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默写1、细胞工程是在或的操作2、细胞工程按操作对象分为和3、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和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5、理论上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

因为6、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7、为什么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8、植物组织培养的外界条件:,内在原理是:9、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经过形成经由过程形成,最后移栽发育成。

10、是指已分化细胞经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11、是指由外植体长出来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

1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优势):。

13、去除细胞壁的常用方法:(纤维素酶、果胶酶等)14、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物理法:等;化学法:15、融合完成的标志是:16、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包括:和。

17、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和18、人工种子的特点是:19、作物脱毒(1)材料:(2)脱毒苗:20、单倍体育种:(1)方法:(2)优点:;2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基础)、、、2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

23、用处理,一段时间后获得单个细胞。

24、细胞贴壁:25、细胞的接触抑制:26、原代培养:,培养的第1代细胞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处理后配制成,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27、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28、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存活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高中教育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

高中教育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

专题二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观点: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赐予适合的培养条件,引诱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后形成完好的植株。

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拥有某种生物所有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拥有发育成完好个体的潜能。

(2)过程:(3)用途:微型生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4)地位:是培养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养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观点:将不一样植物的体细胞,在必定条件下交融成杂种细胞,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细胞交融的生物学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过程:(3)引诱交融的方法:①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②化学法:一般用乙二醇(PEG)作为引诱剂引诱原生质体交融。

③交融成功的标记:杂种细胞重生出细胞壁。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养成杂栽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

杂栽种株特色:具备两栽种物的遗传特色。

原由是杂栽种株中含有两栽种物的遗传物质。

(5)意义:战胜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阻碍。

4.植物细胞工程的实质应用(1)植物生殖的新门路:微型生殖 ( 迅速生殖 ) 、作物脱毒、人工种子(2)作物新品种的培养: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二)动物细胞工程1.动物细胞培养(1)观点: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拿出有关的组织,将它分别成单个细胞,而后放在适合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生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办理分别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从头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办理分别成单个细胞持续传代培养。

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胞工程)

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胞工程)

第二章细胞工程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和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或其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生物工程。

1.原理和方法: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2.操作水平:细水平或细胞器水平。

3.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_ 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物质基础)生物体的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1.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不表现全能性的原因(不离体的细胞无法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 在特定的时间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2.全能性大小比较(1)受精卵、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2)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3)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细胞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细胞(4)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5)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称为外植体)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整植株的技术。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生殖方式:无性生殖4.分裂方式:有丝分裂5.过程:|外植体|―—化|愈伤组织|—2|胚状体或丛芽|—育-[植株脱分化: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的过程。

再分化:愈彳^组织能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的过程。

探究.实践:菊花的组织培养(1)原理口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全能性;口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可以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胚状体长出—芽和根_,进而发育成_完整的植株_;口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它们的浓度_、比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高中生物选修三 第2讲 细胞工程

高中生物选修三  第2讲  细胞工程

解析
2.(2017· 宝鸡一检)现有甲、乙两个番茄品种(染色体数 2n=24), 其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 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 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 500 勒克斯时,都不能生长,这是 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 或 bb)作用的结果。 取甲、 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 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 放到大于 500 勒克斯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 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番茄品种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而形成的植 株是_____________倍体。
(2)过程②是原生质体的融合,其原理是细胞膜的 流动性 ,人 工诱导的物理法包括 离心、振动、电激 等;化学法一般用
聚乙二醇 作诱导剂。
(3)过程③是原生质体融合后再生出 细胞壁 ,这是原生质体融合 成功的标志。 (4)过程④是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 全能性 。
3.植物繁殖的新途径(连线)
[题点全练]
1.(2017· 广州模拟)如图表示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 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营养物质和激素。 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激素包括细胞 分裂素和__________两类植物激素。
4.培育作物新品种
5.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1)细胞产物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 生物碱等。 (2)技术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 (3)培养阶段: 愈伤组织 阶段。
[系统认知]
有关细胞全能性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几个易混点
(1)具有全能性≠体现(实现)全能性: ①具有全能性:理论上,有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②体现全能性:只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才能说明实现了细 胞的全能性。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总结一、动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

二、动物细胞培养: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 ④气体环境原理:细胞增殖。

结果:培育成细胞株或细胞系。

应用:①有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②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

③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

④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

如何保证无菌:①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

②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③定期更换培养液。

(以便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培养液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激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选材:选用幼龄动物组织或胚胎进行细胞培养。

动物组织的消化处理:将组织块剪碎,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分散成单个细胞。

原代培养:通常将动物组织块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增殖,即为传代培养。

培养特点:①贴壁生长②接触抑制三、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①物理化学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同,如聚乙二醇,电激法等。

②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

特有方法是:灭活的病毒。

主要作用(意义)是:①动物细胞融合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②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

四、动物细胞核移植:过程:①从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且培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②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和第一极体。

③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

④通过电刺激使细胞融合,得到重组细胞。

⑤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得到重组胚胎。

⑥胚胎移植。

⑦产出动物体。

种类:①胚胎细胞核移植:较易成功。

②体细胞核移植:较难成功。

原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殖。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知识点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知识点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一、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丛芽、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纤维素酶、果胶酶、原生质体、杂种细胞;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作物脱毒、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突变体;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二)知识网络(三)疑难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也就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进行离体地、无菌的培养。

它是对细胞进行遗传操作及细胞保藏的基础。

此类技术发展起步较早,相对而言已比较成熟,各种培养基制备及很多操作方法已经基本规范化。

针对植物的培养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培养、花药及花粉培养、离体胚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这几个大类,每一种都还可可以继续细分为更具体的小类。

组织培养首先将外植体分离出来,然后在无菌及适当条件下培养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另外在愈伤组织随外植体生长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继代培养,以避免代谢产物积累及水分散失等因素的影响。

细胞培养可分为悬浮细胞培养、平板培养、饲养层培养和双层滤纸植板几类,它植物细胞工程 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愈伤组织 →具有根茎叶的幼小植物 说明问题: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 形成完整植株所需要 的全部基因 概念: 关键:之一:去除细胞壁; 之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方法:物理和化学的方法 过程: 优势: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微型繁殖 作物脱毒 人工种子 单倍体育种 突变体的利用们都是将选定的植物细胞于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得到大量基本同步化的细胞,为遗传操作提供材料。

花粉及花药培养主要是使花粉改变正常发育途径而转向形成胚状体和愈伤组织,从而产生单倍体植株。

离体胚培养有幼胚与成熟胚培养两类,通过使用相应的培养基使离体胚正常的萌发生殖,以供研究和操作使用。

原生质体的培养则是一切利用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操作的基础,它是将取得的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后进行培养,具体方法与细胞培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2 细胞工程(高三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2 细胞工程(高三复习课件)

二、动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4、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动物 组织
剪碎 胰蛋白酶或 胶原蛋白
细胞 悬液
转入培养 液培养
原代培养
细胞贴壁
贴壁 生长
接触 抑制
多瓶培养
细胞悬液
传代培养
胰蛋白酶
贴满瓶壁
动物细胞培养
注意
传代培养的细胞10代之内,可以保 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所以目前使用和 保存的通常都是10代以内的细胞。10 代-50代,增殖变缓慢,部分细胞的核 型可能发生变化。继续培养少数细胞可 以获不死性,向癌细胞方向发展。
供体 细胞核
注 入
克隆 动物
移植到 代孕母体
卵母 细胞
去核 去核卵
母细胞
重组 培养 细胞
重组 胚胎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过程
优质供 提取 体A 卵巢中 获取卵 母细胞
培养
体细 胞a
培养
供体 细胞a 去核的 卵母细 胞
注 入
MⅡ期 去核 卵母细 胞
电刺激使 细胞融合 激 活
重组 细胞
克隆 动物
移植到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母体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 核的卵细胞内
3.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 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2章 细胞工程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2章 细胞工程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二)
植物体细胞杂交属于染色体变异,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数通常是两 亲本细胞染色体数目之和,染色体组数通常也是两亲本细胞染色体组 数之和,最终形成异源多倍体。
三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优点: 打破生殖隔离,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局限性: 1.技术复杂、操作繁琐、工作量大。
2.不一定按人们需要表达优良性状。
(1)因“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之间存在__生__殖__隔__离_________, 所以用有性杂交方法很难得到可育后代,上述①~⑥培育优良品种H的 过程所应用的技术是_植__物__体__细__胞__杂__交__技术。
练习与应用
(2)图中B、D是_____原__生__质__体____;G是_____愈__伤__组__织____;②过 程需使用_纤__维__素__酶__和__果__胶__酶___进行处理,该过程受处理时间、 ____温__度____、____p_H______等条件的影响。 (3)过程③使用的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和 __高__C_a_2_+—__高__p_H_融__合__法________等。
思考1:A种原生质体与B种原生质体融合后,有哪几种类型(只考 虑两两融合)?而我们需要的是哪种类型?所以原生质体融合后,我们 要进行怎样的处理?
有3种类型:AA、BB、AB;我们需要的是AB;因此要对融合后的原 生质体进行筛选。
例如:马铃薯和番茄原生质体融合后,融合成功的杂种细胞类型可 能有:马铃薯—马铃薯型、番茄—番茄型、马铃薯—番茄型等。我们 需要的是马铃薯—番茄型。我们可以利用细胞系互补、原生质体物理 特异性及生长特异性等差异对杂种细胞进行筛选。
四、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成果
科学家们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又相继培育出了白菜— 甘蓝、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等杂种植株。我国科学家还在木本 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方面培育出了多种柑橘属不同种间的杂种植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概念: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过程:
(3)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4)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概念:将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细胞融合的生物学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过程:
(3)诱导融合的方法:①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②化学法:一般用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③融合成功的标志: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

杂种植株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

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5)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快速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二)动物细胞工程
1.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①选用幼龄动物组织或胚胎的原因:它们的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很强,更易于培养。

②进行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不用胃蛋白酶的原因: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 约为 2,当 pH 大于 6时,胃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

而胰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 为7.2~8.4,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 pH 为7.2~7.4,因此胰蛋白酶适用于细胞培养时细胞间质(主要为蛋白质)的分解。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

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
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需加入血
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7.2~7.4。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

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pH。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
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2)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3)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

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右图)
①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的不是供体细胞核,
而是整个细胞。

伴随着两细胞融合,体现细胞膜
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该技术形成的重组细胞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体
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而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
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
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克隆动物存在着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

3.动物细胞融合
(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3)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

(4)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制备单克隆抗体(最重要的用途)
4.单克隆抗体
(1)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从血清中分离
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细胞核融合成一个核。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
体的杂交瘤细胞。

①第一次筛选:将未融合的 B 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以及
BB 融合、瘤瘤融合等的细胞通过选择培养基淘汰,筛选出 B
瘤融合的细胞。

②第二次筛选:将产生特定抗体的 B 瘤细胞通过细胞培养
用相应抗原检测的办法筛选出来。

(3)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场所
①若在培养基中进行杂交瘤细胞培养,则从培养液中提取。

②若在小鼠或其他动物腹腔中培养,则从腹水中提取。

(4)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5)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6)在腹腔内增殖的优点:不需要特定的培养基,不需要严格
的外界条件。

(7)筛选的时候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8)单克隆抗体的作用:
①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
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
点。

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治疗,可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
抗体的导向作用),也有少量用于治疗其它疾病。

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
实质内容改变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性状,获得细胞产品(使后代具有双亲的特性)
理论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增殖
诱导手段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
生物法:灭活病毒(灭活仙台病毒)
过程去细胞壁(纤维素酶、果胶酶)→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杂种原生质体)→植物细胞
的筛选和培养(获得植株) 获得分离的单个动物细胞(胰蛋白酶处理)→诱导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动物细胞培养(细胞产品)
应用白菜—甘蓝等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细胞)
意义和用途①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
展杂交亲本的组合范围;②克服有性杂
交的母系遗传的局限性,获得细胞质基
因的杂合子,研究细胞质遗传
①制备单克隆抗体;②诊断、治疗、
预防疾病,如单抗诊断盒、“生物导
弹”治疗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