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解说词
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13篇)

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13篇)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通用13篇)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篇1相传在七百多年以前,香山有一只金鹿,金章宗得知此事亲自上山捕捉。
转了半天未见金鹿踪迹。
时值正午,他又累又渴,依着一棵树合眼便睡。
睡梦中见到一只金鹿突然出现在眼前,他急忙拉弓连射两箭,都射到了地上。
而金鹿也不见了踪迹。
章宗恼怒之余拔起地上的两只箭。
箭刚拔出,两股清泉便从箭孔中涌出。
这时一阵凉风吹过,章宗从梦中醒来,于是命人在地上挖,果然挖出两股清泉。
章宗大悦赐名梦感泉。
香山梅石梅兰芳酷爱香山,每次来香山,均下榻在雨香馆。
春,梅兰芳住香山雨香馆期间,一日,他与几位好友在山间游玩时发现一块没有刻字的大石头,一时兴起,即在巨石上写下一梅字,此字高1.95米,宽 1.9米,下方署名兰芳,右下放刻有李释戡的题记,全文为:壬戌三月二十有四日,肃紫亭、齐如山、梅兰芳、王幼卿、李释戡同来,兰芳写梅,释戡题记。
香山游者虽多,未必遂登此石,亦足以自豪矣。
题记下方有齐如山监制五个小字。
人称五君子刻石,也叫梅石。
梅兰芳写下梅石之后,还换来了露天义演。
因为当年熊希龄利用香山的房舍开办慈幼院,收养了河北水灾中无家可归的儿童,为办学经费短缺而发愁时闻知此事,便借题发挥要惩罚梅兰芳在香山搞一场义演。
梅兰芳欣然同意,上演了《宇宙锋》,并把全部收入都捐给了慈幼院。
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篇2碧云寺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相传此地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本名“碧云庵”。
明代武宗正德十一年(l516年),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利用税收和从皇帝处所得钱财扩建了碧云寺,并立冢域于寺后,又在冢上种植了青松作为死后葬身之所。
据说这种做法叫做“青松压顶”,实际上也是墓葬的一种标记。
大概是因为有过这样一段历史,当地的人们都把这座寺称为“于公寺”。
后来于经下狱庾死,葬身碧云寺的打算也落空。
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也看中这块宝地,再度扩建碧云寺,又在于经墓圹屋础上加工扩建,作为自己死后墓地。
平顶山市新城区香山寺作文介绍

平顶山市新城区香山寺作文介绍平顶山市新城区有个地方叫香山寺,我跟你说,这地方可真有意思。
首先,你要知道,香山寺不光是个古老的寺庙,还是个风水宝地。
据说,来这里转个经,许个愿,啥事都灵验。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小王、小李他们一起来香山寺,就是为了考试顺利,结果真的都考好了,简直是灵验得不行!进了香山寺,第一眼就被那座古老的大殿给震憾住了。
大殿里供奉着一尊金光闪闪的观音菩萨像,据说是千年前传来的,神秘得很。
我看着那像,心里忍不住想:如果我也能拥有一点观音菩萨的慈悲心,那该多好啊!寺庙里面有好多老僧,他们可是见多识广,讲起故事来一个比一个精彩。
有次我听他们说起香山寺的来历,竟然是因为一只香山狐狸的故事。
传说当年香山上有只狐狸,聪明伶俐,懂得医术。
后来,它修行成了神仙,把香山寺建了起来,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平安。
听到这里,我真是眼界大开,原来寺庙还有这么多传奇故事!除了寺庙本身,香山寺的周围环境也是一绝。
寺庙后面就是一片茶园,种了满满一大片绿油油的茶树。
每到春天,茶树开花的时候,香山寺周围就成了一片花海,香气扑鼻,简直比什么香水都香。
我记得有一次,跟小刘在这里拍照,结果各种美景拍得我们都不想走了,实在太美了!香山寺不仅仅是个宗教场所,也是大家休闲放松的好地方。
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来好多游客,有的祈福许愿,有的来拜佛求平安。
我还记得上次来的时候,碰到一个老爷爷,他带着孙子一起来,对他们来说,香山寺是他们共同的记忆,也是心灵的寄托。
总的来说,香山寺是平顶山市新城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不管你是来祈福还是来旅游,这里都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来香山寺走一走,感受一下那份宁静与祥和,说不定你的心愿也能在这里实现呢!。
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

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平顶山香山寺。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寺庙的历史、文化及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一、历史香山寺创立于公元64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院之一。
据传,当年一位名叫清辉的僧人在此地讲学,吸引了众多信徒,因而建立了寺庙。
隋朝时期,香山寺曾得到大力赞助,规模得到了扩建。
明代时期,寺庙经过了再一次的重建,形成了现在的基本格局。
二、文化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香山寺所代表的文化不仅涉及佛教的教义和实践,还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
在这里,每年都会举行多种佛事活动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例如,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香山寺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同时,香山寺还藏有大量文化艺术品,如珍贵的佛教典籍、古籍书画、青铜器、玉器等等。
三、建筑风格香山寺的建筑风格以唐代为主,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优美,充满了凝重而庄严的气氛。
这里有典型的中国式庭院,或是中庭式厅堂,或是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汇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精髓,历史悠久,令人叹为观止。
寺庙中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大雄宝殿、祖师殿、地藏殿、藏经楼等。
其中,大雄宝殿规模最大,是香山寺的主体建筑。
这座建筑气势恢弘,建筑风格兼顾唐风和宋风,前面的大殿两侧是四个转经塔,内部供奉着大雄宝殿的主要佛像。
四、寺庙景观香山寺的自然环境独特,寺庙建在风景秀丽的香山上,周围山青水秀,四季景色各异,为香山寺增色不少。
当然,香山寺本身也有很多景观值得一看。
寺庙内种植有许多珍贵的古树名木,如定西松、千年古柏等等。
此外,这里还有一座千年古刹——舜帝庙,传说舜帝来到香山寺,因而留下了这座古庙。
香山寺里有一段古老的石阶,称为“九曲十八弯”,道路蜿蜒环抱,沿途景色优美,深受游客喜欢。
香山寺是一座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寺庙,也是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来香山寺感受佛门文化之韵,还是来这里领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艺术,还是赏花游山,这里都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文档6篇

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文档6篇Guide words of Xiangshan temple in Pingdingshan编订:JinTai College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文档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文档2、篇章2: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文档3、篇章3: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文档4、篇章4:洛阳香山寺导游词文档5、篇章5:洛阳香山寺导游词文档6、篇章6:洛阳香山寺导游词文档平顶山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南。
平顶山香山寺是现在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和观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欢迎参考!篇章1: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文档平顶山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平顶山市新城区北3公里,巴山山脉香山峰顶,全称香山普门禅寺。
历史上因行政区划归属之变迁,曾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是现在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和观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
平顶山香山寺建于东汉末期,大约在汉灵帝光和年间,比白马寺晚约百余年,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地处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的影响,屡毁屡建。
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时尽遭破坏,僧人被赶走,殿堂被拆毁,如今的香山寺建筑群除千年宝塔和十几通古碑外,都是文革后依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复起来的。
【精编范文】洛阳香山寺导游词-word范文 (2页)

【精编范文】洛阳香山寺导游词-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洛阳香山寺导游词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特有的文化内涵,每一处景区也有它独特的风格。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洛阳香山寺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洛阳香山寺导游词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
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
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
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
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
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
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
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
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
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洛阳香山寺导游词

洛阳香山寺导游词
洛阳香山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香山风景区内,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名刹,被誉为“中国佛教胜地、世界文化遗产”。
香山寺始建于公元68年,原名峨眉山,后改为香山寺。
唐朝时期,香山寺被权臣李林甫收归私人所有,唐玄宗在李林甫失势后将香山寺收回,广修道场,使香山寺成为了当时佛教界十分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
宋代,香山寺经过多次修缮,建筑群体得以完整保存。
明清两代,香山寺历经战争、灾害等苦难,殿宇多已毁坏,今香山寺中的建筑大多是清朝所建。
香山寺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僧房、客房150多间,殿堂110多间。
香山寺的建筑群体呈现出传统佛教建筑的特色,庄严肃穆、气势恢弘。
在香山寺内,最值得游客们参观的是佛像。
香山寺内塔林林立,其中关佛塔是最为著名的一座塔,因塔内藏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而著名。
香山寺还有大雄宝殿、迦蓝殿、藏经阁等多座殿堂,每座殿堂都有其特有的佛像。
另外,香山寺内还保留着大量文物和历代名人的遗物,值得一提的是,唐代高僧鸠摩罗什曾在此住持,留下了大量佛教文化遗产。
每年的香山佛文化节也是香山寺的一大特色活动,
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信教者和游客,这是了解和感受佛教文化的好机会。
最后,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感受香山寺特有的佛教文化,我们建议每位游客在香山寺内保持安静、谨慎的态度,同时也要尊重佛教文化,对香山寺内的文物展示、佛像打饰等更要爱护和保护。
香山导游词

香山导游词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东南距市中心28公里。
最高点为香炉峰,海拔557米,俗称“鬼见愁”。
香山山顶有巨石两块,叫乳峰石。
其形酷似“香炉”,身边又常有云雾布满,如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得名。
香山景色秀媚,名胜遍布,体面旖旎,极富自然野趣。
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红叶”,是燕京八景之一。
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当冬雪初晴,一片银妆素裹,格外妖娆,旧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这个地方。
香山寺,在香山公园内蟾蜍峰北。
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赐名大永安寺,为香山诸寺之首,“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仅存石阶,石坊柱、石屏等遗迹,唯有寺内的“听法松”还是屹立。
香炉峰,俗称鬼见愁。
在香山公园西部。
此峰高峻陡削,攀登别易,在峰顶可饱览香山全景。
近年已建有缆车索道,牵引登山。
双清别墅在香山公园内香山寺下。
这个地方原有两股清泉,相传金章宗时称梦感泉。
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
1917年熊希龄在此修筑别墅,并以此为名。
别墅淡雅幽静,山水树石顺其自然。
清泉大聚一池,池边有亭,亭后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媚非凡。
在此春日赏花,酷夏避暑,秋观红叶,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绮丽,称为香山“园中园”。
眼镜湖,在香山公园北门内。
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形似眼镜,故此得名。
湖的北侧山石叠嶂,峰峦崛起。
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帘垂挂的水帘洞。
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和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
见心斋在香山公园北门内西侧,毗邻眼镜湖。
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修葺,是座颇具江南风味的庭院。
香山庭院中心是一平圆形水池,清洌的泉水从石雕的龙口中注入,夏来新荷婷立,金鱼嬉戏。
池东、南、北三面回廊环抱,内有一小亭伸入池中。
池西有轩榭三间,即见心斋。
斋后山石嶙峋,松柏交翠。
整个庭院清静幽雅,使人留连忘返。
当年乾隆帝曾在此读书和赐宴臣僚。
香山景区导游词

香山景区导游词开场白:十里长江九座山中间横座大香山吴妃当日将香采此地遗名遂千载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张家港市第一山—香山参观游览。
我是大家的景点讲解员,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导。
今天大家在香山的游览就由我全程为大家服务,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有什么需要小X帮忙的,小X会尽全力为大家解决的。
在此,希望大家在领略香山的青山绿水以及古典园林文化之美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一份美好的心情和回忆,也希望各位将我们香山的人文景观之奇、自然景观之美带到大家的亲戚朋友中去。
1、香山简介香山位于张家港市西部,离张家港市区15公里,全山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9公里,占地面积4.37平方公里,海拔136.6米,是张家港的最高点。
香山的形态非常有趣。
我们站在这里看香山,香山就像一只伏在地上的老虎在侧首回眸,当地老百姓也以老虎背、老虎嘴来命名香山东峰的一些景点,所以,古时候香山被称为“伏虎山”。
而从山的北面看香山,由于香山各个山峰的高度大体均衡,很像牛的背脊,而向北延伸的山峰突起,就像牛的头,所以又被叫作“卧牛山”,后来因为西施到这里来采香而改名为香山,一直沿用到现在。
香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少名人墨客都曾到此游历。
大禹治水时在这里留下了圣过潭,吴王夫差和美人西施采香时留下采香径,吴楚争霸时兵圣孙武堆砌了藏军洞、烽火台;宋武帝刘裕、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明代游圣徐霞客、乾隆皇帝也曾到此游历。
1930年农历10月18日,江阴红十七军在香山诞生,后塍四次暴动和占文桥暴动的运筹决策也都是在香山庙宇内进行的,另外在香山东麓的东山村遗址,距今也已经800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香山被称为江南名山是名不虚传的。
2、吴苑遗踪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我们香山景区的主牌坊,门额题为“吴苑遗踪”,这个是说吴王夫差和吴妃西施曾在这里游览,并留下了许多的足迹。
大家看一下,在门额的两边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的内容是,上联:天地无私山川毓秀下联:物人有谊日月钟灵;意思是说:“天地和日月是慷慨无私的,物和人是相互有情意的,才孕育了美好的江山,产生出优秀的人才”。
香山导游词

香山导游词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东南距市中心28公里。
最高点为香炉峰,海拔557米,俗称“鬼见愁”。
香山山顶有巨石两块,叫乳峰石。
其形酷似“香炉”,周围又常有云雾弥漫,如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得名。
香山景色秀丽,名胜遍布,风光旖旎,极富自然野趣。
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红叶”,是燕京八景之一。
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当冬雪初晴,一片银妆素裹,分外妖娆,旧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这里。
香山寺,在香山公园内蟾蜍峰北。
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赐名大永安寺,为香山诸寺之首,“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仅存石阶,石坊柱、石屏等遗迹,唯有寺内的“听法松”依然屹立。
香炉峰,俗称鬼见愁。
在香山公园西部。
此峰高峻陡削,攀登不易,在峰顶可饱览香山全景。
近年已建有缆车索道,牵引登山。
双清别墅在香山公园内香山寺下。
这里原有两股清泉,相传金章宗时称梦感泉。
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
1917年熊希龄在此修建别墅,并以此为名。
别墅淡雅幽静,山水树石顺其自然。
清泉大聚一池,池边有亭,亭后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丽非凡。
在此春日赏花,酷夏避暑,秋观红叶,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绮丽,称为香山“园中园”。
眼镜湖,在香山公园北门内。
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形似眼镜,故此得名。
湖的北侧山石叠嶂,峰峦崛起。
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帘垂挂的水帘洞。
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和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
见心斋在香山公园北门内西侧,毗邻眼镜湖。
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修葺,是座颇具江南风味的庭院。
香山庭院中心是一平圆形水池,清洌的泉水从石雕的龙口中注入,夏来新荷婷立,金鱼嬉戏。
池东、南、北三面回廊环抱,内有一小亭伸入池中。
池西有轩榭三间,即见心斋。
斋后山石嶙峋,松柏交翠。
整个庭院清静幽雅,使人留连忘返。
当年乾隆帝曾在此读书和赐宴臣僚。
平顶山导游词(推荐5篇)

平顶山导游词(推荐5篇)第一篇:平顶山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平顶山市进行参观旅游。
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员××旅行社的×××。
我旁边坐在司机座上的是担任司机的于师傅,他有十多年的驾车经验,旅客朋友们可以放心的进行参观游览,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平顶山市近几天的天气以晴为主,温度适宜适合出外旅游,所以我们可以尽情的参观游览。
平顶山市属于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是著名的煤炭和铁矿石的产地。
平顶山市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是应国的国都,所以又叫“应城”即现在的“鹰城”。
旅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正在驶在去往平顶山市的路上,从我们这个方位可以隐约看到远处的顶平的山,那就是平顶山。
旅客朋友们,我们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天我们去平顶山市区去领略一下平顶山市的现代商业气息,然后吃过午饭后自由活动一下午;第二天我们去平顶山市的景点去感受平顶山不同寻常的魅力,然后留给大家足够的时间拍照留念。
在旅行途中,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不要把你的手、头、肘伸出窗外以免发生意外。
另外我的联系电话是××××××××××××,本次乘坐的大巴车牌号是豫×××××,如果在旅行途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联系。
在以后两天的时间里我和于师傅会竭诚为您服务,在不违背旅行社的规定下我们会尽量的满足您的需要。
在这儿我和于师傅预祝各位旅途愉快,有个好心情。
旅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平顶山市。
在这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概况。
平顶山面积为7882万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的中南部,是中国煤炭工业城市,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
东经113.29度,北纬33.75度。
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
平顶山市新城区香山寺作文介绍

平顶山市新城区香山寺作文介绍今天我们来聊聊平顶山市新城区的香山寺。
这个地方绝对是个让人放松的好去处,我跟你讲,去过一次,你一定会爱上它的!首先啊,香山寺就坐落在平顶山市的新城区里,那儿环境特别宁静,绿树成荫,一到那儿你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别看它位于城市中心,其实还是蛮远离喧嚣的,仿佛城市的喧闹在这里都被隔绝了。
我第一次去香山寺的时候,是跟几个朋友一起去的。
咱们一行人个个兴致勃勃,仿佛要去参加一场盛大的聚会。
到达香山寺门口,我那哥们儿小李特别夸张地说:“哇,这地方比我想象的要大好多啊!真是个迷人的宝地!”我们一进大门,眼前的景象就让人惊叹。
寺庙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红墙黄瓦,气势宏伟。
而且啊,香山寺的园林绿化也非常棒,走在那曲折的小径上,感觉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小王对这环境特别感兴趣,一边拍照一边念叨:“这风景真是太美了!感觉自己像是在古代穿越了一样!”说到香山寺的历史,那可是有点儿故事的。
据说,这座寺庙始建于古代,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存得非常完好。
寺内有许多古老的佛像和碑文,每一件都能感受到那悠久的历史沉淀。
我的朋友小张对这些古物很有研究,他跟我们说:“你们看,这些碑文上写的字啊,可都是历史的见证呢!有时间可以慢慢研究一下。
”当然,来香山寺除了欣赏风景,最重要的就是感受寺里的文化氛围了。
寺庙里有个特别有趣的环节,就是禅修体验。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片宁静的空间,尝试一下静坐冥想。
小李试了一下,他笑着说:“哎呀,刚开始还觉得有点无聊,不过慢慢就放松下来了,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寺庙里还有一座很有名的香山塔,那塔高高的,真是很有气势。
我们爬到塔顶,俯瞰整个新城区,风景真是美得让人叹为观止。
小王忍不住赞叹:“从这里看出去,新城区的风光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另外啊,香山寺的周边还有不少小店,卖些有趣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我们在那儿逛了一圈,买了点小东西回去做纪念。
小张兴奋地说:“这些小饰品真是太有意思了,回去送给朋友肯定特别受欢迎!”总的来说,香山寺绝对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香山导游词

香山导游词香山导游词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香山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香山导游词篇1平顶山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平顶山市新城区北3公里,巴山山脉香山峰顶,全称香山普门禅寺。
历史上因行政区划归属之变迁,曾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是现在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和观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
平顶山香山寺建于东汉末期,大约在汉灵帝光和年间,比白马寺晚约百余年,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地处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的影响,屡毁屡建。
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时尽遭破坏,僧人被赶走,殿堂被拆毁,如今的香山寺建筑群除千年宝塔和十几通古碑外,都是“”后依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复起来的。
香山寺山门历史上的平顶山香山寺规模宏大。
其主要部分依据香山山峰圆润的天然地理形势,一直保持着以塔为中心、四面配以殿堂的曼荼罗式布局形式。
整体分布上横跨三座山峰,呈现出以香山为中心,以东西龙山为两翼,前出山脚,包括西院和南院的格局。
同时还有很多分布在周围地区的下院。
历代香山寺,一般都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韦陀殿、关圣殿、弥勒殿、四面佛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六祖殿、地藏殿、广生殿、山神殿、包公殿、藏经殿、法堂、禅堂、客堂、钟楼、方丈以及魁星楼,还包括佛塔、墓塔、经幢等建筑。
据文献记载考证,宋、金、元、明时期香山寺的规模不断扩大,明代时达于鼎盛。
宋绍圣四年(1097),朝廷颁旨明确了香山寺四至,总面积大50多平方公里。
历代朝廷赏赐的田地累计2万多亩,山林1万多亩。
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次女唐国公主与驸马都尉、上护军广平郡开国侯乌林答天赐,捐资重建香山寺,规模“有倍于初”。
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3篇)

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3篇)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精选3篇)平顶山香山寺导游词篇1香山之名来自佛教经典。
据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名香山,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后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
故《华严经》在排列闫浮提十大名山时,香山仅次于须弥山(即雪山,今喜马拉雅山)名列第二,成为佛教名山。
自佛教传入中国,香山之名也来到我国,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现有大大小小的香山30处。
考其源流,我国香山之得名,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其山盛产香木、香草,这一类香山占总数的一半;二是其山形似天竺香山在山上建寺,如平顶山香山(古代先后称为父城香山、汝南香山、汝州香山);三是先建香山寺,然后山以寺名,如洛阳龙门乡山、北京香山等;四是其山状如香炉,因此以香山命名;五是原山名不吉,如四川遂宁县有血腥山,由刺史白子昉改其名为香山。
在我国的这些香山中,香山名早于汉代的,仅有江苏吴县乡山,因春秋时吴王遣美女在此种香采香,故名之;其他绝大多数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仿天竺香山名之。
在中国这些众多的香山中,据不完全统计,建香山寺的有9处。
最早的是我市香山的香山寺,由天竺僧人支法度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
支法度,月支人,汉代月支人在天竺北天竺建立贵霜王朝,贵霜王朝崇奉佛教,于东汉熹平、光和年间(172&&184),曾派遣大量僧人来华传播佛教,支法度就是光和二年到达都城洛阳,不久即进入颖川郡传教。
支法度巡游至父城西南八里火珠山时,看到此山颇似天竺香山,遂在当地佛教徒的帮助下于山上建寺,名香山菩萨寺。
据元好问《东游略记.梁县香山寺记》载:说寺初建时,一胡僧自西域来,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今人遂谓梁县香山真是大悲化现之所。
元好问所记与支法度在香山建香山寺的记载相吻合,可资为凭。
次为洛阳龙门香山寺,史载北魏熙平元年(516)建龙门十寺,但初建时的具体情况均已不载。
唐初,有中天竺僧人地婆柯罗,唐言日照于垂拱三年(687)圆寂于此,葬龙门山阳,起精庐其侧,扫洒供养,后因梁王武三思所奏请,于天授元年(690)置伽兰,命名为香山寺,该寺于金元之际已废。
洛阳香山寺导游词

洛阳香山寺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洛阳香山寺!我是导游小张,今天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禅意盎然的佛教圣地。
香山寺位于洛阳市西南13公里处,是中国十大名刹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香山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壮丽的山水环境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佛教信徒。
香山寺背依香山,面临洱水,风景优美,被誉为“汉唐洛阳第一胜景”。
进入香山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山门,山门两侧现代水泥砖墙外包裹了清代的“进士墙”,墙上刻有300多块古代壁画瓷砖。
这些壁画瓷砖描绘了佛教的故事和佛教经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香山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香山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曾经有三万卷法藏,被誉为“中国佛教百千寺庙心目之宝”。
殿内的彩绘壁画也是现存唐代彩绘中最具规模和实际价值的遗迹,给人以壮观之感。
除了大雄宝殿,香山寺还有其他很多建筑和景点值得一提。
其中,《洛阳香山之美》纪念碑是计划经济时代少有的公开募捐筑碑,记录着每位捐款者的名字,见证了香山寺的兴衰历程。
香山寺还有一座七层高的佛塔——斯里兰卡塔,被誉为“中国最美五个塔之一”。
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香山寺和洛阳的美景。
除了景点之外,香山寺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佛教仪式。
每年的春、秋两季,香山寺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着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光、祈福。
佛教的传统节日如端午、中秋也会在寺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和法会。
如果有机会参加,你将会亲身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小建议,来香山寺不仅仅是观赏景点,也是一个寻找内心宁静的好地方。
无论你是信佛还是无神论者,香山寺都会给你带来一种平静与宁静的感受。
无论是欣赏山水之美,还是品味佛教之道,香山寺都是一个让你放松身心、净化心灵的好地方。
希望大家在香山寺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感受到佛教文化带来的力量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
平顶山市香山寺简介作文

平顶山市香山寺简介作文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超有趣的地方——平顶山市的香山寺。
如果你对古建筑和文化感兴趣,那你肯定会喜欢这个地方的。
香山寺可不简单,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走一趟吧!首先,香山寺的历史可是老长了,它始建于唐代,至今已经有千多年了。
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大家都对这座寺庙充满了好奇。
进了寺庙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古老的殿宇和参天的古树,仿佛时光都在这里凝固了一样。
“哇,这地方真有感觉!”小李一边拍照一边说。
“就是,就是,感觉自己像回到古代了!”小张也兴奋地附和。
香山寺最出名的就是它的主殿了——大雄宝殿。
这个殿堂真的是气派非凡,屋顶的雕花、墙上的壁画,每一处都透露着古代工匠的巧手。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香山寺的传说?据说这里曾经有位高僧,叫做慧能大师,他曾在这里讲经说法,风靡一时。
那天,我们正参观到大雄宝殿时,突然遇到了一位本地的老爷爷。
他见我们对香山寺很感兴趣,便热情地过来和我们聊了起来。
“你们这群小年轻,真有眼光!”老爷爷笑眯眯地说,“你们知道吗,这座大雄宝殿原本是用一整块巨大的青石雕刻的,里面的那些细节都是一刀一刀刻出来的呢!”“哇,真是太厉害了!”小李的眼睛都亮了,“这工艺真的是太精湛了!”“没错!”老爷爷点了点头,“这也是为什么香山寺能一直保存这么好。
除了大雄宝殿,寺里还有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香山寺的钟楼和鼓楼。
”说到这里,老爷爷带我们走到钟楼和鼓楼前。
钟楼上的大钟非常壮观,据说每当钟声敲响时,整个平顶山市都能听到。
而鼓楼上的大鼓更是能把周围的气氛搞得特别热烈。
我们在鼓楼前拍了好多照片,每个人都忍不住去敲了一下鼓。
“咚咚咚,这声音真有力量!”小张一边敲鼓一边说,“感觉自己像是个小小的鼓手!”“哈哈,你们这群调皮的孩子!”老爷爷笑得合不拢嘴,“不过说真的,香山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氛围。
寺里常常会举行一些传统的庙会和祭祀活动,每到节日的时候,整个寺庙都会变得特别热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市香山寺讲解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正前往香山寺途中,在您亲临其境之前,给您介绍一下香山寺的概况!香山寺,全名为香山大普门禅寺,是观世音菩萨得道证果之地,坐落在平顶山市区西北,占地约6万平方米。
据统计,全国有香山十八处之多,最著名的如北京香山寺、洛阳龙门香山寺等,而平顶山香山寺则是众多香山寺中建筑最早的一座东土“真香山寺”。
据香山寺碑刻记载,此香山寺重建于东汉中期。
碑碣中尤为珍贵的是宋观文殿大学士蒋之奇撰文,蔡京书丹的《大悲观音道正史话碑》,记述了观音菩萨修行经历。
民间传说更为有趣,说洛阳是真龙门假香山,平顶山是真香山、真菩萨。
香山寺位于火珠山上。
火珠山是一座圆圆的山丘。
西有小龙山,尾西首东,尾低首高,宛若游龙。
东有大龙山,首西尾东,龙首高昂,气势磅礴。
从整体上看构成二龙戏珠的态势,甚为壮观。
在火珠山的右方即大龙山北麓,有汉魏父城。
父城的前身是春秋时期及战国时代楚国城父邑。
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大建城父,令太子建居守。
30年后,楚昭王救陈,崩逝于城父。
昭王子熊章即位于城父,史称楚惠王。
西汉置县改城父为父城,东汉仍之。
这样中国的父城与印度佛教圣地父城的巧合,也成为西域高僧选火珠山建香山寺的一个原因。
香山寺,历经1820多年,屡有毁建废兴。
该寺自东汉末重建,历经各朝,屡遭战乱,此寺原规模宏大坐北朝南,寺后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寺前坡度稍夷。
寺内殿宇亭阁,宝塔铜钟,其甚为壮观,为河南省佛教名刹之一。
在明以后迭遭厄运,一毁于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再毁于民国年间的军阀混战;三毁于文革破四旧。
仅存大悲观音大士塔,也摇摇欲坠。
后世多有增建、修茸。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落实文物政策,国家拨款,使古刹再展神采,重现魅力!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香山,确实不高,但因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美丽的传说而闻名遐迩,请您跟随我上去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到是寺院的“山门”。
山门一般为三门并力,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所以常称为三门。
又因三门常盖成殿堂式,故又称作山门殿或三门殿。
香山寺元代中期以前设置山门一座,中期以后设置山门2座,清代进一步扩建,设置山门3座。
我们可以看到,东、西两间塑青狮、白象各一尊。
进山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八角九级大悲观音塔雄踞寺中央,古钟悬挂,碑碣林立,崇台峻阁,雕梁画栋,梵宇峥嵘,气象森严。
门上悬明英宗敕赐“香山大普门禅寺”匾额。
在明代期间,香山寺已达到鼎盛,形成完整的佛寺建筑群落。
寺前有石阶一百二十级。
石阶顶端的山门称“南天门”。
鼎盛之时有僧众1200多人,殿堂楼阁20余所,斋寮僧舍数百间。
寺右前方有塔林一处,占地40多亩,有梵塔49座,经幢7座,上用印度文、汉文、阿拉伯文、藏文四种文字刻写,另有灵塔百余座,高低错落,形式多样。
还有下属寺院十六所,庄园五处。
史书记载:“每岁仲春之望,香火大开,四方来游者,数以万计”。
时至今日,四面八方香客仍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
您们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殿中间供奉弥勒菩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接班人。
殿内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长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妖;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
按照中国的习惯,一他们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风凛凛. 这尊面北站像为韦驼天将,被称做“护法神”,着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
这座大殿名叫广生殿。
广生殿建于清代康熙三十六年,广生殿俗称奶奶殿,内塑送子娘娘3尊,送子娘娘的塑像形象为送子观音像。
据《法华经·普门品》载,“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
”因此,观音菩萨有送子神职功能,观音像有送子观音。
在香山寺南坡有一条娃娃沟,过去凡是到寺里求子的妇女,必定到娃娃沟用红线拴一块小石头,揣在怀里,以期生子,据传十分灵验。
这是大悲正殿。
香山寺是以大悲观音菩萨为主尊的寺院,大悲正殿是供奉大悲观音菩萨的重要殿宇。
从资料记载看,元代中期以前大悲殿在观音大士塔的后边。
元中期,香山寺第十三代主持讷庵思言在大悲殿原址创建后佛殿。
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把大悲正殿移到了观音大士塔前。
大悲正殿所塑佛像,元代以前是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明成化七年(1471)瑞堂重建大悲正殿,所塑佛像为大悲观音与文殊、普贤3尊菩萨像,已由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像改为圣观音像。
观音殿。
清代重建香山寺,将佛殿、佛像进行了调整,大雄宝殿内塑像改三世佛为大悲观音、文殊、普贤3尊菩萨像,实际上等于把明代的大悲正殿移了过来。
原大悲正殿地址改建四面佛殿,而在观音大世塔第一层南面建观音殿,殿中间供奉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铜像1尊。
观音殿后面与大世塔第一层相通,塔内泥塑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像。
香山是中国最早的观音菩萨道场,关于观音菩萨身世问题,在中国民间最盛,影响最大的是“妙善得道成观音”的传说。
观音菩萨最初来到人世间,就是以楚庄王三公主妙善的身份出现的。
说得是在春秋时代,有一位楚庄王,有三个女儿,大公主叫妙颜,二公主叫妙音,三公主叫妙善。
妙善幼年就能吟诗作赋,不慕荣华,不贪富贵、好善乐施、温柔善良。
她十三、四岁就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美貌如花的大姑娘。
庄王为了与邻国结盟,就将三女儿许配给邻国太子。
三皇姑拒婚不嫁。
庄王一怒之下把三皇姑囚禁于后宫,她一连几天水米不进,容颜憔悴。
王后心疼女儿,悄悄放她出去逃生。
三皇姑逃到翟集西的庄王祠,现在叫白雀寺,带发修行。
因她多行善事,人们都尊称她为“三皇姑”。
不久楚庄王知道后,派人三番五次逼她回宫,她执意不回,楚庄王气极之下将道观放火焚烧,烧死了很多人。
王后以为女儿也被烧死,哭得死去活来。
其实三皇姑并未被烧死,她被道姑们救出,藏到了火珠山(即香山)上。
庄王焚烧白雀观后,身患重病、久治不愈,医生给庄王诊病后说:“你的病必须用亲骨肉的一只手、一只眼做药引,方能治愈,否则即使神医,也无可奈何。
”庄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不肯舍己救父。
就在庄王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之时,门官通报:“三皇姑回来了,请求献眼手为父治病。
”妙善为了救父亲,砍下了自己的一只手,挖了一只眼成了残废。
她的孝心感天动地,被人们到处传颂。
庄王的病好后,要大大赏赐妙善,残疾后的女儿却说:“我什么赏赐也不要,只求父王在火珠山上修座寺院,我要终身修道。
”庄王满足了女儿的要求,大兴土木建起了香山寺。
妙善公主就在此修行,直至得道成佛,圆寂后舍利葬于塔下。
她得道成佛那天是阴历二月十五,那天,红日高照,满天祥云,雀鸟齐鸣,众兽伏地。
妙善公主宝相现身,不但不是残废,反而是千手千眼,满面慈祥,金光环绕。
每年的二月十五的香山大会,也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成佛日,远近善男信女进香朝拜,四方信徒云集,香火经久不衰直至今天,成为全国佛教圣地。
所以,在我们这一带还流传着这么两句话:“洛阳是真龙门,假香山,这里才是真香山,真菩萨!”大悲观音大士塔: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重建。
大悲观音大士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造型别致,古雅秀丽。
塔基向南有一洞,为玉佛洞,内有"玉石佛"一尊,体态端庄,双目欲睁似闭,神气超脱;塔底层有"千手千眼佛"一尊,立于洞中。
第二层玉佛一尊,第三、四层有壁龛数百,各层均为素面青砖平砌而成,每层高度递减,成八棱锥体,造型朴实大方,雄伟壮观。
”钟楼位于天王殿左前侧,为三层飞檐歇山式或三檐庑殿式建筑。
钟楼内悬金代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所铸大钟两口。
重各三千斤。
鼓楼位于天王殿右前侧,为三层飞檐歇山式或三檐庑殿式建筑。
寺院通常以晨钟暮鼓报时,各连击三通,每通紧、缓各十八椎,三通共计百八声。
一般是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先击鼓,以鼓应之。
每日破晓、黄昏,各连击三通,共计百八声。
据说,可以消除人间百八烦恼。
《香山大悲菩萨传碑》由宋代书法名家蔡京书丹,刊刻成碑,立于观音菩萨身后,该碑2.22米,宽1.46米,碑文49行,满行78字,楷体,记述大悲观音菩萨得道证果的故事。
此碑为香山寺现存珍贵文物之一。
《重修汝州香山观音大士大夫塔碑记》宋室南迁后的金代,香山寺仍名重中原。
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春季的一天,驸马都慰乌林答天锡曾陪同妻子唐国公主至香山寺拜谒大悲观士音菩萨。
据传这一天天空出现五色云彩,观音大士宝塔熠熠放光。
公主妇夫顶礼膜拜,发愿重建香山观音禅院,然后刻石立碑《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称唐国公主碑。
唐国公主是世宗完颜雍的二女儿,初嫁殿前左卫将军徒单思忠,不久徒单思忠亡故,世宗就将之许配给中都兵马都指挥使乌林答晖的三儿子乌林答天锡。
乌林答天锡与妻子唐国公主游香山时,身份是奉国上将军、河南路统军使、附马都慰上护军、文平郡开国候。
大雄宝殿红墙绿瓦,风韵别致。
大雄宝殿在寺院中为“正殿”。
大雄,即筏驮摩耶,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意谓佛有大智力,一切无畏,能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殿正中一般供奉释迦牟尼像。
佛像有各种不同姿势,只要有成道像和说法像两种。
宋代以后,一些寺院也有供奉三佛、五佛乃至七佛者。
三佛只要有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两种,横三世佛的中间为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要师琉璃光佛,右边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竖三世佛的中间为现在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过去佛燃灯佛,右边为未来佛弥勒佛。
也有的供奉释迦摩尼的三身佛,即中间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供奉五佛的通称为东、西、南、北、中五佛,有名五智如来佛,属密宗系统。
供奉七佛的为过去诸佛,供奉者极少。
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佛,佛坛背后塑观音大世像。
香山寺的大雄宝殿建于元代中期,当时称为后佛殿。
明代重建、重修两次。
有元代的5间扩建为7间,清代重建后供奉观音、文殊和普贤三大世像,佛像身高丈六,像貌慈祥庄严,端坐莲台。
佛像左右排列十八罗汉,神态各异。
大佛后为佛门护法韦驮一尊,高丈余,威严魁岸。
观音菩萨像居中,恢复了大悲观音菩萨为主尊的格局。
祖师殿是禅宗寺院常见的殿宇,为纪念该宗祖师而建。
香山寺的祖师殿,中间供奉南北朝从印度来中国的禅宗初祖达摩,左侧供奉百丈怀海,右侧供奉香山寺开山祖师。
香山寺祖师殿约建于北宋中期。
包公殿。
包公殿供奉包拯。
包拯,宋仁宗朝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
为官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清正廉明,时人即有“关节不到,阎罗包老”和“包拯笑比黄河清”之誉,后世便广为流传。
清康熙三十六年。
香山寺建包公殿3间,不仅为纪念包拯,也反映了百姓渴望包公再生,世间公平的愿望和追求。
九老阁: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香山寺建白衣观音九老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