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及五官投照技术头部的标准平面

合集下载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头颅课件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头颅课件
3.岩部呈轴位投影有放大,但无失真,显示完整; 其纵径与横径之比为4.5:1.0。
2021/1/12
53
下颌骨侧位
• 【适应证】 1.外伤。 2.肿瘤与囊肿。 3.下颌骨炎症性病变。 4.下颌骨发育畸形。
2021/1/12
54
下颌骨侧位
体 位:侧卧,将探测器垫高15°角(头顶低、 下颌高),下颌骨体部紧贴探测器并与探测器横 轴平行,向上超过探测器下缘约3cm。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5°角,经下颌骨体部中心 射入。
2021/1/12
45
2021/1/12
46
显示部位: 乳突侧位影像
2021/1/12
47
• 【注意事项】 1.使用滤线器摄影时,摄影距离应控制在滤 线栅栅焦距的范围内。
2.为保持头颅稳定,摆体位时,病人对侧手 握拳支撑下颌。
3.常规分格摄影,双侧乳突投影在同一照片 中。
4.若有专用乳突摄影架,应按摄影架的操作 程序进行。
颅底轴位
体 位:仰卧,背部垫高,两手放身旁,双腿弯 曲,脚踏床面,保持身体稳定。头后仰,顶部贴 床面。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一致并垂直。水 平面与床面平行 。 中心线: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与水平面垂直, 射入探测器中心。
2021/1/12
13
2021/1/12
14
显示部位: 两侧的颞骨岩部,颧 骨对称的颅底影像。
31
2021/1/12
32
显示部位: 被检侧视神经 孔位于眼眶外 下1/4
2021/1/12
33
鼻窦柯氏(Caldwell)位
• 【适应证】 1.外伤。 2.先天性发育畸形。 3.鼻腔内异物或结石。 4.急、慢性鼻窦炎及特源性鼻窦炎。 5.鼻旁窦的良性、恶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

正畸常用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面

正畸常用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面

正畸常⽤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标志点是⽤来构成⼀些平⾯及测量内容的点。

理想的标志点应该是易于定位的解剖标志,在⽣长发育过程中应相对稳定。

但并不是常⽤的标志点均能符合这⼀要求,不少标志点的确定是由各学者提出的不同测量⽅法⽽定,⽽标志点的可靠性还取决于头颅X线⽚的质量以及描图者的经验。

头影测量标志点可分为两类:⼀类是解剖的,这⼀类标志点是真正代表颅⾻的⼀些解剖结构;另⼀类是引伸的,这⼀类标志点是通过头影图上解剖标志点的引伸⽽得,如两个测量平⾯相交的⼀个标志点。

颅部标志点蝶鞍点(S.sella):蝶鞍影像的中⼼。

这是常⽤的⼀个颅部标志点,在头颅侧位⽚上较容易确定。

⿐根点(N.nasion):⿐额缝的最前点。

这是前颅部的标志点,代表⾯部与颅部的结合处。

有些X 线⽚上,此点显⽰不太清楚,是因为其形态不规则⾻缝形成⾓度之故。

⽿点(P.porion):外⽿道之最上点。

头影测量上常以定位仪⽿塞影像之最上点为代表,称为机械⽿点。

但也有少数学者使⽤外⽿道影像之最上点来代表,则为解剖⽿点。

颅底点(Ba.basion):枕⾻⼤孔前缘之中点。

⼀般此点较易确定,常作为后颅底的标志。

Bolton点:枕⾻髁突后切迹的最凹点。

上颌标志点眶点(O.orbitale:)眶下缘之最低点。

当病⼈两侧对称及在完好的定位下,左右眶点才于同⼀⽔平,但实际上难以达到。

⼀般X线⽚上可显⽰左右两个眶点的影像故常选⽤两点之间的点作为眶点,这样可减⼩其误差。

翼上颌裂点(Ptm.pterygomaxillary fissure):翼上颌裂轮廓之最下点。

翼上颌裂之前界为上颌窦后壁,后界为蝶⾻翼突板之前缘,此标志点提供了确定了上颌⾻的后界和磨⽛的近远中向间隙及位置的标志。

前⿐棘(ANS.anterior nasal spine):前⿐棘之尖。

前⿐棘点常作为确定腭平⾯的两标志点之⼀,但此标志点的清晰与否与X线⽚的投照条件有关。

⼀般不作近远中长度测量所⽤。

后⿐棘(PNS.posterior nasal spine):硬腭后部⾻棘之尖。

摄影位置学课件:7-颅骨、颅面部摄影位置

摄影位置学课件:7-颅骨、颅面部摄影位置
➢ 病变区域颅骨边缘置于探测器中心,在被摄部的外侧或顶 部放一金属标记。
中心线
垂直载体,与病变区域颅骨边缘相切。
颅骨局部
标准片显示
➢ 显示头颅局部切线影像。 ➢ 凹陷骨折时,可见骨片凹陷情况,其外部软组织
可见肿胀阴影; ➢ 头部包块突起时,可见软组织影像中突起与骨板
的关系; ➢ 肿瘤病变的,可见肿瘤软组织影像及颅骨骨质破
✓ 若头部上仰,听眦线不能垂直台面,所得影像中 颅部减小,眶内岩骨下移。可用倾斜中心线或垫 高后枕部来完成。
颅骨后前位与前后位的比较
➢显示影像基本相同。 ➢颅骨后前位对额面部的显示更加清晰; ➢前后位对后枕部的显示更加清晰,且前后
位的眼眶有放大,眶内显示的结构更多。 ➢所以在摄取内听道时一般选用前后位。
Towne位
标准片显示 ➢ 显示枕部前后半轴位影像。
➢ 主要显示完整的枕骨鳞部、顶骨后部、人字 缝、枕大孔后半部的展平影像。
➢ 内耳道和内耳昕器投影于岩骨峭下骨质内。 蝶鞍鞍背和后床突投影在枕大孔内。枕骨上 横窦血管压迹和骨纹理清晰可见。
问题提示
✓ 若中心线倾斜的角度过小,枕骨展示不完全。枕 骨大孔显示不全。
✓ 若中心线倾斜角度过小,所得影像中颅底的结构被压缩, 下颌骨髁状突与外耳重叠。颅中凹各孔不能充分显示。
蝶鞍侧位
摄影体位 ➢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转成侧位,被检侧耳
部紧贴台面,上肢放于身旁。 ➢ 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
对侧上肢屈曲,手半握拳支撑颏部。 中心线 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显示蝶鞍局部侧位影像 ➢主要显示蝶鞍前床突、蝶鞍后床突、鞍背、
鞍结节、鞍底、蝶窦。鞍底无双边。影像 细节可见。
蝶鞍后前位

X线摄影位置学头颅五官摄影位置

X线摄影位置学头颅五官摄影位置
必须指出,眼异物定位的X线检查应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 选用适宜的定位方法或者配合使用几种定位方法。
同时,在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今天,也应充分利用CT以及超声 等检查手段,以预期得到准确的效果。即对异物位于眼球内 或眼球外、异物在球内的方位和深度做出诊断。尤其要强调 指出的是,MRI的异物检查必须首先确认其为非磁性异物。
资料表明,异物进入眼的部位以角膜最多,约占41%-50 %,巩膜占25%-37%。单发异物约占75%-90%,多发 者约占10%-25%。异物的位置,50%-60%位于玻璃 体内,10%-25%位于前房,8%位于晶体状,30%嵌入 眼壁,2%位于眼外。
眼异物X线检查的临床意义
眼异物的X线检查是发现和确定异物在眼内位置的一种重 要的检查方法,简便可靠,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 据。
拟检部位射入胶片。
下颌骨侧位摄影体位图
下颌骨侧位摄影体位原理
下颌骨侧位照片
①显示下颌骨侧位影 像。
②被检侧下颌骨各部 清晰显示于片内。
鼻骨侧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头部侧转,矢状 面与床面平行,瞳间线与床面垂直。
②暗盒置于床面上。 ③鼻根下1cm处对准胶片中心。 ④中心线经鼻根下1cm处射入胶片。
伦氏位照片
①显示乳突的侧位影像。 ②颞下颌关节影像位于照
片的前下方,其后上方 可见鼓室上隐窝、鼓窦、 鼓窦入口及乳突气房影。 ③乳突气房影的后下方为 乙状窦影像。
梅氏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长轴与床面中 线平行。
②暗盒平放于摄影床上或置于面侧垫高23°的角 度盒上,被检侧耳廓前折。
摄影注意事项
6.头颅摄影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前 应做好呼吸训练。
7.头颅摄影一般采用滤线器摄影技术,焦~片距 取90~100cm。摄取某些局部组织的影像时,因 照射野比较小,产生的散射线量比较少,可以不 用 滤 线 栅 来 消 除 散 射 线 , 这 时 焦 - 片 距 取 45 ~ 50cm。

头颅投照

头颅投照

48
20 蝶窦:顶颌位(张口)
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24°,对准枕骨隆 凸上方约3厘米处,穿过蝶鞍, 经口腔射入滤线器中心。
显示部位: 蝶骨从张开的 口腔中显影。
49
21 内听道:经眶位
位置摆法: 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肘 部弯曲,两手放于胸前。 头部正中矢状面并与对床 面垂直,听眦线垂直于床 面。
37
16 颞骨茎突:侧位(张口位)
中心线: 向头侧和面侧各倾斜10°, 对准对侧外耳孔后下方各 3厘米处,射入滤线器中心。
显示部位: 颞骨茎突在下颌切 迹的上方显影。
38
17 颞骨茎突:侧位(闭口位)
位置摆法: 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面部紧靠床面, 对侧前胸稍抬高,用 手支撑,外耳孔放入 球管中心,头部矢状 位与床面平行,瞳间 线与床面垂直。下颌 向前伸展,使下齿列 尽量超越上齿列。
6
3 颅骨:颌下顶位
7
中心线: 对准两侧下颌角 连线中点,与听眦线 垂直或成105°角, 射入滤线栅中心。
3 颅骨:颌下顶位
显示部位: 显示颅底的轴位影像,颞骨 岩部、乳突、卵圆孔、棘孔、颈 动脉管、蝶窦、鼻中隔。
8
4 视神经孔:后前位
位置摆法: 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肘部弯曲,两手放于胸 旁。头部转向对侧,将被检测眼眶放于球管中心。 颧骨、鼻尖和 下颌隆凸部三点紧 靠床面,使头部的 矢状面与床面成 53°角,听鼻线与 床面垂直。
7 眶下裂:后前位
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20°,对 准鼻根摄入滤线器中心
显示部位: 使两侧眶底和眶下裂在 蝶骨翼突与下颌支之间显 影。
16
8 颧弓:顶颌斜位
位置摆法: 患者俯卧于摄影 床上,两臂放于身旁。 头部尽量后仰,颏部 前伸,下颌放于球管 中心上方5厘米,头 向对侧转15°,使头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术头部的标准平面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术头部的标准平面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 转,被检侧耳部紧贴台面, 被检侧上肢防于身旁,对侧 屈肘支撑下颌,瞳间线垂直 于床面
中 心 线:外耳孔上前方2.5cm处
标准片 显示:
额骨、 顶骨、 枕骨、 副鼻窦、 蝶鞍及 各骨缝
头颅侧位
头 颅 侧 位
头颅侧位
冠状缝
额窦 鼻骨 筛窦 上颌窦 上颌骨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体位与许氏位相同,分别摄取 双侧张、闭口位进行对比
中 心 线:足向25°角,从对侧外耳孔 上 7cm与后1.5cm交叉处入射
颞 颌 关 节 张 闭 口 位
下颌关节凹 关节结节
下颌关节间隙 下颌小头 下颌切迹 外耳孔
鼻骨侧位

鼻骨



R
鼻 骨 侧 位
副鼻窦瓦氏位(37°)
摄影目的:观察上颌窦、额窦、前后组 筛窦、上颌骨的骨质及形态
摄影体位:病人坐于摄影架前,双手扶 住摄影架,头后仰,颏部接 触暗盒,鼻尖与暗盒相距约 0.5~1.5cm,听眦线与暗盒成 37°角
副 鼻 窦 瓦 氏 位
中心线:鼻尖 照片显示: 上颌窦显示清
下颌骨
外板 内板 板障
人字缝 蝶鞍 蝶窦 枕骨 髁状突
颈椎
头 颅 左 侧 位
L
头 颅 右 侧 位
R
颧弓颌顶位
摄影目的:观察颅底各骨的形态、骨质、 颧骨弓及各孔的大小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双肩 与床的上缘平行,头后仰, 头顶向下,两外耳孔与胶片 等距,颈部尽量伸直,使颅 顶紧贴胶片(还可用坐位)

副鼻窦 瓦氏位
副 鼻 窦 瓦 氏 位

【放射科】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放射科】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放射科】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第一篇:【放射科】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十)头颅头颅后前位 1.评价标准:1.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1.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选,可见内耳道阴影。

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垂直通过后枕粗隆。

头颅侧位: 1.评价标准:1.1蝶骨嵴、乳突重选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迭;1.2蝶鞍前/后状突重合无双边显示;1.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2.质控要在:2.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二.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

颅底颌顶位: 1.评价标准:1.1下颌骨喙突至两侧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选;1.2中颅窝的卵园孔,棘孔清晰显示。

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2.2听眶线与胶片平行;2.3中心线垂直听眶线通过外耳孔前3公分达胶片(当患者不能达到听眶线与胶片平行时,则中心线给适当角度使与听眶线垂直)。

头颅前后向半轴位(汤氏位T owne’s位)1.评价标准:1.1两侧颞骨岩部弓状隆突对称;1.2枕大孔内显示寰椎后弓和鞍背后床突; 1.3两侧内耳道显示。

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两外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30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

(十一)乳突乳突伦氏位:(Runstvom’s)1.评价标准:1.1因中心线35o向足倾角,则外耳孔上界清楚,下界与内耳重选边界不清楚(即:内、外耳孔并非呈完整的园形显示);1.2鼓窦入口的透亮线可见,乙状窦界限较清楚。

2.质控要点:2.l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外耳孔置胶片中心;2.2中心线35”向足通过外耳孔。

梅氏位:(Mayer’s)1.评价标准:1.1小脑侧岩部呈锐利切线显示;1.2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组成的“3A区”显示清楚;1.3岩部呈轴位投影有放大,但无失真,显示完整;其纵径与横径之比为4.5:1.0。

头颅X线摄影PPT课件

头颅X线摄影PPT课件

颧 弓 颌 顶 位
R
21
颞骨岩部前后斜位(汤氏位)
摄影目的:观察枕骨及顶骨后部、颞骨 岩部、枕骨大孔及鞍背床突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颏部 内收,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双臂 自然放于身旁
中 心 线:足向30°角,眉间上方10cm 处
22
头颅汤氏位(Towne´s)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 转向患侧,正中面与暗盒成 45°角,外耳孔置胶片的上
后 方1/3处,听眦线垂直台面
中 心 线:足向45°角,对侧额部入射 32
乳突梅氏位(双45°角) 33
耳廓软骨
乳突蜂窝 鼓窦 外耳道 内耳道
锥体后缘
乳 突 梅 髁状突 氏 鼓室壁 位 锥体前缘Fra bibliotek34L
左 乳 突 梅 氏 位
16
中心线:头向 15°角,与听眦 线垂直
照片显示:
筛窦、蝶窦、卵 圆孔、棘孔、内 听道、颈动脉孔、 颞骨岩部、颧骨 弓及枕骨大孔显 示清晰
17
颧弓颌顶位(卧位)
18
颧 弓 颌 顶 位 坐 位
19
颧骨 筛骨垂直板
蝶窦 卵圆孔
枕骨大孔
鼻中隔
上颌窦 下颌骨 颧弓 颈动脉管 内听道 乳突
20
35
R
右 乳 突 梅 氏 位
36
R
L





R
L




37
颞颌关节张闭口位
摄影目的:观察颞颌关节的骨质、功能 及关节腔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体位与许氏位相同,分别摄取 双侧张、闭口位进行对比

医学影像技术学体位

医学影像技术学体位

1.头颅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2.头颅侧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耳部紧贴台面,被检侧上肢自然放于身旁,对侧屈肘支撑下颌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垂直于床面。

3.汤氏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颏部内收,双臂自然放于身旁,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4.眼眶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5.柯氏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颏部与鼻尖紧贴探测器,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使中心线与听眦线夹角为23°角,两侧外耳孔与摄影架等距。

6.瓦氏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双手扶住摄影架,头后仰,颏部接触探测器,鼻尖与探测器相距约0.5~1.5cm,听眦线与探测器成37°角。

7.面骨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后仰,颏部紧贴台面,鼻尖与台面相距约1~2.5cm,听眦线与台面成45°角。

8.下颌骨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头颅正中矢状线垂直探测器中线。

9.下颌骨侧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头转向被检侧并后仰,下颌骨紧贴探测器,患者尽可能闭口,上下牙咬合。

伸展颈部,避免颈椎和下巴重叠。

1.胸部后前位: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直立,双足分开,胸部紧靠摄影架,双手内旋放于两侧髂骨上,双肩、双臂、双肘贴紧摄影架,两肩放平,头稍后仰,下颌置于摄影架上缘,两腋中线与摄影架等距。

2.胸部侧位:被检者挺胸收腹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测紧靠摄影架,双手弯曲高举抱头,使身体的冠状面与探测器垂直,胸壁前后缘与摄影架左右侧距离等宽。

3.胸部前弓位:被检者双足分开面向球管立于摄影架前30cm处,身体后仰,头稍向前弯曲,背部紧贴摄影架,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45°角,双手内旋置于两侧髂骨上,双肘弯曲,双肩、双臂向前伸。

实用:正畸常用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面

实用:正畸常用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面

实用:正畸常用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面?????1头影测量标志点:标志点是用来构成一些平面及测量内容的点。

理想的标志点应该是易于定位的解剖标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相对稳定。

但并不是常用的标志点均能符合这一要求,不少标志点的确定是由各学者提出的不同测量方法而定,而标志点的可靠性还取决于头颅X线片的质量以及描图者的经验。

头影测量标志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解剖的,这一类标志点是真正代表颅骨的一些解剖结构;另一类是引伸的,这一类标志点是通过头影图上解剖标志点的引伸而得,如两个测量平面相交的一个标志点。

(1)颅部标志点蝶鞍点(S.sella):蝶鞍影像的中心。

这是常用的一个颅部标志点,在头颅侧位片上较容易确定。

鼻根点(N.nasion):鼻额缝的最前点。

这是前颅部的标志点,代表面部与颅部的结合处。

有些X线片上,此点显示不太清楚,是因为其形态不规则骨缝形成角度之故。

耳点(P.porion):外耳道之最上点。

头影测量上常以定位仪耳塞影像之最上点为代表,称为机械耳点。

但也有少数学者使用外耳道影像之最上点来代表,则为解剖耳点。

颅底点(Ba.basion):枕骨大孔前缘之中点。

一般此点较易确定,常作为后颅底的标志。

Bolton点:枕骨髁突后切迹的最凹点。

(2)上颌标志点眶点(O.orbitale:)眶下缘之最低点。

当病人两侧对称及在完好的定位下,左右眶点才于同一水平,但实际上难以达到。

一般X线片上可显示左右两个眶点的影像故常选用两点之间的点作为眶点,这样可减小其误差。

翼上颌裂点(Ptm.pterygomaxillary fissure):翼上颌裂轮廓之最下点。

翼上颌裂之前界为上颌窦后壁,后界为蝶骨翼突板之前缘,此标志点提供了确定了上颌骨的后界和磨牙的近远中向间隙及位置的标志。

前鼻棘(ANS.anterior nasal spine):前鼻棘之尖。

前鼻棘点常作为确定腭平面的两标志点之一,但此标志点的清晰与否与X线片的投照条件有关。

头部X线摄影体位及临床意义

头部X线摄影体位及临床意义

头部X线摄影体位及临床意义(⼀)头颅后前位(正位)1.摄影⽬的观察颅⾻的⾻质、对称性、⾻板厚度及颅内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部紧贴台⾯,正中⽮状⾯与台⾯垂直(两侧外⽿孔与床⾯等距),听眦线与台⾯垂直。

3.中⼼线对准枕外粗隆垂直射⼊。

(⼆)头颅侧位1.摄影⽬的观察颅⾻的⾻质、⾻缝及蝶鞍的形态、⼤⼩及颅内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部紧贴台⾯,被检侧上肢⾃然放于⾝旁,对侧屈肘⽀撑下颌,瞳间线垂直于床⾯,正中⽮状⾯与台⾯平⾏(眉间与枕外粗隆到台⾯等距)。

3.中⼼线从外⽿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

(三)颧⼸颌顶位1.摄影⽬的观察双侧颧⼸、颅底各⾻的形态、⾻质及各孔⼤⼩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背向坐在摄影架前,⾯对X线管,头后仰,头顶紧靠探测器,两外⽿孔与探测器等距,头颈部尽量向后仰,使听眶线平⾏探测器(还可⽤仰卧位)。

3.中⼼线对准两下颌⾓的联线中点并垂直于听眦线射⼊。

(四)颧⼸顶颌位1.摄影⽬的观察颧⼸⾻折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双⼿屈肘放于两侧,颏部前伸,头部尽量后仰,两外⽿孔与探测器等距,下颌紧贴床⾯(还可⽤坐位)。

3.中⼼线倾斜⼀定的⾓度与听眦线垂直射⼊。

(五)汤⽒位(Towne位)汤⽒位⼜称颞⾻岩部前后斜位。

1.摄影⽬的观察枕⾻及顶⾻后部、颞⾻岩部、枕⾻⼤孔及鞍背床突的情况,主要⽤于脑⾎管造影。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颏部内收,听眦线与台⾯垂直,两外⽿孔与台⾯等距,双臂⾃然放于⾝旁。

3.中⼼线向⾜侧倾斜30°⾓,从眉间上⽅10cm处射⼊。

(六)蝶鞍侧位1.摄影⽬的观察垂体病变侵及蝶鞍、蝶窦的情况,常⽤于垂体病变的检查。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的⽿部紧贴台⾯,上肢⾃然放在⾝旁,对侧上肢屈肘,⼿半握拳⽀撑颏部,瞳间线垂直台⾯。

3.中⼼线与头颅侧位相同。

人体各部位线摄影技术

人体各部位线摄影技术

2、头 颅 侧 位
病人取俯卧位。头部侧转。
3、头 颅 汤 氏 位
4、头 颅 反 汤 氏 位
5、 颅 底 轴 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6、
Rhese’s view of optic nerve canal
7、 乳 突 罗 氏 位
8、 乳 突 许 氏 位
• 体位 在X线摄影中就必须采取不同得体位 与变换不同得特殊方向。
二、体位选择得价值
• 价值 在于被检部位或病变得显示。 病变得发现与显示取决于两点: ·具有使病变显示出来得对比度。 ·具有显示病变得适当体位
三、什么就是显示病变得最佳体位?
• ①遵循X线摄影得常规体位,中心角度与投射方向。这些
就是最标准、最易发现与显示病变得体位。 大多数情况下,
• ①深吸气后曝光;
• ②要用远距离(2m)与短时间(1/20s
或更短)摄影;
• ③胸部后前位、侧位与心脏大血管前 位、侧位拍摄时,位置摆法相同,不同得 就是后者中心线较低,要对准第6胸椎, 则显影更好,以下不再重复介绍。
• 一张合格得胸部照片:
①包括全部胸廓、肺野、肋膈角与下颈 部;
②能清晰显示两侧肺纹理得细微结构
病人取俯卧位。锁骨中点,对台 面中线,并与台面靠紧。使肩部 与胸锁关节相平。中心线对准肩 胛骨上角。
(二 )脊 柱 骨
脊柱骨: • 脊柱得范围大,部位深,椎体数目多,有生
理弯曲存在。
摄影时要注意: • ①矫正生理弯曲,尽量减少影像失真; • ②除第1、2颈椎外,其她颈椎、胸椎、
腰椎、骶骨前后位、侧位得摆法 基本
6、 胫 腓 骨 外 侧 位
7、 膝关节前后位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头部摄影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头部摄影

【影像显示】两侧上颌窦影 像呈“倒三角形”对称显示 于眼眶影像的下面。额窦、 后组筛窦显示良好 。
4.柯氏位 【摄影目的】观察额窦、前组筛窦、眼眶及眶上裂等结构 影像。 【体位设计】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 床面,并与IR中线重合,听眦线垂直于床面,鼻根对准IR 中心。IR置于滤线器托盘上,其长轴与床中线平行。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角,经鼻根部射入。
头颅侧位摄影体位
头颅侧位显示图
【影像显示】额骨、顶骨和 枕骨侧位影像,蝶鞍影像居 中,鞍底呈单边显示,颅骨 内板、外板和板障及颅缝影 显示清晰。
❖头颅外伤怀疑颅底骨折 或病情严重不宜搬动的患者侧位摄影时,可 采用仰卧水平侧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头部用棉垫垫高5cm ,下颌内收,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两臂伸直置于身旁,IR侧立 于被检测头旁,且头部正中矢状面平行,IR前缘超出额部3CM,上 缘超出顶部3CM,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听眦线中、后1/3交点向上 1.5CM处垂直射入IR。照片显示同常规头颅侧位,若上颌窦及蝶窦 内有液体。可显示出气液平面影。
二、头颅摄影用线与面
听眦线: 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
听眶线: 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连线,与解剖学水平面平 行;
听口线:外耳孔与同侧口角间的连线; 听眉线: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瞳间线: 两瞳孔间的连线; 正中矢状面: 将头颅纵向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
• 听眉线SML
• 听眦线OML • 听眶线ABL
• 听鼻线 • 听口线
第五节 头颅摄影检查
三、头颅摄影注意事项
1.摄影前应了解被检者病情、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摄影 体位和摄影条件。
2.摄影时要让被检者体位舒适,以避免曝光时可能产生位 置移动。

分角线投照技术的三个位置二个角度一个条件

分角线投照技术的三个位置二个角度一个条件

分角线投照技术的三个位置二个角度一个条件
分角线投照技术——操作简便,图像会失真
三个位置
A、头位:
1)头部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2)投照上颌后牙时听鼻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
3)投照下颌后牙时听口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

B、片位:
被拍牙要放在X片中间,牙合平面与片边缘平行并距边缘7-10mm。

前牙竖放,后牙横放。

成人全口牙片为14张分配法,儿童为10张分配法。

C、X线中心线位:
应通过牙根中部。

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中切牙及侧切牙通过鼻尖与侧鼻翼中点、上尖牙通过侧鼻翼、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通过颧骨前方、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通过颧骨下缘。

投照下颌牙时,X线中心线均在沿下颌骨下缘上1cm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被检查牙的部位摄入。

如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X线中心线倾斜角度应减少;而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者,倾斜角度应增加;儿童牙弓尚未发育完成,腭部低平,角度应增加5-10度。

二个角度
垂直角度: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的角度。

如为锐角,影像则会拉长,如为钝角,牙齿的影像会变短。

水平角度: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

X线水平角度必须随着患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使X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

一个条件
即牙片拍摄的曝光条件。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术头部的标准平面PPT共72页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术头部的标准平面PPT共72页
头颅及五官投照技术头部的标准平面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