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2 走进物质世界单元3 构成物质的微粒-章节测试习题(4)

初中化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2 走进物质世界单元3 构成物质的微粒-章节测试习题(4)
初中化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2 走进物质世界单元3 构成物质的微粒-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

1.【综合题文】“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相互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2.【综合题文】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臭氧(O3)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可为何它又是危害环境的污染物?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地表臭氧并不是人类活动直接排放出的污染物,而是因为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煤、汽车尾气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相对非常复杂,涂料、燃油,炼油厂、干洗店等,都会产生这种污染物。

自2013年中国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下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00~18:00)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我国对于臭氧污染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效降低臭氧浓度依然任重而道远。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3.【题文】根据如下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

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______;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______;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______;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______

【答案】(1)分子原子、离子(2)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也可以控制分子的定向移动(3)我在水分子之间穿行;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有时可以撞到我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性质和应用。

【解答】(1)材料1的内容是分子机器人,材料2的内容是药物分子运输车。所以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分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即分子、原子和离子。故填:分子,原子、离子;

(2)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材料中“分子机器人”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药物分子运输车”可以装载药物,由此可知,人类已经能够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故填: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也可以控制分子的定向移动;

(3)水分子很小,分子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我在水分子之间穿行,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有时可以撞到我。

4.【题文】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______。

(2)水烧开后可以把壶盖顶起______。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增大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

【解答】(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水分子在阳光下的运动速率比在阴凉处快,因此干的快;(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温度越高,间隙越大,水烧开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将壶盖顶起。

5.【题文】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答案】(1)空气中含有氮、氧等多种分子,空气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

(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总体积减小。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性质的应用。

【解答】(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空气中含有氮、氧等多种分子,故属混合物;(2)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故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总体积减小。

6.【题文】小芳同学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l)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从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l)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构成氨气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

【解答】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且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根据分子的运动规律解答本题。

(1)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遇到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花团,可使其显红色,故现象为: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

(2)由实验现象,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且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才会出现对应的实验现象;氨气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故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遇到无色酚酞试液形成氨水,证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构成氨气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7.【题文】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______;

(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

【解答】分子的性质包含以下几条:①质量和体积很小,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③分子间存在间隔,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⑤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以此为据解答本题。

(1)1滴水中含有大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故答案为:很小;(2)湿布擦过的桌面,留在桌面上的水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答案为:分子不断运动;(3)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分子间间隔变小,故体积变小,故答案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

8.【综合题文】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各自挥发出的HCl气体和NH3相遇时会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请根据右图实验回答:

9.【综合题文】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浓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10.【题文】下图为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运动示意图。

图A:27℃时,氢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为1900米/秒

图B:27℃时,氧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为480米/秒

图C:127℃时,氧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为560米/秒

(1)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填标号)。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

【答案】(1)BC (2)温度分子的种类(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冷的地方干得快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

【解答】(1)图B和图C是同种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速率,根据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可知,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BC;(2)由AB 可知,温度相同,分子不同,运动速率不同,故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1.【题文】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用微粒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______。

(2)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______。

(3)加油站附近要严禁烟火,是因为______。

(4)氢气可以燃烧而氧气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

(5)手上涂抹酒精后会感到发凉,是因为______。

(6)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______。

【答案】(1)它们都是由水分子(同种分子)构成(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5)酒精分子克服相互作用力,间隔变大,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6)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以上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

【解答】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冰是固态的水,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2)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3)加油站附近严禁烟火,是因为汽油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4)氢气可燃烧而氧气不可燃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5)手上涂抹酒精后会感到发凉,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克服相互作用力,间隔变大,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的缘故;(6)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12.【题文】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化学反应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分别代表碳、氧、氮原子)。请分别从以下方面,写出你所获得的各种信息。

(1)组成或构成:

(2)变化、质量或数量:

【答案】(1)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与2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氮气分子。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解答】(1)物质的组成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如: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构成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如: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

(2)物质变化是从物质的种类角度说明该反应,如: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变化的数量是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如: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与2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氮气分子。

13.【题文】如图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从上图你得到哪些化学信息(至少三条)?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答案】①空气是混合物;②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的改变;③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等(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的,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低;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等)。

【分析】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微观示意图,考查了微观上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空气含有氮分子和氧分子,是一种混合物;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由图示还可以看出: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的;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性质保持不变;液态氮的分子首先运动到空气中,说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低等。

14.【答题】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He-3”是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则氦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解答。

【解答】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He-3”是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则氦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2,因为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选B。

15.【答题】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可以确定的是()

A.该微粒是原子

B.该微粒是离子

C.该微粒质子数为18

D.该微粒已达到稳定结构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解答】微粒包括原子或离子,故X可能等于18,也可能不等于18。当X等于18时,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该微粒是原子;当X不等于18时,核电荷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该微粒是离子。A、B、C错误。当最外层电子数是8时,微粒达到稳定结构,D正确。故选D。

16.【答题】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C.30

D.56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解答。

【解答】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核外电子数也为26,故选B。

17.【答题】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解答。

【解答】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选B。

18.【答题】2014年4月14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的铯原子钟,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已知这种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A.188 B.78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

【解答】由于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5,则其核外电子数为55。故选C。

19.【答题】钛的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在航天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中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A.48

B.22

C.26

D.4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故其核内质子数为22。故选B。

20.【答题】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

【解答】A、分子、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认识错误,故A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B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所以“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认识错误,故C错误;

D、分子不一定比原子、离子大,认识错误,故D错误。故选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