:"这次我们服你了!"钱财方面,我从不拿班里一分钱,不仅如此,我的班被评为文明班时,我总是对学生说,成绩完全是他们拿的,并把学校给我的奖金也交到班会费里,每次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
学生心里明白,我并不是什么也没干,却把成绩归功于他们,因而都很激动,也很感动。
如果说谈话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那么,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就是通向大门的必经之路,以身作则、不计得失则是缩短师生心灵距离的加速器,这些都具备了,掌握钥匙的人――班主任就可以迅速打开学生心门,走进学生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