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教中的中观思想

合集下载

[经部,中观]以有部、中观、经部和唯识的争辩为中心

[经部,中观]以有部、中观、经部和唯识的争辩为中心

以有部、中观、经部和唯识的争辩为中心三世说是一个关键而困难的佛学理论。

三世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对于佛教基础概念和思想史的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价值。

自有部正式提出三世以后,不同的佛学流派均作出了回应。

现代学术界对三世说的研究热情亦始终不减,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有部:三世恒有说三世说一切有部标志性的概念,其理论核心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有。

恒有,包含着两层含义:(1)三世是先于时间的,是一种先于经验的、在逻辑意义上的实在形式,在有部佛典中也常常用实有一词来表示这一层含义。

(2)三世具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内部区别,这是通过处于三世之内事物(法)的刹那生灭反观出来的。

1.三世恒有的基础法体实有有部认为,世间的各种事物或者诸法(dharma-s),都是具有法体的。

法体(svabMva),即本体。

于是整个世界被分成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

三世作为世间的一种事物,必然也具有法体,它是链接本体界和现象界的中介。

即一方面,三世表现出时间流动的维度,囊括了事物生灭变动及其有序;另一方面,三世的存在为本体界中的众多法_体能够在现象世界中发生作用给予理论的保证,它表现出更为根本的本体地位。

2.三世恒有异说在有部中还存在三家观点,虽然没有被立为正宗,但仍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

法救:由类(bhava)有异非体有异,如破金器等作余物时,形随有异而显色无异妙音:由相(laksana)有异非体有异,一一法有三世相,一相正合二相非离,如人正染一女色时,于余女色不名离染觉天:前后相待(anyatha)立名有异,如一女人待母名女、待女名母,体虽无别,待有异得女母名。

二、中观:缘起破实说从文献看龙树较早对三世恒有说展开了严厉的批判其核心观念是缘起性空的中道思想。

如《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大正藏》第30卷,第33页)在对空(sQnya)解释时,或认为是普遍性(参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18卷,第210页),或是相对性(参见舍尔巴茨基,1994年b,第110页),或是辨证义(参见巫白慧,第302页)。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中观是佛教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探讨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认知方式。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是指人们在认知世界时逐渐超越对事物的局限而达到的不同境界。

本文将从中观的角度介绍其四层境界,并探讨其意义和作用。

第一层境界:事物的观察与分析中观的第一层境界是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

在这个层面上,人们以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外在表现和现象。

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获得对事物的一些基本认识和了解。

这样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人们清晰地认知事物,避免对事物的片面和主观理解。

第二层境界:因果的理解与思考第二层境界是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解与思考。

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关注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追问“为什么”和“如何”等问题,从而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通过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同时也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和选择的因果性。

第三层境界:空性的体悟与领悟第三层境界是对事物空性的体悟与领悟。

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开始超越对事物的表象观察,深入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和真相。

他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没有固定、独立存在的,而是空性的。

这种空性体悟使人们对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超越和解脱的理解,从而能够摆脱对事物的执着和執著。

第四层境界:解脱与智慧的境地第四层境界是中观的最高境地,是人们达到的超越一切烦恼和纷扰的境地。

在这个层面上,人们通过对事物的全面观察和思考,体悟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无我、空性的。

他们从追逐和依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这种境地能够让人们摆脱各种困惑和纠葛,以清晰明了的眼界看待事物,有助于人们追求内心的和谐与智慧。

总结:中观的四层境界是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逐渐超越对事物的局限而达到的不同境界。

从事物的观察与分析、因果的理解与思考,到空性的体悟与领悟,最终达到解脱与智慧的境地。

这四层境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人们认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通过掌握中观的四层境界,人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获得更为智慧和平和的心境。

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作者:————————————————————————————————日期:ﻩ唯识与中观(一)唯识与中观的思想是佛学思想的最重要的两大基石,它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理论基础。

可以说没有唯识与中观,也就没有佛学、没有佛法。

今后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重点分享这个部分内容,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了解,我会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这两个佛法中最深奥的学问。

大凡一门学问思想要形成为体系,那它一定回答了某些问题。

那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我想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是现象?●一切现象该如何认识?●一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即缘起)?●人的心灵意识机构如何划分?如何认识?●人的内心与外境又是如何交互作用?●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如何?●心识如何转变?……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我想,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高本质(真相或实相)?●如何认识真正的自己?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什么是自己那个永恒不灭的本来面目?●一切现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空与有、缘起与性空是怎样的关系?)●一切众生如何究竟觉悟成佛?●什么是佛陀究竟解脱的智慧(即开发般若正智)?……唯识可以说是佛法中的现象学,中观可以说是佛法中的本体论。

从整个系统的佛法思想的角度来看,唯识里面其实包含了中观,中观里面也包含了唯识,只是两者阐释的重点有所不同。

这两者其实都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如何产生的?怎么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宇宙真相、万物终极的真理。

当然细分起来说,也就包含了自古以来各种根本的哲学大问题:心与物,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跟世界万物是怎样联系的?内心与外境如何互相影响?本质与表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唯识和中观阐述的重点各有不同,但前者重点在于认识现象,从现象入本质;而中观则重点在于观照事物的本质;唯识侧重于“有”,中观则侧重于“空”以及“空有不二”(“空有”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关系。

学中观根本慧论的感想怎么写

学中观根本慧论的感想怎么写

学中观根本慧论的感想怎么写学习中观根本慧论让我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中观根本慧论是佛教中的一种理论观念,它通过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方式,帮助我认识到万事万物并非存在独立于其他事物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这种观点让我对世界和人生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中观根本慧论使我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因果关系之中。

在中观根本慧论的观点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就像一颗粒子在宇宙中的存在与运动是受到其他粒子的影响和制约一样,人们的一举一动、思想和行为也都受到外界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

这种观点让我认识到,我们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我们的行为和选择都会产生影响和后果。

只有从整体和相互依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其次,中观根本慧论教会我更好地面对变化和焦虑。

人生充满变化,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通过学习中观根本慧论,我明白了万物都是瞬息万变、无常不恒的。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追求稳定和安稳是徒劳无益的。

我们应该接纳变化,顺应自然的规律和潮流。

面对变化,我们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态度,重新认识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关系,以达到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对于焦虑,我学会了不再固守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未知的担忧,而是抱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积极应对和面对。

这种观点让我更加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最后,中观根本慧论让我意识到一切皆空的真理。

中观根本慧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体并非真实存在的独立个体,而是虚幻的幻象。

这并不是说世界是不存在的,而是指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都是有限和相对的。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渐渐认识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主观的、局限性的。

这种理解让我更加谦逊,不再把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视为绝对的真理。

综上所述,学习中观根本慧论让我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它教会我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面对变化和焦虑的勇气,以及对一切皆空的谦虚。

论中观的因果思想(如义)

论中观的因果思想(如义)

论中观的因果思想(如义)论中观的因果思想如义缘起性空是佛教思想中最基本的理论,亦是中观的根本论题、根本观法、根本法则。

凡存在的,皆是缘起的,一切法从缘生,一切法从缘灭。

因果法,乃是依因缘和合生果的事相而存在的。

缘起,体现了因果的法则、规律,故因果亦是宇宙人生最普遍的规律,因果也是缘起的。

既是缘起的,必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必是空的。

是故(中观论颂)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因缘所生法,即是寂灭性。

”《十二门论》中亦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

”凡存在的因果、事理,皆是缘起的,离开了缘起一切法则无从安立。

缘起即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这里的此、彼,泛指因跟果,此与彼的因待性,连续性,就形式了因果规律。

因果可分为两大类:一、前后的因果。

如修学佛法,渐次增进、直至成佛。

现在造成佛之因,到未来才能得到佛果。

虽因前而果后,而因果皆无自性,因果虽有现在未来的缘起相而其自性本空,在毕竟空中,因果无碍,不离不即,相生相续。

虽在现象上有前后之别,并不妨碍因果关系的成立。

故依前后因缘展转增长,修学佛法,自可渐成佛果。

二、和合的因果。

如房屋是以砖、瓦、木、石、水泥、钢筋、人工等和合而成的。

房屋是果,砖瓦等是因,在众多的有关房屋的材料中,任何一物都不会现有房屋的形状与作用,合堆在一起也不会有屋的形状与作用;但经过各种材料的适当配合、组织,即可有房屋的形状与作用了。

故和合之因与果,亦是不即不离的。

虽有其作用而自性空,虽自性空,而用相宛然。

所以,尽管因果规律遍摄世、出世间一切法,但是不能执著因果是实有的,亦不可执因果是实空的。

若执着因果有其实在之自性,那就不能透见因缘和合而生果的真实意义,便会生起种种妄执。

不如意之境现起时,便会生起苦恼、仿惶、悲观、失望、甚至轻生自毁;乐境现前时,便生起爱著心,想尽办法去求取、拥有、享受,在患得患失中起惑、造业。

岂不知,“是假有法,宁求自性?”假有法是不能追求其自性的。

自性即非缘起,缘起即无自性,二者不可并存,因果法是缘起的,焉有自性?因果法自性不可得,不可得即空,空即是因果法之自性。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麦彭仁波切(一)空性:初学者依靠离一多因等进行观察时,如果思维瓶子等了不可得的意义,则在未经观察的侧面存在,而一经观察则不存在,以思索这一实相的现空轮番方式显现空性境界。

(二)双运:当时,通过思维它的单空也不成立或者本为空性的同时即是显现的道理,从而对如水月般“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生起殊胜定解。

尔时,现出缘起性空无违的境界或者称为通达现空双运。

(三)离戏:彼时显现、空性这两者虽然在词句表达的方式中异体存在但就本体而言丝毫也不可分割,对此无二无别的道理生起定解,破基显现与所破空性结合起来而执著的妄念自可消逝,现出远离破立而能自然安住的离戏相。

(四)等性:对于这样的离戏长久串习,从而观待有法的法性各自分开的偏袒所缘之行境得以清净后,对诸法自性等性生起殊胜定解而趋至究竟。

如是空性、双运、离戏、等性即是中观的四步境界,依靠逐步修习前前而对后后之理生起定解。

这些是极为关键的殊胜窍诀要点。

---麦彭仁波切--中观的“不破显现”在说“不破显现”之时,千万不要理解成自性不空的显现另外存在。

譬如,水月正在显现即是空性,而抛开显现后另外一个空性是绝不存在的。

同样,空性也不需要理解成毫无显现之义,假设连显现也不存在,则它的空性也杳无踪影。

因而,空性与显现二者相互之间一者无有,则另一者不可能存在,一者存在,另一者必定存在。

存在的方式既不是像黑白线搓在一起那样各自分开存在,也不是像排除一者后另一者才接踵而至那样轮番交替,而凡是空性决定为显现,凡是显现决定为空性。

如果对这两者永远无合无离的本相生起了即使千佛遮破也不退转的诚信,则证明对中观论典的闻思观察已臻究竟。

从此以后,无论认真修行显密任何道,都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麦彭仁波切--•纽多2007-04-04 20:33:28[举报]在二取习气未断的当下,显现断然是相似有的.但在佛智之中,随顺二取的颠倒显现是断然无的,因为已经解脱于空明本基之中.此就是说,梦是有的,对做梦的人来说,不可将梦断灭成空.再则,对于梦醒来者,梦是决定无的.对于圣智的量,他认识到"空性",但是对于"不空"的有情,所以要用"不空"的话来逐渐导引.•水月道人2007-04-04 22:43:35[举报]佛智之中虽已经清净了二取的颠倒习气显现,然身智任运不灭与本净无生为唯一之明点性,即使解脱于本净地,然自性光明与大悲周遍之觉性妙力何曾断灭?此究竟显现如何遮破?因与本体一味故。

《章嘉若白多杰中观思想研究》范文

《章嘉若白多杰中观思想研究》范文

《章嘉若白多杰中观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章嘉若白多杰,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观思想作为其核心思想之一,不仅在佛教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现代哲学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章嘉若白多杰的中观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思想内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章嘉若白多杰的生平与背景章嘉若白多杰生于藏地,自幼聪慧,后成为藏传佛教的杰出代表。

他的思想深受藏传佛教的熏陶,同时也吸收了印度佛教和其他文化传统的精华。

他的中观思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三、中观思想的内涵与特点1. 内涵:章嘉若白多杰的中观思想以“中道”为核心,强调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和全面理解。

他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应该避免走向极端,而应该采取一种既不偏激也不保守的态度。

这种态度既不是绝对主义也不是相对主义,而是寻求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2. 特点:中观思想的特点在于其辩证性和包容性。

在辩证性方面,它强调事物的变化性和相对性,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在包容性方面,它尊重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认为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四、中观思想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藏传佛教中,中观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为佛教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佛教哲学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其次,中观思想对于指导人们的修行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人们应该以一种平和、宽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此外,中观思想还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它倡导人们以一种包容、和谐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五、中观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中观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它对于现代哲学和思想界具有启示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其次,中观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中观思想倡导一种宽容、和谐的态度,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指一种将大乘佛教的信义和持久不变的真理相融合的佛学思维方式,它是僧肇依据佛经中关于唯识观,正见神通和
如来体性论之因果固有缘起,提炼出来的一个独具匠心的观念系统。

此中观思想,可以说是对大乘佛教的根本性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其基本思想是指,在佛经中被提及的“净静谛法”即是人们乃至十界一切能演变之色受无明迷惑而引起生死苦海,故应以无明为根本来分解解破这一问题。

无明本身是没有实体或
形态的,它无法被客观观察,只有在认识和徳行上才能客观概括出来,从而使人们从根本上去实现无明及一切见识的断绝,达致解脱之。

般若波罗蜜多大法,乃是僧肇采用的,它便是其根本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般若波罗蜜多大法的根本内涵是“无有漏”和“无有就”,乃是要人们乐悲双离,必将乐悲双消,从而达致无依无靠,真实的境界。

只要人们能够掌握这一思想,就可以跳出行乐、烦恼的轮回之中,直抵佛性。

此外,僧肇还以释迦牟尼佛的“正定观”系统解释一切皆空,其本质即是以类似“无我用心修行”之之类的方式,去消除一切病苦,从而抵达“一切真如”之理。

通过上述对僧肇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它把禅宗的唯识观和大乘佛教的善恶报应观念结合在一起,以解脱众生的生死苦海,把人们引向佛性之路的。

一切的佛理都将融合,令人们走上解脱之路,与佛家蕴藉的启伏和真谛解脱全息。

慈诚罗珠《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

慈诚罗珠《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

慈诚罗珠《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摘要:一、引言二、中观的定义及重要性三、中观的分类1.自空中观2.他空中观3.如来藏中观四、中观的核心思想1.空性2.缘起3.无自性五、中观的实践方法1.闻思修2.禅修3.生活中的运用六、结论正文:【引言】慈诚罗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深受广大佛教徒的敬仰。

本文将围绕《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的内容,对中观思想进行解析和探讨。

【中观的定义及重要性】中观,全名为“中观派”,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以龙树菩萨的《中论》为根本论典。

中观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无自性的、空的,强调中道观,旨在揭示现象背后的真实性质。

中观思想在我国佛教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各宗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观的分类】中观可细分为自空中观、他空中观和如来藏中观三种。

1.自空中观:认为现象本身就是空的,不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

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无固定不变的本质。

2.他空中观:认为现象虽有空性,但仍需借助其他因缘才能显现。

强调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缘起性。

3.如来藏中观:认为现象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如来藏,是现象的根源。

强调现象与真实性质的不一不异。

【中观的核心思想】1.空性:中观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空的,没有固定的本质和实体。

空性是现象的真实性质,揭示了事物的无常、无我和无苦的真相。

2.缘起:中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缘起揭示了事物的相互关联和条件性。

3.无自性:中观强调事物无自性,即没有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的本质。

无自性揭示了事物的无常和无我。

【中观的实践方法】1.闻思修:通过听闻、思考和修行中观教义,培养正见,认识事物的真实性质,从而破除我执和法执。

2.禅修:通过禅修,直观事物的空性,实证中观教义。

3.生活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观思想,看待事物的无常、无我和无苦,培养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

【结论】总之,《中观根本慧论》第三课为我们揭示了中观的核心思想、实践方法和分类。

最新中观(中观)

最新中观(中观)

中观,有多个方面的意思,有宗教学解释,社会学解释,也是经济学的分支即中观经济学。

目录概论宗教学解释佛教名称社会学解释经济学分支概论梵文中,Madhyamaka,是形容词madhya(中、中间)加上最高级词尾ma,所形成的单字,意思是最中,或至中。

龙树在《中观论》中,以至中(Madhyamaka)来形容释迦牟尼所说的中道[1][2],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3]。

以观察中道,作为修持禅定与智慧的方法,即是中观。

观,又译为毗婆舍那,为观察、思维之意[4]。

观的本体为智慧,以般若慧观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皆是假名而成,皆是空[5]。

了解一切法无自性[6],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倒戏论,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因此而得正见,证入胜义谛,即称为中观。

由中观而得致涅槃[7]。

中观思想根源于初期大乘时期流通的《般若经》,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来阐述正确的中观思想与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小乘部派等其他学派的理论,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

中观的修行者,通常也会以此二十四观为主题来进行观想。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

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包括中观派、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宗教学解释佛教名称简介佛教的一切义理都在中观义中,中观义理是佛教的纲领。

以下文字,可谓概括了佛法意思的大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而其根据,在于: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也就是缘起法。

发展中观,大乘佛学的两大基本潮流之一。

其创立人为大乘佛教思想家龙树。

龙树哲学的中心论题是“空”。

空在原始佛教中就有流露。

但龙树赋予它中道的含义。

所谓中道介于有与非有的断定之间。

龙树并未肯定存在与非存在两极端,而仅仅是承认因果关系又拒绝因或果本身会有自性。

中观他空思想要论

中观他空思想要论

22在这里要了解大乘了义中观自性,总示教派差别,认识中观的建立,清除他分别边,首先要了解他部外道的观点是离解脱道,本派佛教主张与解脱道相关联。

外道教派虽然不承认有解脱道,但是在有关善趣增上生法方面,顺世派从“无”见谤果,意在说明障碍法上没有清净善趣道;数论派、裸体派、随行本尊殊胜派、静虑派主张有善趣道。

他们认为,弃罪修善,生为人和欲界天,修四静虑,生于色界,修无色界四定,生于无色界。

关于外道各派主张无解脱道的原因,是所谓“补特伽罗我执”,是不能抛弃执我之心。

所以,外道各派认为无解脱道。

各派都认为,在从无始轮回相续而来的坚固执我心上,我遍一切处,即立“有”。

修其义,我执没有其他对治,所以,不能舍弃我执。

我执又是产生其他一切烦恼之常,了解此生和欲界为苦,色等一切粗法不谛实,欲小知足,修习慈悲和敌我平等性的平等,四根本堕罪等也有见修善行,所以,承认有善趣道。

佛教主要分四大派别,即分别说部、经部、唯识派(瑜伽行派)、中观派。

其中的前两部属于小乘佛教声闻部,后两派属于大乘佛教。

把这些派别区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是根据小乘藏为究竟佛语和大乘至言藏为究竟佛语分的。

一般所说的小乘和大乘是指小乘教派和大乘教派。

关于补特伽罗归于大乘佛教或大乘佛教观点的问题上,各教派的意见很不一致。

《大乘道意乐加行续》说,“生是大乘”。

《小乘意乐加行续》说:“生为小乘”。

如果任何续中未生前两者,如何读诵经典?如何记忆经义?如何开创教派?补特伽罗非大乘师,补特伽罗亦非小乘师。

有些人虽然属于大乘教派,却入小乘;有些人虽宗小乘教派,却入大乘道。

两者亦有大乘师,也有小乘,又有许多持教派而不入道者,入道之人无教派是根本不可能的。

说一切有部认为,心、心所、色境等十非有生灭等,行、虚空等三无为法及未来诸法从各自位成为实体,主张实有各分。

粗法和常住法没有谛实,从境、根谛生识,谓“现见眼色。

”迦湿弥罗分别说善派认为,一切有为法刹那灭是无常,补特伽罗我除了心所立外,『中观他空思想』要论23没有实体。

一切皆空,一切皆假,一切皆在其中的意思

一切皆空,一切皆假,一切皆在其中的意思

一切皆空,一切皆假,一切皆在其中的意思
一切皆空,源自佛教的中观思想,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没有固有、独立、永恒存在的。

它强调世界万物都是由无数的因缘条件所组成,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存在的,也没有任何事物具有固定的本质或实体。

一切事物都是在因缘条件的作用下产生、存在和消亡的。

一切皆假,也是佛教思想中的观点,表示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真实的。

它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真实性。

一切现象都是由于种种因缘条件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幻象,没有任何事物具有永恒不变的实在性。

一切皆在其中,表明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相互关联的整体之中。

它强调了宇宙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切事物都是彼此相连、相互作用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独立存在。

每个个体都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都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这些思想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表面现象,不要把事物看作是固定、独立、真实的。

它们教导人们要超越对外在世界的执着,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无常性、无实性和相对性,从而达到超越痛苦和追求真实的境界。

中观根本慧论的内容

中观根本慧论的内容

中观根本慧论的内容
中观根本慧论是佛教中一部重要的论著,由印度大乘佛教学者
龙钦巴撰写。

这部论著阐述了中观派的核心理论和观点,对于理解
佛教中观派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中观根本慧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性观点,中观根本慧论强调了“空”(śūnyatā)的概念,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空性的,即没有固有自性。

这一观点是中观
派的核心理论,对于理解佛教的无我观念和诸法空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因缘观点,中观根本慧论还阐述了因缘的观点,认为一切现
象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的实体。

这一观点强调了诸法的相对
性和依存性,对于理解佛教的因果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3. 三性观点,中观根本慧论提出了“依正因缘性”、“依他因
缘性”和“依自因缘性”三种性,阐述了诸法的相对性和中观派的
独特见解。

4. 禅定观点,中观根本慧论还对禅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
了通过禅定实践可以超越对现象的执著,达到超越一切概念的境界。

总的来说,中观根本慧论的内容涉及了空性、因缘、三性和禅
定等多个方面,是中观派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部论著对于理解
佛教中观派的观点和对世界的看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空观假观中观的意思

空观假观中观的意思

空观假观中观的意思
空观、假观和中观是佛教中的三种观点,也被称为“三观”。

这三种观点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对于理解佛教教义和实践修行都有重要的影响。

空观是佛教中最基础的观点之一,它强调一切法皆为空。

具体来说,就是说所有的事物都没有本质存在的自性,它们的存在是因为因缘和合的结果。

因此,我们看待一切事物时应该以空观为基础,不要把它们看作是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

假观是佛教中第二个重要的观点,它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虚假的幻象。

这并不是说事物不存在,而是说它们的存在是一种幻觉,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它们只是我们自己的心识的投射。

因此,我们应该警惕自己的感官和观念,不要被它们所迷惑。

最后是中观,它是空观和假观之间的平衡点。

中观认为所有的事物既不是实在存在的,也不是完全不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中间状态。

我们应该以中观的态度,既不过分陷入虚幻的假观,也不过分陷入空观的虚无。

综合来看,空观、假观和中观的意思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对于世界的不同认知方式。

空观强调事物的空性,假观强调事物的虚幻性,而中观
则将这两种观点进行调和,认为事物应该以一种中庸的态度看待。

这三种观点在佛教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理解佛教教义和实践修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龙树的中观学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龙树的中观学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龙树的中观学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龙树的中观学说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

它由龙树(Nagarjuna)在公元2世纪创立,成为了佛教中观派(Madhyamaka)的核心教义之一。

中观学说强调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来研究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存在方式。

龙树的中观学说在佛教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观学说的核心观点是“般若空性”(Sunyata),即世间万事万物皆缺乏实性和永恒性。

它主张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相对的、以因缘为起因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

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佛教中的实体论,提出了一种观照事物真实性质的新方式。

龙树的中观学说对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批判了形而上学的观点,否定了任何固定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中观学说提出了依照因果关系和相对性来理解世界的方式,强调了人们应当超越二元对立和狭隘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万有。

另外,龙树的中观学说也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为佛教哲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哲学思想体系,如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

中观学说的般若空性概念为后来无我学说和现代哲学中的唯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龙树的中观学说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强调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来研究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存在方式。

中观学说的般若空性观念对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和狭隘观念的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世界的万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首先,我们将对龙树的中观学说进行概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龙树的背景和其在佛教思想中的重要贡献。

我们将探讨他对佛教中观思想的独特解释,并介绍中观学说在佛教思想中的地位。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龙树的中观学说。

我们将解析他的中观观点和理论,并探讨他对中观视角的重要贡献。

我们将介绍他的著作和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实例解释他的观点,并分析其哲学思想的深层意义。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摘要:佛教中观学派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思维义法的浸渍而达成的。

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色空不二的世界观影响了后世对美之真幻和艺境特征的看法。

二、对空有关系的否定性辩证阐述形成了“不即不离”的“诗家中道”。

三、“双遣双非”法的系统运用使传统美学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言说方式。

四、“三谛圆融”说影响了后世以圆为美,贵圆、尚圆的审美思想。

关键词:佛教中观论古代美学影响佛学诸经典在阐发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时所透示出的丰富的美学意蕴已多为学者清理与厘定,但佛教中观学派独特的中观义理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渗透与影响,则少有论述。

本文试图就佛教中观论对中国古代审美范畴、审美言说方式、意境理论等的影响作粗浅阐述。

一中观学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大乘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最后演化定型为中观学派(空宗)和瑜珈学派(有宗)两大派别。

其中,大乘空宗对中国影响尤大。

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为龙树及其学生提婆。

该派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的《百论》为该派的基本理论著作。

龙树中观学说传入中土后,后秦鸠摩罗什与僧肇师徒加以系统介绍与阐发,迄至隋唐,形成了以吉藏为首继承中观义旨的三论宗。

而天台宗“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禅法对中观义理也多有阐发与印证。

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认识事物要不落一边(如空和有各为一边),要不偏不倚,综合空有二边,使之合乎中道,才能观察到世界本原或真如佛性。

中观派亦以思维方法上的不落一边、行乎中道而得名。

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是中道缘起说,即以否定有无、生灭等各种对立的两个极端,用不偏不倚的观点来解释万物的缘起,进而说明世界现象。

在谈论万物缘起时,龙树主张“破执空有”。

他既反对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实有观点,也反对大乘方广部的虚空观点。

他认为缘起不是单纯说有或说无,而应该是有无的统一。

他从认识论的角度强调人的认识应从感性开始,而感觉无非是由内根与外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浅析佛教中的中观思想

浅析佛教中的中观思想

浅析汉传佛教中的中观思想摘要:中国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

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利用抽象的思维,在相对的现实的现象界背后设置一个绝对的超现实的“本体”,或说“真如”,或说“实相”、“佛性”。

它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借以揭露万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类认识的矛盾,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可靠性。

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

Abstract: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combine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metaphysics, to the buddhist religious idealistic philosophy system of special demonstration, explain and play. Encyclopedia malluddhist philosophy argument method, using the abstract thinking, in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of relative phenomenon behind set a absolutely surreal "ontology", or "really like the" said, or said "reality", "Buddha". It USES "origin theory" of relativism argument, so a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e contradiction, deny the reality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bility. In the argument, interpretation process, 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highlighted its argument characteristic.关键词:唯心真我思辨性一,佛教的起源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是传入我国最早的宗教,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观庄严论释》名词解释汇总

《中观庄严论释》名词解释汇总

《中观庄严论释》名词解释汇总
《中观庄严论释》是佛教中观学派的重要论著之一,由印度佛教
大师月称所著。

以下是一些《中观庄严论释》中的名词解释:
1. 中观:佛教中观学派的核心概念,强调“空”和“无我”,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的实体存在。

2. 庄严:指佛教中的一种修行境界,即通过禅修和思维,使内心
得到净化和提升,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3. 二谛:指佛教中的两种真理,即世俗谛和胜义谛。

世俗谛是指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认知的真理,而胜义谛则是指超越世俗的真理。

4. 缘起:指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的实体存在。

这是佛教中观学派的核心观点之一。

5. 无我:指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我存在,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和合
而成,没有独立的实体存在。

6. 四谛:指佛教中的四种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谛是指人生中的痛苦和烦恼,集谛是指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灭谛
是指消除痛苦和烦恼的境界,道谛是指达到灭谛的方法。

7. 八正道:指佛教中的八种修行方法,即正见、正思维、正语、
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以上是《中观庄严论释》中的一些名词解释,这些概念在佛教中观学派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

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

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
摘要:
1.中观论的概念与历史背景
2.中观论原文的特点
3.白话文中观论的特点
4.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的对比
5.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对现代人的启示
正文:
中观论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印度,其创立者为龙树菩萨。

中观论主张“中道”,认为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既非有,也非无,而是一种超越有无的中道存在。

这种哲学观念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观论原文采用梵文写成,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现代人对于原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使更多人了解和研究中观论,有人将其翻译成白话文。

白话文中观论在保留原文哲学观点的基础上,使其更易于理解和传播。

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原文采用梵文,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但难以理解。

而白话文则采用现代汉语,语言通俗易懂,方便读者阅读。

在内容上,原文更注重哲学思考和论证,而白话文则更注重实际应用和修行。

通过对比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原文还是白话文,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观论告诉我们,世界并非绝对的有或
无,而是一种相对的存在。

这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于事物的执着,以更加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总之,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都是佛教哲学中的瑰宝,对于我们的心灵成长和智慧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观讲记下

中观讲记下

中观讲记下
《中观讲记》是一本介绍中观思想的著作,作者通过对中观思想的讲解,帮助读者了解佛教的中观派别。

中观派是佛教的一派别,以观察事物的空性为主要思想,强调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无的,反对执著于任何一方。

在中观派看来,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

事物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区别。

因此,中观派主张超越相对和绝对的对立,以一种平等、无分别的态度看待事物。

在《中观讲记》中,作者通过对中观思想的讲解,让读者了解中观派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方法。

作者认为,中观派的思想是一种智慧的境界,能够帮助人们超越世俗的执著和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自由。

通过修行中观派的思想,人们可以逐渐摆脱世俗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此外,《中观讲记》还对中观派的经典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探讨。

通过对经典的解释,作者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观派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方法。

同时,作者也对中观派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介绍,让读者了解中观派的历史和现状。

总的来说,《中观讲记》是一本很好的介绍中观思想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观派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方法,获得一种智慧的境界。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作为研究和探讨佛教思想的参考书籍,对于学术界和佛教界人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汉传佛教中的中观思想摘要:中国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

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利用抽象的思维,在相对的现实的现象界背后设置一个绝对的超现实的“本体”,或说“真如”,或说“实相”、“佛性”。

它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借以揭露万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类认识的矛盾,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可靠性。

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

Abstract: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combine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metaphysics, to the buddhist religious idealistic philosophy system of special demonstration, explain and play. Encyclopedia malluddhist philosophy argument method, using the abstract thinking, in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of relative phenomenon behind set a absolutely surreal "ontology", or "really like the" said, or said "reality", "Buddha". It USES "origin theory" of relativism argument, so a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e contradiction, deny the reality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bility. In the argument, interpretation process, 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highlighted its argument characteristic.关键词:唯心真我思辨性一,佛教的起源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是传入我国最早的宗教,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由悉达多—乔达摩【1】所创立。

佛教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分成了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云南边境地区的称为南传佛教(亦称之为上座部佛教或小乘佛教);从印度经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汉地,后经到韩国、日本、越南的称为大乘佛教。

两大主流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南传佛教的经典是用巴利文书写,而北传佛教的经典是用梵文书写。

根据其传播地区的语言特点分为使用巴利语佛教既南传佛教、使用汉语的汉传佛教既北传佛教或大乘佛教、使用藏语的佛教既藏传佛教。

二,佛教东来有一种说法,佛教最早是在孔子时传入中国的,也有说是在秦朝以前传入的。

但是这些说法现在一般认为不可信,因为按照一般的说法,释迦摩尼只比孔子大十几岁。

现在一般认为,佛教是在大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由印度从西域传入的。

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二十四章经》。

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2】。

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

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在此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快速的发展。

虽然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进行大规模的灭佛活动,对佛教的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但在后来的隋唐时期,佛教又开始兴盛一直延续至今。

大家都知道,哲学是对人生、宇宙世界总的看法,涉及到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而哲学的来源则是宗教。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

”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则说:“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佛教中也有其庞大的哲学体系,在历代高僧大德对释迦牟尼佛的经文教义进行解释和注疏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比如中观派和唯识派等等。

关于对伟大中观学派思想的开创者龙树菩萨的认识,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槃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

”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互相进行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这是很令人注意的。

从印度人的观点来看,布拉德烈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中观派的哲学家;在这些相同之外,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的辩证法之间或者可以发现更重大的亲切的类似。

”再者,佛教的思想理论也并非盲目或随心所欲地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严密的推理论证基础之上,在寺庙中曾有过的上千座辩经院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佛法乃至人类思想中许许多多的概念和观点都要通过理性的检验。

恩格斯也曾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

”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

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篇研究释迦牟尼佛和黑格尔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可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作过研究的人们都知道,马克思的辩证思想则是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与黑格尔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佛教中有丰富的辩证主义思想,并直接影响到世界包括古今的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承认的,如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过:“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三,佛教中的中观学思想中观学是批判哲学。

佛学不离心讲法,中观学也是如此。

所谓批判哲学者,就是指对一切命题进行辩证批评,一切法皆由心生(命题由心思构成),有执之心而构成之命题,一定落入四句范畴,批判哲学就是要扬弃四句思维方式,所谓绝四句是也。

中观学认为通过否定性的遮诠能使人的观念转向,这种否定性的批判法就是一种方法论。

近世治中观学者多认为中观学是反本体论的,其实这是错觉,中观学的方法论之前提,就是一个本体论。

由于中观学把自性当成迷执的根源,所以破自性见。

一些人认为中观学中的自性就是本体,这是不对的,中观学的自性是一个事上之实体,而本体则是一个理上的本质。

中观学正是用本体理来批判事上的自性见的。

中观学是反实体论,而不是反本体论,本体与实体是不同的。

缘起性空就是一切法共同理性本体。

本体是法性,中观学是法性宗,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中观学为本体宗。

中观学的辩证法是建立在本体论上的,所以是唯一有效的辩证法,内在是自恰的。

只有立足中道,不落二边,这才能契合实相之理。

凡夫思维都有执实性和自私性,中观学的批判,就是要对凡夫之心进行升华超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观学是一种彻底的生命智慧的革命哲学。

所以佛教之真理是积极的,对生命的存在是要做最崇高的肯定的,菩提与涅盘就是生命世界的最高境界,而中观学则是悟入此境之大法。

中观学完成了大乘佛学的方法论。

大乘佛学的主旨在于成佛,佛是亲证法身实相的圣者,大乘佛学的方法论就是导入实相之门的法要。

佛经中的方法都是佛陀对机施设的具体方法,而中观学的方法则是从理论的普遍性高度建立的,所以具有普适性。

中观学抓住了佛学的主旨,它以破执为方法的核心,转识成智就是在于破妄识之迷执。

龙树论师在《中观论》中,把大乘佛学方法论理论地概括出来了。

如离四句、立二谛、阐八不,这都具有判别一切命题之能力,和对自性见与恶取空见的超越之功。

学佛法,一须知真见,二须知正确方法,这样方能如理践行正道。

中观学是唯识学的出发点。

唯识学是中观学的继续,中观学完成了大乘佛学的方法论,但没有完成大乘佛学的认识论。

唯识学的认识论是以大乘佛学方法论为前提的,所以可以说中观学是唯识学的出发点。

事实也是如此,龙树提婆二师是建立本体方法论,无著世亲二师是建立观心认识论。

中国的许多文化确实与佛教有关,佛教基本的精神是跟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相当内在的一种契合,那么这个内在契合我想最主要的一点,它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佛教同样是强调以个人的一种智慧和毅力来求得自身的解脱,而它不是倚靠一种外在的力量,所以我们常常讲佛教是一种自立的,讲自立的宗教。

即使中国的佛教源于印度,但这已与之不同了,它是具有中国本土化、中国特色的宗教了。

参考文献1.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佛教涅槃概论》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3.恩格斯《世间论》注释:1.佛教的创始人。

名为悉达多,族姓为乔达摩,中国古译为瞿昙。

相传为净饭王太子,生于迦毗罗卫国(现为尼泊尔王国境内)。

他一生传教活动在印度次大陆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号。

根据文献史料推断,他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卒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间。

2.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

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无几,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