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差分GPS技术PPT
GPS差分定位基本原理详解ppt课件
►差分定位需要数据传播路线,用户接收机 要有差分数据接口
►一个基准站的控制距离约在200~300km范 围。
19
伪距差分是目前用途最广的一种差分技术。几乎所有的商 用差分GPS接收机均采用这种技术。
已知基准站精密坐标和用星历计算得到的某一时刻的卫星 坐标,可计算卫星到基准站的真实距离:
距离差分
距
► 根据工作原理和差分模型
离
局域差分(LADGPS
–
Local
Area
D改GPS)
正
► 单基准站差分
► 多基准站差分
广域差分(WADGPS – Wide Area DGPS)
位置差分
距离差分
9
位置差分
位置差分GPS是一种最简单的差分方法。安置在 已知精确坐标基准站GPS接收机,利用数据链将 坐标改正数发送给用户。
21
缺点: ► 与位置差分相似,伪距差分能将两站公共误差抵消
但随用户到基准站距离的增加又出现了系统误差,这种误 差用任何差分法都是不能消除的。
► 基准站和用户站间距离对伪距差分的精度有决定性 影响。
► 星历提供的卫星钟与GPS时间不精确同步,卫星 实际位置和计算位置不一致
两地测量误差始终有无法校正的剩余误差。
结论: ► 用户站和基准站距离越大,用GPS差分得到的位
置精度越低。 ► 卫星位置误差与GPS差分误差成正比关系。
22
扩展伪距差分(广域差分)
►在一个广阔的地区内提供高精度的差分G PS服务,将若干基准站和主站组成差分 GPS网。
►主站接收各个监测站差分GPS信号,组 合后形成扩展区域内的有效差分GPS改 正电文,再把扩展GPS改正信号发送出 去给用户接收机。
广域差分GPS技术课件
AI辅助数据处理技术是广域差分GPS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同时还能发现和解决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详细描述
AI辅助数据处理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广域差分GPS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此外,AI辅助数据处理还可以发现和解决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例如信号畸变和多径效应等。
航海导航
广域差分GPS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地图和定位信息,帮助车辆进行精确导航和行驶控制。
道路交通
广域差分GPS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帮助科学家进行地球科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研究。
科学研究
02
CHAPTER
广域差分GPS技术原理
通过建立地面上分布广泛的基准站接收机网络,实时监测卫星信号误差,并将修正数据发送给移动用户,以实现高精度定位。
广域差分GPS技术课件
目录
引言广域差分GPS技术原理广域差分GPS系统组成广域差分GPS技术优势与挑战广域差分GPS技术发展趋势广域差分GPS技术应用案例
01
CHAPTER
引言
广域差分GPS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帮助飞行员进行精确导航。
航空导航
广域差分GPS技术能够提供可靠的定位信息,帮助船只进行精确导航和航行控制。
用户接收机在接收到GPS信号和误差修正数据后,通过内部处理器进行误差修正,提高定位精度。
用户接收机一般采用小型化、低功耗设计,方便携带和使用。
04
CHAPTER
广域差分GPS技术优势与挑战
广域差分GPS技术通过差分校正模型,消除公共误差源,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该技术降低了定位失败的风险,提高了在复杂环境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定位可靠性。
GPS原理、差分GPS PPT讲解
L2载波 1227.60MHz
C/A=293
m
C/A码 P-码
1.023 MHz 10 . 23MHz
p=29.3 m
重点难点:快速准确求解整周模糊度
设法解算出初始整周未知数
T0
整周模糊度N0
整周模糊度N0 不足一周部分 整周变化数 不足一周部分
Ti
测相伪距观测方程:
ij (t ) Ri j (t ) c [ ti (t ) t j (t )] Ni j (t0 ) ij,I (t ) ij,T (t)
关于GPS的讨论
GPS系统组成
GPS卫星星座
GPS卫星信号
数据码(导航电文)——卫星星历、卫星时钟改正参数、卫星历书、电离层 延迟改正参数、卫星的工作状态信息等。
GPS定位原理
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3颗(或以上) 的GPS卫星信号,利用 码相关技术测量出接收机至这些卫星的距离(伪距),并从星历中计算出该 时刻GPS卫星的三维坐标,根据距离交会原理解算出接收机的三维坐标。但 是,由于卫星和接收机有时钟误差,因此GPS 卫星定位应至少对4 颗卫星进 行观测来进行定位计算。如图所示可确定四个观测方程。
X X * X 0 Y Y * Y0 Z Z * Z 0
2.伪距差分
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差分。它是在基准站上,观 测所有卫星,根据基准站的精确坐标和各卫星的坐标, 求出每颗卫星每一时刻到基准站的真实距离。再与测得 的伪距比较,得出伪距改正数,将其传输至流动站接收 机来改正测量的伪距,提高定位精度。
f j f j j j j 或 i (t ) Ri (t ) f [ ti (t ) t (t )] N i (t0 ) [ i ,I (t ) i ,T (t )] c c 如果有周跳发生,就必须对锁定后的卫星,重新计数。 对于GPS载波来说,一个整周误差将会引起19~24cm的距离误差。
广域差分GPS系统
概述
RTCM SC-104 标准格式
国际海运事业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于1983年11月为 全球推广应用差分GPS业务设立了SC-104专门委员会。 1985年11月发表了Ver 1.0版本
差分定位精度为8~10m 1990年1月公布了Ver 2.0版本
提高了差分改正数的抗差错性能,增大了可用信息量。差分定 位精度提高到5m,通常可达2~3m甚可达到1m 1994年1月又公布了Ver 2.1版本 • 适应载波相位差分GPS的需要; • 保留了基本电文,增加了支撑实时动态定位RTK的新电文; 2001年8月发布2.3版(目前最新版)
d
bi
)
(d
i uion
d
i bion
)
(d
i utrop
d
i btrop
)
(dM
u
dMb ) vu
当基准站与用户站相距较近时(小于100km)
d ui d bi ,
d
i uion
d
i bion
,
d i utrop
d
i btrop
差分定位
bi ui Rui c(du d b ) (dMu dMb ) (vu vb ) ( X i xu )2 (Y i yu )2 (Z i zu )2 d
d bi
d
i bion
d i btrop
dMb
vb
差分定位
用户台观测伪距
ui
Rui
c(du
d
i s
6: GPS差分定位
东南大学
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
于先文 yuxianwengmail
1 问题提出
2 位置差分
3 伪距差分 4 相位平滑
3.1 伪距差分
伪距差分是目前用途最广的一种差分技术。几乎所有的商用差分 GPS接收机均采用这种技术。
在基准站上观测所有卫星,根据基准站的已知精密坐标 (X0,Y0,Z0)和由星历数据计算得的卫星坐标,按下式求出每颗卫星 在该时刻到基准站的真正距离
做为未知数求解
利用模型计算误差 计算值和观测值
测
相
v i p a i p X i b i p Y i c i p Z i N i p c t i c t p 1 p i 2 p i i p 0 i p 0
由于误差模型的不完善,模型计算误差后的残差依然较大,难以满 足测量的高精度要求,为了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需要利用误差间的时 空相关性,对误差进行消除或消弱。
两式相减,并项
ip (n )ip (n 1 )ip (n ) cti(n ) ctp (n )ip io n (n )ip tr o p (n ) ip (n 1 ) cti(n 1 ) ctp (n 1 )ip io n (n 1 )ip tr o p (n 1 )
3 伪距差分
4 相位平滑
4.1 相位平滑伪距差分的出发点
位置差分和伪距差分很好地消弱了两个测站所含有的共同的系统 误差,但是却无法消除伪距观测值中所含的随机误差,从而限制了伪 距差分定位的精度。
由于载波相位测量的精度比码相位测量的精度高2个数量级,所 以,若能获得载波整周数,就可获得高精度的伪距测量值。
东南大学
GPS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18
最近,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GPS接收器出 现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完 善,几乎每月都有新的功能出现,但价格在下跌, 尺寸也越来越小了。
消费类GPS手持机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它们基本上都有12个并行通道和数据功能。有些甚 至能与便携电脑相连,可以上传/下载GPS信息,并 且使用精确到街道级的地图软件,可以在PC的屏幕 上实时跟踪你的位置或自动导航。
29
6.信号干扰
要给予你一个很好的定位,GPS接收器需要至少 3~5颗卫星是可见的。如果你在峡谷中或者两边高 楼林立的街道上,或者在茂密的丛林里,你可能不 能与足够的卫星联系,从而无法定位或者只能得到 二维坐标。同样,如果你在一个建筑里面,你可能 无法更新你的位置,一些GPS接收器有单独的天线可 以贴在挡风玻璃上,或者一个外置天线可以放在车 顶上,这有助于你的接收器得到更多的卫星信号。
Colorado springs
5 5
Hawaii
Ascencion
Diego Garcia
kwajalein
9
3.GPS信号接收机 GPS 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
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 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 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 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 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 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在商业领域,消费类GPS主要用在勘测制图, 航空、航海导航,车辆追踪系统,移动计算机 和蜂窝电话平台等方面。
17
勘测制图由一系列的定位系统组成,一般都要求 特殊的GPS设备。
在勘测方面的应用 有:结构和工程勘测、道路测 量和地质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以后再估算, 也可以在 野外实时使用。制图过程中使用大量的 GIS数据库的数据,还有纸质地图的数据。 许多 商业和政府机构使用GPS设备来跟踪他们的车辆 位置,这一般需要借助无线通信技术。一 些GPS 接收器集成了收音机、无线电话和移动数据终端
第四章 广域差分GPS
一、差分GPS分类
根据时效性
坐
实时差分
标 改
事后差分
正
根据差分改正数类型
伪距差分
位置差分(坐标差分)
载波相位差分
距
根据工作原理和差分模型 离
局域差分
载波相位差分原理:P102,分为改正法和求差法,
改正法与伪距差分类似。
求差法(RTK)
基站 流动站
相位观测值 相位观测值
流动站的坐标 差分计算
➢消去公共误差,能实时给出 厘米级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电台的功率限制了用户到基 准站距离,作用范围几十公里。
➢广泛用于工程测量中。
一、差分GPS测量原理
载波相位差分原理
当基准站为多用户服务时,应采用双频GPS接收机, 且其采样率应与用户站接收机采样率最高的相一致。
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或简称数据链),由基准站的发射台与 用户站的接收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 设备。
数据传输设备,要充分保证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其频 率和功率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用户站与基准站间的距 离、环境质量、数据的传输速度。
RTK的基本思想
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 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 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 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组成差分观测值 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 到一秒钟。
改 正
单基准站差分
GNSS基础知识-PPT课件知识讲解
精度和可靠性高 属网络RTK
RTK技术
RTK技术:
RTK(Real Time Kinematics):利用载波相位进行 实时定位,属于距离差分。 RTK算法本质上是静态相对处理:单差,双差。 RTK技术的关键是动态双差整周模糊度搜索和定位 可靠性。
FARA技术 LAMDA技术 双频P码技术 OTF 技术 ……
保证在每天24小时的任何时刻,在 高度角15以上,能够同时观测到4颗 以上卫星
GPS的系统组成:地面控制部分
GPS的地面控制部分
❖组成:
➢ 主控站(1个) ➢ 监测站(5个) ➢ 注入站(3个)
❖作用:
➢ 监测和控制卫星运行 ➢ 编算卫星星历(导航电文) ➢ 保持系统时间。
主控站
太
大
印
西
度
平 洋
洋
可靠性低
主要差分方法-多基准站局域差分
结构
基准站(多个)、数据通讯链和用户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
加权平均 偏导数法 最小方差法
特点
优点:差分精度高、可靠性高,差分范围增大 缺点:差分范围仍然有限,模型不完善
主要差分方法-广域差分
结构
基准站(多个)、数据通讯链和用户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
►L3 (1381.05 MHz) – 美国国防部用来探测导 弹发射、核爆炸以及其他高能量红外线事件。 ►L4 (1841.40 MHz) – 正被研究两个已知点的精确距离,可以 精密地确定出平面位置。
.P
.
我的位置应该在P点或Q点
Q
GPS定位原理
GPS定位原理
解算方程:
+ s r(x s x r)2 (y s y r)2 (zs zs)2
广域差分GPS技术PPT
跟踪站和用户都用双频接收机
分布式广域差分GPS技术特点
➢ 中国境内GPS跟踪站确定星历改正 ➢ SA钟的抖动问题 ➢ 预报星历的外推
分布式广域差分GPS的布网方案
➢ 卫星跟踪站(7~8) ➢ 主控站(1~2) ➢ 地区性的GPS差分基准站(7~9) ➢ 监测站 ➢ GPS差分播发站 ➢ 用户站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
➢ 与普通差分不相同
普通差分是考虑的是误差的综合影响 广域差分对各项误差加以分离,建立各自的改正模型
➢ 用户根据自身的位置,对观测值进行改正
差分观测值改正的计算方法
1. 用消除电离层影响的双差观测值确定并外推 轨道
2. 用基准站的双频观测值计算电离层改正参数 3. 把电离层模型和轨道作为已知值确定卫星钟
原理:利用多基准站确定网覆盖区域内多站伪距修正的加权平均,提高 精度,增加使用距离
特点:采用伪距及其变率修正,仍不能分离各类误差的不同影响
3.广域差分GPS(WADGPS)
原理:利用多基准站的实时观测数据,传送给主控站(中心站),分别 确定卫星轨道误差(定轨)卫星钟差和电离层延迟,再把这三项 改正传给用户,实现数千公里远距离的米级精度“单点”定位。
用户站
➢ C/A码的单频接收机,具有接收差分播发站发送的差分信息的能力,并用 于定位解算
WADGPS的工作流程
WADGSP系统一般有一个主控制站、若干个GPS卫星跟踪站(又称基准 站或参考站)、一个差分信号播发站、若干个监测站、相应的数据通 讯网络和若干个用户站组成。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1) 在已知精确地心坐标的若干个GPS卫星跟踪站上,跟踪接收 GPS卫星的广播星历、伪距和载波相位信息等; (2)跟踪站所获得的这些信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全部传输到主控 站; (3)在主控站计算出相对于广播星历的卫星轨道误差改正、卫星钟 差改正及电离层时间延迟改正。 (4)将这些改正通过信号播发站(数据通讯网络)传输到用户站。 (5) 用户站利用这些改正值来改正它们所接收到的GPS信息,进行 C/A吗伪距单点定位以改善用户站的GPS导航定位精度。
广域差分GPS
广域差分GPS广域差分GPS1.OmniSTAROmniSTAR 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同时为地面及空中的应用提供监测方案。
OmniSTAR 在全球约有100 多个参考站,9 颗卫星上行链路和2个全球性网络控制中心,它已经实现了无缝覆盖,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一年365 天,每天24 小时的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
HP服务一般会受到参考站距离的限制,最大为1000千米。
根据网络上的资料,截止2007年,OmniSTAR在我国仅能实现东南部区域和渤海海域的HP 服务覆盖,如下图所示:图1-2 中国地区HP信号覆盖范围示意图2.StarFireStarFire™又称RTG(Real Time GIPSY)技术,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提供单机实时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星基增强差分系统,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动力实验室(JPL)和美国NA VCOM公司合推出的商业级高精度GPS差分系统。
图2-1 StarFire卫星覆盖示意图StarFire™是一个发送全球DGPS改正数的系统,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提供精确定位,定位精度优于10cm。
DGPS改正数通过INMARSAT地球同步卫星进行广播,用户不需要本地参考站和后处理就可得到很高的精度。
更进一步说,在南北纬76º的海洋或陆地都可以得到同样高的定位精度,这是由于卫星已经覆盖了全球范围。
2.1系统组成星基增强系统包括地面参考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注入站,通信卫星,高精度接收机五部分,充分利用GPS卫星系统、L波段通讯卫星系统和Internet 技术。
图2-2 系统组成原理图1)地面参考站为了提供全球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建立了一套基于双频接收机的全球参考站网络,不断的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
目前遍布全球的参考站已达80多个,并在中国黑龙江的佳木斯建立国内首个参考站。
2)数据处理中心全球有两个数据处理中心,参考站数据通过Internet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处理中心生成差分改正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域增强差分GPS(WAAS)
工作方式
➢ 将主控站计算出来的广域差分改正信息,通过地球站传到地球同步卫星,该同步 卫星以GPS的L1频率为载波,将上述差分改正信息当作GPS导航电文转发给用户 站。
技术特点
➢ 由于数据传输链所采用载波频率与GPS卫星的信号频率一致,因此用户接收机可 以接收WAAS的差分改正信息,而不需要另外增加通信链;
➢ 实现精确实时测定SA中频率抖动对卫星钟差的影响 ➢ 实现较为精确确定区域电离层模型以消弱电离层的影响
WADGPS的基本思想
对GPS观测量的误差源加以区分,并对每一个误差源分别加以模 型化,然后将计算出来的每一个误差源的误差修正值(差分改正值), 通过数据通讯链传输给用户,对用户GPS接收机的观测值误差加以改 正,以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的影响、改善用户定位精度的目的。因此, 既削弱了LADGPS技术中对基准站和用户站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的要求, 又保持了LADGPS的定位精度。WADGPS系统中,只要数据通信链有 足够的能力,基准站和用户站之间的距离在原则上是没有限制的。
原理:利用多基准站确定网覆盖区域内多站伪距修正的加权平均,提高 精度,增加使用距离
特点:采用伪距及其变率修正,仍不能分离各类误差的不同影响
3.广域差分GPS(WADGPS)
原理:利用多基准站的实时观测数据,传送给主控站(中心站),分别 确定卫星轨道误差(定轨)卫星钟差和电离层延迟,再把这三项 改正传给用户,实现数千公里远距离的米级精度“单点”定位。
WADGPS的技术特点
主控站与用户站的间隔可以增大至1000-1500km甚至更长,且 不会显著降低用户站的精度。
由于实时给出主要误差源的差分改正值,对于削弱SA的影响, WADGPS技术的效果要比LADGPS的效果要好。 WADGPS系统的作用范围可以扩展到一下困难地区如远洋、沙 漠
WADGPS技术由于要求有较好的硬件和软件、高效率的强大的 通讯设备,因此投资、运行和维护费相对来说就比较高。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
➢ 与普通差分不相同
普通差分是考虑的是误差的综合影响 广域差分对各项误差加以分离,建立各自的改正模型
➢ 用户根据自身的位置,对观测值进行改正
差分观测值改正的计算方法
1. 用消除电离层影响的双差观测值确定并外推 轨道
2. 用基准站的双频观测值计算电离层改正参数 3. 把电离层模型和轨道作为已知值确定卫星钟
➢ 任务
采集GPS原始观测数据,气象数据 计算当地电离层时间延迟 把各类数据传输到主控站
➢ 要求至少3个(计算三项差分改正)
主控站
➢ 接收各跟踪站的数据 ➢ 计算三类广域差分修正值(星历改正,钟差改正,电离层延迟) ➢ 传输改正信息到差分信息播发站
数据通信链路和差分信息播发站
➢ 多个跟踪站与主控站之间的通信,主控制与差分信息播发站之间的通信 ➢ 常用长波和卫星通讯(数据量大,覆盖面广)
用户站
➢ C/A码的单频接收机,具有接收差分播发站发送的差分信息的能力,并用 于定位解算
WADGPS的工作流程
WADGSP系统一般有一个主控制站、若干个GPS卫星跟踪站(又称基准 站或参考站)、一个差分信号播发站、若干个监测站、相应的数据通 讯网络和若干个用户站组成。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1) 在已知精确地心坐标的若干个GPS卫星跟踪站上,跟踪接收 GPS卫星的广播星历、伪距和载波相位信息等; (2)跟踪站所获得的这些信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全部传输到主控 站; (3)在主控站计算出相对于广播星历的卫星轨道误差改正、卫星钟 差改正及电离层时间延迟改正。 (4)将这些改正通过信号播发站(数据通讯网络)传输到用户站。 (5) 用户站利用这些改正值来改正它们所接收到的GPS信息,进行 C/A吗伪距单点定位以改善用户站的GPS导航定位精度。
特点:基准站间数据传输频度高,误码率要求严
广域差分GPS(WADGPS)实时定位技术
广域差分GPS技术 基本思想 WADGPS系统的基本构成 工作流程 技术特点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
➢ 与普通差分不相同
普通差分是考虑的是误差的综合影响 广域差分对各项误差加以分离,建立各自的改正模型
WADGPS所针对的误差源主要有三个部分: (1) 卫星星历误差,包括SA中ε技术的影响; (2)卫星钟差,包括SA中δ技术的影响; (3) 电离层对GPS信号产生的时间延迟。
WADGPS系统就是为了削弱这三种主要误差源而设计的一种导航定 位系统工程
WADGPS系统的基本构成
卫星跟踪站
➢ 设备
双频GPS接收机,自动气象仪(可选),原子钟(可选)
➢ 同步卫星信号的实时传输数据的能力强,而且可以覆盖很大的区域,从而较好的 解决了主控站与播发站,播发站与用户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
➢ 若在WAAS中要求同步卫星所传输的信号不仅仅是差分改正信息,而且还包括C/A 码和同步卫星星历,则这颗同步卫星就成为空基的“伪卫星”,相当于增加了卫 星测距源,因而用户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上都高于WADGPS.
GPS广域差分技术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差分GPS:利用相对定位思想实现米级精度的实时定位技术
1.局域(常规)差分GPS(LADGPS/CDGPS)
原理:利用单基准站确定的伪距误差修正值修正用户伪距 特点:受距离限制,基准站作用半径(100-200km)
2.局域网差分GPS(LANGPS)
➢差分GPS和局域增强差分GPS
广域差分GPS技术
目的
➢ 抵制SA政策 ➢ 避免常规差分精度随着差分距离增加而显著下降 ➢ 确保导航广域可用性、可靠性
主要特点
➢ 在一个广大的区域内建立起若干个GPS跟踪站组成差分GPS 网,通过数据通信连接
➢ 实现区域实时精密定轨并提供精密预报星历,克服SA中广 播星历人为精度降低
差
电离层模型改正
电离层影响的一般消除方法
➢ 观测值组合方法(双频理想,单频不实用) ➢ 经验改正模型(公式简单,改正精度差) ➢ 实测模型(需要基准站,精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