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职工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意外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职工伤亡事故,将其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说明。
一、人员伤亡程度分类1. 轻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身体轻微损伤的事故,如轻微擦伤、扭伤等。
对工作生活能力影响较小,通常在短时间内能够恢复。
2. 重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身体严重损伤的事故,如骨折、器官损伤等。
对工作生活能力造成较大影响,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3. 死亡事故:指造成职工死亡的事故。
这是最为严重的事故,不可逆转的人身损害。
二、事故发生原因分类1. 人员原因事故:指由于职工个体原因导致的事故,如操作不当、未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等。
这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也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2. 设备原因事故:指由于设备、机械设施的故障或不合格导致的事故。
如设备缺陷、设备操作不当等。
3. 环境原因事故:指由于工作环境、场所的问题导致的事故,如作业场所杂乱、安全隐患等。
4. 管理原因事故:指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的事故,如缺乏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差等。
三、事故类型分类1. 交通事故:指在工作出行和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车祸、交通意外等。
2. 被物体砸伤事故:指在施工、搬运物品等过程中由于物体掉落造成的伤害。
3. 高处坠落事故:指从高处摔落造成的伤害,如建筑工人从悬空作业区域坠落。
4. 电气事故:指在电气工作过程中发生的触电、电击等意外伤害。
5. 火灾事故:指在企业生产、仓储等场所由于火源、易燃物品等原因导致的火灾事故。
6. 化学物品事故:指在化工、实验室等环境中由于化学物品泄漏、爆炸等导致的伤害。
7. 窒息事故:指在密闭空间或者情况危险的场所中窒息导致的伤害,如煤矿事故、化工品泄漏等。
8. 气体中毒事故:指在气体环境中接触或吸入有毒气体导致的伤害。
9. 其他事故:指无法归类到以上几种类型的事故,如爆炸事故、坍塌事故等。
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如下:
1. 死亡事故: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最终导致工人死亡。
2. 重伤事故: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工人身体受到重大损伤,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较高。
3. 轻伤事故: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工人身体受到轻微损伤,需要医疗照顾。
4. 化学中毒事故:工人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因为吸入、摄入或接触皮肤等原因导致中毒。
5. 职业病事故:由于工作环境、物质、作业方式等因素导致工人长期接触致病因素,最终导致某种职业病的发生。
6. 意外事故:由于工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管理人员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的意外事故,包括跌倒、滑倒、被物体砸伤等。
7. 其他事故:工人在职务范围之外发生的伤亡事故,如工作时间外参加活动、
私自到危险地点等。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导致职工受伤或者死亡的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些事故,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
首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可以根据事故的性质进行分类。
一是机械伤害事故,包括被机器设备夹伤、碾压、割伤等;二是物体打击伤害事故,包括被坠落物体砸伤、击伤等;三是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包括从高处坠落导致的伤害;四是触电事故,包括触电伤害;五是火灾事故,包括火灾引起的伤害;六是化学品中毒事故,包括接触有毒化学品导致的中毒;七是交通事故,包括工作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等。
根据事故的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企业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其次,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还可以根据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
一是人的原因,包括职工操作不当、违章操作等;二是设备的原因,包括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不当等;三是环境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不安全、气候条件恶劣等;四是管理的原因,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足等。
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有助于企业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最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还可以根据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
一是轻伤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轻微伤害的事故;二是重伤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严重伤害的事故;三是死亡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死亡的事故。
对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涉及事故的性质、原因和后果,通过科学合理地对事故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和处理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并加强事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为了进一步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准确分类,为加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中,将伤亡事故分为:一、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二、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三、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挤、压、戳、切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伤害和其它物体打击引起的事故。
四、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伤害大多发生在搬运、提升、装卸、码垛等作业中。
五、触电由于电流经过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事故,包括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类型伤害事故。
六、淹溺指人体浸入水中导致窒息的事故。
七、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八、火灾在火灾时造成的人体烧伤和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及气体引起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非火灾时的一切化学物质引起的燃烧和爆炸事故。
九、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
包括从架子坠落,从屋顶坠落,从平地坠落,从电梯井口坠落,以及从其他高处坠落等事故。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十、坍塌建筑物、构筑物倒塌造成的事故。
多发生在挖沟、拆墙等作业中。
十一、冒顶片帮由于矿岩层崩落或支架失去支护能力,造成顶部或侧帮冒落(崩塌),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
可能发生在矿山的巷道掘进过程中。
十二、透水矿山地下开采时,储藏水体透过矿层,或采空区塌陷而引起的突水事故。
水势迅猛,来不及撤离,而被淹没在水中或因水性呼吸困难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不包括地面水灾或地下水淹没造成的事故。
十三、放炮由于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不包括因爆炸引起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害以及误爆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本标准包括名词、术语、事故类别、伤害分析、伤害程度分类、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和附录等内容。
在本标准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损失工作日是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暂时性失能伤害是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而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是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则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事故类别共有20种,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
其中,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而触电则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伤害分析包括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等方面。
伤害程度分类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则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最后,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包括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伤害频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和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等。
指损失工作日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死亡指因事故直接导致死亡。
4.4其他指不符合上述分类的伤害程度。
确定原则:a.以失能伤害为主要依据;b.当伤害程度不明确时,应以最严重的伤害程度为准;c.当伤害程度相同或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其他"。
6.淹溺是指大量水进入肺部导致呼吸道阻塞,引起急性缺氧和窒息死亡的事故。
7.灼烫是指强酸、强碱、火焰或高温物体引起的灼伤和烫伤。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

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续
6.04.3. 作业场所狭窄 6.04.4. 作业场地杂乱 6.04.4.1.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6.04.4.2.采伐时,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 6.04.4.4.其它 6.04.5.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04.6.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6.04.7. 地面滑 6.04.7.1.地面有油或其它液体冰雪覆盖 6.04 7.3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6.04.8 贮存方法不安全动机器 6.04.9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续
7.0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7.02.1拆除了安全装置 7.02.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7.02.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7.02.4其它 7.03 使用不安全设备 7.03.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7.03.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7.03.3其它 7.04 手代替工具操作 7.04.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7.04.2用手清除切屑 7.04.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7.05 物体顾放不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
4.06.梯 4.07.空气 4.08.工作面(人站立面) 4.09.矿石 4.10.粘土、砂、石 4.11.锅炉、压力容器 4.11.1.锅炉 4.11.2.压力容器 4.11.3.压力管道 4.11.4.安全阀 4.11.5.其它 4.12.大气压力 4.12.1.高压(指潜水作业) 4.12.2.低压(指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
6.02.2.强度不够 6.02.2.1.机械强度不够 6.02.2.2.绝缘强度不够 6.02.2.3.起吊重物的绳索 不合安全要求 6.02.2.4.其它 6.0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6.02.3.1.设备带“病”运转 6.02.3.2.超负荷运转 6.02.3.3.其它 6.02.4.维修、调整不良 6.02.4.1.设备失修 6.02.4.2.地面不平 6.02.4.3.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6.02.4.4.其它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者死亡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些事故,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标准非常重要。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为以下几类:一、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轻伤、轻微事故或者一般意外事件。
这类事故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或者影响工作生产秩序,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事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工作环境不够安全、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
二、严重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较为严重伤害或者影响较大的事故事件。
这类事故可能导致职工伤残或者长期治疗,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严重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措施不完善或者操作失误等因素有关。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严重事故的及时处理和伤员救治。
三、特别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极其严重的事故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影响范围广泛,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
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管理严重缺失、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或者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因素有关。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特别重大事故的最小化影响和损失。
以上是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共同努力,预防和减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其中,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而暂时性失能伤害是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是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则是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
在伤害分析方面,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伤害程度分类包括轻伤、重伤和死亡,其中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则是最严重的伤害。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包括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最后,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以上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和计算。
4.14 机械设备4.14.10 金属切削机床4.14.11 公路建筑机械4.14.12 矿山机械4.14.13 冲压机4.14.14 印刷机械4.14.15 压辊机4.14.16 筛选、分离机4.14.17 纺织机械4.14.18 木工刨床4.14.19 木工锯机4.14.20 其他木工机械4.14.21 皮带传送机4.14.22 其他4.15 金属件4.15.1 钢丝绳4.15.2 铸件4.15.3 铁屑4.15.4 齿轮4.15.5 飞轮4.15.6 螺栓4.15.7 销4.15.8 丝杠、光杠4.15.9 绞轮4.15.10 轴4.15.11 其他4.16 起重机械4.16.1 塔式起重机4.16.2 龙门式起重机4.16.3 梁式起重机4.16.4 门座式起重机4.16.5 浮游式起重机4.16.6 甲板式起重机4.16.7 桥式起重机4.16.8 缆索式起重机4.16.9 履带式起重机4.16.10 叉车4.16.11 电动葫芦4.16.12 绞车4.16.13 卷扬机4.16.14 桅杆式起重机4.16.15 壁上起重机4.16.16 铁路起重机4.16.17 千斤顶4.16.18 其他4.17 噪声4.18 蒸气4.19 手工具(非动力)4.20 电动手工具4.21 动物4.22 企业车辆5 伤害方式5.01 碰撞5.01.1 人撞固定物体5.01.2 运动物体撞人5.01.3 互撞5.02 撞击5.02.1 落下物5.02.2 飞来物5.03 附落5.03.1 由高处坠落平地5.03.2 由平地坠入井、坑洞5.04 跌倒5.05 坍塌5.06 淹溺5.07 灼烫5.08 火灾5.09 辐射5.10 爆炸5.11 中毒5.11.1 吸入有毒气体5.11.2 皮肤吸收有毒物质5.11.3 经口5.12 触电5.13 接触5.13.1 高低温环境5.13.2 高低温物体5.14 掩埋5.15 倾覆6 不安全状态6.0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6.01.1 无防护6.01.1.1 无防护罩6.01.1.2 无安全保险装置6.01.1.3 无报警装置6.01.1.4 无安全标志6.01.1.5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6.01.1.6 (电气)未接地6.01.1.7 绝缘不良6.01.1.8 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6.04.7地面滑地面滑是造成工作场所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本标准定义了伤亡事故、损失工作日、暂时性失能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和永久性全失能伤害等术语。
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
伤害分析包括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等方面。
受伤部位和受伤性质的确定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
多处受伤的情况下,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
伤害程度分类包括轻伤、重伤和死亡。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包括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人(包括3人)。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包括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和伤害平均严重率等。
千人死亡率表示某一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死亡的人数,其计算公式为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千人重伤率表示某一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其计算公式为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伤害频率表示某一时期内,每百万工时的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其计算公式为百万工时伤害率A=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6.伤害严重率表示某一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其计算公式为伤害严重率B=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6.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其计算公式为N=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伤害程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1. 死亡事故:指造成职工死亡的事故,包括因意外事故、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职工死亡。
2. 重大伤害事故:指造成职工身体残疾或重大伤害的事故,如严重创伤、丧失器官功能、永久性失明或听力等。
3. 一般伤害事故:指造成职工轻伤或非重大伤害的事故,如擦伤、割伤、烫伤等。
4. 中毒事故:指由于接触或摄入有毒物质而导致的伤害,如化学品中毒、食物中毒等。
5. 火灾事故:指因火源引起的火灾事故,包括建筑物、设备或其他物品的火灾。
6. 跌落事故:指职工从高处摔落或坠落的事故,包括楼梯、台阶、建筑物、设备或其他高处的坠落事故。
7. 交通事故: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或与工作相关的交通事故,包括车辆碰撞、车辆翻滚、交通堵塞等。
8. 物体打击事故:指职工被移动或静态物体打击、被物体压住等事故。
9. 电击事故:指职工接触电源导致的电击事故,包括触电、电击伤害等。
10. 射击事故:指因枪支、爆炸物、矢箭等的射击而导致的事故。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不同行业的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风险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为了准确、完整地统计工伤事故,国务院于1984年公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这一标准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定义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对人造成伤、亡、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影响职工身体健康的意外事件。
该标准具体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为以下五大类: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机械、车辆、电器设备所引起的伤害。
2、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工具等运动部件所造成的伤害,不包括因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3、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被起重物(包括吊具、索具)打击造成的人身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害。
5、灼烫伤:包括烧烫伤。
除了这五大类,其他造成职工生理机能或组织器官不可逆的损伤,或者因此而引起死亡、残废、丧失劳动能力或影响职工正常工作能力的意外事件,也都视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
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一标准,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同时,针对这些事故分类,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此外,对于工伤事故的报告和处理,也有明确的规定。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企业应立即报告工伤事故,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标准来统计和处理工伤事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_GB202486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些事故,我国制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制定背景、分类方法以及实施效果,以期提高大家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件。
这些事故不仅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声誉。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导致职工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意外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此类事故,需要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按照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和应对措施。
一、轻微伤事故轻微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轻微身体损伤,需要简单急救即可恢复的工作场所意外。
例如,碰伤、划伤、轻微烫伤等。
这类事故通常不会导致长期休工或造成严重影响,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频繁发生。
二、一般伤事故一般伤事故是指导致职工一般身体损伤,需要较长时间恢复或医院治疗的工作场所意外。
比如,骨折、中度烧伤、中毒等。
这类事故可能会导致职工短期休工,对生产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安全防范和培训,提高职工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
三、重大伤事故重大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严重身体损伤,甚至永久残疾的工作场所意外。
比如,严重烧伤、截肢、重物压伤等。
这类事故会给企业和职工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需要立即进行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重大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是指导致职工死亡的严重工作场所意外。
这类事故常常是由于安全隐患严重或管理不善导致,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需要进行全面调查和追责,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群体伤亡事故群体伤亡事故是指在同一事件中多人受伤或死亡的工作场所意外。
这类事故通常是因为某一重大事故引发连锁反应,或者集体性安全风险造成。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和危机预案,强化安全监管和培训,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
六、其他特殊事故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事故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
比如,化学品泄漏事故、自然灾害导致伤亡、恶意袭击等。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应对和处置,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是对各类事故进行科学分类和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事故、减少风险、保障职工安全。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20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20类一、前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职工伤亡事故不时发生,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国家对其进行了分类标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救助措施。
本文将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20类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20类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1. 机械伤害类: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伤害,如机械碾压、绞车绞断等。
2. 交通事故类:包括各类车辆的交通事故,如车辆碾压、碰撞等。
3. 高处坠落类:主要指在高处工作或作业过程中坠落造成的伤害。
4. 坍塌类:包括工地坍塌、建筑物坍塌等造成的伤害。
5. 中毒类:主要是吸入有毒气体或误食有毒物质造成的伤害。
6. 烫伤类:包括热液体、高温气体等造成的烫伤。
7. 火灾类:主要是因火灾造成的伤害,如火灾烧伤、中暑等。
8. 电击类:包括触电、雷击等造成的伤害。
9. 物体打击类:主要是各类重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
10. 遭受暴力伤害类:包括被他人殴打、攻击等造成的伤害。
11. 机械运转类:主要是机械设备运转时造成的伤害,如被机械卷入、缠绕等。
12. 运输作业类:包括吊装、搬运等造成的伤害。
13. 溺水类:主要是因水域作业或溺水事故导致的伤害。
14. 塌方类:指工程建设中土方垮塌、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伤害。
15. 鞭炮爆炸类:包括爆竹、烟花爆炸造成的伤害。
16. 贮运焚爆物类:主要是因化学品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爆炸、火灾造成的伤害。
17. 过劳损伤类:指因长时间重复作业、劳累过度等导致的身体损伤。
18. 噪声类:主要是因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导致的听力损伤。
19. 辐射类:包括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造成的伤害。
20. 其他:指其他类型的职工伤亡事故。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20类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职工伤亡事故,以及其可能的原因和后果。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完整word版)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58。
382 GB6441—86(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31日发布1987年2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
名词、术语1。
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1.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事故类别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010坍塌011冒顶片帮012透水013放炮014火药爆炸015瓦斯爆炸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018其它爆炸019中毒和窒息020其它伤害3.伤害分析3.1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细分类详见附录A.1)。
3.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确定原则:a.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细分类详见附录A.2).3.3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细分类详见附录A.3)。
3.4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细分类详见附录A.4)。
3.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细分类详见附录A.5)。
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细分类详见附录A.6)。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细分类详见附录A.7)。
4.伤害程度分类4.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死亡5.事故严重程度分类5.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这些事故,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事故进行合理分类,可以更好地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一、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疏忽大意、操作不当或者未按规章制度执行,导致的轻伤、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这类事故通常不会对员工生命造成威胁,但也不能忽视其对生产秩序和员工生产秩序的影响。
二、严重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伤亡较重,对员工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需要紧急救治的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对企业的生产和形象也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三、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引发大规模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对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故。
这类事故往往需要政府部门介入调查并采取应对措施。
四、特大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丧生或者巨大财产损失的事故,对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这类事故往往需要全面调查和深入反思,以及持续的应对措施。
结语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希望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百科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百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导致职工受伤或死亡的不幸事件。
为了更好地对这些事故进行管理和预防,有必要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和标准化。
下面将介绍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
一、事故类型分类1. 机械事故:指由于机械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不当使用造成的事故。
如机器故障导致的伤害、操作不当导致的碰撞、夹伤等。
2. 接触事故:指职工与有害物质、高温、电流等直接接触导致的事故。
如化学品溅入眼睛导致的眼部损伤、接触高温导致的烧伤等。
3. 运输事故:指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如交通事故、机动车辆翻车等。
4. 增高事故:指在高处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如坠落、高处坠物等。
5. 火灾爆炸事故:指因火源、易燃物等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如化学品泄漏引发的爆炸、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等。
6. 中毒事故:指职工吸入、摄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导致的中毒事故。
如化学品中毒、食物中毒等。
7. 其他事故:指不属于以上类型的其他职工伤亡事故。
二、伤亡程度分类1. 轻伤事故:指职工在事故中受轻微伤,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
2. 重伤事故:指职工在事故中受重伤,需要住院治疗,但不危及生命。
3. 重大伤亡事故:指职工在事故中受重伤或死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原因分类1. 人为原因:指由于职工操作不当、违章作业、疏忽大意等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
2. 设备原因:指由于设备故障、设计缺陷等设备本身原因引发的事故。
3. 环境原因:指由于工作环境不良、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环境因素引发的事故。
4. 管理原因:指由于管理不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管理层面原因引发的事故。
四、事故等级分类1. 一般事故:指造成1-3人轻伤的事故。
2. 较大事故:指造成4-10人轻伤、1-3人重伤或1人死亡的事故。
3. 重大事故:指造成11-30人轻伤、4-10人重伤或2-3人死亡的事故。
4. 特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轻伤、10人以上重伤或3人以上死亡的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本标准对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进行了分类标准。
以下是标准中的名词和术语:1.1 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1.2 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 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 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 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本标准将伤亡事故分为20个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在伤害分析方面,本标准考虑了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等因素。
本标准将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三类,同时将事故严重程度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其中死亡事故又分为重大伤亡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
最后,本标准还提供了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企业工伤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千人死亡率和千人重伤率等。
本文介绍了工伤事故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
首先是千人重伤率,它表示某一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
计算公式为:千人重伤率 = (重伤人数 / 平均职工人数) × 103.其次是伤害频率,它表示某一时期内每百万工时的事故造成的伤害人数,包括轻伤和重伤。
计算公式为:百万工时伤害率 = (伤害人数 / 实际总工时) × 106.伤害严重率则表示某一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重伤和死亡人数。
计算公式为:伤害严重率 = (总损失工作日 / 实际总工时) × 106.伤害平均严重率则是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
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是用于描述和分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的标准体系。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事故的类型、原因和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1. 轻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休息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轻伤事故。
2. 重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功能障碍、听力丧失、失明等重伤事故。
3. 恶性事故:指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导致死亡、严重人身伤害或重大经济损失,从而严重危及生命和健康的事件。
此外,还有以下细分分类:1. 物体打击类:物体落下直接打在作业人员身上而造成伤害。
2. 车辆伤害类:包括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车身倾倒或车厢及其部件倾倒,发生撞击、碾辗、倾覆等事故。
3. 机械伤害类:包括机械设备运动部件或局部进入人的危险部位而造成的伤害。
4. 高处坠落类:包括在施工现场、办公区、宿舍区等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
5. 触电类:包括由于电引起的电击、电伤事故。
6. 中毒和窒息类:包括因气体、粉尘、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或易燃物质积聚,作业人员吸入或接触造成伤害或窒息的事故。
7. 起火类:包括由于火灾引起的烧伤、烧死等事故。
这些分类标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类型,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
同时,这些分类标准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参考框架,以评估和记录潜在的职业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和职业安全要求。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减少职业伤亡事故的发生。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国家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国家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国家分类标准包括轻伤、重伤和死亡三种情况。
具体如下:
1. 轻伤事故: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即受伤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事故。
2. 重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导致人体功能障碍长期存在的,或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劳动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事故。
3. 死亡事故:指事故发生后当即死亡(含急性中毒死亡)或负伤后在30天内死亡的事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工伤保险条例》等文件或咨询相关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名词、术语
2 事故类别
3 伤害分析
受伤部位
受伤性质
—
起因物
致害物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4 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
重伤
死亡
《
5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死亡事故
6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千人死亡率
千人重伤率
伤害频率
|
伤害平均严重率
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附录A (补充件)
受伤部位
受伤性质
起因物
致害物
伤害方式
~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附录B 损失工作日计算表(补充件)
表1 截肢或完全失去机能部位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表2 骨折损失工作换算表
#
表3 功能损伤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