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本文拟从“有效教学”概念的理解入手,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挖掘研究,探寻实现有效教学的部分规律,以期为增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的理念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多年的基层老师,近两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阶段,如何做到“有效教学”?下面就两年来关于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这应当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应当关心和研究的问题。在国外,对这个问题已探索多年,但我们却经常忽略,以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生没有得到最佳的发展。

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或者学得好不好,有没有进步、提高和发展。教师能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得到同样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最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效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一)教师是有效教学实施的主体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特点,包括性别、年龄、性格、知识水平、课堂行为、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的技巧、对课堂事件处理的方式和师生关系等,对有效教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的言行就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呢?这就需要和学生有效沟通,减少说教增加交流,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完全忽视自己的主体地位,设计一节课时不是以自己的“表演”为主,导入、板书、提问、回答……丝丝入扣,衔接自然,而是以学生是否更易掌握,掌握了是否会应用为主,也许不是每节课都那么完美,但很真实质朴,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会有碰撞,这些美好的瞬间都是良好师生关系的营养,有了这些营养的注入,教和学都会变得很自然轻松。

(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方法很多,每种教学法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也许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对解决另一问题就无效。因此,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课的内容、学生状况、学校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整合,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活动,更有利师生互动,更灵活地处理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

七年级地理上册有关大洲大洋的知识,我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放弃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而是通过一节手工活动课展开了大洲大洋

之旅。学生准备剪刀、纸、水彩笔等用具,自制大洲大洋的拼图,在拼图中体现一些天然和人工的分界线,用彩笔描绘出来,比如亚洲和欧洲是一块大陆,中间的分界线是天然的山脉、河流,这些山脉、河流如何表示,联系我们解读地图的知识完成。一节课下来,该掌握的都能掌握,学生全数参与,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教学。教师不要花很多时间去精心准备讲演稿,通过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手工,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形成,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经过评价检测,课堂效果较使用传统教师讲授为主要好,在以后的学习中这部分知识经过不断强化巩固,完全内化。

(三)带学生走出地理课堂,结合生活实际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地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切身体会学习的地理知识是对生活有用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地区的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比如苏州地处土壤肥沃的太湖平原,自然条件较好,是鱼米之乡,在八年级上册几乎所有章节都可以渗透,像“中国自然环境”一章里就可以补充苏州的有关自然环境知识。

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地处苏州工业园区的乡镇,正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一条斜塘河的变迁记录着城市化进程中的喜悲,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我们这个地区的母亲河,看它的今天忆它的昨天展望它的明天,可以和我们课本很多知识结合,如城市化问题的分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点的认识和探讨,从发展中的园区看发展中的中国等。所以,带学生走出地理课堂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使

每个学生具备专业的地理素养,养成分析解决身边的问题时尽量从地理的角度出发的习惯,将来他们从事各行各业时也能用地理的头脑决策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课堂即时生成资源是有效教学的捷径课堂教学按照预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会即时生成教学资源,如果及时对这些资源进行处理是提高有效教学的一条捷径。我在某班上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一课时,正逢学生800米测试刚结束后,学生们咳嗽声、以书作扇扇风声、交流长跑测试后兴奋或沮丧情绪的窃窃私语声交织在一起,乱作一团,没有一点进入地理课堂的气氛。一时间,我十分无奈,其实,孩子们的反应是很自然的。

突然间,我灵机一动:如果今天不是烈日当头而是天气阴凉的话,孩子们的情况会不会稍微好些?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放弃了原先设计好的导入语,而是说:“今天天气真是不帮忙,800米测试,本来就够热够累的,偏偏太阳还那么毒辣,唉,如果我有这个本领的话,一定会提前跟老天爷打招呼,当大家在跑道上奋力拼搏时,帮助大家凉快地顺风跑到终点。”学生们一听,都开始附和起来,有的孩子甚至很纯朴地说:”谢谢老师,老师你对我们真好!”我微笑着转入本课的学习:“可是,今天、明天的天气会是怎样的,这个可不是老师能决定的哦,这是一种很奇妙的自然现象,这堂课我们就来看看究竟吧!”于是,学生很好地进入了状态。

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老师除了要明确目

标,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外,还应当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文桂.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索[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3).

[2]王彦丽.素质教育下的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7).

(责编张晶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