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论文
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
![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bdb59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9.png)
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5篇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1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自西周传承至今,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饮品。
我认为当今社会的酒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它不代表任何情绪,却放大了所有情绪。
例如:商务交流需要饮酒,朋友聊天需要饮酒;迎接客人需要饮酒,送别兄弟需要饮酒;结婚要饮酒,失恋也要饮酒。
而第二个特征是它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你喝,情绪就会放大,再喝就晕,继续喝就吐。
这不取决于是高端的“茅五剑”,还是低端的老村长;也不取决于是格调文艺的江小白,还是粗犷不羁的二锅头;也更不论它是酱香浓香,还是清香凤香。
这便是当今社会的酒文化。
而要探究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从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中便可见一斑。
说到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诗仙李白是绕不开的,有余光中诗为证“我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谈诗。
”李白的诗多以豁达,豪放见长,辅以酒放大情绪的作用,便将这豪放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李白的酒,多是令人开心的,忘却眼前烦恼的。
例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又例如“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这两句诗总结起来就是,不追名,不逐利,你便少却许多烦恼与忧愁。
李白借酒为意,放大了这种情绪,让他对于人生的理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也就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赞誉。
李白的酒表达浪漫,而杜甫的酒表达现实。
虽然李白多是清酒,杜甫多是浊酒,但丝毫不影响酒对于情绪的放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困苦通过一杯浊酒的放大,使读者感同身受,甚至那种无奈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酒是情绪的放大镜。
通过李杜的对比,或许能得出清酒表达乐观,浊酒表达忧愁。
其实不然,因为李白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的愁苦;杜甫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的乐观。
所以这也恰恰印证了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与古典文学的酒文化基本一致。
即酒不表达任何情感,却能放大所有情感。
而且无论清酒还是浊酒,所展现的功能是一样的,都能将情绪放大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论文3篇
![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5efc88f524ccbff1218470.png)
篇一:谈谈我国的酒文化论文摘要: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研究酒的起源、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酒文化的影响和意义,同时展望一下酒文化产业的前景,从而激发大家对酒文化更深层次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历史;发展;意义。
酒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俗语说:“无酒不成席”【1】,无论是节日庆典、亲朋聚会,还是国家领导相见,似乎都离不开酒。
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
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一、酒的起源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2] 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那么就出现了众说纷纭的造酒说。
1.杜康造酒说。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字仲宇,相传为鼯康家卫人,“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
”即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
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
魏武帝曹操乐府诗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2. 上天造酒说。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
”【3】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
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
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f617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b.png)
中国酒文化论文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酒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注重酒的研究、酒的酿造技术以及对酒艺术的追求。
酒既是一种饮料,也代表了人们的情感、文化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历史、传统、仪式和演变等方面,介绍中国酒文化的丰富内涵。
历史悠久的酿酒传统中国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各地的考古遗址中,经常能够发现与酒有关的石器和陶器。
酒作为一种特殊饮料,在古代中国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宴会、婚礼等场合。
中国的酿酒技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
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国酿酒技术传承至今,如“黄酒”、“米酒”、”葡萄酒“等。
这些传统的酿酒技术通过古人的智慧和努力,将谷物、水果等原料进行发酵,制成美味可口的酒。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与亲朋好友共享美酒的时刻。
酒席是一种表达情感、增进人际关系的场所。
在中国,招待客人时往往会准备丰盛的酒菜,用酒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另外,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和仪式中,酒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春节期间,家人会一起围坐在一起,相互敬酒,祈求新年的吉祥和幸福。
而在结婚仪式上,新郎和新娘也会敬酒以表达对亲友们的感激之情。
酒仪式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酒仪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古代的酒仪式通常非常庄重,具有明确的礼仪规范。
例如,古代宴会上,主人会首先敬酒给客人,然后客人也会相互敬酒,以示尊重和友谊。
在古代文献中,还有关于饮酒礼仪的详细规定,包括如何注酒、如何举杯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酒仪式也逐渐变得更加简化和灵活。
现代人更注重饮酒的心情和氛围,更加强调自由和随性。
在现代社交活动中,人们经常以酒会为背景,通过喝酒来增进友谊和沟通。
酒文化的当代意义中国酒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酒产业不断发展,酒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
论中国酒文化论文
![论中国酒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b7e76a1eb91a37f1115cf9.png)
论中国酒文化化学与生物学院化学系08级2班19号陈东摘要:五千多年的泱泱历史长河中,酒文化却成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酒文化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并开始。
作为一种集物质与精神两种文化于一身的特殊文化,一方面,酒是物质的饮料,另一方面,酒承载了中国精神的心理的诉求,丰富多彩的中国酒文化,包含有深刻的哲学,诗文,科技,艺术乃至于安邦治国的道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酿酒;酒文化;安邦治国;艺术中国的饮酒历史渊源久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几乎占据了人们很大一片生活领域,雅俗共饮,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代甚至给酒起了许多雅名,如“金浆”、“琼苏”、“琬液”等,有些直接进入文人雅士的诗词之中。
无论是李白的举杯邀月,还是王维的西出阳关,兰陵美酒泛出的琥珀之光,无不透出了浓浓的文化味。
中国酒种类繁多,有白酒、红酒、黄酒、老酒、药酒还有啤酒等等,足可以让你和美国人一样,每款来点。
中国的名优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连米卢都来做广告。
白酒,论品牌,那是五花八门,什么茅台、五粮液、酒鬼、二锅头等等,一个名字更比一个叫得响亮,商店里琳琅满目,电视里扑面而来;论制造工艺,又分为大曲、老窖、佳酿;论配方,又分为降香型;按浓度不同又分为高度、低度。
源自华夏民族原始的饮酒文化主流,发展到现在,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出于礼的需要,有用以享受生活的乐趣,或借愁解闷、或放浪狂饮、或是沉酣之饮。
当然酒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个人性格的“壮胆剂”,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培养和促激人们性格的作用。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
从古到今,各种喜宴功宴,如果没有酒,那能叫宴吗?客人到来,烟茶事小,无酒不成敬意。
现在就连小学生过生日,也竟然喝点啤酒凑凑兴。
中国人饮酒最讲究的是意境。
最佳的状态是似醉非醉,使人处于最快乐、最兴奋的境界中。
这时不仅人们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诗如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大全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bb795c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4.png)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大全在文化的长廊中,酒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酒文化的论文篇1试论中国酒文化的伦理底蕴摘要: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继承和发扬传统酒德和酒礼的精华,对养成饮酒适度、饮酒不强劝、饮不至醉的健康饮酒习惯,形成睦亲敬老、长幼有序、尊敬领导、君臣有义的文明喝酒风气,具有可借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酒文化酒德酒礼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度饮酒,不健康的饮酒习俗也伴随而来。
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意外,多少人把生命断送在酩酊酣热之际,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间。
怎样才能养成健康的饮酒习惯,形成文明的喝酒风气?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酒德、酒礼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可借签的经验?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一健康饮酒德为先自从人类发明了酒以来,酒就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亲戚往来、朋友聚会、社交公关、婚庆丧礼等场合往往离不开喝酒。
酒可以增进感情、振奋精神、促进健康等等,喝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酒德也成为人们饮酒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饮酒是否需要讲“酒德”呢?古人把德作为人内心修养的根本,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殷人认为:“代非予自荒兹德”,“予亦不敢动用非德”,“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尚书・盘庚》)而周人则继承和发展了殷人的德,把内心修养的德同治国联系起来。
《周书・酒浩》:“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
”周人还认为殷的灭亡,是由于殷封王酗酒丧德所致,“庶群自酒、腥闻在天,故天降丧于殷。
”(《周书・酒浩》)可见,饮酒是要有“德”的。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殷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有关中国酒文化的论文
![有关中国酒文化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0b5e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0.png)
有关中国酒文化的论文酒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度过了悠悠的岁月,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涵盖酿酒业方方面面,是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世界酒文化之林独领风骚。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酒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酒文化的论文篇1浅谈土家族的酒文化【摘要】土家族是一个悠久历史的民族,同时拥有着丰富的酒文化。
土家族独特的酒俗文化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土家族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朝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种种民俗活动之中。
丰富的酒文化对土家族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从土家族酒文化的历史、土家族酒的类别、酒与土家族人民生活、土家族酒文化的保护几方面来描述,进一步的了解土家族酒文化的深厚内涵。
【关键词】土家族;酒文化;白酒;包谷酒;砸酒;祝酒辞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饮食文化特色的泱泱大国,各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也正是中国饮食特色的体现。
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都要受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地理自然条件、民族构成以及历史文化的综合影响,因此也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虽然酒只是饮食文化中的一方面,但酒文化却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多种功能,能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和时代价值。
少数民族的酒文化更是中国酒文化中的瑰宝,丰富多彩的酒文化点缀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更多的民族特性。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区,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土家族人民自古好饮酒,有事必有酒,无酒不成席,世代传承着“家家会酿酒,敬老先敬酒,请客必有酒”的风俗。
土家族的酒文化,不仅是认识和了解土家族整体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土家族丰富的民族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土家族民族文化具有很好的参考性和观赏性。
一、土家族酒文化的历史土家族的酿酒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其显著的民族特征。
土家族先民――巴人,创造了成熟的酿酒技术也形成了豪饮的性格特征。
酒文化论文范文酒文化的论文范文
![酒文化论文范文酒文化的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8452e5bed5b9f3f80f1c86.png)
酒文化论文范文酒文化的论文范文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化的世界文明古国。
作为世界上最早掌握酿酒术的国家之一,中国酒和酒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下文是WTT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篇1试论汉代的酒文化我国的酒的历史远流长,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尊、高脚杯、小壶等陶器都是用来酿酒和饮酒的。
西周时设有“酒正”、“酒人”掌管有关酿酒和酒令,酿造“五齐三酒”以供天子祭祀。
到了汉代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饮酒之风”盛行形成汉代独特的酒文化。
汉代饮酒风气盛行。
饮酒大量被认为是豪爽的行为,盖宽饶赴宴迟到主人责备他来晚了。
盖宽饶曰:“无多酌我。
我乃酒狂。
”光武帝时的马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经常醉倒在皇帝面前。
酿酒业有巨大的利益,因此国家对其实行官营政策。
武帝太初三年春二月,初榷酒酤。
当时酒是必需品,实行官营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而后来的统治者改变了官营的政策。
王莽时罢酒酤诏曰:“夫盐,食肴之将;酒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
名山大泽,饶衍之藏,此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
”这就放松了国家对酒类等专营,有利于酿酒业的发展。
当时的酒的种类众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椒花酒等。
河北满城的刘胜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题字的陶缸,说明了酒的种类很多。
汉景帝时的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
这里的醴就是一种米酒。
当时的贵族和官僚将饮酒成为“嘉会之好”每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极殿大宴群臣,“杂会万人以上”场面极为壮观。
太极殿前有铜铸的龙形铸酒器,可容四十斛酒。
当时朝廷对饮酒礼仪非常重视,高祖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婚丧嫁娶,送礼待客,节日聚会是畅饮的大好时机。
孝宣帝五凤二年秋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
今郡国两千石或擅为繁苛,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招。
由是废乡党,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a79c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c.png)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中国传统酒文化论文篇一酒魂沟文化,浊酒暖人间中华民族酒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在历史的长河中,酒文化源远流长。
浓缩着人间苦乐,在淳朴香甜的宣纸上,泼洒着浓厚趣谈的墨迹,散发着酒香。
酒香淳朴感染了历代文人墨客,以酒论世,谈古论今。
刻画了优美山川,和人间美好。
爱恨交错,叠恋起伏,而展现在世人面前。
香醇美酒在人间潇洒奔流,记忆着感人动听的故事。
还有那优美旋律的音符化作清风细雨飘洒在人间。
杜康造酒刘伶醉,天下美酒唯杜康。
杜康名唯天下以酒命名,有着几千年中国酒文化历史。
享有地位高超,备受曹操赞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千古绝唱。
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
自称:“天生刘玲,以酒为名”。
有西晋时期流传美诗为证:“天下美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玲。
饮尽三杯杜康酒,醉倒刘伶三年整”。
国画大师李苦禅的“醉虎眠龙琼浆液,饮到刘玲是酒仙”。
酒趣亦浓,有言为证;“男欢女乐览风情,唯有杜康换雨声。
嫦娥挤出胭脂泪,杜康传下翁头名”。
几千年来,杜康造酒醉倒多少英雄好汉,解除多少万家之优患。
留下无数酒文诗篇,闻名于天下。
酒览天下客,把酒问青天。
酒是朋友聚会之佳品,无酒不成席。
在人生的长河中,留恋忘返的酒局也道出了人间真情。
“兰陵美酒郁金香,大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泼洒出主人待客真情豪迈,表达淋漓尽致。
贪酒误事唯世人之褒贬。
杜甫洒下名句流传在此:“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与文人、商人、…男人、女人、社会乃至世界无不透出酒的香醇,酒香弥漫了整个人间。
酒醇的香气熏在男人的脑海里,润在女人的心目中。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
山乐水乐,人更乐,事事有酒便快乐。
朋友,穿过时空隧道来品尝一下唐代美酒的香醇;闻到唐人酒润墨汁散发的墨香;赏到唐人潇洒墨迹伴随着优美的琴音旋律孕育着心田。
唐代文人酒意潇洒笔墨超脱,酒幸得意诗兴大发。
酒文化
![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d176d56168884868762d63b.png)
(2)猜拳
众多酒令中一种既简单,又不需要做任何行令准备的行令方式,多在一般百姓中流行,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同数”,即出手时用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两数相加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谁说出来的数字正好与两数之和相同,谁就是赢家,输者就要喝酒,倘若两个人说出来的数字一样,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
酒乃天地之间尤物。虽也进入肚腹,却不能充饥,不能解渴,只作用于人的心神。心神经酒一滋润,一刺激,便产生莫名其妙的变化。因此,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生活便丰富多彩了,人类的历史便斑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许多悠长的滋味。假如我们的老祖宗没能从腐烂了的野果和放久了的剩饭的酸香味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酿酒术,那么,卷帙浩繁的廿四史将枯燥许多,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将寡淡许多,我们回生动,翻腾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上至宫廷,下至市井,高贵者,卑贱者,都喝顾往昔的时候,也许少了许多兴味。历史是条长河,河中对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更酒。金元殿里的天子赐宴,三家村时的老翁对酌,虽然档次不同,气派迥异,但把佳酿或旧醅喝下肚子,并品味那个美妙地过程,则是一样的。
酒文化的论文
![酒文化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1dc65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5.png)
酒文化的论文关于酒文化的论文关于酒文化的论文一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长,关于酒文化的作文:话说饮酒。
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的是饮酒。
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说的是饮酒。
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说的也是饮酒。
饮酒里面有说不尽的雅致,令许多人心向往之。
十年前我师范毕业,借调在一家企业办公室上班,和我对面坐的是一个老头儿,姓张,和蔼可亲。
隔三差五地他就会说,“走,喝一盅去!”于是乎,我们一老一少走到街对面的餐馆,叫上几个菜,一瓶白酒各分一半,喝得微醺回家,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看老头儿喝酒,是一种享受,他那不叫喝酒,叫艺术,从开瓶、倒酒、举杯,再到品尝、下咽、落肚,整个过程堪称完美,一副陶然自乐的模样。
后来有女朋友了,第一次到准岳父家。
听女朋友说她家乡喝酒规矩特多,不免内心惴惴。
吃饭用的是一张八仙桌,正方形,叫了一桌子陪客。
准岳父让我坐上席,我学着推辞再三才落座。
酒杯是白瓷的小杯,斟酒用的是酒壶,黄瓷质地,长长的弯曲的嘴,倾出细细的酒线,可以保证斟满小酒杯,又不致溢出来,作文素材《关于酒文化的作文:话说饮酒》。
开始还有些拘谨,喝着喝着,仗着在办公室和老头儿喝酒打下的底子,不屑于小酒杯,开怀畅饮,结果酒席还没结束,我便自己把自己放倒了。
准岳父通过酒风看作风,说这小子难堪大用。
后来我经过多次“曲线救国”,才勉强摆平了这事。
在工作中最累的是陪领导喝酒,无形中有一种拘束,压抑和虚伪的感觉。
你得花样翻新地劝酒,你得漂亮话层出不穷。
不管这杯想不想喝,不管这杯你还能不能喝,都得捏着鼻子把它灌下去,因为这杯是领导提议的,或是这杯是敬给领导的,你想表示尊重领导,那就得喝。
喝酒应该在平和、自然的人际氛围中,营造一种既充满激情又和风细雨的意境。
有一次还真喝出了这种境界。
几年前我和一个同事下乡,晚上有饭局,我们怕喝大酒,推说有事不去了。
我们两个步行去拜访我一个女同学。
这个女同学在镇中学教书,听说我们过来,早捎信来让我去做客。
[酒文化论文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86f73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8.png)
[酒文化论文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论文[酒文化论文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论文所采取的酿造工艺不同,有的是清蒸清糙、续精混蒸、米香型。
李白写醉僧怀素、汾酒、泸州老窖特曲。
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
中国的酒文化必能和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酱香型、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回沙发酵,有的是固态和液态发酵等;所处酿造环境的气候条件不同,有的干湿度高,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协会在1994年12月28日联合发布的通告中,涌诗向天天亦惊。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
因为醉后便获得了一种解脱的自由状态,酒的精神无处不在。
诗人们的艺术创造力在酩酊大醉之后迸发而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作的情形比比皆是、“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了。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砖池、箱,有的是泥池老窖等。
虽也进入肚腹,却不能充饥,不能解渴。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茅台酒,翻腾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
上至宫廷,已将我国的白酒分为以下5种香型、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它能叫人超脱旷达,遗世独立,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忘却生死名利宠辱和尘世,名酒荟萃,享誉中外,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
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
草圣张旭“每大醉、“无何有之乡”。
在诗词的创作中:“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704ba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d.png)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中国传统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中国古代,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仪式。
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包括了酿酒、饮酒、礼仪等方面。
酿酒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酿酒技术相当先进,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酿酒原料多种多样,包括大米、小麦、蔗糖、葡萄、杨梅等。
不同的原料和酿造方法产生了各种各样风味独特的酒。
中国的酿酒技术还有一项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采用天然酵母进行发酵。
这种酿酒方法保留了原料的风味,使得中国的酒更加具有独特的口感。
饮酒在中国传统酒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人饮酒是一个团体活动,是人们交流感情和展示友谊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饮酒是一个讲究礼仪的过程。
宴席会有专门的主人。
接着,宾客进入酒席后,主人会提出敬酒祝词。
然后,主人会倒酒给宾客,并每次只倒一点点,这是为了表示尊重和珍惜。
主人和宾客会进行喝酒仪式,如互相敬酒、干杯等。
饮酒过程中还有一些禁忌和规矩,比如不能喝空杯子,不能碰酒杯,不能过量饮酒等。
这些礼仪和规矩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待酒的态度和文化。
中国传统酒文化还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紧密相关。
在中国,很多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都离不开酒。
春节期间家人聚会,必然少不了酒席和饮酒。
而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要一起举行敬酒仪式,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感谢和祝福。
中国传统节日中也有一些特殊的酒文化活动,如端午节时喝雄黄酒,中秋节时赏月饮酒等。
中国传统酒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它丰富多彩,与中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通过酿酒、饮酒和礼仪,中国传统酒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人文历史和民族精神,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它不仅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b383a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8.png)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而中国传统酒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酒文化进行一概论,介绍其历史渊源、酒文化的内涵以及酒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历史渊源中国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
据考古发现,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酿酒的技术和品酒的习俗。
商代时期,酒文化已经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社交方式,而西周时期则出现了专门的酒官来管理宫廷的酿造和饮用。
而饮酒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在宗教祭祀、宴席和节日庆典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成为了文人墨客雅集、交往往来的重要娱乐方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可以看到酒文化的描写和诗人对酒的赞美,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
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酒文化在文化领域中的深远影响。
二、酒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酒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单纯地饮酒或者酿酒,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
中国古人将酒看作是一种仪式和交流的媒介,同时也视之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传统酒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酒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的人情味和交际之道。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酒是人们社交、交际重要的方式,人们在饮酒时会倾吐心事,表达情感,加深友情。
在酒宴上,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饮美酒,交心聊天,增进情谊。
中国传统酒文化也被看作是一种交际之道和人情味的体现。
酒文化也承载了中国传统的礼仪之道。
在中国古代,酒文化一直成为重要的礼仪和仪式。
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酒是必不可少的祭品,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
而在宴席上,人们也要按照一定的规矩来斟酒敬客,展现自己的礼仪之道。
酒文化也成为了传统礼仪的一部分,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文化内涵。
论中国酒文化论文
![论中国酒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b7e76a1eb91a37f1115cf9.png)
论中国酒文化化学与生物学院化学系08级2班19号陈东摘要:五千多年的泱泱历史长河中,酒文化却成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酒文化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并开始。
作为一种集物质与精神两种文化于一身的特殊文化,一方面,酒是物质的饮料,另一方面,酒承载了中国精神的心理的诉求,丰富多彩的中国酒文化,包含有深刻的哲学,诗文,科技,艺术乃至于安邦治国的道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酿酒;酒文化;安邦治国;艺术中国的饮酒历史渊源久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几乎占据了人们很大一片生活领域,雅俗共饮,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代甚至给酒起了许多雅名,如“金浆”、“琼苏”、“琬液”等,有些直接进入文人雅士的诗词之中。
无论是李白的举杯邀月,还是王维的西出阳关,兰陵美酒泛出的琥珀之光,无不透出了浓浓的文化味。
中国酒种类繁多,有白酒、红酒、黄酒、老酒、药酒还有啤酒等等,足可以让你和美国人一样,每款来点。
中国的名优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连米卢都来做广告。
白酒,论品牌,那是五花八门,什么茅台、五粮液、酒鬼、二锅头等等,一个名字更比一个叫得响亮,商店里琳琅满目,电视里扑面而来;论制造工艺,又分为大曲、老窖、佳酿;论配方,又分为降香型;按浓度不同又分为高度、低度。
源自华夏民族原始的饮酒文化主流,发展到现在,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出于礼的需要,有用以享受生活的乐趣,或借愁解闷、或放浪狂饮、或是沉酣之饮。
当然酒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个人性格的“壮胆剂”,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培养和促激人们性格的作用。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
从古到今,各种喜宴功宴,如果没有酒,那能叫宴吗?客人到来,烟茶事小,无酒不成敬意。
现在就连小学生过生日,也竟然喝点啤酒凑凑兴。
中国人饮酒最讲究的是意境。
最佳的状态是似醉非醉,使人处于最快乐、最兴奋的境界中。
这时不仅人们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诗如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酒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酒文化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5446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1.png)
中国酒文化论文范文摘要:酒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本文从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积淀丰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酒文化一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生活中。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文明时代。
中国酒文化不仅是一种饮品的体验,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中国酒文化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酒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开始发展农业生产,并制作出了一种类似酒的饮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中国的酒文化逐渐形成并演变。
中国最早的酒文化记载可以追溯到《诗经》中,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来说,酒是他们的灵感之源,也是他们的朋友。
中国的酒文化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了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的酒文化也在宋代创立了酒文化学派,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传统。
三、中国酒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中国酒文化不仅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促进了经济和人们的生活福祉。
首先,中国的酒文化在社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成为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无论是宴请客人、庆祝节日还是表达情感,酒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中国的酒文化在经济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酒的生产和销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中国的酒业也成为了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此外,中国的酒文化对于人们的生活福祉也有积极的影响,适量饮酒有助于促进健康和生活的享受。
四、中国酒文化的未来发展中国酒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传统和历史,还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的酒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尤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的酒文化需要找到与时尚、健康生活等潮流相结合的方式,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和参与。
同时,中国的酒文化也需要注重传承和保护,将其传统与新时代的元素相结合,使其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关于酒文化的论文
![关于酒文化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83efb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5.png)
关于酒文化的论文酒文化是指在酒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酒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酒文化的论文篇1浅析中西酒文化摘要:文化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酒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明显差异。
西方酒文化一般指葡萄酒文化,而中国酒文化则是白酒文化。
本文从酒的起源,酒与宗教的关系,酒器的使用,饮酒礼仪以及酒的社会功能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中西方酒文化的区别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酒文化文化差异文化酒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跟其他方面一样,其形成过程以及在地域上造成的差异,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
社会以及历史的不同因素形成了文化的最终不同。
只有从各个方面把握中西文化的不同才能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1.酒的起源从酿酒所使用的原料方面来说,在中国早期的文化起源地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并且农作物发展较为先进,人们便用粮食酿造就有中国特色的黄酒以及白酒。
而在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巴尔干半岛古希腊地区,境内多山,土壤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反而很适合葡萄的生长,因此葡萄酒的酿造就成为西方酒文化的代表。
对于酒神崇拜,从神话传说方面来说,西方的葡萄酒最早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据说他是最早种植葡萄并且酿造葡萄酒的。
而在中国,中国历史上没有明确的酒神,而又普遍地将仪狄或是杜康认为是中国的酒祖。
2.宗教与酒文化的关系从宗教方面来讲,____是西方的主流宗教,在圣经中多次提到葡萄酒。
耶稣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后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并且让人们记住自己是为人类赎罪而死的。
因此基督____萄酒视为圣血,而且葡萄的种植以及葡萄酒的酿造被教会人员视为工作,在这种背景情况下,人们对于葡萄酒是一种敬仰与喜爱的心情。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82d45df242336c1eb95edd.png)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中国的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论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下载篇1论唐诗中的酒文化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
古人云:“无酒不成诗”,遍览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酒与诗,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并由此衍生出的博大精深的中国诗酒文化。
特别是在唐代,诗人与酒更有着不解之缘。
关键词:唐诗;酒文化;意蕴;精神内涵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酒”的诗句。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始终与酒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古人云:“无酒不成诗”,遍览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酒与诗,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并由此衍生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诗酒文化。
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不仅是一种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
在文人与酒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尽的情缘。
特别是在唐代,诗人与酒更有着不解之缘,酒伴随他们吟咏诗文,抒唱心绪,酒助诗兴,诗传酒情,为后人留下无数精深华妙、荡气回肠的乐章。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诗酒结合的鼎盛时期。
唐诗中有无数名篇,都与酒有关。
除了李白的、,杜甫的,王维的,孟浩然的,王翰的,白居易的等一系列咏酒诗之外,即使那些并非咏酒的许多名诗,也大都是诗人酒后之作。
诗人在诗作中着力表现唐代的酒文化,表现自己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
这些唐代诗歌中博大精深的诗酒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珍异宝。
一、伤别离愁之“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离别是人生常事。
依依惜别之时,一壶好酒能够寄托浓浓的情思,也能将满怀的深情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如王维的,描述了与友人之间的拜别之情。
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人将伤别之情寄于“酒”中,主人每每劝朋友再饮一杯,总有饮之不尽、不愿惜别之情,对故人的一片心意和真情,都在这杯酒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姓名:姓名:XXXXXX 班级:班级:XXXXXXXXXXXXXX 学号学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时间:时间:2012.2012.2012.050505..10目录一中国酒文化的概念 (2)二儒家文化与酒德酒礼 (3)三道家精神和酒神文化 (3)四酒与艺术 (4)五反思与展望 (5)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摘要中国6000年前就发明了人工谷物酒,她同4000年前始作啤酒的亚述地区(今地中海南岸地区)、5000年前始作葡萄酒的中东两河地区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如今,亚述地区的啤酒和两河地区的葡萄酒早已名落孙山。
唯独中国酒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最大的产销量和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而在世界酒林中独领风骚。
本文将从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上,找出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字传统酒文化一中国酒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中国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来成为传统,并且已经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大体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文化,它对其它不同层面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发生着影响和导向作用,在传统文化中处于基础地位。
中国古代思想观念文化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体,此外还有佛家、法家、墨家、阴阳五行家等;二是历史文物,其中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铜镜、古钱等器物,也包括书法、绘画等艺术品,还含有建筑、陵墓、古代服饰等;三是制度文化;四是关于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古代书籍。
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有关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畴。
就某一个具体国家的酒文化而言,其中的“文化”实际上指的就是本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酒文化”也就是酒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所以,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具有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它文化现象紧密结合并发挥作用的强烈的渗透性。
中国酒文化就是在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和发展的。
中国酒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它与传统文化同根生,同步长,同时成熟,融合发展,相得益彰,须臾不可离开。
中国酒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哺育下实现的,中国酒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果;同时,传统文化的发展又离不开酒的载体作用和促进作用,中华美酒滋润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放射着中国酒文化的灿烂光华。
因此我们说,中国酒文化是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在数千年的悠悠岁月中,中国酒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营养,永不间断地丰富着、发展着、完善着自身,使它成就了精湛的工艺和遍布全国的各式美酒;使它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皇权社稷、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雅俗深浅、性情风度进一步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酒文化体系,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
中国传统文化有了酒---这个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催化剂和活化剂---作为自己的物质载体之一,也使它得到了纵向更加深远、横向更加广泛的传播,促使它把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男女老少的思想观念不断地进行调合协同,以便统一在礼乐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范畴之内;并使它随着历史的演进、民族的振兴而不断发展,不断获得新的活力。
这些,都是世界其他国家的酒文化和传统文化所不可比拟的。
因而,中国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二儒家文化与酒德酒礼同西方意欲型文化看重物质利益相区别,以儒家伦理型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重在培养有道德、有修养的理想人格,重在协调人际关系。
这种伦理道德精神渗透于中国史学、文学和一切人文文化之中,更为典型地反映在酒德、酒礼中,从而对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发生着深刻影响和导向作用。
孔子一生很爱饮酒,但他对饮酒的许多论述却超越了单纯的物质享受范围,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酒文化论述。
什么是酒德呢?孔子提出“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就是说各人饮酒的多少不能有具体的数量限制,饮酒之后神志清晰、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常态为限度。
“不及乱”即为孔子鉴往古、察当时、戒来世而提出的酒德标准。
这个酒德标准同《酒诰》中“毋彝酒”的酒德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怎样才能达到酒德的标准呢?这就必然要对饮酒用酒行为进行一系列的规范,这个饮酒用酒的礼仪规范便是“酒礼”。
在儒家先哲们看来,酒主要是礼仪的象征,他们把饮酒活动作为人们学礼、施礼,进而达到成人、合天的一种重要途径,甚至成为淳教化、协殊俗、睦四邻的特殊手段。
西周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人们在进行饮酒活动时,都要严格遵循各种礼仪规范。
饮宴时,餐具和酒菜的摆放和增递程式,以及用饭、饮酒的过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礼仪。
酒宴的坐次排列,更与官秩、名位、爵衔、尊贵、老幼相通,丝毫不得紊乱。
在各种场合中,各人的身份不同,饮酒的礼仪就不同,所用的酒和酒器也不同。
民间仪礼中有乡饮酒礼,它分为四类,由乡吏主持其事。
比较通俗而典型的酒礼规则还有不少,如:饮酒不能至醉,不能失态,官员更要做到“朝不废朝,暮不废夕”;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做待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然后入席;长辈让晚辈饮,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则不能先饮尽;向长者敬酒,总要说些“祝您健康长寿”之类的话;“有酒食,先生馔”(孔子语),就是说有了酒菜,应该让父母和年老人先用;“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焉”(孔子语),就是说如果与本乡人一起饮酒,饮完酒后,一定要让柱着拐杖的老人先走,然后自己才能出去;主人不举杯,宾客不能先饮;“君子饮酒,三杯为度”。
饮酒又分四步程序,即:拜、酾、啐、卒爵,等等。
以上叙例,从形式上看是酒礼,从内涵上考察,又该归于酒德。
酒礼为酒德所规定,酒德又以酒礼为传播载体。
因此,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无逾酒礼,便是酒德;酒礼与酒德的关系,在深层结构上是形式与内容的逻辑统一。
总之,儒家酒德、酒礼思想的规定,完全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核心---“礼”,也即是孔子“克己复礼”的仁学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酒文化中的集中反映。
三道家精神和酒神文化道教崇拜的是神仙。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仙与酒向来有不解之缘。
酒有仙酒,仙有醉仙。
道教经典中不乏如此风流的诗句:“无花无酒不神仙。
”神仙的本质是自由,而酒恰能使人忘却生存的不自由,“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仙是对尘世的超逸,酒恰是对忧愁的忘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道教“八戒”中虽有“不得醉酒以恣意的”规定,但其戒律在实施中并不严格,因为道教本身崇尚的是自由,而不象佛教那样很重戒律。
就道教内部来说,各教派也不尽一致,全真道较严戒律,而正一道则十分松驰。
因而,道教的仙群中喝酒最有名的“醉八仙”几乎成为明清以来神仙逍遥不羁形象的代表和酒仙的象征。
仙境是浪漫的,现实是冷峻的,从严酷的人生扑向奇瑰的蓬莱之境,必需得“道”。
道教所信仰的“道是”逍遥之途,是自由的象征。
它无所不在,却又无形无象,虚渺混沌。
“道”是不可言说与实证的,只能依凭高深的内觉和静观方能感悟,这需要“坐忘”和“炼气”。
奇妙的是,道教的信仰者们发现,酒的酣醉与醺然使人沉向混沌,令人暂时忘却或消除生与死、苦与乐、人与我的种种差别,于忘却中重返生动活泼、自由无羁的生命自然与率真本性,这正是道家所孜孜追求的自然德性的复返与重归。
庄子深深领悟到饮酒的真谛,他借渔父之口阐发什么是“真”时说:“饮酒则欢乐”,“饮酒以乐为主,这就是‘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以贵真也。
’”因而,道教的仙群中喝酒最有名的“醉八仙”几乎成为明清以来神仙逍遥不羁的代表和酒仙的象征。
不难看出,道士爱酒,是与其热爱自由逍遥、自然恬淡的人生观紧密相关。
他们在杯盏中寻求的不是迷狂丧性,而多是寻觅人生那一份淡淡的孤云野鹤般的韵味。
道家的这种自由与逍遥使中国的酒仙、神仙身上迭映出西方酒神狄奥尼索斯陶醉而快活的身影。
四酒与艺术与官司人、商人、匠人、农人相比,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
一是文人多嗜酒。
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
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
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出酒香。
李白和杜甫,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都终生嗜酒。
李白自称“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业嗜酒”,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酒豪”。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
”(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
”(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
”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郭老还煞费苦心地统计出,在他们现存的诗作中,言及酒的,李占17%,杜占21%。
这就使我们想到,假设没有酒,李杜的诗歌一定会少了许多韵味,我们今天读到的《李太白集》、《杜工部集》,也一定会薄了许多。
二是文人饮酒特别讲究那个饮的过程,特别讲究饮酒过程中的那套繁文缛节。
于是,便要制定颇为严刻的觞政,便要舞弄花样百出的酒令。
那酒令,可不是好玩的,是对人的聪明才情、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没有满腹诗书和机敏睿智,是要临场出丑的。
文人们硬是把这一套玩出美妙的极至,硬是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都有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
于是,酒宴始终,便充溢着浓浓的而又绵绵的书卷气和文化味。
觥筹交错中,不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的馨香。
古代文人宴饮时的逸雅情趣,我们是不能亲眼见识了,只能从《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和记载酒令的书籍中窥知若干。
由于文人的参与,饮酒才饮出了档次,饮出了境界,饮出了无限风光。
酒文化中的精彩部分,实在是文人创造的。
“五四”以后的现代文人,也常相聚宴饮,连鲁迅先生也多次参加,《鲁迅日记》中常有记载。
他那首诗《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名联),就是在郁达夫做东的宴席上做成的。
郁达夫更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酒中醉中,他乘兴做出许多好诗文。
新文人雅集,樽俎之间仍然充满文化味,谈诗话文,即席吟咏,仍是一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