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中国第一大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 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 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 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 姓王氏。
二、郡望堂号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等,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责编:孙达)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 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 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
75
昭君出塞图
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 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 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 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江西临 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 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 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 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 韵深婉的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熙宁三年起, 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 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
辅国有先声,宋相元藩明督抚;传家无别业,唐诗晋字汉文章。 上联“宋相”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元藩”指元 代沈丘人王保保,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养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夸称“奇男子”;“明督抚”,指明代哲学家、文学家 王廷相,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著有《雅述》《慎言》 等。下联“唐诗”指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等;“晋字” 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汉文章”指东汉哲学家王充,著有 《论衡》。
陵,ຫໍສະໝຸດ Baidu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
其四、他族改姓或赐姓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 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 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 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 王”。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 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 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 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 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 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 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 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 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 王保义了。
其五、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1、鲜卑族可频氏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 迁到洛阳,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 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 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 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为王氏。 2、《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2、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3、天水郡:西汉置郡,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4、中山郡:汉置郡,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5、陈留郡:西汉置郡,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6、河东郡:秦置郡,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 孙赤之后。 7、河南郡:汉置郡,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8、琅邪郡:秦置郡,出自姬姓王氏,为东晋王导、王羲之之后。
| 姓氏文化 |
王姓 中国第一大姓
|长 弓|文|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 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其二、出自妫姓 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 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 南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异生子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 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从此便 改姓王。此为河南王氏。
王姓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 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除中国外,在朝鲜也 有许多王姓的人。
据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 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一、姓氏起源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其一、出自姬姓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 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 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 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 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 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 家。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 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 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 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 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著有《论衡》一书,对当时社会的许多 学术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许多观点鞭辟入里,石破 天惊。《论衡》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就物理学来 说,王充对运动、力、热、静电、磁、雷电、声等现象都有观察,书中记 载了他的观点。他还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王充把人的发声,比喻为鱼 引起水的波动;把声的传播,比喻为水波的传播。他的看法与我们今天声 学的结论是一致的: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要靠一定的物质来传播。欧 洲人波义耳认识到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是17世纪的事,比王充晚 1600年。
辋川书画;沂国方严。 上联指唐代王维,工诗善画,晚年居蓝田辋川。下联指宋代王曾,封 沂国公,处政方严。
碧纱笼护诗人草;金带围开宰相花。 上联指唐代王播,显达为相后,寺僧以碧纱笼护其孤贫寄食时题于寺 壁之旧作。“金带围”,为花瓣腰部有一圈黄色的红芍药。相传此花少 见,如开则城中出宰相。下联指宋代韩琦家宴,王珪、王安石、陈太博均 在,金带围一出四枝,后四人先后为相。
其三、出自子姓 据《通志·民族略》所载,商朝比干(纣王的叔父),子姓,因屡次 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葬于当时的国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
73
| 姓氏文化 |
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 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 渠长。”
三、楹联典故 古继青箱;家传乌巷。 上联指东晋王彪,他精通经学,熟谙江左旧事,所录仪规藏于青箱, 世代相传,人称“王氏青箱学”。下联指东晋时王氏望族聚居建康乌衣 巷。
求鲤世泽;爱鹅家声。 上联指汉代王祥卧冰求鲤奉母之事,列为“二十四孝”之一。下联指 东晋王羲之天性爱鹅,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以换鹅。
74
秋水落霞惊四座;桐花栖凤报群贤。 上联指唐代文学家王勃,其《滕王阁序》中有名句“落霞与孤鹜齐 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下联指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
赋美才奇,汉南称独步之学;年高德昭,睢阳推五老之尊。 上联指汉末文学家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为曹操幕僚,官侍 中。博学广闻,诗、赋辞气慷慨,被誉为“建安七子之冠冕”,下联指宋 代太原人王涣,官太子宾客,庆历末年,他与原宰相杜衍、原光禄卿毕世 长、原兵部郎中分司朱贯、原尚书郎冯平,告老退居南京(今河南省商 丘,古睢阳),结为五老会,都年过八十,康宁爽健,相处甚欢。
四、历史名人 王昭君,名王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人,汉 族。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 的。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 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 “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 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王昭君 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 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 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