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大物仿真实验报告
大物仿真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求其转动惯量;2.观察刚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1.刚体的转动定律具有确定转轴的刚体,在外力矩的作用下,将获得角加速度β,其值与外力矩成正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即有刚体的转动定律:M = Iβ (1)利用转动定律,通过实验的方法,可求得难以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转动惯量。
2.应用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待测刚体由塔轮,伸杆及杆上的配重物组成。
刚体将在砝码的拖动下绕竖直轴转动。
设细线不可伸长,砝码受到重力和细线的张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下落,其运动方程为mg –t=ma,在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h=at2/2。
刚体受到张力的力矩为Tr和轴摩擦力力矩Mf。
由转动定律可得到刚体的转动运动方程:Tr - Mf = Iβ。
绳与塔轮间无相对滑动时有a = rβ,上述四个方程得到:m(g - a)r - Mf = 2hI/rt2 (2)Mf与张力矩相比可以忽略,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g,所以可得到近似表达式:mgr = 2hI/ rt2 (3)式中r、h、t可直接测量到,m是试验中任意选定的。
因此可根据(3)用实验的方法求得转动惯量I。
3.验证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从(3)出发,考虑用以下两种方法:A.作m – 1/t2图法:伸杆上配重物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固定力臂r和砝码下落高度h,(3)式变为:M = K1/ t2 (4)式中K1 = 2hI/ gr2为常量。
上式表明:所用砝码的质量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成反比。
实验中选用一系列的砝码质量,可测得一组m与1/t2的数据,将其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应是直线。
即若所作的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从m – 1/t2图中测得斜率K1,并用已知的h、r、g值,由K1 = 2hI/ gr2求得刚体的I。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单摆的结构如实验仪器中所示,其一级近似周期公式为:由此公式可知,测量周期与摆长就可以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g三、实验内容一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一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设计要求:(1) 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2) 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3) 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 < 1%.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二. 对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三. 自拟实验步骤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角,悬线的质量和弹性系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关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四. 自拟试验步骤用单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四、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单摆仪,摆幅测量标尺,钢球,游标卡尺五、实验操作1. 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测量摆线长度;测量摆线长度;2.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3. 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5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50 个周期后停止计时,个周期后停止计时,个周期后停止计时,记录所用时间;记录所用时间;六、实验结果七、数据处理D(平均)=(1.722+1.702+1.732+1.662+1.682+1.692)/6=1.698cm摆线长度+摆球直径=92.00cm摆长L=(摆线长度+摆球直径)-摆球半径=92.00-D/2=91.15cm=0.9115mT1=57.55/30=1.918sT2=76.77/40=1.919sT3=96.00/50=1.920sT=(T1+T2+T3)/3=1.919s由得:g=(4**)*L/(T*T)=9.77m/s*s=9.80-9.77=0.03m/s*sE=/g*100%=0.31%<1% 满足实验要求八、误差分析、心得体会及实验建议误差分析:1、周期的测量存在较大误差,摆线来回摆,刚开始计时以及最后一次摆结束的时刻,由于人眼的反应速度会造成或大或小的偏差;2、摆长的测量存在误差,由于不是亲手拿测量仪器测量,故而有些读数不准确,由此引起一部分误差。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光电效应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学号:2120302003实验人员:张三、李四一、实验目的1. 通过仿真实验,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光电效应方程的推导过程。
3. 分析入射光频率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之间的关系。
4. 熟悉光电效应在光电探测技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_k\) 与入射光的频率 \(v\) 和金属的逸出功 \(W_0\) 之间存在以下关系:\[E_k = hv - W_0\]其中,\(h\) 为普朗克常数。
三、实验步骤1. 打开仿真软件,设置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
2. 调整金属表面的逸出功,观察光电子的发射情况。
3. 记录不同频率入射光下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4. 分析入射光频率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入射光的频率较低时,光电子的发射率较低,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
2. 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光电子的发射率逐渐增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加。
3. 当入射光的频率达到一定值时,光电子的发射率达到最大,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达到最大值。
4. 当入射光的频率继续增加时,光电子的发射率逐渐降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逐渐降低。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电效应方程 \(E_k = hv - W_0\) 是正确的。
2. 入射光的频率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 光电效应在光电探测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仿真实验,使我们深入理解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光电效应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分析了入射光频率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光电效应在光电探测技术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金属的逸出功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2. 探究光强度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仿真实验报告(推荐5篇)
仿真实验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仿真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塞曼效应一、实验简介塞曼效应就是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得实验。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Zeeman)在1896 年发现把产生光谱得光源置于足够强得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使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即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得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就是法拉第磁致旋光效应之后发现得又一个磁光效应。
这个现象得发现就是对光得电磁理论得有力支持,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与空间取向量子化,使人们对物质光谱、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塞曼效应另一引人注目得发现就是由谱线得变化来确定离子得荷质比得大小、符号。
根据洛仑兹(H、A、Lorentz)得电子论,测得光谱得波长,谱线得增宽及外加磁场强度,即可称得离子得荷质比.由塞曼效应与洛仑兹得电子论计算得到得这个结果极为重要,因为它发表在J、J 汤姆逊(J、J Thomson)宣布电子发现之前几个月,J、J 汤姆逊正就是借助于塞曼效应由洛仑兹得理论算得得荷质比,与她自己所测得得阴极射线得荷质比进行比较具有相同得数量级,从而得到确实得证据,证明电子得存在。
塞曼效应被誉为继 X 射线之后物理学最重要得发现之一。
1902 年,塞曼与洛仑兹因这一发现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她们研究磁场对光得效应所作得特殊贡献).至今,塞曼效应依然就是研究原子内部能级结构得重要方法。
本实验通过观察并拍摄Hg(546、1nm)谱线在磁场中得分裂情况,研究塞曼分裂谱得特征,学习应用塞曼效应测量电子得荷质比与研究原子能级结构得方法。
二、实验目得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得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得塞曼分裂; 2、观察分裂谱线得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得关系;3、利用塞曼分裂得裂距,计算电子得荷质比数值。
三、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得能级分裂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得某个能级得能量为,相应得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得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层。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和意义1.1 实验目的1.2 实验意义2. 理论背景介绍2.1 牛顿力学2.2 动量守恒定律2.3 能量守恒定律3. 实验器材和原理3.1 实验器材3.2 实验原理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4.2 实验具体步骤5.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5.1 数据记录5.2 数据分析6. 实验结论与讨论6.1 实验结论6.2 结论讨论7. 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7.1 问题描述7.2 解决方法实验目的和意义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物理仿真模拟,探究运动物体的力学规律,深入理解牛顿力学原理以及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意义通过本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定律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论背景介绍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描述了物体受力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三定律等内容。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之和在任意时刻都是恒定的。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能量可以转化形式但总量不变。
实验器材和原理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需器材包括计算机、物理仿真软件等。
实验原理实验基于牛顿力学原理,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物体的运动,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步骤实验准备1. 打开计算机,启动物理仿真软件。
2. 设置实验初始参数,包括物体质量、速度等。
实验具体步骤1. 进行单个物体的运动模拟,记录相关数据。
2. 进行碰撞实验,观察动量和能量的转移情况。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单个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等数据,以及碰撞实验中的动量和能量转移情况。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否得到满足,进一步探讨物体运动规律。
实验结论与讨论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设定条件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成立的,验证了物理定律在模拟实验中的适用性。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2.观测和验证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3.学习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操作和调试过程,并以之来观测样品的表面形貌;4.学习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原始图象数据。
二.实验原理(一)隧道电流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对于经典物理学来说,当一个粒子的动能E低于前方势垒的高度V0时,它不可能越过此势垒,即透射系数等于零,粒子将完全被弹回。
而按照量子力学的计算,在一般情况下,其透射系数不等于零,也就是说,粒子可以穿过比它能量更高的势垒(如图1)这个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隧道效应是由于粒子的波动性而引起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隧道效应才会显著。
经计算,透射系数T为:由式(1)可见,T与势垒宽度a,能量差(V0-E)以及粒子的质量m有着很敏感的关系。
随着势垒厚(宽)度a的增加,T将指数衰减,因此在一般的宏观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粒子隧穿势垒的现象。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通常小于1nm) 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
隧道电流I是电子波函数重叠的量度,与针尖和样品之间距离S以及平均功函数Φ有关:式中Vb是加在针尖和样品之间的偏置电压,平均功函数Φ1和Φ2分别为针尖和样品的功函数,A为常数,在真空条件下约等于1。
隧道探针一般采用直径小于1mm的细金属丝,如钨丝、铂-铱丝等,被观测样品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才可以产生隧道电流。
(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由式(2)可知,隧道电流强度对针尖和样品之间的距离有着指数依赖关系,当距离减小0.1nm,隧道电流即增加约一个数量级。
因此,根据隧道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样品表面微小的高低起伏变化的信息,如果同时对x-y方向进行扫描,就可以直接得到三维的样品表面形貌图,这就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
学
物
理
仿
真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气垫上的直线运动
一.实验目的:
利用气垫技术精确的测定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通过物体沿斜面自由下滑运动来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装置(主要由气轨、气源、滑块、挡光片、光电门、游标卡尺、米尺和光电计时装置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1.实验过程效果图:
2.匀变速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测量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六.思考题:
1-用平均速度V代替瞬时速度V对本实验中的影响如何?答:会使测得结果偏小影响实验精度。
大物仿真实验报告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一、实验目的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测温原理,学习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二、实验所用仪器及使用方法直流单臂电桥、检流计、待测热敏电阻和温度计、调压器;三、实验原理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A,B是与半导体材料有关的常数,T为绝对温度,根据定义,电阻温度系数为:R是在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 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t如图所示:四个电阻R0,R1,R2,Rx组成一个四边形,即电桥的四个臂,其中Rx就是待测电阻;在四边形的一对对角A和C之间连接电源,而在另一对对角B和D之间接入检流计G;当B和D两点电位相等时,G中无电流通过,电桥便达到了平衡;平衡时必有Rx = R1/R2·R0,R1/R2和R0都已知,Rx即可求出;电桥灵敏度的定义为:式中ΔRx指的是在电桥平衡后Rx的微小改变量,Δn越大,说明电桥灵敏度越高;实验仪器四、实验所测数据•不同T所对应的Rt 值R均值,1 / T,及ln R t的值t五、实验结果:1.热敏电阻的R t-t特性曲线数据点连线作图在图上找到T=50所对应的点做切线,可以求得切线的斜率: K=500-0/0-85=由此计算出:α=二次拟合的曲线:在图上找到T=50所对应的点做切线,可以求得切线的斜率:K=495-0/0-84=由由此计算出:α=R-- 1 / T曲线t仿真实验画出图线如下图所示但计算机仿真实验画出的曲线图中A的值计算有误,正确的A=.将图修正后如下:A=,B=由此写出Rt=六、思考题1.如何提高电桥的灵敏度2.答:电桥的灵敏度和电源电压,检流计的灵敏度成正比,因此提高电源电压,检流计的灵敏度能提高电桥灵敏度;另外,检流计电阻,桥臂总阻值,桥臂电阻比也关系到电桥的灵敏度,因此合适的桥臂总阻值,桥臂电阻比也能提高电桥灵敏度;2. 电桥选择不同量程时,对结果的准确度有效数字有何影响答:第1测量盘×1000,即第1测量盘不置于“0”时,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都为四位;但选择不同量程时,电阻精确到的小数位数不同;选择量程时,要尽量使能读取四位有效数字,即第1测量盘不置于“0”;。
大物实验报告(共五则范文)
大物实验报告(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大物实验报告大物上级报告一:画各种三维图像利用 mathcad 的插入图像功能,可以方便地画出许多三维图像。
在几种可以绘图的软件(如MATLAB 等)中,mathcad 的绘图功能更为简便。
1.绘制方法一:极坐标绘制此方法要求将角度θ,φ进行均分,如图 MATLAB 里面的撒点法。
不难理解,角度的均分长度越高,即分的分数越多,所画出的图像越精准。
2.直接写出函数解析式,然后插入三维图像二:用 mathcad 画范德瓦尔斯方程对应的曲线将气体分子看成有相互作用的刚性球时,气体的状态方程应该为(第二篇:物联网实验报告物联网实验实验一基础实验 1.1 串口调试组件实验1.1.1 实验目的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编写的代码进行调试,前面介绍了通过LED进行调试的方法,该实验主要是介绍串口调试的方式。
本实验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读者学会串口调试编写的代码。
1.1.2 实验原理串口调试的语句格式为,ADBG(x, args…), 其中x为调试级别。
我们在Makefile中定义一个默认级别,在写代码的时候只有x不小于Makefile中定义的默认级别时,该语句才能被输出到串口,args…为打印的内容,具体的格式和c语言中printf相同。
ADBG(….)语句实际上是通过CC2430的串口Uart0输出打印语句的。
1.1.3 实验步骤1.将基站同电脑用烧录线连接好,打开基站的开关,同时将基站的烧录开关拨上去2.用串口线将基站和PC机器连接起来3.打开串口助手(串口助手在光盘中的目录为 $(光盘目录)辅助工具串口助手),波特率设置为9600,其中串口号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点击【打开串口】。
4.打开Cygwin开发环境5.在Cygwin界面中执行cd apps/Demos/Basic/ SerialDebug,进入到串口调试实验目录下。
6.在串口调试代码目录下执行make antc3 install,进行编译和烧录。
【大学物理实验(含 数据+思考题)】仿真实验 超声波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 / 超声波及其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波产生和接收方法;(2)认识超声脉冲波及其特点;(3)测量超声波在固体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波长;(4)通过实验了解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仪器超声波仪器、数字示波器、铝块、探头、耦合剂瓶子三、实验原理1.超声波超声波是频率在2X104Hz~1012Hz的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比一般声波要短,具有较好的各向异性而且能透过不透明物质,这一特性已被用于超声波探伤和超声成像技术。
利用超声的机械作用、空化作用,可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去锅垢、清洗、灭菌等。
2.超声波的产生压电效应:某些固体物质,在压力(或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使物质本身极化,在物体相对的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一效应称为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当一个晶体受电场作用时,其正负离子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于是产生了晶体的变形,这一效应是逆压电效应。
,),其具有压电效压电陶瓷:具有自发极化现象的晶体,如钛酸钡(BaTiCO3应和逆压电效应,叫压电陶瓷。
压电晶片:压电陶瓷被加工成平面状,并在正反两面分别镀上银层作为电极,其被称为压电晶片。
当给压电晶片两极施加一个电压短脉冲时,晶片将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性振荡,适当选择晶片的厚度可以得到超声波。
在晶片的振动过程中,由于能量的减少,其振幅也逐渐减小,因此它发射出的是一个超声波波包,通常称为脉冲波。
3.超声波的传播和接收超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时,与被检对象相互作用发生散射,散射波被同一压电换能器接收,由于正压效应,振荡的晶片在两极产生振荡的电压,电压被放大后可以用示波器显示。
4.直探头延迟和试块纵波声速、频率及波长的测量(1)超声波有多种波型:纵波波型/横波波型和表面波波型。
三种超声波:①纵波(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介质:固体, 液体,气体)②横波(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介质:固体)③表面波(沿着介质表面传播, 由平行于表面的纵波和垂直于表面的横波合成,介质:固体和液体表面)本实验通过直探头产生超声纵波。
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仿真实验(单摆测重⼒加速度和单透镜焦距的测定)引⾔随着计算机应⽤的普及,在各个应⽤领域都采⽤计算机设计和仿真,在⼤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中,除了实际操作外还可以进⾏计算机仿真实验,对有些内容采⽤仿真实验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实验⽬的:1、了解仿真实验特点2、学会⽤仿真实验完成单摆测重⼒加速度3、学会⽤仿真实验完成单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仪器:计算机、仿真软件三、实验原理1、单摆的⼯作原理单摆在摆动过程中,当摆⾓⼩于5度时,其运动为简谐运动,周期2224LT g Tπ=?=,通过测定摆长L 与T 可测定加速度g 。
详细请见:课本240-243页 2、单透镜焦距测定的原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像的⼤⼩和位置是依照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决定的当u f >>时,极远处的物体经过透镜在后焦点附近成缩⼩的倒⽴实像。
当u f >时,物体越靠近前焦点,像逐渐远离后焦点且逐渐变⼤。
当u f =时,物体位于前焦点,像存在于⽆穷远处。
当u f <时,物体位于前焦点以内,像为正⽴放⼤的虚像,与物体位于同侧,由于虚像点是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因此不能⽤像屏接收,只能通过透镜观察。
(1)、⾃准直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光路图如下图1所⽰。
当物体A 处在凸透镜的焦距平⾯时,物A 上各点发出的光束,经透镜后成为不同⽅向的平⾏光束。
若⽤⼀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镜M 将平⾏光反射回去,则反射光再经透镜后仍会聚焦于透镜的焦平⾯上,此关系就称为⾃准直原理。
所成像是⼀个与原物等⼤的倒⽴实像A ′。
所以⾃准直法的特点是,物、像在同⼀焦平⾯上。
⾃准直法除了⽤于测量透镜焦距外,还是光学仪器调节中常⽤的重要⽅法。
凸透镜焦距: 12f x x =- (1)x 1为物屏在光具座上位置读数,x 2为凸透镜在光具座上位置读数。
(2)、贝塞尔法(共轭法,⼆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的焦利⽤凸透镜物像共轭对称成像的性质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法,叫共轭法。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落球法测定液体得粘度实验目得:1、落球法测定液体粘度原理2、PID条件控制实验原理:1、落球法测定液体粘度原理1个在静止液体中下落得小球受到重力、浮力与粘滞阻力3个力得作用,如果小球得速度v很小,且液体可以瞧成在各方向上都就是无限广阔得,则从流体力学得基本方程可以导出表示粘滞阻力得斯托克斯公式:(2、4、1)(2。
4.1)式中为小球直径.由于粘滞阻力与小球速度成正比,小球在下落很短一段距离后(参见附录得推导),所受3力达到平衡,小球将以匀速下落,此时有:(2、4、2)式中ρ为小球密度,ρ为液体密度。
由(2.4.2)式可解出粘度η得表达式:(2、4、3)本实验中,小球在直径为D得玻璃管中下落,液体在各方向无限广阔得条件不满足,此时粘滞阻力得表达式可加修正系数(1+2、4d/D),而(2.4.3)式可修正为:(2、4、4)当小球得密度较大,直径不就是太小,而液体得粘度值又较小时,小球在液体会达到较大得值,奥西思-果尔斯公式反映出了液体运动状态对中得平衡速度v斯托克斯公式得影响:(2、4、5)其中,Re称为雷诺数,就是表征液体运动状态得无量纲参数.(2、4、6)当Re小于0、1时,可认为(2。
4。
1)、(2、4、4)式成立。
当0、1〈Re<1时,应考虑(2、4、5)式中1级修正项得影响,当Re大于1时,还须考虑高次修正项。
考虑(2。
4.5)式中1级修正项得影响及玻璃管得影响后,粘度可表示为:(2、4、7)由于3Re/16就是远小于1得数,将1/(1+3Re/16)按幂级数展开后近似为1-3Re/16,(2.4.7)式又可表示为:(2、4、8)已知或测量得到ρ、ρ、D、d、v等参数后,由(1。
3.4)式计算粘度η,再由(2、4、6)式计算Re,若需计算Re得1级修正,则由(2、4、8)式计算经修正得粘度η。
1在国际单位制中,η得单位就是Pa·s(帕斯卡·秒),在厘米,克,秒制中,η得单位就是P(泊)或cP(厘泊),它们之间得换算关系就是:(2、4、9)2、PID条件控制PID调节就是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得一种调节规律,自动控制系统得原理可用图2.4。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篇一: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1年5月31日实验人员:机自实验名称: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测温原理;2、学习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学习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
二、实验原理:热敏电阻---实验原理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A、B是与半导体材料有关的常数,T为绝对温度,根据定义,电阻温度系数为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四个电阻R0,R1,R2,Rx 组成一个四边形,即电桥的四个臂,其中Rx就是待测电阻。
在四边形的一对对角A和C之间连接电源,而在另一对对角B和D之间接入检流计G。
当B和D两点电位相等时,G中无电流通过,电桥便达到了平衡。
平衡时必有Rx = (R1/R2)·R0,(R1/R2)和R0都已知,Rx 即可求出。
电桥灵敏度的定义为:式中ΔRx指的是在电桥平衡后Rx的微小改变量,Δn越大,说明电桥灵敏度越高。
实验仪器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直流单臂电桥、检流计、待测热敏电阻和温度计、调压器、稳压电源。
四、实验内容:1、从室温开始,每隔5°C测量一次Rt,直到85°C。
撤去电炉,使水慢慢冷却,测量降温过程中,各对应温度点的Rt。
2、作ln Rt ~ (R1 / T)曲线,确定式(R1)中常数A和B五、数据记录及处理:1、数据处理结果如下:2、作ln Rt ~ (R1 / T)曲线如下: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及建议:1、实验结论:了解了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基本掌握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
作ln Rt ~ (R1 / T)曲线,成线性关系。
2、误差分析:由于在记录过程中温度计视数在变化,故出现误差; 电源不稳定,造成系统误差;数据处理时产生偶然误差。
3、建议:1)在使用检流计时,要注意保护检流计,不要让大电流通过检流计,实验中间要用跃接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池按钮和接通检流计按钮的使用,检流计按钮先使用粗,然后再使用细,不要两个按钮同时使用。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求其转动惯量;2.观察刚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内容:一:测量质量与下落时间关系: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如下:由截图可知:1,随着所加砝码质量的增加,下降90.00cm所需的时间减少2,测得转动惯量的是:1.93322×103 kg2m二:测量半径与下落时间关系由截图可知:1,随着所加砝码质量的增加,下降90.00cm所需的时间减少2,测得转动惯量的是:1.93322×103 kg2m三: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发现:配重物越远离转轴下落同样高度h所需的时间越长分析:配重物离转轴越远时系统转动惯量增加由公式mgr = 2hI/ rt2可知思考题1.课前思考题:(1)本实验要求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在实验中实现?答:本实验要求的条件是:(2)试分析两种作图法求得的转动惯量是否相同?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相同的;由于具体实验的实验精度的限制和一些偶然因素,两此实验所测得的转动惯量数值不相同。
(3)从实验原理,计算方法上分析,那种方法所得结果更合理?答:从原理和计算方法来看,第二种方法所得结果更合理。
原因是: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g,才符合实验的条件,砝码的质量增大时实验误差也随之增大。
方法一是从5g逐渐增加砝码质量,方法二的砝码质量一直是5g。
还有在方法二中试验时的Mf变化可能会相当大,而在方法一中由于砝码质量未改变,可以认为Mf几乎没变。
固可知方法二所得结果更合理。
2.课后思考题(1)由实验数据所作的m-(1/t)2图中,如何解释在m轴上存在截距?答:处于下垂状态的绳子也会产生力矩,故当m=0时1/t不等于0.(2)定性分析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和可能的系统误差。
1,随机误差:a 计时时的反应误差b 计时合释放物体不一定是同时的。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项目名称: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固体线热膨胀系数的基本原理。
2.掌握大学物理仿真实验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测量铜棒的线热膨胀系数。
4.学会用图解图示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1.膨胀系数 : 表征物体热胀冷缩特性的物理量,常用:(1)线膨胀系数描述材料在受热状态下,在一维方向上膨胀特性的物理量。
定义为:(2)体膨胀系数体膨胀是材料在受热时体积的增加,一般情况下,固体的体胀系数为其线胀系数的3倍。
2.光杠杆放大原理(测量△L)L b n DL tα⋅∆=∆DLbL* =2αK三、实验仪器1.实物仪器:镜尺组、平面镜、待测铜棒等。
2.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演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过程截图)1、调整试验仪器。
调整镜面垂直,然后调整望远镜是视野达到要求。
2、开始试验,将功率调到最大,每经过十摄氏度读取一次数据。
3、对其他试验数据进行测量。
按要求测量D、d、L。
记录数据。
4、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温度伸长量10 020 0.3530 0.7140 1.1150 1.5160 1.8870 2.2280 2.6190 3.01b=(7.20-1.00)cmD=(196.90-8.40)cmL=50.70cm由图表知道斜率K=0.0377由公式得:膨胀系数为1.223。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_密立根油滴法测电子电荷实验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名称:油滴法测电子电荷实验实验目的:学习测量元电荷的方法,并训练物理实验时应有的严谨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实验仪器:密立根油滴仪,喷雾器,气压计等。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根据软件提示操作。
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1.数据记录表格2.数据处理利用(13)式计算各油滴带电量填入上表;根据上表数据利用软件可求得:基本电荷 e=1.637633×10-19C 标准差 δe=0.146844×10-19C相对误差 E e =2.22%实验结论:油滴法能较为精确地测量电子电荷。
η=1.83×10-5kg/(m ·s); ρ=980kg/m 3; g=9.80m/s 2; d=5.00×10-3m;b=8.23×10-5hPa ·m; s=2.00×10-3m; P=1010hPa 。
油滴 1 2 3 4 5 6 7 8 9 10平衡电压U(V) 200 70 50 210 230 370 210 290 70 110油滴下落时间t(s)38.7638.7538.76 38.3414.5014.7038.6814.6038.9338.79 油滴带电量Q i (×10-19c)2.50 7.1610.012.42 10.056.10 2.397.89 7.124.53思考题:1.若油滴室内两容器极板不平行,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油滴室内两容器极板不平行,则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在竖直方向上,故不能保证油滴做直线运动,计算公式条件不成立,求出来的电子电荷数量不准确。
2.若所加视场方向使得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能否利用本实验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测得电子电荷e。
答:若所加视场方向使得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也能利用本实验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测得电子电荷e,不过只能用动态法测量,并且要修改相应受力关系式。
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I. 引言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实验设备和资源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亲自进行所有的物理实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高校开始采用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即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的虚拟仿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一次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的进行过程和结果。
II.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物理仿真软件,模拟测量并分析简谐振动的周期时间与质量、弹性系数的关系。
通过实验,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III. 实验原理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一个恢复力作用下沿同一直线往复运动的物理现象。
其周期T与质量m以及弹性系数k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T = 2π√(m/k)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质量对周期的影响,以及弹性系数对周期的影响。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质量和弹性系数下的周期时间数据,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IV. 实验装置与方法本次实验采用XXX物理仿真实验软件进行,该软件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各种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 打开XXX物理仿真实验软件,进入简谐振动实验模块。
2. 设置初始条件,包括质量、弹性系数等参数。
3. 点击开始按钮,开始模拟实验过程。
4. 观察模拟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每次振动的周期时间。
5. 根据记录的周期时间数据,计算出不同质量和弹性系数下的平均周期时间。
6. 绘制周期时间与质量、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V.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模拟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质量和弹性系数下的平均周期时间,并绘制了周期时间与质量、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的趋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质量对周期时间的影响:质量越大,周期时间越长。
这是因为质量越大,惯性力也就越大,所需的恢复力也越大,导致周期时间增加。
2. 弹性系数对周期时间的影响:弹性系数越大,周期时间越短。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 实验日期:实验人:1. 实验目的: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定量研究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在工程技术中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实验还可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2. 实验仪器和使用:实验仪器:主要有气轨、气源、滑块、挡光片、光电门、游标卡尺、米尺和光电计时装置等。
1.气垫导轨是以空气作为润滑剂,近似无摩擦的力学实验装置。
导轨由优质三角铝合金管制成,长约 2m ,斜面宽度约7cm ,管腔约18.25cm ,一端密封,一端通入压缩空气。
铝管向上的两个外表面钻有许多喷气小孔,压缩空气进入管腔后,从小孔喷出。
导轨的一端装有滑轮,导轨的二端装有缓冲弹簧,整个导轨安装在工字梁上,梁下有三个支脚,调节支脚螺丝使气垫保持水平。
2.光电计时系统由光电门和数字毫秒计或电脑计时器构成。
光电门安装在气轨上,时间由数字毫秒计或电脑计时器测量。
3.气源是向气垫导轨管腔内输送压缩空气的设备。
要求气源有气流量大、供气稳定、噪音小、能连续工作的特点,一般实验室采用小型气源,气垫导轨的进气口用橡皮管和气源相连,进入导轨内的压缩空气,由导轨表面上的小孔喷出,从而托浮起滑块,托起的高度一般在0.1mm 以上。
?3.实验原理: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该力学系统总动量守恒或在某方向上守恒,即ii v m ∑=恒量 (1) 实验中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 1、m 2的滑块来碰撞(图4.1.2-1),若忽略气流阻力,根据动量守恒有2211202101v m v m v m v m +=+ (2)对于完全弹性碰撞,要求两个滑行器的碰撞面有用弹性良好的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我们可用钢圈作完全弹性碰撞器;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面可用尼龙搭扣、橡皮泥或油灰;一般非弹性碰撞用一般金属如合金、铁等,无论哪种碰撞面,必须保证是对心碰撞。
当两滑块在水平的导轨上作对心碰撞时,忽略气流阻力,且不受他任何水平方向外力的影响,因此这两个滑块组成的力学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最新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1
最新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物理仿真软件,加深对基本物理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物理实验的方法。
通过模拟不同的物理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反射则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设备:1. 物理仿真软件(如PhET Interactive Simulations)2. 计算机及显示器3. 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打开物理仿真软件,并选择适当的模拟实验模块。
2. 设定初始条件,如光源位置、介质的折射率、观察屏幕的位置等。
3. 启动模拟,观察光在不同介质间的传播情况,记录入射角、折射角和反射角。
4. 更改介质的折射率,重复步骤3,观察折射和反射角的变化。
5.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斯涅尔定律和反射定律。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光从低折射率介质进入高折射率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外,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这一点在所有模拟实验中都得到了验证。
通过改变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与理论预测相符,从而验证了斯涅尔定律和反射定律的正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们成功模拟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并验证了相关的物理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物理仿真软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和研究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
此外,仿真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控性为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确定
一、实验简介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发表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电效应理论,10年后被具有非凡才能的物理学家密里根用光辉的实验证实了。
两位物理大师之间微妙的默契配合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他们都因光电效应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分别于1921年和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电效应实验及其光量子理论的解释在量子理论的确立与发展上,在揭示光的波粒二象性等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器件在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至今还在不断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光电效应基本规律,加深对光量子论的认识和理解;
(2)了解光电管的结构和性能,并测定其基本特性曲线;
(3)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测量普朗克常量。
三、实验原理
当光照在物体上时,光的能量仅部分地以热的形式被物体吸收,而另一部分则转换为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在光电效应中,光显示出它的粒子性质,所以这种现象对认识光的本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其中S为真空光电管,K为阴极,A为阳极。
当无光照射阴极时,由于阳极与阴极是断路,所以检流计G中无电流流过,当用一波长比较短的单色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形成光电流,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1.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
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位差增加到一定量值后,光电流达到饱和值H I ,饱和电流与光强成正比,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当K A U U U -=变成负值时,光电流迅速减小。
实验指出,有一个遏止电位差a U 存在,当电位差达到这个值时,光电流为零。
2.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具有初动能。
在减速电压下,光电子在逆着电场力方向由K 极向A 极运动。
当 a U U =时,光电子不再能达到A 极,光电流为零。
所以电子的初动能等于它克服电场力所作的功。
即
a eU mv =22
1 (1) 根据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本性的假设,光是一粒一粒运动着的粒子流,这些光粒子称为光子。
每一光子的能量为hv =ε,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v 为光波的频率。
所以不同频率的光波对应光子的能量不同。
光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hv 之后,一部分消耗于克服电子的逸出功A ,另一部分转换为电子动能。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A mv hv +=
22
1 (2) 式(2)称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由此可见,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v 成线性关系,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3.光电效应有光电阈存在
实验指出,当光的频率0v v <时,不论用多强的光照射到物质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式(2),h
A 0=v ,0v 称为红限。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同时提供了测普朗克常量的一种方法:由式(1)和(2)可得: A U e hv +=||α。
当用不同频率(n v v v v ,,,,321 )的单色光分别
做光源时,就有
A U e hv +=||11
A U e hv +=||22
A U e hv n n +=||
任意联立其中两个方程就可得到
j i j i v v U U e h --=)
(
由此若测定了两个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所对应的遏止电位差即可算出普朗克常量,也可由v U -α直线的斜率求出h 。
因此,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的关键在于获得单色光、测得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确定遏止电位差值。
实验中,单色光可由水银灯光源经过单色仪选择谱线产生。
水银灯是一种气体放电光源,点燃稳定后,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几条波长相差较远的强谱线,如表1所示。
单色仪的鼓轮读数与出射光的波长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由单色仪的定标曲线,即可查出出射单色光的波长(有关单色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请参阅有关说明书),也可用水银灯(或白炽灯)与滤光片联合作用产生单色光。
为了获得准确的遏止电位差值,本实验用的光电管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1)对所有可见光谱都比较灵敏;
(2)阳极包围阴极,这样当阳极为负电位时,大部分光电子仍能射到阳极;
(3)阳极没有光电效应,不会产生反向电流;
(4)暗电流很小。
但是实际使用的真空型光电管并不完全满足以上条件。
由于存在阳极光电效应所引起的反向电流和暗电流(即无光照射时的电流),所以测得的电流值,实际上包括上述两种电流和由阴极光电效应所产生的正向电流三个部分,所以伏安曲线并不与U轴相切。
由于暗电流是由阴极的热电子发射及光电管管壳漏电等原因产生,与阴极正向光电流相比,其值很小,且基本上随电位差U呈线性变化,因此可忽略其对遏止电位差的影响。
阳极反向光电流虽然在实验中较显著,但它服从一定规律。
据此,确定遏止电位差值,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交点法:
光电管阳极用逸出功较大的材料制作,制作过程中尽量防止阴极材料蒸发,实验前对光电管阳极通电,减少其上溅射的阴极材料,实验中避免入射光直接照射到阳极上,这样可使它的反向电流大大减少,其伏安特性曲线与图2十分接近,因此曲线与U轴交点的电位差近似等于遏止电位差,此即交点法。
(2)拐点法:
光电管阳极反向光电流虽然较大,但在结构设计上,若是反向光电流能较快地饱和,则伏安特性曲线在反向电流进入饱和段后有着明显的拐点,如图3所示,
此拐点的电位差即为遏止电位差。
四、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
1.实验仪器
光电管,光源(汞灯),滤波片组(577.0nm,546.1nm,435.8nm,404.7nm,365nm 滤波片),50%、25%、10%的滤光片,直流电源、检流计(或微电流计)、直流电压计等。
2.仪器的使用方法
(1)光源(汞灯):
双击实验桌上光源小图标弹出光源的调节窗体,单击调节窗体的光源开关可以关闭或打开光源。
光电管:
双击实验桌上光电管的小图标,弹出光电管的调节窗体;再单击调节窗体中的光电管会弹出调节光电管的方向键。
←键:光电管水平向左移动,→键,光电管水平向右移动,↑键:光电管垂直方向增加高度,↓键:光电管垂直方向减小高度。
双击调节窗体中光电管的背面(侧面中的背面),即可弹出显示光电管背面信息的窗体,以便完成实验中的线路连接。
(3)滤波片组盒子:
双击实验桌上的滤波片组盒子,弹出滤波片组盒子的调节窗体。
盒子中存放有(577.0nm,546.1nm,435.8nm,404.7nm,365nm滤波片以及50%,25%,10%的滤光片)。
(4)电源及测试系统:
双击实验桌上的电源及测试系统,弹出电源及测试系统的调节窗体。
单击电源开关可以打开或关闭电源;左击电流档,电流调小,右击电流档,电流调大;左击电压档,电压调小,右击电压档,电压调大;单击电源极性按钮可以改变电源输出极性。
五、实验内容
1.
接线电路图如图4所示。
在577.0nm 、546.1nm 、435.8nm 、404.7nm 四种单色光下分别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根据此曲线确定遏止电位差值,计算普朗克常量。
实验中光电流比较微弱,其值与光电管类型,单色光强弱等因素有关,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
例如,选用GD-4、GD-5、或1977型光电管,选用的检流计的分度值应在9-810~10-A/分度左右。
如果要测量更微弱的电流可用微电流计,可测量12-1310~10-A 的电流。
由于光电管的内阻很高,光电流如此之微弱,因此测量中要注意抗外界电磁干扰。
并避免光直接照射阳极和防止杂散光干扰。
作v U -α的关系曲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计算光电管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逸出功及h 值,并与公认值比较。
2.
测定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曲线,即饱和光电流与照射光强度的关系,实验室提供有透光率50% , 25% ,10%的滤光片,请用577.0nm 波长为光源,在光电管、光源位置固定时,测光电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验证饱和电流与光强关系。
六、实验数据记录
1.
2.
七、实验数据处理
1.
在四种单色光下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得到普朗克常量为s J 106531.634⋅⨯=-h 。
v U -α的关系曲线如图
得到光电管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nm v 501028.8⨯=; 逸出功J A 191051.5-⨯=; s J 106531.634⋅⨯=-h ;
公认值s J 1036.6340⋅⨯=-h ,故相对误差为%34.0。
2.
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曲线如图
八、结论
测得的普朗克常量s J 106531.634⋅⨯=-h ,相对误差为%34.0; 光电管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nm v 501028.8⨯=;
精选文档 — 11 逸出功J A 19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