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66e4d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2.png)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背景介绍: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情感。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经典诵读教学往往注重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背诵,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和个性化的设计,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诵读的效果。
因此,开发和实践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成为当前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研读和挖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规律的诵读教学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因此,探讨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并逐步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校本教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通过对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深入探讨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分析该课程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研究如何将经典文化融入到小学课程中。
研究内容还将围绕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践效果展开,通过调研和实践探讨学生在诵读经典文学作品过程中的表现与收获。
研究内容还将聚焦在如何优化与改进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探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设计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5b8d1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0.png)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领导需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将小学经典诵读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中,明确教师开展诵读活动的任务要求和目标。
学校可以组建专门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团队,这个团队可以由语文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等组成,他们可以共同制定诵读教材的选取标准、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等。
学校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素养的专家学者参与课程的开发,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还需要着重考虑教材的选取和编排。
经典诵读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既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古诗词、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名著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学知识。
编排教材的时候要注意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适应性,使得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够学有所得,加深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感悟。
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践到教学中,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措施来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教师要注重诵读氛围的营造,通过布置课堂环境、播放相关音乐和视频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展开诵读活动,如课堂诵读、朗诵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打造一些特色活动,如书法笔会、传统手工制作、诗词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体验。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作家、诗人等人士来校讲学,给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和经典名著讲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广度,丰富他们的人文修养。
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如经典诵读展览,文学知识竞赛,经典作品朗诵会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和文学风采。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5d7252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d.png)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作为学校的一份重要课程,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优秀的品德素养,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以一所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为例,分析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及其实施效果。
首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观点:一、经典文本选择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要选取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的经典文本来进行诵读。
这里的“经典文本”包括了诗歌、歌谣、童话、寓言等各种文学形式,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也有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这些文本应具有良好的审美品质和积极的精神内涵。
针对所选取的经典文本,小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诵读效果。
因此,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当包括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文本精神内涵分析等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
三、诵读实践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中,诵读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多次的诵读实践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因此,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当注重多次反复练习,鼓励学生表现出个性化的诵读风格,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接着,本文将重点探讨一所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和实践。
该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包括了李白的《将进酒》、陆游的《秋夜长怀》、汉乐府的《长恨歌》等经典文本。
该小学通过对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进行综合考虑,选取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并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经典文本。
这些文本在语言、文化和精神内涵上都与学生本身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比如《秋夜长怀》展现了江南特有的秋夜景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
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该小学注重将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
在《将进酒》的课堂教学中,该小学为学生们讲授了李白的生平和作品写作背景,剖析了《将进酒》的诗歌艺术特色,让学生们对文本精神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开发研究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1f8ade76eeaeaad1f330ea.png)
“ 经典 ” 在《 辞 海》中的解 释是 权威 著 作与 古代 儒家 经 籍, 文本将其界定 为容括 古今 中外 名 篇名 著及 中 国古典 诗 词在 内的最具 教育 价值 的文化 作 品。经典诵 读 即是 对 “ 经 典” 的阅读 与吟 诵 , 是 我 国传统 蒙 学文 化 最推 崇 的读 书方 法 。本文 主张在 小 学 基础 教 育 阶段 开 发 经典 诵 读教 学 资 源, 将其纳入 小学 语 文课 程 体 系 , 帮 助 青 少年 积 淀 文化 底 蕴, 启迪 语 文 学 习 的 品性 灵 气 , 打 开 语 文 高 品质 学 习 的
断课 譬导 警 己 口 1 3
语 文 经 典 诵 读 课 程 开 发 研 究 小 学
江 苏 省 如东 县教 育 局教 科 室 臧 吉 瑜
摘 要 本 文 立 足 于语 文 课 程 改 革 及 其 学科 属 性 , 论述 了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课 程 开发 的必要性 , 提 出 了 具 体 的 组 织 实 施建议 。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语 言积 累 蒙学文化 学段 目标
大 门。
小 学 语 文 经 典 诵 读 课 程开 发 的 必 要 性 1 . 经典诵读课 程与小学语文新课改 当前 义务 教育语 文课 程 改革 明确 指 出 , 小 学 生应 具备 古今一百六 十篇 优 秀诗文 的 阅读 背诵 量 , 完成 一百 四十五 万字 的阅读任 务 , 但小 学语 文教 材 以及语 文 推荐 阅读 篇 目 尚未达 到这一 量化 标 准。 同时 , 小学 语文 新课 改 的现 代化 课程理念 , 重点突 出了语文 阅读教学 对学生 视界 的开 阔 , 对 学生 良好 个性 与健全人格 的培养价值 , 力 求形成 学生知 识 、 智能 与审美的阅读 源泉 , 但 是现 阶段 小学 语 文教 材 的内容 与 结 构 局 限也 无 法 满 足 新 课 改 的 质 化 标 准 。 因 此 , 经 典 诵 读课 程的开发 , 正 是基 于新 课改 对小 学语 文 阅读 的质 与量 的要 求 , 依 托 古今 中外经 典作 品 , 选择、 创 编 适 合小 学 低 、 中、 高不 同年级学 生 的诵读 题 材 , 旨在 丰 富 、 延 伸 与优 化传 统语 文教学资源 , 突破 教 材 瓶 颈 , 为落 实新课 改精神 打下小 学生语 言感悟 、 积 累 与应 用 的 基 础 。 2 . 经典诵读课 程与小学生语文认知 小学生语文认 知与语 文 学科 属性 有关 , 语 文 是 文 字 知 识与 文化知识 的综合 , 语 文 教育 的本 质是 读 书。语文 学科 与逻辑学 科的根本 不 同在 于, 语 文学 习以直 接言 语 和感性 经验 为主。经典诵读不仅仅是 阅读 与记忆活 动。“ 诵” 字 意 指语 调的抑扬顿挫与情绪激 荡 。小学 生处 于思维 发展 的基 础 阶段 , 重复 、 音节 以及旋律是 他们感受 语言 与理解 语言 的 支配 性力量 。一方 面 , 诵 读 中的和谐 旋 律与 节奏 感有 助 于 增 强小学生对书面信息 的记 忆 ; 另一方 面 , 语 言符 号的记忆 是产 生文本经验 的基础 , 青 少年 正是 在 这种 间接 经验 中体 昧字 词 句 的 情 感 “ 内存 ” , 在 感 受 与 理 解 之 上 逐 步 发 展 个 人 心灵 与精神 。因此 , 经 典诵 读 承载 着小 学生 语文 认 知思 维 发展 的基本形式 与重要 养分 , 开发 经典 诵读 课程 是小 学语 文教 学 的 必 然 选 择 。 二、 小 学 语 文 经 典 诵 读 课 程 开 发 的 组 织 实 施 1 . 经 典 诵 读 课 程 的学 段 目标 与 内 容 小学语文经典 诵读 课程 的 开发 , 需 建立 不 同学段 的课 程 目标 体 系 , 并 根 据 目标 设 计 相 关 课 程 内容 。具 体 情 况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2682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0.png)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进行分析。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并确定了研究目的。
接着在分别介绍了课程的设定、内容构建、教学方法、实施效果评估和优化策略。
在总结了该课程的积极作用,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加深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性格和情操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定、内容构建、教学方法、实施效果评估、优化策略、积极作用、未来发展前景、总结、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经典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了解和诵读意识逐渐减弱,使得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针对这一背景,开发和实施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将经典文学作品融入到正式的学校教学课程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经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经典诵读内容,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深厚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经典诵读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
![浅谈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fff52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c.png)
教材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含义校本课程是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词,那何为校本?通俗点来讲,校本课程应该是根据学校本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色而自主开发的课程。
它与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同在于,它更强调教师的自主研发性,对教师的个人素养、知识储备、理念创新有着更高的挑战。
对于学生来说,校本课程更是一门契合学生生活实际,专为不同学校研发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可选择的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的重视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
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但是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同夏夜星空难以尽数,如何结合本校实情和学生实际,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程。
二、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1.我校学生现状的需求我们学校外来学生占80%以上,学生的生源情况不理想,语文基础并不扎实,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主动性。
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他们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不懂经、史、子、集、蒙为何物,甚至存在着语文读不读成绩都一样的错误观念。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在唱“独角戏”,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又深感语文教材和教参缺乏鲜活、新颖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多元需求。
只教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语文教学必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就在他们身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社会中,校园里,教室里发现语文的美,从而在内心深处热爱生活,热爱语文。
2.诵读经典作用深远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先生指出:“在语文能力训练体系中,读占鳌头。
”读便是将经典中的文化素质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文化素养的中转站。
经典作品中巧妙的立意、优秀的语言、深远的意境等,既能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积累素材,又能让学生模仿内化、提高写作水平。
更主要的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历久不衰,文字里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充满着忠孝节义等民族精神。
浅谈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
![浅谈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ac6a88be1e650e53ea9973.png)
浅谈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含义校本课程是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词,那何为校本?通俗点来讲,校本课程应该是根据学校本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色而自主开发的课程。
它与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同在于,它更强调教师的自主研发性,对教师的个人素养、知识储备、理念创新有着更高的挑战。
对于学生来说,校本课程更是一门契合学生生活实际,专为不同学校研发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可选择的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的重视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
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但是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同夏夜星空难以尽数,如何结合本校实情和学生实际,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程。
二、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1.我校学生现状的需求我们学校外来学生占80%以上,学生的生源情况不理想,语文基础并不扎实,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主动性。
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他们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不懂经、史、子、集、蒙为何物,甚至存在着语文读不读成绩都一样的错误观念。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在唱“独角戏”,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又深感语文教材和教参缺乏鲜活、新颖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多元需求。
只教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语文教学必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就在他们身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社会中,校园里,教室里发现语文的美,从而在内心深处热爱生活,热爱语文。
2.诵读经典作用深远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先生指出:“在语文能力训练体系中,读占鳌头。
”读便是将经典中的文化素质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文化素养的中转站。
经典作品中巧妙的立意、优秀的语言、深远的意境等,既能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积累素材,又能让学生模仿内化、提高写作水平。
更主要的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历久不衰,文字里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充满着忠孝节义等民族精神。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XX小学为个案的开题报告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XX小学为个案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eae2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0.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XX小学为个案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经典诵读是中小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由于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大、阅读量少、情感交流不足等原因,导致经典诵读的质量和数量逐渐下降,这对于国学传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课程开发来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对于推进国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XX小学是一所传统教育为主的小学,学校注重学生的品学兼优,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但是由于开设时间较短,课程设计不够完善,缺少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评估方法等问题,造成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因此,本研究拟以XX小学为个案,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构建有效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和国学素养。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研究目的:(1)探究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原则;(2)分析XX小学当前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3)构建适合XX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4)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2. 研究内容:(1)了解经典诵读的相关理论,明确经典诵读的定义和意义。
(2)分析当前XX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计划。
(3)基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构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案。
(4)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进行。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经典诵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问卷调查:通过制定适合XX小学的问题,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经典诵读方面的认知和需求,并查明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专家访谈: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育管理者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df9f9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8.png)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在小学教育中,经典诵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校本课程。
通过经典诵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了解历史、传统文化,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开发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运作方式。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选材、编排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1. 选材经典诵读的选材非常重要,要选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优美的经典作品。
在小学阶段,可以选择一些寓教于乐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及古诗词等。
比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一些易懂、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材料,如《三字经》、《弟子规》、《格言联璧》等。
这些经典作品所包含的道理和智慧都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编排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编排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使之逐步深入。
可以按照历史发展和文学发展的顺序编排,引导学生从浅显到深入的认识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也要注意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包括朗诵、表演、赏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方法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引导、合作学习等。
在讲解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诵读材料的背景知识、文学特点、艺术魅力等,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示范环节,老师可以用优美的语音、准确的语调给学生展示诵读的正确方式,引导学生模仿。
在引导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作品的内涵。
在合作学习环节,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1. 培养正确的诵读态度在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践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诵读态度。
学生应该尊重经典作品,存敬畏之心,用心诵读,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也要注意诵读的规范,包括语音准确、语调优美、情感真挚等。
2. 关注学生的诵读技巧在诵读的技巧方面,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发音、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细节,及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adc0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b.png)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语文作为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传授,重视学生对语文规范的掌握,却忽略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感悟和体验。
因此,推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因此,探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语文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伦理和审美情感。
通过深入开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考试成绩和应试技巧,而经典诵读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研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实施这一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f6fb9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1.png)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挑战。
小学经典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小学经典诵读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学校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2 研究意义研究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挖掘经典文学对学生认知能力和道德修养的深远影响。
小学阶段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研究校本课程的意义还在于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构建更加符合现代教育需求和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体系,为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意义不仅是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字数:215】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主要方式。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案例分析、访谈、观察等方法,探讨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发展历程、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定量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手段,对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群体在参与校本课程过程中的态度、行为、反馈进行量化分析。
综合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情况,为推动该课程的发展和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数据分析软件、虚拟实验平台等工具,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为校本课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支持。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e8c83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0.png)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一、经典诵读的价值经典诵读是指学生诵读古今中外名著或优秀文学作品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熟悉文学经典,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还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情感、品德和文化修养的提升也将得到有效地促进。
经典诵读能够加强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诵读名著,尤其是古典名著,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积极的审美情感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经典诵读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通过诵读经典,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从中感悟智慧,培养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探索等。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那些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经典作品。
要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系统性,使得学生在诵读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丰富他们的文学阅历。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合适的诵读目标。
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能够在诵读中获得愉悦感。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诵读锻炼自己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进文学作品,感悟其中的情感和智慧,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
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除了传统的诵读方法外,还可以引入朗诵比赛、小品表演、诗歌鉴赏等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乐趣。
还可以结合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丰富诵读课程的形式,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相关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小学语文小古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小学语文小古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2b09c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4e.png)
小学语文小古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摘要:“经典教育,精彩人生”的国学教育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热爱,小学阶段从广义上讲属于启蒙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能够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健全人格全方位的培养,对弘扬我国文化起到重要意义。
本文就经典诵读校本课成开发意义做了简单阐述,并对小学小古文经典诵读课本教程的开发与实践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小学;小古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一、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意义(一)经典诵读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传承有一部分负担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天然地与历史文化传统相关联,不论是古代文学经典,还是文学名著都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如此,语文教学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历史涵养的重任,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曾长见识、开阔视野,养成了优秀的文化品格。
一个优秀的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就要回归到我国的经典文化名著中去,将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转化为内核素养。
笔者比较提倡小学生诵读的经典包括《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等,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可以慢慢体会经典中包含的崇高的人格和和深刻的智慧,并树立传承文化的理念,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二)经典诵读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发展步伐也加快,结合如今的家庭教育来看,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或多或少地都有些溺爱,从教育层面分析,家长过分参与孩子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建立独立的学习意识,思想道德水平建设也不完善,同时共情能力有待加强,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教育界的反思。
经典诵读可以慢慢熏陶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和礼仪风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经典诵读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基础《千字文》、《百家姓》、《孝经》这些经典著作中涵盖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包括人文历史、社会风俗、处世治世、道德礼仪等,并通过多种文学方式表达出来,如寓言故事、小品文、谚语、叙事小古文等作品,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强化学生的背诵,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过程中就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慢慢了解我国的文化形成过程,历史沿革走向等,增加爱国自豪感,这些都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8040b2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1.png)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教授知识转移到了素质教育的培养上。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逐渐被各个学校所要求,并且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以下是本文对于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讨论:首先,课程的设计。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该围绕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展开,选取合适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筛选,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设计不同的模块,同时应该注意保证课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齐诵、朗诵、唱诵、抒情朗诵等多种形式,以便能够使学生在不停地尝试中切实提高诵读表达能力,并能够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到文化的沉淀与积淀。
再次,评价方法的建立。
为了能更好地推进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时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评估学生在该领域的学习效果,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评,以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诵读表达能力的改进和提高。
最后,资源建设的推进。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除了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需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教材、字帖、PPT、音频、视频等方面,同时需要引入一些专业机构来进行诵读训练,以便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同时可以采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便捷性。
总之,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资源建设,只有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够实现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64378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2.png)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在背景介绍了小学生经典诵读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意义在于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
在详细阐述了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定义、开发过程、实践方法、效果评估以及改进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小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旨在促进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优化与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效果评估、改进建议、意义、未来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许多学校开始实施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经典诵读是指学生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开发和实施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文将对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通过深入挖掘经典诵读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经典诵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人文素养,使他们更加关注内心世界的表达和沟通,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fec7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2.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本文旨在探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国内外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逐渐增加,经典诵读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愈加受到人们的。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个案调研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深入探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问题、对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缺乏针对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个案调研和实地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其中,文献综述主要从学术论文、政策法规、教育报告等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个案调研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揭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实地调查则深入学校、课堂,了解教师和学生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以下问题: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
课程内容以传统文化为主,缺乏现代性和创新性。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个性化的辅导。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经典诵读课程。
二是更新课程内容,融入现代元素,增强时代性。
三是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的优化对策,如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在实际操作中已取得初步成效。
未来研究方向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提高其普及性和针对性;二是进一步探索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经典诵读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推广。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966e54b90d6c85ec3ac6e9.png)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教育教学体系过于重视讲解理论知识,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扬我国经典文学的实际价值,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因此,本文针对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实施策略。
【关键词】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开发实施;教学策略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指导我国新世纪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调整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许多学校开始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大力响应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对外界新鲜事物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满足认识水平的经典阅读作品,包括童话故事、幽默漫画、诗歌散文、古诗词、成语等等,不仅可以丰富教育教学体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日后阅读和写作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教师要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不断开发诵读校本资源,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教学模式。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时刻满足学生的心智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特征,而不仅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外在素养和内在涵养,实现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自主阅读的实际价值。
农村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农村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c48b040c22590103029d8e.png)
农村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与快速深化,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传统教育体系下,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综合素养无法有效提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优秀综合素养,使经典文学重要价值得以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村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前言:校本课程属于课程改革阶段穿的全新课程形态,使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全面有效落实的全新产物,同样使对国家课程的完善和补充,展示出学校自主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全新机遇以及挑战。
特别是农村教育,具备特殊性、地域性与人文性和局限性等明显特点,对于经典诵读,开发符合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对课程内容的完善补充与丰富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一)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农村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能够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强化提升,以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紧密联系生活的经典诵读文章,如诗歌散文、古诗词或是童话故事等,不但可使教学体系更加完善与丰富,同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阅读、写作奠定重要基础。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关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提出严格标准,应建立系统完善教育体系,对诵读校本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开发,对教学目标、内容与模式做出优化创新,转变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1]。
(三)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同样应符合学生心智发展和认知规律,不单单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应重视对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综合素养可以得到强化提升。
二、农村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策略(一)科学选择校本课程内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涉及范围相对较广,形式丰富多样,且方法相对灵活,能够使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不平衡得到得到相应的环节。
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2441ef915f804d2a16c1a8.png)
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提出了一些实际教学中可应用的策略以供参考。
学习语文经典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巩固文学素养基础的必经之路,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实际教学展开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办法,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素质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时期,在这一阶段带领学生诵读文学经典,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体现出语文教育的人性化特征。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落实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使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序、顺利的开展,而教育者也要不断克服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一、培养学生的日常诵读习惯,规范诵读时间(一)晨读加深记忆中国人对文学经典的学习讲求“晨读”的重要性,认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人的头脑最为清醒的时刻,对知识的记忆也最为深刻,因而晨读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可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晨读为时间规范,保证每日学生的经典诵读时间,在学生记忆力、专注度的最佳时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立足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文学素养的熏陶,更有国学经典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所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都是前人智慧的总结,如《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必学篇目,其中的语句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可形成指引作用,让学生受到良性的思想影响,并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就教育方面而论,诵读经典的方式也是加深学生记忆的方式,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材中所选择的篇目都是适合学生学习的篇目,故校本课程的经典诵读内容也应以教材为主,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内容以后,应在每周选择固定的时间对校本课程的教材加以讲解,促进学生领会教材中所选篇目的含义,而不能茫然的开始诵读却不知其意,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的教育行为。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0ffe6c0b1c59eef8c7b434.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lassic Recitation关键字: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个案研究论文摘要: 我国向来重视经典诵读,从秦汉至清末,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近(略)基础教育领域,也都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予以了焦点式的关注和更高的地位.新课改(略)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而且对于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其中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于基础教育、对于儿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经(略)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不仅包括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而且包(略)篇、古今中外名著.“诵读”是一个并列短语,包括“诵”与“读”.“诵”指“吟诵”,包括吟诵、熟读、背诵;“读”指阅读,包括朗读、默读、略读、精读.“经典诵读”的核心是指背诵古(略)经籍;诵读古今中外名篇;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根据研究者所在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China has attached great i(omitted)to practical recitation all the time. From Qin and Han Dynasty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studying earnestly an(omitted)carefully has always been the basic teaching andlearning style of Chi(omitted)tion, and classics has been the basic curriculum, even the only one. In (omitted)rs, in the field of basic educ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recitation, especially practical recitation has been inc(omitted)highly valued. New curriculum revolution-Standard of Chinese Cou...目录:摘要第4-5页Abstract 第5页引言第7-10页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研究第10-15页(一)经典诵读的内涵界定第10页(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第10-12页(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第12-15页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体系第15-23页(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目标第15页(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框架第15-17页(三)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第17-18页(四)经典诵读的学段学习目标及内容设计第18-20页(五)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创建第20-23页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第23-34页(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第23-24页(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第24-29页(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第29-32页(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保障第32-34页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评价第34-40页(一)学校的变化第34-35页(二)教师的发展第35-38页(三)学生的发展第38-40页结语第40-41页参考文献第41-43页后记第43页高中语文与“经典诵读”"Classic Reading" in Senior Chinese关键字:孔子《论语》儒家文化传承经典诵读论文摘要: 孔子在中国古代确实是一位非凡的智慧集大成者.可以这样说,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后来乃至现在的文化.我们尊称他为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略)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中国历史上,《论语》一书被那些追求理想人格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读书士子奉为(略)可或缺的教科书.东方文化的重要源头,儒家文化现已享誉世界.因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lassic Recitation关键字: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个案研究论文摘要: 我国向来重视经典诵读,从秦汉至清末,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近(略)基础教育领域,也都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予以了焦点式的关注和更高的地位.新课改(略)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而且对于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其中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于基础教育、对于儿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经(略)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不仅包括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而且包(略)篇、古今中外名著.“诵读”是一个并列短语,包括“诵”与“读”.“诵”指“吟诵”,包括吟诵、熟读、背诵;“读”指阅读,包括朗读、默读、略读、精读.“经典诵读”的核心是指背诵古(略)经籍;诵读古今中外名篇;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根据研究者所在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China has attached great i(omitted)to practical recitation all the time. From Qin and Han Dynasty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studying earnestly an(omitted)carefully has always been the basic teaching andlearning style of Chi(omitted)tion, and classics has been the basic curriculum, even the only one. In (omitted)rs, in the field of basic educ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recitation, especially practical recitation has been inc(omitted)highly valued. New curriculum revolution-Standard of Chinese Cou...目录:摘要第4-5页Abstract 第5页引言第7-10页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研究第10-15页(一)经典诵读的内涵界定第10页(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第10-12页(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第12-15页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体系第15-23页(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目标第15页(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框架第15-17页(三)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第17-18页(四)经典诵读的学段学习目标及内容设计第18-20页(五)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创建第20-23页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第23-34页(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第23-24页(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第24-29页(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第29-32页(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保障第32-34页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评价第34-40页(一)学校的变化第34-35页(二)教师的发展第35-38页(三)学生的发展第38-40页结语第40-41页参考文献第41-43页后记第43页高中语文与“经典诵读”"Classic Reading" in Senior Chinese关键字:孔子《论语》儒家文化传承经典诵读论文摘要: 孔子在中国古代确实是一位非凡的智慧集大成者.可以这样说,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后来乃至现在的文化.我们尊称他为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略)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中国历史上,《论语》一书被那些追求理想人格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读书士子奉为(略)可或缺的教科书.东方文化的重要源头,儒家文化现已享誉世界.因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典诵读也应在高中进行。
Ancient:wisdom finds its finest expressions in the wri(omitted)onfucius.One could say that Confucius was the father of Chinese culture. He has been honored as a saint in China and i(omitted)s one of the top ten worl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igures by UNESCO. (omitted)an old saying in China“One may get to know how to govern the world afte(omitted)half of The Analect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classic by scholars whose aim of life (omitted)ivate themselves, put their ...目录中文摘要第4-5页英文摘要第5页引言第8-13页·孔子教育思想第8-9页·孔子的历史地位第9页·《论语》的重要作用第9-10页·课题研究来源第10-11页·学生学习《论语》的作用第11-13页第1章经典作品《论语》诵读的教学实践第13-20页·关于《论语》文本内容的教学第13-17页(一)关于做人的思想第13页(二)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第13-14页(三)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的阐述第14-16页(四)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第16-17页·关于《论语》教学的重难点第17-20页(一)陶冶中华文化第17-19页(二)传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第19-20页第2章经典作品《论语》诵读的教学研究第20-24页·诵读《论语》的方法第20-21页(一)反复诵读法第20页(二)逐日咀嚼法第20页(三)分章学习法第20页(四)遵循“本义”,适当“发挥”法第20页(五)互动学习法第20-21页·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第21-22页(一)以经为本的原则第21页(二)开放性原则第21页(三)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第21页(四)寓知于趣的原则第21-22页(五)教学相长的原则第22页(六)实践性原则第22页·增加的课外活动内容第22页(一)经典篇章吟诵及表演比赛第22页(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课本剧(小品)比赛第22页(三)“走进古代经典”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赛第22页(四)“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征文比赛第22页(五)开展阅读经典的“读书节”活动第22页·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程序第22-24页(一)评价方法第22页(二)评价程序第22-24页第3章教学实践、研究的结果第24-26页·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效第24-25页(一)学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第24页(二)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第24页(三)学生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第24页(四)教师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第24页(五)教师加深了对语文教学的研究第24-25页(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第25页·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结论第26-27页参考文献第27-28页致谢第28页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价值与方法研究关键字: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经典诵读语言教学教学法幼儿园论文简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保护民族文化丰富资源的需要,又是中华民族在日益开放、世界一体化的今天独立于世界各国的基础。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在幼儿阶段学习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启蒙教育,意义重大。
当前幼儿园实践中,经典诵读活动有一定程度开展,但是存在问题较多: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不能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水平;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保守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等等。
鉴于此,加强对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已有经验的梳理、归纳,得出一些有普遍价值的教育思想,指导实践活动。
本研究分析经典诵读涵义、发展历程,讨论经典诵读作用和意义,在对中华文化经典范畴等方面考察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价值和方法,达到科学认识经典诵读的目的。
一方面认识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看到经典诵读教育的不足和缺陷,避免盲目推崇、鼓吹,为幼儿经典诵读找到合理的理论支持。
对现行开展的经典诵读进行客观认识评价,找到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和推动经典诵读健康发展。
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区别经典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等概念的相同与相异,客观认识经典诵读。
回顾经典诵读的发展过程,了解历史上的读经与现今经典诵读活动的差异。
最初的读经更多是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养成基本的生活常规。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读经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成为主要内容,引起当时进步人士的反对。
九十年代,台中师大王财贵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提倡儿童诵读文化经典。
“读经热”由此开始,备受争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经典诵读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得出启示,经典诵读是幼儿教育的有益补充,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选择内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第二部分,分析经典诵读的价值与方法,揭示幼儿诵读经典的积极意义。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发展幼儿的倾听、表达、前阅读、前书写能力;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尊敬师长,与人友好相处,勤奋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感受作品语言美、意境美、人文精神美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