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通史课后复习题答案
中国音乐通史课后习题答案(5)
中国音乐通史课后习题答案(5)1、秧歌:民间歌舞形式,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又称“社火”,明清时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常在春节、元宵等节日期间及农闲时表演.其表演形式主要有地秧歌和高跷两种,前者徒步在地上歌舞,后者双脚踩在木跷上歌舞。
2、花鼓:以演唱为主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名称较多,有“打花鼓"、“地花鼓”、“花鼓子''等,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苏、湖南、湖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
花鼓以演唱为主,附之以表演。
演出形式一般为男女两人演唱,一人击鼓,一人打锣,边唱边舞。
清后期的花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分流,一方面仍以歌舞形式在民间流行,另一方面又在曲调上吸收了更多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并在内容上逐渐增加故事情节,形成了花鼓戏。
3、鼓词:说唱音乐,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
鼓词在流行过程中与各地方言、曲调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说唱艺术一一大鼓,著名的有西河大鼓、梨花大鼓、安徽大鼓、梅花大鼓、京韵大鼓等。
这些大鼓多以流行地区而得名,并因地域关系所形成的语言、曲调的差异,在唱腔上各具特色。
4、弹词:说唱音乐,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也叫南词、文书、评弹等。
弹词主要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长沙弹词、桂林弹词、绍兴平湖调等曲种,其中以苏州弹词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出现了一些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弹词艺人,如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等。
5、牌子曲:说唱音乐,又称清曲、清音、曲子等,在明清民间小曲基础上,继承宋、元唱赚、诸宫调的传统发展而成。
其特点是将各种曲牌按一定形式连接成套曲来演唱故事。
牌子曲在我国南北方都广为流行,其中单弦和扬州清曲最具代表性。
1、昆山腔:戏曲声腔,又称昆腔、昆曲,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
它原为流行在昆山一带民间的南戏清唱腔调,因创始人顾坚居于昆山附近而得名。
明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历经十年,对昆山腔在曲调、唱法、乐队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使之成为明代戏曲腔调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种。
最新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
2014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简述题1、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答:我国见诸文献记载的原始乐器种类很多,有箫、苇龠、笙、骨笛、土鼓、埙、陶钟、铃、磬等乐器。
它们是古人智慧之结晶,是华夏音乐文化之灿烂的充分证明。
众多乐器在考古上也得到了证明。
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一百余件骨哨,大约据今有7000年左右;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年代最久的埙,呈橄榄形,无音孔,只有一吹孔,据今约7000年。
青海、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公元前2600年左右用陶土制作的鼓。
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夏代的一件鼍鼓,其鼓腔用树干挖成,鼓面原蒙以鳄鱼皮。
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陶钟,约为公元前3900至公元前3000年之遗物。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迄今所见最早的石磬,据今约4400余年。
在我国目前出土乐器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贾湖骨笛的发现。
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
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
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
这批由鹤骨制成的骨笛一般长二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它们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形式固定,制作规范,骨笛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音孔,大多为七孔,每孔间隔距离基本相等;二是其中有些笛孔旁另外钻有用于调音的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高观念;三是有些骨笛留有刻划的标记,显然是先刻好等分,然后再钻孔,说明制作者对各音孔之间的距离曾有精确的计算。
专家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支骨笛进行了测音,结果显示,它能发出较为完整的七声音阶,并可以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
贾湖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对贾湖骨笛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将对古老贾湖文明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中国音乐通史(简答与论述题答案)
二、名词解释:1.燕乐:燕乐,又称宴乐,专指统治者在宴请宾客时所用的音乐。
唐代的燕乐由多部乐和二部伎组成,它是在汉魏至隋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外各民族音乐交融的产物。
2.xx:雅乐是周代统治者在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等场合所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正”的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
西周雅乐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不同的等级享用不同的乐队和舞队规模、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乐舞。
3.xx:(1912~1935)音乐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原籍云南玉溪。
学生时期就参加革命宣传活动,后参与建立“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左翼音乐组织,坚定走革命音乐道路。
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著名的作品有《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
4.相和歌: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
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清唱的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
相和歌主要用丝竹乐器伴奏,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5.xx:明代琴家,号青山,江苏娄东(今太仓)人。
自幼学琴,为陈爱桐再传弟子,不但擅长演奏,而且在琴学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著有琴学名著《溪山琴况》。
在此书中,徐上瀛在总结前人琴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提出了“和”、“静”、“清”、“远”、“古”、“澹”等二十四况。
《溪山琴况》集古琴音乐美学之大成,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琴乐审美准则,成为我国古代三部最重要的音乐美学专著之一。
6.新歌剧:是我国近现代出现的一种融音乐、文学、舞蹈等不同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有别于传统戏曲,又不同于西洋歌剧。
《白毛女》是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贾湖骨笛: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1 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2 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 )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 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的律学理论;5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 )相和歌;7 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 )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叫作(" "),也叫"北歌".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 )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 ")的对话形式写成;9 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的选择,( ),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10 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 )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 ),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2 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 )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著名的艺人, 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 ),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二单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准确答案 )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1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a(嵇康),b(陈康士),c(郭沔)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a(成玉 ),b(汤应曾),c(张雄)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a(荣斋),b(华秋萍),c(王猷定)4 《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a(徐青山),b(徐大椿),c(燕南芝庵)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 a(沈心工),b(曾孝谷),c(李叔同)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 a (萧友梅),b(赵元任),c(黄自)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a(刘天华),b(阿炳),c(徐炳麟)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a(聂耳),b(任光),c(青主)9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a(李劫夫),b(李一鸣),c(卢肃)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 a(宋杨),b(费克),c(马可)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1 相和大曲2 沈心工3 黄自4 《黄河大合唱》四简述题共1题计20分简述南戏五论述题共1题计30分《乐记》二评分标准及答案1 评分说明:A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严格按答案给分.B 名词解释题:按所答要点的多少和准确水准给分.C 简述题:要求按题意作出准确回答,并作简要的说明.D 论述题:要求文字表述清晰,理论观点准确,论述符合逻辑,E联系实际部分要紧扣题意,不要简单的踩点给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 乐舞;2 "六代乐舞";3 郑,卫之音;4 三分损益;5 律学;6 "汉承秦制";7 乐府;8 徒歌;9 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10 鼓吹乐;11 真人代歌;12 音乐美学著作;13 东野主人;14 推荐;15 曲子;16 工尺谱;17十七首;18 词乐曲谱;19 赚词;20 陈遇乾.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 c;2 b;3 a;4 b;5 a;6 a;7 b;8 b;9 c;10 a.三请解释下例名词每题5分1 相和大曲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实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升了的音乐形式, 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2 沈心工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很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 1947年病逝于上海.3 黄自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 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 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 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 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4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 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四简述题 20分简述南戏计20分 (答案要点)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 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也叫"永嘉杂剧","戏文". 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等成分, 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特点的戏曲剧种.宋代的南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能构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剧目,不论是民间传说或实事逸闻, 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南戏的音乐与元杂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乐有五声调式构成,风格比较流利婉转,与用七声音阶风格的杂剧大异其趣;南戏的剧本也比较灵活,其剧本可长可短,所用的只曲与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宫一折的限制,可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南戏的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能够独唱,又能够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但如此,凡登场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够演唱,与元杂剧的区别十分明显.南戏到明,清时代变成传奇,为我国后来的戏曲音乐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计30分《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现传《乐记》共11篇,被保存有《礼记》之中,其内容包括:①音乐本质与特征; ②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③音乐的美感理解; ④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认为:音乐的产生是因为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乐记》的作者反对当时有些人把音乐单纯作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也反对那种根本否认音乐存有的观点,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对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记》还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理解意义.指出"乐者,象成者也".说明音乐是不能娇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 《乐记》认为在音乐同政治的关系方面,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所以,提出了:"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但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在《乐记》作者的眼中,音乐成了一种实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政治和道德的要求就成为评价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也是中国先秦音乐美学的又一特点.同时,《乐记》还认为 " 礼,乐,刑,政 " 都是巩固统治的工具,它们各自都要有其不同的作用.而"乐"的作用就是要对人的心灵起巨大的感染力量.《乐记》还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等等.《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指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所谓的"乐者,乐也"有两层意思,"乐者"是指音乐能表现欢乐的情感;而"乐也"则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欢乐,能给人以快感,从而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而"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则进一步肯定了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审美要求和欲望."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流;以欲忘道,则或而不乐."所以,《乐记》肯定"乐得其道"而否定"乐得其欲",所以必须以道德来制约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乐记》中也有很多糟粕,如作者提出的"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都成为能够镇压进步音乐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就能够同"乐由天作"之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并行不悖地存有于《乐记》之中.总来说之,《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能够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1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2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 )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的律学理论;5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公元前112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 )相和歌;7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 )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叫作(" "),也叫"北歌".8《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 )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 ")的对话形式写成;9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的选择,( ),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10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11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 )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 ),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2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 )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13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 ),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1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a(嵇康), b(陈康士), c(郭沔)2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a(成玉), b(汤应曾), c(张雄)3《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a(荣斋), b(华秋萍) , c(王猷定)4《乐府传声》的作者是:a(徐青山), b(徐大椿), c(燕南芝庵)5《祖国歌》的填词者是:a(沈心工), b(曾孝谷), c(李叔同)6《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a (萧友梅), b(赵元任), c(黄自)7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a(刘天华), b(阿炳), c(徐炳麟)8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a(聂耳), b(任光), c(青主)9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a(李劫夫), b(李一鸣), c(卢肃)10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a(宋杨), b(费克), c(马可)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1相和大曲2沈心工3黄自4《黄河大合唱》四简述题共1题计20分简述南戏五论述题共1题计30分《乐记》二评分标准及答案1评分说明:A填空题,单项选择题:严格按答案给分.B名词解释题:按所答要点的多少和正确程度给分.C简述题:要求按题意作出正确回答,并作简要的说明.D论述题:要求文字表述清晰,理论观点正确,论述符合逻辑,E联系实际部分要紧扣题意,不要简单的踩点给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乐舞;2"六代乐舞";3郑,卫之音;4三分损益;5律学;6"汉承秦制";7乐府;8徒歌;9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10鼓吹乐;11真人代歌;12音乐美学著作;13东野主人;14推荐;15曲子;16工尺谱;17十七首;18词乐曲谱;19赚词;20陈遇乾.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 C;2 B;3 A;4 B;5 A;6 A;7 B;8 B;9 C;10A.三请解释下例名词每题5分1相和大曲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进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高了的音乐形式,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2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 1947年病逝于上海.3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 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4《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四简述题20分简述南戏计20分(答案要点)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也叫"永嘉杂剧","戏文".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等成分,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特点的戏曲剧种.宋代的南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能构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剧目,不论是民间传说或实事逸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南戏的音乐与元杂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乐有五声调式构成,风格比较流利婉转,与用七声音阶风格的杂剧大异其趣;南戏的剧本也比较灵活,其剧本可长可短,所用的只曲与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宫一折的限制,可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南戏的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仅如此,凡登场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演唱,与元杂剧的区别十分明显.南戏到明,清时代变成传奇,为我国后来的戏曲音乐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论述题(答案要点)计30分《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现传《乐记》共11篇,被保存在《礼记》之中,其内容包括:①音乐本质与特征;②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③音乐的美感认识;④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认为: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乐记》的作者反对当时有些人把音乐单纯作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也反对那种根本否认音乐存在的观点,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记》还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指出"乐者,象成者也".说明音乐是不能娇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乐记》认为在音乐同政治的关系方面,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因此,提出了:"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在《乐记》作者的眼中,音乐成了一种进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政治和道德的要求就成为评价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也是中国先秦音乐美学的又一特点.同时,《乐记》还认为"礼,乐,刑,政"都是巩固统治的工具,它们各自都要有其不同的作用.而"乐"的作用就是要对人的心灵起巨大的感染力量.《乐记》还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等等.《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指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所谓的"乐者,乐也"有两层意思,"乐者"是指音乐能表现欢乐的情感;而"乐也"则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欢乐,能给人以快感,从而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而"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则进一步肯定了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审美要求和欲望."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流;以欲忘道,则或而不乐."因此,《乐记》肯定"乐得其道"而否定"乐得其欲",所以必须以道德来制约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乐记》中也有许多糟粕,如作者提出的"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都成为可以镇压进步音乐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就能够同"乐由天作"之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并行不悖地存在于《乐记》之中.总之,《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
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章节题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才出品】
第3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9)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属于()。
A.弹拨乐器B.打击乐器C.拉弦乐器D.吹奏乐器【答案】A【解析】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
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2.“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B.古筝C.扬琴D.风琴【答案】A【解析】“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凸显的是琵琶的弹奏声。
3.下列乐器属于弹拨乐器的是()。
A.中阮B.中胡C.高胡D.板胡【答案】A【解析】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弹拨乐器,是古琵琶的一种。
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阮、中阮、小阮。
4.《十面埋伏》属于()乐器作品。
A.二胡B.古琴C.琵琶D.古筝【答案】C【解析】《十面埋伏是》一首汉族琵琶大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
为上乘的艺术佳作。
5.秦汉时期设立的国家音乐机构是()。
A.太常寺B.乐府C.鼓吹署D.行院【答案】B【解析】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其规模最大时乐工人数曾达1000余人。
乐府的任务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
6.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A.相和歌B.鼓吹乐C.清商乐D.百戏【答案】B【解析】汉代在西北边疆兴起了鼓吹乐,它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式,如横吹、骑吹、黄门鼓吹等等。
它们或在马上演奏,或在行进中演奏,用于军乐礼仪、宫廷宴饮以及民间娱乐。
7.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首表现“楚汉相争”的琵琶独奏曲是()。
A.《十面埋伏》B.《平湖秋月》C.《汉宫秋月》D.《阳春自雪》【答案】A【解析】《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
音乐史总复习
音乐史总复习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1、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约8000年可考历史的文物是什么。
(河南舞阳骨笛)2、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周朝)。
3、我国音乐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事哪种分类法?(周代琶音)4、我国最早论说音乐本质为“他律论”的文献是哪部?(《乐记》)5、“减字谱”是哪种乐器特有的记谱法?(古琴)6、宋代词人中若有附曲谱的词集并流传至今的是哪位宋代词人?(姜夔)7、“新法密率”的发明者是哪位?(朱载堉)8、1927年中国创建的第一所独立高等音乐学府是哪所?(国立音乐院)9、儿童舞剧《可怜的秋香》的创作作者是中国儿童歌舞剧体裁的首创者是哪位?(黎锦晖)10、最早在国外演出的中国管弦乐曲是哪部?(《怀旧》11、乐府的设置可以上朔到哪个朝代?(秦代)12、苟况的《成相篇》属于什么形式的音乐?(说唱音乐)13、先秦时期“非乐”观点的提出作者是谁?(墨子)14、隋朝宫廷七部乐中,属于汉代传统民间音乐的是哪部?(清商伎?)15、我国最早刑印的古琴曲集是哪部?(神奇秘谱)16、在昆山腔的发展过程中,将昆山士戏改为“水磨腔”的人是哪位?(魏良辅)17、音诗《台湾舞曲》的作者是谁?(江文也)18、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是哪部(黄自的“长恨歌”19.在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首次把世界音乐划分为三大乐系,即“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亚刺伯乐系”的人是谁?(王光祈)20唐代的音乐理论着述有哪些?《乐书要录》《教坊记》《羯鼓录》《乐府杂录》《通典》《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
21、宋元时期流行说唱音乐形式主要有哪些?《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等。
22、姜夔自度曲中的代表作有哪些?《扬州慢》《杏花天影》23、元代着名的杂剧作家有哪些?(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乔吉甫)。
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简史1.新法密率:明代朱载堉的“新法密率”。
所谓新法,是有别于三分损益法而言;所谓密率,即采用数学方法求得十二平均律每律的等比数后再产生十二平均律,记载于《乐律全书》。
2.神奇秘谱:由明代朱权所编辑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太古神品”:《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等唐宋以前古曲15首;下、中卷“霞外神品”:《梅花三弄》、《大胡笳》、《离骚》等48首古代名曲。
3.梆子腔:○1梆子腔是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原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民间曲调,又有秦腔、乱弹、西秦腔之称。
○2梆子腔运用整齐句势和板式变化为主的音乐结构,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辞通俗易懂。
○3梆子腔开创了戏曲音乐板腔体,即以一个基本的曲调为基础,作各种节奏,板式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剧情的矛盾冲突。
这种结构方式有别于之前出现在戏曲、说唱音乐中曲牌体结构。
4.兴隆笙:是元中统年间由中亚地区传入元朝宫廷的早期管风琴,也是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
初该乐器音律与元朝宫廷不和,后经乐官郑秀改后,长期使用于宫廷宴乐。
5.俗讲○1俗讲是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是取佛经中的故事编成诗文合体的通俗作品,用说唱相间的表演方式讲唱,脚本叫做变文。
○2变文是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和唱经的方式进行宣传又叫做俗讲、讲经文。
(讲经文是唐代一种说唱艺术形式)○3变文内容:a.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b.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4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
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
变文有三类形式:a.只唱不说;b.只说不唱;c.有唱有说(占多数)。
6.六代乐舞: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
包括:○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咸池是天上星宿命;○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被孔子评为“尽善尽美”的音乐;○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5商汤时的《大濩》,内容描写商汤伐桀;○6周朝当代的《大武》,孔子评“尽美矣,未尽善也”。
中国音乐通史课后习题答案(3)
中国音乐通史课后习题答案(3)名词解释:1、宫廷燕乐:专指统治者在宴请宾客时所用的音乐。
唐代的宫廷燕乐由多部乐和二部伎组成,它由汉魏至隋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中外各民族音乐交融的产物。
2、龟兹乐:西域龟兹国的音乐,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汉代吕光和龟兹交战,曾带回数种乐曲和乐器,龟兹乐从此传入中原。
唐代龟兹乐风行一时,有《善善摩尼》、《婆伽儿》等曲流传,被列位胡乐之首,也是当时宫廷燕乐多部乐中重要的乐部之O3、二部伎:即立部伎和坐部伎,唐代宫廷燕乐的不同表演形式:“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
两者的演出规模和音乐特点均有差别,一般立部伎的演出场面非常宏大,表演人数较多,最多可达180人,音乐气势雄壮;坐部伎则抒情优雅,演出人数较少,一般有3-12人。
二部伎中坐部伎的演出水平比立部伎要求高。
坐、立部伎的曲目共规定有十四曲,其中坐部伎有六曲,分别是《燕乐》(包括《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立部伎的八曲则为《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
4、阳关三叠:唐代歌曲,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歌词选自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
全诗只有四句,但离愁别绪、真挚情意尽在其中。
该曲宋时已失传,当前所传唱的乐谱是根据清末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整理而成,歌曲共分三大多数,后有尾声。
歌词形式有较大变化,只在每段的段首用王维的原词,后面加入三段不同的歌词。
音乐缓慢优美,凄凉缠绵,使用了八度大跳、转调等手法,将乐曲推向高潮,听后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简答题:简述唐代多部乐的内容参考答案:多部乐体制由隋创立,初为七部,后增至九部。
唐代多部乐基本承袭了隋代的体制,有九部乐、十部乐。
诸乐部由风格迥异的各民族音乐组成,乐部名称以国名、地区名冠之,所用乐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多在唐代宫廷为庆祝各种传统节日或欢迎外交使臣等活动举行的一些重大宴会时演出。
中国音乐通史课后复习题答案
中国音乐通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讲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贾湖骨笛: 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
这批骨笛形式固定,制作规范。
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
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它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2、韶:传说中舜时的乐舞,又有《韶箾》、《箫韶》、《九辩》、《九招》、《九歌》、《九韶》等名。
据史籍记载,《韶》乐规模宏大,代表了原始乐舞的最高水平,它的演出可达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效果。
《韶》乐一直被视为古代音乐的最高典范,在中国音乐史上影响极其深远,受到无数文人名士的赞叹。
季札称其“德至矣哉”,孔子赞其“尽善尽美”。
3、大夏:大禹时的乐舞称作《大夏》或《夏籥》,以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
《大夏》共有九段,以编管乐器籥为伴奏乐器。
演出时,演员头戴皮帽,下穿白裙,赤裸着上身表演。
4、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有原始时期葛天氏族部落的乐舞表演:三个人手执牛尾巴,踏足而歌,边舞边唱。
全曲共有八段,一曰《载民》,即歌颂负载着人民的大地;二曰《玄鸟》,是歌颂他们的图腾黑色的鸟;三曰《遂草木》,是祝愿草木旺盛生长;四曰《奋五谷》,是祝愿五谷丰登;五曰《敬天常》,是表达对上天的敬意;六曰《达帝功》,是表达对老天爷恩惠的拜谢;七曰《依地德》,是对大地厚德的歌颂;八曰《总禽兽之极》,是对各类鸟兽多多繁殖的祈求,以提供人们源源不断的食物。
这是一首非常重要的有关古乐舞的记载,它完整地描写了先民的生活,歌词中既有对天地、图腾的歌颂,又有对种植、养殖丰产的期望,可说是一首表现原始人们生活的组歌。
简答题: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参考答案:我国见诸文献记载的原始乐器种类很多,有箫、苇籥、笙、骨笛、土鼓、埙、陶钟、铃、磬等乐器。
(0831)《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831)《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歌、舞、乐2、伊耆氏之乐3、吹管乐器、敲击乐器4、植鸣、执鸣、悬鸣5、编磬6、商7、《魌舞》《桑林》8、《大濩》9、佾、乐悬10、《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11、金、石、土、革、丝、木、匏、竹12、伯牙樵夫钟子期13、三分损益法14、荀况15、《风》、《雅》、《颂》,30516、《乐记》;《声无哀乐论》17、 6518、秦青19、秦、李延年20、艳、曲、解、趋21、京房22、鼓、排箫、笳鼓角23、雅乐、燕乐24、中原旧曲(即相和歌)、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25、文字谱26、笛律、管口校正27、三百六十律、新律28、阮籍、《乐论》29、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30、健舞、软舞31、大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32、陈康士屈原33、变文34、“琴乐”、“词乐”35、曹柔36、《婆罗门曲》37、散序、中序、破38、蔡元定39、关汉卿40、杂剧、散曲41、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42、《牡丹亭》43、引子、歌曲和舞曲44、“上四管”和“下四管”45、“坐乐”、“行乐”46、朱载堉47、《溪山琴况》48、荣斋49、扬琴50、南方、北方51、俞秀山、马如飞、陈遇乾52、《春游》53、沈心工54、《音乐小杂志》、李叔同55、赵元任、《和平进行曲》56、儿童歌舞表演曲、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57、王光祈、比较音乐学、音乐史学、《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中国音乐史》58、“律”、“调”、“谱”、“器”59、 1919 、“研究音乐,发展美育”60、蔡元培、萧友梅61、叶伯和。
62、《长恨歌》、《怀旧》63、贺绿汀64、《黄河大合唱》65、阿隆·阿甫夏洛穆夫66、《秋子》67、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68、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69、请注明以下歌曲作品的曲作者:《你这个坏东西》——舒模;《茶馆小调》——费克;《苦命的苗家》——宋扬;《歌唱二小放牛郎》——劫夫;《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艺术歌曲《彭浪矶》——谭小麟;《问》——萧友梅;《春思曲》——黄自;《我住长江头》——青主;《铁蹄下的歌女》——聂耳;合唱《海韵》——赵元任;《嘉陵江上》——贺绿汀;《松花江上》——张寒晖;《新编“九一八”小调》——吕骥;《日落西山》——张曙。
XXX《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XXX《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0831)《中国音乐史》复思考题一、填空题1、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2、《蜡辞》是中的一支古老的祭歌。
3、我国经考古发现的原始乐器按照演奏方式分类可分为和两大类。
4、商代多种不同类型的钟在演奏方法上有、、三种不同方式。
5、几枚音高不同的磬编成一组称之为。
6、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虎纹特磬是代的遗物。
7、商代驱鬼逐疫的乐舞是,商民族盛行的求雨的乐舞是。
8、商朝歌颂XXX的乐舞是。
9、周朝礼乐制中音乐的等级化主要体现在和制度两个方面。
10、被奉为XXX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包括、、、、、。
11、周代的“八音”分别是指、、、、、、、。
12、“高山流水遇知音”指的是琴家和樵夫的故事。
13、春秋时期产生了计算乐律的理论。
14、说唱形式《成相篇》的作者是著名哲学家。
15、《诗经》分为、、三部分,保留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五百多年间各类音乐作品的歌词共首。
16、代表儒家学派的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思想的著作是;XXX著有音乐美学著作。
17、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共是枚。
18、“响遏行云”的典故与战国期间的民间歌手有关。
19、乐府创建于朝,XXX期间乐府机构的最高领导人是。
20、相和大曲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
21、我国律学史上第一个将弦律与管律加以区分的人是汉代的。
22、鼓吹曲是以、、为主奏乐器,中间有歌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横吹曲是以和为主奏乐器,于军中马上奏之。
23、我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分为和两大体系。
24、被誉为“华夏正声”的“清商乐”包括、和三种成分。
25、《碣石调·幽兰》是我国唯一一首用记写的琴曲。
26、晋代的XXX不仅发明了,而且发现了“”的规律。
27、南朝XXX之提出了的实际,南朝宋的XXX提出了的实际。
28、XXX《酒狂》相传由三国期间的文学家、音乐家创作,他还著有一部音乐实际著述——《》。
29、唐代的箜篌有、、三种形制。
30、唐朝的小型娱乐性舞蹈有和之分。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1]
中国音乐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1 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2 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 )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 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的律学理论;5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公元前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 )相和歌;7 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 )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叫作(" "),也叫"北歌".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 )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 ")的对话形式写成;9 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的选择,( ),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10 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 )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 ),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2 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 )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 ),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二单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1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a(嵇康),b(陈康士),c(郭沔)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a(成玉),b(汤应曾),c(张雄)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a(荣斋),b(华秋萍),c(王猷定)4 《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a(徐青山),b(徐大椿),c(燕南芝庵)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 a(沈心工),b(曾孝谷),c(李叔同)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 a (萧友梅),b(赵元任),c(黄自)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a(刘天华),b(阿炳),c(徐炳麟)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a(聂耳),b(任光),c(青主)9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a(李劫夫),b(李一鸣),c(卢肃)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 a(宋杨),b(费克),c(马可)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1 相和大曲2 沈心工3 黄自4 《黄河大合唱》四简述题共1题计20分简述南戏五论述题共1题计30分《乐记》二评分标准及答案1 评分说明:A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严格按答案给分.B 名词解释题:按所答要点的多少和正确程度给分.C 简述题:要求按题意作出正确回答,并作简要的说明.D 论述题:要求文字表述清晰,理论观点正确,论述符合逻辑,E联系实际部分要紧扣题意,不要简单的踩点给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 乐舞;2 "六代乐舞";3 郑,卫之音;4 三分损益;5 律学;6 "汉承秦制";7 乐府;8 徒歌;9 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10 鼓吹乐;11 真人代歌;12 音乐美学著作;13 东野主人;14 推荐;15 曲子;16 工尺谱;17 十七首;18 词乐曲谱;19 赚词;20 陈遇乾.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 c;2 b;3 a;4 b;5 a;6 a;7 b;8 b;9 c;10 a.三请解释下例名词每题5分1 相和大曲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进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高了的音乐形式, 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2 沈心工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 1947年病逝于上海.3 黄自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 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 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 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 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4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四简述题20分简述南戏计20分(答案要点)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 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也叫"永嘉杂剧","戏文". 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等成分, 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特点的戏曲剧种.宋代的南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能构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剧目,不论是民间传说或实事逸闻, 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南戏的音乐与元杂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乐有五声调式构成,风格比较流利婉转,与用七声音阶风格的杂剧大异其趣;南戏的剧本也比较灵活,其剧本可长可短,所用的只曲与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宫一折的限制,可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南戏的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仅如此,凡登场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演唱,与元杂剧的区别十分明显.南戏到明,清时代变成传奇,为我国后来的戏曲音乐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计30分《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现传《乐记》共11篇,被保存在《礼记》之中,其内容包括:①音乐本质与特征; ②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③音乐的美感认识; ④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认为: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乐记》的作者反对当时有些人把音乐单纯作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也反对那种根本否认音乐存在的观点,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记》还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指出"乐者,象成者也".说明音乐是不能娇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乐记》认为在音乐同政治的关系方面,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因此,提出了:"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在《乐记》作者的眼中,音乐成了一种进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政治和道德的要求就成为评价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也是中国先秦音乐美学的又一特点.同时,《乐记》还认为" 礼,乐,刑,政" 都是巩固统治的工具,它们各自都要有其不同的作用.而"乐"的作用就是要对人的心灵起巨大的感染力量.《乐记》还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等等. 《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指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所谓的"乐者,乐也"有两层意思,"乐者"是指音乐能表现欢乐的情感;而"乐也"则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欢乐,能给人以快感,从而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而"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则进一步肯定了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审美要求和欲望."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流;以欲忘道,则或而不乐."因此,《乐记》肯定"乐得其道"而否定"乐得其欲",所以必须以道德来制约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乐记》中也有许多糟粕,如作者提出的"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都成为可以镇压进步音乐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就能够同"乐由天作"之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并行不悖地存在于《乐记》之中.总之,《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
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章节题库(宋、元时期)【圣才出品】
第5章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一、单项选择题1.宋代曲子词的变体“摊破”是指()。
A.增加乐句-9数B.减少乐句字数C.增加新的乐句D.转调或转调式【答案】C【解析】摊破是一种改变句式的手段,要求只改变句读,不改变或极少地改变声律结构。
它不保证一定要添字。
最无疑问的是把“仄平平仄仄平平”摊破成“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宋代曲子词的变体“偷声”是指()。
A.增加乐句字数B.减少乐句字数C.增加新的乐句D.转调或转调式【答案】B【解析】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
词乐家有减字偷声的办法。
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使其美听。
添声杨柳枝,摊破浇溪沙,这是增;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这是减,从音乐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声,减叫做偷声。
从歌词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称摊破,减叫做减字。
3.姜夔是以下哪个朝代的音乐家()。
A.唐代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答案】D【解析】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4.《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录有两首古曲,一首为《霓裳中序第一》,另外一首的名称是()。
A.《醉吟商小品》B.《古怨》C.《越九歌》D.《玉梅令》【答案】A【解析】《白石道人歌曲》一称《白石词》,是中国宋代姜夔(人称白石道人)所作的汉族词曲谱集。
词调17首中,《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传统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其余皆是白石自度曲。
5.由姜夔填词的《玉梅令》,其曲调作者是()。
A.萧德藻B.杨万里C.范成大D.辛弃疾【答案】C【解析】《白石道人歌曲》词调17首中,《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传统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其余皆是白石自度曲。
6.《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录的词调歌曲共有()首。
智慧树知到《中国音乐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音乐史》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音乐史》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中国音乐体系的特征()答案:音声的腔韵性、音调组织的五声性、节拍节奏的灵活性、音乐思维的横向性2、“音乐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答案:德国3、1863年德国学者克利桑德在《音乐学年鉴》中首次对“音乐学”研究的内容做了论述()答案:对4、四夷音乐是指东夷的日本音乐、西夷的西域音乐、北夷的蒙古音乐和南夷的印度音乐()答案:错5、在我国只有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的传统音乐中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特征的音乐。
()答案:对第2章单元测试1、下列作品中哪些属于远古时期的乐舞()答案:《弹歌》、《葛天氏之乐》、《朱襄氏之乐》2、我国音乐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依据的文物是()答案:河南舞阳骨笛3、反映原始人类与干旱作斗争的原始乐舞是()。
答案:《朱襄氏之乐》4、目前没有发现夏商时期有编钟、编磬等编组乐器()答案:错5、音乐起源说中的“太一说”是指音乐起源于太阳和月亮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的过程。
()答案:错第3章单元测试1、被孔子称赞为“尽美矣,又尽善也”的乐舞是()答案:《韶》、《箫韶》、《九辩》2、周代的礼乐制度是由谁主持制定的()答案:周公、姬旦3、曾侯乙编钟共计()件。
答案:644、“成相篇”是战国时期荀子创作的一种打着节奏说唱的诗篇。
()答案:对5、老子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来形容“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的“天籁”之音()答案:错第4章单元测试1、乐府收集民歌的范围很广,北起匈奴,南至江南(长江以南),西起西域,东到渤海( )答案:对2、相和歌有()、清调、平调、立调、楚调、侧调五种调式。
答案:瑟调3、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歌。
内容大都是抒情性的,风格细腻,多表达男女爱情 ——()。
答案:吴歌4、相和歌使用的伴奏乐器有瑟、琴、筝、琵琶、古琴、笙、笛七件乐器。
中国音乐史考试答案
5.中国音乐史的根本任务:通过具体的音乐历史事实,阐明音乐发展的途径和规律,总结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以作为我们发展和创造社会主义新音乐文化的参考和借鉴,历史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古为今用,是为了有助于解决今天的问题。
6.音乐起源的多元观念:①音乐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②为表达感情和娱乐而产生音乐。③音乐在产生过程中曾模仿大自然音响与鸟类的鸣声。④音乐直接起源于劳动生产过程。
27.宋代曲子:宋代曲子的来源主要是继承了隋唐以来的民歌、曲子过大曲、法曲的片断,其创作方法大多是依乐填词。填词时不仅可以在歌词方面作“减字”或“偷声”的变化,而且可以在原曲牌的基础上采用“摊破”和“犯调”等手法形成新的变体。“减字”是减少原词字数,“偷声”是层架原词字数,“摊破”是在原曲牌的基础上增加乐句,“犯调”是把属于不同曲牌的乐句联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曲牌。宋代曲子的另一个来源是根据当时流行曲子的体裁和风格特点自创新曲,称为“自度曲”或“自制曲”。
建立。“二十八调”是唐代宫廷燕乐所用的宫调体系,亦称“燕乐二十八调”。
25.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瓦子勾栏也称“瓦舍”或“瓦肆”。瓦子勾栏是固定性的演出场所,不管刮风下雨,不论寒冬酷暑,每天都进行演出活动。
演)宋杂剧主要角色有:付净(发呆装傻)、付末(以付净为对象,打趣逗乐)、孤(扮官吏)、旦(扮女性)。元杂剧在剧本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有时为了剧情的需要,可增加一个楔子。“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曲六大家加上王实甫和乔吉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通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讲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贾湖骨笛: 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
这批骨笛形式固定,制作规范。
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
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它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2、韶:传说中舜时的乐舞,又有《韶箾》、《箫韶》、《九辩》、《九招》、《九歌》、《九韶》等名。
据史籍记载,《韶》乐规模宏大,代表了原始乐舞的最高水平,它的演出可达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效果。
《韶》乐一直被视为古代音乐的最高典范,在中国音乐史上影响极其深远,受到无数文人名士的赞叹。
季札称其“德至矣哉”,孔子赞其“尽善尽美”。
3、大夏:大禹时的乐舞称作《大夏》或《夏籥》,以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
《大夏》共有九段,以编管乐器籥为伴奏乐器。
演出时,演员头戴皮帽,下穿白裙,赤裸着上身表演。
4、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有原始时期葛天氏族部落的乐舞表演:三个人手执牛尾巴,踏足而歌,边舞边唱。
全曲共有八段,一曰《载民》,即歌颂负载着人民的大地;二曰《玄鸟》,是歌颂他们的图腾黑色的鸟;三曰《遂草木》,是祝愿草木旺盛生长;四曰《奋五谷》,是祝愿五谷丰登;五曰《敬天常》,是表达对上天的敬意;六曰《达帝功》,是表达对老天爷恩惠的拜谢;七曰《依地德》,是对大地厚德的歌颂;八曰《总禽兽之极》,是对各类鸟兽多多繁殖的祈求,以提供人们源源不断的食物。
这是一首非常重要的有关古乐舞的记载,它完整地描写了先民的生活,歌词中既有对天地、图腾的歌颂,又有对种植、养殖丰产的期望,可说是一首表现原始人们生活的组歌。
简答题: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参考答案:我国见诸文献记载的原始乐器种类很多,有箫、苇籥、笙、骨笛、土鼓、埙、陶钟、铃、磬等乐器。
它们是古人智慧之结晶,是华夏音乐文化之灿烂的充分证明。
众多乐器在考古上也得到了证明。
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一百余件骨哨,大约据今有7000年左右;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年代最久的埙,呈橄榄形,无音孔,只有一吹孔,据今约7000年。
青海、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公元前2600年左右用陶土制作的鼓。
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夏代的一件鼍鼓,其鼓腔用树干挖成,鼓面原蒙以鳄鱼皮。
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陶钟,约为公元前3900至公元前3000年之遗物。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迄今所见最早的石磬,据今约4400余年。
在我国目前出土乐器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贾湖骨笛的发现。
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
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
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
这批由鹤骨制成的骨笛一般长二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它们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形式固定,制作规范,骨笛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音孔,大多为七孔,每孔间隔距离基本相等;二是其中有些笛孔旁另外钻有用于调音的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高观念;三是有些骨笛留有刻划的标记,显然是先刻好等分,然后再钻孔,说明制作者对各音孔之间的距离曾有精确的计算。
专家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支骨笛进行了测音,结果显示,它能发出较为完整的七声音阶,并可以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
贾湖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对贾湖骨笛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将对古老贾湖文明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二讲名词解释、简答题与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雅乐:雅乐是周代统治者在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等场合所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正”的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
西周雅乐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不同的等级享用不同的乐队和舞队规模、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乐舞。
2、六代乐舞:亦称六乐。
指黄帝至周代六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乐舞: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濩》、周时的《大武》。
六代乐舞是西周雅乐的主要内容,分别用于祭祀天、地、四方神、山川、先妣、先祖。
3、八音: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
周代乐器种类繁多,见诸文献记载的西周乐器已有近七十种,把这些乐器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就是“八音”。
4、曾侯乙墓编钟: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初期的编钟。
编钟共有六十四件,分三层悬挂,上层纽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甬钟各有三组,共四十五件。
曾侯乙编钟具有制作精美、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等特点,其音域跨越了五个八度,其中中心音区的三个八度可以构成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并可以转调,每个甬钟可发出呈三度关系的两个音。
整套编钟共有约2800字的铭文,为研究我国传统乐律学和音乐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简答题:简述曾侯乙墓编钟的音乐价值参考答案: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期的大批乐器,包括了编钟、编磬、十弦琴、五弦琴、瑟、笙、笛(或篪)、排箫、建鼓、小鼓等,有些乐器尚属首次出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次考古发现。
这次考古活动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它的出土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被誉为世界古代文明史奇迹之一。
曾侯乙编钟共有六十四件,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最庞大的编钟。
它分三层悬挂在曲尺形钟架上,上层纽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甬钟各有三组,共四十五件。
全套编钟重量约2500公斤以上,其中最小的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最大的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4公斤。
钟架位于墓室的西面和南面,中下层的立柱为六个英武的青铜佩剑武士。
除纽钟和甬钟外,还有一件铜鎛,是楚惠王送给墓主的礼物。
铜鎛的铭文显示该鎛制作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
曾侯乙编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保存之完好均为现代音乐考古之最,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
经专家测试,曾侯乙编钟的音域跨越了五个八度,其中中心音区的三个八度可以构成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并可以转调,这意味着它可演奏任何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的乐曲,也意味着春秋时中国不仅有五声音阶,也有七声音阶。
每个甬钟可发出呈三度关系的两个音,即隧部音和鼓部音,充分说明了古代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的高超,也显示春秋战国时我国音乐已发展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曾侯乙编钟在音乐理论方面的价值在于它的铭文,整套编钟共有约2800字的铭文,标明了各钟发音属于何律的阶名及其与楚、晋、齐、周、申等周围各国或地区的对应关系,为研究我国传统乐律学和音乐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些铭文简直可称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乐律书,它的出现弥补了古代文献关于乐律方面记载的不足,纠正了先秦无“变宫”的说法,为我们认识春秋战国乐律学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曾侯乙墓乐器的制作是当时音乐艺术和青铜铸造工艺完美的结合,它表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和科学发展的水平位于世界的最前列,具有辉煌的成就,显示了我国古代灿烂的音乐文化。
第三讲名词解释、简答题与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乐府:乐府是秦代创立的宫廷音乐机构,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充。
乐府的职责主要是采集、改编民间音乐,创作新作品并进行表演。
乐府对民歌的采集已超出《诗经》,遍及黄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2、相和歌: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
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清唱的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
相和歌主要用丝竹乐器伴奏,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3、相和大曲:一种大型的歌舞曲,是相和歌的最高形式,由艳、曲、趋、乱等部分组成。
艳一般出现在曲前,其音乐华丽抒情;曲是相和大曲的主体部分,由多段声乐曲组成,段与段之间加有的器乐曲或舞蹈称为解;趋和乱一般出现在结尾,节奏较快,情绪热烈,是乐曲的高潮部分。
4、清商乐:东晋以后,相和歌由北方流传至南方,吸收了当地的民间歌曲,形成了清商乐。
北魏时清商乐又自南方传至北方,成为在全国范围流传的民间音乐。
清商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吴歌、西曲。
吴歌是东晋以来流行在江南一带的民歌,西曲是齐、梁时期产生于“荆、郢、樊、邓”一带的湖北民间歌曲,比吴歌略晚。
由于地区不同,西曲和吴歌在语言、音乐形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
5、鼓吹:是以打击乐和吹管乐为主并兼有歌唱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
鼓吹大概在秦末汉初传入内地,被我国北方牧民所用。
汉武帝时,鼓吹已由民间发展到宫廷,被广泛应用于仪仗、宴飨、军队等场合之中。
依照用途和乐器配置的不同,鼓吹可分为黄门鼓吹、横吹、骑吹、短箫铙歌等数种。
6、李延年:汉代音乐家。
他出身低微,后被汉武帝任命为协律都尉,成为乐府的主要领导人,对乐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史传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并根据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胡乐《摩诃兜勒》创作了二十八首新的曲调,用于仪仗中使用的军乐。
简答题:试述乐府的产生及其在我国音乐史中的影响。
参考答案:乐府是秦代创立的宫廷音乐机构,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充。
乐府的重要职责就是采集、改编民间音乐,创作新作品并进行表演。
《汉书·礼乐志》载,汉武帝时乐府广采歌谣,“采诗夜颂,有赵、代、秦、楚之讴”。
从《汉书·艺文志》所载的138首西汉乐府民歌看,其采集的范围已超出《诗经》,不止是《汉书》所说的赵(山西)、代(河北)、秦(陕西)、楚(湖北),而是遍及黄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这些采集到的民歌大多是百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作品,所以从此中可“观风俗,知厚薄”,察探民情。
《上邪》、《有所思》反映了人们的爱情追求,《战城南》是对统治者的控诉,《妇病行》、《孤儿行》哀叹了人民的痛苦生活。
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描写了汉代人们的生活场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所以至今仍在广为流传。
乐府的极盛时期是汉武帝执政期间,扩大后的乐府机构共有近千人之多,除行政管理人员外,还有演唱齐、蔡、巴、楚等地民歌的“讴员”;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乐器演奏的“鼓员”、“竽员”、“琴员”、“瑟员”等;有专管乐器修理的“柱工员”、“绳弦工员”等。
但到了汉哀帝时,国力的衰退,经济的窘迫,使朝廷已无力维持乐府庞大的机构,而采集的民歌中反映出的强烈反抗情绪也使统治者坐立不安,所以绥和二年(公元前七年)汉哀帝下诏罢免乐府,对乐府实施大量裁员,乐府由800余人被裁减至300余人,留下的乐工主要掌管郊庙祭祀等场合所用的雅乐,而其余从事民间音乐的乐工则全被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