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结案概述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试重点梳理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试重点梳理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试重点梳理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接案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3.面谈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达成初步协议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决定工作进程,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5.资料收集的内容: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6.资料收集的途径: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咨询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利用已有资料问卷调查7.接案注意事项: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自杀/性暴力/虐儿/离家出走则要越过接案,直接进入危机干预)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二.预估(决定介入的策略发生在这一步骤)1.预估的主要任务: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涵三.计划1.制训计划原则: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尊重服务对象意愿详细而具体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2.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3.介入行动: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四.介入1.介人类型:直接介入问接介入综合介入2.介入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个别化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五.评估1.评估的目的: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基本原则

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实务结案是社会工作者在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任务后,对该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的过程。
结案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工作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依据和参考,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在社会工作实务结案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一、客观公正原则社会工作实务结案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结案过程中应该客观地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和成效,不能个人情感和主观认识左右判断。
只有客观公正地评估工作,才能得出真实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二、问题导向原则社会工作实务结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
结案过程中,需要明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只有将问题解决好,工作才能取得实际成果。
三、系统全面原则社会工作实务结案要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结案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地考虑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包括工作的内容、方法、过程、效果等。
只有全面分析和评估工作,才能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社会工作实务结案应该与理论相结合,联系实际。
结案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评估工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经验总结原则社会工作实务结案要总结工作经验。
结案的过程中,需要总结和归纳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工作成果的得失,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只有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六、参与合作原则社会工作实务结案需要多方参与和合作。
结案的过程中,应该与相关人员和机构进行积极的合作,共同评估和总结工作,让更多的声音和意见参与进来。
只有多方参与合作,才能得出更全面和客观的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公正、问题导向、系统全面、理论联系实际、经验总结和参与合作等。
社会工作者在结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这些原则,确保结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社会工作结案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理解社会工作结案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社会工作结案的过程和技巧。
3. 能够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结案策略。
4. 提高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结束服务关系的专业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或社会工作者教学准备:1. 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
2. PPT或投影仪。
3. 案例分析材料。
4.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接案、预估、计划、介入等。
2. 提问:结案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二、教学内容1. 社会工作结案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解决,或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时,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 意义:巩固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新生活;维护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形象;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
2. 社会工作结案的过程- 评估: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评估服务对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讨论结案:与服务对象讨论结案的时间和方式,达成共识。
- 实施结案:根据双方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
- 后续跟进: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服务对象适应新生活。
三、案例分析1. 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结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社会工作结案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提问:如何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结案策略?二、教学内容1. 社会工作结案策略- 提前告知:在服务过程中,提前告知服务对象结案的时间和方式,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 加大会谈期间隔:逐步增加会谈时间间隔,让服务对象适应没有社工帮助的环境。
- 处理好离别情绪:引导服务对象回顾整个个案服务过程,增进其自信心。
- 转介: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转介服务,帮助其继续接受专业帮助。
社会工作结案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结案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结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完成一项社会工作任务后,对
该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并最终确定是否结束该项工作
的过程。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结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所服务的个案或群体进行
全面的评估和总结。
这包括对个案或群体的背景、需求、问题、资源、服务过程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便对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估。
其次,结案也涉及到对社会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
社
会工作者需要对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看是否达到
了预期的效果,是否解决了个案或群体的问题,是否提高了其生活
质量。
此外,结案还需要对所使用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和
反思。
社会工作者需要回顾自己在工作中采取的方法和技巧,分析
其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教训。
最后,结案也包括对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总结,并提
出改进的建议。
社会工作者需要识别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社会工作结案是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的过程,通过结案,社会工作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考点:结案.doc

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考点:结案结案的类型结案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根据双方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而采取的行动。
结案的类型包括:目标实现的结案;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原因的结案;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结案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整个助人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方面,主要任务包括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解除工作关系、做好结案记录、跟进服务。
总结工作总结工作即通过评估有目的地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
2.巩固已有改变(1)回顾工作过程。
(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3)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3.解除工作关系解除工作关系并不是说社会工作者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有任何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
如果服务对象还需要其他服务.社会工作者应给予转介。
4.做好结案记录结案记录的内容包括:服务对象何时求助、求助原因、工作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服务、服务对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结案、社会工作者的评估和建议等。
5.跟进服务(1)跟进服务的意义。
跟进服务重点要了解服务对象在结案后的情况,以便提供必要的帮助。
跟进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知道服务是否真正有效,也使服务对象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关心,增强他们继续改变的动机和信心。
(2)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
包括电话跟进、个别会面、集体会面、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等。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结案是一个转折性事件,意味着服务对象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工作的结束和另一种新经验的开始。
服务对象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两极情感反应,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产生的失落、难过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充满兴奋、希望和成就感等正面情绪。
对此,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在结案期服务对象可能会有的负面反应,并在结案阶段审慎处理,采取步骤与方法让服务对象适应和接受结案即将到来的事实。
具体方法包括:(1)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使其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社会工作结案流程

社会工作结案流程一、啥时候可以结案呢。
在社会工作里呀,结案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的。
有几种情况就说明差不多该结案啦。
一种是工作目标达成了,比如说帮助一个失业的人重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那这个目标就实现了,就可以考虑结案喽。
还有就是服务对象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咱的帮助了,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自己的生活啦,这时候也能结案。
不过有时候也会有点无奈的情况,像资金没了,没办法继续提供服务了,那也只能结案。
二、结案前的准备。
在真的结案之前呀,咱得做不少准备工作呢。
咱得先跟服务对象好好聊一聊。
得告诉他们为啥要结案啦,不能突然就说结束就结束,那多伤人家的心呀。
比如说“亲爱的,咱们刚开始定的目标已经达到啦,你现在已经很厉害地能自己处理那些事情了,所以咱们的服务也快到结尾的时候啦。
”而且这个聊天要很真诚,让服务对象能感受到咱们是真的为他们好,不是不想管他们了。
还要对整个服务过程做个回顾。
就像讲故事一样,把从最开始怎么认识服务对象,中间做了哪些努力,服务对象有了哪些改变,都和他们一起回忆回忆。
这不仅是对服务的总结,也能让服务对象更清楚自己的成长历程。
比如说“你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你有多害怕和人交流吗?现在你都能在好多人面前演讲了,这变化可太大啦。
”另外呢,得把相关的档案资料整理好。
这些资料可都是宝贝,记录了服务的点点滴滴。
要把那些重要的信息、评估结果、服务计划啥的都整理得规规矩矩的,就像把自己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放在盒子里一样。
三、结案时的操作。
到了真正结案的时候啦,这也是很有讲究的。
要举办一个小小的结案仪式。
这个仪式不用特别隆重,但要有那种温暖的感觉。
可以大家坐在一起,吃点小点心,然后互相说说心里话。
服务对象可以说说对这段服务的感受,咱们社工也可以表达对服务对象的祝福。
比如说“宝贝呀,虽然咱们以后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经常见面了,但我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还要处理好服务对象的情绪呢。
有些服务对象可能会很舍不得,甚至会有点担心以后自己又不行了。
社会工作结案与评估

社会工作结案与评估
社会工作结案与评估是社会工作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结案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完成某项工作后,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并决定是否继续跟踪和干预。
评估是指对社会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改进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社会工作结案同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评估: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涉及的个案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包括对个案的需求、资源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2. 建档归档:对于已结案的个案,需要做好建档归档工作,以备日后需要查阅或跟踪。
3. 撤离:对于已经完成工作的个案,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撤离,即撤销与该个案相关的服务和干预。
4. 案例总结: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对已结案的个案进行总结,以便日后参考和借鉴。
社会工作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标准: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评估标准,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工作的效果。
2. 评估方法:社会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自我评估等,以便获取客观的数据和信息。
3. 数据分析: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
4. 评估报告: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撰写评估报告,向上级领导和
相关机构反馈工作成果和问题,以便改进和提高社会工作的质量。
社会工作结案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社会工作实务——结案二、课程目标:1. 了解结案的定义、类型和意义。
2. 掌握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注意事项。
3. 学会识别和处理服务对象在结案阶段可能出现的正、负面反应。
4. 提升结案技巧,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三、教学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或社会工作从业者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案例分析材料3. 小组讨论材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 以案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结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讲授(30分钟)- 结案的定义:讲解结案的概念,阐述结案的意义。
- 结案的类型:介绍结案的三种类型:正常结案、提前结案和延期结案。
- 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评估、总结、巩固和跟进。
3. 案例分析(20分钟)- 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服务对象在结案阶段可能出现的正、负面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1. 回顾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 结案技巧训练(30分钟)- 技巧一:识别和处理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讲解如何识别和处理服务对象在结案阶段可能出现的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和忧郁等负面反应。
- 技巧二:巩固和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功能:讲解如何通过回顾工作过程、强化已有改变和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来巩固和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功能。
3. 结案报告撰写(2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结案报告。
4. 课堂小结(10分钟)-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结案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 学生对结案理论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结案报告的质量。
八、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结案的其他技巧。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结案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九、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社会个案工作——评估与结案的三项重要任务

社会个案工作——评估与结案的三项重要任务随着服务目标的逐渐实现,社会工作服务就进入最后的阶段——评估与结案。
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仍有三项重要任务需要完成;结案、成效评估和跟踪服务。
(一)结案在服务进入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面临的工作重点是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结案工作。
一般情况下,出现以下5种情况之一就可以结案:一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实现;二是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四是服务对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者服务机构解决;五是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对于三、四、五这3种情况,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结束服务,同时还需要与其他服务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联系,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合适、必要的服务。
在结束阶段,服务对象面对专业服务的结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
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服务工作的结束,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4项工作:是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是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三是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服务对象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四是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结案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以下3种:一是直接告诉服务对象。
在最后一次服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根据双方商讨的结果直接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个案服务活动。
二是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
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如从原来的一周一次延长到两周一次,让服务对象逐渐适应个案工作的结束。
三是变化联系的方式。
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个案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把面对面.的直接服务转变...成非面对面的一般帮助。
例如,从原来的直接面谈转变成电话或者网络交流。
(二)成效评估个案工作是否具有成效?哪些方式有效?哪些方式需要改进?这些都需要经过评估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社会工作者结案步骤

社会工作者结案步骤
社会工作者结案步骤如下:
1. 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社会工作者需要收集和整理有关案件的所有文件、记录和报告,包括个案信息、家庭史、社会资源利用情况等。
2. 分析和评估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分析和评估收集的信息,确定家庭或个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
此步骤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
3.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分析和评估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策略和计划实施的步骤和时间表。
4. 安排服务提供:根据工作计划,社会工作者需要安排服务提供,包括进行家访、介绍社会资源、组织参加社区活动等服务。
5. 追踪和监督:社会工作者需要追踪工作进展和服务提供情况,监督服务的有效性和结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策略。
6. 总结和评估工作:在服务结束之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总结和评估工作成效,为结案做准备。
7. 结案:经过共同努力和合作,社会工作者可以完成工作计划并达到预期的结
果。
在达到预期目标之后,社会工作者可以结案。
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基本原则

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基本原则一、前言社会工作实务结案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评估和总结社会工作的效果,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基本原则,以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二、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核心原则之一。
在结案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避免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估和总结社会工作的效果。
同时,在评估和总结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客户和相关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2.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是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在评估和总结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社会工作效果产生影响的情况,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些因素包括客户自身特点、家庭背景、环境条件、社区资源等等。
3.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社会工作实务结案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在评估和总结过程中,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以确保社会工作效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同时,在评估和总结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工作的目标、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的因素。
4. 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在评估和总结过程中,应当制定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便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在制定建议和措施时应当充分考虑客户自身特点、家庭背景、环境条件等因素,并且与客户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充分沟通。
5. 透明度原则透明度是社会工作实务结案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在评估和总结过程中,应当公开透明地向客户及其家庭成员解释评估结果,并且向相关利益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同时,在公开透明地进行评估和总结时应当注重保护客户隐私权,避免泄露客户敏感信息。
三、结论社会工作实务结案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其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评估和总结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性、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透明度等基本原则,以确保社会工作效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践中应当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提高社会工作实务结案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完)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掌握重点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或步骤。
掌握重点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因此,成功的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1.什么是接案?当服务对象遇到困难前来社会服务机构求助时,负责接待的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即“接案”。
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的大致步骤具体过程详细内容主要内容(一)接案前的准备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服务对象的类型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主动求助者。
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而不能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这种服务对象是比较了解社会工作机构相关服务信息的人,他们知道机构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
二是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他人转介来的服务对象由于不了解新机构的服务有可能对社会工作者怀有敌意和抵触情绪,甚至拒绝接受新的服务。
三是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他们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人。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一是自愿型服务对象;二是非自愿型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例如,在一个父母因孩子学校生活适应困难而求助的案例中,学生在老师介绍下接受社会工作者的协助,这个学生即是社会工作的实际服务对象。
学生的父母因为感觉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不同,对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处理孩子在性格、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困惑,因而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故需要协助的还有这个学生的父母,因此,“父母”就是“潜在的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结案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社会工作结案技巧与实务二、课程目标1. 理解社会工作结案的概念、意义和目的。
2. 掌握社会工作结案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会处理结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4. 提高社会工作者在结案阶段的沟通能力和服务对象的支持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引言1. 社会工作结案的定义与意义2. 社会工作结案的目的与作用二、社会工作结案的基本步骤1. 评估结案时机2. 提前告知服务对象3. 回顾工作过程4. 强调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5. 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主性6. 处理离别情绪7. 制定后续跟进计划三、社会工作结案技巧1. 提前告知技巧2. 回顾工作过程技巧3. 强调改变技巧4. 增强自主性技巧5. 处理离别情绪技巧四、结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 服务对象否认结案2. 服务对象倒退3. 服务对象依赖4. 服务对象抱怨5. 服务对象愤怒6. 服务对象讨价还价7. 服务对象忧郁五、结案记录的撰写1. 结案记录的内容2. 结案记录的格式六、结案后的跟进与服务对象支持1. 跟进的目的与意义2. 跟进的方式与方法3. 服务对象支持策略七、案例分析1. 结案过程中的成功案例2. 结案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案例八、总结与反思1. 课程回顾2. 个人收获与体会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工作结案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结案技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
4. 角色扮演法:模拟结案场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社会工作实务》2. 案例资料3. 角色扮演道具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3. 角色扮演表现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七、课时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进度安排:按课程内容顺序进行。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
3.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学生在结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社会工作结案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工作结案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社会工作结案的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个案结案原因的能力。
4. 提高学生与服务对象沟通、处理离别情绪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社会工作从业者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个案服务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结案的重要性。
2. 提问:结案有哪些原因?结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二、讲授新课1. 社会工作结案的概念和意义- 解释结案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结案是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强调结案的意义,如巩固服务成果、促进服务对象独立自主等。
2. 社会工作结案的原则- 提出结案的原则,如尊重服务对象、确保服务效果、关注服务对象需求等。
- 结合案例,分析结案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体现。
3. 社会工作结案的方法- 介绍结案的方法,如提前告知、加大会谈间隔、处理好离别情绪等。
- 结合案例,讲解不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结案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结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巩固结案的相关知识。
2. 提问:结案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应对?二、讲授新课1. 结案记录的内容- 介绍结案记录的内容,如服务对象求助原因、提供的服务、服务对象改变情况、结案原因等。
- 结合案例,讲解如何撰写结案记录。
2. 结案后的跟进- 强调结案后的跟进工作的重要性。
- 介绍跟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帮助服务对象适应结案后的生活?2.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结案后的跟进策略。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结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结案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结案记录。
2. 分析一个结案案例,总结结案原因和跟进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结案——助人关系的结束案例:小张初中毕业后勉强考入一所职校,中途因学不下去而退学。
从那以后,小张开始与一群社会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染上很多恶习。
终因参与一起抢劫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
他被母亲保释出来后,母子关系更加恶化,他经常打骂母亲,有几次竟然掐母亲的脖子。
母亲气愤之极,打110报警,并禁止儿子再进家门。
由于母子关系不好,被包藏祸心的“朋友”骗取了两人的身份证,办理了多套手机套餐包月服务,使原本家庭经济就困难的母子俩更是雪上加霜。
为此母亲求助于社会工作者,经过5次与小张面谈,社会工作者又多次做张母的工作,并帮助小张找到了工作。
此时,小张和社会工作者都觉得已经基本达到了当初的服务目标,决定结束专业协助关系。
第一节结案概述一、结案的含义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虽然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协助将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结案工作可以简单从事。
实际上,结案是整个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有机一环,是助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
二、结案的类型 1.目标达成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来源:考试资料网 4.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三、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结案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整个助人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方面,借着结案,社会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变成果,增强他们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将工作成果转化为服务对象的实际行动。
(一)总结工作即通过评估有目的的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
评估整个工作过程,对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介入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将结果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给机构,审慎处理服务对象因结案带来的与分离有关的感受和情绪、做结案记录并写成结案报告。
(二)巩固已有改变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助人自助,确保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巩固下来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是工作者的责任。
工作者要尽力帮助服务对象保持在助人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巩固和增强他们的自我功能。
具体方法有: 1.回顾工作过程回顾工作的过程,是帮助服务对象回顾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
通过这样的回顾,工作者能够帮助服务对象形成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认知,进一步巩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在回顾工作过程中,工作者通过指明和强调服务对象自己取得的成绩来增进他们的自信。
一个对自己有了信心的服务对象,今后遇到问题时其应对行动和表现都会更好。
因此,结案期工作者在给对象带来改变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让服务对象认识到他们自己所拥有的力量,他们在使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要尽力协助服务对象探索和巩固已取得的这些成绩。
3.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安排结案时社会工作者应鼓励服务对象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肯定他们有能力这样做。
但服务对象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将学习到的东西用于应对其他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努力使他们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并通过表达这种信息来巩固服务对象的改变,强化他们的信心。
(三)解除工作关系正式与服务对象解除工作关系。
此时,并不是说工作者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有任何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
如果服务对象还需要其他服务,工作者应予以转介,这对时机未成熟就必须结案的服务对象来说尤其重要。
转介服务对象时,工作者需要与其他机构建立互联网络,了解转介条件,为服务对象做转介准备,妥善结案。
(四)做好结案记录结案时要撰写书面结案记录。
结案记录的内容包括:服务对象何时求助、求助原因、工作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服务、服务对象有什么改变、
为什么结案、工作者的评估和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