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的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测试题.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测试题

考试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差使() 琐屑() 褴褛() 万籁俱寂()憧憧()歉疚()蹒跚()蹑手蹑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8分)

⑴变卖典质质:(2)触目伤怀怀:

(3)面带愠色愠:(4)弦既不调调:

(5)月余亦卒卒:(6)当面酬谢酬:

(7)循循善诱诱:(8)娓娓动听娓娓:

3.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两个表示友情的成语。(2分)

4、作品、作家、时代(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背影》——朱自清——现代

B.《人琴俱亡》——刘义庆——宋朝

C.《我的母亲》——邹韬奋——现代

D.《父母的心》——川端康成——日本

5.漫步诗词长廊,补全下列诗句。(4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笃:

(2)何以都不闻消息都:

(3)语时了不悲了:

(4)便索舆来奔丧舆:

7.子猷凭什么断定子敬"已丧"?这反映了什么?(3分)

8.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也亡,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课内阅读(12分)

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

摇着。

"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叫什么?"

"王小亮。"

"几年级几班?"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显然有点不耐烦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9.联系全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这位妈妈为什么要在一个很冷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送一包糖?

(2)"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这句中,老头"疑惑"的是什么?

10."老头问这位妈妈所找的人在几年级几班,可她却回答:"今天,刚过,八个生日。"她为什么会答非所问?(3分)

11、作者通过对这位妈妈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她的爱子之情。请摘出有关句子,并在你认为值得揣摩的词语下画圈,再从中选择一两个词语谈谈你的理解。(3分)

示例: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写这位妈妈为了见儿子,给他送生日礼物,长久地站在雪地里,耐心地等学校放学,表现了她对儿子的至爱深情。

有关语句:

词语分析:

12.文中写的那个"老头"是怎样的人?他对表现"妈妈"的爱子之心有什

么作用?(2分)

(三)课外阅读(18分)

苦娃娃"写进"北大

我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妈妈,她今年49岁,叫李小云。

我童年时,年迈的奶奶和爷爷相继患病卧床不起,家里欠下的债一年比一年多,大人们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

8岁那年,家里勉强送我进了学校。学费是妈妈向帮工的人家借的,书包是她用旧衣物缝制的,别的孩子用剩下的铅笔头,我用小棍捆扎起来就成了笔。

我读书十分专心,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1996年8月,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我欣喜若狂跑回家,把这一喜讯告诉日夜奔波操劳的父母。谁知话一出口,他们的脸上却布满了愁云。

晚上,我听到外屋有吵闹声,原来妈妈想把家里那头怀孕的母牛卖掉,供我上学,爸爸坚决不同意。病在床上爷爷听见了争吵声,一急之下撒手人寰,不久,奶奶也去世了。

安葬了他们,家里又多了几千元我债。我不再提上学的事儿,把录取通知书放在书页里,下地干活去。过了两天,妈妈偷偷卖了牛,爸爸知道后暴跳如雷:"以后种庄稼、驮粮食咋办,你去拉,你去背,卖牛的钱能供金旺读几年书?"

妈妈痛哭了一场,吼道:"娃儿念书有什么错?金旺能考上县重点,在这个村子里还算头一份,我不能把娃娃的前途耽搁了。我就是砸锅卖铁,肩挑背磨也要送娃去念书。"

第二天,我到县城上中学了。我家离学校有50多公里,为了节约钱,我一学期只回家一两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回家拿夏天的衣服,发现爸爸瘦得出奇,脸色蜡黄地躺在炕上。他得了胃溃疡,医生让他尽快动手术,妈妈又要去借钱,爸爸死活不依:"只借不还,谁还愿意借给我们;贷款,家里咋遭得起?死活听天由命吧。"

邻居告诉我,那年夏天,母亲一个人完成了双抢双收。她没钱请人,没钱雇脱粒机,白天一个人在田里收割,然后一捆捆背回家,晚上在院坝里铺上一块塑料布,用双手在石头上摔打十多亩地的麦子,收完后还要放水栽秧。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破了,双手磨出血。没等邻居把话讲完,我跑向在田里忙碌的母亲,大哭道:"妈,我不念书了......"妈妈将我赶回了学校。爸爸的手术用贷款做了,只是家里的债务已达8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