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专业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民族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民族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民族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四年二、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熟悉有关社会文化和民族方面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同时,接受社会学的基本训练;对语言学、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有一定涉猎。

四、人才基本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愿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2.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系统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原理,熟悉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统计等基本研究手段,了解中国国情尤其是人文环境特点,具备进一步培养成高级专业人才的潜力,能胜任科研文教、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等不同业务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中高级人才。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

2. 能够运用本学科知识及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民族现象进行微观研究。

3. 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理论与方法的进展和动向。

4.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比较研究等常用科研手段。

5. 有良好的中外文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各种文体写作。

6. 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7. 熟悉中国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六、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七、主要课程民族学导论、社会学概论、考古学导论、语言学概论、民俗学概论、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西方人类学史、当代人类学理论、原始社会史、中国人类学史、中国民族史概论、中外文化史论、统计学基础、体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民族学人类学名著选读等。

管理学院本科培养方案(见附件1《民族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十、课外指导课程安排与要求(见附件2《民族学本科专业课外指导课程安排表》)十一、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见附件3《民族学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附件1民族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代码:填写日期:2006年3月附件2民族学本科专业课外指导课程安排表管理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附件3民族学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填写日期:2006年3月代码:管理学院本科培养方案民族学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续一)填写日期:2006年3月代码:管理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泰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泰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泰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四年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国家相关文化教育机构、涉东南亚事务机构、经贸部门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机构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兼通汉语言文学与壮泰语族语言文化知识与技能,熟悉南方少数民族以及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语言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的本科教育办学宗旨是“奠定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语言技能、增强竞争实力”。

本专业除了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相关学科基本知识以及创新意识外,还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外语方面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国外语言文化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最新动态,一方面为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将所掌握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岗位,发挥专业特长。

四、人才基本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求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具备良好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一定的外语(英语、泰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涉外语言交流、编辑出版、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及双语教学、民族事务、行政事务等方面的工作当中去。

3.具有健康的体魄,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本知识,包括古代、现代汉语知识,古代、现当代文学知识。

2.掌握普通语言学、壮泰语民族社会历史文化、中泰文化交流史、壮泰语言比较等专业基础知识,学会中国国内一种壮侗语族语言并能在语言文化研究领域以及经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中较熟练地使用泰语。

3.要求具有一定的民族学、民族关系史等相关学科基础。

4.除专业必修的泰语外,再掌握一门通用外语,同时对文秘、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等社会化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5.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具备语言文字工作现代化技能,包括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和处理、民族文字编辑出版等方面的技能,具有一定的语言翻译(泰汉、英汉双向)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自学和创新能力。

中国少数民族史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史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教育加入时间:2011-11-16 15:26:34 来源:访问量:13(2011年修订本方案自2012级执行)一、培养目标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是民族学学科中具有显著特色的专业之一。

本专以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为特色,立足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贯通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注重学术研究和现实应用相结合,培养具有坚实民族文化知识和丰富田野研究经验的民族历史文化高素质专门人才。

1、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2、专业目标: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使研究生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具备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教学能力,并具有开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事业管理的能力。

3、就业目标:(1)教学、科研工作;(2)文博及文化旅游部门。

二、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学科门类:法学(03)一级学科:民族学(0304)学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4)研究方向:1.民族文化遗产2.中国民族史3.藏族历史与文化4.边疆史地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二学年以系统学习为主,并着重抓好培养研究能力和论文习作,适当时安排外出考察、访学;第三学年主要是学位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

研究生学习期间至少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9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教学实践3学分。

按学校规定专业课达到70分者可获得学分,选修课达到60分者可获得学分。

四、课程设置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发表论文要求(一)学位论文工作硕士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研方法和表明具有从事较高层次科研能力的体现。

论文应有自己的见解或有新资料,运用新方法,力求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生通过学习,阅读文献资料和参加学术活动,于第二学年内确定论文范围和题目,提出选题报告,经导师审查确定后,上报备案。

国家民委学科专业

国家民委学科专业

国家民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一、引言国家民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旨在推动民族事务领域的学科建设,提高民族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因此,加强民族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规划1.优化学科布局: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事务发展需要,调整优化民族学学科布局,加强基础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

2.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高民族学研究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3.提升学科水平:加大对民族学学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努力使之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

4.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民族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民族学学科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民族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民族学专门人才。

2.培养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化、开放式、全过程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课程体系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增加实践性课程,提高课程质量。

4.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学专家学者,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5.产学研合作:加强与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的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结论国家民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实施。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为我国民族学学科的发展和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少数民族培养计划

学校少数民族培养计划

学校少数民族培养计划篇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计划什张家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计划我校开展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把少数民族放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来谋划,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来推进。

当下,很多少数民族干部也只限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很多少数民族干部由于自身教育水平有限和工作环境限制,综合素质有待加强提升。

我校进行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要注重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知识培训。

以党的理论知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及国家政策法规等为培训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

加强培养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

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

对少数民族干部普遍进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使他们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抵制和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活动。

大力开展文化、业务培训。

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或上级领导机关、综合部门挂职锻炼,或到经济较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接职锻炼,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全局观念,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加强廉政教育培训。

结合“三严三实“活动的开展,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廉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保持清正廉明的干部作风。

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自治地区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选配好少数民族领导干部。

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均应配备少数民族干部。

要大胆地把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尤其注意要选政治素质好、熟悉经济工作、勇于开拓的少数民族干部进党政领导班子。

要重视在少数民族干部中培养选拔高级领导干部,加强对其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

少数民族特培学习计划

少数民族特培学习计划

少数民族特培学习计划一、背景少数民族是中国特有的人文景观之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和文化底蕴深厚,给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一流的学习条件和师资力量,一些学生面临着学业困难和发展机会不足的情况。

因此,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潜力,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特培学习计划。

二、学习目标1.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胜任大学学习和社会就业。

2.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3. 培养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教育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学习内容1. 语文学习: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2. 数学学习: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英语学习: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利用英语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国际交流的能力;4. 历史学习: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历史学习,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和历史;5. 艺术学习:扶持少数民族学生的艺术特长和创造力,培养一批少数民族艺术人才;6. 体育锻炼: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学习方法1.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注重个性发展和独立思考。

2. 强化课外辅导:提供专业的课外辅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增加学生的学习渠道和方式。

4. 视频课堂和直播课程:通过视频课堂和直播课程,扩大教学资源和学习范围,让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5. 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开展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少数名族专业技术人才特培学习目标和计划

少数名族专业技术人才特培学习目标和计划

少数名族专业技术人才特培学习目标和计划一、介绍少数民族是中国特有的人口群体,他们在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因此,针对少数民族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培意义重大,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学习目标1.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与行业发展需求专业技术人才应该学习并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文化等特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2.具备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协作能力,包括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政府、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以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3. 提高职业技能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包括技术创新、行业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

4. 培养自治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需要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照顾自己的生活需要,快速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三、学习计划1. 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是专业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

可以通过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音乐等学科,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2. 实地考察和实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有机会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和就业环境。

通过实习,可以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3. 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应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行业最新的技术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4. 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应该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协作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跨文化场景、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5. 培养自主创业能力为了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业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创业课程、参与创业项目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学习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的基础上集中了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部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建立了研究部。

这是建国后创建最早的民族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心,也是当时中国顶尖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最密集的地方。

此后参与了民族识别工作、参与了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编辑出版了《民族问题译丛》及《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

此后,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民族学曾一度处于停顿状态。

1977年后,民族学专业开始恢复,并于1978年在当时的民族研究所招收了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198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央民族学院列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民族学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被国家教委批准认定为重点学科,1995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了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了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民族学通过研究文化认识人类的本性和各民族特点,提高人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国内外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平等团结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和平崛起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民族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系统而又深入的文化理论和对国内外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掌握,在当今文化产业创意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民族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民族学与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与教学,是本学科研究的重点,也是其主要特色。

本专业在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产业创意研究、国内外民族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和海外华人研究、宗教文化研究等方面有较深厚的学科基础。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尊师重道,遵纪守法,求真务实,积极为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为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专业学习要求:学习勤奋,治学严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熟悉本学科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

民族学培养方案

民族学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八、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时间备注必修课公共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543第1学期第一外国语1444第1、2学期学位核心课程民族学调查方法543民族学理论与方法543第1学期语言人类学543第1学期东西方文化比较543第3学期宗教文化543第1学期北方民族文化543第1学期南方民族文化543第1学期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722各专业开设专业选修课门数不限。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修,获取规定的学分外语口语与听力722外语阅读与写作722专业选修课人类学名著导读362第1学期历史民族学362第1学期海外华人研究362第3学期新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362第2学期穆斯林文化研究362第2学期蒙古族文化362第2学期伊斯兰教研究362第2学期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362第2学期族群理论与民族认同362第3学期文化产业创意研究362第4学期边政学362第3学期法律文化研究362第1学期社会统计学362第1学期民族人口学与世界民族362第3学期其它必修环节开题报告第4学期实践调查1第4学期补修课程体质人类学跨学科、同等学力考取者须修读至少2门以上本专业本科阶段核心课程,西方社会思想史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九、必读书目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01《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02《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03《民族学通论》(修订本)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04《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白振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05《文化人类学》林惠祥商务印书馆1991年06《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墨菲商务印书馆1991年07《文化人类学调查》汪宁生文物出版社1996年08《中国民族学史》(上卷)王建民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09《中国民族学史》(下卷)王建民、张海洋等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王铭铭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2年12《古代社会》摩尔根商务印书馆1977年13《世界民族概论》李毅夫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14《初民社会》罗维商务印书馆1935年15《社会人类学方法》拉德克利夫-布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16《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博厄斯华夏出版社1999年17《科学的文化理论》马林诺斯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8《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拉德克利夫-布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9《萨摩亚人的成年》马格丽特·米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20《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华夏出版社1987年21《文化的科学》怀特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22《努尔人》埃文斯-普里查德Oxford U. Press1940年23《结构人类学》(第一、二卷)列维-斯特劳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999 24《文化与交流》利奇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25《文化的解释》格尔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6《中国民族概论》宋蜀华陈克进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27《江村经济》费孝通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28《金翼》林耀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29《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斯基华夏出版社2002年30《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马尔库斯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31《文化人类学教程》孙秋云民族出版社2004年32《从结构到解构》弗朗索瓦-多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33《人类学关键词》叶舒宪等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4《文化管理手册》高占祥吉林人民出版1991年一、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学专业高级人才,要求学生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具有献身科学和关怀社会的精神,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社会发展研究方向)徐平一、专业简介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于民族学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民族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年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业务目标:掌握坚实宽广的本学科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要具备主持较大型科研课题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就业目标: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从事社会学教学工作,可以在科研机构或政府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研究工作,可以胜任政府社会福利部门的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在企业、非政府组织与媒体从事市场分析、社会调查、公共关系以及传播策划等专业工作。

三、授予学位:法学博士四、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研究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总学分不少于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学位核心课程学分、选修课不少于学分、实践调查学分。

六、培养方式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指导和专业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在培养过程中,导师要注重教书育人,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相长。

要创造条件并明确规定让研究生参加必要的课题研究、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及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加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七、论文撰写第一、二学年末分别提交篇学年论文;在读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艺术类(不包括史论方向)和理工类不少于万字,其他专业(方向)不少于万字。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普通专业2017版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修订)(按二级学科修订)一、培养目标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祖国的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专业目标:掌握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具备独立从事民族学调查与研究的能力,熟悉中外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有创新意识,能承担所研究方向的重大课题研究。

就业目标: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相关的管理、规划与调研工作。

二、学科方向或研究方向三、修业年限3年,最长6年。

四、培养方式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指导和专业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在培养过程中,导师要注重教书育人,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相长。

要创造条件并明确规定让研究生参加必要的课题研究、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及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加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总学分21学分,其中课程19学分,科研与学术交流环节2学分。

填写说明:1.开设专业外语的学科专业可直接将公共外语替换为专业外语,并编写课程编号。

2.专业必修课按一级学科设置,由学科主体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置。

专业选修课可按学科方向设置六、其他培养环节1.中期考核:论文2篇(1篇学科,1篇研究方向,包括未发表论文),20篇读书报告(导师签字认定),学院组织答辩考核,考核时间为第三学期初。

2.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合格后,进行统一开题,开题时间为第三学期期末。

3.预答辩:学院组织统一进行,第6学期开学第一周。

七、学位论文答辩1.发表论文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篇,或在中央民族大学认定C类期刊以上(包括C类)发表学术论文1篇,除与导师合作外,需为第一作者。

民族学培养方案

民族学培养方案

民族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民族学这个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一群超酷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呢,得对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啥的了如指掌。

不仅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民族,还要对世界其他民族的事儿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他们就像是民族知识的小百科,以后可以在研究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保护民族遗产等好多方面大展身手呢!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民族学概论:这就像是打开民族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在这里,你会对民族学是啥、研究啥、怎么研究有个大概的了解。

老师会给你讲各种各样有趣的民族故事,从古老部落的奇特习俗到现代民族的独特文化,让你一下子就被民族学的魅力吸引住。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和民族学就像一对好兄弟。

通过这门课,你能知道人类是怎么发展的,不同地区的人类都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什么原始人的生活啦,现代人类的文化差异啦,就像在探索人类这个大家庭的秘密宝藏一样。

社会学基础:咱们民族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呀。

这门课就是让你明白社会是怎么运作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这些概念就不再是抽象的东西。

你会发现民族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是如何扮演自己独特的角色的。

2. 核心课程。

民族历史研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门课就像是一部时光机,带你穿梭在各个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从古代民族的迁徙、战争到近代民族的发展变革,你会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也能理解为什么民族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民族文化专题:哇,这可是超有趣的课程!会分不同的专题来讲民族文化,像民族的服饰文化,你会知道为什么有些民族的衣服那么华丽多彩,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还有民族的饮食文化,那些独特的美食可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代表着民族的性格和传统呢。

民族社会调查方法:光知道理论可不行,还得会去实地调查呢。

这门课就教你怎么深入到民族地区去,怎么和当地的民族同胞打交道,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怎么进行访谈。

就像一个侦探,去挖掘民族社会里最真实、最生动的故事。

3. 选修课程。

世界民族概况:想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小伙伴可不能错过这门课。

民族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民族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民族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1.引言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对民族学专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我相信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努力,我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实现我的目标。

2.了解民族学专业在开始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我深入了解了民族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特点。

民族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民族现象的学科,它关注各个民族的文化、语言、历史、社会结构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

通过学习民族学,可以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研究生阶段为了逐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我计划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通过深入研究和专注于一个特定领域,我将培养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项目,以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水平。

4.实习与实践在研究生期间,我计划积极参与实习和实践机会,以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将寻找相关的研究机构、博物馆或社会组织,申请参与相关的项目和实践活动。

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工作,我将进一步了解民族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掌握相关工具和技能,并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网络。

5.学术研究与发表在研究生阶段和职业生涯的后续,我将注重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我计划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学者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成果,并加入相关的学会和研究团队。

此外,我还计划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为学术界提供有益的贡献。

6.教学与指导作为一名研究者和专家,我相信分享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计划在职业生涯的后期,投身于教学和指导工作。

我希望能够担任教授或导师的职位,培养出更多对民族学感兴趣并具有潜力的学生。

通过教学和指导,我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并在学术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7.国际交流与合作我意识到民族学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学科,跨国界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

因此,我计划在职业生涯中与国际同行建立联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项目。

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不完善: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上可能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例如一些重要的民族学理论、方法等内容没有被充分涵盖,或者与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相脱节。

2. 实践环节不足: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可能缺乏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学生在民族学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关实践项目和实践指导。

3. 师资力量薄弱: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师资力量可能不足,教师队伍中缺乏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专家,导致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和指导工作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考虑以下优化策略:
1. 完善教学内容:重新评估民族学相关课程,增加一些前沿研究领域的内容,并且将民族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培养方案的综合性与实用性。

2. 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社区调研、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3. 提升师资水平:通过引进高水平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学术交流等措施,提升民族学师资队伍的水平,并加强师生之
间的密切互动和合作。

4. 加强社会需求导向:与相关社会部门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深入了解社会对民族学本科人才的需求,并结合这些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的调整,增加社会实用性和竞争力。

5. 定期评估和调整方案: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及时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对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变化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民族学培养方案

民族学培养方案

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热受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情操高尚,具备严谨科学态度,优良学风、敬业和献身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民族学专业人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识基础和研究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一定的创见,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二、研究专业民族学是中国和世界民族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涉及民族历史、中国少数民族和境外民族的发展、国家民族政策等各个方面。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l)中国民族史(2)中国民族问题研究(3)世界民族问题研究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格,并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三年五、课程设置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2学分)外语(4学分)B类: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3学分)C类:中国民族史(3学分)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3学分)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3学分)D类:民族研究史料研读(民族学专业指选)(2学分)六、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学科组协调平衡,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公共课(外语和政治)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

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行讲授、自学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重在传授专业理论、方法和知识,指导独立研究。

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与方向的文献、资料和论著。

3.提倡研究生选修跨专业课程,拓宽知识面,进行学科的交叉研究。

4.研究生德育及思想工作由学科研究生德育教育小组、导师和辅导员负责。

七、考核方式1.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研究生院和外语课、政治课的教学单位负责相关课程考核。

民族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民族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民族学硕士生培养方案民族学硕士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理论知识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下面是一个关于民族学硕士生培养方案的简要说明。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民族学理论知识和独立研究能力,具备相关民族学研究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各级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化传媒机构等部门从事民族学研究、管理、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技能和人文素养;2. 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民族学相关问题的能力;3. 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翻译国外民族学专业文献;4. 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为民族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培养体系:1. 专业课程培养:包括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学术文献阅读与写作等专业课程;2. 学术研究和实践:学生需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学术活动,提高科研能力;3. 学术论文撰写:学生需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

四、培养过程:1. 年级课程:根据不同的学年,设置不同级别的专业课程,包括选修课、必修课和实践课程;2. 科研实践:学生需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深入研究某个特定问题,并进行实践和调研;3. 学术论文:学生在第二学年开始进行论文选题和撰写工作,按时完成学术论文,并参加答辩。

五、培养成果:1. 科研能力: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民族学相关问题;2. 学术素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学术素养,能够阅读、翻译和撰写民族学专业文献;3. 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4. 社会责任感:学生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为民族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民族学研究生实践活动培养计划

民族学研究生实践活动培养计划

民族学研究生实践活动培养计划我是搞民族学研究的,这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培养计划啊,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咱先得找个有特色的地儿,像那深山老林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我一想到那地儿,就好像看到了连绵的青山,山上的树啊,绿得能滴出水来。

山脚下有错落有致的小木屋,屋顶的烟囱冒着袅袅青烟。

那些少数民族的老人们啊,脸上的皱纹就像那山上的沟沟壑壑,可眼睛里透着的光,那叫一个亮堂。

我去了那地儿,就跟当地的老乡们凑一块儿。

我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啊,就感觉特别亲切。

我瞅着一个大叔,他穿着那种带着民族图案的衣服,头上还包着布。

我就笑着跟他搭话:“大叔啊,您这衣服可真好看,上面的图案都有啥说法不?”大叔就咧开嘴笑了,露出那有点发黄但特结实的牙齿,说道:“这图案啊,可有讲究喽,都是俺们祖上传下来的,每一个都有故事呢。

”这实践活动培养计划里啊,一定得让研究生们去体验他们的生活。

早上跟着一块儿起来去种地,那泥土的气息,湿乎乎的,沾在手上。

研究生们一开始肯定手忙脚乱的,像那些城里长大的娃,哪干过这活儿啊。

但是慢慢地,就找到感觉了。

和老乡们一起在地里干活儿的时候,还能听他们唱歌,那歌声啊,在山谷里回荡,悠长又好听。

还有啊,他们的节日。

那可真是热闹非凡。

大家都穿上最漂亮的民族服饰,女孩子们头上戴着各种银饰,走起路来叮当直响。

小伙子们则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在节日里展示自己的本事。

我就想啊,咱们的研究生得参与进去,跟着一起跳舞,一起庆祝。

可不能在旁边干看着,那可学不到啥真东西。

我又想到,这实践活动可不能是走马观花。

得让研究生们住下来,晚上和老乡们围着火堆聊天。

那火苗啊,一跳一跳的,映着大家的脸。

老乡们就开始讲他们民族的传说,那些神秘的故事,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吸引人。

研究生们就瞪大眼睛听着,有时候还会被吓得一哆嗦,然后大家就哄堂大笑。

这培养计划还得有点考核啥的。

但不能是那种死板的考试。

可以让研究生们回来后,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讲述这个民族的文化。

比如画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或者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学专业(文博方向)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面向社会、面向西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具备系统的民族学理论与现代管理科学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有全心全意为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志向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2.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状况;熟悉我国的民族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民族学与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英语、藏语、计算机应用达到学院规定要求。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学制、学位、总学时、总学分
学制:四年
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总学时:2413学时
总学分:145学分
四、相近专业:民族学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民族学
主要课程: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民族概论、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概论、民族学概论、博物馆学、考古学概论、民族学调查方法
六、实践教学环节
1.毕业实习
目的:根据本专业教学总目标,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独立工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打好基础。

时间:10周。

安排在第6学期。

地点:视实习经费情况集中或分散安排。

考核:学生根据具体实习内容填写“毕业生实习考核表”,写出实习总结并参考实习单位鉴定、反馈意见作为毕业实习考核成绩。

2.军事训练2周,安排在第1学期。

3.毕业论文7周,安排在第8学期。

七、教学时间分配表(附表一)
八、各类课程设置比例(附表二)
九、专业培养计划进程表(附表三)
十、主要课程简介
民族理论与政策:本课程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的民族观,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等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从而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民族概论:本课程从我国民族及其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观点,应用纵横研究相结合的办法,阐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宏观认识,为从事民族文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文化人类学:本课程阐述文化差异和正确看待把握文化差异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西方人类学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和方法论。

使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对待文化的正确视角,提高在文化管理工作中的理论功底和实际运用能力。

社会学概论: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

通过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将所学地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去。

本课程由浅入深,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大量的实例解释,通俗易懂,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间的特点,突出了启发性和应用性。

民族学概论:本课程力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原则为指导,主要运用国内各民族的资料,以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民族学产生、民族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力图通过这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基本
了解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并结合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和世界民族基本状况,以及民族学对社会进步的现实意义。

博物馆学:本课程博物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及省市级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以及海关、公安等部门培养文物陈列、保护、鉴定等诸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同时还为高校培养博物馆学方面的教学、科研人才。

本专业以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为主,将博物馆基本理论、藏品管理和陈列设计作为基础教学的重点,把博物馆工作的实际训练放在首位,重视培养学生鉴定文物的兴趣和能力。

特色是以考古学作为博物馆学物的研究,以博物馆公众评估作为人的研究。

考古学概论: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到考古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前景,掌握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新成果,以及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基本技能。

民族学调查方法:本课程结合历史与现实实际讲授田野调查工作(filed work)的现实意义,以多元的客观的发展的视角讲授实际调查方法及运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多种实际调查方法,为日后在民族文化管理工作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及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附表一:
时间分配表
附表二:
附表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