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平贝母人工种植技术
![平贝母人工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1487e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2.png)
技术难点二:抗病性差
总结词
平贝母抗病性较差,容易受到多种病害 的侵袭,如根腐病、叶斑病等,导致产 量下降。
VS
详细描述
平贝母的抗病性差可能与人工种植环境的 改变有关,如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与野 生环境的差异,使得平贝母容易受到病害 的侵袭。此外,平贝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也可能导致其抗病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提 高平贝母的抗病性。
平贝母人工种植技术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平贝母简介 • 平贝母人工种植技术要点 • 平贝母人工种植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 平贝母人工种植的效益及前景 • 平贝母人工种植的实践与案例分享
01
平贝母简介
平贝母的形态特征
鳞茎
平贝母的鳞茎为圆锥形或扁球 形,直径最大可达4厘米,表 面为黄白色,被有黄棕色的鳞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中 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平贝母的市场 前景非常广阔。预测未来几年,平贝 母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价格也将继续上涨。同时,随着技术 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平贝母的人工 种植技术也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从而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平贝母药 材。
05
平贝母人工种植的实践与 案例分享
人工种植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平贝母的人工种植也逐渐推广开来 ,主要种植区域为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平贝母的药用价值
01
02
03
止咳化痰
平贝母具有很好的止咳化 痰作用,对于治疗咳嗽、 气喘等症状有显著效果。
平喘
平贝母的鳞茎中含有多种 生物碱,具有平喘作用, 对于治疗哮喘等疾病有很 好的效果。
选择健康无病的植株进行种苗繁育,采用分 株、鳞茎繁殖等方法,注意种苗质量和数量 ,以获得良好的繁育效果。
贝母调研报告
![贝母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a86f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9.png)
贝母调研报告贝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贝母的种植情况以及市场需求,为贝母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贝母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以及市场需求。
2. 实地考察:走访农田和贝母种植基地,观察实际种植情况并与种植户交流。
三、调研内容:1. 贝母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贝母是一种草本植物,生长习性喜阴湿、富含腐殖质的环境。
其种植过程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温度,并进行适时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2. 贝母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实地调研结果,贝母种植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某县的山区地带。
由于贝母的生长周期长且需求量大,种植户普遍表示目前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有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的意愿。
3. 贝母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贝母因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而受到市场的青睐。
调研发现,市场对贝母的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其中药材市场和保健品市场是贝母主要的销售渠道。
此外,贝母的价格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调研结果分析: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贝母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市场需求仍然较为旺盛。
然而,由于贝母的生长周期长且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导致其产量相对不足。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贝母种植业的发展,提高贝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五、建议:1.加强培训和推广:对贝母种植户进行培训,提高其种植技术水平,增加贝母的产量。
2.政策支持:加大对贝母种植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贝母种植业,降低其种植成本。
3.加强市场开拓:积极开拓药材市场和保健品市场,为贝母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会。
4.科研支持:加大对贝母的研究力度,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提高贝母栽培技术和药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六、结论:贝母作为药用植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受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限制。
因此,通过加强培训与推广、政策支持、市场开拓和科研支持,可以促进贝母种植业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平贝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平贝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882e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a.png)
平贝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市场前景分析1. 国内市场需求:随着水环境恶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的需求日益增加,平贝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修复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平贝可作为蔬菜、水果等食用品,对于养殖、饲料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2. 国际市场需求:国际上对水资源保护和修复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平贝作为一种环保生物修复工具,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大的需求。
同时,平贝在食品、药物等领域的应用也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
二、投资回报率分析1. 投资成本:平贝种植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场地租赁、设备购置、种苗采购、人工费用等。
具体的投资成本需根据不同规模的种植项目来确定,一般来说,小规模种植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大规模种植的投资成本也相对高一些。
2. 收益预测:平贝的主要收益来源包括生物修复费用、食用、药用等销售收入。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量预测,可计算出平贝种植项目的收益情况。
3. 投资回报率:通过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对比,可以计算出平贝种植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判断其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
三、可持续发展性分析1. 生态环境效益:平贝作为一种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可以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2. 经济社会效益:平贝的种植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平贝的生物修复功能也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平贝种植具有较高的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率,同时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因此,平贝种植是一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产业。
希望相关部门和投资者能够加大对平贝种植项目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其健康发展,为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平贝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平贝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28348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f.png)
平贝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平贝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导语: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为一种常用中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文书帮!第一部分平贝母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平贝母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二)项目的承办单位(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四)项目的主管部门(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平贝母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平贝母项目建设背景(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三)……二、平贝母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二)……(三)……(四)……三、平贝母项目建设可行性(一)经济可行性(二)政策可行性(三)技术可行性(四)模式可行性(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第三部分平贝母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实践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d05bc3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f.png)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2期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实践秦绪霞1,宋 青2,秦 斌3,徐立军4(1.抚松县国有林总场,吉林抚松 134500; 2.抚松县林业局泉阳林场,吉林抚松 134500; 3.抚松县林业局红松母树林林场,吉林抚松 134500; 4.抚松县林业局,吉林抚松 134500)摘要:平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止血、催乳、利尿、镇痛等方面发挥着不错的药用价值。
因其喜凉爽湿润气候,怕干旱炎热的特性,平贝母适栽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
为不断提升川贝母种植效益,总结一线栽植经验,分别就田间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起收和加工管理技术、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四个方面做要点概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要点0 引言平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早春植物,喜凉爽湿润气候,怕干旱炎热,草春萌芽,地温2℃~4℃抽茎,13℃~16℃进入生长旺期,生育期在60天左右,适栽在东三省。
平贝母有不错的药用价值,止血、催乳、利尿、镇痛等等,这些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平贝母种植效益,文下分别自田间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起收和加工管理技术、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四大块,就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实践作要点概述,为提高产量确保效益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1 田间栽培技术1.1 选好沙质土种植,前期翻耙、用基肥、整好地为满足优产、高产要求,平贝母选种地块,尽量以沙质地为主,且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富含多种腐殖质、光照充足、多黑土层。
最佳地块,可近水源的山间平底,或有水井的菜园。
条件允许的,可经换土种植,或林下换土,或自己配土。
组方:取草炭土或山地土,圈肥1份,菜园土1粉,沙子少量,混拌均匀后,用于平贝种植。
翻整地,选在每年秋季,翻耙晾晒。
待到来年春,在平整耙细,一般可达到栽种状态[1]。
1.2 以南北走向作畦,铺好底施好基肥作畦床,依据地形而定,南北走向,畦长50 m,便于排灌;畦宽1.2~1.5 m之间,两畦之间留0.5 m作业通道。
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4a3a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5.png)
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贝母是一种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的植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然而,在近年来,贝母的种植量逐渐减少,导致市场上的供应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贝母种植可行性的研究,以期为贝母的种植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指导。
二、研究目的1. 了解贝母的生长环境和需求条件,查找最适合贝母种植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2. 深入分析市场对贝母需求和价格趋势,评估贝母种植的商业价值。
3. 调查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探讨可行的种植模式和经济效益。
三、研究内容1、生长环境和需求条件调研贝母喜欢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根据历史数据和现有研究成果,我们应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查,找出最适合贝母种植的生长环境。
2、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和研究市场情况,分析贝母的需求量和价格趋势,为贝母种植提供市场保障和商业价值的评估。
3、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研究我们将调查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包括贝母的种植季节、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为贝母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导,并分析其经济效益。
四、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将通过走访当地的贝母种植基地和相关研究机构,了解种植现状和技术措施,获取第一手资料。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的市场和生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3. 专家访谈邀请植物学、市场调研和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观点。
五、预期成果通过研究,我们预计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确定最适合贝母生长的地区和条件。
2. 评估贝母种植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3. 提出具体的贝母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六、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调研生长环境和需求条件。
2. 第二阶段(3-6个月):分析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
3. 第三阶段(6-9个月):研究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4. 第四阶段(9-12个月):总结成果并撰写报告。
林区平贝母种植技术研究
![林区平贝母种植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00e1944028915f804dc294.png)
林区平贝母种植技术研究作者:赵凤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09期平贝母属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别名平贝、东北贝母、灯笼花。
以鳞茎人药。
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效。
主治多种慢性咳嗽、咳痰带血等症。
东北三省是主要栽培区,桦南县已有四十余年的栽培历史。
野生平贝母多生于山区林下或溪流两岸土质疏松肥沃、较湿润的环境。
性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干旱及怕高温。
1、种植技术1.1选地整地:选背风向阳的地块、疏松湿润、较肥沃的腐殖质土或黑油砂土,前茬以豆类或玉米为佳,不适宜选洼地、黏土、碱性地、漏风地。
早春土壤解冻后即进行翻耕晾晒。
耙后施足底肥(以腐熟的鹿粪、马粪、猪粪最佳,每亩2000公斤-4000公斤),作成宽1.2米、高15~18厘米、长15米的高床,步道沟宽40厘米。
可先在畦沟点隔播玉米,以遮荫。
平贝母喜肥,但因鳞茎小,须根少,吸肥能力较差、生育期短,所以须保证充足水肥才能高产。
1.2繁殖方法:有鳞茎和种子两种繁殖方法。
由于种子繁殖生产周期长(播种后6年方可收获)和平贝母鳞茎的繁殖系数很大(1个母鳞茎1年可生长出多达20-50个不同大小的子鳞茎),故生产上一般采用鳞茎繁殖法。
较大的种鳞茎横畦条播,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中等大的可按4×8厘米株行距种植;最小的撒播,掌握株距1-1.5厘米,力求均匀地漫撒于畦面,然后薄敷盖土。
用筛过的腐殖土,或用挖起的表土经过筛后覆盖,覆土后平整畦面,使呈龟背形高畦。
最后在畦面上盖以2厘米~3厘米厚的“盖头粪”,可用腐熟的鹿粪或马粪、猪粪以及枯枝落叶或腐殖土。
起到对土壤保湿、防止冻裂、增肥等作用。
播种量随种鳞茎大小而异,大的每亩用300-400公斤,中等的200-300,小的100-200公斤。
1.3田间管理1.3.1遮荫种植遮荫作物,为平贝母创造一个低温湿润的环境。
最好是畦边种玉米,畦面种大豆,均点播。
玉米株距30-40厘米;大豆行距25-30厘米,可按畦纵向种2-3行;畦面栽植黄烟效果也很好。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7951dc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0.png)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平贝母是一种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区。
它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平贝母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清热泻火、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喉痹、肺热咳嗽等疾病。
由于平贝母野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繁殖、栽培、肥料施用等方面。
在平贝母人工栽培的选种过程中,应选择生长良好、叶片完整、无病虫害的种质作为母本,通过观察其生长状态和药用价值,选择适合栽培的优良品种。
在平贝母人工栽培的繁殖过程中,可以采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法。
种子繁殖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提取种子、晾晒和储存等措施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分株繁殖是将母本植株分成若干份,每份都含有根茎和叶片,可以通过插秧或移栽的方式进行。
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平贝母的茎、根、叶片等组织分离培养,培养成新的植株。
然后,在平贝母人工栽培的栽培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条件。
平贝母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湿润、肥沃的壤土,pH值在5.5-6.5之间。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避免过度干旱或水浸。
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适宜的光照为散射光或半阴光。
在平贝母人工栽培的肥料施用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和植株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基肥施用,使用有机肥和矿质肥进行施肥可以提高植株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技术需要进行选种、繁殖、栽培和肥料施用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平贝母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护野生资源。
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还可以促进该药材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平贝母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平贝母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41061dcc175527072208d3.png)
平贝母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确定(一)项目名称:xx县xx镇龙西村平贝母种植(二)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xx县xx镇龙西村村民委员会项目负责人:xx 村民委员会主任(四)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负责人:xx (高级农艺师)(五)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镇龙西村(六)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采取粮药间套作的模式,建设发展平贝母300亩,实现年产平贝母鲜品15吨、干品6吨和大豆20吨生产能力。
(七)项目建设期限2013年5月—2013年8月(八)项目建设内容发展平贝母种植基地300亩,建设晾晒场500平方米,仓储库100平方米。
(九)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125.12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购买平贝母种栽),村委会自筹资金25.12万元(村民以工代投、自筹原辅材料、自建仓储库和晾晒场)。
(十)项目幅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全村47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同发展平贝母种植业,实现总受益人口471人,项目达产后户均年可增加收入2500余元,实现全村整体脱贫,从而有推动全县的平贝母种植业的发展,填补全县平贝母产业的空白。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一)编制依据1、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2、《xx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刚要》;3、《白山市生态医药产业体系2010-2020年发展规划》;4、《xx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5、《xx县特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6、《xx县xx镇龙西村2010—2015年脱贫规划》;7、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编制原则1、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坚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为目的,选择先进种植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的先进性;2、充分利用xx省xx县在资源、市场方面的优势,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效益,尽快收回投资。
3、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搞好环保、节能、卫生安全及消防等设计。
平贝母无公害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平贝母无公害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14443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6.png)
平贝母无公害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平贝母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药材的种植和生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传统的平贝母种植方法存在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残留,导致平贝母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下降。
因此,实现平贝母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平贝母无公害规范化栽培的关键技术,具体内容如下:1.平贝母生长期的研究:对平贝母种植的生长期进行研究,明确平贝母的生长期特点,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研究。
2.平贝母合适的环境条件研究:研究平贝母种植的适宜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土壤等因素,确保平贝母生长的稳定和健康。
3.平贝母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种植过程中的使用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寻找替代品和无公害技术的优化方案,制定相应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
4.平贝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研究:通过对有机栽培、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合理施肥等措施进行研究,探究提高平贝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实验室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实验室试验:在实验室内通过设定不同的环境条件、种植条件,研究平贝母的生长特点、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2.田间试验:在田间进行大面积的平贝母种植,通过对比不同种植方法、不同管理方式等进行对比研究,探究提高平贝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次研究预期能够得到如下成果:1.明确平贝母生长期的特征,明确平贝母栽培的时间节点和生长阶段特征。
2.找到平贝母种植的适宜环境条件,制定相关规范,保障平贝母的生长。
3.通过各种无公害栽培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使用,并制定出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
4.找到提高平贝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五、研究前景与意义平贝母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目前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eb925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8.png)
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贝母,又称医贝,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
其根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由于贝母产量有限,市场需求旺盛,存在着较大的供需缺口。
因此,进行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贝母种植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为贝母种植的实施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1. 贝母市场需求分析:分析贝母的市场需求,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趋势。
2. 贝母种植条件评估:评估贝母的种植条件,包括土壤要求、气候环境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种植地点和种植季节。
3. 贝母种植技术介绍:介绍贝母的种植技术,包括贝母的繁殖方法、种植密度、养护管理等,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
4. 贝母种植的经济效益评估: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评估贝母种植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收期、利润率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5. 贝母种植方案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条件评估结果,制定贝母种植的方案,包括种植规模、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的设计。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贝母种植及市场需求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市场状况。
2. 实地调查:前往种植贝母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种植情况、环境条件等。
3.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贝母种植的可行性。
五、研究结果根据研究所得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出贝母种植的可行性结论,并给出贝母种植的具体方案设计,包括种植规模、种植技术要求、市场销售策略等。
六、研究结论贝母种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市场需求旺盛,种植条件也具备一定优势。
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和市场策略,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七、研究建议在进行贝母种植时,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种植季节,合理管理种植过程,确保贝母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还应加强市场开拓和营销工作,提高贝母产品的竞争力。
科技成果——平贝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科技成果——平贝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c33d62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5.png)
科技成果——平贝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种栽的分级平贝母生产中主要采用磷茎做为繁殖体进行种植。
栽种前,对采收的鳞茎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等级分别播种。
起收后,将鱗茎按其大小不同分成三级。
第一级直径为d≥1.5cm,加工成商品。
第二级直径为1.5cm>d≥1.0cm,为一级种,栽植后,一至二年采收。
第三级直径为1.0cm>d≥0.6cm,栽植后,二至三年采收。
(二)选地与整地栽培平贝应选择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粘土地、砂地及低洼地不宜种植。
农田地和庭院地的整地: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整地。
当春季四月上旬土壤解冻层达30cm深时或秋季上冻前,即可进行。
耕作深度为25-30cm,耙平后作哇。
山地的整地:耕作深度为20-25cm,打碎耙平,除去石块、杂草及其他杂物畦长和作业道的宽度视具体情况,以利于排水和作业为宜。
(三)种植方式平贝母种植主要用鳞茎无性繁殖的生产方式。
应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或八月底至九月上旬进行播种。
二级鳞茎,移植行距为6-8cm,株距为5.0cm--6cm,每平方米播种量为0.8kg/每667m2播种量为560kg,覆土4cm;三级鳞茎,移植行株距为5×5cm,播种量为0.5kg/667m2播种量为375kg,覆土3cm;同期采收。
覆土后,畦面上盖头粪或覆盖稻草。
(四)田间管理1、除草松土:早春(约4月中下旬)平贝母未出苗前,应将畦面浅除一次,消灭杂草。
生长期间应进行一次松土、二次除草;枯萎后可根据情况进行二至三次松土除草工作。
2、摘除花蕾:在初现蕾时,应及时摘蕾。
对采收种子的田块进行疏蕾作业,一般每株保留二朵花为宜。
3、施肥基肥主要用农家肥、厩肥、腐殖酸类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有机肥。
追肥主要用腐植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饼肥、腐熟的人粪尿和叶面肥。
(1)施底肥:分为散施和开沟施两种。
①散施:应在耕翻前将粪肥均匀撒入田间,结合耕翻将粪肥与土壤混合在一起,每667m2施用5000-6000kg。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781bcc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4.png)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
平贝母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
由于平贝母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大,使得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面介绍一下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
平贝母喜欢生长在层状粘土质土壤、粘性黄壤或沙质土壤中。
在选址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酸碱度、有机质、微量元素等方面的检测与分析。
在土壤酸碱度较大时应及时施入石灰石或有机肥等中和土壤。
2、育苗
平贝母育苗需要选用合适的育苗土,每亩需要施入养分足够的基肥以及覆盖1~2厘米的腐熟堆肥和稻草等庇护层。
平贝母生长比较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待其发芽长成,通过补充适当的养分能够提高平贝母的生长速度。
3、土壤管理
平贝母喜欢高湿度和温度环境,但不耐热,需避免阳光直射,应及时浇水和松土。
应注意调整土壤管理方案,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和生长环境条件,制定适合的施肥措施。
4、病虫害防治
平贝母的病虫害主要包括根腐病、霜霉病、蚜虫等,应定期用甲基托布津、氟硫菊酯等农药进行防治,并在生长过程中及时剪除枯叶烂杆等病害。
5、采收收获
平贝母采收需要在秋季的9月到11月之间进行,可用水或硫酸进行加工,切片晾干后即可入药,亦可制成胶囊和口服液等剂型。
在栽培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上述人工栽培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平贝母的含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平贝母药材的需求。
平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平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3ea0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9.png)
平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市场需求分析1. 平贝母的药用价值平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生津止渴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火热症、麻疹疹、风疹骨蒸等病症。
同时,平贝母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2. 市场需求趋势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重视和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平贝母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在国内市场,平贝母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中成药等领域;在国际市场,平贝母也受到欧美和东南亚等地区的青睐,出口量逐年增加。
二、种植条件分析1. 地理环境要求平贝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宜生长于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质土。
2. 种植技术要求平贝母是一种攀援植物,需要搭建支架进行攀爬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保证平贝母健康生长。
三、成本效益分析1. 投资成本平贝母种植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赁、种苗购置、支架建设、施肥、农药等费用。
同时,还需考虑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等间接成本。
2. 收益分析平贝母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同时种植周期较短,一般为1-2年即可收获。
根据市场行情和投入产出比,可以初步估算平贝母种植的收益情况。
四、风险评估1. 自然风险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影响平贝母的生长和产量,进而影响收益。
2. 市场风险市场行情波动、竞争加剧等因素可能影响平贝母的销售情况,进而影响收益。
五、发展前景分析1. 国内市场前景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对中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平贝母有望在国内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 国际市场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平贝母有望在国际市场上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建议综合以上分析,平贝母种植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成本和风险。
因此,建议相关企业在进行平贝母种植项目前,需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和环境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长期稳定发展。
贝母关键栽培技术的种植模式研究论文
![贝母关键栽培技术的种植模式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bbb289af1ffc4fff47ac63.png)
贝母关键栽培技术的种植模式研究论文1贝母关键栽培技术因种子繁殖周期长一般需要5~6年生产上贝母繁殖一般采用鳞茎繁殖浙贝母采用鳞茎繁殖可1年收获平贝母可1~2年收获贝母的种植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块如土壤过酸应适当施石灰进行改良后种植贝母若浸泡太久1d易造成死苗应注意畦间排水减轻病害发生但如遇干旱应适当灌水抗旱灌水浸湿畦土即可1.1浙贝母浙贝母种植要选择鳞茎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损无病虫害鳞茎作种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0.5h晾干后播种[1]朱秀玲等[2]在丽水对浙贝母进行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在大贝约46个/kg中贝86个/kg小贝200个/kg3个类型中以中贝250g/m2的密度种植产量倍数最高2.77倍选择中贝以250g/m2的密度种植最适宜地道产区宁波鄞江樟水药农认为一般以30~60个/kg为宜[3]根据浙贝母的生长习性浙贝母的施肥可以分为基肥冬肥苗肥和花肥等在下种时施用基肥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冬肥是最重要而且用肥量最大的一次施肥一般在12月下旬施用苗肥在2月上中旬齐苗后施入以速效氮肥为主花肥在施用时要视浙贝母长势而定种植密度大生长茂盛的田块氮肥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病害的发生[4]对浙贝母合理的施肥量已有较多的研究崔培章[5]试验表明浙贝母前期吸氮钾为主中后期则以吸钾为主吸磷上升吸氮减弱后期氮磷向鳞茎转运明显生产500kg干浙贝母大约需纯N7.6kgP2O53.5kgK2O11.4kg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0颐0.46颐1.25陈天德等[6]研究表明浙贝母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是纯N240kg/hm2P2O5105kg/hm2K2O135kg/hm2配方肥添加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另有试验表明氮磷钾三要素中氮钾所起的增产效益并不显著磷肥对浙贝母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应注重磷肥的施用[7]江建铭等[8]研究发现硼肥能显著提高浙贝母产量品质和种子质量以施用硼3.0kg/hm2最为适宜用绿源生物有机肥6t/hm2的浙贝母种植模式比常规种植节本增收8280元/hm2经济效益较显著[9]1.2川贝母川贝母一般种植在海拔3000耀3600m气候冷凉湿润地段选择排灌良好富含腐质的砂质土壤春播3月10日左右采用二年生鳞茎作为种源播量为1500kg/hm2[10]黎开强等[11-12]研究不同温度和光强处理对川贝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贝母不宜生长在过高温度环境相对较低温度下其生育期较长鳞茎可适当生长生物碱含量也有所增加同时研究表明6000lx的光照强度对贝母的生长发育较好干物质积累较多总生物碱量也较高张大永等[13]从川贝母的形态粒重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变化的规律来探讨栽培川贝母适宜的采收年限结果表明川贝母宜以五年生为主也可采收部分三年生产品张礼等[14]研究表明川贝母需肥量较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不同栽培密度是影响野树儿子冶期产量的主要因素施肥水平是影响野灯笼花冶期产量的主要因素马靖[15]通过野3414冶田间试验表明川贝母对氮磷钾的总体需求较低川贝母野树儿子冶期的施肥方案为氮肥10.91kg/hm2磷肥104.16kg/hm2钾肥26.85kg/hm2野灯笼花冶期的'施肥方案为氮肥10.91kg/hm2磷肥0kg/hm2钾肥26.85kg/hm2同时研制出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伍燕华[16]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比例的降低川贝母鳞茎增量降低在野树儿子冶期应适当地增加氮磷比例在野灯笼花冶期宜适当地降低氮磷比例在野树儿子冶和野灯笼花冶阶段不宜采取遮阳网遮荫的措施邓孔权[17]用氮颐磷颐钾=13颐5颐7的复合肥对川贝母进行田间施肥可增产70%以上另外在生产上可用7%甲基磺草酮窑阿特拉津悬浮剂300g/hm2的用量来代替来甲级磺草酮悬浮剂和阿特拉津张利等[18]对暗紫贝母栽培的研究表明贝母的栽培需要较低的种植密度6万株/hm2在播种后第1个月不适宜施肥和除草第2个月适当地施肥有利于贝母的生长到第3个月除草和施肥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建立川贝母组培苗快繁体系为实现川贝母工业化育苗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和发展人工育种技术提供新的途径王跃华等[19]和江明殊等[20]研究植物激素对川贝母鳞片叶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小鳞茎和诱导鳞茎抽苗以及无根苗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如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24-D0.5mg/L1.3平贝母平贝母多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播种播种量随种鳞茎大小而异栽前将鳞茎种子用筛子筛选分大中小3个等级大中鳞茎采用条播小鳞茎采用撒播播栽后将作业道上的土均匀地覆在畦面上覆土后平整畦面使之呈龟背形高畦[21]张继全[22]对平贝母吸收NPK养分的研究表明平贝母整个发育期内吸收NPK养分的积累比为13.3颐1.0颐6.0更新芽萌动期吸收NK量为最高尤其对N的积累比例较高以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含量逐渐降低植株体内平均NPK含量比例为4.75颐1.00颐2.26同时陈铁柱等[23-24]研究表明施肥对平贝母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与平贝母产量成显著正相关最优施肥方法是施猪粪13.0kg/m2鹿粪5.5kg/m2和猪粪6.5kg/m2或鹿粪11.0kg/m2栽培平贝母张继全[22]研究表明喷施叶面肥能提高平贝母鳞茎产量和生物碱含量从鳞茎生物碱含量和产量上看叶面肥均以EM菌肥300倍液为最好基肥以厩肥为最好其次依次为人粪猪粪和绿肥分别较对照提高30%28%和26%吴仪等[25-26]探讨了不同采收期和覆膜颜色对紫茎绿叶平贝母中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平贝母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FeZnNi在6月20日采收时含量最高可选择在6月中旬采收平贝母不同光质对平贝母生物碱含量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平贝母在浅蓝色薄膜覆盖下产量最高在黑色薄膜覆盖下产量最低1.4其他贝母新疆贝母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药学利用价值苏志豪等[27]对新疆贝母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磷钾基肥充足的情况下底肥有机肥与追施氮肥能有效地促进新疆贝母体内光合产物的转化和积累为鳞茎的发育和膨大提供物质基础但是太白贝母对氮磷钾的总体需求较低适度施用氮肥可使鳞茎质量增长生产宜采用低量施肥的方式[28]赵莉等[29]研究不同EV生物肥用量5个处理对伊贝母品质的影响得到EV生物肥合理施用量2贝母主要种植模式利用贝母地上生长期短植株矮小适度遮荫有利于生长等生长特点各地探索出了包括间/套作轮作等耕作模式的贝母栽培模式其中间作模式包括经济林下种植贝母比如在果树地行间种植平贝母核桃林下种植土贝母药用植物与贝母间作包括厚朴林下种植贝母藁本与川贝母间作五味子与平贝母间作等耕作模式[30-34]林地果树地行间栽培种植贝母实行立体栽培方法简单易行便于管理充分利用了土地同时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朱建军等[35]研究表明林药模式对林地环境在短期内有显著影响贝母轮作模式在浙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在缙云县磐安县云和县等浙贝母主产区已经成功探索出了浙贝母要单季稻浙贝母要水半夏浙贝母要番薯浙贝母要青毛豆等轮作模式一些地区还在浙贝母生长后期套种玉米探索出了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36-40]海门市探讨研究了浙贝母与葡萄间作同时在浙贝母倒苗后再种植一茬青毛豆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葡萄架下的土地资源及浙贝母倒苗至采收的空茬资源经济效益较为显著[41]刘二喜等[42]研究表明花魔芋要湖北贝母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新模式可解决山区可耕作土地少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湖北贝母过度开采等突出问题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3结语近几年贝母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贝母栽培收益丰厚如浙贝母近2年栽培获益在15万元/hm2左右贝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探讨贝母合理的栽培技术是有必要的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栽培一般采用鳞茎繁殖播种时需对鳞茎大小进行分类并确定栽培密度选择地块一般是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排灌性好清除杂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底肥施腐熟猪粪牛粪羊粪及鹿粪等粪便15t/hm2耙松土壤耙平做畦畦宽100~120cm畦面弓形间距30cm浙贝母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川贝母一般于3月中旬左右播种平贝母多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播种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合理施肥对促进贝母鳞茎膨大增加贝母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贝母常规施肥模式由于施肥量大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为维护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同时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群落数和活性建议贝母常规施肥与施用生物有机肥交替隔年应用注意氮磷钾平衡施用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在平贝母上的覆膜试验表明要根据贝母特性选择适宜的薄膜颜色同时利用川贝母生长地中禾本科杂草与川贝母在生长周期上的差异用黑膜覆盖的方法进行除草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和对鳞茎的伤害并能有效保证土壤良好的团粒结构性状促进川贝母翌年的生长平贝母和川贝母相比较浙贝母在苗期过程中要注意遮荫处理4参考文献[1]郑小东金再欣刘小丽等.浙贝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8174-175.[2]朱秀玲黄宇南何晓菲等.丽水市浙贝母引种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64-65.[3]叶培根崔培章张林苗.宁波农业适用技术丛书浙贝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1-56.[4]浙贝母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5-02-28005.[5]崔培章.浙贝母各生育期氮磷钾吸收特性及生物碱含量的变化[J].中药材199073-5.[6]陈天德金天寿倪顺等.浙贝母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091308-310.[7]刘洪见钱仁卷郑坚等.不同肥料及施肥量对浙贝母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71024-1027.[8]江建铭倪海鹏徐建中.硼对浙贝母的生长效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82033-2034.[9]唐明光王斌张硕.绿源生物有机肥在浙贝母上的肥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25100-102.[10]王晓蓉王强余强等.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2147-48.[11]黎开强吴卫郑有良等.不同光强对川贝母生长发育和总生物碱的影响[J].中草药200991475-1478.[12]黎开强吴卫郑有良等.温度对川贝母生理指标鳞茎产量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161948-1951.。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8cce35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5.png)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平贝母(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祛湿、润肺止咳的功效。
传统上,平贝母主要采自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但由于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等因素,野生平贝母的资源已经日益减少,使得其价格居高不下。
为了保护野生平贝母资源并满足市场需求,人工栽培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平贝母的生产中。
人工栽培平贝母的技术包括选种技术、繁殖技术、肥料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
首先是选种技术,通过选择生长稳定、品质优良的平贝母作为母本进行繁殖。
在繁殖技术方面,种植者可以选择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或种植叶片进行繁殖。
这些繁殖方法均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在肥料管理技术方面,平贝母的生产需要提供合适的营养物质供给。
一般来说,平贝母对氮、磷、钾等元素需求较高,种植者可以根据土壤条件和植株需求进行施肥。
平贝母尤其对有机肥料喜好,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来提高植株的生长和品质。
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平贝母主要受到真菌、紫外线辐射和害虫的威胁。
种植者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害和害虫,例如定期喷洒杀菌剂、搭建遮阳网等。
人工栽培平贝母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人工栽培技术,可以控制平贝母的生长环境,使其生长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人工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人工栽培还可以减少对野生平贝母的依赖,保护和恢复野生资源。
人工栽培平贝母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人工栽培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包括选种费用、肥料费用、管理费用等。
人工栽培的平贝母在一定程度上与野生平贝母存在差异,可能在药效和品质方面有所不同。
人工栽培平贝母的大规模生产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技术经验。
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技术对于保护野生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下,相信人工栽培平贝母的产量和品质将不断提高,为中药材生产和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应该加强对人工栽培平贝母的研究和监管,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平贝母组培快繁技术报告
![平贝母组培快繁技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3e67add1f34693daef3ed2.png)
平贝母组培快繁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技术报告一、平贝母组培快繁技术1.再生体系的建立将平贝母鳞茎消毒,先用自来水冲洗洁净后,于70%酒精浸泡30S,在经0.1%HgCl2消毒12-15min后,用无菌水漂洗5-7次值域无菌培养皿中,用于准备接种。
所用用具军经常消毒后使用,将切成5-7mm3的小块,接种与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中(培养基在使用钱亦经常规湿热灭菌)。
平贝母茎叶的消毒,用自来水冲洗洁净后于70%酒精洗过,在经HgCl2消毒5-8min后,经无菌水漂洗5-7次,于超净工作台上切成1cm左右的茎段活和叶片段。
将切好的材料接种于不同激素梯度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在使用前亦经常规湿热灭菌,用100ml 容积的三角瓶培养,光、暗两种方式培养,并设置温度梯度,筛选优化基质和优化培养条件、适宜继代周期,渴望建立高效的无性繁殖体系。
1.1不同基本基质的影响诱导培养之前,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取材部位等对基本培养基质进行选择,本实验选择了H、B5、N6、MS四种基本基质,附加IBA1.0mg/l和BAI1.0mg/l,将和茎段按常规消毒后,接种培养40天到场分化率,结果表明,在四种基本基质中,MS培养基诱导的不定芽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三种基质,其次是N6、B5、H。
培养38天时,MS的不定芽诱导出现高峰期,形成不定芽丛,生长旺盛;同样,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的也是MS,其次是N6、B5、H。
愈伤组织形成高峰期时23天左右,以后便趋于平稳。
可见,MS是诱导不定芽和愈伤组织理想的基本基质。
1.2不同激素种类及其组合的影响1.2.1 不同单一生长激素和分裂素的诱导效果取鳞茎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分别接种在附加1mg/l的IAA、NAA、IBA;1mg/l的BA、KT、ZT的MS培养基中。
结果发现,附加IBA的培养基上首先产生了不定芽,但以后生长的比较缓慢;而在附加NAA的培养基中外植体产生不定芽的数量角度,长势较好,综合来看,生长激素中以NAA的诱导效果最佳;在分裂素的试验组中,以ZT的诱导效果最好,其次是BA、KT、但三者效果相差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贝母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一、项目确定(一)项目名称某县某镇龙某平贝母种植(二)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某县某镇龙某村民委员会项目负责人:裘皮军村民委员会主任(四)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负责人:某(高级农艺师)(五)项目建设地点某县某镇龙某(六)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采取粮药间套作的模式,建设发展平贝母300亩,实现年产平贝母鲜品15吨、干品6吨和大豆20吨的生产能力。
(七)项目建设期限2013年5月—2013年8月(八)项目建设内容发展平贝母种植基地300亩,建设晾晒场500平方米,仓储库100平方米。
(九)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125.12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购买平贝母种栽),村委会自筹资金25.12万元(村民以工代投、自筹原辅材料、自建仓储库和晾晒场)。
(十)项目幅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全村47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同发展平贝母种植业,实现总受益人口471人,项目达产后户均年可增加收入2500余元,实现全村整体脱贫,从而有推动全县的平贝母种植业的发展,填补全县平贝母产业的空白。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一)编制依据1、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2、《某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刚要》;3、《白山市生态医药产业体系2010-2020年发展规划》;4、《某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5、《某县特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6、《某县某镇龙某2010—2015年脱贫规划》;7、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编制原则1、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坚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为目的,选择先进种植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的先进性;2、充分利用某省某县在资源、市场方面的优势,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效益,尽快收回投资。
3、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搞好环保、节能、卫生安全及消防等设计。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一)项目提出的理由⑴政策环境优势我国政府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发展科技、经济等方面考虑,实施了中药现代化行动,这对于振兴中药事业、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也是我国政府在发展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宏观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
长期以来,困扰某省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某省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很强的科技和教育优势,但却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因此,某省政府立足于中药现代化建设,加速某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视中药现代化建设,并早在1999 年就向国家提出《关于申请建立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某) 基地的实施方案》,并获得批准,并于2000 年开始实施。
某省提出了“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的发展战略,成立了“某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协调领导小组”、“某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某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信息中心”。
加强建设道地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引导中药原料生产向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培育农业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向深层次发展,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⑵自然资源优势某省某县地处长白山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素有“绿色立体宝库”之称。
森林资源──林地总面积 2169平方公里,70 %的面积适合发展特色道地药材种植,森林覆盖率达74.9%,活立木蓄积量3223万立方米,是某省木材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目前共发现天然矿泉34处。
初步统计在保护区内的19处矿泉水,日流量达15.1万立方米以上.某县以其天然矿泉水资源储量丰富,流量稳定,分布集中,水质良好,水化学类型独特,无污染等特点,于2000年7月31日被中国矿业联合会矿泉水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长白山某矿泉城”。
因此在该地种植的平贝母,具有绿色、天然、有机等特点,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高,一直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平贝母品种。
文献调查,长白山野生植物有248 科、3119种。
在长白山野生药用植物中,有30 % 可作为中药材利用。
具有得天独厚的长白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优势,道地中药材人工栽培的品种主要有20 多种,道地药材平贝母是其中之一。
天然资源为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提供了资源优势。
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给某县发展特产、药材种植及加工创造了美好的十分可观的前景。
平贝母是长白山区的道地药材,特别适宜在海拔500-800米高的山区生长,而某县的平均海拔为576米,为最适宜平贝母生长地之一。
⑶市场前景优势在任何的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风险,尤其是市场风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确定其应对策略。
在市场上,产品在销售要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较,要有价格优势,在样本价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交易条件、交易对象、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要有不同的灵活、机动的策略。
在既不破坏市场价格体系的情况下,以优质合理价面目出现,打低价牌,体现市场的价格优势。
目前,本项目产品市场销路十分看好,各制药企业和中药店配方用药量增加。
今后,我国中药的销售形势将得到患者的认同,销售形势将不断发展,销售市场将不断趋于扩大,市场容量将逐步增大。
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⑷产品质量优势本项目产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suriensis Maxim.的干燥鳞茎。
主产于黑龙江五常、尚志及某某、抚松、临江、桦甸等处。
鳞茎呈扁圆球形。
高5-10cm,直径0.5-20mm。
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常有黄色斑痕,顶端平或微突起,基部中央凹入,具须根痕。
外层由大小相近的两瓣肥厚鳞片相对抱合,顶端开裂,内包小鳞片及一枚细圆柱形残茎。
质坚实而跪,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酸,味微苦。
贝母是止咳化痰的一味常用中药。
在我国,贝母药用历史悠久,明代《滇南本草》一书中对它就作了详细的介绍。
贝母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春生夏萎、鳞茎扁球形,叶在下部对生,上部曲如卷须。
春季开花,花呈钟状,淡黄绿色。
花与果实均可入药,但以果实入药为主。
近年来,以贝母为主药配制的贝母枇杷糖浆、贝母雪梨膏、贝母二冬膏,贝母精片等中成药畅销国内外。
贝母,味苦、甘,性微寒。
主要成分含生物硷,主要为松贝硷。
其主要功效是润肺化痰、散结除热。
实验证明,松贝硷有降压(降低猫血压)、兴奋子宫(使豚鼠的离体子宫收缩)和抑制肠蠕动等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慢性咳嗽,其表现有虚劳烦热,或咳嗽痰多,或痰中带血,胸部满闷,食欲减退。
故前人说:“纳少痰多,舒郁化痰,松贝最妙。
”松贝硷既能祛痰,又能抑制痰涎分泌,故多用于痰多者。
如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等的咳嗽,多与枇杷叶、桑叶、麦冬、玉竹等配伍,有咳血者配生地、百合、气逆甚者配厚朴,热痰盛者配蛇胆汁,亦可用松贝6—9克打碎后炖蜂蜜服用。
对急性呼吸道火症的咳嗽(如上呼吸道感染)有咽部肿痛者,可配栀子、金银花等药使用。
松贝硷用量在5—10克之间。
由于贝母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市场一直存在着旺盛的需求。
因此,本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严格按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生产,采用规范化无公害栽培新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平贝母,实现绿色、高效种植,从而保持长白山药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本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⑸产业凸显优势特产种植业在国内外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它是现代大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绿色食品和医疗、保健品,其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巨大。
“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抢占市场、抢占商机”,已成为特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在我国的诸多特产品出口中,平贝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目前产量居世界第一,已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由于我国的平贝母产地都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所以发展平贝母种植业,增加平贝母产品出口,是平贝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项目的研制开发建设符合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的范围。
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提高我国中药材系列产品的加工能力,提高产品在国际领域的产业化地位和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国家创造财富,为人民带来健康。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通过本项目产品方案、市场情况、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投资及财务情况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项目根据我县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我县种植的平贝母产品,建设种植加工基地,可有效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珍贵平贝母资源。
通过药林粮间套作,充分体现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合理保护林木资源的效益。
本项目建设,还将对我省生态治理及农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我省平贝母产业化提供有益的经验,为探索优质道地平贝母规模化生产打下基础。
项目建成后,可促进我县的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建设条件具备,建设规模选择合理,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技术先进,设备选型合理,经济效益较好。
四、项目概况(一)拟建地点本项目拟实施于某县某镇龙某,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平贝母种植业的发展。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本项目采取粮药间作的模式,建设年发展平贝母300亩,实现年产平贝母鲜品15吨、干品6吨和大豆20吨的生产能力。
发展平贝母种植基地300亩,建设晾晒场500平方米,仓储库100平方米。
2、产品方案年产平贝母鲜品 15吨平贝母干品 6吨大豆 20吨(三)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及有利条件,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好项目,是解决人口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同时本项目采用的种植技术成熟先进,生产的平贝母营养价值高,符合我国发展优质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整体规划。
(四)项目投入资金及效益情况该项目投入总资金125.12万元。
建设投资具体构成如下:建设投资107.00万元,流动资金18.12万元。
(1)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5.12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购买平贝母种栽),村委会自筹资金25.12万元(村民以工代投、自筹原辅材料、自建仓储库和晾晒场)。
(2)效益情况项目正常生产年平均利润81.54万元;投资利润率65.17%。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汇总表五、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通过考察论证,年发展300亩平贝母种植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具备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成熟的技术力量;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且可解决大部分贫困户脱贫。
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好项目,切实可行。
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新建的平贝母种植基地在引种、管理等方面,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往农民虽有种植平贝母的经验,但都是少量的,而现在要求大规模种植就要求科学化,规范化,所以要在种植管理等诸多因素上严格控制,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