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2)
新湘教必修II:4.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2)(24张)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发展,1999 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陆
地面积 686.7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 71.6%;2016 年人口 3.74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7.1%; 同年地区生产总值 15.68 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0.1%。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发展,1999 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陆
地面积 686.7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 71.6%;2016 年人口 3.74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7.1%; 同年地区生产总值 15.68 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0.1%。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时(2)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了解新时期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2.能够利用不同内容、不同尺度的专题地图,解释某项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3.通过案例分析,解释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制定要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 4.了解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5.通过对某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 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 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 的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带”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 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 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2.鼓励学生运用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相关资料。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该省的交通地图、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交通运输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章节教学内容与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案例亮点
1.现实关联性强:本案例以我国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为背景,紧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分析该省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操作性强:本案例要求学生运用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本章节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在掌握交通运输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湘教版必修二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
湘教版必修二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2.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理解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4.认识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4.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和黑板讲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1.引入(5分钟)通过简单介绍城市规划中道路设计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建设中交通设施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2.讲授(20分钟)(1)什么是交通运输?(2)为什么说交通运输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3)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对于不同类型的交通需求。
(4)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互动(10分钟)请学生就自己所在城市的交通设施进行分析,分析其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多样性。
2.讲授(20分钟)(1)什么是交通工具?(2)按照不同方式分类有哪些?(3)介绍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3.互动(10分钟)请学生就自己所在城市常见的几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并分析其适用场景。
第三节: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1.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高铁、无人驾驶等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化对于交通运输带来的影响。
2.讲授(20分钟)(1)什么是现代化交通运输?(2)现代化交通运输带来了哪些变革?(3)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3.互动(10分钟)请学生就自己所在城市现有的几种交通工具进行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方向1.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PPT幻灯片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 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即 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 经济区域。
交通运输与经济带
经济带可分为沿海型、沿河型、沿路型、复合型等类型。 沿海型经济带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如日 本东海道经济带。 沿河型经济带是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 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长江经济带。 沿路型经济带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 极,如陇海—兰新经济带。 复合型经济带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 输网络。
CONTENTS
沿海型经济带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如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化。
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湖南省株洲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右图是“株洲市略图”。
交通运输
与区域发展
课程标准
[课标呈现]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 运输方式的改变,使区域之问联系速度的加快。可以大
区域或城市的辐射范围。促进了都市连编带的形成。交通线 和站点的变化,改变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进而促进新的区 域间合作形式。
学习目标
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 件;掌握交通运输与聚落、城镇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沿路型经济带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陇海—兰新经济带。
湘教版高中 地理 必修2 第三章第2节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阅读教材P82页
比较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差异:
位置
组织 形式
交通条件
主要职能
城市和地区 的物资集散 中心和综合 服务中心
商品 专业 种类 性能
商 便捷;对 区域核 商业街、 业 心位置 商业小 交通运输 中 要求高 区 心 商 业 网 点
多
突出
散布于 居民区 若干个 对交通运 输要求低 或广大 商店 乡村
时期 北 方
南 方
聚落形状
交通 方式
聚落分布 沿陆路干道附近
临水分布 沿铁路线、公路线 发展
举例 丝绸之路上的 城市、邯郸等
古 代
多呈团块状 陆路
多呈带状 水运
现代
铁路、公路兴文明古国是哪些? 世界古代的多数城市主要诞生在哪里?
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 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 江的汇合处。但是,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 大的城市呢?请想一想。 分析: 1、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有的年份断流时间 很长,航运价值小。 2、河口处大量泥沙淤积,建港条件和海运能力极 差,且黄河下游历史上多次改道,泛滥成灾,因此入海 口未形成大的城市。
石家庄的形成与发展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 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时,把 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 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 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 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后 来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 人口已经超过100万。
填充图册P61
三、(1)位于石太、石德线与京广线的相交 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为消费者 提供日常 购物服务
少
较差
请看中国商业中心
回答: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第2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地图、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图片,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具体感受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如促进城市化、带动产业发展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针对具体交通运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在交通运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知识盲点,对交通运输的方式、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引导。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等难点问题存在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案例分析、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教学手段,结合地图、实例、图表等材料,系统阐述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0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作业10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铁路轨距是铁路两条钢轨间的内侧距离,各国因国情等缘由采纳不同轨距。
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规定1 435 mm为国际标准轨距,在亚欧大陆,前苏联多采纳1 520 mm宽轨,中国和欧盟国家多采纳1 435 mm标轨,东南亚国家多采纳1 000 mm和1 067 mm窄轨。
为适应中欧等国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经过多国协商,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从重庆动身,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到达德国。
据此完成1~2题。
1.与窄轨铁路相比,宽轨铁路具有更好的( )A.气候适应性 B.弯道通过性C.路轨兼容性 D.高速稳定性2.轨距差异对中欧班列的主要影响是( )A.减缓运行速度 B.降低转运成本C.延长运输时间 D.扩大贸易范围山东省境内有10座黄河大桥和54座黄河浮桥。
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
浮桥需依据水情改变在一年中进行多次拆解和安装。
下图为浮桥景观。
读图,完成3~4题。
3.相比水运,马路桥梁运输的优点有( )A.运输速度快,平安性高B.单位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C.能源消耗大,敏捷性强D.线路建设投资小,运输量大4.相比建立黄河大桥,架设黄河浮桥的优势有( )①架设周期短②科技含量高③运营时间长④施工成本低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定制公交,是从小区到单位,从单位到小区的一站直达式班车,票价高于一般公共交通。
市民们可以通过特地的网站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依据需求和客流状况设计出公交线路。
定制公交采纳一人一座、点对点直达的服务方式,车内配备空调,覆盖wifi,可走公交专用道。
据此完成5~6题。
5.定制公交最有可能给下面的哪种出行方式带来冲击( )A.公交 B.地铁C.出租车 D.公司通勤车6.关于定制公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不适合开通定制公交②定制公交旨在提倡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性质③定制公交针对群体的出行方式主要以公交、地铁为主,其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对集中④定制公交要满意上班族通勤需求,线路呈现潮汐特点,早上一般从大型居住区发往商务区,晚上则相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碛口古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黄河边的一个古渡口发展形成的。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笔记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速度快、长距离运输成本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修建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货物特点:适合运输大宗、对时间要求相对较高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
如矿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公路运输优点:最灵活,是“门对门、户对户”的服务。
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短途运输成本低。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货物特点:适合运输短途量小,不易保存,容易死亡腐烂的对时限要求高的货物。
如水果、海鲜等。
●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货物特点:适合运输大宗的货物和对时限要求不高的远程货物。
如矿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货物特点:适合运输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如药品、花卉、电子元件等。
●管道运输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液体不渗漏、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
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货物特点:适合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的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注意“三看”:一看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什么交通运输方式可供选择;二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三看客货运输的运量、运距和运输的迫切性等特点。
货运本着“多快好省”原则,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客运应从运行速度、运费、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考虑。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1)运输工具:●高速化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污染,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
●专业化意义:实现装卸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安全,降低成本。
●大型化意义: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
高一下学期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原则,包括地理条件、经济因素、技术水平等。
3.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导向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六、课后作业
1.巩固所学知识,运用地图、数据等资源,分析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交通运输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原则,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2.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
3.学会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
2.运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利用地图、数据等资源,分析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理解,认识到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情感。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建设的成就,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讲解新课:介绍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原则,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阐述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2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道五种,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确定交 通运输方式时,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 铁路 优点:运量较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缺点:造价高、占地 广、成本高。
互动探究区
公路 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能耗大、 成本高。 水路 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 续性差。 航空 优点:速度快、效率高。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管道 优点: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 性差。
居民区 或广大乡村,以便于 商业 多散布于⑱________
网点 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自主学习区
2.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深刻影响 (1)高速公路建设:使许多商业集聚在⑲_______________ 高速公路与城市 的 结合部。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现代物流业 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 (2)集装箱运输和⑳_____________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图 1 中因位于大河入海口而兴起的城市有哪两个?简析原因。 (2)例举我国“火车拉来的城市”(因铁路枢纽而兴起的城市)。 (3)图 2 中旧城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新城区出现的主 要区位因素是什么?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说明交通与 聚落有何关系?
布局和发展 带来很大影响。 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区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人流和物流 影响商业布局 1.交通运输通过⑮___________
商业 中心 对交通运输要求高,通常位于⑯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历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探讨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不同类型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尝试理解如何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类型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会分析交通运输网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于交通规划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交通运输基本概念及不同方式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应用能力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互动,评价学生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交通繁忙的场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并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不同方式的特点。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交通方式的运作方式和适用场景。
3. 案例分析:选取一至两个典型的区域发展案例,分析该区域的交通运输状况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在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交通运输基本概念及不同方式特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地区交通运输状况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的短文报告。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第二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三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2.陆路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我国一些新兴的交 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 化。
活动P94 阅读下列材料,以扬州的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
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经贸联系
扬州
严重淤塞 铁路
活动P94 阅读下列材料,以扬州的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之中,时刻影响和改造着区域。
区域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交通运输是区域开 发的基础,区域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交通运输的建设。我 国在推动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 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和 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加紧建设海洋强国。对自然 吾辈应存敬畏之心,对未来我们更有青云之志,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高瞻远瞩,纵横捭阖,科学谋划区域格局,绘 就未来壮美宏图。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 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阅陇读海—P兰95新-经--济《带陇贯穿海我—国兰东、新中经、济西部带10》个省区,共与10多
条南北向铁路交会,另有310国道与陇海铁路并行,312国道与兰 新铁路并行。陇海—兰新线将东陇海经济带与中部的中原城市群、 西部的关中城市群,以及兰新经济带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以铁路干 线为纽带的发展轴。发展轴内煤炭、水力、有色金属、农业资源丰 富,能源、电力、有色冶金、轻纺、石化、装备制造、电子、航空 航天等工业较为发达,已形成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若干 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枢,以及徐州、开封、宝鸡、天水等一批工业 和旅游城市。陇海—兰新沿线虽然开发历史悠久,但沿线经济发展 相对滞后,沿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 作还不够密切,整体发展程度不及沿海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带。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解析版)
4.1.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
2019年4月4日,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首趟列车开通。
下图为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往返于成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所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A.葡萄酒、服装B.纺织品、水产品C.蔬菜、水果D.灯具、煤炭2.成都—卢森堡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在于()A.激励我国远洋航运蓬勃发展B.加快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C.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D.加强沿线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答案】1.A 2.D【解析】1.中欧班列沿线地区,尤其是德国的葡萄酒产业世界闻名,而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往返于成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葡萄酒和服装。
水产品、水果以及蔬菜不宜长距离运输,B、C错误。
德国和我国煤炭资源均较丰富,不需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D错误。
故选A。
2.中欧班列属于陆地运输,与远洋航运无关,A错误。
中欧班列的开通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D正确。
中欧班列为集装箱运输,运输的主要为货物,所以不会促进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不会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间的人口迁移,B、C错误。
故选D。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A.木材B.粮食C.煤炭D.铁矿石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但交通网络的建设成本远高于环渤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土地价格昂贵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C.河网密集,多洼地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答案】3.C 4.C【解析】3.由于长江被称为我国黄金水道,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内河航运条件优越,内河运输占比是最大的,因此可以确定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必修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目标与素养1.运用交通专题地图,帮助学生了解某区域或某城市交通方式和布局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达到水平1的要求。
2.通过案例探究,了解某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该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3.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某区域或城市周边交通线或站点布局,并做出评价,设计改进方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4.通过学习,认识到交通运输发展要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二者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达到水平2、3的要求。
情境与问题“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
此后1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
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近代以来,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分组发言等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通过班级交流的形式,探讨城市与农村的区别,理解城市概念,易于学生积极进行思想交流。
(2)通过读图,了解某区域或某城市交通方式和布局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分班级小组,对本市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出周边交通线或站点布局,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了解生活的城市,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1.运用交通专题地图,了解某区域或某城市交通方式和布局的特点。
2.能利用相关地图和文字材料分析得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件(48张)
2. 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No Image
提示: 环境污染严重;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同质化; 上、 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能源资源不足。
战略定位: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黄金水道
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长江长度长,支流多,南 北对称分布,横贯东西, 联系南北,江海联运,营 运里程长。
上海、武汉、重庆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 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 。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 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 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 优势?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 “一轴” ——长江黄金水道 “两翼”——依靠沪蓉和沪瑞两大通道 “三极” ——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其它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活动P99
1. 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
理背景。
优势条件:
限制因素:
资源丰富,种类多
丘陵、高原、山地地形复杂我国 宏观Biblioteka 发展 格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新时期
我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四大地区
背景 优势区位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2017,浙江)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 相关数据。完成16-17题。
16.影响表中行政区城 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提示: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 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
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 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 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 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 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
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设计(1. 河流入海口;2.干支流交汇;3。
内河航运的起点、终点)【转承】除水运外,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
例如: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师:展示图片并讲解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交通方式总结:在古代,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南北方选择了不一样的交通方式,说明交通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
【转承】不仅在我国,在西方古代,重要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离不开交通运输。
师:展示图片和文字进行讲解。
【转承】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也面临着变革,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
师:(用图片说明不同交通方式引起的时空压碎示意。
)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到了现代,一共有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生:阅读书本,说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和相应的运具【转承】不同的交通方式特点也是不同的生:同桌合作:对比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归纳其运输对象的特点。
【转承】面对不同种类的交通运输方式,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生:说出下列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
1.荷兰到日本的500公斤鲜花运输2.从阿根廷到英国的500吨牛肉运输3.从山西到上海的5000吨煤炭运输4.从水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辖镇)到温州的2吨皮革运输5.从克拉玛依到上海的5000立方千米的天然气运输师: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发现,选择交通方式要结合起点和重点、运输货物的特点和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
总结:【转承】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于区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师:展示材料材料一:清代中叶以后政府政治日益昏暗,吏治腐败。
从嘉庆年间起,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淤塞日甚”,沿岸城市的漕运受到影响,至光绪二十七年,河运遂停。
材料二:京沪铁路由原京山铁路京津段、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共同组成。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张之洞建议清政府修建吴淞至江宁的铁路。
材料三:由于列强的殖民侵略,清政府被迫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在沿海地区开埠通商。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区域发展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 1 - 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 3 - 第三节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5 - 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 9 -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1.大都市的概念: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2.世界大都市的发展历程(1)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是集聚作用,其次是辐射带动作用。
(2)现代大都市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空间集聚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在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集聚第二阶段:辐射功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1.上海的位置: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
2.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3.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上海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
(2)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等。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一核五圈四带”城市网络化空间格局的形成(1)联系: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
PANDUAN
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 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城市依托水运发展而来。 3 经济带的形成离不开交通运输的发展。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导引
探究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G为管道运输。
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解析 直接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区穿过,A错; 乙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市建成区外经过,B错; 对比两幅图可知,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 大,C对,D错。故选C。
5.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PPT下载:/xiaz 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个人简历:www.1ppt. co m/jia nli/
试卷下载:/shiti /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答案 ①位于京津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②京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③商城靠近铁路站点和公路,货运交通便捷,运输成本低; ④位于大城市外围,土地价格低,成本低。
2.京津之间建有城际铁路,对京津地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案 京津之间的城际铁路是城市之间的外部交通布局,有利于改善京津两城之 间及沿线的人员往来条件,改善京津地区的发展条件,增强京津之间的交流合作, 提升京津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力。
B.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北扩展
√D.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
解析 与方案Ⅰ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减轻,促进南宁城区向西 南扩展,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提高,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
12345
梧州是一座有着2 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 商埠”“小香港”之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 下图示意广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据此完成3~4题。
材料二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除了较早入局的摩拜、ofo外,整个 2016年至少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其中甚至还包括电动自行车共享 品牌。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E__铁__路__,F__水__路__。假如现 在有20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__公__路__运输方式,解释你作出该种选 择的理由。
核心归纳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城市 发展
影响 古代水运地位突 出,较大的城市 多沿河流发展 古代十分重视道 路的建设,许多 城市依托陆路交 通发展起来
举例
①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 ②巴黎、伦敦、维也纳、布达佩斯等的兴起
①古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如西安、武威、张掖、酒泉、敦 煌等。 ②罗马帝国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促进欧洲城市的兴起。 ③我国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城市,如石家庄、株洲、怀化
3.北京市内交通路网规模越来越大,但因人流、车流过多,仍存在一些交通问题。思 考北京市内存在哪些交通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这些问题?
答案 主要问题有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污染。 措施:合理规划路网建设,优先发展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减少出行距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错峰出行;建立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平台等。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03
(2019·陕西省城固县一中月考)云桂高铁(自昆明到南宁)在杨美站接入南宁铁路枢 纽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方案Ⅰ客运线直达南宁站;方案Ⅱ客运线经过南宁南站 到达南宁站。据此完成1~2题。
1.选择方案Ⅱ的理由主要是
A.城镇化初期,高速公路经过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解析 城镇化初期,高速公路一般不直接穿过城市建成区,以避免其对城市内部交 通及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城市面积扩大,高速公路部分被城市包围,乙模式逐 渐向甲模式转变。故选B。
判断
PANDUAN
1 古代,我国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南方水运相对较多。
2 交通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使人际交往变的稀少。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 河流 发展。 (2)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许多城市依托 陆路 交通发展起来。 (3) 铁路 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 (4)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城市格局。
城市 发展
交通运输条件的变 化影响该地区的城 市格局
①京杭运河的开凿使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得到充分 发展。 ②京杭运河的淤塞使这些城市的发展受阻。 ③京沪铁路的建成通车使铁路沿线城市迅速发展壮大
提高可达性,强化 ①沿海型: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区位优势,促进各 区域经
种生产力要素的流 济发展
动和集聚,进而形
②沿河型:长江经济带。 ③沿路型:陇海—兰新经济带。 ④复合型: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形成
成经济带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跟踪训练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两种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沿海型经济带:以 港口 城市为核心,以 沿海航线 和 交通干线 为发展轴。 (2)沿河型经济带:以 河流 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3)沿路型经济带:以 铁路 、 干线公路 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4)复 合 型 经 济 带 : 依 托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上 的 交 通 运 输 方 式 , 逐 步 形 成 综 合 交 通 运 输
3.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
√ 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 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
C.位于珠江三角洲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 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12345
解析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西江下游,没有铁路经过,水运交通发达。结合文字信 息“百年商埠”“小香港”“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可推断,梧州因西江与广东相 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水运发达,为“百年商埠”提供交通条件, 因“百年商埠”而成为广西第一大城市。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 关系。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理解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2.掌握运输方式对聚落的影响。 3.识记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4.概述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关系。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B.②
√C.③
D.④
解析 由图可知,货物③具有价值较高、运距较长、重量较轻的特征,适合航空 运输。
2.货物④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
解析 货物④具有运距较短、重量较轻的特征,一般采用公路运输。
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A.①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交通运输指利用各种 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 空间位移 的过程。 它是连接生产与 消费 、城市与 乡村 、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手抄报:/shouc haobao/
PPT课件:www.1ppt. co m/ ke jian/
语文课件:/keji 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 an/ying yu/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科学课件:/keji 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化学课件:/keji 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A.①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古代,交通运输方式:北方 陆路 交通为主,南方 水运 发达。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 3.特点: 高 速度、网络化、空间集聚倾向。 4.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意义:大幅度 提高 了运量, 降低 了运输成本,缩短 了交通时 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
答案 ①活鱼较容易死亡、变质,需要较快地运达目的地; ②济南与青岛的距离较近; ③公路运输不仅速度较快,短距离运输成本低,而且灵活便利; ④现代(冷藏)技术的提高和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读在O~A、B~C这两段距离上,运费最高和最低 的分别是哪一种运输方式?
答案 在O~A段距离上管道运输的运费最高,公路运输的运费最低;在B~C段距离 上公路运输的运费最高,水路运输的运费最低。
跟踪训练
(2019·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读图,完成1~3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PPT模板:www. 1ppt.co m/ mob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