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校园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手册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7598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9.png)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手册一、前言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学生在参与校园体育活动时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操作手册,希望广大师生能够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
二、校园体育活动的类型1、体育课这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涵盖了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训练,如田径、球类、体操等。
2、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间操、班级体育比赛、社团体育活动等,通常以学生自愿参与为主。
3、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如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规模。
三、校园体育活动安全风险因素1、人员因素(1)学生自身身体状况不佳,如患有疾病、疲劳过度等。
(2)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动动作不规范。
(3)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指导不到位。
2、场地器材因素(1)体育场地不平整、有障碍物。
(2)体育器材老化、损坏,缺乏维护。
3、环境因素(1)天气恶劣,如高温、寒冷、大风、暴雨等。
(2)场地周围环境复杂,存在交通隐患等。
4、组织管理因素(1)活动安排不合理,运动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
(2)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指南1、活动前的准备(1)学生方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老师。
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不得佩戴饰品。
做好热身运动,活动关节,拉伸肌肉。
(2)教师方面提前检查场地和器材,确保安全无隐患。
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因材施教。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
2、活动中的注意事项(1)学生方面遵守纪律,听从老师的指挥。
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进行运动,避免错误动作导致受伤。
注意自我保护,如在摔倒时尽量用身体的侧面着地。
(2)教师方面认真观察学生的运动状态,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控制活动的节奏和强度,避免学生过度疲劳。
加强对场地和器材的监管,防止意外发生。
3、活动后的整理(1)学生方面进行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
![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22dad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b.png)
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1.1 入场前的准备工作在体育课开始之前,首先要确保场地的安全。
大家进入场地时,记得要检查一下周围的环境。
地上有没有杂物?运动器材是否完好?这种“小细节”可能在一瞬间就能避免意外。
班主任或教练会在上课前检查,但大家也要有警觉性。
别小看这些琐碎的准备工作,往往就是它们保障了大家的安全。
1.2 穿着与装备穿对运动鞋,简直是体育课的“必杀技”。
运动鞋一定要舒适,而且底子要有抓地力,不然在跑步时可能会滑倒。
还有,就是穿合适的运动服,这样才能在活动中自由自如。
记得不要穿有长带子的衣服或者容易被勾住的饰品,这样可以避免在运动时发生意外。
2.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2.1 热身不可少热身是体育课的“开胃菜”,没它可不行。
做几分钟的热身运动,能让身体的肌肉和关节得到舒展,也能减少受伤的风险。
运动前热热身,就像是给身体上了一层保护膜,能帮助你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加得心应手。
别急着进入正题,先把身体调动起来!2.2 遵循规则与指示在体育课上,听从教练的指示是至关重要的。
每项运动都有其规则,不按规则来,可能会导致伤害。
比如在进行一些集体活动时,大家要听从指挥,保持队形。
如果教练提醒你注意某个动作的要领,那就一定要认真对待。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3. 事故处理与急救常识3.1 轻微伤害的处理运动中难免会有小擦伤、小碰撞,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保持冷静。
对于轻微的擦伤,可以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涂抹一些消毒药水。
别忘了,伤口如果有异物,最好去找老师或校医处理,千万不要自己乱动。
3.2 处理突发状况如果发生较严重的情况,比如扭伤或者晕倒,第一时间要呼叫老师或校医。
他们是处理这些突发状况的“专业人员”。
同时,大家也要学会一些基础的急救常识,比如心肺复苏术(CPR)。
知道这些基本知识,万一真的遇到紧急情况,也能沉着应对。
4. 课后的整理与总结4.1 课后的整理体育课结束后,别急着回去,记得整理一下场地。
体育锻炼课安全管理制度
![体育锻炼课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67c3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c.png)
体育锻炼课安全管理制度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健身热潮的兴起,体育锻炼课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体育锻炼课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时的身体安全,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保证场地和设施的安全首先,学校要定期对体育锻炼场地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场地的地面要平整无坑洼,设施要完好、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损坏或者安全隐患。
此外,对于护栏、投篮架等高度较高的设施,学校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二、合理规划课程和教学内容为确保学生的身体安全,学校要合理规划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学生年龄较小或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应减少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并适当增加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引发身体不适。
同时,体育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潜力,制定适合他们的训练计划,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同时避免过度训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三、加强师生交流与协作在体育锻炼课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至关重要。
学生要充分听从教师的指导,按照要求参与课程活动,遵守安全规则。
而教师则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或提醒。
同时,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活动,帮助他们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建立体育保险制度意外伤害是体育锻炼课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
为了减小意外伤害的损失,学校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学生购买体育意外保险。
这样一旦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受伤,可以得到及时救治,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
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高体育锻炼课的安全管理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教师也需要保持与体育锻炼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同步,了解最新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六、制定紧急救护预案针对体育锻炼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紧急救护预案。
该预案应包括对各种伤害状况的分类,教师和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872af2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2.png)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一、引言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体育活动中,由于运动强度大、动作难度高,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为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体育课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二、体育课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安全教育学校应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师生了解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掌握预防措施和自救互救方法。
体育教师应在每次体育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场地设施安全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场地设施安全可靠。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设施,应及时整改,禁止学生在有安全隐患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
3. 运动器材安全学校应确保体育器材的完好无损,定期对器材进行维护、更换。
在使用体育器材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4. 运动强度控制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质和运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
对于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运动项目,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5. 运动损伤处理学校应建立健全运动损伤处理机制,对运动损伤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体育教师应了解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知识,掌握急救技能,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迅速采取措施。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师生安全。
7. 纪律要求体育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禁止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打闹、嬉戏,确保体育活动的有序进行。
8. 家校合作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变化,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愉快地参与。
三、体育课安全制度的落实与监督1.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教学经验,能有效预防和处理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隐患。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指引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e4e6792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f.png)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指引在校园生活中,体育活动是学生们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释放活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为了确保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我们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操作指引。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校园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一、活动前的准备1、身体检查在参与任何体育活动之前,学生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自身身体状况适合该项运动。
对于有特殊疾病(如心脏病、哮喘等)的学生,应提前向老师或教练报备,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
2、场地与器材检查老师或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前对体育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场地平整、无杂物、无积水等安全隐患。
同时,对体育器材进行仔细检查,如篮球架是否稳固、足球门有无损坏、跳绳是否完好等。
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着装要求学生应穿着适合体育活动的服装和鞋子。
服装应宽松舒适,便于活动;鞋子要有良好的支撑和防滑性能,避免因着装不当导致受伤。
4、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环节。
在活动开始前,应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包括全身关节的活动、肌肉的拉伸等,时间不少于10 分钟。
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1、遵守规则无论是集体运动还是个人运动,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则。
规则不仅是保证比赛公平的基础,更是保障安全的重要防线。
2、合理控制运动强度老师和教练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强度。
避免过度疲劳和超负荷运动,防止出现意外。
3、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部位,同时也要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比如在篮球比赛中,避免过于激烈的碰撞;在跑步时,保持适当的间距。
4、及时补水体育活动会导致身体出汗,丢失水分和电解质。
因此,要提醒学生及时补充水分,但避免在运动中大量饮水,以免引起不适。
5、关注身体信号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身体不适,如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告知老师或教练。
三、不同体育项目的特殊安全要求1、田径运动(1)跑步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关节损伤。
中学安全教育日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
![中学安全教育日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6ee43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c.png)
中学安全教育日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学校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问题。
在中学生活中,体育课是必修课,体育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体育运动的频繁进行,隐患也逐渐暴露出来。
为了保障中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中学安全教育日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关注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
首先,中学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不足,二是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两个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中学体育运动的安全教育。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例如,在体育课上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运动伤害和预防方法;在学校广播、电子屏、校刊等媒体上发布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和注意事项;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视程度,减少运动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加强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减少安全隐患。
例如,定期对体育场馆、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体育教师和教练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障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营造一个安全的体育运动环境。
总之,中学安全教育日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普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减少安全隐患。
家庭要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问题,和学校共同关心、共同努力。
社会要加大对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关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体育运动环境。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健康成长,享受运动的乐趣。
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45bc9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b.png)
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防晒夏季进行海岸线穿越或者是登山,阳光相当强烈,务必要注意防晒。
一般来说,队伍在早晨出发,到达出发地点已经是将近中午,队伍前进时间不长,已经是正午时分。
这个时候的气温最高,骄阳似火,阳光中的紫外线特别强烈,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造成1~2度的灼伤,并会发生中暑现象。
紫外线还可以透过皮肤、骨骼,辐射到脑膜、视网膜,使大脑和眼球受到损伤。
应对措施: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走海岸线和山脊上的防火带。
参加一般的活动一定要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2、饮水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多,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但如果饮水方式不对,会引发不良的后果。
很多狼友在运动中或休息时,往往拿起一瓶饮料一饮而尽,看起来很解渴,实际上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是非常有害的。
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造成更加疲劳。
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抽筋。
应对措施: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让水分均衡地补充。
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但不是控制补充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3、热病(热衰竭、中暑)夏季参加户外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身体内的热量积累的比散发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发生热病,热病轻微的为热衰竭,严重的就是热中风(也就是中暑)。
在高温天气下运动,人的身体为了降低体温,皮肤的血管会膨胀,而且会因大量排汗而导致失水现象的发生。
结果会发生以下症状:脉搏加快、皮肤湿冷、眩晕、虚弱、恶心,这就是热衰竭。
如果不及时处理降温,体内的温度进一步积累而使身体的关键器官温度上升到危险的地步,就会出现紧急症状:脉搏极快、虚弱、头疼、心理状态改变(意识模糊或是无法配合,慢慢陷入昏迷)、皮肤热烫而泛潮红,这说明已经发生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bacac9202020740bf1e9b27.png)
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体育运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一)运动前准备好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6)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2、检查场地和器材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
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
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3、做好运动准备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
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为什么要做热身准备活动?就是要克服内脏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减低运动伤害发生的机会。
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会出现心慌、胸闷、肢体无力、呼吸困难、动作失调等现象。
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供血量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活动,动作僵硬、不协调,及易造成运动损伤,甚至导致伤害事故。
(二)运动时讲科学1、要掌握动作要领在体育运动中,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要正确使用器材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
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体育器械(如铅球、实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安全。
3、运动负荷要适当。
参加体育活动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
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
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体育安全小常识十条
![体育安全小常识十条](https://img.taocdn.com/s3/m/0f9eb1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2.png)
体育安全小常识十条
1、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2、要正确掌握各种运动的动作要领。
3、做好场地设备的检查,加强安全防护。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如抖动肌肉,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
6、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衣着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一般要求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衣服要宽松,严禁打赤膊,身上不要佩戴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质物体。
7、进行铅球等投掷类项目时,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投掷场地。
8、学生不得在没有老师指导和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单杠、双杠等器械类运动。
9、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按时上课、听从指挥,不迟到早退。
10、体育课或体育锻炼中,凡出现受伤情况,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模版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97cb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1.png)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模版一、引言体育课及课外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介绍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模板。
二、场地安全1. 场地清洁:确保体育场地干净整洁,无杂物、水坑等危险隐患,以防止学生摔倒或碰伤。
2. 场地平整:确保体育场地地面平整,避免凹凸不平的地面造成学生跑步时的摔倒。
3. 安全标识:在体育场地的适当位置设置安全标识,如“滑道”、“斜坡区”等提示标志,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三、装备安全1. 体育器材检查:在每一堂体育课开始前,教师应对器材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器材完好无损,避免因器材问题导致意外伤害。
2. 装备调整:确保学生使用合适的体育装备,如运动鞋、护具等,并教育他们正确佩戴和使用。
3. 装备维护:定期对体育装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状态良好,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装备,以防止过期或损坏的装备带来安全隐患。
四、组织安全1. 教师指导: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始终在场,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
2.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名负责人,负责监督和照顾组内成员的安全。
3. 紧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如何处理学生受伤、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等,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五、教育安全1. 安全知识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教育,教育他们识别危险、防范意外事故的方法和应对措施。
2. 友好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的意识,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关心他人的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六、家长配合1.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告知他们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征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2. 家庭安全意识:鼓励家长在家中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安全规则,如正确使用电器、避免乱穿马路等。
七、总结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通过场地安全、装备安全、组织安全、教育安全和家长配合等方面的努力,能够有效地保障学生的安全。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教案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7418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f.png)
一、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体育运动与安全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运动安全规则的意识。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2. 体育运动安全规则3. 基本的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技巧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体育运动安全规则的必要性。
3. 讲解体育运动安全规则,并通过示范和演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处理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事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演练中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技巧。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括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体育运动安全规则、基本的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技巧等内容。
2. 示范视频:展示一些体育运动安全的正确动作和技巧。
3. 安全装备:如头盔、护具等,用于展示和演练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技巧。
八、教学建议:1.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演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技巧。
3. 定期进行体育运动安全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九、课后作业:2. 让学生制定一个体育运动安全计划,包括在体育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应对安全事故的措施。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度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意识。
小学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安全制度范文
![小学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安全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0c2f6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c.png)
小学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安全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应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安全制度。
本文旨在就小学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的安全制度进行探讨。
二、体育运动安全制度1. 装备和场地安全(1)所有体育器材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
(2)体育场地应具备安全功能,如防滑、防撞、防护等,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1)每次体育活动前,学生应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2)活动前,教师需向学生宣讲安全注意事项,并明确禁止行为,如搏击、闹事、滑倒等。
3. 活动中的安全措施(1)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全程监督学生的安全状况,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2)学生应遵守游戏规则,避免体育运动中的恶意犯规行为。
4. 活动后的处理和反思(1)教师应对每次体育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整改不足之处。
(2)如有学生运动受伤,教师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联系家长和医务人员进行救治。
三、社会实践安全制度1. 出行安全(1)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前,需经过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并签署相应的责任书。
(2)学校应组织专门的交通安全讲座和演练,以提高学生的出行安全意识。
2. 强化安全教育(1)在社会实践活动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2)教师需明确告知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并进行相关应急演练。
3. 实地勘察和备案(1)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前,学校应进行实地勘察,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性。
(2)对于高风险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等,学校需向相关部门备案,并根据安全要求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4. 队伍管理和监督(1)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队伍管理和监督,确保学生的安全。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队伍管理人员需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四、结语小学体育运动和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涉及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从装备和场地安全、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活动中的安全措施、活动后的处理和反思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体育运动安全小常识
![体育运动安全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1e234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3.png)
体育运动安全小常识
1. 哎呀呀,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呀!就像汽车发动前要热车一样,你可别直接就去剧烈运动,那很容易受伤的哦!比如跑步前,咱得扭扭腰、踢踢腿,把身体活动开了呀,不然小心“哎哟喂”,肌肉拉伤可就难受啦!
2. 嘿,你知道吗,运动时的装备可重要啦!咱就说打篮球要穿篮球鞋,跑步要有双好跑鞋,这不就跟战士上战场得有好装备一个道理嘛!要是不注意,穿着拖鞋去跑步,那不是找罪受嘛?
3. 运动时可别逞强啊!感觉累了就休息会儿呀。
这就好比爬山,累了还硬撑着往上爬,那能不出事儿嘛?该歇就歇,养足了精神再继续呀!
4. 哇哦,注意运动的环境也很关键呢!别在坑坑洼洼的地方运动,也别在车来车往的路边,多危险呀!就好比你总不能在悬崖边上跳绳吧,那多吓人呀!
5. 大家运动后可别马上大口喝水呀!那跟洪水猛兽似的猛灌可不行哦。
就像饿极了不能一下子吃太多一样,得慢慢喝,不然胃会不舒服呢,记住了没?
6. 运动的时间也得把握好呀!大中午太阳火辣辣的,你去跑步,那不是等着中暑嘛!晚上太晚了也不合适呀,还不如好好休息呢,是吧?
7. 哎呀呀,如果受伤了一定要及时处理呀!千万别不当回事儿。
好比手指划破了,你总得找个创可贴贴上吧!要是不管不顾,感染了可就麻烦啦!
8. 大家听我说,运动要适量呀!别今天兴致来了就拼命运动,明天又懒得动了。
就像吃饭一样,每天都要有规律,这样身体才能健康呀!总之,体育运动安全很重要,大家可一定要放在心上呀!。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手册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04087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e.png)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操作手册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
为了确保校园体育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操作手册。
一、活动前的准备1、场地与器材检查体育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活动前仔细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
确保场地无积水、无杂物、地面平整;器材牢固、无损坏、无锐利边角。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和器材,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学生身体状况评估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于有特殊疾病(如心脏病、哮喘等)或近期受伤未愈的学生,要给予特别关注,并根据情况调整其活动内容或限制参与某些剧烈运动。
3、安全教育在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中的潜在危险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听从指挥,不做危险动作。
4、着装要求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应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服装应宽松舒适,便于活动;鞋子要具备良好的支撑和防滑性能,避免因着装不当导致意外发生。
5、天气状况关注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如遇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高温等),应及时调整或取消体育活动。
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1、教师指导与监督体育教师应在活动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器材、规范动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学生分组与组织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分组,避免实力悬殊过大导致的竞争不公平和安全风险。
同时,要明确活动的组织纪律,确保学生有序参与。
3、运动强度控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对于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要逐步增加难度和负荷。
4、安全距离保持在进行对抗性或集体性体育活动时,要教育学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相互碰撞和踩踏。
5、及时休息与补水活动过程中,要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让学生补充水分和调整体力。
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连续运动。
三、常见运动项目的安全要点1、田径运动(1)跑步:教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避免因步伐不当造成扭伤。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本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abfbcb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4.png)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的范本:一、安全教育1. 了解体育活动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学生应接受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2. 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包括安全讲座、安全演练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 学校可以通过制作安全教育宣传海报、悬挂安全提示标语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4.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前,应由专业教练或老师进行安全教育和动作示范,确保学生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
5.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教练或安全专家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提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巧。
二、安全防范制度1. 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学校应指定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体育活动的安全工作。
3. 学校应购买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如护具、急救药品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4. 学校应制定体育活动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参与人员应遵守的规定,防止事故的发生。
5. 学校应建立安全事故记录和统计制度,及时汇总和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6. 学校应与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紧急救护和医疗保障。
7. 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8. 学校应建立紧急情况应急预案,明确处理突发事件的程序和责任。
9. 学校应组织体育活动的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应急能力和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
总结: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至关重要,对于保护学生的身体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
校园运动安全知识
![校园运动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43776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9.png)
校园运动安全知识校园运动安全知识汇总校园运动安全知识1.剧烈运动后,马上蹲下休息,对不小心的跌倒、滑倒等,有条件的应该用木板等临时性支撑物进行防摔处理。
2.身体不适时,要立即向老师报告,由老师判断是否应该到医院治疗,绝对不要硬撑。
3.衣服整洁、舒适、合理。
4.衣服要宽松,避免小而紧的衣服。
5.选择透气性好的主副食。
夏天温度高,机体消化液的分泌相对减少,摄入肉类的主副食后,机体更难消化吸收。
可以选择酸性水果,如苹果、梨等,也可将苹果、梨和生菜、黄瓜等蔬菜混合食用,做到主副食合理搭配,营养全面,利于身体健康。
6.最好穿短衣短裤,注意防晒,避免中暑。
7.场地选择。
参加运动,场地最重要。
同一个学校,塑胶跑道场地比较适合运动,不易拉伤。
校园运动安全知识归纳校园运动安全知识归纳如下:1.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2.运动伤害的处理:轻度伤害:擦皮、皮肤抓破、轻度扭伤等,应立即用清洁的毛巾、纸巾等擦去伤口的血液,伤口消毒处理后,贴上创可贴,由急救老师进行简单处理,必要时送校医室处理。
中度伤害:如脱臼、骨折,应立即将受伤部位用清洁的毛巾、纸巾等擦去伤口的血液,伤口消毒处理后,上好夹板,由急救老师进行简单处理,严重者送校医室进一步处理。
重度伤害:如烫伤、烧伤、电击伤等,应立即用清洁的毛巾、纸巾等擦去伤口的血液,伤口消毒处理后,进行包扎,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3.常见运动伤害及其原因:人体肌肉、韧带、筋膜等是致伤的主要原因,常引起的伤害有肌肉拉伤、韧带扭伤、撕裂等。
主要原因包括:运动损伤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教练动作不正确、运动负荷过大、身体状态不佳、运动场所不平整、运动服饰不合适等。
防范措施: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加强场地设施的维护、运动时穿着合适的运动服饰。
以上内容为校园运动安全知识归纳的相关信息,不作为指导建议,仅供您参考。
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如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6b4863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b.png)
学⽣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学⽣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 ⽣命因安全⽽精彩。
为了让我们的⽣命更有意义、更精彩,注意安全吧,从我做起,从⼩做起,从⼩事做起,真正把“安全”⼆字牢记在⼼上!下⾯和⼩编⼀起来看学⽣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希望有所帮助! 体育与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它各种因素,存在着风险,隐含着伤害,运动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给学⽣⼼理、⽣理带来了巨⼤的伤害。
中⼩学⽣安全防护意识⽐较淡薄,缺乏运动安全知识和⾃护⽅法,是造成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
因此,将“安全第⼀”、“健康第⼀”的指导思想放在的⾸位,让体育运动安全防范意识渗透到每⼀位学⽣的思想,指导学⽣学会⾃我保护,注意安全防范,防⽌受到运动伤害是⼗分必要的。
由于中⼩学⽣的独⽴意识逐渐增强,已经可以进⾏⼀定的正确判断与辨析,但还不善于进⾏⾃律与调控,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安全要求⽐较熟悉,但从总体上说,运动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较差,安全认识不充分,防范意识不深刻,防护⾏为不规范,⼜不屑做或不能坚持做,对安全的进⾏体育运动缺少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
如果他们忽视体育运动的安全防范,那么,体育运动中碰到危险,发⽣意外伤害是⾮常容易的事。
在中⼩学⽣的体育活动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论任何运动,任何动作,学⽣们都想尝试,不畏恐惧。
恐惧⼼理的产⽣是随年龄的增长、⽣活经验的积累、⾃我保护意识增强⽽增强的。
年龄越⼩,恐惧感越弱,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的学习,主要帮助学⽣树⽴安全观念,增强学⽣的安全认识、⾃律意识,知道体育运动伤害发⽣的因素,了解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基本常识,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应变能⼒,能够躲避危险,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提⾼⾃我保护能⼒,促进学⽣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合理活动、科学锻炼,最⼤限度地预防运动事故的发⽣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造成的伤害。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6b60f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4.png)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其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中潜在危险的认知,并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
本文将探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一、安全教育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中潜在危险的认知。
具体措施如下:1. 组织安全教育讲座。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教师或相关人员,为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
讲座内容应重点强调体育活动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如摔倒、扭伤等,并介绍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设立安全教育课程。
学校可以将安全教育专门设为一门课程,每周进行一次授课。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和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了解体育活动中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3.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张贴安全宣传海报、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安全的认识和警惕性。
4. 配备专职安全教师。
学校可以聘请专职的安全教师负责安全教育工作,对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监控和指导,确保学生的身心安全。
二、安全防范制度为了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制度。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1. 制定学生体质测试规定。
学校应该在体育活动开始前进行体质测试,确保学生身体状况适合参加相应的体育项目。
对于身体状况欠佳的学生,应在医生指导下参与体育活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安排专业教练指导。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教练进行体育活动指导,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正确的训练和指导。
教练应具备相关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3. 设置体育设备使用规定。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规定,规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使用器材的方式和方法。
小学生体育课体育活动安全常识教育材料
![小学生体育课体育活动安全常识教育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a4661669dc5022abea0001.png)
小学生体育课、体育活动安全常识教育材料一、在操场上运动的自护措施:1、准备:换胶底鞋,防滑并且增加弹性。
女生摘掉发卡等饰物,衣兜不装东西。
全身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扭伤。
2、服从:在教师指导下再做器械运动,投掷运动要听口令,闪开跑道以免冲撞。
3、严肃:垫上运动若嘻嘻哈哈,容易扭伤颈部,会伤害脊柱或大脑。
4、处理:一旦受伤,不要着急,乱搬乱揉会加重伤势,要请校医来处理伤口,伤情彻底养好再运动。
二、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后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操、游戏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要戴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
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四、上体育课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
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体育活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结束时同样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以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2、尽量不戴眼镜上体育课。
做剧烈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可以戴眼镜的项目,做动作时要小心。
3、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
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
体育活动安全教育常识
![体育活动安全教育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911d8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d.png)
体育活动安全教育常识1. 做好准备在参加体育活动之前,我们应该充分准备。
这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 身体上准备: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能够适应活动强度。
如有慢性疾病或身体不适,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 心理上准备: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
2. 适当热身在开始活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
热身可以提高肌肉温度,增加灵活性,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
热身活动包括简单的伸展运动,如颈部、肩部、手臂和腿部的拉伸。
还可以进行一些轻度有氧运动来增加心肺功能。
3. 使用适当的装备合适的装备能够提供额外的保护和安全。
根据不同的体育活动,选取适当的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 头部保护:某些体育活动如自行车骑行、滑板运动等可能存在头部受伤的风险。
这时候戴上头盔是非常必要的。
- 关节保护:对于一些需要大幅度运动的活动,如滑雪、滑冰等,佩戴关节保护器材可减少关节受伤的风险。
- 鞋子选择:不同的运动需要不同的鞋子。
确保鞋子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以减少脚和腿部受伤的风险。
4. 注意环境安全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活动场地:确保活动场地平坦、无障碍物,并且没有危险的区域。
- 天气状况:对于户外活动,要注意天气状况。
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高风险的体育活动。
- 人群密集区:在人群密集的区域进行活动时,要注意与他人的距离,避免发生意外。
5. 合理安排活动强度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合理安排活动强度非常重要。
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身体的过度疲劳和损伤,而过轻运动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锻炼效果。
建议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活动的时长和强度,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以避免过度运动。
6. 急救常识无论我们做好了参加体育活动的准备和安全防护,意外情况仍然可能发生。
因此,了解基本的急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参加急救培训,并熟悉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如骨折处理、止血、心肺复苏等。
---以上是关于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的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春季期北流市九中学主题班会
校园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校园体育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
如果在体育锻炼时,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种的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娱乐和学习,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同学们必须掌握一些校园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除了运动前必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运动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娱乐、锻炼、安全三不误。
一、跑操安全注意事项
1.着装规范,跑操专注,严防摔倒与踩踏:不得穿裙子,不得穿拖鞋、凉鞋与高跟鞋,要穿运动鞋;鞋带要系牢,衣服要紧扣;跑操要专注,不能打闹,不能拉手搭背,不能把手插在衣袋中;不能带背包等大物重物在身。
2.保持间距,步履协调,预防拥挤与推搡:同一排的人与人要间隔半臂距离,排与排之间要间隔一臂距离,班与班之间要相隔隔20米左右。
3.听从指挥,解散有序,安全始终摆第一:解散时要听从广播指令,先高三,再高一,后高二,分年级逐班有序解散,即使在跑操行进过程中突遇大雨等情况,也必须守序听指挥,切忌一哄而作鸟兽散,须记安全方位第一位。
二、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
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
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起跳前前脚要
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
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铅球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
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运动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抡中蛮干而伤及他人。
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三、体育竞技安全注意事项
1.要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调度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点观看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等击伤,也避免与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撞。
3.参加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
4.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保暖,春秋季节应当在轻便的运动服外再穿上防寒外衣。
5.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
临赛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
6.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7.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四、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不能进入、横穿或走近有人正在运动中的跑道、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如要侯赛、观看,应保持能确保安全的距离。
2.要跟正在运动中的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不能站在正在运动中的同学的后面)。
五、产生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
1.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
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
3.技术动作上的问题。
4.运动量过大。
5.运动参加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良。
六、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治疗原则:保护伤口、及时止血,然后再处理伤口,有必要时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清创缝合术,,以防止感染、预防破伤风。
1.擦伤
伤口较干净者,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净伤口,周围用75%酒精消毒,伤面涂上2%的紫药水,不必包扎。
暴露伤口使之干燥。
如伤口内有砂石等异物,应先将异物挑出,然后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涂上紫药水,但面部不宜使用紫药水。
2.撕裂伤
撕裂伤中,以头面部皮肤撕裂伤最为多见,如篮球运动中,眉弓被对方肘碰撞引起眉际皮肤撕裂等。
若撕裂的创口较小,经消毒处理
后,用粘膏或创可贴粘合即可。
撕裂创口较大,则须止血,缝合创口。
若伤情和污染较重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给以抗菌素治疗。
3.刺伤和切伤
多见于武术、击剑、田径运动中钉鞋,标枪滑冰的冰刀等。
处理方法:①将创部及其周围的皮肤用新洁尔灭液消毒后,用敷料覆盖,然后适当加压包扎,必须是进行彻底清创,以预防感染和破伤风。
②如果被生锈铁钉感染,因刺伤的伤口小而深,应先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除去异物,再进行消毒包扎,。
若出血过多,应立即进行临时止血,注射破伤风针。
③合并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损伤者,应立即护送至医院治疗。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
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特点是伤部组织出血、肿胀,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急救原则主要是止血、消肿、制动、止痛,采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
切忌上后马上搓揉伤部或用热水浸泡伤处、用电烤灯烤伤处。
1.挫伤
由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使该处及皮下组织或器官受损,体育运动
中较常见的是股四头肌和小腿前部挫伤。
临川表现疼痛、肿胀、出血、淤血或由于血肿出现的波动感、功能障碍急救处理:冷敷,冰块冷敷受伤部位;外敷,适当加压;镇痛;局部痛点注射。
2.肌肉、肌腱拉伤
由于肌肉主动猛烈收缩,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承担的能力,或肌肉
受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程度,均可引起肌肉拉伤。
拉伤可发生在肌腹或肌腱交界的附着处。
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等
急救处理:肌肉未断裂者处理方法冷敷,冰块冷敷受伤部位;外敷,适当加压;镇痛;局部痛点注射;肌肉断裂者,硬党加压包扎,固定伤肢,必须是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3.关节韧带扭伤
由间接外力所致,即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而造成。
轻
者放生韧带部分纤维的断裂,重者则韧带纤维断裂,引起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同时可合并关节囊、滑膜和软骨组织的损伤。
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皮肤青紫和关节活动障碍
急救处理:处理以冷敷、加压包扎和固定为主
4.运动型中暑
临床表现:轻度中暑,可出现面部潮红、头晕、头痛、胸闷、皮肤灼热、体温升高。
严重时,将出现恶心、呕吐、脉搏快而细弱、精神失常、虚脱抽筋、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急救处理: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揭开衣领,冷敷额部,用温水擦身,并给予含盐清凉饮料或十滴水,数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
严重患者,经临时处理后,应迅速转送医院治疗。
5.脱臼:由于外力作用或用力过猛,韧带或关节拉伤或撕裂,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位置称为脱臼。
症状是关节外部变形感受剧烈疼痛,处理时可先做冷敷,扎上绷带,镍特关节固定不动,然后到医院治疗。
6.骨折:可分为开发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
在体育辐动中发生的多为闭台性骨折,其中以前臂发生骨折为多,其症状是伤处有剧
烈疼痛感,并丧失正常活动功能,一般还有明显的畸型、肿胀和压痛,处理时要注意病人保暖,止疼、止血、防止休克、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