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课程总结
热工基础实验实训总结
热工基础实验实训总结一、实训目的和意义热工基础实验实训是热工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热工基础实验实训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兴趣和热情,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或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和方法1. 实训内容热工基础实验实训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气体状态方程、定压定容比热、定压比热、定容比热、蒸汽压力温度关系等。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体状态方程测定(2)蒸汽压力温度关系测定(3)绝热过程与等焓过程测量(4)恒压比热测量(5)恒容比热测量2. 实训方法为了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热工基础实验实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包括:(1)理论授课:在实验前,教师会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的背景和原理。
(2)现场演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会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3)互动交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三、实训成果和评价1. 实训成果通过热工基础实验实训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4)激发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2. 实训评价为了评估热工基础实验实训的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操作技能:主要考察学生在操作实验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2)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3)思考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综合评价:将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学生在热工基础实验实训中的总体表现。
四、实训心得和体会在热工基础实验实训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亲身操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热工基础的期末总结
热工基础的期末总结一、热力学部分1. 热力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和传递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课堂的学习、书籍和网上资料的查阅,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和热力学性质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
2. 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是热力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热工基础的重点。
本课程主要学习了热力学的三大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通过对这些定律的学习和应用,我能够分析和计算热力学系统的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过程。
3. 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热力学过程是指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能量传递和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热力学循环是指系统在一定路径下变化,最终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能够对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了解能量转移和物理性质变化的规律。
4.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热力学性质是指描述系统热力学状态和性质的量,如温度、压力、体积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方法,如状态方程、热容、焓、熵等。
通过对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我能够确定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和性质。
二、传热学部分1. 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传热学是研究热量如何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如传热方式、传热模型和传热原理等。
2. 传热方式和传热模型传热方式是指热量传递的途径,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热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如传热定律和传热方程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3. 传热计算方法在传热学中,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传热计算和传热换热器的计算。
传热计算是指通过传热方程和传热模型对传热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
传热换热器的计算是指对传热器的传热性能和换热器的几何参数进行计算和设计。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计算方法,我能够对传热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三、实践操作在本学期的热工基础课程中,我还进行了一些实践操作和实验课程。
热工基础(3.2.2)--本节小结
本章还介绍了理想气体的混合物。为研究理想气体混合物而引入的两模型是分压力模型 与分体积模型,从而有道尔顿分压力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利用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成分 可以求解折合的摩尔结果,气体常数,比热力学能,比焓和比熵。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研究的一重要前提是可逆。本章分别对定容、定压、定温和定熵四个基 本热力过程,以及多变过程进行了讨论。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研究包括各种热力过程的过程 方程的导出,基本状态参数的关系分析、功量和热量的计算公式推导、以及在 p-v 图和 T-s 图 的表示的定性分析。
本节小结
本章讲述了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本章首先讨论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RgT 或 pVm = RT
针对整个系统状态方程可以写为: pV = mRgT 或 pV = nRT
气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的计算均涉及比热容,所以本章介绍了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读者 1. 掌握理想气体各种热力过程的过程方程和基本状态参数间关系; 2. 能进行各种热力过程的功量和热量的计算分析,并能在 p-v 图和 T-s 图对热力过程进行 定性分析。 3. 掌握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4. 掌握理想气体的比热容,能正确运用比热容计算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理想气体的比热力学能和比焓仅是温度的函数,从而有
Du =
2 1
cV
dT
或
Du = cV DT
Dh =
2 1
c
p
dT
或
Dh = cpDT
理想气体的比熵不但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压力或体积有关。如:
Ds =
2 1
c
p
dT T
- Rg ln
p2 p1
热工期末总结
热工期末总结一、引言热工学是热能科学的基础,它研究热能的转化、传递与利用规律,对于工程领域的能量转化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热力循环、换热器、蒸汽发生器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课程,我深刻理解了热工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也在实验和作业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掌握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通过认真学习课本和课堂讲解,掌握了热力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性质。
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循环,例如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能够分析循环中的功、热和效率等参数。
我还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包括直接接触式、间接接触式和光学膨胀式,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此外,我学习了蒸汽发生器的原理和运行方式,理解了它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和作业在本学期的实验和作业中,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在热力循环实验中,我通过对循环中的压力、温度和功等参数的测量,计算了循环的效率和功率输出。
在换热器实验中,我通过对不同类型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进行测试,了解了它们的优缺点。
同时,我还参与了蒸汽发生器的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蒸汽发生器性能的影响。
四、收获与不足在热工学的学习中,我获得了很多收获。
首先,我深入理解了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热工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了使用仪器和设备进行实验和测量。
最重要的是,我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实验和作业中有时候处理问题的思路不够清晰,容易在计算和推导过程中出现错误。
其次,有时候我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最后,由于在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我在实验和作业中有时候存在时间紧张的情况,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五、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热工学方面的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我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热力循环、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大学生热工课期末总结
大学生热工课期末总结热工学是研究物质内能、热力学状态和能量转化的一门基础科学,是化工、能源等相关领域的核心学科。
本学期我上了热工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热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并总结我的学习体验和心得。
首先,我学习了热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热工学主要研究热量的传递、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平衡等内容。
我了解了热力学系统和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学习了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等基本原理。
这些概念和原理对我后续的学习和理解热工学问题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其次,我学习了热工学的热力学循环和工程应用。
热力学循环是指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一种过程。
我学习了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如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布雷顿循环等,并学会了计算循环效率和质量流量等相关参数。
此外,我还了解了热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如热力学过程的分析和计算、热力学系统的优化设计等。
这些知识对我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我还进行了实验和实践操作。
在实验课中,我参与了多个与热工学相关的实验项目,如热传导实验、凝汽器实验等。
通过实验,我深入理解了热量传递和热力学过程的实际应用,掌握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技巧。
这对于我将来进行实际工程操作和实验研究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热工学的过程中,我还积极参与了讨论和探讨。
热工学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概念和问题,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和交流,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课上的问答环节也让我能够及时解决疑惑和问题,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
在总结本学期的学习经验和心得时,我想提及几个方面。
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增加了对热工学的实际应用的理解。
其次是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方法。
热工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理解和掌握。
我在学习热工学的过程中,合理设置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确保能够充分理解并及时复习课程内容。
热工学基础期末总结
热工学基础期末总结一、引言热工学是工程热力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能量的转化与传递规律,涉及到热能的产生、利用和转换。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热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技能。
在此总结中,我将对本学期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以加深对热工学的理解。
二、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原理1. 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是指一个物体或一组物体,通过边界与外界分隔开来,系统内部可以发生能量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2. 热力学性质:包括压力、温度、体积、质量等,是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3. 状态方程:描述热力学系统各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柯西状态方程等。
4. 热力学过程:系统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程等。
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界做的功。
6.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的不可逆流动定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可逆过程总是产生熵增。
7. 热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表面的热量。
8. 热工作:系统通过吸收的热量产生的对外界做的功。
三、热力学计算方法与工程应用1. 热力学图表:利用热力学图表可以根据系统参数的变化情况,直观地了解系统的状态变化和各个热力学性质的数值。
2. 热力学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系统参数和热力学性质的关系方程,计算系统的内能、熵、功、热量等。
3. 热力学循环:基于热力学的概念和原理,可以设计各种热力学循环来实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例如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等。
4. 热力学工程应用: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各个工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燃烧工程、制冷工程、发动机等。
四、实例分析在本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和工程应用案例分析,以加深对热工学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燃烧工程实验中,我们通过控制不同燃料和氧气的比例,调整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从而改变燃烧过程的效果。
热工基础总结
热工基础总结热工基础是工程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能量传递、传导、传感、转化和储存等诸多方面。
在现代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热工基础的应用无处不在,它对于工程师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本文将围绕热工基础展开论述,探讨热工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热工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热工基础关乎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依赖能源的社会中,因此,了解热工基础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热工基础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通过热工基础的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热工基础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无论是建筑设计、机械制造还是电子电器等领域,都需要考虑热工基础的知识,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安全。
在热工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原理。
首先,热力学是热工基础的核心内容之一。
热力学研究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研究热力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各种情况下的热力学性质,如温度、压力、焓、熵等。
其次,传热是热工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传热研究了热能在物质之间传递的过程,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
了解传热的原理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传热设备,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流体力学和热传感器等也是热工基础的重要领域,它们与热工基础的其他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热工基础的知识体系。
热工基础的应用是多样化的。
首先,热工基础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热电站利用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生产中的热处理过程等都需要热工基础的知识。
其次,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热工基础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制造机械、建造建筑或设计电子电器,都需要考虑材料的热膨胀、传热和热损失等问题。
此外,热工基础还与环境保护相关。
通过研究热工基础,我们可以设计并制造出更环保、节能的产品,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热工基础复习总结PPT课件
第6页/共16页
四、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1. 理想气体 4 种基本热力过程及多变过程的特点,过 程中状态参数及功与热量的计算,注意过程都是 可逆的。
2. 能按已知条件在 p-v及T-s 图上正确画出过程线, 注意过程线的起点应在 4 条基本过程线的交点上。
五、喷管、绝热节流 1. 喷管中气体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出口处压力 p2 与背压的关系、临界压力比的定义 、喷管的选型。
4)掌握热力学能、总能、焓、膨胀功、轴功、技术 功、流动功等概念以及膨胀功、技术功在 p- 图上 的图示。
第4页/共16页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和经典表述。 1)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和 2 种经典表述; 2)循环、卡诺循环(正、逆循环)的组成、经济性
指标, 卡诺定理的指导意义。
4. 熵的定义式,过程中引起熵变的原因,热熵流和熵
第7页/共16页
c 2(h1 h2 )
2. 绝热节流现象及其过程特点。
m A c
六、气体动力循环、致冷循环
1. 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三种压缩过程的分析及功和热量的计算;容积效率、 多级压缩的目的、最佳压力比及其确定原则、多级压缩的优缺点和参数特征。
2. 理解内燃机循环、燃气轮机循环和制冷循环的基 本工作原理;
注意定性温度、定型尺寸(特征尺寸)、特征速度 的选择和修正系数的使用。
三、辐射换热 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包括热辐射的特点、 黑体、白体、透明体、灰体、辐射力、 有效辐个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角系数的定义、性质
角系数是纯几何参数,与表面性质无关,角系 数满足互换性、完整性和分解性。 4. 空间热阻、表面热阻、热阻网络图。 5. 两黑表面及两灰表面间辐射换热的计算。 6. 遮热板的原理及应用。
热工基础课程总结
热工基础读书报告摘要:能源是提供能量的源泉,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热工的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认识和掌握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规律,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就热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总结。
第一:说明这门课程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简单总结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知识框架体系;第三:从个人角度论述一下学习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及意见。
关键词:能量热工学研究方法心得体会正文自然界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大部分能源是以热能的形式或者转换为热能的形式予以利用。
因此,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的的能源主要是热能。
为了更好地直接利用热能,必须研究热量的传递规律。
1 热工基础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1.1 研究目的热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
前者如利用热能加热、蒸煮、冶炼、供暖等直接用热量为人们服务。
后者如通过个证热机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生产和生活使用。
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是能量利用中的核心问题,而热工基础正是基于实际应用而用来研究能量传递和转换的科学。
传热学就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的学科,为了更好地间接利用热能,必须研究热能和其他能量形式间相互转换的规律。
工程热力学就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方法的学科。
由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共同构成的热工学理论基础就是主要研究热能在工程上有效利用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作为一门基于实际应用而产生的学科,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际的应用中,这样一来,就要加强对典型的热工设备的学习和掌握。
1.2研究方法热力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宏观研究方法和微观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基本定律为基础,针对具体问题采用抽象、概括、理想化简化处理的方法,抽出共性,突出本质。
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通过推理得出可靠和普遍适用的公式,解决热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微观研究方法是从物质的微观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将宏观物理量解释为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从而解释热现象的本质。
热工基础复习
点:系统 线: 热力过程 可逆过程与循环的功量、 面: 可逆过程与循环的功量、热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与过程 蒸气的热力性质与过程 湿空气的热力性质与过程
系 统 点:及 描 述
系统与工质:定义、 系统与工质:定义、分类 热力状态:平衡态及实现条件 ∆p ≡ 0 , ∆T ≡ 0 (∆µ ≡ 0) 热力状态: 定义、分类 定义、 2 dz = 0 , dz = z 2 − z1 数学特征: 数学特征: 1
一维 稳态 导热 圆 筒 壁
Φ= 1
δ λ
∆t d ln 2 2πλL d1
热阻: rλ , Rλ 热阻: 温度曲线
等截面肋片:套管温度计 等截面肋片: 牛顿冷却公式: 牛顿冷却公式: q = h∆t Φ = hA∆t 影响h的因素 影响 的因素 特征数与特征数方程:定性温度; 特征数与特征数方程:定性温度;特征长度 管槽内 强制对流 横掠 实验关联式 自然对流 玻定律: 斯—玻定律:黑体 玻定律 基本定律
热工基础
——复习与小结 复习与小结
西安交通大学热流中心
热工基础是研究热能利用的基 热工基础是研究热能利用的基 本原理和应用, 本原理和应用,以提高热能利 用经济性的一门学科。 用经济性的一门学科。 基础理论
热工基础与应用
工程应用
基
热 能 转 换 的 基 本 理 论
本 概 念 基 本 定 律 转 换 内 外 条 件
p = ∑ pi V =∑Vi
过 程 蒸气
计算公式:P81表3-3 计算公式: 表 图示 一点、 一点、二线
三区五状态 过程: 过程: 三步骤
热力性质: 热力性质:
h = xh′′ + (1 − x)h′
热工个人期末总结
热工个人期末总结在热工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获得实际操作经验。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热工学是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基础,是研究热量传递、热力学过程以及能源转换过程等工程问题的学科。
热工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热力学、传热学和传质学三个方面。
在学习热力学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能量、热力学系统和热平衡等基本概念,学会了运用热力学定律解决问题,并掌握了热力学循环分析和热力学性能计算的方法。
在传热学的学习中,我熟悉了传热的基本模式和传热机理,学会了传热计算的方法,并了解了不同传热方式的特点与应用。
在传质学的学习中,我了解了传质的基本概念和传质的基本过程,学会了传质计算的方法,并了解了传质现象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其次,在学习热工学的过程中,我从多个方面感受到了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
首先,在工程设计中,热工学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热工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准确地进行热力学计算、传热计算和传质计算,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热工学的知识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能源行业中,热工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优化能源转换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再如,在化工行业中,热工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改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总之,热工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与热相关的工程领域。
最后,在热工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热工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需要理清思路和逐步推导。
在学习过程中,我需要反复阅读和练习,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次,热工学的计算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而这方面对我来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积极找寻相关的学习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难题。
最后,热工学的学习也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实验。
《热工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体会
《热工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体会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从而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
热工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和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等。
它涵盖了流体力学、气体动力学、传热学、热工测量、热工设备及仪表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当前国内外热工技术领域的现状和最新进展,使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紧紧抓住热工学科的特点,大量采用了案例教学,边讲解边介绍工作原理。
并通过实验手段让学生掌握每种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在理论指导下,再让学生动手去做。
如在讲授燃料燃烧基本理论时,针对煤和天然气的着火点低的特点,可在实验室将不同型号的煤或天然气加热,在各个温度区间调节着火点。
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这些物质的特性,而且还学会了思考,并且还增加了实际操作经验。
另外,在讲授热量的输送和热交换时,将锅炉、烟囱和散热器等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转换成热能,以解决工厂中的热量传递问题。
例如热量的传递包括了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将热量传递给介质。
首先,在讲授传热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制造小型热交换器,如蒸馏瓶、比色管等。
然后根据相同条件下这些物质的特性进行比较,学生就能充分认识这些物质之间的差异性。
再者,由于工业中存在大量的余热、余压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其引入教学中,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时,将热量从一种介质传递到另一种介质中去。
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多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其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随时登录自己的账号,从而可以观看老师的授课视频。
还可以通过PPT演示,让学生看到抽象难懂的热工图,并让他们亲身感受热工图形成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热工基础课程。
热工基础各章总结及试题
第一章小结1、平衡状态关于平衡状态的定义、实现条件、以及平衡与均匀、平衡与稳定的概念区别已在相应章节中进行了详细叙述。
平衡状态具有确定的状态参数,这是平衡状态的特点。
平衡状态概念的提出,使整个系统可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热力分析大为简化,这也是工程热力学只研究系统平衡状态的原因所在。
2、状态参数及其性质状态参数是定量描述工质状态的状态量。
其性质是状态参数的变化量只取决于给定的初、终状态,与变化过程的路径无关。
如果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返回初态,其所有状态参数的变化量为零。
在学过第二章之后,可与过程量—功量和热量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对状态量的理解。
3、准平衡过程准平衡过程将“平衡”与“过程”这一对矛盾统一了起来。
定义:由一系列连续的准平衡态组成的过程称为准平衡过程,又称准静态过程。
实现条件:(1)推动过程进行的势差(压差、温差)无限小;(2)驰豫时间短,即系统从不平衡到平衡的驰豫时间远小于过程进行所用的时间。
这样系统在任意时刻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
特点:系统内外势差足够小,过程进行得足够慢,而热力系恢复平衡的速度很快,所以工程上的大多数过程都可以作为准平衡过程进行分析。
建立准平衡过程概念的好处:(1) 可以用确定的状态参数描述过程;(2)可以在参数坐标图上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过程。
4、可逆过程准平衡过程概念的提出只是为了描述系统的热力过程,但为了计算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量和热量,就必须引出可逆过程的概念。
定义:过程能沿原路径逆向进行,并且系统与外界同时返回原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
实现条件:在满足准平衡过程条件下,还要求过程中无任何耗散效应(通过摩擦、电阻、磁阻等使功变为热的效应)建立可逆过程概念的好处:(1) 由于可逆过程系统内外的势差无限小,可以认为系统内部的压力、温度与外界近似相等,因此可以用系统内的参数代替复杂、未知的外界参数,从而简化问题,使实际过程的计算成为可能,即先把实际过程当作可逆过程进行分析计算,然后再用由实验得出的经验系数加以修正;(2)由于可逆过程是没有任何能量损失的理想过程,因此,它给出了热力设备和装置能量转换的理想极限,为实际过程的改善指明了方向。
热工基础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热工基础实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热工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流体力学实验:包括静水压强实验、能量方程实验、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量定理实验、文丘里流量计实验等。
2. 传热学实验:包括空气比定压热容的测定实验、颗粒流动实验等。
3. 热工检测技术实验:包括温度检测技术、压力检测技术、真空检测技术、流量检测技术和热物性检测技术等。
4.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实验:包括流体力学、燃料燃烧、传热学、热工测量等方面的实验。
5. 小型燃气锅炉热工性能实验:了解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测试小型燃气锅炉的热效率、热流量等热工性能。
6. 电冰箱性能实验: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测试电冰箱的性能。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和实验数据记录方法。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
3. 数据记录与处理: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体力学实验(1)静水压强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掌握了压强计的使用方法。
(2)能量方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能量方程的正确性,掌握了能量方程的应用。
(3)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量定理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量定理的正确性,掌握了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4)文丘里流量计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文丘里流量计的原理,掌握了流量计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 传热学实验(1)空气比定压热容的测定实验: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比定压热容,掌握了传热学基本原理。
(2)颗粒流动实验:通过实验研究了颗粒流动特性,掌握了颗粒流动的实验方法。
3. 热工检测技术实验(1)温度检测技术:通过实验验证了温度检测技术的原理,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热工教学总结
《热工基础动力》课程“教学练做”教学模式总结《热工基础动力》课程是电厂化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热工基础动力》课程的特点是:理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设备部分内容由于缺乏具体的模型,学习起来稍显枯燥。
对于这门课的“教学练做”任务驱动式教学首先的思路是:以对知识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用实际的开发任务来驱动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部分相互联系起来,以案例式教学为主,把知识的传授和开发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完成任务的教学中。
实施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是多媒体教室和普通教室的结合使用。
这种可以融教、学、练、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既易于理解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又可以看到实际的设备图片。
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为“知识讲解→公式推导→变通运用(例题讲解)→复述总结→任务考评(思考题或自测题)”;对于动力设备部分,在教学中尽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在学习设备的同时要理解为何这样设计,可以不断地复习前面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这样学得才扎实、有效率。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在完成一个项目的讲解之后,练习部分只能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教师在课上点评。
热工基础期末总结范文
热工基础期末总结范文热工基础是热能与能量转化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热力学、热传导、热辐射以及热与工质热力学性质等内容。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热工基础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下面就我在热工基础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
首先,在学习热力学方面,我深入了解了热力学系统、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状态方程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我能够准确理解热力学系统的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
同时,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学习了熵的计算和应用对我理解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耗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在热传导方面,我学习了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
了解了导热剪切、热传导方程和导热系数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导热方程和热传导的边界条件及其解法,我掌握了热传导问题的求解方法。
同时了解了热传导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复杂边界条件下的热传导问题能够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热辐射方面,我学习了热辐射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了解了黑体辐射、普朗克辐射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以及热辐射强度和辐射率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热辐射计算方法,我知道了如何计算物体的辐射热流密度、辐射通量以及辐射传热的总功率。
同时,了解了热辐射的能量传递规律和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分析和解决热辐射传热过程。
最后,在热与工质热力学性质方面,我学习了热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和热物性的计算方法。
了解了物质的比热容、焓、熵以及气体状态方程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物质的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公式,我能够计算热力学过程中的物质热力学性质,如温度、压力、密度和比热容等。
同时,了解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对于气体与工质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和分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体而言,通过本学期的热工基础学习,我对热能与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对于热力学系统的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有了深入理解;对于热传导、热辐射以及热与工质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分析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热工基础期末总结
热工基础期末总结一、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换和能量传递规律的科学,通过对宏观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定律。
在热工基础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宏观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通过对热、功和能量的研究,揭示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和行为。
在热力学中,我们将研究物质的状态、过程和平衡等概念。
- 状态:一个物质的状态由其压力、温度和摩尔数来确定,常用状态方程来描述。
- 过程:物质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所经历的路径,可以分为定压过程、定容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 平衡: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各个宏观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在热力学中有热平衡和力学平衡等概念。
2. 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是热力学的基石,揭示了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和限制条件。
热力学基本定律包括零th、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 零th定律:若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物体之间也处于热平衡。
-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可以用热量和功来表示能量转化。
- 第二定律:热力学不可逆性定律,自然界中存在一种趋势,即能量自发地由集中和有序转为分散和无序,表现为热量自然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3.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一系列流程,在这些流程中,热量和功的转化形式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有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和布雷顿循环等。
- 卡诺循环:理论上最高效的热力学循环,由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组成。
- 斯特林循环:利用气体的等温膨胀和绝热膨胀特性,通过循环过程实现能量转化。
- 布雷顿循环:用于蒸汽动力机械中,包括蒸汽压缩、燃烧和膨胀等过程。
传热学研究能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规律,通过对传热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传热过程的性质和机制,并能设计有效的传热设备。
1. 传热机制传热机制是指热量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而传递的过程。
热工基础实验实训总结
热工基础实验实训总结1. 实训目的与意义1.1 实训目的热工基础实验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与实验,让学生加深对热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2 实训意义热工基础实验实训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热工基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训内容与步骤2.1 实训内容热工基础实验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实验室安全与实验仪器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2. 热力学基础实验:压强、体积、温度的测量与关系的实验; 3. 热传导基础实验:热传导实验、导热系数测定实验; 4. 热辐射基础实验:黑体辐射实验、辐射系数测定实验; 5. 热工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2.2 实训步骤热工基础实验实训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1. 实验室安全与实验仪器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1) 学生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2) 学生需要认识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2.热力学基础实验:1)学生进行压强、体积、温度的测量实验,使用合适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2)学生记录测量数据,并分析其关系,掌握热力学基础知识。
3.热传导基础实验:1)学生进行热传导实验,使用热传导仪器进行实验;2)学生进行导热系数测定实验,记录测量数据;3)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导热系数,并进行结果分析。
4.热辐射基础实验:1)学生进行黑体辐射实验,观察黑体辐射现象;2)学生进行辐射系数测定实验,记录测量数据;3)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辐射系数,并进行结果分析。
5.热工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学生将所有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处理,计算实验结果;2)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总结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
3. 实训心得与收获3.1 实训心得通过参加热工基础实验实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 实际操作比纸上谈兵更加直观和深入。
热工基础(2.3.3)--本节小结
本节小结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问题,而且有“品质”的高低问题。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品质高低的问题,其表现形式是热力过程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典型的说法是克劳修斯说法和开尔文的说法。
虽然不同说法表述上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因此具有等效性。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但指出了具有两个热源热机的最高热效率,而且奠定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
当热源温度为T H ,冷源温度为T L 时,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C 1LHT T h =-如果用r h 表示两恒温热源的可逆循环的热效率,用t h 表示同温限下的其它循环热效率,则卡诺定理可以表示为r th h ᄈ利用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可以导出或证明状态参数熵re d Q S Td =同时可以导出克劳修斯不等式⎰T Q d ≤0通过克劳修斯不等式可以判断循环是否可行,是否可逆,因此克克劳修斯不等式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
利用克劳修斯不等式可以导出关系式d Q S Td ᄈ由于此式可以用来判断热力过程的可行与否(是否可以发生),可逆与否,因此它亦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
引人熵产和熵流的概念,可以得到关系式f gd d d S S S =+熵产是不可逆因素引起的,恒大于等于零。
因此熵产是揭示不可逆过程大小的重要判据。
熵产可以通过孤立系的熵增原理求得。
孤立系的熵增原理为:孤立系的熵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极限的情况保持不变。
即iso g d d 0S S =ᄈ 或 iso g 0S S D =D ᄈ孤立系的熵增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
熵增原理也适用于控制质量的绝热系,即ad g d d 0S S =ᄈ 或 ad g 0S S D =D ᄈ以获得机械能(功)为目的和判据,分析能量的品质,可以获得用“能量贬值原理”表述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读者1. 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掌握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工基础读书报告摘要:能源就是提供能量得源泉,就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得源泉。
热工得基础课程得目得就是认识与掌握能源开发与利用得基本规律,为合理得开发与利用能源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就热工基础这门课程得学习进行了以下三方面得总结。
第一:说明这门课程得研究目得与研究方法;第二:简单总结各章节得主要内容与知识框架体系;第三:从个人角度论述一下学习这门课程得心得体会及意见。
关键词:能量热工学研究方法心得体会正文自然界蕴藏着丰富得能源,大部分能源就是以热能得形式或者转换为热能得形式予以利用。
因此,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得得能源主要就是热能。
为了更好地直接利用热能,必须研究热量得传递规律。
1 热工基础得研究目得与研究方法1、1 研究目得热得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两种。
前者如利用热能加热、蒸煮、冶炼、供暖等直接用热量为人们服务。
后者如通过个证热机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者其她形式得能量供生产与生活使用。
能量得转换与传递就是能量利用中得核心问题,而热工基础正就是基于实际应用而用来研究能量传递与转换得科学。
传热学就就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得学科,为了更好地间接利用热能,必须研究热能与其她能量形式间相互转换得规律。
工程热力学就就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间相互转换得规律及方法得学科。
由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共同构成得热工学理论基础就就是主要研究热能在工程上有效利用得规律与方法得学科。
作为一门基于实际应用而产生得学科,其最终还就是要回归到实际得应用中,这样一来,就要加强对典型得热工设备得学习与掌握。
1、2研究方法热力学得研究方法有两种:宏观研究方法与微观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方法就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基本定律为基础,针对具体问题采用抽象、概括、理想化简化处理得方法,抽出共性,突出本质。
建立合适得物理模型通过推理得出可靠与普遍适用得公式,解决热力过程中得实际问题。
微观研究方法就是从物质得微观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将宏观物理量解释为微观量得统计平均值,从而解释热现象得本质。
传热学得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就是依据基本定律对热传递现象进行分析,建立合适得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用数学分析方法求解;对于难以用理论分析法求解得问题,可采用数值计算与计算机求解;对于复杂得传热学问题无法用上述两种方法求解时,必须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就是传热学最基本得研究方法。
2主要章节内容总结2、1基本概念(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力系统:根据某种研究目得认为地划定得研究对象。
按照热力系统与外界得物质与能量交换情况进行分类。
常用得热力系统有开口系统、闭口系统、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
工质:实现能量转换得媒介物质。
如水蒸气,液态水,空气等都就是常用得工质热力系统某一瞬间呈现得宏观物理状态称为热力学状态。
用于描述工质所处状态得宏观物理量称为状态参量。
基本状态参量有压力、温度与比体积。
平衡态具有确定得状态参数。
准静态过程就是实际过程进行得足够缓慢得极限情况。
实现准静态过程得条件就是推动过程进行得不平衡势差无限小。
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得差别就在于无耗散损失。
一个可逆过程必须同时就是准静态过程,但准静态过程不一定可逆。
2、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阐述了能量间相互转换得数量关系。
本质就是能量在转换过程中守恒,但依赖于物质得形态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闭口系统得能量方程就是:W U Q +∆=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稳流系时得能量关系式即为稳流系能量方程。
其表达式也有以下几种形式,它们得使用条件也不同:(1)t w h q +∆=或t W H Q +∆=(适用条件:任意工质、任何过程)(2)⎰⎰-∆=∆=21dp vdp -h q V H Q 或(适用条件:任意工质、可逆过程)(3)⎰⎰∆=∆=21p p V dp -m c vdp -c q T Q T 或(适用条件:理想气体、可逆过程)2、3理想气体得性质与热力性质理想气体得状态方程得基本形式为PV=nRT气体常数Rg 就是随工质而异得常数,工质一定,其值就是一个确定得常数,摩尔气体常数就是与工质无关得常数。
二者得关系为:Rg=R/M理想气体得比热容有真实比热容、平均比热容、平均比热容直线关系式及定值比热容。
可根据精度要求选用。
理想气体混合物仍具有理想气体得一切特性,利用理想气体混合物得成分可以求解折合气体常数与折合摩尔质量。
在理想气体得热力过程部分主要讨论了4个典型基本过程,即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定熵过程以及具有一般意义得多变过程。
前4种过程中总有一个状态参数保持不变;对于多变过程,则过程中所有得状态参数都在变。
关于过程方程,应记住基本方程const n pv =,可认为理想气体在可逆过程中都遵循该关系式。
多变指数n 得取值范围为从+∞→→∞-0之间得任一实数,所以该过程方程适用于所有得可逆过程。
而4种基本热力过程则就是所有可逆多变过程中得几个特例,根据过程特点分别为定容过程:n=±∞,定压过程:n=0,定温过程:n=1,定熵过程:n=κ,所以4种基本热力过程得过程方程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推出。
用来压缩空气或其她气体得设备称为压气机。
活塞式压气机绝热压缩耗功最多,定温压缩最少,多变压缩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应尽量减少压缩过程中得多变参数,使压缩过程更接近于定温过程。
但实际得活塞式压气机得余隙容积就是不可避免得,余隙容积得存在,虽然对理论耗功没有影响,但使容积效率随压力比增大而减少。
为了避免单级压缩因增压比大而影响容积效率,常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得方法。
2、4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典型得说法就是克劳修斯得说法与开尔文得说法。
虽然两者在表述上不同,但实质就是相同得,具有等效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得数学表达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卡诺定理 ηt ≤ηtc , ε≤εc , ε'≤εc '(2)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 ∮r δQ T ≤0(3)由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推出 dS ≥r δQT = dSf (4)熵方程 gf g r S S S T QS ∆+∆=∆+=∆⎰δ(5)孤立系熵增原理 iso g 0S S ∆=∆≥熵就是非常重要得状态参数,由可逆过程熵得定义式,得可逆过程熵变得基本计算公式为 ⎰=∆T Q S δ 上式可用于任意物质熵变得计算。
但针对不同得工质,在结合该种工质热力性质得条件下,所推出得熵变计算公式不同。
2、5动力装置循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得设备称为热机。
根据循环介质不同热机主要分为两种形式:蒸汽动力装置与气体动力装置。
实际循环都就是复杂得不可逆得,为使分析简化,通常将实际循环抽象概括成可逆得理论循环,通过理论循环分析,找出影响循环效率得因素,从而获得提高热效率得有效措施。
郎肯循环就是基本得蒸气动力循环,通过理论循环得热力学分析,得出提高循环得热效率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就是改变循环初参数,即提高蒸气得初压、初温及降低乏汽压力;二就是改变循环得方式,即采用回热、再热循环及热电联产。
前者在改变参数得同时受到设备投资、运行等各种条件得限制,因此实际中通常两种途径配合采用。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与燃气轮机就是典型得两种气体动力循环,前者根据工质不同可分为煤气机、汽油机与柴油机;根据循环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混合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与定容加热循环。
通过柴油机得理论循环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循环得压缩比、定容增压比及降低定压预账比均可提高循环得热效率。
燃气轮机也就是一种以空气与燃气为工质得动力装置,通过理论循环分析可知,循环得热效率取决于循环增压比,而且随循环增压比得增大而提高,与循环增温比无关。
2、6热量传递得基本方式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物体表面之间,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得热运动而产生得热量传递现象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热对流就是指由于流体得宏观运动时温度不同得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得热量传递现象。
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得热运动(或者说由于物体自身得温度)而使物体向外发射辐射能得现象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相对于导热与对流具有以下特点:(1)热辐射总就是伴随着热能与辐射能这两种能量形式之间得相互转化。
(2)热辐射不需要中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物体间以热辐射得方式进行得热量传递就是双向得。
2、7导热在某一时刻t,物体内所有各点得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在t时刻得温度场在温度场中,温度沿法线方向得温度变化率(偏导数)称为温度梯度。
对于物性参数不随方向变化得各向同性物体,傅里叶定律得数学表达式为gradttn λλ∂=-=-∂q n在直角坐标系中,导热微分方程式得一般表达式为222222t t t t c c x y z λΦτρρ⎛⎫∂∂∂∂=+++ ⎪∂∂∂∂⎝⎭ 它建立了导热过程中物体得温度随时间与空间变化得函数关系。
导热微分方程与单值性条件一起构成了具体导热过程完整得数学描述。
热阻,就是根据热量传递规律与电学中欧姆定律得类比得出得,“热流相当于电流,温差相当于电位差,热阻相当于电阻。
根据电阻串、并联得原理,应用热阻网络图能够使计算多层物体及复合体得导热问题变得简单。
但需要特别注意得就是: 热阻网络分析只适用于无内热源、定壁温得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对于其她一维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及多维导热问题均不适用。
在非稳态导热问题中,物体内得温度场不仅随空间变化,而且还就是时间得函数,求解方法有集总参数法、数值解法、分析解法或诺谟图法等。
集总参数法就是本章非稳态导热问题得重点,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只有满足Bi ≤0、1或BiV ≤0、1M 条件得非稳态导热问题,才可以用集总参数法求解;(2)一般情况下,Bi ≠BiV(只有无限大平壁相等);(3)如果用Bi 作为判别条件,定型尺寸L 为从绝热面到对流换热表面得垂直距离(两面换热得无限大平壁:壁厚得一半;单面换热得无限大平壁:整个壁厚;无限长圆柱体与球:半径);(4)如果用BiV 作为判别条件,定型尺寸L=V/A;(5)如果用式)Fo Bi ex p(V V 0⋅-=θθ计算温度场,注意BiV 与FoV 中L=V/A 。
计算从0τ=到τ时刻通过物体传热表面传递得总热量Q τ 用以下公式ττρθτθτττττd cV hA hA d hA d ΦQ ⎪⎪⎭⎫ ⎝⎛-===⎰⎰⎰exp 0000 ⎥⎦⎤⎢⎣⎡-⎪⎪⎭⎫ ⎝⎛-⎪⎭⎫ ⎝⎛-=1exp 0τρρθcV hA hA cV hA⎥⎦⎤⎢⎣⎡⎪⎪⎭⎫ ⎝⎛--=τρθρcV hA cV exp 10 2、8对流换热对流传热得基本概念已经在前面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影响对流传热得因素很多而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流体运动发生得原因,流体运动得状态,流体得性质及换热面得形状、位置尺寸等方面。
对流换热系数α集中反映了放热过程中得一切复杂因素,能反应对流换热得程度,但它不能简化对流换热问题得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