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传统炮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五味子及其炮制品安神功效的研究进展
![五味子及其炮制品安神功效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ebe3b20580216fc700afd5f.png)
*1…刘洋3…刘亚丽1***(1.江西中医药大学…南南昌……330006;3.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不可忽视。
作为药食同源中药,其安神功效副这一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在研究领域有新的认识对五味子及其炮制品在这一方面的历史沿革、现代研究结并作系统归纳与综述,为五味子及其炮制品安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Rehd.…Et…Wils.)干燥成熟果实。
前者习称为“北五味子”,后者为“南五味子”。
两者化学成分存在差异[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虽将南北五味子分别收录,但功效相同,均为益气敛肺、生津滋肾、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3];常见炮制品种为生制、醋制、酒制饮片。
五味子功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肝和抗肿瘤活性,但对传统的安神作用研究目前相对较少。
安神虽不是五味子的主要功效,但自宋代至今一直传承沿用,不可忽视。
不仅药用,还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同源药材,成为了近几年保健品中的开发热点,以安神保健功能居多,相比于以褪黑素为主的助眠保健品具有独特优势,潜力巨大。
五味子的宁心安神功效与其在中枢系统发挥作用密不可分;镇静催眠是药效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这一药效逐渐受到关注,相关研究结果陆续发表。
因此,本文以五味子的宁心安神功效与镇静催眠作用为着眼点,将五味子及其炮制品在这一领域的历史沿革与最新的现代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完整归纳和整理,为五味子及其炮制品安神功效的进一步传承发扬和优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五味子炮制品与功效虽《本草纲目》记载: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红北产者黑,入滋补药,必用北者乃良[4]。
但从历史沿革上来看,由于其地区习用和资源利用的关系,两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常常会被混用,均被收录。
故对南/北五味子的传统炮制方法,并无区别对待,二者现代临床常用炮制品均为生制,醋制,酒制,蜜制[5]。
作为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五味子经过不同炮制工艺加工后药性的变化,古来既有记之,《本草纲目》有“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一说,《得配本草》有“滋补药用熟,治虚火用生……润肺滋水,蜜可拌蒸”一说。
中药炮制技术传统与现代新进展
![中药炮制技术传统与现代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ae279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f.png)
中药炮制技术传统与现代新进展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草药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其药效和安全性的过程。
这一传统技术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炮制方法和工艺。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需求,中药炮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现代人们对中药的需求。
传统中药炮制技术注重经验总结和传承,它通过独特的炮制方法和工艺,使草药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
例如,炮制中药材时常常采用炙烤、煮熬、蒸制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改变草药的性味、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强药效。
此外,传统中药炮制技术还注重药材的配伍和炮制顺序,以达到协同作用和相互补充的效果。
这种传统技术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中。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炮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现代中药炮制技术借助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以提高炮制效率和质量。
例如,传统的手工炮制方法逐渐被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线所取代,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同时,现代中药炮制技术还注重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通过严格的检测和监控,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种现代化的炮制技术为中药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传统和现代技术的结合,中药炮制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首先,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需求增加,中药炮制技术需要更加注重药材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例如,一些珍贵草药的采集和炮制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和标准,以保护其生态环境和种群数量。
其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炮制技术需要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
例如,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化学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深入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从而指导炮制技术的改进和优化。
此外,中药炮制技术还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化和国际标准的接轨,以促进中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总之,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传统和现代技术的结合下不断发展和创新。
马钱子现代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马钱子现代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89170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e.png)
马钱子现代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谭柳萍;杨柯;曾春晖【摘要】马钱子为开通经络要药,生品具有大毒,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其砂烫品入药,马钱子砂烫品在炮制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成品质量不稳定,其在临床使用中仍然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将从马钱子经由不同炮制方法处理后成分变化、药理作用改变和毒性增减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马钱子炮制品的现代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8(020)007【总页数】5页(P906-909,914)【关键词】马钱子;炮制方法;研究进展【作者】谭柳萍;杨柯;曾春晖【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正文语种】中文马钱子为马前科植物马前Strychnos nux-b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为开通经络要药,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
马钱子生品毒性较大,临床通常选择其炮制品入药,不宜多服久服,极不适宜大面积涂敷。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制马钱子的炮制方法为砂烫法。
马钱子砂烫品在炮制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火候、颜色等因素易受到人为主观控制而使得成品质量不均一;目前在临床中出现了一些疑为马钱子中毒的病例报告,马钱子砂烫品的临床使用也受到很大限制。
本文将对马钱子的现代炮制工艺进行阐述和整理,并对马钱子砂烫品及其他炮制品的成分变化、药理作用、毒性等方面进行总结,为马钱子的减毒研究、临床使用提供思路,及其炮制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1 马钱子炮制方法及炮制工艺1.1 马钱子传统炮制方法1.1.1砂烫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制马钱子的方法为砂烫法[2],取洁净河砂置于炒制器具中,武火加热使河砂呈现滑利状态时,投入马钱子。
炒至鼓起同时显棕褐色或深棕色。
徐颖等[3]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炮制过程中的砂砾度、砂药比、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及炮制后的马钱子碱、士的宁碱含量为考虑因素,结果表明,马钱子投入量为砂量的1/7,使用砂径为300~600 μm的砂在190 ℃条件下炒制4 min为马钱子砂烫品的最佳工艺。
“樟、建帮”中药炮制传统技术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研究
![“樟、建帮”中药炮制传统技术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77b12284868762caaed5bc.png)
“樟、建帮”中药炮制传统技术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研究作者:叶喜德何苇何晓晖来源:《商情》2020年第02期【摘要】本文基于“樟、建”两帮传统中药炮制技术,探讨了它们的发展历史及中药炮制形成的特点。
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医药教育基本特征,明确了中药炮制传承技术与中医药教育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提出了传承教育为中医药教育的基本特征,并以“樟、建”两帮为基点,研究分析了地方药帮对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为深入研究中药炮制技术对中医药教育在提高教学质量、探讨教学模式等方面可提供参考。
【关键词】“樟、建”两帮 ;中药炮制 ;传统技术 ;中医药教育中药炮制传承技术,是基于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加工技术。
中药在应用临床前必须进行炮制,以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可见,中药炮制技术与中医药教育实践环节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药炮制技术形成,由于受地方用药经验和加工习惯的影响,同一中药,因炮制方法各异,其疗效存在较大差异。
而我国地大物博,地方炮制流派较多,风格各异。
因此,探讨地方中药炮制技术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不仅有利于研究中药炮制药性、药效变化差异,对于临床安全用药等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江西“樟、建”帮中药炮制传统技术,研究其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以便为我省中医药教育规划提出建设性建议措施。
一、樟、建药帮简介自古以来,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由此形成的地方中药炮制流派,即“樟树帮”和“建昌帮”,合而称之为“江西药帮”。
“樟、建”两帮其炮制加工自成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延申到中南亚而响誉全球。
素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建昌不行”之说。
可见,“樟、建”两帮在中药炮制技术流派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昌帮”地处江西抚州南城县,为我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加工炮制的中药饮片药材远销海内外,如福建、香港、澳门、台湾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其炮制出的中药饮片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路教学文案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路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f757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0.png)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路教学文案一、引言中药炮制是中医药传统独有的一项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总结和临床验证,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炮制方法和工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炮制也逐渐得到了新的支持和推广,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中药炮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中药炮制的现状1.传统炮制方法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主要采用煎煮、蒸制、炒制等工艺,但这些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时间长、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中药炮制可以采用更加高效、快速、精确的方法,例如微波炉炮制、高压蒸制等,这些方法可以大大缩短炮制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2.炮制工艺的优化与创新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
因此,炮制工艺的优化和创新是当前中药炮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酶促反应,达到更好的炮制效果;利用现代化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炮制质量的监管与控制中药炮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药效和安全性,因此,炮制质量的监管与控制十分重要。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对中药炮制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不到位、标准不统一等。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炮制过程的监控和评估,提高炮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1.推广现代科技炮制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更加高效、快速、精确的中药炮制方法,为中药行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如利用微波炉、高压蒸制等设备进行中药炮制,可以大大缩短炮制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2.支持炮制工艺的优化与创新鼓励中药炮制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炮制工艺的优化与创新,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化制度转变。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等手段改良酶促反应,提高炮制效果;利用现代化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加强炮制质量的监管与控制建立一套完善的中药炮制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中药炮制过程的监控和评估,提高炮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中药炮制技术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
![中药炮制技术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c0fcaf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9.png)
屮药炮制技术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王玉霞1周在富“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教研室,重庆401331;2.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中药教研室,重庆401220[摘要]笔者基于全国二十余个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基地游学及文献研究,从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两个角度,探讨中医药经典著作中的炮制研究文献传承、各炮制流派的特色技艺传承、中药材道地产区炮制加工、炮制师承教育传承等在中药炮制传承领域需关注的问题;同时围绕中药炮制成品质量评价创新、中药炮制产地加工方式革新、炮制设备智能化发展等在中药炮制创新领域需关注的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岀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冲图分类号]R9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4(a)-0190-04Related problem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WANG Yu-xia'ZHOU Zai-fu2^1.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Lion,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Chongqing 401331,China;2.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Lion,Chongqing Chemical IndusLry Vocational College, Chongqing401220,China[Abstract]Based on Lhe sLudy-Lours of more Lhan20bases of L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technology inheritance,from Lhe Lwo perspectives of L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Lhis paper discusses Lhe L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liLeraLure,processing schools,processing in genuine producing area and apprenLice educaLion in Lhe area of L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inheriLance and oLher issues LhaL need Lo be paid aLLenLion Lo.A l Lhe same Lime,iL focuses on Lhe qualiLy evaluation of processed producLs, processing methods of producing areas and intelligent processing equipment,etc.and to analyze the aspects that need Lo be concerned in Lhe field of innovaLion,and puL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Lions.[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heritance;Innovation中药炮制是一项制备中药饮片的传统制药技术,是我国独有并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
中药炮制现代进展情况汇报
![中药炮制现代进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dfe1b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a.png)
中药炮制现代进展情况汇报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环节,其炮制方法和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中医药学的发展,中药炮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成就。
本文将对中药炮制的现代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工艺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提升。
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多依靠手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现代化的中药炮制设备和技术的引入,使得中药炮制的过程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例如,采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和设备,可以更好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效和药品质量。
其次,现代药学和中药学的交叉融合,也为中药炮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药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中药炮制的工艺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例如,通过现代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解析中药的药效和药物代谢规律,为中药炮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现代化的质量控制技术也为中药炮制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另外,中药炮制的现代进展还体现在对传统炮制方法的优化和改良上。
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工艺繁琐、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现代中药炮制技术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推出了一些新的炮制方法和工艺,如微波炮制、超声波炮制等,使得中药炮制更加简便、快捷、节约成本。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科技和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中药炮制也在不断迈向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通过现代技术的引入和创新,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工艺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提升,为中药的质量和药效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同时,现代药学和中药学的交叉融合,也为中药炮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药炮制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姜制黄连炮制研究进展
![姜制黄连炮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d6cf028376baf1ffc4fadb5.png)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X I U N I V E Rs l T Y OF T C M 2 0 1 4 V o 1 . 2 6 N o . 3
Ab s t r a c t : G i n g e r c o p t i d i s r h i z o ma i s o n e o f t h e mo s t wi d e l y u s e d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c o p t i d i s r h i z o ma . T h e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n e n t s , p r o e r t i e s a n d e fe c t s o f c o p t i d i s r h i z o ma c h a n g e s a f t e r b e i n g p r o c e s s e d . T h e p r e s e n t s t u d y w i l l d i s c u s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g i n g e r c o p t i d i s
・
9 3・
江西 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1 4年 6月第 2 6卷第 3期
研究 表 明 , 辅料不同 , 黄 连 的化 学 成 分 、 药 理 药 效 都会 发生 相应 的变 化 。同时 , 同种 辅料 , 影 响 因素 和检测 指标 的变化 对 黄连优 选工 艺 的选取 也会 产生 影 响 。此外 , 不 同 的炮 制 品其 饮 片 的质 量 标 准 也会 有 差异 。本 文 主要 对 姜制 黄 连 研 究 进 展探 讨 , 从 姜
马钱子的炮制沿革、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马钱子的炮制沿革、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384260352ea551810a687a2.png)
浸三 日三夜 刮 去皮 毛 ” [ 5 1 , 1 9 6 3年 版 中 国药典 规 定 砂炒后 去 毛 j 。有 文 献 报 道 马 钱 子 仁 与 绒 毛 均 含
番木鳖 碱及 马钱子碱 , 绒 毛 中的含 量仅 为 仁 中 的 1 / 2 。随后在 1 9 7 7年 版 以 后 的 中 国药 典 不再 要 求 去毛操 作 。
江西省 的传 统 制 法 , 作 为 地 方 标 准 执行 。操 作 如下 : 取马 钱子 , 人 童便 中 浸泡 7周 , 然 后 放 在 流 水 中漂 3周 , 取 出, 用小 刀 刮去毛 , 再用 清水 漂 7天 , 洗 净, 晒至七八 成 千 , 闷润 l 天, 切 腰子 , 晒干 。 _ 9
多著 作 中有 “ 炒焦 去毛 , 刷去 毛” _ 2 J , “ 银 刀或 磁 片刮 去毛 ” _ 3 J 。“ 泡去 毛 , 滚水 煮去皮 ” _ 4 J , “ 去皮毛 , 米泔
・
7 0・
江西中医药 2 0 1 3年 3月第 3期总 4 4卷第 3 5 5期
1 . 7 煮 制
清代有用甘草 、 麻黄 , 酒等煮制的操作。在民间 尚有少 数地 区用 绿豆 制 马钱子 的方 法 。
1 . 8 尿 泡
围内其药效强度与给药剂量正相关 , 从而进一 步证 实 了其镇 痛作 用 的可靠性 。通 过与 阳性药 物 吗啡对
照 可见其 镇痛 作用 的 强度 与 吗啡 1 0 m g / k g i p相 当。 但是 在实 验 中发现 以马 钱子散 混悬 剂给 小 鼠灌 胃给 药其 镇痛 效果 不佳 , 甚 至 尚未 见 明显 的镇 痛作 用 即 可 引起动 物 强 烈 抽搐 致 死 。 _ l 体 外 透皮 实 验 表 明 , 马 钱子碱 溶液 能 完 全 、 快 速 地透 过 皮 肤 。通 过 预实 验 发现 , 马 钱 子碱 溶 液一 次给 药 3 0分 钟 及 5 0分钟 后腹 腔注 射 0 . 6 % 的醋 酸均 没有镇 痛效 果 , 必 须分 3
近年来中药炮制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中药炮制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6a67d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b.png)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炮制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进展。
这些进展的出现为中药的炮制工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并且有望为中药的炮制工艺提供更为科学和先进的方法。
首先,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是经验性的,虽然经过长期的使用和实践总结,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对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的分析和研究,开始逐渐揭示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机制。
他们通过对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研究其在不同炮制工艺中的变化规律,从而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炮制方法和流程。
这些研究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提高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炮制方法和工艺也被引入到中药炮制领域。
例如,微波炮制技术、超声波炮制技术、脉冲电场炮制技术等等。
这些新的炮制方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对药材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效应进行调控,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中药的成分和活性的保留和改善。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为中药炮制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此外,近年来,对中药炮制过程中的创新和改进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例如,传统中药炮制中常常会涉及到酒精提取、浸泡等步骤,但是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这些步骤中可能会导致部分活性成分的丢失和降解。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使用非酒精溶剂进行提取,或者通过压力提取等方法改进提取过程,以提高中药的提取率和保留活性成分。
最重要的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药炮制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药材炮制工艺,还开始涉及到中药制剂的炮制。
例如,传统中药的炮制通常是将药材进行加工和处理,而在现代制剂中,中药炮制往往是对中药制剂进行炮制。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通过调整中药制剂的成分和比例,以及炮制过程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来改变中药制剂的性质和功效。
这种中药制剂炮制的研究,为中药制剂的开发和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药炮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这些进展不仅为中药炮制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同时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支持和推动。
江西建昌帮特色中药饮片炮制“炆法”浅析
![江西建昌帮特色中药饮片炮制“炆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42302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6.png)
江西建昌帮特色中药饮片炮制“炆法”浅析
黄东;易斌;乐海平;万林春
【期刊名称】《药品评价》
【年(卷),期】2021(18)24
【摘要】建昌帮是我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之一,发祥于江西省南城县(古称建昌),以擅长传统中药饮片加工炮制、药材集散经营著称。
建昌帮的传统炮制风格是工具辅料独特,工艺取法烹饪,讲究形色气味俱佳,毒性低疗效高,片形斜、薄、大、亮,色泽鲜艳,气味纯正浓郁。
建昌帮以炆、煨、炒法独具本帮特色,共有十三法。
炆法为江西建昌帮独有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本研究对炆法的传统特色炮制工艺、历史沿革等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炆法特色炮制原理的研究思路,为江西地方特
色炮制方法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页数】4页(P1525-1528)
【作者】黄东;易斌;乐海平;万林春
【作者单位】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多指标正交法优选建昌帮炆远志炮制工艺
2.多指标正交法优选建昌帮炆远志炮制工艺
3.建昌帮与樟树帮、中国药典法炮制的熟地黄中还原糖含量比较
4.江西建昌
帮炆法特色炮制及其现代研究思路5.传统樟帮、建昌帮特色炮制饮片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9b40327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b.png)
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医药材炮制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和发展。
中医药材炮制是将鲜药材加工处理成易于存储、使用和服用的制剂,其目的是增强药效、改善药味、降低毒性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历史与传承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历史悠久,一直传承至今。
古代中医药材炮制技术有几种基本方法,包括煎、炒、泡、曝、熏、燔、晒等。
由于不同药材性质不同,需要不同的炮制方法,中医药材炮制技术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中医药材炮制技术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使得中医药材炮制技术更加精确、高效和规范化,从而提高了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二、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已经成为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热点领域。
首先,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需要从药材炮制的原理和机制入手。
通过对药材的化学成分、药效、药理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找到最适合的炮制方法和炮制条件,从而提高药效和降低副作用。
其次,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需要重视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不同炮制方法的实验研究和数据收集,可以确保炮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药效和产品质量。
最后,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需要关注市场需求和生产加工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生产加工情况的调研,可以适时调整炮制方法和条件,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三、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应用与前景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扩张和发展,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首先,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
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中医药材炮制技术的应用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陈皮炮制方法
![陈皮炮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c4d9f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3.png)
陈皮炮制方法
1陈皮炮制的历史传承
陈皮炮制,又称晒皮炮制,是江西省赣南地区地方性传统工艺,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传承至今已超过200多年历史。
这一技艺曾经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的地位,堪称中国文化宝玉,是赣南民间的技艺的精雕细琢的结晶。
2制作过程
陈皮炮制的基本材料有橡胶、淀粉等。
先将橡胶经过浸水蒸气熟化,再将淀粉筐成面团,制作成硬的陈皮,即将硬的陈皮经过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玩具。
首先,需要把初步混合均匀的橡胶放入案牍打成泥状,然后将这以体积形式塑造成炮,再放置在烘炉中高温烘烤,使之变硬;最后使用钳子和斧头等工具,将制作出的橡胶炮仔塑料化,涂上漂亮的颜色和装饰,就可以制作出木炮仔。
3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橡胶炮仔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把陈皮炮制成天空、鲤鱼跳龙门、元宵弹竹竿等形状的礼品,可以作为礼物送人,在元宵节里,当地人大多都会送橡胶炮仔作为礼物,以此来表达间接的祝福,增进了亲情和友谊;此外,还有一种类似的艺术:可以将陈皮炮制成漂亮的形状,如花和鸟等。
4陈皮炮制今天依然受到追捧
随着时代的发展,陈皮炮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制作技艺也越来越成熟。
不仅家家有,形状新颖,而且市场非常活跃,在很多技艺活动中都受到了追捧。
近年来,赣南的陈皮炮制成为重要的民族文化代表,成为了赣南技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初步形成了赣南著名的技艺文化,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中药临方炮制现状与技术规范构建研究
![中药临方炮制现状与技术规范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02824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4.png)
2021年10期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技术创新中药临方炮制现状与技术规范构建研究熊艺芬(江西齐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江西宜春331200)结合医药产业的运行及发展状况,在中药临方炮制中,需要按照用药意图、药物性能以及疾病症状等,确定辩证性的用药指导方法,以保证中药炮制技术的规范性,提高用药指导的规范性。
但是,在中药临方炮制技术使用中,受到中药材产地、药物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缺少规范性的中药临方炮制指导,会降低中药饮片性能,无法满足中药行业的运行及稳步发展需求。
因此,在中药临方炮制中,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等,确定中药临方炮制方案,以提高炮制技术的规范性,满足行业的稳步持续发展需求。
1中药临方炮制1.1临方炮制所谓临方炮制,主要是指按照医师处方的特殊要求,通过中药饮片质量的加工处理,以达到药物性能转化的目的,降低药品的毒副作用,充分发挥临方炮制的整体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方炮制中,一定要保证药物使用的严谨性,实现中药产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
通常情况下,中药临方炮制特点如下:第一,批量小;第二,操作灵活;第三,可以突出临方炮制的基本特点,不需要对其进行存储及包装,以达到现制现用的目的。
如,在中药临方炮制中,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用药方法的落实,可以丰富中医药治疗的手段,并在中药临方炮制的双重性药物性能改善中,使药物性能提高的同时降低毒性,发挥中医临床治疗的价值;第四,中药临方炮制中,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及落实,可以满足中医药产业的继承及可持续发展需求。
如,在国家支持及鼓励的背景下,通过中药临方炮制方案的落实,会充分发挥中药材治疗疾病的目的,展现中医临床用药的丰富性,为中医辨证理论的个性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充分满足当前临床用药产业的发展需求[1]。
1.2中药临方炮制的必要性伴随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在中药临方炮制中,其必要价值如下:第一,提高中药饮片临床效果,降低药品毒副作用。
芡实的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芡实的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71ef66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f.png)
芡实的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作者:邓秋童齐英王秋红来源:《中国药房》2022年第15期中图分类号 R94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2)15-1911-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15.23摘要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生芡实的功效以涩精止带为主,而炒芡实的功效则以补脾健胃为主,由此可知,炮制对芡实的功效具有重要影响。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典籍及文献,对芡实的炮制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进行了归纳总结。
结果发现,历代芡实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药汁制、炒制、蒸制,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沿用净制和炒制,其中炒制还可分为清炒与麸炒。
芡实主要含有多酚类、黄酮类、甾醇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降糖等药理作用。
当前学者已建立多种指纹图谱对芡实的质量进行控制,柚皮素、总氨基酸等成分可能是影响芡实质量的差异性成分,重金属、二氧化硫含量则是影响芡实安全性的重要指标,α-生育酚、没食子酸等可能是芡实的质量标志物。
后续可根据芡实生、熟炮制品的基本属性,利用药学分析方法全面考察芡实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变化规律,应用体内、体外模型评价芡实炮制前后的药效作用,从而为芡实的炮制工艺传承、炮制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芡实;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Processing evolution and 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of Euryale feroxDENG Qiutong1,QI Ying1,WANG Qiuhong1,2(1.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of Northern Medicin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Heilongjiang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Drugs,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ABSTRACT Euryale ferox is the dry and mature seed kernel of Euryale ferox Salisb., the effect of raw E. ferox is mainly to astringe spontaneous emission or leukorrhea,while the effect of fried E. ferox is mainly to tonify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refore,processing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ffect of E. ferox.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processing evolution,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 ferox by consulting past materia medica monographs and related research pap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E. ferox in the past include cleansing,medicinal juice,frying and steaming; modern processing methods mainly continue to use cleansing and frying,among which frying can be divided into stir-frying and bran-frying. E. ferox mainly contains polyphenols,flavonoids,sterols and other components,with antioxidant,antibacterial,hypoglycemic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t present,scholars have established a variety of fingerprints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E. ferox. Naringin,total amino acids and other components may be the differential component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E. ferox,while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and sulfur dioxide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that affect the safety of E. ferox,and α-tocopherol and gallic acid may be the quality markers of E. ferox. Later,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raw and processed products of E. ferox,pharmaceutical analysis methods can be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nd change rul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E. ferox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The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of E. ferox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can be evaluated by in vivo and in vitro model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the formulation of processing standar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 ferox.KEYWORDS Euryale ferox; processing;historical evolution;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quality control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腥浊者。
中药炮制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中药炮制技术的研究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9e1d397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4.png)
中药炮制技术的研究与传承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药炮制不仅能够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效,降低毒性,还能适应临床治疗的需求,对于保障用药安全和提高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药炮制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治半夏”的记载,这被视为中药炮制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炮制理论和方法。
如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提到了“药有……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有各法”,强调了药材的采集、加工和炮制的重要性。
唐代的《新修本草》则对部分药材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到了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更是将炮制列为法定制药技术,对药物的炮制方法、规格、质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明清时期,炮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如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了“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原则,清代张仲岩的《修事指南》则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炮制经验。
中药炮制的目的多种多样。
首先,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例如,生半夏有毒,经过生姜、白矾等炮制后,毒性大大降低。
其次,炮制能够改变药物的性能,使其更适应临床的需要。
如生地黄性寒,能清热凉血,经黄酒蒸制后成为熟地黄,性温,能滋阴补血。
再者,炮制有助于增强药物的疗效。
比如,延胡索醋制后,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加,止痛作用增强。
此外,炮制还可以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矿物类药物经过煅制后质地变得酥脆,易于粉碎和煎煮。
中药炮制的方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煮燀制等。
净制是指去除药材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切制则是将药材切成一定的规格,便于后续的炮制和制剂。
炒制又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清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不同程度,加辅料炒则常用的辅料有麸皮、砂等。
炙制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如蜜炙、酒炙、醋炙等。
江西中药炮制发展的调查研究
![江西中药炮制发展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0f8d5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8.png)
江西中药炮制发展的调查研究
邓水蓉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1992(023)002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邓水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
【相关文献】
1.调查民众语言生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r——评刘楚群《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语言文字使用调查研究》 [J], 刘昌华;李振中
2.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调查研究——基于江西省W县的调查 [J], 万昆; 任友群
3.江西省食用菌扶贫产业长效发展调查研究 [J], 戴天放;徐光耀;麻福芳;卢慧;吴海军;赖春莲
4.江西省食用菌扶贫产业长效发展调查研究 [J], 戴天放;徐光耀;麻福芳;卢慧;吴海军;赖春莲
5.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以江西省民办幼儿园为例 [J], 李欢;黄平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炮制技术流派特点及发展_钟凌云
![传统炮制技术流派特点及发展_钟凌云](https://img.taocdn.com/s3/m/275f04e0102de2bd96058873.png)
樟帮的中药加 工 炮 制,选 购 道 地 药 材,并 应 用 独 特 的 传 统方法,使中药饮片的医用疗效较高,被御医选为皇宫用药, 为古今医家推崇。“樟 帮 ”的 中 药 炮 制,提 倡“制 虽 繁,不 惜 工”,一丝不苟,其精湛工艺切制的中药饮片因“薄如纸、吹得 起、断面齐、造 型 美 ”而 久 负 盛 名,这 都 归 功 于 樟 帮 的“刀 ” 功。樟帮的刀具 以 铡 刀、片 刀、刮 刀 为 主,尤 其 是 片 刀、铡 刀 面小口薄,轻便锋利,被称为“樟刀”,“樟刀”有着“老君炉中 纯火青,炼就 樟 刀 叶 片 轻,锋 利 好 比 鸳 鸯 剑,飞 动 如 飞 饮 片
Vol. 38,Issue 19 October,2013
传统炮制技术流派特点及发展
钟凌云* ,龚千锋,杨明,潘蕾
( 江西中医学院 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摘要] 中药炮制学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饮片炮制技术是我国所特有的,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 也是中华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和精髓。该文对传统炮制技术流派分类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传统炮制技术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 以提高对传统炮制技术及其内涵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各流派炮制技术、加工方法及特色的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发展。
《礼纬·含文嘉》明确指出: “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 熟,令人无腹 疾,有 异 于 禽 兽。”中 药 炮 制 古 称“炮 炙 ”,就 是 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火的应用为早期中药采用高 温处理的“炮炙法”、“药炒法”的出现创造了基 本 条 件[2]。 “炮”、“炙”均源于食物加工,中药炮制的源头就在于食物的 炮生为熟。与 此 同 时,辅 料 逐 渐 成 为 炮 制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因 素,其中,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中药 炮制的方法和内涵,人们直接用酒来医病,或用作制药的溶 剂制成“药酒”对抗疾病,从而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 炮制的内容。此 外,人 类 在 长 期 利 用 火 的 过 程 中,对 土 壤 的 可塑性也有了逐步的认识,为陶器的发明准备了条件。在我
麻黄炮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麻黄炮制的现代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a1ae95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3.png)
麻黄炮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祝婧;张萍;曾文雪;龚千锋;钟凌云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2)004
【摘要】近年对麻黄的炮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比较及炮制工艺研究上,其炮制方法有蜜炙、清炒、沸水泡、酒炙、姜炙、醋炙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最多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和挥发油,药理作用显示麻黄不同炮制品种由于成分变化不同而可能导致的药效差异.
【总页数】2页(P99-100)
【作者】祝婧;张萍;曾文雪;龚千锋;钟凌云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1
【相关文献】
1.白芷炮制历史沿革及其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J], 金洁;金传山;吴德玲;张伟;汪洋奎
2.麻黄炮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J], 陈志忠;窦忠花
3.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看中药麻黄传统炮制法的科学性 [J], 王友伦
4.黄芩炮制沿革及炮制品现代研究进展 [J], 顾正位
5.姜的炮制沿革及炮制品现代研究进展 [J], 李星;敖明月;罗婷;范顺明;张春玲;余凌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研究林晓亮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研究林晓亮](https://img.taocdn.com/s3/m/0e1282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f.png)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研究林晓亮发布时间:2021-11-28T11:06:39.717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7月上作者:林晓亮[导读] 在当今,中药饮片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而我国的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林晓亮 440105198311****19摘要:在当今,中药饮片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而我国的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如何更好地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特征,并了解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的意义,同时分析了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创新内容,希望能够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引言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具有多种积极作用,被人们愈发重视。
各种中药自身成效不尽相同,通过炮制处理,仅保存其相应的能效,医者在临床上,根据患者实际所需,仅需药材的一种特性,选取炮制品,实现针对性治疗。
炮制可展现中医用药灵活性,根据异同病症要求,科学使用炮制手段,使其安全为患者服务。
中药炮制传承及创新,为当前需首要考量问题,对中药炮制良好发展做以支撑。
一、分析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特征中药炮制的产生是以中药的发展、应用为前提的,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中药炮制的历史中,人类从最初的对植物和动物进行简单加工直到现在的对中药材加工系统性技术,在时代的发展下得到了新的创新。
在古代,对中药材进行炮制的过程是非常重视药材的来源,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临床不同的治疗需求分别进行处理。
当前,中药饮片的质量受到了影响,不仅是由于中药材质量存在问题,还有的便是掌握炮制技术的人才队伍较少,出现“断档”,这使得传统炮制技术应用也受到了限制。
因此需要在今后不断地推动经验传承工作,让中药饮片炮制技术能够得到传承,重视中药炮制独特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而保障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效果。
二、解析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意义及其问题(一)意义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对提高我国全面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中医药传承过程中,其传统炮制技术是我国独有的制药技术,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炮制工艺研究 目前, 中医临床常用的配方中 800 多种饮片尚无统一炮制工艺规范, 存在着中国药典和 部颁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和企业规范三种。同一品种因炮制方法不同在执行中 出现了许多矛盾,这就造成至今全国范围内还存在着“一药数法”和“各地各法”的现象。 由于各地炮制方法不同,限制了“饮片”的大流通,所谓中医的“一方吃全国”至今难以实 现。同时,这些规范中有些不能完全反映真正的地方炮制经验,工艺描述简单,缺少必要的 工艺技术参数,有碍传统炮制工艺的传承。近年,广大药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研究, 现就代表性药物的工艺研究工作总结如表 1。
38
39
40
41
42
43
白术内酯 I、 白术内酯 II、 辅料蜜糠用量为 50%(占药材质量的百 蜜糠用量、 炒制温 白术 建昌帮 正交设计 白术内酯 III、 分比),炒制温度为 200 ℃,炒制时间 度和炒制时间 苍术酮、醇浸 为 5 min 出物质量分数 芍药苷、芍药 浸润温度、 浸润时 加 60 ℃的水,浸润 l h,闷润 72 h,饮 白芍 樟帮 正交设计 内酯苷、水溶 间、闷润时间、切 片切制厚度为 0.5 mm 性浸出物含量 片厚度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911) [通讯作者] 颜冬梅(1980-),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药学教学及科研。E-mail:yanli1999@
江西樟树、四川江津、湖南沅江)的炮制品均有新化合物,但除四川产的外其余产地枳壳总 化合物成分减少[5, 6]。炮制对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江西法黄酮苷类成分 (新橙皮苷、柚皮苷)及生物碱辛弗林的量均较药典法低[7, 8],且在樟帮饮片中分离得到一 个新化合物橙皮素 7-O-β-D-吡喃葡萄糖苷[9]。 但也有研究显示[10]枳壳经麸或蜜麸炒制后黄酮 苷类成分呈上升趋势,且江西法饮片黄酮类成分含量比药典法高,脂溶性成分呈下降趋势; 而经发酵霉变后枳壳黄酮苷类成分明显下降,但脂溶性成分的量明显上升。此外,蒋以号等 [11] 的研究显示枳壳炮制前后其水溶性部位的 HPLC 指纹图谱相似,但不同炮制方法对脂溶 性部位中的 14 号峰的含量的影响程度不一,且麸炒品比生品枳壳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有更 强的促进作用,建议脂溶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炮制方法的依据。 四制香附为建昌帮独有品种,研究显示四制香附中挥发油及其他化合物种类较醋制香 附、生香附多,α-香附酮含量也高于其他品种,且四制香附及其石油醚部位抑制子宫平滑肌 收缩的作用均优于α-香附酮和生香附[12-14]。 炆法为建昌帮特有的炮制方法,炆地黄为代表性品种之一。王小平等[15-21]从炮制前后低 聚糖、多糖、还原糖及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角度,研究对比了地黄不同炮制方法的优劣,结 果认为建昌帮炮制品优于樟帮法和药典法;同时,熟地黄的 HPLC 指纹图谱结果也表明, 建昌帮炆熟地黄与炖制地黄、 蒸制地黄的指纹图谱差异明显,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炖制与蒸制 地黄为一类,而建昌帮炆熟地黄为另一类。 厚朴生品辛味峻烈,刺激咽喉,故临床常炮制入药。姜制不仅能消除对咽喉的刺激,还 可增强宽中和胃功效。 樟帮姜厚朴炮制方法与药典姜厚朴存在较大差异, 在姜汁炒干后闷润 至出霜方可使用,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研究结果显示樟帮特色姜制法中厚朴酚、和厚朴酚 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 并伴随新物质的产生和个别原有物质的消失, 且能更好地降低生厚朴 的刺激性,并表现出显著优于生品的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同时也强于药典姜厚朴;此 外,对胃肠道的促进作用,樟帮姜厚朴也更为出色,且出霜者更佳[22-25]。 樟帮法白芍饮片着色独特,其薄如纸,药效显著,名扬四海,素有“白芍飞上天”的说 法,现有酒炒法、煨法等改良炮制法,研究显示炮制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均有不同程 度降低,但煨品和酒炒品降低最少,且樟帮法饮片表现出优于药典法饮片的解痉、镇痛、活 血作用[26, 27]。 2.2 一般性研究药材 沙润是建昌帮的特色软化药材方法, 采用此法可以较好地避免樟帮法及药典法所造成的 槟榔碱的流失[28]。鸡内金的建昌帮法炮制因在砂炒前进行了切制,片状大小相等,受热均 一,较樟帮法更利于医院药房贮存和调剂,且外形美观又实用,可避免因卷曲压成碎末影响 临床使用[29]。从定性、定量指标结合来看,建昌帮栀子较其他方法更优,且品种多[30]。而 樟帮麸炒泽泻中泽泻醇 B23-乙酸酯含量较生品及其他炮制品高[31]。 2.3 毒性药材 附子临江片、 煨附子为江西法特有品种, 研究表明临江片中的三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明 显下降,仅次乌头碱有少量残存,且个别成分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出现了盐附子样品中没有 的新的化学成分, 且含量较高; 而煨附子中三种双酯型生物碱总含量高于樟帮黑顺附及药典 [32, 33] 法黑顺片 。 樟帮习用童便泡马钱,但因童便不卫生,气味难闻等因素而少用。研究发现,江西法及 改良江西法均可有效降低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且含量较其他炮制品种低,但改良法采用 醋酸,获得容易且廉价,而在药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毒性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研究者认 为可用醋制代替童便制[34-36]。 马兜铃酸 A 为马钱子神经系统毒性成分之一,而樟帮蜜炙马钱可使总提取物及马兜铃 酸 A 含量下降[37]。
标作为评价指标, 制定能反应其独特或优势临床疗效的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 再用此标准控 制生产,确保生产出优质的饮片以满足临床需要。 (2)樟帮炮制辅料讲究地道,归经如择,用量适度,疗效增强;建昌帮炮制辅料选料 独特、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但对特色炮制辅料的作用有所欠缺,且无统一标准, 基本上是采用食品、饮品及调味剂的标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特色炮制辅料作用的研 究,建立江西法炮制辅料的标准。 (3)樟建两帮饮片工艺考究,炮制精湛,风格独特;保持药效,发挥药效,独具特色。 但在实际临床中较少运用, 一为生产工艺多较粗糙和繁杂, 二为所采用的炮制工具较为落后, 影响了生产率,妨碍工业化大生产,以致不能大力推广使用。尽管临床优势明显,但工艺已 不能适应现代化饮片生产的需要,故要在遵循炮制原意基础上,对古法炮制工艺进行推敲, 对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限制所致的古法炮制中的不合理或是不尽完美的工艺和技术, 运用 现代制药设备和技术对其传统的炮制工艺进行再创新,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手段进行深 入研究,做到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炮制工艺,如果新法得当,则应弃旧立新。 (4)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尚无对樟建两帮特色炮制工艺与现代制药设备兼容性研究, 今后的研究应加强运用现代研究手段与制药装备, 对古法炮制技艺进行传承与创新, 打破传 统观念的束缚,研究适合樟建两帮炮制工艺的设备,创新和发展传统炮制工艺。 参考文献:
表 1 樟建两帮炮制工艺研究 药材 帮派 设计方法 指标参数 考察因素 优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凤眼片生枳 壳:柚皮苷、 1.发酵霉变凤眼 新橙皮苷含 片生枳壳:温度、1.凤眼片生枳壳:温度 28 ℃,相对湿度 量, 外观性状; 时间、湿度;2.凤 92%,发酵霉变时间 3 D。2.凤眼片麸炒 枳壳 樟帮 正交设计 2.凤眼片麸炒 眼片麸炒枳壳: 柚 枳壳:25%麦麸,锅内温度 200 ℃,炒 枳壳:炮制时 皮苷、 新橙皮苷含 制 120 S 间、温度、麦 量、色度差 麸用量 柚皮苷、橙皮 苷、新橙皮苷 炮制时间、 加蜜糠 炮制时间 80 S,加蜜糠量 0.01 g.g-1,炮 枳壳 建昌帮 正交设计 及醇溶性浸出 量、炮制温度 制温度 240 ℃ 物含量 栀子苷的量、 小鼠凝血时间 炒制砂温、 炒制时 油砂炒热均匀至 220 ℃, 炒碳时间为 栀子 建昌帮 正交设计 F 值、炭药吸 间 10 min。 附力及色泽度 缩宫素所致小 生姜、 食盐、 黄酒、 每 1 kg 药材用生姜 70 g,食盐 4 g,黄 香附 建昌帮 均匀设计 鼠痛经模型的 米醋用量, 炮制温 酒 0.3 kg,米醋 0.4 kg,在 180-190 ℃炒 镇痛效果 度,炮制时间 制 10 min 醋种类、醋用量、 马钱 樟帮改 马钱子碱和士 香醋,药液比(3:14),醋浸时间 l d, 正交设计 醋浸时间、 水漂时 子 良法 的宁含量 水漂时间是 1 d 间 厚朴 樟帮 星点设计 姜的用量、 炒制温 厚朴酚与和厚 姜的用量 15%,炒制温度 120 ℃,炒制 -效应面 度、炒制时间、出 朴酚质量分数 时间 12 min,出霜时间 7 D 法 霜时间
江西传统炮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颜冬梅,李娜,张金莲,龚千锋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4)
[摘要] “樟帮”和“建昌帮”是江西传统炮制技术的代表,因其独特的炮制加工技术,一 直在业界享有盛名。本文对樟帮和建昌帮炮制技术近年在文献工作研究、炮制机理、辅料作 用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整理,以提高对“樟帮”和“建昌帮”炮制技术的认识, 促进江西传统炮制技术和加工方法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 传统炮制;樟帮;建昌帮;进展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按中医用药的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方法和技 术,也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鲜明 特色和一大优势。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日益重视对传统炮制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樟帮、建昌帮、京帮和川帮合称为炮制界的四大帮派,江西樟帮和建昌帮占了中药炮制的半 壁江山,是旴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建昌不行”之说。 樟帮因其上乘的中药选料,精良的炮制技术,花色齐全的品种,享有“南国药都的美誉”; 建昌帮以擅长传统饮片加工炮制、药材集散交易著称,饮片切制风格独具特色。本文以樟帮 和建昌帮为研究对象,介绍其近年在文献研究、炮制机理、炮制工艺、辅料作用等方面的研 究概况,以为更好弘扬发展江西传统炮制技术,全面系统了解樟帮、建昌帮炮制工艺特色提 供依据。 1.文献研究工作 随着现代新兴技术的涌现, 传统制药技术已濒临失传和湮灭, 进行樟建两帮炮制工艺特 色的文献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以龚千锋为代表的药学工作者[1, 2]通过查阅历史记录、寻访樟建两帮后代的方法较为系 统地整理总结了樟建两帮的起源、发展、历史、炮制特色,收集归纳了樟建两帮中药传统炮 制方法, 该项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樟建两帮炮制技术提供了依据。 樟帮的炮制风格集中体现于 “药为医用,药为病用”。而建昌帮的炮制风格主要是“工具辅料独特,工艺取法烹饪,讲 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 此外,对樟帮和建昌帮中的具体炮制方法、具体炮制品种也进行了文献工作研究。如对 煨附子、炆熟地、姜汁制天麻、药汁制半夏等特色炮制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总结[3];总结了炆 法的传统炮制工艺和炮制原理,并提出了炆法新工艺的改进思路[4]。 2.炮制机理研究 药物经过炮制后, 药性和临床功效势必发生变化, 而这一变化及其规律就是中药炮制机 理研究的内容。古代用“盐制入肾,醋制入肝,酒制升提”这一简单而生动的理论来解释中 药炮制机理,但传统解释已经不能满足中医药文化交流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药学工作 者重点研究了枳壳、地黄、香附、厚朴、白芍等的炮制机理,对槟榔、鸡内金、泽泻、栀子 等的炮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此外,对一些有毒中药如附子、马钱子、马兜铃的炮制 机理也做了一定研究。 2.1 重点研究药材 枳壳为江西地方特色道地药材,炮制方法与众不同,药典法为麸炒,樟帮法为稍稍发酵 后再麸炒, 而建昌帮法为蜜麸炒。 研究者们主要从炮制对化学成分量的改变方面对其进行了 研究,包括黄酮类、挥发油类和脂溶性成分。结果表明炮制后挥发油的量、比例及种类都发 生了变化, 但江西法饮片与药典法饮片的挥发油含量无显著差异, 且 4 个主产地 (江西余黄“气味纯真而独厚,补血而不凝滞”,原因为炆制时加入了黄酒、陈皮、 砂仁等辅料, 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辅料的加入有利于地黄中低聚糖向单糖的转化, 且会引入新 [46, 47] 化学成分并使已有成分发生量的变化 。 5.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对江西传统炮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总结、炮制机理、炮制工艺、辅 料作用等方面,研究的品种较多,但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现有工作的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 (1)炮制机理、饮片质量研究方面,目前进行的研究工作主要从化学成分量的改变入 手,较少选择和疗效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今后的研究应在对饮片性状、检查、含 量测定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 更多地以临床疗效为导向, 选择和疗效密切相关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