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1]
发射机的指标测量
![发射机的指标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6e6c831360cba1aa911da79.png)
发射机的指标测量一、参考资料●GB/T 12192—199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GB/T 15844.1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5874—1995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通用规范●《通信技术标准汇编(移动通信卷)》二、测量条件1、国标要求的条件国标对指标测量条件作了详细的规定,大致有以下方面。
●被测设备安装完整性●基本电源的标准条件●标准大气条件●测量场所、被测设备和测量工具的电磁屏蔽条件●测量仪器的精度●辅助测量设备的工作状况2、现有测量条件:●被测设备可能由于实时调试需要而未按规定安装完整,容易引入外界无线电干扰。
●应用由市电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交流市电源未经滤波稳压等净化处理,可能引进各种频段的干扰。
●由于缺乏电磁屏蔽室,整个测量过程只能暴露在存在各种电磁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稍偏低于实际值。
●测量仪器主要有综测8920A、频谱仪8560E和失真度测量仪,对某些指标只能作近似测量或者对比测量。
●辅助测量设备主要是连接线、衰减器、耦合器,尽量其工作状态良好。
三、主要指标1、射频输出阻抗2、信道间隔3、工作频段4、频率误差5、输出载波功率6、输入功率与总效率7、音频失真8、频率稳定度9、调制灵敏度10、调制限制11、调制特性(音频相应)12、剩余调频13、邻道功率(邻道发射)14、杂散射频分量(杂波发射、杂散抑制)15、剩余调幅16、高调制频率时的发射频偏17、杂散噪声18、平均辐射载波功率19、发射机之间的互调20、共址多信道发射隔离21、相对音频互调产物电平22、发射机启动时间23、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四、部分主要指标的测量方法根据以往的设备送检报告、南京厂验,针对性地对发射机(由发射模块和功放模块连接构成的大功率发射机)的主要指标中的射频输出阻抗、信道间隔、工作频段、频率误差、输出载波功率、输入功率与总效率、音频失真、频率稳定度、调制灵敏度、调制限制、调制特性、剩余调频、邻道功率、杂散射频分量这14个指标进行了详细测量,其余9个主要指标的测量将在日后陆续跟进。
发射功率的测量方法
![发射功率的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6e05db240c844769eaee11.png)
1 发射功率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也是无线电管理部门需要检测的技术指标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发射功率的测量方法。
功率测量的基本知识1.1 功率测量的理论分析 在直流和低频时,电压的测量是简单和直接的。
功率可以直接通过计算获得,P=V*I,由欧姆定律可知V=I*R,通过代换V或I,可得P=V*I =I2R= V2/R,只要知道V、I、R中任两个变量的值就可计算出功率值。
但在高频时,根据传输线原理可知,电压和电流可能随传输线的位置改变,如图1所示。
但功率是不变的,因此在射频和微波频率,大多数应用都采用直接功率测量,因为电压和电流测量已变得不现实。
1.2 功率单位 功率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瓦特(W),但在无线电通信领域,我图1 高频电压随传输线位置改变52 中国无线电2005/92们常用的单位是分贝毫瓦dBm 。
定义如下: PdBm=10Lg(P/P0) 式中,P是以毫瓦为单位的功率值;P0为1 mW的参考功率。
由上式可知:0 dBm是1 mW。
根据对数基本性质,可得到一个简单导则是每3 dBm功率加倍,每-3 dBm功率减半。
每10 dBm为10倍,每-10 dBm为1/10。
例如+29 dBm是多少?29 dBm=(10+10+3+3+3)dBm=(10*10*2*2*2)mW=800mW,因此结果是800 mW。
1.3 功率的几种常用基本形式 平均功率是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发信机在调制中以与所遇到的最低频率周期相比的足够长的时间间隔内,供给天线馈线的平均功率。
对于脉冲调制信号,则要在若干脉动重复上平均信号。
在所有功率测量中,平均功率是最常进行的测量。
峰功率是指最大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和峰功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
对于射频脉冲信号,如果知道信号的占空比,就可从测量得到的平均功率按下列公式确定峰功率。
Ppeak = Pavg/占空比 发射功率的测量方法 目前我站配备的测量功率的仪器有德国R&S公司的CMS54综测仪、FSP30频谱分析仪、NRT功率计。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1]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1]](https://img.taocdn.com/s3/m/5bf74dd0240c844769eaee93.png)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矢量信号分析仪 测量时如果发射机可以发射载波,则可用计数器或频谱仪的计数器功能直接进行测试。如 果发射机不能去掉调制信号,则可用频谱仪寻找是否有载波泄漏或寻找与载波频率有固定关系
-4-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及
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的单频信号并进行测试。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不满足可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在调制域对其频率容 限进行测试,但必须知道发射机发射信号的调制方式、符号速率、匹配滤波器等参数。对于大 多数 TDMA 系统如 GSM、Tetra 手机都需要在调制域中进行频率容限的测试。 计数器、频谱仪或矢量信号发生器使用的参考时基精度应比被测指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3.3 占用带宽 测试方框图如下:都有占用带宽的测试功能,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 TDMA 信号或 TDD 双 工方式的信号测量时,必须使用门限触发功能,捕捉到全部的发射频谱。 3.4 邻道功率测试 3.4.1 引言 基于 CDMA 原理(码分多址)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二代 TDMA(时分多址系统, 如 GSM 或 IS-136)系统或传统的第一代模拟 FDMA 系统(频分多址,如 AMPS)相似都采用 频率复用原理。这意味这些系统的频带内要有多个相同带宽的无线信道以提供复用。这些系统 与传统的模拟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无线信道占用较大的带宽。传统的模拟无线系统如美 国的 AMPS 系统,指配给每个用户分离的发射和接收信道,通信期间这些信道一直被占用。 TDMA 系统中,多个用户在时域中共用发射和接收信道(频分双工如 GSM 系统) ,或发射和接 收的信道相同(时分双工如 DECT 系统) 。基于 CDMA 原理的移动通信系统,许多用户(通常 约为 128 个)共享足够宽的发射和接收信道,两个信道一直被占用,采用不同的解扩码区分用 户。 为了确保大量用户无骚扰的接收,绝对有必要避免频带内的邻道干扰。一个重要的准则是 邻道功率要足够小, 其可以定义为绝对值 (单位 dBm) 或与发射信道功率的相对值 (单位 dBc) 。 对于 CDMAOne 系统(IS-95,1.25MHz 信道带宽) ,补充规定了在相邻的模拟移动通信系 统 AMPS(30kHz 信道带宽)信道内的泄漏功率。 TDMA 系统 (如 IS-136 或 GSM) , 发射功率和由此在邻道内产生的无用功率都只在一定的 时隙内产生。因此特殊的测量如门限功能(只在击活的时隙内测量)是需要的。经常要去区分 在邻道产生的杂散是由调制的稳态信号(调制谱)产生或由发射信号的关断(开关谱)产生的。 因此测量 TDMA 系统所用的频谱仪必须具备合适的邻道功率测量以及门限和触发功能。 3.4.2 与邻道功率测量有关的关键参数 除了用户信道及相邻信道的带宽外,信道间隔对邻道功率测量来讲是重要的。信道间隔可理解 为用户信道与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率间的差值。 进行信道功率测量的邻信道的序号也是重要的。下表示出了根据信道序号对应的测量信 道:
无线电变频发射机与接收机检验规范
![无线电变频发射机与接收机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cf0db2cbcd126fff7050b88.png)
检验规范
产品名称:ABE4变频系列 文件编号: 制作日期: 页次:
审核: 项 目 1、多功能电源一台; 2、成品测试架一台; 3、聚焦显示器一台; 检 验 内 容
制作: 缺失判定 所用工具 CR MAJ MIN
所 需 4、ABE接线夹具一个接收夹具的端子为:①为空脚;②为电源正极;③为电源负极;④⑤为常闭报警输 设 出;⑤⑥为常开报警输出;⑦⑧为防拆开关。 备 5、将ABE4变频发射机固定在测试台对面墙壁上。 6、将ABE4变频接收机固定在测试台对面墙壁上。 7、给对面发射机与接收机接通16.5±0.5V电源。 1、按动摇杆,对面ABE4变频发射机电源指示灯(绿色)亮启,发射机工作。 2、取下接收机滤光外罩。 3、面对发射机方向固定在测试台上。 4、夹上专用夹具(将测试台电源调为30V档),测试台上NO灯亮。 5、机上ALARM、GOOD、LEVEL灯和测试台上NO灯亮,调整光轴角度直至信号强度指 ○ 示灯(10只白发红LED)应全部点亮,接收机处于故障报警状态。 6、电流为43±6mA。 ○ 手工操作 手工操作 测试台 ○ ○ 发射机 手工操作 手工操作
手工操作
手工操作
手工操作 测试台 手工操作 测试台
检验规范
产品名称:ABE4变频系列 文件编号: 审核: 项 目 检 验 内 容 制作日期: 制作: 缺失判定 所用工具 页次:
项 目
检 验 内 容 CR MAJ MIN 14、用手遮住任两个透镜测单管电压,电压值应在1.8伏以上。 15、将遮光时间旋钮顺时针旋到底,设定为快速步行探测模式。 16、在距接收机0.1米处用纸板完全遮断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辐射光束。 17、纸板的遮断时间在20±2ms时应无报警。 18、纸板的遮断时间在40±4ms时发射机/接收机应产生大于3秒的报警输出。 19、完全遮断时观察测试孔电压值降为0.01V以下(噪音测试)。 20、接收机上信号强度指示灯会全部熄灭。 ○ ○ ○ ○ ○ ○ ○ ○ ○ ○ ○ ○
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测试要求及方法
![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测试要求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78da1c5f0e7cd184253671.png)
第一部分:术语与定义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符号和缩略语 (7)4.1 发射功率中的术语符号和说明 (7)4.2 缩略语 (7)参考文献 (9)III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测试要求及方法第一部分:术语与定义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3、术语与定义3.1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 in-use transmitting equipment of radio station设置或使用的无线电台(站)发射机及影响其发射性能的设备。
3.2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检测 in-use transmitting equipment of radio station testing 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据法定规则,对在用设备实施检测。
3.3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供给天线的功率与指定方向上相对于全向天线的增益(绝对或全向增益)的乘积。
3.4(指定方向上的)有效辐射功率(e.r.p)effective radiated power(in a given direction)供给天线的功率与指定方向上相对于半波振子的增益的乘积。
3.5频率容限 frequency tolerance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偏离指配频率(或者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容许偏差。
频率容限以百万分之几或以若干赫兹表示。
13.6指配频率 assigned frequency指配给一个无线电台(站)的频带的中心频率。
无线电设备的检验
![无线电设备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41c7ff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5.png)
无线电设备的检验检验概览无线电设备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的设备。
检验是为了验证设备是否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发射、接收信息,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如果设备没有经过检验或未通过检验,使用者可能会受到电磁辐射或其他损害。
无线电设备检验的过程包括审核文件、检查设备、进行测试、记录信息和评估结果。
在检查设备时,焊缝、过滤器、电容和电感等元件都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
相关标准无线电设备检验所依据的相关标准如下:国际标准国际上无线电设备检验方面的主要标准有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发表的ITU-R建议,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标准。
国家标准中国的无线电设备检验标准主要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相应的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发布。
例如,无线电发射设备可能会根据《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规定》进行检验、调整和维护。
此外,在行业内也有自制的标准,例如中国电信行业标准《无线电设备技术要求》等。
检验测试无线电设备检验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是指在特定电磁环境下,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并且不会以其它无线电设备干扰到该设备的工作。
电磁兼容性测试可以分为发射、传输和接收三个部分。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设备的绝缘抗电强度是否符合标准,电气接地是否合理等。
辐射危害辐射危害测试包括人体可承受电磁波的范围试验、设备对环境的干扰测试、人体在该电磁环境下保持正常心率的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不良事件评估不良事件评估可使检验员了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
检验应用无线电设备的检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以下方面:通信对于通信行业,无线电设备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在国家的视野下,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也必须保持通信设备的稳定工作。
公共安全对于公共安全方面,无线电设备的检验体现在警车使用的通讯设备、消防通讯装备以及气象防灾设备等方面。
科研在科研方面,无线电设备检验广泛运用于电磁兼容性测试、电磁辐射场强测试等方面。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192d1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3.png)
(实用版4篇)编制人: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了4篇《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4篇)《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篇1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是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设备类型,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和频段。
例如,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适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而无线电发射机相关则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通常,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射设备的频率容限参数项,即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
2. 发射设备的上限工作频段,即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最高频率。
3. 发射设备的功率和调制方式,即设备输出的功率和信号的调制方式。
4. 发射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设备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发射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即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相互干扰的程度。
针对不同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类型和应用场景,还有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例如,对于广播发射机,需要测量其输出功率、载波抑制比、调制深度等参数;对于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需要测量其频率容限、调制方式、发射功率等参数。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篇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是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包括了一系列的技术指标,如频率容限、调制方式、输出功率、频率稳定性、谐波分量等。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56dc5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6.png)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是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核准检验时需满足的相关标准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核准检验标准要求。
1.电磁兼容性要求:无线电发射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以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
对于发射设备的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以确认其在预设场景下的工作稳定性。
2.无线电频带使用规范:无线电发射设备在进行核准检验时需要满足相关频带的使用规范。
这包括国家标准或者国际协议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带宽,以及功率等参数。
设备需要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工作,并且不应超过允许的功率限制。
3.产品电气安全要求:无线电发射设备需要满足相应的电气安全要求,以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这包括对电源电压、绝缘阻抗、接地和设备外壳的测试,以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用户造成电击、火灾等危险。
4.辐射辐射危害和电磁辐射限值: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核准检验要求也包括对其辐射辐射危害和电磁辐射限值的测试。
这是为了保护用户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避免超出国家或者国际规定的辐射限值。
5.设备技术参数要求: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技术参数也是核准检验的重要内容。
测试包括频率范围、工作模式(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传输速率、调制方式等。
设备需要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其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和性能。
6.产品标识和文档要求:无线电发射设备在核准检验时还需要符合相关的产品标识和文档要求。
这包括设备的型号标识、生产厂商标识、合规标志等。
另外,设备还应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用户手册、技术规格书和其它相关文档。
总结起来,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过程,旨在确保无线电设备符合国家或者国际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保证其在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这些标准要求包括了电磁兼容性、频带使用规范、电气安全、辐射危害和电磁辐射限值、技术参数、产品标识和文档等方面的要求。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da4c2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6.png)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能够产生和辐射无线电频率的设备,如手机、广播电台、卫星通信设备等。
为了保障无线电领域的无线电频率的有序利用和电磁环境的保护,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对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分类和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检验标准。
1.频率范围与输出功率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频率范围和输出功率是核准检验的重要标准。
不同类型的设备对应不同的频率范围和输出功率要求。
例如,对于手机,通常需要检验其支持的GSM、CDMA、WCDMA等频段,并检验其输出功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辐射电磁波能力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辐射电磁波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要求。
辐射电磁波能力包括电磁波辐射范围、辐射功率、不同频段的辐射特性等。
检验机构会通过专业的测试仪器对设备的辐射电磁波能力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的辐射限值。
3.信号质量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信号质量也是一个核准检验的重要指标。
信号质量包括信号的稳定性、带宽、误码率、调制解调能力等。
检验机构会通过特定的信号测试仪器对设备的信号质量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比对,确保其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4.抗干扰能力无线电发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干扰因素,抗干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抗干扰能力包括设备对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程度、设备在电磁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的工作稳定性等。
检验机构会通过专业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对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估和检验。
5.安全性能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安全性能是核准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全性能包括设备的电源适配能力、电路短路保护、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等。
检验机构会对设备的内部电路和外部接口进行测试,以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6.电磁兼容性无线电发射设备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兼容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要求。
电磁兼容性包括设备对其他无线设备和电磁辐射的兼容性,以及设备本身对外界电磁干扰的耐受能力。
检验机构会通过专业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和检验。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参考标准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1d950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9.png)
⽆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参考标准⽆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㈠调频收发信机1.国家⽆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办频〔1996〕93号)使⽤频段:336-399.9MK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同频单⼯频段:358-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同频单⼯频段:379-382MHz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函【2001】85号)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2)356-358MHz/366-389MHz3)376-379MHz/386-389MHz4)358-361MHz5)379-380.5MHz(2)共⽤组⽹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2.380.5-382MHz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2001】869号)⼯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共20个)4.信息产业部《关于400 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信部⽆【2001】793号⼯作频率同35.国家⽆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件《关于450 MHz频段内增加农村⽆线接⼊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频[1998]66号使⽤频率范围:基地台发射频率:460.500-461.975MHz⽤户终端发射频率:450.500-451.975MHz6.信部⽆〔2002〕10号《关于900 MHz频段⽆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关使⽤频率有关问题的通知》7.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44.1—1995《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机通⽤技术条件》8.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92—1990《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法》9.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93—1990《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法》10.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160-94《⽆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11.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939-1995《⽆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通⽤规范》12. 信⽆函〔2005〕53号《关于进⼀步推⼴应⽤900MHz频段⽆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说明: 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的技术指标要同时参考⽂件“信息产业部⽆线电管理局《关于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信部⽆ [2001] 793号)”以及三个参照标准。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依据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9c1a68e4856a561252d36f4e.png)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依据(一)调频收发信机1. 工信部无[2009]66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2. 信部无[2001]793号《关于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3. 信部无[2005]423号《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4. 国无办频[1996]93号《关于350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5. 使用频段:336 MHz~399.9MH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 MHz~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 MHz~358MHz同频单工频段:358 MHz~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 MHz~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 MHz~379MHz同频单工频段:379 MHz~382MHz6. 信无函[2001]85号《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方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用频率:1)351 MHz~356MHz/361 MHz~366MHz2)356 MHz~358MHz/366 MHz~389MHz3)376 MHz~379MHz/386 MHz~389MHz4)358 MHz~361MHz5)379 MHz~380.5MHz(2)共用组网频率:1)372 MHz~376MHz/382 MHz~386MHz2)380.5 MHz~382MHz7. GB/T 21646-2008《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8. 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1】869号)工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无线电台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无线电台主要参数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7c10a9d1f34693daef3e90.png)
无线电台主要参数测量方法一、频率和发射带宽频率测量是为了测定频率稳定度和频率漂移,并确保对发射机施加的频率容差。
频率的测量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设备检测(又叫近端监测)和空中监测(远端监测)。
无论是设备检测还是空中监测,又都可分为一般测量和高精度测量两个档次。
所用测量仪表精度高于待测频率的频率容限或高于发射机有关设备规范所规定的频率稳定度一个数量级的测量称之为一般测量;所用测量仪表精度比一般测量更高或用标频台发射的标准频率作基准频率进行的测量,用精度高于待测频率若干个数量级的频率源作标准频率进行的比较测量均应为高精度测量。
空中监测一般是指无线电管理机构对无线电台发射的无线电信号频率质量实施的监视检查。
这种检查的特点一是距离远,即需用高灵敏度及高精度,工作频率范围很宽的接收机与频率观测仪表相配合;二是对信号的多种特性进行集中监测,例如除监测频率容限(或频率稳定度)外,其它监测如发射类别、占用带宽、场强(发射功率)大小、带外发射等。
由于所得结果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不一定代表该值为使用时的真正最大频率误差。
为了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可靠,通常要作若干轮次测量(一般检查限于两次即可),从中选出最大的频率误差作为真正的最大频率误差,用它来与频率容限相比较并作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断。
为了制定各国际监测台统一遵守的带宽估计方法并使国际频登记会(现改为无线电通信部门)能够对不同监测台的结果进行比较,1966年在奥斯陆召开的CCIR第十一届全会上通过了一项建议,建议中提出,各监测台必须采用6dB带宽和26dB带宽(下文称为“xdB”带宽)的方法来估计带宽。
xdB带宽定义为某频带宽度,在这频带之外所有频谱分量都比发射的峰值电平低6dB以上,或低26dB以上。
在常规监测条件下,占用带宽测试比较困难,而对于调幅、调频和常用数字调制等大多数信号方式,其发射频谱能量的主要部分(95%以上的能量)集中在26dB带宽之内,故规定发射带宽为26dB带宽,并可利用频谱分析仪自动测量该项指标。
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
![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4ebbe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4.png)
测试环境限制
开路测试技术需要在特定的测 试环境中进行,例如需要使用 特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这可 能会限制测试的灵活性和可移
植性。
测试覆盖范围
开路测试技术可能无法覆盖设 备的所有功能和性能指标,从 而影响测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
05
开路测试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一: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故障检测
开路测试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工业物联网
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发展, 开路测试技术将应用于更 多的工业设备,实现远程 监控和维护。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领域需要大量的 无线通信,开路测试技术 将为智能交通的无线通信 提供可靠的保障。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需要大量的无线 传感器和网络,开路测试 技术将为智慧城市的无线 通信提供可靠的保障。
开路测试技术还可以通过对设备的调制特性、频谱特性和抗干扰能力等参数的测量,评估设备的整体 性能。
开路测试技术的应用范围
开路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发 射设备的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中 ,用于检测和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安 全性。
VS
在移动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电 子对抗等领域,开路测试技术都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设备的正常运 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磁干扰导致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
06
开路测试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开路测试技术的改进方向
01
02
03
自动化测试
随着技术的发展,开路测 试将更多地采用自动化测 试方法,提高测试效率和 准确性。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分 析测试数据,提供更准确 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提高 维护效率。
5G技术的应用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开 路测试技术将结合5G技 术,实现更高速、更高效 的无线传输。
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
![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8f18d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b.png)
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通信无线电设备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通信工具,包括手机、对讲机、GPS、卫星通信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不仅关系到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和精度,还关系到人们的通信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测试和校准技术及其重要性。
一、性能测试技术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率测试通信无线电设备的功率测试是对设备发射功率的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接收功率计和扫频仪测量法。
接收功率计法是将接收功率计与待测设备进行连接,测量设备在不同频段和功率下的实际发射功率。
扫频仪测量法则是利用扫频仪测量设备在不同频段和功率下发出的实际信号强度。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对设备发射功率的准确性和精度进行检验。
2. 灵敏度测试灵敏度测试是对通信无线电设备接收灵敏度的测试。
灵敏度是设备接收信号的最小功率值,这也是一个接收机常常接受和处理识别的最低信号功率。
灵敏度测试方法通常采用噪声发生器或信号发生器进行测量。
噪声发生器发出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是已知的,用于检测不同功率的信号的最低信噪比值。
信号发生器则可用于测量设备接收灵敏度的底限。
3. 正确性测试正确性测试是检验通信无线电设备采集、处理和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该测试可包括频率稳定度、时钟稳定度、频偏误差、时偏误差等测试。
具体测试方法包括1HZ GPS时钟测试、GPS频偏误差测试等。
4. 频率误差测试频率误差测试是对设备发射频率误差的测试。
设备误差是指实际发射频率与标准频率的偏差,可以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来测试。
通常使用时间计数法和扫频法来进行测量。
以上四个测试方法都是通信无线电设备性能测试的基本内容,可以有效检验设备工作性能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校准技术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校准技术是指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然后对设备进行校准调整,使设备达到标准要求。
校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标准信号的产生和校准技术标准信号的产生是测试和校准的基础之一。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97e36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0.png)
一、引言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设备,如手机、对讲机、广播发射机等。
在我国,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型号核准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标准要求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的标准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二、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的概念和意义1. 概念: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是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型号进行检验,以确认其满足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2. 意义: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的意义在于保障国家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用户的通信权益,同时也是实施无线电管理、促进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的标准要求1. 设备质量标准:包括设备的材料、制造工艺、外观质量等要求。
2. 无线电性能标准:包括设备的发射功率、频率稳定性、调制度、抗干扰能力等要求。
3. 电磁兼容标准:包括设备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和耐受能力的要求。
4. 安全性标准:包括设备的电气安全、防雷击、防火灾等要求。
5. 法规符合标准:包括设备的型号核准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要求。
四、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的程序和内容1. 申请阶段:申请单位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申请。
2. 材料审核: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的完整和准确性。
3. 检测检验:相关部门对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质量、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和检验。
4. 报告评定:相关部门根据检测检验结果评定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的合格与否。
5. 核准发布:符合要求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申请单位,将获得相应的核准证书和编号,方可在国家范围内生产,销售和使用。
五、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的重要意义和意见建议1. 重要意义: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通信网络安全、维护广大用户通信权益,保护公共利益,促进通信技术的合理有序发展。
2. 意见建议:提高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的标准要求,更新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监管措施,提升检验评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促进无线电发射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5a757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f.png)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注:检验方法标准一经修订,检验机构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新标准进行检验。
附表1-2广播发射机(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产品检验项目、依据标
准
注:检验方法标准一经修订,检验机构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新标准进行检验。
附表1-4广播发射机(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机)产品检验项目、依据标准
注:检验方法标准一经修订,检验机构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新标准进行检验。
附表1-4(续)
注:检验方法标准一经修订,检验机构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新标准进行检验。
附表1-5电视发射机(模拟电视发射机)产品检验项目、依据标准
注:检验方法标准一经修订,检验机构自标准实施之口起按新标准进行检验。
GB 13421-19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3421-19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8f6d6b58fafab069dc0293.png)
GB 13421-19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3613-1992 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 13614-19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 13615-199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 13616-19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 13618-1992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GB 13837-1997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3425-1992 24路海底同轴电缆载波电话设备测试方法GB/T 13426-1992 数字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3427-1992 增量调制终端设备技术要求GB/T 13428-1992 增量调制终端设备测量方法GB/T 13429-1992 120 路海底同轴电缆载波电话设备测试方法GB/T 13430-1992 24路海底同轴电缆载波电话设备技术要求GB/T 13431-1992 120 路海底同轴电缆载波电话设备技术要求GB/T 13503-1992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13504-1992 汉语清晰度诊断押韵测试(DRT)法GB/T 13543-1992 数字通信设备环境试验方法GB/T 13581-1992 高保真头戴耳机最低性能要求GB/T 13619-1992 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干扰计算方法GB/T 13620-1992 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GB/T 13622-1992 无线电管理术语GB/T 13721-1992 移动通信选择呼叫设备音频段和模拟系统测量方法GB/T 13722-1992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3855-1992 通路传输自动测试设备技术条件GB/T 13856-1992 4GHz微波联络机技术条件GB/T 13857-1992 微波通信系统远程监控设备技术条件GB/T 13858.1-1992 中距离地面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彩色电视调制机和解调机(1路电视和4路伴音)技术条件GB/T 13858.2-1992 中距离地面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300路电话调制机和解调机技术条件GB/T 13859-1992 2048 kbit/s 30路脉码调制分插设备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GB/T 13948-1992 送话器测量方法GB/T 13949-1992 视频系统中21芯连接器的应用特性GB/T 13953-1992 隔爆型防爆应用电视设备防爆性能试验方法GB/T 13993.1-1992 通信光缆系列总则GB/T 13994-1992 60路PCM/ADPCM编码转换设备技术要求GB/T 13995-1992 TDM/FDM 60路复用转换设备技术要求GB/T 13996-1992 光缆数字线路系统技术规范GB/T 13998-1992 电信线路磁感应纵电动势和对地电压、电感应电流及杂音计电压的测量方法GB/T 14001-1992 磁带录像用时间和控制码GB/T 14013-1992 移动通信设备运输包装GB/T 4958.14-199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通用的测量第二节射频范围的测量GB/T 4958.15-199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通用的测量第四节基带范围的测量GB/T 4958.16-199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第三节射频分支网络GB/T 4958.17-199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六节分集、双路和热备用设备GB/T 12751-1991 电视同步期传一路高质量声音的技术规范GB/T 12752-1991 船用罗兰C接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12840-1996 盒式磁带录音机运带机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2857-1991 电视广播接收机在非标准广播信号条件下的测量方法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3038-1991 载波电话设备包装GB/T 13127-1991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终端设备GB/T 13128-1991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字符总表和编码字符集GB/T 13129-1991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控制规程GB/T 13130-1991 汉字智能用户电报在公用电信网上的互通技术条件运输服务GB/T 13136-1991 市话用户环路载波设备技术条件GB/T 13137-1991 2.6/9.5 mm综合中同轴电缆高频四芯组或高频线对12路载波电话终端设备技术条件GB/T 13158-1991 数字交换机的时钟和同步设备进入数字网的兼容性测试方法GB/T 13159-1991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3167-1991 长途光缆通信系统进网要求GB/T 13168-1991 标准2.6/9.5mm 同轴线对上8MHz (1800路) 载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GB/T 13169-1991 标准1.2/4.4mm 同轴线对上4MHz (960路)载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GB/T 13185-1991 驼峰测速雷达GB/T 13186-1991 机载多普勒导航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187-1991 磁带录放音系统一般条件与要求GB/T 13188-1991 电视广播接收机机械式调谐器总技术条件GB/T 7262.2-1991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设备配备GB/T 7262.3-1991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组网技术要求GB 12638-1990 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GB 12641-1990 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维护与操作的安全要求GB/T 12171-1990 TDM/FDM 60路复用转换设备进网要求GB/T 12182-1990 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83-1990 空中交通管制机载应答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85-1990 中波调幅广播激励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89-1990 电视广播激励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92-199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GB/T 12193-199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方法GB/T 12194-1990 电视广播发射设备名词术语GB/T 12195-1990 脉冲式按键电话机测试方法GB/T 12196-1990 电话用脉冲式按键号盘测试方法GB/T 12197-1990 双音多频式按键电话机测试方法GB/T 12198-1990 电话用双音多频式按键号盘测试方法GB/T 12281-1990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他设备互连配接要求GB/T 12322-1990 通用型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GB/T 12323-1990 电视接收机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T 12338-1990 黑白通用型应用电视摄像机测量方法GB/T 12357-1990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GB/T 12364-1990 国内卫星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2365-1990 广播电视短程光缆传输技术参数GB/T 12401-1990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含馈源网络)和伺服系统设备技术要求GB/T 12449-1990 以专用连接线方式互连的声音和电视广播发射设备与监控设备之间的接口GB/T 12503-1995 电视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2506-1990 测风雷达通用技术条件GB/T 12563-1990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地面接口要求GB/T 12566-1990 声音和电视广播发射设备信号链接口GB/T 12572-1990 发射机频率容限GB/T 12639-1990 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性能的在轨测试方法GB/T 12640-1990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测量方法GB/T 12647-1990 通用型应用电视制式GB/T 12648-1990 天气雷达通用技术条件GB/T 12649-1990 气象雷达参数测试方法GB/T 12650-1990 奥米加和差奥米加系统船用接收设备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1410-1989 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规定GB 12048-1989 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GB/T 10757-1989 邮政通信网术语GB/T 11052-1989 600bit/s电报时分复用设备技术要求GB/T 11053-1989 特定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GB/T 11054-1989 基本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GB/T 11055-1989 长途电话全自动对端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11298.1-1997 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测量方法系统测量GB/T 11298.2-1997 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测量方法天线测量GB/T 11298.3-1997 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外单元测量GB/T 11298.4-1997 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内单元测量GB/T 11299.10-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十节:高功率放大器GB/T 11299.11-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分系统组合测量第一节:概述GB/T 11299.1-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第一节总则GB/T 11299.12-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分系统组合测量第二节:4~6GHz 接收系统品质因数(G/T)测量GB/T 11299.13-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分系统组合测量第三节:频分多路复用传输的测量GB/T 11299.14-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分系统组合测量第四节:黑白和彩色电视传输测量GB/T 11299.15-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分系统组合测量第五节:天线跟踪和控制GB/T 11299.2-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第二节:射频范围内的测量GB/T 11299.3-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第三节:中频范围内的测量GB/T 11299.4-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第四节:基带测量GB/T 11299.5-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第五节:噪声温度测量GB/T 11299.6-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天线(包括馈源网络)GB/T 11299.7-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三节:低噪声放大器GB/T 11299.8-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四节: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GB/T 11299.9-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七节:频率调制器第八节:频率解调器GB/T 11318.1-1996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1部分:通用规范GB/T 11324-1995 139264 kbit/s正码速调整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11328-1989 1.2/2.4mm 综合同轴电缆高频线对24路载波电话终端设备技术条件GB/T 11329-1989 载波系统线群分路设备基本技术要求GB/T 11330-1989 载波系统超群链路附加均衡设备基本技术要求GB/T 11442-1995 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43.1-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11443.2-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二部分:频分多路复用/调频载波通道GB/T 11443.3-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三部分:单路每载波通道GB/T 11443.4-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四部分:电视/调频载波通道GB/T 11444.1-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接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部分:频分多路复用/调频设备GB/T 11444.2-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接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部分:单路每载波设备GB/T 11444.3-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接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第三部分:电视/ 调频设备GB/T 11445.1-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部分:频分多路复用终端设备GB/T 11445.2-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部分:单路每载波终端设备GB/T 11468-1989 265 无线电高度表GB/T 11469-1989 无线电高度表通用技术条件GB/T 11592-1989 公用数据网上起/止传输业务使用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结设备(DCE)间的接口GB/T 11593-1989 公用数据网上同步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 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间的接口GB/T 11594-1989 公用数据网上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间的互换电路定义表GB/T 11599-1989 与同步V系列调制解调器接口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在公用数据网上的用法GB/T 11600-1989 与异步双工V系列调制解调器接口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在公用数据网上的用法GB/T 11820-1989 市内光缆通信系统进网要求GB/T 12046-1989 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及必要带宽的确定GB/T 12047-1989 多节目静止图像广播系统GB/T 12058-1989 扬声器听音试验GB/T 12060-19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T 12062-1989 高保真声频组合设备最低性能要求GB/T 12119-1989 船用导航雷达湖岸试验方法GB/T 12120-1989 空中交通管制航路监视一次雷达通用技术条件GB 9159-1988 无线电发射设备安全要求GB/T 10198.1-1988 传真机技术要求一类文件传真机GB/T 10198.2-1988 传真机技术要求二类文件传真机GB/T 10198.3-1988 传真机技术要求三类文件传真机GB/T 10199.1-1988 传真机测试方法文件传真机(摸拟)GB/T 10199.2-1988 传真机测试方法文件传真机(数字)GB/T 10200-1988 19mm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U-matic H 格式)GB/T 10239-1994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0291-1988 仪器推车基本尺寸系列GB/T 4958.10-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一节通则GB/T 4958.11-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三节黑白和彩色电视传输的测量GB/T 4958.12-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四节频分复用传输的测量GB/T 4958.1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五节相互干扰的测量GB/T 4958.2-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二节:基带测量GB/T 4958.3-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六节:声音节目传输的测量GB/T 4958.4-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第一节通则GB/T 4958.5-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第四节频率调制机GB/T 4958.6-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第五节频率解调机GB/T 4958.7-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七节发射机GB/T 4958.8-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第八节接收机GB/T 4958.9-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第九节备用通道倒换设备GB/T 8578-1988 调频接收机中间频率GB/T 8617.1-1988 调频广播编码器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立体声GB/T 8617.2-1988 调频广播编码器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附加声道GB/T 8617.3-1988 调频广播编码器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双节目GB/T 9001-1988 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GB/T 9002-1996 音频、视频和视听设备及系统词汇GB/T 9003-1988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T 9025-1988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机电配接值GB/T 9029-1988 录放音设备抖晃测量方法GB/T 9030-1988 船用无线电测向仪性能要求GB/T 9031-1988 家用声系统设备互连配接要求GB/T 9032-1988 脉冲式按键电话机技术要求GB/T 9033-1988 电话用脉冲式按键号盘技术要求GB/T 9034-1988 双音多频式按键电话机技术要求GB/T 9035-1988 电话用双音多频式按键号盘技术要求GB/T 9037.1-1988 相片传真机技术条件GB/T 9037.2-1988 相片传真机测试方法GB/T 9040-1988 4GHz 960路电话/ 彩色电视模拟微波接力通信设备总技术条件GB/T 9044.1-1988 农村用户环路载波设备技术要求GB/T 9044.2-1988 农村用户环路载波设备测试方法GB/T 9050-1988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8GHz微波通信设备总技术条件GB/T 9051-1988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2GHz频段微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GB/T 9308-1988 双伴音/立体声电视广播GB/T 9319-1988 6GHz1800路电话/彩色电视模拟地面微波接力系统总技术条件GB/T 9367-1988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用回扫变压器总技术条件GB/T 9370-1988 C 格式螺旋扫描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9371-1988 25.4mm录像磁带盘GB/T 9372-198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GB/T 9374-1988 声音广播接收机基本参数GB/T 9375-1988 收音机、录音机听音试验GB/T 9376-1988 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基本参数GB/T 9377-1988 中波和短波广播发射机测量方法GB/T 9379-1988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T 9384-1997 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9388-1988 无线传声器系统测量方法GB/T 9389-1988 用红外辐射的声传输GB/T 9390-1988 导航术语GB/T 9391-1988 船用雷达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GB/T 9392-1988 船用卫星/奥米加组合导航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9396-1996 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T 9397-1996 直接辐射式电动锥形扬声器通用规范GB/T 9400-1988 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尺寸GB/T 9401-1988 传声器测量方法GB/T 9402-1988 高保真传声器最低性能要求GB/T 9403-1988 反射式灰度级测试图GB/T 9405-1995 34368 kbit/s 正码速调整三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9406-1988 长距离地面模拟微波接力系统960 路电话调制机技术要求GB/T 9407-1988 长距离地面模拟微波接力系统960 路电话解调机技术要求GB/T 9408-1988 长距离地面模拟微波接力系统彩色电视调制机(一路电视一路伴音) 技术条件GB/T 9409-1988 长距离地面模拟微波接力系统彩色电视解调机(一路电视一路伴音) 技术条件GB/T 9410-1988 移动通信天线通用技术规范GB/T 9411-1988 机载指点信标接收机性能要求GB/T 9412-1988 用于60~108kHz基群电路的48 kbit/s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GB/T 9413-1988 用于60~108kHz基群电路的宽带调制解调器的测量方法GB/T 9540-1988 同步数据传输数据信号速率高于72千比特/ 秒使用60~108 kHz基群电路的宽带调制解调器GB/T 9541-1988 在普通电话交换网和点对点二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标准化的回波抵消技术的2400比特/ 秒双工调制解调器GB 7611-1987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GB/T 3175.3-1987 透射式彩条测试图GB/T 3175.4-1987 透射式肤色测试图GB/T 3320.1-1987 频率响应测试唱片GB/T 4312.3-1987 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双节目GB/T 7254-1995 8448 kbit/s 正码速调整二次群数字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7262.1-1993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总则GB/T 7264-1987 投影式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GB/T 7313-1987 高保真扬声器系统最低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GB/T 7393-1987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输出口基本尺寸GB/T 7394-1987 600~9600 bit/s基带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GB/T 7395-1987 600~9600 bit/s 基带调制解调器的测量方法GB/T 7396-1987 电视差转机测量方法GB/T 7397-1995 非广播磁带录像机测量方法GB/T 7398-1987 U 型19mm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GB/T 7399-1987 VHS 型12.65mm 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GB/T 7400.10-1987 广视电视名词术语电视广播电视设备GB/T 7400.1-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通用部分GB/T 7400.12-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电视广播视频测量仪器和技术GB/T 7400.2-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无线电广播GB/T 7400.3-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有线广播GB/T 7400.4-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卫星广播GB/T 7400.5-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声音广播通用部分GB/T 7400.6-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电视广播通用部分GB/T 7400.7-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电视广播视觉与图象质量GB/T 7400.8-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电视广播信号及其特性GB/T 7400.9-1987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电视广播电视技术GB/T 7401-19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 7402-1987 利用电视信号传送标准时间频率GB/T 7431-1987 纵横制市内自动电话交换局传输特性指标及其测试方法GB/T 7436-1987 在模拟电话电路上开放电报及低速数据的时分复用设备技术要求GB/T 7437-1987 公用模拟长途电话自动交换网传输性能指标GB/T 7438-1987 国家通信网用户电报及低速数据编号GB/T 7440-1987 通信明线传输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测试方法GB/T 7554-1987 电报用五单位数字保护码GB/T 7555-1987 明线12路载波系统进网特性要求GB/T 7585-1987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波道配置GB/T 7609-1995 电信网中脉冲编码调制音频通路传输特性常用测试方法GB/T 7610-1987 音频脉冲编码调制特性GB/T 7615-1987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天线部分GB/T 7616-1987 二进制表示符号与两态码有意义状态之间的对等关系GB/T 7617-1987 在电话线路上数据传输的功率电平GB/T 7618-1987 在数据通信领域中通常同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 7619-1987 在数据通信领域中通常同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 7620-1987 在电话自动交换网上使用的标准化300比特/秒全双工调制解调器GB/T 7621-1987 在电话自动交换网和点对点二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标准化的1200比特/秒双工调制解调器GB/T 7622-1987 在电话自动交换网上使用的标准化600/1200波特调制解调器GB/T 7623-1987 在电话自动交换网上的自动应答设备和(或)并行自动呼叫设备, 包括人工和自动建立呼叫时使回波控制装置停止工作的规程GB/T 7624-1987 在四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标准化2400比特/ 秒调制解调器GB/T 7625-1987 在电话自动交换网上使用的标准化2400/1200比特/ 秒调制解调器GB/T 7626-1987 在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带人工均衡器的标准化的4800比特/ 秒调制解调器GB/T 7627-1987 数据传输用失真和差错率测量仪的特性GB/T 7720-1987 长途电话半自动对端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8382.1-1987 调频广播差转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单声和立体声GB/T 8382.2-1987 调频广播差转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立体声带附加信道GB/T 8382.3-1987 调频广播差转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双节目GB/T 8405.6-1987 光缆的环境性能试验方法低温下卷绕GB/T 8494-1996 盒式磁带录音机磁头总技术条件GB/T 8495-1995 视频磁头和上鼓组件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GB/T 8496-1987 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GB 6280-1986 25~1000MHz陆地移动通信网的容量系列及频道配置GB 6281-1986 陆地移动业务(16k0F3E)所要求的同波道干扰标准GB 6364-19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 6830-1986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T 6277-1986 电视发射机测量方法GB/T 6278-1986 模拟节目信号GB/T 6282-1986 25~1000MHz陆地移动通信网通过用户线接入公用通信网的接口参数GB/T 6362-1986 电话机频率响应GB/T 6363-1986 文件传真质量主观评定方法GB/T 6448-1986 人工混响装置测量方法GB/T 6449-1986 时间延迟和移频装置测量方法GB/T 6510-1996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 6511-1986 采用互易技术对23.77mm 标准电容传声器进行自由场校准的精密方法GB/T 6555-1986 明线3路载波电话设备技术要求GB/T 6657-1986 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测量方法GB/T 6658-1986 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测量方法GB/T 6659-1986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测量方法GB/T 6661-1986 插入式耳机的乳头状接头GB/T 6662-1986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第三节:中频范围的测量GB/T 6667-1986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第二节天线和无源转向器的测量GB/T 6878-1986 纵横制市内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6879-1995 2048 kbit/s 3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6933-1995 短波单边带发射机电性能测量方法GB/T 6934-1995 短波单边带接收机电性能测量方法GB/T 6996.10-1986 透射式电视均匀性测试图GB/T 6996.11-1986 透射式电视区域测试图GB/T 6996.1-1986 透射式电视综合测试图GB/T 6996.12-1986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A 型GB/T 6996.13-1986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B型GB/T 6996.14-1986 透射式电视偏转畸变测试图GB/T 6996.2-1986 透射式电视线性测试图A型GB/T 6996.3-1986 透射式电视线性测试图B型GB/T 6996.4-1986 透射式电视高频特性测试图GB/T 6996.5-1986 透射式电视高分辨率测试图GB/T 6996.6-1986 透射式电视棋盘格测试图GB/T 6996.7-1986 透射式电视调制度测试图GB/T 6996.8-1986 透射式电视重合测试图A型GB/T 6996.9-1986 透射式电视重合测试图B型GB 4877-1985 电视中间频率GB/T 4958.1-1985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第一节总则GB/T 4959-1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5322-1985 纵横制用户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5367-1985 载波系统超群变频级基本技术要求GB/T 5437-1985 话路传真(三类机) 传输要求GB/T 5438-1985 单声和立体声节目传输特性和测量方法GB/T 5439-1996 立体声广播节目(磁带)的录制和交换GB/T 5440-1985 广播用立体声录音机GB/T 5442-1985 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T 5443-1985 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T 5444-1985 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T 5445-1985 明线高12路晶体管载波电话设备技术要求GB/T 5446-1985 明线12路晶体管载波电话设备技术要求GB/T 5581-1985 75波特/180Hz调频音频电报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6163-1985 调频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GB 4824-1996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GB/T 4312.1-1984 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单声和立体声GB/T 4312.2-1984 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立体声带附加信道GB/T 4364-1984 电信设备人工控制机构操作方向的标记GB/T 4411-1984 话路传真(二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传输GB/T 4573-1984 模拟通信网中相对功率电平的测试方法GB/T 4574-1984 模拟通信网中实际电路噪声与模拟系统负荷的电路噪声测试方法GB/T 4575-1984 长途通信网频分制系统频率比较导频系列GB/T 4770.1-1984 明线三路载波电话设备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GB/T 4770.2-1984 明线12路载波电话设备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GB/T 4770.3-1984 对称电缆60 路载波电话设备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GB/T 4827-1984 50比特/秒数据传输要求GB/T 4828-1984 50波特调频音频电报传输要求GB 3971.1-1983 国家通信网自动电话编号GB 3971.2-1983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T 3659-1983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T 3660-1983 测量视频连续随机杂波用的统一加权网络GB/T 3784-1983 雷达名词术语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3948-1983 电视三基色色度坐标测试方法GB/T 3971.3-1983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T 3972-1992 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用继电器GB/T 3973-1992 纵横接线器GB/T 3974-1983 大容量长距离模拟微波通信干线电话传输干扰容限GB/T 4013-1995 录音录像术语GB/T 4110-1983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系列GB 3174-1995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3176-1982 25.4毫米电视节目磁带的录制和交换GB 3376-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方式GB 3377-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GB 3378-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GB 3379-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GB 3380-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GB/T 2886-1992 文件传真二类机在电话网中互通技术条件GB/T 3175.1-1987 反射式彩条测试图GB/T 3175.2-1987 反射式肤色测试图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GB/T 3320.3-1982 抖晃度测试唱片GB/T 3320.4-1982 转盘噪声测试唱片GB/T 3382-1993 文件传真三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互通技术条件GB/T 3383-1982 电信传输单位分贝GB/T 3384-1982 模拟载波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参数GB/T 2683-1981 传真测试样张GB/T 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GB 15578-1995 电阻焊机的安全要求GB 15579-1995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部分:焊接电源GB 15735-1995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GB 15739-1995 小型汽油机噪声限值GB 15760-1995 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T 1031-1995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 1047-1995 管道元件的公称通径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金GB/T 12604.7-1995 无损检测术语泄漏检测GB/T 12604.8-1995 无损检测术语中子检测GB/T 13823.10-1995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冲击二次校准GB/T 15487-1995 容积式压缩机流量测量方法GB/T 15530.1-1995 铜合金整体铸造法兰GB/T 15530.2-1995 铜合金对焊法兰GB/T 15530.3-1995 铜合金板式平焊法兰GB/T 15530.4-1995 铜合金带颈平焊法兰。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检验依据》.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检验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a4e3282376c66137ee061939.png)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检验依据和技术要求来源:信息产业部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工作是维护正常空中电波秩序、促进无线通信事业顺利发展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无线电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的形势,为规范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和检测工作,为便于从事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研发、生产、进口和销售等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及时了解我国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测依据和主要技术要求,现决定在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的网站(和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的网站(公布《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检验依据》(以下简称“检验依据”。
本“检验依据”汇集了与无线电发射设备有关的文件和标准,具体明确了每种产品的检验依据、参照标准和核准频率范围。
现就本“检验依据”中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1. 相关内容检验依据: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正式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参照标准:国际标准(如:国际电信联盟(ITU、IEEE等国际组织通过的技术文件,区域标准(如:欧洲ETSI、美国FCC等区域组织或机构通过的技术文件。
核准频率范围: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对用于某种业务的相应设备所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
说明:对用于某种业务的设备的特殊要求。
2. 检测依据的选择顺序依次为无线电管理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企业标准。
3. 技术指标的选择原则当同一类标准对某参数的技术指标不一致时,取较严格的限值作为核准指标。
本次公布的内容涉及了现有的大部分无线电发射设备,对尚未涉及的设备还有待补充和完善。
随着无线电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国家将陆续发布新的无线电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
届时,我们将及时在网站上更新本“检验依据”的相关内容。
对于本“检验依据”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欢迎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及时纠正和完善。
联系人:阚润田王俊峰E-mail:kanrt@ wangjf@一、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移动台(一检验依据:YD/T 884-1996《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二参照标准:ETS 300 607-1《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Mobile Station (MS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Part 1: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GSM 11.10-1 version 4.22.1 》(三核准频率范围:Tx:885~915MHz/1710~1785MHzRx:930~960MHz/1805~1880MHz(四说明:1800MHz移动台传导杂散发射值:1.710~1.755GHz≤-36dBm 1.755~12.75GHz≤-30dBm二、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基站(一检验依据:YD/T 883-1999《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二参照标准:ETSI EN 301 087《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phase 2 ; Base Station System (BSS equipment specification;Radio aspects (GSM 11.21version 8.2.1 Release 1999》(三核准频率范围:Tx::930~960MHz/1805~1880MHzRx::885~915MHz/1710~1785MHz(四说明:1800MHz基站传导杂散发射限值:1805~1850MHz ≤-36dBm/30/100kHz1852~1855MHz ≤-30dBm/30kHz1855~1860MHz ≤-30dBm/100kHz1860~1870MHz ≤-30dBm/300kHz1870~1880MHz ≤-30dBm/1MHz1880~12.75GHz ≤-30dBm/3MHz1710~1755MHz ≤-98dBm/100kHz三、GSM直放机(一检验依据: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有关直放站设备管理的规定》(信无 [1999] 62号(二参照标准:ETSI 300 609-4《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Phase 2;Base station System(BSS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Part 4: Repeaters(GSM 11.26》(三核准频率范围:下行:930~960MHz/1805~1880MHz上行:885~915MHz/1710~1785MHz(四说明:根据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要求,直放机必须具备仅适用于某运营商使用频段的功能。
国标1257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检测
![国标1257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36788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f.png)
国标1257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检测一、概述国标12572是针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标准,旨在规范设备的发射功率、频率、调制方式等参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本文将介绍国标12572的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对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检测。
二、通用要求1. 发射功率限制:设备发射的功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2. 频率准确度:设备应当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并且频率准确度应当满足标准要求。
3. 调制方式:设备应当采用符合标准的调制方式,不得使用禁止的调制方式。
4. 杂散辐射:设备在工作频带以外的频率上产生的杂散辐射应当符合标准要求,不得对其他无线电设备造成干扰。
5. 安全性能:设备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性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三、测量方法1. 测量发射功率:使用功率计对设备的发射功率进行测量,确保其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2. 测试频率准确度:使用频率计和标准信号源配合使用,测试设备的频率准确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3. 检测调制方式:检查设备的说明书和型号标识,确保其采用符合标准的调制方式。
4. 测试杂散辐射: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设备在工作频带以外的频率上产生的杂散辐射,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 安全性能检测:检查设备的安全警示标识、电源线材质和尺寸、外壳接地等方面,确保设备具备必要的安全性能。
四、检测流程1. 准备检测设备:包括功率计、频率计、频谱分析仪等必要的测量仪器。
2. 确认设备型号和规格:确保设备符合国标12572的要求,并检查设备的型号和规格是否与销售凭证上一致。
3. 检测发射功率:按照国标要求对设备的发射功率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测试频率准确度:按照上述方法测试设备的频率准确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5. 检查调制方式:检查设备的调制方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记录检查结果。
6. 测试杂散辐射: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设备在工作频带以外的频率上产生的杂散辐射,并记录测量结果。
AN-RM01_无线电发射机检测的基本准则
![AN-RM01_无线电发射机检测的基本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b661c1f14791711cc791778.png)
我们再来看看衰减器的互调特性,用图 5a)进行集
PA Filter 1 Filter 2
Attenuator
图 4a)谐波测试电路
Spectrum Analyzer
总 参 数 衰 减 器 的 互 调 测 量 , 测 试 频 率 为 1805-1880MHz,测试功率为 2×43dBm ,互调出现在 1710-1785MHz 频段。图 5b)是反射互调,图 5c)是传
基本的射频取样电路
我们知道,蜂窝基站的指标测试要依靠频谱分析仪 或者信号分析仪来完成,但是这种仪器的最大输入功 率、动态范围和自身的非线性特性都决定了需要在被测 发射机和频谱分析仪之间接入一个子系统。 这个子系统并非随意搭建,而要考虑到被测设备的 所有射频条件和测试要求。 图 1 是二种常见的测试系统。 图 1a)采用了常见的集总参数衰减器作为射频信号取样 手段,而图 1b)则采用了宽带定向耦合器进行射频信号
S.G 2
RFL PIM
S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trum Analyzer
图 5a) 互调测试电路
定向耦合器的无源互调特性
定向耦合器(图 6a)的一种射频取样电路,其主馈 线是一条微波传输线,可以轻易实现低互调。 图 6b)显示低互调定向耦合器具有非常良好的低互 调 表 现 , 其 自 身 产 生 的 互 调 产 物 为 -120dBm@2×43dBm, 要远远小于基站的指标。 用这种 器件作为蜂窝基站测量的取样电路是十分理想的。
AN-EN03 无线电检测问题讨论(一) — 射频信号的取样
无线电发射机设备检测的基本准则
A AN N--R RM M0 01 1::A Ap pp plliic ca attiio on nN No otte e B By yZ Zh hu uH Hu uii//A Ap pp plliic ca attiio on nE En ng giin ne ee er r ® ® ® B BX XT T T Te ec ch hn no ollo og giie es s 内容提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
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一、前言 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测工作是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无线 电发射设备的研制、生产、进口、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对维护正常的空中电波秩序, 从源头上减少干扰源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在设台前对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检测以及日常的年 检是监测工作及进行合理的台站面局的基础性工作。 对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工作频段、信号特征、杂散发射、占用带宽以及其它一些重要参 数的充分掌握可以提高监测及查处干扰的效率和质量,是从事无线电管理的技术人员必备的基 本素质。近年来,无线通信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加上 传统的各类无线电业务,无线电发射机的种类十分繁杂,相应的无线电管理文件、国际、国内 的技术标准众多。本文力争从基本原理出发,对涉及到的一些共性的设备检测的方法做一说明, 并尽量涵盖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所关心的检测项目。 二、技术各词解释 2.1 频率容限 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允许偏差。单位为相对值或绝对值。 2.2 发射功率 发射功率依据其测试位置或发射途径不同分为: ——端口传导功率(匹配状态) ——辐射功率(包括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有效辐射功率,前者比后者大 2.15dB) 根据发射类别或信号特征发射功率亦可分为: ——峰包功率(调制包络最高峰一个射频周期内的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发射机在调制中以所遇到的最低频率周期相比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功率) ——载波功率(无调制时载波的平均功率) 2.3 必要带宽 对于给定的发射类别,恰好确保进行规定条件下要求的质量和速率的信息传输所需的带 宽。 2.4 占用带宽 此带宽外的上、下限频带所对应的发射功率分别为一确定发射总功率的 β/2。一般取 β/2 为 0.5%。 2.5 非意愿发射(unwanted emission) 杂散发射域:在必要带宽外但不包括杂散域对应的频率范围,这里带外发射通常占主导地位。 带外发射:由调制处理产生的恰好落在必要带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发射,但不包括杂散发 射。通常其落在距中心频率±250%必要带宽以内。必要带宽以外的非意愿发射 看作为带外发射。但对于非常窄或宽的必要带宽,带外发射域和杂散发射域边 界的限定需参考 Rec.ITU-R SM.329-8 Annex 8。杂散发射域可能存在带外发射, 同样,带外发射域也有可能存在杂散发射。 杂散发射:落在必要带宽之外,但减少其电平不会影响相应的信息传输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发射, 它包括除了带外发射外的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和频率转换产物。 三、部分发射机参数的通用检测方法 3.1 功率 3.1.1 载波及平均功率测量 测试方框图如上: 频谱仪 或功率计
-6-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及
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3.4.4 使用频谱仪测量邻道功率的方法 3.4.4.1 带宽积分法 频谱仪的 IF 滤波器通常为相对稀疏的 1,3 或 1,2,3,5 步进。而且,它们的选择性不 能满足对信道滤波器的要求。 对于模拟 IF 滤波器通常采用同步调谐的 4 级或 5 级滤波器来提供 优化的瞬态响应,以得到最小的扫描时间。4 级和 5 级滤波器的形状因子分别大约为 12 和 9.5, 其选择性相当差,在进行邻道功率测量时通常不能对用户信道的信号提供足够的抑制。现代频 谱仪通常使用的数字滤波器为高斯型滤波器,尽管它们有较好的选择性(形状因子为 4.6)也不 适合作为信道滤波器使用。 因此,频谱仪通常提供在频域中的功率积分来进行邻道功率的测量。相对于信道带宽,要 选择十分小的分辨率带宽,典型值为信道带宽的 1%到 3%来提供适当的选择性。取决于要测量 的邻道功率的序号,频道仪要从较低邻道的开始扫描到较高邻道的结束。 测量的结果对应于在选择的信道带宽内像素点的线性值的积分, 所得的邻道功率 dBc 是相 对于用户信道的功率。 测量中如下的几个步骤被执行: l l 对于信道内的所有电平,功率表示为线性值。应用下式: Pi = 10 (Li / 10 ) 这里 Pi 为像素点 i 对应的线性功率值,单位为 mW。 Li 为像素点 i 对应的测量电平,单位为 dBm l l 信道内所有像素点对应的线性功率值进行相加, 然后除以信道内对应的像素点数。 l l 上一步所得的结果乘上选择的信道带宽与分辨率滤波器噪声带宽的商值。 n2 BCH 1 ⋅ ⋅ ∑ 10Pi / 10 Lch = 10 ⋅ log B N , IF n2 − n1 n1 由以上的步骤,可由以下的关系式计算绝对信道功率: 这里: LCH=信道功率,单位为 dBm BCH=信道带宽,单位为 Hz BN,IF=中频滤波器的噪声带宽,单位为 Hz n, n2=进行相加运算的测量值的号码 Pi=第 i 个像素点对应的功率值,单位为 mW 分辨率带宽(RBW)的选择 选择的分辨率带宽相对于要进行精确测量的信道带宽要很小。如果分辨率带宽太大,被仿 真的信道滤波器的选择性不足够高以至于当进行邻道功率测量时部分主信道也被包括进去,因 此,测量结果就不正确。对于较好的分辨率带宽选择,其典型值为 1%至 3%的信道带宽。如果 分辨率带宽太小,则需要相当长的测量时间。 检波器的选择 对于信道功率测量,只有取样检波和有效值检波方式是合适的,因为它们的得到的结果可 以进行功率计算。由于对于噪声或类似噪声的信号不能找出检波出的视频电压与输入信号功率 的关联,因此峰值检波(最大峰值、最小峰值、自动峰值)不适宜进行此类信号的测量。 当使用取样检波器时,像素点对应的测量值是从 IF 包络电压中取样得到的,如果显示的 频谱范围相对于分辨率带宽很大(频跨/分辨率带宽>500) ,离散的信号分量(正弦波信号)可 能由于频谱仪有限的屏幕像素点(约 501 个)而被漏掉显示,因此信道或邻道功率的测量就不 正确。 因为数字调制信号类似噪声信号,取样检波得到踪迹就会有大的变化。为了得到稳定的结 果,平均是需要的,但此时信号将被欠加重和不真实显示。 当选择使用 RMS 检波器时,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功率是从多个测量值中得到的稳定结果。 而且,扫描时间可被增加来平均踪迹显示。信道中的离散杂散信号能量也被如实地确定。因此,
发射机
衰减器
-1-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及
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测量时,要选用合适的衰减值,以防止功率计或频谱仪的过载。 对于 TDMA 信号的测量,必须使用有门限触发功能的功率计或频谱仪,频谱仪的检波方式 要选择有效值检波,同时 VBW≥3RBW。 3.1.2 峰包功率的测试 测试框图如下:
-2-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及
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采用替代法一般在开阔场或半电波暗室中进行。按上图布置。 第一步:打开发射机,接收天线在 1~4 范围内升降,找到最大值并记录下来。 第二步:移开发射机,改用已知增益的天线与信号源的组合,调整信号源的电平,接收天 线在 1~4 米间升降, 直到接收电平与第一步中取得的结果相同时, 记录此时的信号源输出电平, 此电平加上发射天线的增益减去电缆及接头损耗即对应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为了提高精度,测 量时应尽量优化各种配置。 直接法测量辐射功率: 测量布置图如下:
-3-
无不确定度分析
此种方法一般在全电波暗室中进行。发射机天线到接收天线的空间损耗可以用自由空间损 耗公式计算,亦可用实测值为准。发射机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尽量相同, (若不相同,则 接收天线应分别在水平及垂直极化两种方式下进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均方根合成) 。接收机记 录的结果加上电缆损耗减掉接收天线增益即为发射机辐射功率。全电波暗室应在所测的频率范 围内满足 ETS 50147-3 标准的有关要求。 直接法显然比替代法使用更少的测量时间。 3.2 频率容限 计数器 测试方框图如下: 发射机 衰减器 频谱仪 高稳时基
-5-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及
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信道功率测量 0 1 2 3 只是用户信道 用户信道和上/下邻道 用户信道和上/下邻道+第一个相间信道 用户信道和上/下邻道+第一个相间信道+第二个相间信道
3.4.3 邻道功率测量的动态范围 在假定滤波器的选择性足够高可以抑制用户信道和有用信号的影响的情况下,有三个因素 影响频谱仪邻道功率测量动态范围: l l 分析仪固有的热噪声 这里指在特定的器件设置(分析仪测量电平、RF 衰减器、参考电平)可获得的信噪比。 l l 分析仪的相位噪声 l l 互调产物(频谱再生) 落到邻道中的互调产物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宽带 CDMA 系统的测量。 邻道功率是以上三种产物的线性叠加。热噪声和互调产物的贡献取决于第一级混频器的输 入电平。热噪声的影响与混频器电平成反比,但同时混频器电平的提高意味着互调产物的增加。 由功率的总和曲线可得到每一个混频器电平对应的最大动态范围。
信号源 二极管检波器 发射机 衰减器 示波器
频谱仪 峰值功率计 测量蜂包功率(PEP)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直接使用示波器,此种情况下示波器的带宽必须足
够, 在时域中找到信号最大 值后, 再除以 2以得到有效值.但同时需考虑 阻抗问题并进行适当的修正。 第二种方法:发射信号经过通过二极管检波器,并用示波器显示其包络,记录下示波器包 络峰点对应的幅值,然后用信号源取代发射机,信号源的频率对应发射机发射频率,调整信号 源输出电平值,直到示波器上显示的包络值与上一次记录的包络峰点值相等。此时信号源的输 出电平加上衰减器值并进行必要的路经损耗修正后即为发射机输出的蜂包功率。 第三种方法:发射机输出经过合适的衰减器后馈入到频谱仪,此种情况下要求频谱仪的 RBW 至少 5 倍于被测信号的带宽。频谱的设置如下:Span=0, Center freq.=发射机输出载频, VBW≥RBW。找到时域包络信号的峰点即对应峰包功率。 第四种方法:直接使用峰值功率计。 3.1.3 辐射功率的测试 当发射机使用一体化天线时,可能需要测试其辐射功率。此时对测试的场地有明确的要求: ①必须满足远场条件;②测试场地可在开阔场地或全电波暗室,必须消除周围空间对电波的反 射;③测试天线最好使用对应频段的标准增益天线。 此时可以采用替代法或直接法测量辐射功率。 采用替代法布置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