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章节习题:教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真题)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2.素质教育贯穿于()。
A.中小学教育
B.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
C.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
D.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
3.教育观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
A.素质教育观
B.教育目的观
C.教育方法观
D.教学组织形式观
4.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D.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能力
5.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有()。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A.♊♋♌
B.♊♌♍
C.♋♌♍
D.♊♋♌♍
6.()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B.全面发展
C.面向全体学生
D.个性的发展
7.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
A.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B.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
C.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D.促进心理成熟化
8.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的培养。
A.创新精神
B.创新能力
C.应变能力
D.实践能力
9.素质教育的外延是()。
A.全方位的、全过程的
B.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终身教育
10.()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A.1997
B.1998
C.1999
D.2000
11.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C.《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2.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是()。
A.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B.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C.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D.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13.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全体性
B.全面性
C.发展性
D.基础性
14.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的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全体性
B.全面性
C.发展性
D.基础性
15.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高度重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全面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主体性
16.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全体性
B.发展性
C.主体性
D.开放性
17.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高等
D.成人
18.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A.素质教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创新教育
D.终身教育
19.我们要办“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反映了素质教育是一种()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20.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是()。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A.♊♋
B.♋♌
C.♌♍
D.♊♍
21.下列哪项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着眼于学生的现时发展
22.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A.“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B.全面发展
C.以人为本
D.终身学习
23.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
A.转变学生观
B.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C.转变教育观念
D.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24.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就是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
♊人才观♋师生观♌道德观♍教育质量观
A.♊♋♌
B.♊♌♍
C.♋♌♍
D.♊♋♍
25.下列不属于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的是()。
A.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B.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C.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D.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26.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
A.学生
B.教育行政部门
C.政府
D.校长和教师
27.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的,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的是()。
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B.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C.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D.加速开展素质教育,废止考试制度
28.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的不同。
A.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标准、教育结果
B.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对象
C.教育评价标准、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结果、教育方法D.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效果
29.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B.读写能力的培养
C.交往能力的培养
D.听说能力的培养
30.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C.面向全体学生
D.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1.(2012年真题)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
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3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考试与素质的关系是对立的
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
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
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院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一个班级学生的差别很大,数学学习上学生的差别尤其大。
如果按照优秀学生的水平教学,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听不懂。
该班数学老师说,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后按照班上最低水平教学。
问题:请从素质教育思想出发分析该数学老师的观点是否正确。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
气超过了罗素。
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
问题:分析案例,简要说明素质教育的意义。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前程,中国父母现在唯一要做的不是帮助学生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要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使其受到学校的侵害!”
问题: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问题:请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6.(2012年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星期二的早上,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
王老师走进教室,笑容满面地对同学们说:“大家看,外面的雪景多漂亮!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好好玩一下吧!”学生们欢呼雀跃,奔向门外。
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讨论雪花的形状、特点,王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观雪、玩雪,即兴吟诗作对……下课时间快要到了,王老师召集大家说:“下午作文课的任务是写一篇记叙文,我相信大
家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后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
问题: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
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年级原来的倒数第二名,上升到正数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定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湖北省仙桃市刘家集镇中学学生徐光明,今年15岁,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不爱参加课外活动、不喜欢上体育课,常独来独往,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一次在学校元旦聚餐会上,他把自己爱吃的里脊肉、大鸡腿、
排骨、草莓、苹果一股脑儿放在自己的碗中独自享受,全然不顾周围同学们的反应。
问题:请运用素质教育的知识分析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D【解析】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同时贯穿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
3.B【解析】教育观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体现在教育目的观上。
4.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5.D【解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有: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A【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8.B【解析】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9.A【解析】素质教育的外延,从纵向来看,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从横向来看,素质教育涉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
10.C【解析】1999年2月,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素质教育列为第一项跨世纪工程予以重点实施。
11.D【解析】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2.A【解析】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
13.A【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题干所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14.D【解析】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性、定向性而言的。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
15.C【解析】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
16.C【解析】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7.B【解析】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所以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
18.B【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9.A【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0.B【解析】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21.D【解析】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A【解析】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3.C【解析】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方法。
24.D【解析】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就是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师生观、教育质量观。
25.B【解析】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运行机制,其他三项都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
26.D【解析】校长和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归根结底是校长和教师。
27.D【解析】D项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本身没有错,错在应试教育中的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
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不能废止,但若很好地改进考试制度,会有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28.A【解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标准、教育结果的不同。
29.A【解析】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30.C【解析】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是对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31.A【解析】素质教育尊重人的差异和人的发展的不同,力争使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自身个性的发展。
对于课上新概念的争论,不能粗暴打断或者制止,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
32.A【解析】考试与素质不是对立的关系,考试是评价素质教育实施质量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这种认识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2.【参考答案】
该数学老师的说法是错误的。
实施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但是,素质教育并不是要大家“齐步走”,也不是抹杀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针对班上学生存在的差异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因材施教。
3.【参考答案】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4.【参考答案】
(1)材料中的现象指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端,即当前中国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完全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基本依据。
学生完全变成读书的机器,即使有天赋也被扼杀了。
(2)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正在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并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和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方式,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材料中的观点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
5.【参考答案】
为适应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应当努力做到:
(1)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即应该把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2)教师要注意组织启发式教学,即致力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并以创新精神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3)确立学生与教师共同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之中发现和理解知识。
(4)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坚持能力立意为导向和多向性及过程性的新的评价体系。
6.【参考答案】
王老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王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对雪景进行细致观察,直观感知,独立地分析、探索来实现写作的目标,让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完全承担着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不是将自己的教师意志强加于学生之上,而是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与主观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自然知识、写作技能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7.【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
因此,我们
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
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
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
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8.【参考答案】
从上述材料分析得知,徐光明不懂得礼让与宽容;不懂得帮助别人、奉献爱心、关心别人;不懂得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与家长平时应加强对徐光明的做人、与人交往等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