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访谈栏目创新之路
探析我国娱乐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途径——以《快乐大本营》为例
栏目透视SHENGPINGSHIJIE实践与创新探析我国娱乐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途径—以《快乐大本营》为例□齐琪摘要:综艺节目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形式并带有娱乐性的电视节目。
在综艺节目红火的时代,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面临着重重考验。
文章通过分析《快乐大本营》面对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索我国娱乐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娱乐类电视综艺创新改革《快乐大本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形式单一、定位模糊到形式多样、种类齐全的发展过程,其中娱乐类综艺节目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现今的娱乐类综艺节目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
文章以娱乐类综艺节目代表《快乐大本营》为例,探析娱乐类电视综艺节目在瓶颈期如何进行“自我拯救”,分析其创新改革发展的方式。
从《快乐大本营》看我国娱乐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概况1997年,《快乐大本营》诞生,这时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最初,《快乐大本营》形式与晚会相似,几期之后模式改变,以娱乐性和互动性为主。
2002年,《快乐大本营》策划“快乐之旅”活动,让栏目走出演播厅,走向户夕卜。
从2004年开始,栏目将视角对准普通观众,逐步尝试“海选”“真人秀”等新概念。
2008年以来,节目形式转变为邀请明星嘉宾进行访谈和互动游戏,这一形式逐渐趋于稳定。
十多年来,《快乐大本营》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栏目改版,但仍会进行板块或专题的创新。
从《快乐大本营》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到我国娱乐类电视综艺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的整体发展方向。
从最初的晚会节目到大胆创新借鉴港台风格,形成“明星聚会式综艺”模式,再到逐渐探索“真人秀”“选秀”形式,2005年的《超级女声》更是掀起全民海选的热潮。
此后开始借鉴欧美、韩国电视综艺节目模式,并与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优秀电视综艺节目。
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更侧重垂直细分化,重视创新发展,力求打造出更多优质电视综艺节目。
从《匠心》节目探究文化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之路
一、《匠心》节目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提升我国产品质量、建设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传统民间工艺开始跃上舞台,走进大众视野。
传统手工艺所形成的工匠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以及文化特色,开始在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渠道快速地发酵、传播。
从2017年起,以记录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文化纪实类电视节目发展迅速,成为了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在此背景下,2021年1月,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节目中心也打造出一从《匠心》节目探究文化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之路○杨眉【摘要】近些年,以记录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文化纪实类电视节目发展迅速,这既跟国家提出的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的理念相契合,又符合当前社会对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追求。
由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节目中心打造的《匠心》节目,作为一档探究山西传统手工艺,宣传山西传统文化的文化纪实类电视节目,以专题兼具纪录片的方式,多角度展现了山西匠人匠心的故事,弘扬山西匠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匠心》;文化纪实;节目创新新闻的高度、深度、广度、生命力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愈是宏大命题,愈要化大为小、以小衬大;舆论场愈是纷纭喧嚣,愈要从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闻事件入手,见微知著、聚水成涓,最终汇成主旋律、正能量的大江大河。
■注释:[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张晓松,黄小希.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社:2018-8-22. /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 23.htm.[3]陈力丹,邵婷婷.从传播学角度看“自己人效应”[J].现代视听,2012(11):23-26.[4]人民小编.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的这篇作品到底好在哪儿(附精彩赏析)[EB/OL].新闻与写作:2020-7-9.https:///s/8AC5FQ1DGm -PGXVwLhSw-w.[5]张宇洲,王晓婕.党媒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报道:小视角见证大变迁[EB/OL].传媒评论:2019-2-13. https:///s/1NteFJsn94UK4hxEp83SV A.(作者:北京日报社地区新闻部记者)责编:项贤勇新闻实务58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档全新的周播节目——《匠心》。
“融媒体”时代电视创新之路
“融媒体”时代的电视创新之路所谓“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面对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如何在融合中实现电视行业的整体突围?怎样才能依靠创新思维抢占传媒产业新的战略发展制高点?结合“融媒体”的传播特点,阐述电视媒体创新之路。
融媒体本土化创新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播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业务,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付费电视、地面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传播方式的出现,带来了一股新的媒体革命浪潮,而“融媒体”是在这场“传播革命”里诞生的新媒体。
面对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目前,我们看到新媒体正在非常强力地瓜分传统电视的受众市场,2008年中国网民已经达到2.44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区域,新一代年轻人主要的信息和娱乐通道是新媒体,电视的收视率整体明显下降。
如何在融合中实现电视行业的整体突围?怎样才能依靠创新思维抢占传媒产业新的战略发展制高点?显然,唯有创新才是应对挑战的根本之道。
电视媒体如何巩固广泛的受众群、实现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并且获得更多的利益呢?下面,我将结合“融媒体”的传播特点,阐述电视媒体创新之路。
一、打造本土化节目提升品牌竞争力“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媒体有明显不同。
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已经发生转变,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也随时转换,一个新的双向传播时代已经来临。
在“融媒体”以海量信息密集传播的背景下,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强化,电视观众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渴望寻求自我表达。
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系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影视文化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bjjd8b000b)[内容摘要]中国电视50年来,节目创新经历了从以“宣传品”为主导到以“作品”为主导,再到以“产品”为主导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以“宣传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从多种传媒艺术样式的借鉴与模仿中获得滋养;在以“作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创新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形式探索,90年代的观念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特征和艺术特征;在以“产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创新进行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产生了较高的效益。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节目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关键字] 中国电视;节目创新;传媒;艺术中国电视已经走过了50年(电视是各艺术门类中最为年轻的一种,中国电视于1958年5月1日试播,呼号为“北京电视台”,并于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因此今年是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
),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她有过创业的艰辛、探索的曲折,也有过成功的辉煌与喜悦……而始终未曾间断的是她一以贯之、孜孜不倦的创新。
中国电视50年,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部不断满足中国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创新史。
在内容生产方面,我们可以用“品”(“品“有类型、种类、等级、格调、评价等多种意思,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
如《书·禹贡》中“五品不逊”,《沧浪诗话》中“诗之品有九”,《世说新语·文学》中“品评卓逸”,谢赫的“三品”、钟嵘的“神品”等。
)字来划分出中国电50年的三个发展阶段:前20年是以“宣传品”为主导的阶段;后30年又可分为两个时期——以“作品”为主导的阶段和以“产品”(胡智锋、顾亚奇:《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转载。
《故事里的中国》在守正中探索创新之路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42摘 要: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优秀文艺作品为蓝本,《故事里的中国》用 “戏剧+影视+综艺”的全新模式,以话剧表演方式重新演绎经典文艺作品,邀请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同台讲述,再现经典中的真实瞬间,挖掘作品背后所反映出的故事和情感。
《故事里的中国》以向经典致敬的方式,用独特的表达和演绎的手段,创建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美学”,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故事里中国;节目模式;经典再现;全新表达2019第四季度,电视荧屏上涌现了一批思想精深、制作精良、演绎精彩的优秀作品,吸引无数观众打开电视,守望每周上演的文化艺术饕餮盛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有一档大型季播节目,用镜头实现了舞台与电视的“破界”,用综艺形式将中国经典故事在舞台上进行了创新性复刻,得到各大媒体和受众的一致点赞,数次登上网络热搜话题。
官方微博发布#永不消逝的电波#纯享版视频播放量破1848万,节目官微发布节目相关视频,十三期累积播放量4320万次,全网节目视频播放量破2亿;节目共播出十三期,与节目相关阅读量破10w+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数量破100篇。
这个节目就是让经典照进现实,用故事感动你我的《故事里的中国》。
作为节目组,《故事里的中国》策划时最初的动机或者说主旨是怎样的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初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培根铸魂”的工作,从哪些维度开辟出节目的守正创新之路?我觉得节目组从以下几方面,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子,建立新标准,进行新表达。
一、多元维度 讲好故事“主流媒体”“信仰”“价值传递”,这些词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总是高高在上,但是在融媒体时代下,大众需要的精神食粮是能够普遍接受的、不令人反感的价值传递,所以《故事里的中国》兼顾了美学表达和历史表述,就是通过节目进行思想引导、“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新尝试。
浅谈电视喜剧节目的创新之路——以辽宁卫视《欢乐饭米粒儿》节目为例
近年来,喜剧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成为各卫星频道提升收视率的制胜利器。
然而,在这集中爆发的浪潮里,喜剧资源被过度开发,同质化节目扎堆出现,致使观众审美疲劳。
喜剧类节目如何创新求变、突出重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辽宁卫视独创的小品剧《欢乐饭米粒儿》这一节目,成为差异化竞争的独特品类,从原创内容、舞美设计、故事结构到价值承载,都为未来喜剧综艺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该节目不急功近利,而是怀揣一颗深耕品质的匠心,不为迎合市场而放弃内涵,不单纯追求收视而丢掉节操,它坚持从生活出发,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家庭观,提倡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家庭文化的创作理念,收获了一波固定收视人群,也被中央级媒体誉为“中国喜剧节目的一股清流”。
同时,节目一改观众对北方喜剧的固有思维,不是语言包袱的单纯堆叠,不靠夸张的“挂相”引发肤浅的笑声,而是通过精妙的结构设计、高格调的情节助推、深刻思想内涵的探讨,发挥了喜剧作品警醒人、教化人、引领人的艺术作用。
《欢乐饭米粒儿》集家的温情与喜剧幽默为一体,通过现实主义的系列化、场景化剧情创作呈现典型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成长领悟,在模式创新中释放喜剧的正能量,在笑声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投入、大情怀、正能量”的品质创新之路。
一、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独具匠心《欢乐饭米粒儿》每期由4个独立成章的小品组成,人物角色贯穿全剧,剧情线索微而不断,成为一个有发展、有线索、有逻辑的“剧”。
这一创新模式将快节奏的小品和密集的包袱点都集中碰撞于老范、老米一家的故事中,又使得节目整体的故事线微而不断,使观众形成长期的观看习惯,形成粉丝黏性。
贯穿始终的人物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几乎每集都出现的新鲜面孔,即随机邀请的明星客串,则让节目的风格和看点多变,不断为观众带来新鲜感。
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剧、情景喜剧而言,小品在节奏上更快,喜剧效果也更强,而固定人物、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又为每期的四个小品增添了“连续性”这一剧集的必要元素,因而成就了《欢乐饭米粒儿》这一“小品剧”的独创模式。
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
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1)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纪录片《创新之路》通过不同主题探索人类创新和财富相互成就的历史,寻找创新生长的土壤,梳理创新规律,呈现创新的光荣与梦想。
这也是中国电视界首次大规模梳理世界创新话题,涉及知识产权、大学制度、技术革新、创新制度等。
该片主创团队由完成《大国崛起》、《华尔街》、《货币》等重大选题的骨干成员组成,并汇聚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在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拍摄的国家和地区涉及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以色列、日本、韩国等。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之路》这部纪录片的文稿由吴敬琏先生亲自修改。
吴敬琏先生表示:“最近国家又提出了这个科技创新的规划,我们怎么能够在吸取过去这个三四十年这个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照别的国家的历程,能够取长补短,来加快进程。
我们进科学院的时候,那个时候科学规划,第一科学规划颁布以后,都唱歌都唱得,要什么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这种教训还是很多的,如果能够,能够做出一个片子来,从世界看中国,那世界的高度来看中国,使得我们今后的路走得更好、更有效,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大。
”(2)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大课题。
2023年5月30日至6月8日央视财经频道连续播出的纪录片《创新之路》引发关注。
破除了有些专家的创新恫吓——过去有很多专家不停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恫吓——把创新定义的高不可攀,并一再强调创新不是普通人能完成的。
而纪录片《创新之路》可以说是万众创新的启示录,破除了这些专家创新恫吓的魔咒,为中国的创新发展带来新思路。
告诉了万众创新的方法——日本不是原创发明的所在地,但是日本人善于跟学,进行小小的改进使之完善,这种小改进使日本成为善于发明的国度,也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乔布斯也不是原创发明人,但是乔布斯对手机进行重新整合成就了苹果手机。
硅谷也不是原创发明的所在地,并无发明创造,但是硅谷善于想办法使这些技术为人所用。
谈话类节目的创新
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责任创新——以《咏乐汇》的改革创新为例分析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
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受众逐渐不再满足于电视媒介的信息的单方面传播,而希望即时了解社会事件的缘由和他人对事件的反应,对社会现实有一个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从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开播以来,各个电视台相继推出各种谈话类节目,现已超过了200档,但问题也接踵而来,话题庸俗、模式雷同等,节目缺少创新是谈话类节目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谈话类节目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及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电视人对节目进行反思与创新随着谈话节目日益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在形式和内容上越来越丰富,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谈话节目,如《艺术人生》、《面对面》、《铿锵三人行》、《鲁豫有约》等,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收视率和观众群。
电视谈话节目在媒体传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增加受众参与感,抒发情感的娱乐功能,也具有引导观众形成正确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谈话节目为受众提供一个可以直接与主持人、嘉宾交流的平台,在相对自由的平台实现即时的信息反馈与传播。
电视谈话节目对于影响我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流,谈话类节目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素质,电视节目不应仅仅是生活中的娱乐工具,应该不断提高节目的内涵和深度,寓教于乐,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和自我修养。
由于资金、收视率等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谈话类节目以模仿为主,话题的选择过于娱乐化。
在我国,媒体是国家的喉舌,是引导舆论的主要工具,这也决定着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必须承担起相对应的责任,创新改革迫在眉睫。
访谈类节目的热播使各级电视台争相模仿,大相径庭的节目模式和内容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创办了13 年的央视名牌栏目《实话实说》的停播也为我国的谈话类节目发展敲响警钟,创新是一档节目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媒体人必须认清现阶段谈话节目的缺点所在,结合观众需求,实现谈话节目的改革与创新,形成正面的舆论引导作用。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探析——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探析——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在制作文化类综艺节目时,节目内容的品质和深度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人们对历史、地域文化的热爱,文化类综艺节目愈发受到欢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文化类综艺节目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让节目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是传递文化信息、传承历史和提高观众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面对众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创新、如何破圈是现在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文化类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于2019年播出第一季,到2023年已经播出第三季。
《故事里的中国》通过演员表演与戏剧形式相结合,以人物故事为线索,通过演绎经典名篇、重现历史场景、讲述时代传奇等方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众呈现了一个有趣、有料、有情怀、有温度的节目。
该节目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了一档备受欢迎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1.《故事里的中国》节目内容的创新策略1.1 立足文化经典,讲好中国故事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故事里的中国》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故事中,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传递给观众。
节目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呈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故事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节目收视节节攀升。
每一季的每一期节目都有不同的主题内容,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
《故事里的中国》在制作中注重深入挖掘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和内涵,将历史和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和风格。
在节目中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文物、建筑和传统绘画等元素的运用。
节目通过经典名篇、历史场景、历史人物等方式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
节目在演绎经典名篇时,通过演员的表演,将故事情节、历史人物等融入到经典名篇中,从而让观众感受到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
同时,节目通过重现历史场景,再现历史故事中的经典片段和历史人物,让观众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创新之路观后感
创新之路观后感创新之路观后感1 1999年的一天,两个年轻人敲开了大学路165号这栋建筑的门,期待能够租到两间房子。
大学路165号离斯坦福大学不远,是硅谷的核心地带。
房东亚美迪是伊朗来美国的移民,做地毯生意起家,这两个年轻人所做的事情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太过于新鲜和陌生,他更不可能料到,十多年后这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这两个年轻人就是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谷歌公司的创始人。
纪录片《创新之路》来到大学路165号,采访了房东拉西姆·亚美迪,他说起了第一次见到谷歌创始人时的情形:“当他们决定租下我们的房子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他们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但我们彼此都清楚,他们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房东拉西姆·亚美迪)以当时谷歌的规模并不能承受价格高昂办公区的租金,但房东还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同意以较低的租金将办公室租给谷歌,但有一个条件,换取谷歌的少量股份。
吸引房东的,正是谷歌未来有可能的影响力。
几个月后,借着互联网兴起的东风,谷歌从两家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了两千多万美元的投资。
从两个创始人,发展到今天全球有五万五千名员工,谷歌成为21世纪初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而亚美迪不仅是谷歌创始人的房东,还是“安卓之父”安迪·鲁宾的房东,是贝宝(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的房东。
大学路165号,这幢被称为硅谷最幸运的建筑,就像是硅谷的一个缩影,和车库文化一样,其背后是平等自由的市场氛围。
正是市场的魅力,让一个又一个诞生于车库和大学路165号的梦想,转变为财富的神话。
硅谷,这片只有800平方公里的地方,它每年产生的GDP 超过很多主权国家。
今天硅谷已经成为全世界寻找创新的模版,各国政府都希望可以借鉴硅谷,塑造本国的硅谷。
然而,硅谷却不是政府计划的产物。
这里是一个企业自生自灭、自我生长、自我修复的地方,这里相信市场,尊重市场。
我们见到的所有创新,都是经历过市场筛选的。
《创新之路》观后感3篇
《创新之路》观后感3篇《创新之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将探索人类创新和财富相互成就的历史,寻找创新生长的土壤,梳理创新的规律,呈现创新的光荣与梦想,是一次对人类创新的庄重表达。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新之路》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创新之路》观后感(一)央视十集的纪录片《创新之路》大规模梳理世界创新,涉及国家众多,对创新各领域进行深层挖掘,在历史与现实的两个维度中,为中国创新寻找他山之石,为转型中的中国提供一份思考的力量。
其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探讨历次工业革命、科技革新,为不同国家、产业带来的命运转折。
希望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实践者提供借鉴。
该片采访了全球顶尖企业家、投资人、科学家,以及众多诺贝尔奖得主,融汇创新思想精髓。
观赏完毕,感慨良多。
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繁荣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为此,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经营质量,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发展的历史选择。
创新的成果需要市场来验证。
只有通过了市场的认可,创新才能走到消费者中,才能发扬光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是众多企业和投资人争抢的新大陆。
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并不断做出创新的决策。
决策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享誉全球的诺基亚,是曾经连续14年蝉联手机市场的霸主,拯救了芬兰濒临绝境的经济。
但是在渐渐兴起的智能手机进入市场时,诺基亚的管理层却错误的判断了其未来的趋势,定义智能手机只是小众市场,而错失了良机,在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创新成就了苹果的传奇,也导演了众多公司在市场上的交替更迭。
资本的注入加速了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
数以万计的天使投资人在市场中不断寻找着商机。
从“视听艺术”探寻电视法制类节目的创新之路——以央视 《撒贝宁时间》节目为例
从“视听艺术”探寻电视法制类节目的创新之路——以央视 《撒贝宁时间》节目为例袁丽丽(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76800)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法制类电视节目一直寻找新的创新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撒贝宁时间》凭借主持人品牌效应,鲜明的节目风格,和情景再现的虚拟演播室形态成为了法制类节目中的领先者,节目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娴熟又独特,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撒贝宁时间》中视听技术的运用手法和实际效果。
关键词:电视法制类节目;视听;影像剪辑一、剧情纪录片形式的影像剪辑剧情纪录片是一种基于事实真相的影像再现手法,纪实的独特之处是在叙事的过程中保持内容层与表达层的一致, 以保证再现事物的真实效果。
而视听语言的真实性,则成为了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效果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1]《撒贝宁时间》是通过模拟过去案件剧情发生过程作为主要呈现方式,在进行情景再现的同时增加了故事化的色彩。
该节目剧情纪录片形式的影像剪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撒贝宁时间》以剧情纪录片的形式,在节目的影像剪辑上对蒙太奇镜头的组合。
通过意义相同,镜头不同的拼接组合产生了单个镜头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节目的叙事以警方的侦察线索为主线,在模拟警方对某一案件进行侦查过程中,导演借助人物之间的场面调度元素,通过正面镜头、过肩镜头、正反打镜头等的穿插使用,从而表现画面中不同人物间微妙的对话关系。
在节目《第二张火车票》中为了表现周艳萍和三个男人的复杂感情关系,用过肩镜头来表现赵丰收与周艳萍单独吃饭的场景,将视觉重点置于追求者赵局长身上,并通过景深的虚实突出主体,展现出二人的亲密关系,让画面更有富有层次感和起伏变化。
此外,用面对面侧拍人物对话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立感,在这种位置上无法看清对话人物面部的过多感情,导演用小景别构图拉近了这种对立感,产生一种复杂的交往关系,随后一系列事实也证明,赵局长与周艳萍属于友情以上,爱情未满的复杂感情的关系。
科技创新背景下的时代之声——从纪录片《创新中国》和《创新之路》谈起
膜、中微子实验室等企业及其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小故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内部存在着密切的联匠心独具的构思和精益求精的由于两部纪录片的选题都极为宏大,如何更好地凸显“创新”这一主题就成为导演最关注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以《创新之路》为例,其产生的背景是如何给站在产业转型路口的中国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典型素材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在世界创新史上做出巨大贡献或正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和地区。
这就意味着团队的拍摄耗时长、跨度大、涉及国家多,拍摄经历三载寒暑,从美洲大陆到欧洲大陆,从日本到英国,从中东到德国,涉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多种语言和文化,最终形成了史诗巨制的《创评价一部纪录片是否取得成功的标准,无外乎能够简单明了地记录“故事”,获得观众的认可。
对于一部科技类的纪录片而言,需要实实在在的“干货”,与《创新之路》相比,《创新中国》更多地集中展示了近几年中国在空间、能源、海洋、信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显示出了大国气派和大国精神。
纪录片争做收视风尚的领军者,而不是迎合者。
普通观众对于前沿技术并不熟悉,纪录片的使命是将前沿科技成果讲清楚。
在《创新中国》中,以第一集《信息》为例,片中讲述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包括物流无人机、自动驾驶、腾讯智慧建筑、量子计算等一大批新型科技成果。
在这几项重大成果的展现上,纪录片并非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将重点放在对于这项技术核心和关键技术的介绍上,包括引入相当多的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员工和科技研发者。
这既能够弘扬创新精神,又能鼓舞奋战在创新一线的科技工作者。
同时,该纪录片更多地集中在观众最想看的核心技术已故主持人的怀念和致敬,更显示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其本身就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
传统叙述方式的革新展脉络梳理的第一部扛鼎之作,《创新之路》无论是从团队制作、拍摄时间、挖掘之深、横跨地域之广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纪录片史上的优秀代表。
与《创新中国》相比,尽管两者在主题上都是围绕创新展开,但无论在节目架构、拍摄手法、叙述方式上都有极大的不同。
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创新之道探讨
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创新之道探讨摘要2012年,一部仅七集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完胜同时间其他剧集,两年后,《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观看热潮仍在继续。
笔者从创作理念、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以及推广策略四个方面分析了舌尖优于其他纪录片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美食自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制作播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主要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掀起中国纪录片的高潮。
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登陆央视荧屏,继续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共有“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纪录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与日常生活、文化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2》分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三餐”七集和花絮,涉及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使人们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舌尖》系列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是央视纪录片改革与创新所取得成果的集中体现。
因此,深入分析《舌尖》的选题策划、拍摄手法、创作理念、情感表达以及商业化的推广策略十分必要,为今后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使我国纪录片取得更大的突破。
1创作理念:平民化关于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衡量纪录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创作理念是否平民化,《舌尖》系列自始至终体现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平民化”和贴近生活的场景展现。
中国人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舌尖》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取“吃”这一贴近生活的主题,但不是就吃论吃,而是通过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美食个体展开叙事,展示大量温情的家庭生活、乡土记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吸引眼球”到“召唤心灵”——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之路探析
最大 买主 是美 国 。 电视益 智 类节 目 《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在 1 9 年 开播 98
技 术 恰 好满 足 了现 代人 渴 望 贴 近 对 后 迅 速风 靡 全 球 ,2 0 年 在 全 球 5 个 0 1 6
象 ,通过 占有对象 复制品来 占有对 象 国家地区以5 个版本播 出。 6
“ 末位 淘汰” ,进而 获得 足够 的商 业 多诺就在 《 文化 工业 :作 为大众欺骗 仅 占1 %。2 0 年 ,英 国电视节 目出 4 06
利润。在此背景 下 ,很多媒体 只是一 手段 的启蒙 》一书中 ,提 出 “ E .亿 文化 工 口创 收 入超 过6 3 英镑 ,其 中卖 味地 强调迎合受众 ,赢得收视率 而将 业 ”(Ut n u t ) 20 C I r id sr 的概念 ,指 的 电视节 目模式的收入是4 0 万英 镑 。 ue y 职 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抛之脑后 ,这 是 是凭借 现代科技 手段大规模地复 制 、 电视 节 目形态创 新之路上必须面对 和 传播 文化产 品的娱 乐工业体 系。复制 思考 的问题。
域
外
所获得 的数据都是 电视台调 整、修 正
中国电视行业在 数年 问,已有多 的模式特 色。与 日本 电视 相似 ,韩 国
视 野
已有节 目和创办 新节 目的依据 。 因为 个广 电集团成为上市 公司 ,资本 化运 电视娱 乐节 目也着 力发 挥传播本 国文
坚持 “ 受众 本 位 ”的 电视 创 新 价 值 作 在 业 界 已 威 为 常态 。 是 否 可 以利 用 化的功能 ,通过节 目传承 民族的 多种 观 ,促使 其深入 了解 受众 的需 求 ,这 法律或者 其他手段来促 进传媒业 的市 文化 ,保 留传统文化在现代 人生活 中
从叙事学角度看电视纪录片《创新之路》的科学传播之道
从叙事学角度看电视纪录片《创新之路》的科学传播之道作者:刘锦锦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22期摘要当前,在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背景之下,纪录片《创新之路》应运而生。
片子的主题构架、叙事技巧及讲述方式可圈可点。
它是一个借助电视媒介进行科学传播的范例。
不论是对“创新”这一主题的解读,还是对科学历程的展示,均为当下科普活动设计、科技场馆内容建设提供了有力借鉴。
文章主要从叙事学角度剖析此片,思考该片的叙事技巧作为科学传播的借鉴,由此借他山之石,开辟一条科学传播之道。
关键词纪录片;创新之路;叙事;科普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2-0009-022016 年 5 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部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探索财富与创新的故事。
摄制组采访了脸谱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等几十位世界顶尖创新企业家,沃伦·巴菲特、彼得·蒂尔等众多知名投资人以及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在内的7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近百位来自政界、商界、投资界、教育界的各国人士在片中谈论创新,从不同视角探寻国家崛起和人类发展的创新之路。
该片由科技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强大的制作阵容已决定了片子的高度和立场,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国家视野。
片子构思巧妙、气势恢宏,深入阐释了创新与创造财富的关系。
作为一部契合国家政策与时代主题的纪录片,它不仅引领时代精神,更诉说了各领域精英的故事。
当前我国科普工作正在全面发展,科普设施日趋完善,科普平台日渐广阔。
媒体在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纪录片《创新之路》在电视媒体上播出,有利于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公众树立科学意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创新之路》不仅是对创新的注解,更开辟了一条进行科学传播的路径。
片子的主题构思、叙事技巧、文本表述对科学传播提供了借鉴。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之路初探
、
电视 娱 乐 节 目的 本 质
对于什么是电视娱乐节 目呢? 目前 尚未形 成清晰 的界定 , 多学 者 很
都 有 自 己的 观 点 : “ 谓 电视 娱 乐 节 目? 即通 过一 定 的 中介 形式 和 大众 参 与 , 相 互 交 何 在 流 中形 成 一 种 娱乐 氛 围 的 节 目形 态 。 ”
堑 堡堡
— —
— 一 —
中国 电视娱乐 节 目创新之路 初探
陈 攀
( 汉 大 学 新 闻 与传 播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武 40 0 ) 3 0 0
摘 要 :娱 乐节 目的诞 生给 电视 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在 中国, 本属 舶来品的电视娱 乐节 目获得 迅猛发展 , 随之而 来的是畸形发展 引 但 发的一系列问题 , 中较 为突 出的是 电视娱 乐节 目的同质化 现象严重, 其 创新娱 乐节 目任 重而道远 。本 文从对娱 乐节 目同质化现 象的分析入 手 , 中包括 中国“ 其 真人 秀” 目的现状考察 , 节 访谈类节 目的分析 阐述其原 因, 同时对创新 电视娱 乐节 目的形式和 内容提 出要 求和展 望。 关键词 :电视娱 乐节 目; 同质化 ; 新 创 中 图分 类 号 : 2 1 ( 2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0 9 2 1 0 0 0 17 9 2【 0 0)8— 0 9—0 1 在 电视娱乐节 目诞生之初 , 其活泼刺激 , 大胆新颖 的节 目形式 为广大
一
的音乐 , 都成为刺激观众泪腺 的催 泪弹。 当观众 对曝 光了无数 次的名人 隐 私 和 情 感 产 生 了 腻 烦 心 理 时 , 普 通 人 的 隐 私 为 话 题 的 情 感 类 访 谈 节 以 目开始 占据上风。为满足观众的窥私欲 , 吸引观众的眼球 , 这些情感访谈 节 目更多向观众展现人类阴暗丑 陋的心理 和畸形 的情感 , 偷情 、 乱伦 、 背 叛、 亲人 反 目等故事在情感访谈节 目中大行其道。 三 、突 出重 围 , 出创 新 之 路 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电视访谈栏目创新之路—以《面对面》与《说出你的故事》为例专业代码: 050420作者姓名: ****学号: 2009********单位:物理工程系指导教师: ****2013年5月 20 日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各种新媒体传播形式层出不穷,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赏玩与追崇使得许多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这对于作为传统媒介的代表的电视传播媒介来说尤为明显。
人们对于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的要求已由最初的被动接受变为了现如今的主动要求,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的响之下,如多电视节目纷纷审视自己并极力做出相应的调整,访谈类节目也不例外。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电视访谈节目已经进入了疲劳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试图以《面对面》和《说出你的故事》两个栏目在荧屏上经久不衰为例,分析目前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一些较为合理的创新突围对策。
关键词:电视访谈栏目;《面对面》;《说出你的故事》AbstractWith the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form today's society of various new media, people look for new things and pursue careers of many traditional media form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act, the television media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media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The requirements of program form and content have been accepted by the original passive to today's active request,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is sound, such as multiple TV.Programs have look at yourself and try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interview is no exception. After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TV character chat show has entered the period of fatigue,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ace to face" and " tell your story" two columns on the screen of enduring as the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TV chat show characters, existing the problem, and discuss some reasonable innovation breakthrough countermeasures.Keywords:television interview program ; Face to face ; tell about your story目录前言 (1)1. 我国电视电视访谈栏目的现状 (1)2.《面对面》与《说出你的故事》 (2)2.1《面对面》栏目分析 (2)2.1.1独具一格的主题设置 (2)2.1.2吸人眼球的栏目内容 (3)2.1.3技艺精湛的采访艺术 (3)2.2《说出你的故事》栏目分析 (3)2.2.1打造品牌彰显个性 (3)2.2.2重塑风格开发资源 (4)2.2.3开拓创新迈向主流 (4)2.3《面对面》与《说出你的故事》比较 (4)3.我国电视访谈栏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6)3.1克隆化现象严重缺少节目个性 (6)3.2题材的局限性 (6)3.3平民意识单薄缺少人文关怀 (6)4.我国电视访谈栏目新的发展前景 (7)4.1让需求引领创新 (7)4.2注重对心理情感层面的关注 (7)4.3节目内容生活化让公众正走进演播室 (7)4.4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求灵感 (8)4.5提高主持人的魅力与修养 (8)4.6 营造鼓励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电视访谈栏目创新之路—以《面对面》和《说出你的故事》为例前言电视栏目的创新现在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随着我们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产业的调整,电视节目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而竞争焦点就在栏目创新上。
对于电视栏目创新,我们很难确定某个规范的标准。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创新?首先,创新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赢得受众,赢得更高的收视率,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而第二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要怎样创新呢,因此,研究受众诉求,了解受众心理,是创新的出发点、着手点。
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电视台都争相推出自己的品牌节目去赚大家的眼球,收视率。
这里面不少就有许多成功的案列。
中央电视台人物访谈栏目《面对面》自开播至今已经赢得很多电视观众的高度关注。
这个栏目以其鲜明的个性正在树立央视一个独具特色的电视品牌。
而《说出你的故事》(原《鲁豫有约》)是凤凰卫视在2002年为主持人陈鲁豫量身定做的一档电视访谈类节目,从节目播出开始便以开放式的、深入挖掘人物事件背后的故事、探究被访者内心深处的感触这些特色和亮点深受观众喜爱,成为又一个品牌栏目。
1.我国电视电视访谈栏目的现状电视访谈节目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在国外通常被成为“脱口秀”,已存在50多年的历史,是现在许多电视栏目的主要节目形式。
此类节目是借助电视媒介,通过访谈社会各个领域的人,一般是在正常的谈话中,以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围绕中心人物展开谈话,以访谈方式凸显人物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及其思想感情,提炼出人生哲理,烘托出人生况味,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彰显人文精神,以之影响和启迪电视观众的一种节目形式。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类型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于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受众们要求节目的样式新颖、要求节目的内容有深度、要求节目的设计充满创意、也要求节目的选材贴近百姓生活。
在这样的一个嬗变的过程当中,电视访谈类节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始终拥有着持久的生命力,且逐渐成为人们收视的一个亮点。
据统计,国内有三千多个电视频道,上万个栏目,其中电视访谈节目又有两百多个,基本上每个省级卫视台都有自己的访谈节目,像是中央台的《面对面》,台湾中天卫视的《康熙来了》,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等,这些栏目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节目风格,确立了自己在观众心中的稳定的地位,并以各自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的社会影响。
但从总体来看,此类电视节目还处在非成熟期,各家电视台还没有摆脱相互模仿的现状。
2.《面对面》与《说出你的故事》2003年1月11日,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之后,中央台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团队—《面对面》,当时曾有一个同名的小栏目在《东方时空》出现过,这个同名的小栏目只是由白岩松这样的主持人来做几分钟的独白,《面对面》这个节目的出现似乎回归了它的本体。
自开播至今已经赢得很多电视观众的高度关注。
这个栏目以其鲜明的个性正在树立央视又一个独具特色的电视品牌。
《说出你的故事》是凤凰卫视以陈鲁豫的名字命名,为她度身定做的电视谈话节目。
该节目以清新平和的主持风格、有故事的节目结构、知性的主持人魅力成为我国谈话类节目中的佼佼者。
随着《说出你的故事》的改版,节目量的增大,影响力的扩大。
曾被《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
这档节目也给我们如何做好电视谈话类节目带来了诸多借鉴和思考。
2.1《面对面》栏目分析2.1.1独具一格的主题设置《面对面》栏目把目标锁定在处于新闻舆论旋涡中的新闻人物,比如著名相声演员牛群、西部失学女生马燕等,追逐的是新闻热点中的人物。
他们处于社会舆论关注的中心。
对新闻人物进行再次聚焦,有利的一面是:这些人物仍处于人们注意力的视野之中,人们对其还保持比较高的期待;但不利的一面是:作为新闻资源,他们已经被开发过一次或多次,可供开采的新闻要素一般比较有限,如果没有什么新素材支撑以及深加工,很难把节目做得精彩。
这种目标定位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与其他电视访谈栏目发生题材冲撞,不利于自身品质的确立。
《面对面》在主题的把握上主要考虑到这么几点:深度、丰富性、对话性。
深度就是把主题做得更深入,尽可能挖掘出一些别人没有发掘或无法发掘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受众进一步认知新闻人物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
2.1.2吸人眼球的栏目内容《面对面》的原主持人王志这样说:"我们相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人来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
所以,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
所以,我们渴望了解这些新闻中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印证。
所以才有了'面对面'。
"在电视节目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节目的内容定位越来越被人重视。
内容的定位就是塑造节目品牌,打造出节目有别于其他同类栏目的独特形象,增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面》又一次掌握了这一秘诀,以其足够影响力的内容再次最大可能地争取了受众。
2.1.3技艺精湛的采访艺术《面对面》人物访谈栏目的记者应该具有较成熟的心理素质、精湛的发问艺术、灵活的应变能力、冷静的驾驭能力等。
《面对面》栏目的记者王志经过多年磨练,已经成为颇受观众喜爱的出色的记者。
他那巧妙的发问技巧常常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准确把握实际对话中的话锋变化而随机应变,从不放过那稍纵即逝的关键性细节。
比如,《马燕:我要上学》一期的访谈中,采访过程中,母女俩很容易被置于弱势的地位,可是王志很妥善地处理了他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彼此基本上是平等交流的。
从内心的道德和情感倾向上讲,他自然偏向于她们。
但在采访过程中,他问马燕:“你周围的很多女孩只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你家又是这么困难,你为什么还要坚持上学。
”记者采用这种提问方式的目的主要是用激将的方法使马燕说出要上学的理由。
虽然马燕要上学的理由在一般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愿望,但就是这种最低的要求却成为失学的马燕最奢侈的梦想。
听到马燕说出她的梦想,观众的心不禁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