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空调选型方案
机房工程施工空调(3篇)
第1篇一、空调系统设计1. 空调系统类型:机房空调系统通常采用风冷型机房精密空调,具有恒温恒湿、节能环保等特点。
2. 制冷量计算:根据机房内设备发热量、房间面积、房间高度、密闭情况、保温情况等因素,计算出机房所需的制冷量。
一般按照500w/来计算。
3. 新风系统:为保证机房内空气质量,需引入新风系统,使机房内形成空气正压,防止外部不洁气体进入。
4. 空调送风方式:采用下送、上回送风方式,确保机房内空气流通,提高空调制冷效率。
5. 空调系统控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空调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自动调节,确保机房内环境稳定。
二、施工要点1. 设备选型:根据机房规模、设备发热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如UPS机房需选择制冷量为18kw的风冷型机房精密空调,网络机房需选择制冷量为7.5kw的风冷型机房精密空调。
2. 安装位置:空调设备应安装在通风良好、便于维护的位置,如阳台、水泥地面上或准备水泥基础平台。
3. 冷凝水管:每台设备需准备一根6分(DN20)的PPR管作为冷凝水排水管,确保排水畅通。
4. 电源线和空开:每台设备需准备一根电源线接到机器附近,并装好空开,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5. 密封处理:为确保房间密闭性,需将多余的孔洞、风口等密封起来,减少热量流失。
6. 防火处理:空调系统中的电线、电缆等应采用防火材料,确保消防安全。
三、运行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空调系统各部件,如冷凝水管、排水管、风机等,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2. 清洁保养: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洁保养,如清洗冷凝器、蒸发器等,提高空调制冷效率。
3. 检查空调系统控制:定期检查空调系统控制,确保系统自动调节功能正常。
4. 监测机房环境:实时监测机房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确保机房内环境稳定。
总之,机房工程施工空调是确保机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机房规模、设备发热量、环境要求等因素,确保空调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机房精密空调方案
机房精密空调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机房作为存放和运行大量的计算机设备和服务器的地方,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非常高。
机房精密空调方案的设计和选择,直接关系到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机房的精密空调方案。
首先,机房精密空调方案需要考虑到机房的总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于计算机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散热。
计算机设备散热主要通过风扇和散热片来实现,而其他设备的散热主要通过空调系统来实现。
因此,机房精密空调方案需要根据机房的总热负荷来确定空调系统的容量。
其次,机房精密空调方案需要考虑到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机房的温度通常控制在20℃至25℃之间,湿度控制在40%至6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对机房设备的运行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精密空调方案需要能够精确控制机房的温湿度,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节。
第三,机房精密空调方案需要考虑到机房的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房通常是24小时运行的,因此空调系统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精密空调方案需要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空调设备,并配备备用空调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精密空调方案还需要包括可远程监控和诊断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空调系统的故障。
最后,机房精密空调方案还需要考虑到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
机房的运行对能源的消耗非常大,因此,精密空调方案需要选择能够高效利用能源的空调设备,并配备智能节能控制系统以降低功耗。
同时,精密空调方案还需要考虑到废气的排放和噪声的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综上所述,机房精密空调方案需要考虑到机房的总热负荷、温度和湿度要求、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和系统,才能够满足机房的需求,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机房空调设计方案
机房空调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房作为信息技术设备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存放和运行各种计算机设备的重要任务。
机房内大量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高功率设备的运行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机房的空调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机房的空调设计方案,以保证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空调定位原则在机房空调设计方案中,首先需要明确空调的定位原则。
根据机房的特点和要求,机房空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静音性能:机房作为工作场所,空调的噪音应该尽可能的低。
选择低噪音的空调设备,或者安装隔音设备,以减轻对机房工作人员的干扰。
2.稳定性和可靠性:机房的设备对环境温度要求非常严格,因此空调设备应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确保空调能够稳定地工作,并能及时调整温度。
3.节能性:为了降低机房运行成本,空调设备应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能够在满足机房温度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
三、空调系统设计在机房空调系统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风量设计:机房内大量的设备产生的热量需要及时散发,因此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根据机房的热负荷计算出合理的送风量。
同时,要合理设置送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每个角落。
2.温度控制:机房的温度要求较为严格,设计时应考虑温度的稳定性和调节范围。
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并及时调整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功能,以保持机房内的稳定温度。
3.节能措施:为了降低机房的运行成本,应在设计中考虑节能措施。
例如,采用变频技术的空调设备可以根据机房的实际需要自动调节制冷量,避免能耗的浪费。
此外,可以考虑在机房内设置温度感应器,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启动或关闭空调设备。
四、空调设备选型在机房空调设计方案中,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首先,应根据机房的大小和热负荷计算出合适的制冷量。
其次,应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可靠性的品牌空调设备,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机房空调设计方案
机房空调设计方案机房空调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机房作为存放计算机设备的重要环境,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空调系统在机房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提出一种机房空调设计方案,以满足机房的散热和湿度控制需求。
二、需求分析在设计机房空调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机房的散热和湿度控制需求。
一般来说,机房的温度应控制在20°C至25°C 之间,湿度控制在40%至60%之间。
同时,机房的空气流通也需要考虑,以避免死角和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
三、设计方案1. 空调系统选型在选择机房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机房的面积、设备数量、散热量等因素。
一般而言,可选择中央空调系统或分体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适用于大面积机房,能够提供均匀的冷却效果;分体空调系统适用于小型机房,成本相对较低。
2. 空调布置与空气流通为了保证机房内的空气流通,应将空调设备合理布置。
可以将空调设备放置在机房四周,并设置合理的空气循环路径。
此外,还可以利用风扇或通风设备增强空气流通效果。
3. 温度调节策略机房空调系统应具备智能温度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机房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温度进行自动调节。
此外,还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及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并与空调系统进行联动控制。
4. 湿度控制策略湿度对于机房内的设备运行也十分重要。
空调系统应配备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湿度,并根据设定值进行湿度调节。
同时,还可以设置湿度报警功能,一旦湿度超过设定阈值,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温湿度监测与报警系统为了保证机房的稳定运行,可以引入温湿度监测与报警系统。
该系统能够持续监测机房内的温湿度并记录数据,一旦温湿度异常,系统会发出警报,并给出解决方案建议。
四、实施计划1. 设计与安装阶段在设计与安装阶段,需要确定机房的空调系统选型,并进行合理布局与安装。
2. 调试与调整阶段在空调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与调整,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对温度和湿度控制策略进行优化。
【ups方案】机房精密空调解决方案 (2)
机房精密空调解决方案一、项目需求机房分为2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另外一个区域约为30平方米,新机房需要为这2个区域配置精密空调,精密空调必须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安全性,保证机房未来的应用需求,并且主机房空调配置需具有冗余性,满足GB2008-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对机房制冷的要求。
二、精密空调解决方案2.1 精密空调制冷量估算按照面积功率估算法,机房目前所需的IT容量(制冷量)为24KW,根据与贵方的沟通,本次按照服务器机房总热负荷(制冷量)330W/m2(一般为250 W/m2~400W/m2)来估算,则100平方米区域总热负荷(制冷量)=330W/m2×100m2=33KW,30平方米区域总热负荷(制冷量)=330W/m2×30m2=9.9KW,则100平方米区域需配置精密空调的制冷量为33KW以上,30平方米区域需配置精密空调的制冷量为9.9KW以上。
2.2 精密空调选型根据以上对各个区域的制冷量估算,本次设计2台、单台制冷量为40KW的上送风精密空调放置在100平方米区域机房,在完全满足机房40KW的制冷要求情况下,2台精密空调并形成1+1制冷冗余,即在其中一台出现故障情况下,另外一台能完全满足机房的制冷需求,保证机房的制冷安全。
本次选型的品牌为施耐德,型号分别为TUAR1121,精密空调的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2.3 施耐德精密空调产品介绍施耐德电气房间级恒温恒湿精密空调机具有精密并持续地控制环境,稳定运转,高效节能,噪音值低的特点。
机组可以方便地调节以满足不同的运行参数、性能指标的要求,独到的设计可保证重要电子系统在变化迅速的环境中长时间无故障运行。
整体设计安全可靠,节能,外形美观,满足新一代数据中心对可靠性,可用性和节能特性的要求。
主要产品特性如下:1、外观经专家设计美丽大方,完全衬托出高科技的环境。
2、室内机组采用双层隔音方式,符合低噪音的环保要求。
机房空调配置方案范本
机房空调配置方案范本1. 引言机房是供电子设备运行的关键环境,而空调系统在机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机房空调配置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对机房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机房空调配置方案的范本,以供参考和借鉴。
2. 空调系统设计2.1. 机房平面布局在设计机房空调系统之前,需要了解机房的平面布局。
机房平面布局应包括服务器机架、网络设备区、备份存储设备区等重要设备的位置安排,以及机房的尺寸和天花板高度。
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配置和效果评估。
2.2. 温度要求不同的设备对温度的要求可能不同。
一般来说,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2°C至24°C之间。
因此,在选择和配置空调系统时,应根据设备散热要求和机房的实际情况,确保合适的温度范围。
2.3. 空调系统类型常见的空调系统类型包括分体式空调、中央空调及精密空调。
在选择空调系统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机房的大小、热负荷、维护成本、效率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中央空调或精密空调更加适合大型机房,而小型机房可选择分体式空调。
2.4. 空调系统容量空调系统的容量是指其一次性可以处理的冷热负荷。
为了确定合适的空调系统容量,需要计算机房的散热负荷。
散热负荷的计算可以考虑机房的尺寸、设备功耗、人员密度等因素。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容量,以确保机房的温度稳定。
2.5. 空调系统布局合理的空调系统布局对机房温度均匀分布和冷热风的流通起着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空调系统需要设置在机房的角落或屋顶,以减少对机房可用空间的占用。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装通风管道和散热风扇,以确保温度均匀、风量充足。
3. 空调系统选择3.1. 品牌选择选择可靠的空调品牌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故障率。
在选择空调品牌时,可以参考市场上的评测、用户推荐以及专业的机房设计方案。
常见的优秀空调品牌包括大金、美的、日立、志高等。
3.2. 产品选择根据机房的尺寸和热负荷,选择合适的空调产品参数。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环境维护结构的热负荷。
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
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进行测算。
1、已知UPS容量,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UPS容量为100KVA,机房面积80m2,则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1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8(带载率)×0.8(热转换)=51.2KW主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则主机房总热负荷Q=Q1+Q2=51.2+8 = 59.2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主机房制冷需求。
2、已知负载功率,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负载功率为60KW,机房面积80m2,则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60KW(负载功率)×0.8(热转换)=48KW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48+8 = 56KW因此,我们推荐2台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机房制冷需求。
3、UPS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UPS容量为400KVA,UPS室面积60m2,则UPS室设备热负荷Q1为:4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8(热损耗)=25.6KWUPS室其他热负荷Q2为:60(面积)×0.1=6KW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25.6+6 = 31.6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WX系列的PEX35机房精密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UPS室制冷需求。
4、电池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一般来说其寿命为3~5年,但是电池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对电池的日常维护保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或缩短。
精密空调方案参考
温度、湿度、洁净度就是工作环境的关键因素,设备运行情况、使用寿命与 之有密切关系, 要为机房内精密设备提供良好环境, 要达到机房设计规范要求就 必须采用具有恒温恒湿控制能力及滤尘功能的精密空调。
本次方案设计了一套制冷量为 53.2KW 梅兰日兰精密空调一套,作为主用, 以满足机房设备需求。
(空调功率大小的计算、准确的型号将在第 11 章中给出 详细的说明)。
此外配置一台 5P 柜式空调,作为备用。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在一个较舒适的环境下工作, 在机房的辅助区域及办公区 域配置了 1 台 2P 柜式空调。
主机房内新风貌用大厦的空调进风,此外安装排风排烟管道,通风系统与消 防及门禁系统联动。
为使机房內主要设备和管理操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并为其具备能 够安全、 可靠地运行, 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率, 就要提供一个符合其运行标准要 求的机房环境。
这包含对制冷、制热、加湿、去湿、滤尘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设 备运行情況、使用寿命与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温度、湿度、洁净度就是工作环 境的关键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标 准:C 级-10℃~40℃B 级5℃~35℃A 级5℃~35℃ 温度A 级冬季20℃+/-2℃45%-65%B 级15℃-30℃40%-70% C 级10℃-35℃30%-80%夏季23℃+/-2℃45%-65%温度相对湿度为达到上述机房的环境要求, 空调机的选型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机房内的系 统设备在恒温、 恒湿工作条件下的送风量以及使人感到舒适的送风量, 必须计算 出机房内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机房内的计算机设备、照明灯具、辅助设施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热; 由机房外部进入的热,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 透过玻璃窗射入的太阳辐射热;从窗户及门的缝隙渗入的风而侵入的 热;新风机补充新风带进来的热等。
为了确定该机房内主要设备所需恒温、 恒湿环境温度条件下, 机房专用空调 设备的容量, 我们根据机房系统内设备运行的特点和本市夏季气候的情况, 采用 类比计算法来确定机房恒温、恒湿专用空调的容量。
机房精密空调及其选型步骤
机房精密空调及其选型步骤一、制冷循环系统介绍1、液体制冷原理利用物质的壮态变化达到转移热量的目的:因为临界温度较高的气体只要稍微压缩就能使它液化,同时放出热量。
而当压强减小时,它又可能汽化,同时吸收热量。
所以当液化剧烈汽化时,可以使周围的物体冷却并获得低温。
2、制冷方式的分类液体蒸发制冷—蒸气压缩实现循环,使用最广吸收式制冷热电制冷气体涡旋制冷3、常用制冷剂—氟利昂制冷剂—是一种在制冷系统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环境中吸热,在冷凝器的高温高压环境中排热的一种特殊的流体。
氟利昂—甲烷或乙烷的卤族衍生物。
4、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压缩机—制冷循环的核心,是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的动力装置,使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保持低压,冷凝器中制冷剂维持高温高压。
冷凝器—在冷凝介质的作用下,使压缩机排出的过热饱和蒸汽冷凝为液态。
膨胀阀—起节流作用。
制冷剂循环流量的调节装置,它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降压,使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在要求的低压下吸热蒸发。
同时根据被冷却介质的热负荷变化自动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经节流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使被冷却物质降温,实现制冷的目的。
5、制冷工作流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然后进入冷凝器向冷却物质放热而冷凝为高压、高温的液体,在经节流装置节流以后变为低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从而起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状态部件制冷剂状态压力变化温度变化蒸发器液-汽低压低温压缩机汽-汽低压-高压低温-高温冷凝器汽-液高压高温-常温膨胀阀液-液/汽高压-低压常温-低温二、空气循环系统介绍1、空气的处理工程室内的热湿状态点A的空气通过风机的牵引回到空气处理机,与部分新风混合到热湿状态点B,再流经机组的表冷器或蒸发器达到状态点C,形成出风,然后按照热湿变化规律ξ吸热吸湿变化到室内标准状态N点。
机房精密空调方案及现场施工安排方案
机房精密空调方案及现场施工安排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机房精密空调方案及现场施工安排的详细信息。
该方案旨在为机房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并保护其性能和寿命。
2. 现状分析当前机房存在温度波动大、湿度不稳定等问题,这可能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安装精密空调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精密空调方案为了满足机房的需求,我们建议采用以下精密空调方案:- 定位:根据机房布局和设备的热量释放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空调设备。
- 设备选择: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高效能力的精密空调设备,例如空调机组、送风亭和风机盘管等。
- 温度和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应配备先进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通过精确的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来维持机房内的稳定环境。
- 运行模式:空调系统应支持多种运行模式,如制冷、制热、湿度控制、自动模式等,以应对不同季节和环境条件。
- 能效考虑:选择满足能效标准的空调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操作成本。
4. 现场施工安排方案为确保顺利的安装和调试过程,我们提供以下现场施工安排方案:-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确保机房空间干净、安全,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 安装过程:按照制定的安装图纸和标准,有序进行空调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并注意安全和质量控制。
- 电气接线:根据电气图纸和规范,进行精密空调设备的电气接线,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证。
- 调试和测试:在完成安装后,进行短暂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 现场交接:与客户进行现场交接,并提供所安装的空调设备的相关信息、操作手册和保养指南。
5. 结论机房精密空调方案及现场施工安排方案将帮助您解决机房温度和湿度不稳定的问题,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我们相信,通过精心实施该方案,您将获得满意的结果。
如需进一步讨论或了解更详细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电梯主机房空调选型
说明:ρ:室外空气的密度,ρ = 1.133 kg/m3;Lw:渗入空气量,Lw = 132×0.7 = 92 m3/h(房间体积为132 m3,换气次数为0.7次/h);hw:室外空气的焓,hw = 82.99 kJ/kg干空气;hn:室内空气的焓,hn = 68.46 kJ/kg干空气。
渗入空气显热形成的冷负荷:Qsx1 =ρ*Lw *Cp*(tw -tn )/3600 = 1.133×92×1.005×(31.9 - 28)/3600 = 0.1 kW说明:Cp:干空气的定压质量比热,Cp = 1.005 kJ/(kg.℃);tw:室外空气的温度,tw = 31.9℃;tn:室内空气的温度,tn = 28℃。
2)电梯井道的功能性开口渗入空气产生的冷负荷:电梯井道空气参数:温度33.6℃、相对湿度66%;室内空气参数:温度28℃、相对湿度66%。
渗入空气全热形成的冷负荷:Qs2 =ρ*Lw*(hw-hn)/3600 = 1.125×106×(90.14 - 68.46)/3600 = 0.7 kW说明:ρ:室外空气的密度,ρ = 1.125 kg/m3;Lw:渗入空气量,Lw = 132×0.8 = 106 m3/h(房间体积为132 m3,换气次数为0.8次/h);hw:室外空气的焓,hw = 90.14 kJ/kg干空气;hn:室内空气的焓,hn = 68.46 kJ/kg干空气。
渗入空气显热形成的冷负荷:Qsx2 =ρ*Lw *Cp*(tw -tn )/3600 = 1.125×106×1.005×(33.6 - 28)/3600 = 0.2 kW说明:Cp:干空气的定压质量比热,Cp = 1.005 kJ/(kg.℃);tw:室外空气的温度,tw = 33.6℃;tn:室内空气的温度,tn = 28℃。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之空调系统方案范本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之空调系统方案范本空调系统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服务器和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个空调系统方案的范本,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二、空调系统方案概述本项目拟采用冷水机组(水冷机)+冷却塔的组合方式来实现机房的空调系统。
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节能:冷水机组采用节能型压缩机和高效热交换器,能有效减少能耗,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可靠稳定:冷水机组采用双机组备份设计,一旦台机组出现故障,另一台可以顶替运行,确保机房始终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3.精准控制:冷水机组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三、空调系统方案详述1.冷水机组选择:根据机房的规模和负荷需求,选用适当规模的冷水机组。
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制冷量、制冷剂类型、额定功率、噪音水平等。
2.冷却塔选择:根据机房的热负荷计算结果,选用适当规模的冷却塔。
冷却塔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冷却剂流量、风机功率、噪音水平等。
3.冷却塔水系统设计:设计适当的水系统,包括水泵、水管道和水箱等组成部分,以确保冷却塔水的正常循环和冷却效果。
4.空调系统控制:引入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自动调节,提供最适宜的工作环境。
5.故障预警和报警功能:空调系统应具备故障预警和报警功能,一旦出现故障或温度异常,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6.能耗监测和能效改进:安装能耗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的能耗情况,并进行能效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效性能。
四、项目进度计划1.设计阶段:根据机房的规模和负荷需求,进行冷水机组和冷却塔的选择和设计,完成空调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水系统和控制系统设计。
2.采购和安装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管道和控制系统等设备的采购和安装。
3.调试和验收阶段:安装完成后,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并进行验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精密空调方案
精密空调⽅案台达精密空调⽅案⼀、机房情况介绍(⼀)、机房情况现在了解到⽤户场地情况如下:机房⾯积约50平⽅⽶左右,根据机房环境要求建议配置台达风冷型制冷量为13.1KW的精密空调。
(⼆)、机房负荷计算1、计算机房环境条件设计标准计算机房属于重要设备运⾏场所,为了使电⼦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及保障机房⼯作⼈员有良好的⼯作环境,机房内应按照国标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以及国标GB50174-93《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来确定计算机机房环境条件。
1)温、湿度要求:根据国标GB50174-93《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3.1.2条,电⼦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下列要求:i.开机时电⼦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ii.停机时电⼦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2)空⽓含尘浓度要求:根据国标GB50174-93《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3.1.5条规定,主机房内的空⽓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中⼤于或等于0.5µ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3)机房噪⾳规定:根据国标GB50174-93《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3.2.1条规定,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于68dB(A)。
4)⽓流组织规定:根据国标GB50174-93《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5.3.3条规定,采⽤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风速不应⼤于3m/s,送风⽓流不应直对⼯作⼈员。
5)系统设计规定:根据国标GB50174-93《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5.4.6条规定,主机房必须维持⼀定的正压。
主机房与其它房间、⾛廊间的压差不应⼩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于9.8Pa。
为满⾜以上所提到的计算机房环境条件规定,应选⽤精密空调。
2、机算机房热、湿负荷计算根据国标GB50174-93《电⼦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5.2.2条规定,电⼦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A.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B.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C.太阳辐射热;D.⼈体散热、散湿;E.照明装置散热;F.新风负荷。
机房专用空调方案
1.施工准备:完成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办理施工手续、现场勘查等。
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空调设备、管道及附件的安装。
3.系统调试:完成空调系统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达标。
4.培训与验收:对运维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掌握空调系统操作、维护方法。组织项目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七、运维管理
1.定期检查: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对空调设备、管道、控制系统等进行检查。
2.维护保养:根据设备保养手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行定期保养,确保设备性能。
3.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机制,快速响应,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能耗监测: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空调能耗,优化运行策略。
八、项目总结
本机房专用空调方案从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灵活扩展、智能管理及合法合规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旨在为机房设备提供稳定、舒适的环境。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提高机房设备运行稳定性,降低能源消耗,为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性能参数:依据机房热负荷计算,选择合适的制冷量、显热比和能效比。
3.品牌与质量:选用市场信誉良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品牌,确保空调设备质量。
4.安全保护:设备具备多重保护功能,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高低压保护等。
四、系统设计
1.制冷系统:采用独立制冷循环系统,确保空调运行稳定性。
2.送风方式:设计为下送风、上回风方式,保证冷热空气合理分布。
(3)电源布局:为空调设备配备专用电源,确保供电稳定。
四、实施方案
1.施工准备:办理相关施工手续,确保施工合法合规。
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空调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3.管道敷设:按照设计要求,敷设管道系统。
4.系统调试:完成空调系统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弱电机房精密空调选型
弱电机房精密空调选型一、空调选型机房内所用的空调为24小时可持续运行的机房专用空调,又叫精密空调。
主要的品牌有艾默生、APC、海洛斯、海瑞弗、卡洛斯、菲尼克斯、大金、约顿、海瑞迪等。
目前公司已经使用过的品牌有艾默生(美国)、海瑞迪(国产)。
精密空调送风方式分为上送风和下送风两种,一般机房选择下送风上回风方式。
二、主要技术指标精密空调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制冷量、风量、送风方式、湿热比、能效比、温度控制精度、湿度控制精度。
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制冷量,通过它来选择制冷量为多少KW的精密空调。
三、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机房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估算,下面介绍三种简便的计算方法:1、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使用,计算不准确)Qt=S某pQt总制冷量(kw)S机房面积(m2)P冷量估算指标不同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2、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某0.8)Q2环境热负荷(=0.18KW/m2某机房面积)3、精确热负荷计算Qt=Q1+Q2+Q3+Q4+Q5+Q6Qt总制冷量(kw)Q1设备负荷(=所有设备总负载功率某0.8);Q2机房照明负荷(=21.53某地板面积(平方米));Q3人员的散热负荷(=102某最大人员数);Q4配电系统【=UPS系统(0.04某电源系统额定值+0.06某IT设备总负载功率)+其它配电系统(0.02某电源系统额定值+0.02某IT设备总负载功率)】;Q5建筑围护结构负荷(=1.5某围护结构面积某10);Q6其它(能产生热量的设备,简单可直接利用设备额定功率计算)。
机房精密空调的选型设计方案
机房精密空调的选型设计方案模块化机房精密空调采用一体式机身结构设计,具备新风节能、大风量、高显热、高效过滤、网络控制等功能,满足机房的高负荷长时间连续运转的散热要求。
特征:节能一体式机房空调采用一体式机身结构设计,具备新风节能、大风量、高显热、高效过滤、网络控制等功能,满足机房的高负荷长时间连续运转的散热要求。
多种制冷方式:风冷机房空调、水冷机房空调、冷冻水机房空调、风冷双冷源机房空调、水冷双冷源型等多种机型制冷量风冷型单机从5.5KW~200KW,水冷型单机从5.5KW~200KW。
精密空调选型依据(精密空调选型必读材料)精密机房属重要设备运行工作场所,机房内有严格的温、湿度要求,机房内按国标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配置空调设备:级别项目A级夏季冬季温度22±2℃20±2℃相对湿度45%~65%温度变化率<5°C/h并不得结露同时,主机房区的噪声声压级小于68分贝主机房内要维持正压,与室外压差大于9.8帕送风速度不小于3米/秒在表态条件下,主机房内大于0.5微米的尘埃不大于18000粒/升为使机房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采用精密空调机组才能满足要求。
机房专用空调机选型指南1估算空调机的制冷量选定设备型号时通常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1机房内设备发热量1.2机房面积1.3机房条件(包括层高,密封,装修,室外机安装位置等)1.4当地气候条件1.5型号规格圆整统一机房对机房空调的要求机房是数据处理中心,安装有大量的计算机、磁带机、磁介质、交换机、路由器等对环境温湿度、洁净度要求较高的精密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机房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三个指标。
机房专用空调(精密空调)是为计算机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专门设计的特殊空调机,精密空调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进行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密空调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保证系统终年连续运行,并且具有可维修性、组装灵活性和冗余性,可以保证数据机房四季空调正常运行。
电气机房空调方案
电气机房空调方案引言电气机房作为承担着重要设备运行的场所,其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空调系统在电气机房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维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电气机房空调方案,以满足机房的温湿度要求。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电气机房中的设备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来保持正常运行。
以下是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的几个重要指标:1.温度:在电气机房中,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对于电气机房来说,湿度一般需要控制在40%-60%之间,以避免设备的腐蚀和电气故障。
3.废气排放:在机房中,需要安装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的废气能够及时排出,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空调系统设计为了满足电气机房的空调要求,可以选择以下空调系统设计方案:1.制冷方式:采用冷水机组作为电气机房的主要制冷方式。
冷水机组可以通过供水和回水管道将冷却剂传递到机房内的空调设备,以降低室内温度。
2.空调设备:选择高效能的精密空调设备,以确保在稳定运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3.通风系统:为了净化空气、排除室内的废气,需要安装适当的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可以采用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组合,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4.温湿度控制:安装可编程温湿度控制器来监测和调节电气机房的温湿度。
控制器可以根据预设的参数作出相应的调节,保持机房内的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为了确保电气机房空调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1.定期清洁和更换空调设备的滤网,以保持空气流通畅通,并避免灰尘对设备的损害。
2.定期检查冷却剂的压力和充放量,确保冷水机组正常工作。
3.定期清洗和消毒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4.定期检查和校准温湿度控制器,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结论电气机房空调方案是确保机房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适的空调系统设计和定期的维护管理,可以满足机房的温湿度要求,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房空调选型方案
一、描述
由于机房设备增加发热量增大,机房原有精密空调制冷量不能满足需求,现需适量增加精密空调,解决机房温度、湿度等问题,从而保证机房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温度是确保服务器等IT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温度对计算机设备的电子元器件、绝缘材料以及记录介质都有较大的影响。
在正常工作的服务器中,一般CPU 的温度较高,当电子芯片的温度过高时,非常容易出现电子漂移现象,服务器就可能出现宕机甚至烧毁;数据中心环境的最佳相对湿度范围是45%~50%,因为机房一般放置有服务器及相关敏感电子设备,若机房相对湿度较高,水蒸气在电子元器件或电介质材料表面形成水膜,容易引起电子元器件之间形成通路。
若相对湿度过低时,容易产生较高的静电电压,这将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损坏电子元器件。
因此稳定机房环境温湿度是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二、空调负荷的计算
机房热负荷要求我们可以知道,机房热负荷主要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和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
根据现场设备数量和面积的了解,该机房设备排放相当密集,发热量相对大,不能按简单面积法计算出制冷量,要考虑设备总的发热量,所以根据以下方法计算该机房所需的制冷量:
机房面积30m²,20个机柜分两排摆放,每个机柜电流约为10A。
即一个机柜的功率为(10*220=2200W),总功率为44KW。
功率及面积法:Qt=Q1+Q2
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因数为0.8)
Q2 环境热负荷(0.14—0.18KW/m²*机房面积)南方一般取最高值,北方取最低值。
计算得机房所需总制冷量:Qt=44*0.8+0.18*30=40.6 KW
考虑到每个机房还应该备有余量扩容的空间,一般为10% - 20%。
取大值为20%
即最终所需总冷量为:Q =40.6 *(1+20%)=48.72 KW
三、方案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一台双系统STULZ CPD552A风冷
双系统是指有双个制冷回路。
当机房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启动一台压缩机制冷,当一台压缩机不能满足负荷换热要求时,而启动另外一台压缩机以达到需求。
选用这个机型机组占地面积比较小,当制冷需求比较小时启动一台压缩机,起到一个节能作用。
当其中一台压缩机有故障时不影响另外一台压缩机正常工作,但是整个机房的制冷量会减少40-50%,总制冷量便达不到机房所需负荷换热要求,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小机房热密度高的地方,建议用双制冷系统空调,因为单系统空调在压缩机停机后需要3分钟时间才能再次启动,这期间机房的温度会上升较快,边角区域有可能会超温。
而双系统由于有0-50%-100%制冷量控制,可以让机房温度更平稳。
方案二:采用两台单系统STULZ CPD451A风冷
单系统指一个制冷回路。
采用二台单系统机组在一主一备模式下轮流工作,即使一台机组有故障起动备用机也不影响机房的负荷需求。
在保证机房需求同时也大大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
不过成本费用比一台双系统机组高,占地面积也较大。
方案三:采用三台单系统STULZ CPD261A 风冷
采用三台单系统机组在二主一备模式下轮流工作,即使一台机组有故障起动备用机也不影响机房的负荷需求。
在保证机房需求同时也大大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
对比方案二更加灵活,占地面积较小。
根据现场的状况,建议选择方案三。
STULZ产品介绍
采用微机控制
·每台机组通过各自的 C7000 控制器来控制,具有高可靠性
·可连接通用的楼宇管理系统
·可采用 http 和 SNMP 通信协议
·通过 GSM 调制解调器,进行监控、记录和报警
Compact Plus DX 直接蒸发型空调技术参数
备注:所有数据在400 V / 3相/ 50 Hz的条件下均可适用,下送风机组采用20 Pa机外静压;上送风机组采用50 Pa机外静压
1) 回风工况:24º50 % 相对湿度;冷凝温度45°C
2) 机房热负荷必须加上风机吸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