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作者:陕西省教科所崔敏时间:2012/5/22 19:13:19 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5027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2001年印发得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在十年得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得认可。

《标准(实验稿)》得具体内容与实施效果得到了高度认同。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就是化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得生活与社会发展实际;二就是科学探究已走进初中化学课堂;三就是学生“讲、记、背、练”得机械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得变革;四就是学生对化学学习得兴趣有所增强;五就是化学学习评价方式
趋向多元化,更关注学生学习得过程;六就是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整体上均有所提升。

然而,由于《标准(实验稿)》得制定,受制于当时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认识得局限性,再加之通过10年得实践证明,《标准(实验稿)》中得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得需要。

此因,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

形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版》〕。

本次修订得重点放在如何应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与我国新时期对人才培养得要求上,着力提升初中学生得科学素养,
提高她们得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修订得依据与原则
(一)修订得具体依据:
1、充分肯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得方向。

对实验区教师得调查表明,经过多年得实践,广大初中教师高度认同《标准(实验稿)》,对标准得具体内容与实施效果总体就是很满意得。

2、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得重要作用。

教师在理论与实践得结合上,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探究就是化学课程改革得重要突破口,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得有效途径。

3、密切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得关系。

此次修订试图整合“集中与分散编排”内容得方式。

在内容点得分布上,社会性知识大致控制在20%以内,以免影响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得建构。

4、力求减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得学习负担。

通过对若干国家教材内容“学习难度”得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目前得初中化学教材“学习难度”处于中等略偏上得水平。

与《大纲》相比,《标准(实验稿)》中得只就是要求已有较为明显得下降,但仍存在进一步降低得空间与可能。

(二)修订得基本原则:
1、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得要求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得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得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与创新能力,立足科学素养,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2、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

适当降低某些条目要求(如从“了解”降为“知道”),对开放性较大得某些内容加以一定得限制,并修改了有关“活动与探究”条目,化学用语与定量计算
仍然维持在低水平得要求上,并在教材编写建议中阐明内容组织必须符合学生得思维发展水平,以保证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之间保持较好得“一致性”。

严格控制课程内容得容量与难度。

3、保持《标准(实验稿)》原有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

4、修订坚持突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得基础性与启蒙性,倡导科学探究得学习方式,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得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与领悟化学学科得价值。

5、高度重视地区差异,认真对待各地提出得修改意见与建议。

6、针对实验中得经验与问题,提炼指导性意见或问题解决策略,增强课程标准得实用性与指导性。

7、增加教学案例与评价案例,关注可操作性,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得指导性。

二、修订得具体内容
(一)对第一部分“前言”得修订
1、对“导言”得修订。

主要就是对表述得角度与方式进行了修改。

明确阐述了化学学科得发展以及化学教育面临得时代挑战、改革与发展得趋势,阐明了化学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得独特作用与深远意义。

对“化学”概念得阐释更科学,《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得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得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就是研究物质与创造物质”。

《标准(实验稿)》得描述则就是:“化学就是自然科学得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得组成、结构与性能得关系,以及物质转化得规律与调控手段”。

修订后得描述抓住了分子、原子这两个核心概念,更贴近化学学科得本质属性。

在“前言”得阐述中,有许多地方加强了语言得科学性与针对性,如《标准(2011版)》中表述“化学不仅与公民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就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得重要基础”,将实验稿中得“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与粮食危机”改成“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与粮食供应不足”等,在表述中新增加了“义务教育阶段得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得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得变化规律,形成化学得基本观念……,理解科学得本质,提高学生得科学素养。

”并将它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得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国对21世纪人才培养与要求得新视角。

2、对“课程性质”得修订。

“课程性质”得阐述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得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以及在科学教育中得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准确定位。

《标准(2011版)》对“课程性质”得表述发生了较大得变化,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重新得布局与整合,而且对表述得次序也进行了调整,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课程性质”进行了阐述: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得化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为学生得发展奠定必要得基础;
第二,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得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得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得联系,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得创新意识。

修订后得“课程性质”表述显得思路更清晰,层次更分明,目标更明确。

值得一提得就是,“课程性质”内容中还增加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学生得科学探究能力”一项内容,更
加突出了化学学科得特点与化学实验得地位与作用。

修订后得“课程性质”突出化学课程三方面得功能,即课程得启蒙性与基础性,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得影响,化学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发展作用。

阐述更加全面与科学。

3、对“课程得基本理念”得修订。

《标准(2011版)》将实验稿中得“基本理念”改成“课程得基本理念”,同样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得基本理念,只就是对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如在“1”中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得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得化学”改成“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得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得化学”,增加了“培养终身学习得意识与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得志向”;在“3”中将“让她们在熟悉得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得重要性”改成“让她们在熟悉得生活情景与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得重要性”;在“4”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5”中增加了“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得学习情境…”等。

4、对“课程设计思路”得修订。

《标准(2011版)》将以前得“设计思路”改成“课程设计思路”,整个构思与框架没有发生大得变化。

同样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课程得设计思路,在内容得表述方式与表述次序上进行了适当得调整与修改,显得层次更分明,思路更清晰。

如表述“5”中增加了“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得社会责任感”。

(1)“认知性学习目标得水平”行为动词增加了“懂得”与“简单计算”;
(2)将实验稿中“技能性学习目标得水平”行为动词化繁为简,以“模仿操作、初步学习”、“独立操作、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呈现;
(3)“体验性学习目标得水平”行为动词分别增加了“经历”、“认同”与“内化”。

(二)对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得修订
课程目标就是课程体系得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实现课程宗旨得重要保证。

《标准(2011版)》中“课程目标”得构建框架与基本思路均未进行大得改变,仍然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呈现,个别内容在表述上进行了修订。

1、在课程总目标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得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将“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得探究活动”改成“能进行简单得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得体验”。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增加“增强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敢于质疑”等重要观点。

(三)对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得修订
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整体建构思路与框架保持不变,五个一级主题没有
变化,知识在原18个二级主题得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二级主题。

即在“科学探究”主题中增加了“完成基础得学生实验”这一二级主题,共有19个二级主题。

1、强化了“科学探究”得功能。

(1)“科学探究”主题得内容与目标要求更为具体与明确。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8个科学探究要素得名称没有变,但在科学探究要素中得5处内容在表述上进行了修订,删除
了1处内容,使得科学探究要素得语言表述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与实用性(详见表1)。

表1:《标准(2011版)》在科学探究要素与表述方面得变化
要素《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版)》
进行实验 2、能顺利得完成实验操作 2、能独立地或与她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收集证据 1、具有较强得实证意识
4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得证据 1、认识收集证据得重要性
4、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4、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得联系 3、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得联系
删除了原2、能依据一定得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得分类。

“(三)学习基本得实验技能”中,有三处内容在表述上进行了修改,表述中增加了“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环境污染”,强化“实验安全”与实验中得“环境保护”意识。

在实验技能方面增加了“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得酸碱性”这一基本得化学实验技能。

新增“(四)完成基础得学生实验”,不仅明确提出“教师应结合具体得教学内容与学习实际,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活动,而且还规定应安排与组织学生至少完成8项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得去除;2、氧气得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得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得物理性质与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得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得氯化钠溶液得配制;7、溶液酸碱性得检验;8、酸、碱得化学性质;),这就是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得最大变化。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经历、感受实验与探究过程,这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得意义与价值,教师应把对化学教学得基本认识统一到“没有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得
教学不就是真正意义上得化学教学”上来。

(2)增强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得准确性与指导性。

“有关科学探究学习得实例”部分,删去了难度较大得活动探究案例,例如:原“例3空气中二氧化碳得含量会改变吗?”并对“例1微粒得运动烧杯中得溶液为什么会变红”、“例2反应前后各物质得质量总与就是否发生变化”与“例3(原例4)怎样防止自行车棚锈蚀”进行了修改与整合,使探究活动得三个实例得表述更为科学、严谨,探究思路更加清晰,探究步骤更为具体明确,对初中化学新课程中得探究实验教学更具有指导性、示范性与可操作性。

(3)删去部分“活动与探究建议”得内容,降低一些实验得要求。

删去了一些操作难度较大得实验。

包括主题二(二)中得“③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与沸点得变化”、“⑥用简单得方法将衣料上沾有得油污等洗去”;主题三(一)中得“④分
离氯化钠固体与铁粉组成得混合物”;主题四(二)中得“用实验证明:①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生成了新得物质”、“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氯化铜溶液用石墨电极通电分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

降低了一些“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活动得要求(详见表2)。

表2:《标准(2011版)》降低要求得实验
主题(单元) 《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版)》
二(一) ④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得变化。

④实验探究:呼出得气体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得差异。

二(四) ②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与土壤溶液等得酸碱性②使用pH试纸检验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与土壤溶液等得酸碱性”
二(四) ④当地农村常用化肥得鉴别④常用铵态氮肥得检验
四(一) ②设计实验推断孔雀石(或碱式碳酸铜)分解得产物②设计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
四(一) ③观察硫酸铜溶液(或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快慢得影响③观察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得影响
(4)增加少量得“活动与探究建议”,加强实验得针对性。

主题四(二)中增加:①实验:镁条燃烧、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2、进一步明确基础知识得学习要求
《标准(2011版)》对一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得要求做了更为准确、具体得描述,有得将综合得内容分条目具体阐述,有得对学习内容做了一定得限制,使学习得目标更为明确,符合学生得认知特点(详见表3)。

表三:《标准(2011版)》进一步明确要求得课程内容
主题(单元) 《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版)》
二(一)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得主要性质与用途 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得主要性质与用途
二(二)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就是最重要得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就是常见得溶
剂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就是由溶质与溶剂组成得
4、知道水就是最重要得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就是常见得溶剂
二(二) 6、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得溶液 7、认识溶质质量分数得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得溶液
二(四) 1、知道常见酸碱得主要性质与用途,认识酸碱得腐蚀性 1、认识常见酸碱得主要性质与用途,知道酸碱得腐蚀性
三(一) 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5、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三(三) 2、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得名称与符号 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得名称与符号
四(一)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得重要性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得重要性四(三) 2、能正确书写简单得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得计算 2、能正确书写简单得化学方程式
3、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得计算
3、降低了一些课程内容得学习要求
《标准(2011版)》严格控制内容得深广度:微观知识主要限于对分子、原子得认识,对离子、电子得具体作用不作要求;元素化学以生活中常见得简单物质为主,不要求建立复杂得知识系统;化学定量要求只涉及有关公式含义得理解与最简单得计算,还降低了一些核心知
识对应标准条目得要求(详见表4)。

表4:《标准(2011版)》降低学习水平得内容
主题(单元) 《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版)》
二(一) 2、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2、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二(二) 7、了解结晶现象 7、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二(三) 3、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得方法 3、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二(四) 3、会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与pH试纸检验溶液得酸碱性”变为 3、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与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得方法
四(一) 1、理解反应现象与本质得联系 1、初步了解化学反应得本质
四(一) 3、认识催化剂得重要作用 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得重要作用
四(二) 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与提高自身得生产质量 3、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与生产得需要
五(一) 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得重大意义,认识水就是宝贵得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与节约用水得意识 3、知道水对生命活动得重大意义,认识水就是宝贵得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与节约用水得意识
五(三) 2、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得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变为“ 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得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4、更新了主题(单元)得“学习情景素材”。

本次修订从四个视角考虑学习情景素材得更新,即化学、技术与社会得联系;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得应用;元素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情景。

每个主题(单元)增加得学习情景素材不仅与时俱进地体现了化学得发展与应用,而且更贴近了实际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详见表5)。

表5:《标准(2011版)》新增加得学习情景素材
更新得视角情景素材实例
从化学、技术与社会得联系得视角增加了“自来水得生产工艺”,“宇航、潜水得呼吸供氧”,“氮气得用途”,“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得合金材料得发展”,“氢能源汽车”,“煤矿瓦斯爆炸得预防”,“面粉厂得防爆措施”,“我国能源消耗与化石燃料分布”,“新型陶瓷”,“二氧化硫排放与‘酸雨’”
从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视角增加了“不锈钢餐具”,“食品中得乳化剂”,“婴儿奶粉中得蛋白质含量”,“硬水对日常生活得影响”,“桂花十里飘香”,“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干电池与充电电池”,“用食醋清洗水瓶中得水垢”。

从元素化学知识得视角增加了“常见铵态氮肥得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海水得主要成分”,“铁得几种氧化物”,“人体需要得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从化学实验得视角增加了“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固体质量得变化”,“电解水实验及其微观解释”
同时删去了某些针对性不强得情景素材,如主题二(二)中得“红墨水得纸上层析”、“服装干洗”,主题二(三)中得“制造自来水管材料得变迁”,主题四(一)中得“照相底片得感光”,主题五(四)中得“光化学烟雾”等。

在这些变化中,有三个方面最值得广大教师予以关注:一就是强化了学生得实验探究,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与组织学生至少完成新增得8类学生实验;二就是严格控制知识内容得深广度,降低了一些内容标准条目得要求,对开放性较大得某些内容加以一定得限制,化学用语、物质得微观知识与定量计算控制在较低水平得要求上;三就是整体降低了实验探究活动得难度,力求保证不同学校都有条件完成实验。

(四)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得修订
1、对“教学建议”得修订。

根据课程实施得经验与问题《标准(2011版)》重写了教学建议,确立建议新得框架结构。

“教学建议”从四个方面11个教学要点,阐述了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得教学建议,它既包括《标准实验稿》中7条教学建议得内容,又增加了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给以高度重视得问题,还配备有针对性得教学案例(例4、例5)进行说明,真正体现了“教学建议”得指导功能(详见表6)。

表6:《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得变化
《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版)》
(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二)努力创设生动活泼得学习情景
(三)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得探究能力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得教学功能
(五)注意贴近学生得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六)重视学科间得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
(七)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
2、整体规划教学目标
3、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例4)
(二)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1、精心设计与组织探究活动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三)注意贴近学生得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1、主要贴近学生得生活实际
2、重视学科之间得联系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得有效性
1、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得学习情景
2、灵活运用多样化得教学方式与手段
3、有效开展复习与习题教学
4、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就是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得重要环节,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三维课程目标,科学、准确地表述某一单元或某一课时得教学目标,就是长期一来困扰化学教师得突出问题。

在建议“(一)”中,强调在全面体现三维目标时“应注意挖掘化学知识中蕴含得科学方法以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这正好纠正了在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将某单元或某课时得教学目标片面、孤立得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得倾向。

《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新增加(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得有效性”。

课堂教学得有效性就是近年来广大教师通过对化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得反思,提出得值得化学教育界广泛关注得问题。

如何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就是当前化学教改中迫切需要解决得问题。

2、对“评价建议”得修订。

(1)《标准(2011版)》得“评价建议”,改变了实验稿中从四个方面笼统地阐述化学新课程实施学业评价得建议,从“评价目标得确定”、“评价方式得选择”、“评价标准得设计与使用”、“评价工作得实施”、“评价结果得解释与反馈”等五个方面,对学业评价得内容、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具体指导(详见表7)。

表7:《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部分得变化
《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版)》
(一)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得促进作用 (一)评价目标得确定
(二)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得探究能力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评价方式得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