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物治疗中合理用药的探讨论文(共2篇)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合理用药探析

儿科护理合理用药探析

儿科护理合理用药探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需求的增加,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及时合理的用药可促进患儿康复。

但药物的不良反应亦会给患儿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小儿各器官组织处于不断生长发育时期,功能尚未完善,因此,更应关注合理用药。

笔者结合本院医疗实际,从儿科临床护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就如何合理用药管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可促进儿科临床护理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标签:儿科护理合理用药儿童期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排泄快,但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易受外界或疾病影响引起平衡失调,如利尿剂可能引起低钠、低钾现象,低氧血症、酸中毒时可以增加异丙基肾上腺素的毒性反应,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特别要注意药物是否影响儿童听力、注意力、营养吸收等,长期用药是否影响生长发育,例如长期使用某些含激素的药物对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

这一时期容易产生各种意外中毒,必须注意用药安全。

特别按体重计算的剂量,对年长儿有时剂量可能偏大,故一般在考虑年长儿药物剂量时可选用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偏小一些,并其总剂量不应超过成人剂量。

根据儿童生理特点,慎重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1儿科临床护理用药中应注意的问题1.1医嘱处理首先,医嘱较为复杂,变化多。

尤其是临时医嘱多,护士在应对缺乏计划性的工作时往往容易出现疏漏。

如一日当中停医嘱、改医嘱的人次过多或处理医嘱时间不集中,往往会因护士注意不到伴而出现疏漏。

儿科工作强度大,速度和效率之间的矛盾也是医嘱疏漏的一个重要原因。

1.2药品使用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①配制药物时间过早。

配制好的药物若放置时间长,易造成污染及药效下降,如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制后放置30s后就会出现变色现象。

医生随时会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方案,过早配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②由于患儿年龄小,输夜用液体及药量小,而液体及药品多无儿科特殊剂型。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摘要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儿童药物繁多,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均能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发育健全,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等特点出发,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用量,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掌握药物的保持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成长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 (1)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 (1)三.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2)1.基本原则 (2)2.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3)四.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 (4)五.儿童合理用药目的 (6)六.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6)七.结束语 (8)八.参考文献 (8)引言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的代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

1.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损害。

2.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摘要:由于临床上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药物成为人类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中治疗疾病的一种必要手段,但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儿童,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医生在用药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对儿童更安全、有效的用药是现代医学中噬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逐渐的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儿内科用药;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儿童由于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年人差异很大,特别是肝、肾、神经、内分泌功能,如果用药不当会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因此在对儿童用药进行分析时,要单独的分析其体内药物的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为使儿内科用药安全有效,一般应了解和掌握几个方面问题。

1 药物常见给药途径及给药频度[1]给药途径一般有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

儿童用药根据其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新生儿多用静脉注射,儿童年龄大些多用口服。

给药方式、用量和途径不同,药物所起到的效果也不同,如对于新生儿脐炎,是先用30%~50%酒精或白酒清洗脐部,用药粉0.25~0.5g敷脐部,每日1次。

因此应当注意,在用药前,家长应先向药店的医生、工作人员或者先阅读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以便能正确地选择给药途径。

采用合理的用药方式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催眠药选用睡前服用;增强胃部动力的药物应饭前服。

同时,为了保持体内血药浓度的稳定,按时用药也是必须的。

2 儿内科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儿内科药物剂型有糖浆剂、干糖浆剂、冲剂、滴剂、果味咀嚼片、缓释片、口服液、糖浆剂、混悬剂、颗粒剂、贴剂等。

其中新剂型的出现,主要是在口感和外观上进行改变,降低了儿童用药的排斥心理,增加了儿童用药的主动性。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探讨论文(共2篇)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探讨论文(共2篇)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探讨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探讨小儿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

因此,儿科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

但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目前依然存在。

现对小儿用药安全常见问题作一分析,以及对如何合理用药作一探讨。

一、小儿用药问题分析1、解热镇痛药的滥用发热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解热药是儿科常用药物。

原则上3个月以下的小儿发热应慎用解热药,在物理降温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外用栓剂以减少副作用。

当前适用于小儿解热镇痛药品种剂型相对较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小儿解热药中最安全的品种。

但在我国已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有近百种抗感冒或解热镇痛药中含有扑热息痛,除少数为单方制剂外,绝大多数是复方制剂。

在非处方消费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超过推荐剂量使用,甚至把退热药当预防性药用。

而有些临床医生,由于对复方制剂成分了解不够,易造成该药的重复使用而使药物使用过量,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小儿,更易造成肝、肾、血液系统等器官的损害。

2、抗生素的滥用目前这个问题非常普遍。

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复杂,其中家长想为孩子快速治愈疾病的迫切期望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者,门诊治疗时家长经常点名要抗生素,且越贵越好,医生为迎合患儿家长心理,无原则满足其需要,进而大量使用抗生素。

这种滥用首先体现在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

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儿童,不究其因,先用抗生素,特别是针对上呼吸道感染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但有调查结果报道表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论文修订稿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论文修订稿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论文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摘要:儿童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

因此,儿童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

但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目前依然存在。

现对儿童用药常见问题作一分析,以及对如何合理安全的用药作一探讨。

关键词:儿童用药常见问题合理用药安全性1前言儿童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儿科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但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目前依然存在.现对儿童用药常见问题作一分析,以及对如何合理用药作一探讨.2正文1?儿科用药常见问题抗生素的滥用目前这个问题非常普遍。

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复杂,其中家长想为孩子快速治愈疾病的迫切期望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者,门诊时家长经常点名要抗生素,且越贵越好,医生为迎合患儿家长心理,无原则满足其需要,进而大量使用抗生素[1]。

这种滥用首先体现在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

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儿童,不究其因,先用抗生素,特别是针对上呼吸道感染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2],但有调查结果报道表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3]。

虽然孟黎辉等报道的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4],但仍高于卫生部规定的使用抗生素控制在50%以下这一标准[5]。

其次,对于儿童腹泻也存在较多不恰当的抗生素治疗。

小儿感染性腹泻%~%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减轻症状也不能缩短病程,反而易导致二重感染和增加耐药性,但临床实际情况中抗生素的应用较为普遍。

试论儿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用药

试论儿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用药

试论儿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用药目的分析儿科用药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并结合问题所在探讨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起,对儿科用药方面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管制。

研究从我院儿科科室2009年7月~2010年2月(执行用药规范管制后)收治的患儿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选取2009年1月~6月(未执行用药规范管制前)收治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

通过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儿的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对比。

结果经研究,从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药物,对保障药物治疗效果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积极影响。

标签:儿科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由于儿童年纪过小,生理上多方面功能均与成人有明显出入,如内分泌、神经、肝、肾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儿童在防御外界疾病方面的能力较弱,染病概率也较大[1]。

此外,因为小儿肾功能仍未完全发育,因此在对于药物的代谢能力以及排泄能力较弱,所以在治疗儿科疾病时,若临床医师未指导儿童合理用药,极易引起药物副作用、药源性疾病等。

研究通过分析实行用药控制前后的儿科用药情况,从而掌握儿科的用药特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观察组:本组60例研究对象为儿科于2009年7月~2010年2月收治的患儿,其中包括33例男性患儿与27例女性患儿,年龄6个月~12岁,平均为(6.88±1.96)岁;②对照组:本组60例研究对象为儿科于2009年1月~6月收治的患儿,其中包括30例男性患儿与30例女性患儿,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7.10±1.62)岁;经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通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的差异情况,分析儿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观察组所采用的的用药合理性管理方法。

浅谈儿科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合理用药【关键词】儿科;合理用药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脏器功能以及酶系统、免疫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与成人不尽同,较成人产生不良反应增多[1]。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2]。

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3]。

如何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每一名医务人员应该思索的问题。

本文就本人儿童用药经验结合国内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1 儿童药物体内过程特点1.1 药物的吸收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

新生儿胃酸浓度低,排空时间长,肠蠕动不规律。

新生儿肌肉量少,末梢神经不完善,肌肉给药则吸收不完全。

经皮肤给药时,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比表面积大,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

1.2 药物的分布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

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婴幼儿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较成人低,而细胞内液浓度较高。

此外,新生儿的血-脑屏障不完善,多种药物均能通过,可以使之毒性增高。

1.3 药物的代谢肝是人体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新生儿肝药酶系统不成熟,直到出生后8周,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常成人水平,对于靠微粒体代谢酶系统灭活的药物敏感。

另外,新生儿若大量给予氯霉素有可能引起中毒反应,导致灰婴综合征。

1.4 药物的排泄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而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变化。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肾血流量低,新生儿只有成人的20%~40%,出生后2年大致接近成人值;肾小管分泌酸能力低,尿液pH值高,影响碱性药物排泄。

因此可能导致肾排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消除减慢,易致蓄积中毒。

儿童合理用药论文

儿童合理用药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 (设计) 题目: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儿童用药问题得到普遍重视,本文介绍了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儿童药品的市场现状,并根据儿童药品不合理应用所带来的危害,浅谈儿童合理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关键字】儿童用药原则注意事项药品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类疾病的一类重要物质。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性医院非儿科专业的临床医生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儿童患者。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药物的应用方面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是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因此,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合理用药对确保儿童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1]1 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各系统和器官未成熟,新陈代谢旺盛,水盐转换率较成人快,但对水及电解质的调节功能却较成人差,应用利尿剂时易产生电解质紊乱,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身体总水量和细胞内液量较成人高,脂肪含量比例较低,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药物的反应不仅存在量的差异,也可能有质的区别,所以对成人疗效较好的药物,对儿童却不一定可用。

然而一般患儿家长对医学药学知识掌握相对较少,而且市面上真正适合应用于儿童的药物品种、规格有限,因此用药安全备受关注,对儿科药师的要求也更高。

2 儿童药品的市场现状2.1是儿童药品成本高、利润薄。

儿童用药由于生产的小批量、多批次、工艺相对复杂,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同时,其开发周期较长,利润较低,不少制药企业不愿意生产儿童用药。

与成人用药相比,儿童用药的科研经费投入也很有限。

2.2 儿童药品临床难度大。

在临床研究上,对于儿童的一些病症,相应的服药剂量等缺乏有针对性的、可供查询的资料;研制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有志愿者配合,但在儿童药品的开发中,寻找儿童受试者往往比较困难。

有些药的计量单位标示不明确,只是大约的用量,也使家长难以把握。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经验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白 岩河北省肃宁县肃宁镇卫生院 河北省肃宁县 062350【摘 要】儿科医生合理用药,这是儿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

儿科用药必须制定科学、结合实际、切实可行和医药界推崇的方案,尽量追求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和治愈的手段。

本文就为什么要进行儿科合理用药的探究、国内儿科用药发展趋势,以及儿科如何合理用药谈了一些经验性的见解:如严格诊断病证,准确出具药物处方;注意患儿个体差异把握恰当的剂量,摸清儿童特点决定给药途径;做好病原学监控工作;剂型选择应科学可行;抗生素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选用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来指导用药;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防止用药过度等。

【关键词】儿科用药;用药探究;合理用药;经验见解合理用药这是医务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其概念民涵盖的意义必须依据所患疾病类型、患者病征和最新药理学理论开出科学的用药处方,随后采用理想的药物或制剂用于患者的过程。

给药过程必须制定科学、结合实际、切实可行和医药界推崇的方案,尽量追求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和治愈的手段。

临床实践过程中,常见儿科患者呈现出一个特殊群体,绝对不可看成是成人给药的缩小版。

儿科临床注意区分儿童所处的年龄状况,清晰地划分出婴幼儿、新生儿和早产儿群体,注意其在解剖、病理和免疫等与成人存在明显的差异等特点,上述差异体现在年龄愈小,给药后在儿童体内代谢过程存在的差异呈现增大的趋势。

而儿科诊治合理给药也是常常被采用的方法,药物在疾病治疗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有害的副作用。

临床上,常常也会因用药不当引发许多医患纠纷,可见合理用药引起社会药学界和人们的普遍关注,合理用药是完成治疗疾患的重要环节,能够准确地反馈治疗效果,否则,引发不良反应在所难免。

要开展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探究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机理。

1 儿科合理用药1.1 儿科合理用药其特殊性儿科合理用药其特殊性取决于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

当新生儿周岁成长过程内,生长发育迅猛,仅体重就可增加3倍左右。

儿科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

儿科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

儿科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科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采取合理用药措施。

同时,在相同的时间段选取选取113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医院常规儿科用药措施。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其他不良反应等)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儿科合理用药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合理用药;分析探讨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他们对于药物的耐受和代谢能力普遍较差,本身抵抗力也不高。

在治疗儿科患者时,如果滥用药物,很可能导致儿童对药物产生强烈的不良反应,甚至威胁儿童的健康[1]。

因此,儿科合理用药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医院比较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儿科合理用药进行探究分析,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中,包含67例男患者和48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3天到1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2.3)岁。

患者住院时间在7天到31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3.2±4.5)天。

在相同的时间段选取选取113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包含61例男患者和5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5天到1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7)岁。

患者住院时间在6天到32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3.1±4.2)天。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用药措施。

研究组患者采用合理用药措施,首先医院制定出严格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要求每一位医生必须严格按照用药安全管理进行用药。

我国合理用药儿科临床论文

我国合理用药儿科临床论文

我国合理用药儿科临床论文即使在美国,许多用于儿童的药物没有许可证或者是超说明书(offlabel)用药。

一项英国的研究显示,有1/3的家长承认在儿童住院期间被使用了1种甚至更多种没有许可证或超岀说明书的药物;其原因在于:①儿科药物临床研究较难开展,目前许多药物说明书缺乏儿童用药指导信息;②缺少儿童用药相关指南和法律依据,导致儿童用药的科学性差,儿科医师通常采用的是经验性用药。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临床药物合理应用定义为:患者所使用的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释义”中有关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则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WHO和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U. S. HealthManagementSciencesCenter, MSH)针对合理用药的具体内涵制定了合理用药的7项生物医学标准: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使用及价格对患者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⑥药品调配及提供给患者的药品信息无误;⑦患者遵嘱情况良好。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是获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最经济的药物利用和最低的药物不良反应。

3. 1WH0和部分国家对儿童合理用药的建议和措施WHO于xx年12月发布了12条关于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的核心政策和干预措施。

近年来,促进儿童合理用药里程碑式的进展包扌4 xx年WHO成立“为儿童更好用药”的国际联盟;xx年由欧盟、世界卫生大会和WHO共同推进“量身定制儿童药物”的宣传运动,并提出《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等;xx年4月,WHO发布了《母亲和儿童的重点药物目录》,提出这些药物是基于全球疾病负担和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证据。

其中,儿童重点药物目录中包括治疗肺炎、腹泻、疟疾、新生儿脓毒症、艾滋病和肺结核的药物,同时也包括儿科姑息护理、艾滋病与结核病的预防以及新生儿护理的药物。

抗菌药物论文合理用药论文: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探察

抗菌药物论文合理用药论文: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探察

抗菌药物论文合理用药论文: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探察【摘要】目的对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儿科抗菌药物的科学应用。

方法对我院的558例儿科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用药品种、应用类别和用药频率等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率到达85.7%,其中常用的是阿奇霉素、头孢他啶与头孢哌酮钠等。

结论我院儿科的抗菌药物应用遵循安全有效的用药原则,然而,也存在选药不当与换药频繁等问题,应当加强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引言目前,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成为了患者安全有效治疗的前提条件,其在临床药学上受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能够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细菌耐药性增加以及副反应增多等,从而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带来阻碍。

本文对2009年11月到2010年10月年我院儿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对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探究,从而规范和指导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取自2009年11月到2010年10月我院儿科住院患者558例。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住院天数以及抗菌药物的类别、服用时间、用量、用法、用药依据、用药目的、换药或停药依据等进行调查分析。

1.2 方法:根据《新编药物学》与卫生部临床抗菌药物监测网的相关标准以及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儿科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判断。

以适应证、细菌敏感性、疗程、配伍、剂量、用法、不良反应以及禁忌证等为依据将儿科抗菌药用药划分为合理、基本合理和不合理三类。

2 结果2.1 病例基本情况: 儿科患者558例,其中男368例,女190例;年龄最小6天,最大13岁,平均年龄4.5岁;平均住院天数8天。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58例患者中,478例患者服用了抗菌药物,占总病例的85.7%;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是758.6元,占总平均费用的62.3%。

药学毕业论文—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

药学毕业论文—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

【摘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脏的解毒和肾脏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还不健全。

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差异很大,用药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不良反应。

据报道,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

9%,约是成人的两倍。

我国每年新增加聋哑儿3万左右,50%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因此,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应当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特殊人群,用药原则1.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期指自出生后到14岁的年龄阶段.儿童时期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的侵袭防御能力较差,因此比成人更易罹患疾病;同时由于儿童的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品的清除能力差,且对药品的敏感性较高极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2.儿童用药体内过程分析(1)药物吸收儿童的胃酸偏少,胃酶活性较低,胃排空迟缓,肠蠕动不规则,特殊转运能力弱,某些易受胃酸、胃酶和肠道酸碱度影响的口服药物,儿童的吸收量较成人多,如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因不易在新生儿胃内分解可吸收60%以上,而成人仅吸收30%。

皮肤外用药时,由于儿童的皮肤娇嫩,比表面积大,血管丰富,药物容易透皮吸收,皮肤破损时吸收量就更多了.曾有治疗尿布皮炎用硼酸溶液湿敷,发生病儿中毒死亡的报道。

因此,儿童皮肤用药切勿过量.(2)药物分布药物的分布特点与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因为只有当药物进入某一组织器官并达到某种必要的浓度时,才会出现药效,因此只有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有所了解,才能正确有效地指导用药。

影响在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

而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且婴幼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大,细胞外液较多,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血中白蛋白、球蛋白水平较低,蛋白与药物结合的能力较低,两者均可导致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加,继而引发不良反应。

探讨儿科的合理用药

探讨儿科的合理用药

探讨儿科的合理用药由于小儿的身体、心理不成熟及疾病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及有效性都有各种各样的影响,故合理用药对于小儿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标签:合理用药;儿科;新生儿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特别是对于小儿患者,由于小儿尤其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市场对儿科专用药物剂型的开发程度不够、不适当的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儿科用药复杂化的局面,出现了更多不合理用药,如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太多,适应证过宽或失控,药物品种选择失当,用药方法不当等。

一、小儿的药物代谢特点1、吸收新生儿早期胃酸pH较成人低,口服给药时,某些弱酸性药物服用后血药浓度高于成人。

新生儿胃排空速率一般比成人慢,且受出生后月龄、哺乳方式、食物及某些疾病等因素影响。

另外,由于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体表面积大,当通过皮肤给药时,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1]。

2、分布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在血浆中浓度高,婴幼儿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血浆中浓度较成人低,细胞内液浓度较高。

婴幼儿药物-蛋白结合能力比成人低,可导致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尤其是新生儿,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一些游离型药物可自由通过,一方面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另一方面也能导致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3、代谢新生儿肝药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特别是早产儿肝微粒体羟化酶功能差,易导致羟基代谢的药物消除减慢,在体内蓄积。

新生儿自然出血或颅内出血不宜长期使用VitK(一般不超过3d),否则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4、排泄小儿尤其是新生儿,肾脏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肾排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消除减慢,易致蓄积中毒。

二、小儿各阶段的用药特点1、新生儿皮肤薄,局部用药吸收较多,勿引起中毒。

口服药物由于肠胃吸收的差别很大,应区分使用,应慎用磺胺药、氯霉素等药物。

2、婴儿吞咽能力差,口服应注意误入气管;止泻剂、吗啡、杜冷丁等药物易引起中毒,一般不应使用;但该期对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药,耐受性都较大,年龄愈大,剂量也相对偏大。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145儿童合理用药探讨姜 艳(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9)摘 要:目的:分析我国儿童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尽管我国相继出台了保障儿童临床用药的相关政策,但是目前我国儿童临床用药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在进一步实施和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需要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企业、医疗机构、患者全面参与、相互配合的联动管理体系以保障临床儿童用药安全。

关键词:儿童用药;临床使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姜艳,女,生于1980年,四川江油人,本科。

儿童临床用药是维系儿童生命安全和保障儿童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规范儿童临床用药对于防治儿童疾病、满足儿童诊疗需求、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儿童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社会矛盾,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1 我国儿童临床用药相关政策与法规概况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儿童临床用药面临的难题,但尚不能完全适用于儿童临床用药。

如在定价时儿童药品按照差比价原则基本低于同类成人药品,这难以激发药品生产企业研发生产儿童药品剂型和规格的积极性;此外,药品注册管理部门也曾发布正式文件,提出不再批准有关减少药品规格的变更申请。

药品使用环节出台政策文件较少、流通环节尚未有更多明确的操作性文件、部门之间政策不协调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药品的使用。

2 我国儿童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2014年以来,虽然我国儿童药品在鼓励研发生产、优先审评审批、支持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儿童药品的品种、剂型、规格不足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儿童患病人数可占患病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可见儿童患病比例是相当大的,儿童用药的消费市场也十分巨大。

但是我国目前仅有10余家制药企业专门生产儿童用药,仅约占我国制药企业的1/600,儿童用药一直供不应求。

儿童合理用药重要性的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重要性的探讨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Y1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的组织结构方面和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在迅速的走向成熟和完善。

对于年龄越小的儿童,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

对于儿童来说,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成速度,每个阶段的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发育阶段的障碍都可能影响以后的发展,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要求要严格规范治疗方法,从而为儿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婴幼儿生理特点表明,其各种组织器官还有他们的生理功能发育都还没有成熟,体内酶系统发育也尚不健全,因此,相对于成人,他们对药物的吸收、排泄等过程都有很大的差异,婴幼儿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其体表面积较大,皮肤薄嫩,皮肤角层化薄,局部用药过多或用药时间过久易导致毒性反应。

新生儿液体占体重比例大,水盐转换快,但对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差,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一些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沉淀导致神经系统反应,同时肾及肝脏的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较低,可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相对高发。

但是在临床上,儿童药物的滥用,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对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所以儿童合理用药及其重要的[2]。

掌握儿童不同阶段的生理特性,正确指导儿童用药,预防疾病,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2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分析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主要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该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无需使用抗生素,对症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然而目前临床上,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早期具有相似的症状,部分医生为追求治疗效果,几乎为所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都使用了抗菌药物[3]。

严格来讲,抗菌药物属于无指征应用,仅少数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患儿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才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预防、无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对无细菌感染的患儿不仅无法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而且会导致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药物治疗中合理用药的探讨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儿童药物治疗中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分析药物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在儿童用药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生理功能还不成熟,用药隐患和风险比成人大得多。

因此,应指导儿童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一、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1、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儿童用药成人化:我国儿童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门适于儿童的药物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导致儿童用药成人化。

绝大多数儿童用药都是与成人用药相同的品种和规格,只是在剂量上进行调整。

近年来,虽然儿童药品市场不断在开发,儿童口服制剂已有所增加,但针剂和注射剂几乎没有儿童剂型。

儿童用药的使用说明不规范:目前,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

一些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的用法、用量大都是“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等,过于简单。

未经许可的或超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药:由于缺乏合适的制剂和儿童临床试验困难,临床上还有儿童在接受未经过许可或超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药,而且在全世界都普遍。

儿科治疗药物临床试验几乎是空白:尽管目前儿科临床试验仍存在较大困难,但随着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监管和执行力度的不断增强,儿科临床试验将日趋完善,最终实现基于儿科临床试验证据为儿童提供最佳治疗方案的目的[8]。

儿童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由于临床试验的局限性,许多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未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会出现,特别是某些儿童特有的不良反应,由于信息缺乏,加之临床用药的复杂性以及儿童自身对不良反应不能主观表达,容易被忽视或误判而引起伤害,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

2、儿童用药问题产生的原因国内企业对儿童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有限。

我国儿童药品的研制、供应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专为儿童研制的药物不多,这就造成临床多以成人剂量减量给药。

由于儿童用药受年龄段的制约,只能实行小批量生产,而且工艺要求又比较高,利润率相对较低,使得许多药品生产厂家根本不愿涉足儿童专用药品生产。

许多新药虽然也用于发生在儿童期的疾病,但试验目标人群不是儿童,使得对儿童的有效性或安全性知之甚少,儿童不能受益于这些新药。

用药常识缺乏导致家庭用药不当。

家庭用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用药引发不良反应和中毒,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用药不当导致的。

家长对治疗的方法、药品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而且随着药品种类增加,家长理解程度逐渐降低,这些都将导致家庭用药不当,最终造成对儿童身体的伤害。

二、儿童用药问题的解决对策1、加强立法与监管打击药品犯罪,为保障儿童用药权益,必须加强药品立法与监管。

政府必须严厉打击通过药品牟取利益的行为,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的法律法规也需逐步完善,出台相关药品召回和补偿救济措施。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制定出适合我国儿童的用药目录。

对于上市药品,加强审批力度,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药品经营活动。

全面保证药品的质量,保障儿童用药的合法权益。

2、丰富儿童用药剂型儿童在不同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胎龄小于38周的为早产儿;胎龄大于38周的为正常胎儿;出生后0—30d的为新生儿;1—24个月的为婴儿,2—6岁的为幼儿;6—12岁的为儿童。

我国儿童的用药情况显示,我国处方在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上尚缺乏各项分类指导,儿童用药覆盖的范围非常广,但是适合儿童的剂型却不多。

根据WHO提出的要求,对于理想的儿童用药剂型,应该是儿童能够方便、快捷、可靠地给药,具有灵活性、适应性且能够方便可靠地计量。

制药公司在剂型选择上,尽可能地针对儿童不同年龄段进行制药。

最好可以选择半衰期相对较长的一些衍生物,减少服药次数,这样可以增加儿童用药的依从性,使家长、患儿和医生都容易掌握。

还有就是要考虑到儿童的6个阶段,并建议研制出每个时期最佳的使用剂型,使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

因此,制药公司需要在这方面努力,我们的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同时予以财政支持,加快企业在这方面的突破。

3、加强国际合作和临床研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美国FDA规定上市药品和注册新药需要做儿童群体临床试验。

通过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儿童用药这方面的大量可靠的信息,为我国儿童用药的评价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依据。

同时对我国而言,应进一步加大儿童用药的研究力度,在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而又不违背伦理的前提下,推进具有创新手段的儿童用药临床试验。

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服用剂量等进行科学评价,使得上市药品合理应用于患儿,满足临床需求。

虽然开展儿童用药评价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运作,一定会解决儿童用药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合理用药,使更多的儿童受益。

4、加强儿童用药合理性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可以总结为:辨明病情,有的放矢;选药慎重,把握剂量。

只有正确合理的用药,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副作用。

儿童要慎用激素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等,若长期使用会导致儿童骨骼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

在用药量上,最好使用儿童专用药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给药,家长不能擅自改变儿童用药量。

医药师应充分了解儿童不同发育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药物的特殊反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坚持合理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例如,能喂奶的小儿,胃肠给药较安全,应采取口服给药;选择静脉注射时,一定要控制滴速,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选择外用给药时,因儿童皮肤角质层薄,药物容易透皮吸收,引起中毒,因此药物不可涂得过多,用药时间也不能太长。

三、结语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针对各种疾病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

儿童时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阶段,其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是促进其儿童疾病康复、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我们应努力完善用药方面的漏洞,将儿童用药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儿童健康。

作者:冯钱莉第2篇:促进我国儿童合理用药的有效管理的几点建议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的部分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且个人的免疫力以及对外来因素的抵抗力均较成人低,现有的部分药物用于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特征较之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儿童药与成人用药就需要区分开来,医师在开具处方时要特别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既要保证药物能够起到理想的疗效,也要确保儿童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1]。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许多器官、系统都未发育完全,其肝、肾以及免疫系统等对有害物质的清理能力以及排除能力均较低下,因而儿童患病后一般较成人严重,同时适用于成人的药物用在儿童身上后,药效更低且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大大增加。

同时,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对药物的清除以及代谢能力表现出非线性的差异,这又增加了医师对儿童合理用药的难度[2]。

该文就促进我国儿童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儿童合理用药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1我国儿童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儿童用药的市场需求量大,部分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增加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便是人口众多,这一点也体现在儿童群体上,因此儿童用药的市场需求量也就非常庞大。

根据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来看,0~14岁的儿童数量已经达到了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这么大的儿童人口基数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儿童用药市场需求量是巨大的,也就意味着要推动我国儿童合理用药事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阻力,对我国整体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3]。

目前,我国儿童群体不仅数量巨大,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加之计划生育导致人们普遍宠爱孩子,由饮食习惯引起的儿童疾病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离开家乡前往较为发达城市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大,留守儿童出现心理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因此,近些年来,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以往难以见于儿童的疾病在儿童以及青少年群体中呈现出发病率上升的趋势,但相关用于儿童的药物却并没有明显增加。

缺乏专用于儿童的药物,部分药物不够规范合理虽然我国儿童用药的市场需求量大,但专用于儿童的药物种类及数量却非常缺乏,在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专用于儿童的药物却只有60余种,根本不能满足儿童用药的庞大需求,这也就导致医师在开具儿童用药的处方时,不得不将部分成人用药用于儿童,同时在用药的剂量上也只能根据个人经验判断[4]。

同时,我国的许多普通药品并没有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在为儿童用药时,往往是将药片磨成粉末后再根据药师的经验进行细分,或是将一片药物分成几份后再进行细分,这就导致用于儿童的药物常常存在剂量不合理的问题,也就使得药物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以及对药物的浪费。

而在许多的药品说明书上,并没有明确写明对儿童用药的具体剂量,更多的则是以“儿童用药酌减”“儿童用药遵医嘱”等类似的不确定性语句代替,这无疑也降低了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儿童合理用药的有关管理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完善的、单独的、有针对性的儿童用药管理法规,现行的药品管理制度也没有对儿童用药的研发进行有效管理与规范,有关的药品管理规定也只是主要针对儿童用药的信息进行管理与规范。

同时,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抗生素使用的相关管理没有得到规范。

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在对50余家医院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后,抗生素用于儿童的使用率占到了80%左右,甚至有许多地区对抗生素使用的频率达到了90%~98%,儿童用药的不合理率高达50%左右[5]。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菌株大量产生,对治疗感染、炎症等一类疾病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患儿在再次患病后更加难以治愈,相关药物的药效大打折扣,无法快速有效地控制住病情。

此外,还有一个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便是滥用注射剂。

由于许多基层医师以及患儿家长对滥用注射剂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治疗如发烧、感冒以及部分炎症时,许多医师及患儿家长均愿意选择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如卫生院、诊所等采用静脉给药的治疗方式更加常见。

2促进我国儿童合理用药的有效管理的几点建议扩大儿童专用药市场,加强对上市药物的监测解决儿童合理用药问题的首先任务便是扩大儿童用药的市场,要让医师在开具处方时有药可用,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儿童药物。

补上儿童专用药物的市场缺口,医药企业也要增加对儿童用药这一方面的研发投入,保证能够用于成人的药品在对儿童使用后也能达到预期的疗效,且无较大的毒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