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木材学课程

木材学课程

木材构造特征,有的在肉眼或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有的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本章主要介绍在肉眼或放大镜下所观察到木材的构造特征,即木材的宏观构造。

木材物理性状中的部分特征,如材色、气味、重量等等,虽然不属于木材的构造宏观内容,但在木材宏观识别时很重要,也包括在本章中讲授。

通过宏观构造特征的学习,对各种组织的形态和木材的生长构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构成木材的各种细胞按其功能的不同可以概括地区别为下列三类组织。

1、输导组织:指在树木生活过程中主要是行使输导水分或树液功能的各种细胞,如针叶材中早材管胞和阔叶材中的导管。

2、机械组织:指在树木生活过程起支持树体重量和使树木稳固地屹立于地面并使枝条张紧而不下垂的各种功能的细胞组织,如针叶材中晚材管胞和阔叶材中木纤维等。

3、贮藏组织:指在树木生活过程中起贮藏和分配养分的细胞,如针叶材和阔叶材中的薄壁组织和木射线。

1.1.1 木材的来源木材来源于植物,但并不是所有的森林植物都生产木材。

下面通过分析植物的分类情况来了解木材的来源:1、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分类就是将自然界的植物按一定的分类等级进行排列,使品目繁多的各种植物都可找到自己的位置。

常用的植物分类单位是界、门、亚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它是指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表现一定的生物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存条件,能够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并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分布区的无数个体总和。

以刺槐为例说明如下:界——植物界 Plantae门——种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亚门——被子植物亚门 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s目——豆目 Leguminosae科——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属——刺槐属 Robinia种——刺槐 R.pseudoacacia L.亲缘相近的种集合为属,相似的属组成科,合科为目,合目为纲,如此类推。

【课程大纲】《木材干燥学》

【课程大纲】《木材干燥学》

《木材干燥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木材干燥学(英文):Wood Drying Science课程编号:14351042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木材干燥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学科之一,是一门综合木材学、热工学、电子与电工学、机械基础、建筑、仪表、自动控制等多科性的应用学科,是木材加工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课程主要讲授木材的干燥特性及其在干燥过程中的热质转移规律和水分传导现象,实施木材干燥的设备和工艺及其技术经济指标。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木材干燥学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木材干燥介质的特性;与干燥有关的木材性质;了解木材干燥过程的规律性;掌握锯材干燥工艺;熟悉锯材干燥设备,并具有对干燥设备进行选用、设计、计算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木材干燥的目的、意义、分类、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及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动向。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木材干燥的目的、意义、分类、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及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动向。

第一节木材干燥学概述(1学时)一、木材干燥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二、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三、木材干燥的意义四、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节木材干燥的方法(1.0学时)一、大气干燥二、人工干燥第二章木材干燥基础(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木材的吸湿、解湿、平衡含水率、干缩、变形、密度、木材的弹性、塑性的概念、木材热学与电学性质及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正确理解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干度、湿空气、相对湿度的概念,掌握hd—图的应用;掌握热、湿转移的基本公式,水分的蒸发与移动过程,空气的流动特性;了解木材非对流加热,应力及干燥时间的理论计算。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木材吸湿滞后的机理,计算木材的干缩系数;hd—图的应用;对流干燥过程、应力与变形;木材水分的束缚;木材对流加热与冷却的分析。

《木材学》课程教案(1)

《木材学》课程教案(1)

《木材学》课程教案(1)周次1上课时间章节名称绪论授课教师马灵飞、聂玉静授课对象木材科学与工程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时长2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木材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木材资源的概况、木材的优缺点和木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木材的优缺点木材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教学步骤设计主要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长分配森林的重要性,世界范围内以及我国的森林资源讲解45min木材的优缺点和木材学的研究内容讲解45min教学内容一、森林的重要性,世界范围内以及我国的森林资源1.森林的重要性生态功能;提供木材等。

2.世界范围内的森林资源4.我国森林资源培育上的问题国家经济建设中,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并列为四大建设材料。

(1)建筑用材;(2)采掘用材;(3)交通建设用材;(4)造纸用材;(5)家具用材;(6)农用材;(7)其它:如火柴材、乐器用材、运动器械用材、工艺美术用材等。

二.木材的优缺点1、木材的优点易于加工,加工所需能量较低,不易污染环境;木材质轻而强度高;气干木材是良好的热绝缘和电绝缘材料;木材有吸收能量的作用;木材在破坏前有预兆;木材有天然的美丽的花纹、光泽和颜色,有特殊的装饰效果。

2、木材的缺点干缩湿胀;木材容易腐朽和被虫蛀;小尺寸木材易于燃烧;木材的性质各向异性;具有天然缺陷。

三.木材学的研究内容国际木材科学学会(IAWS)确定了广义的木材科学:指木质化天然材料及其制品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生产、加工工艺的科学依据。

木材科学的狭义范畴是以木材为对象的材料科学,为基础学科,包括木材结构,木材性质(化学、物理、力学),木材缺陷和木材的功能性改良理论等内容。

讨论练习作业1.木材的优缺点有哪些?2.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教具准备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木材学》,刘一星、赵广杰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

木材学(12.1)--第十二章课程总览

木材学(12.1)--第十二章课程总览

形成层、木质部、幼龄材
树干

树木
木材
树根
Page · 2
第二章 木材的宏观构造
复习重点:
心材与边材
布、内含物 ) 管、离管 ) 度、类型 )
木材宏观 识别特征
构造特征 物理特征
生长轮与年轮 早材与晚材 管孔 ( 组合、排列分
轴向薄壁组织 ( 傍
木射线 ( 宽度、高
胞间道及创伤胞间道 管胞
颜色与光泽 纹理、结构与花纹
* 生物危害缺陷:
变色、腐朽、虫害、海生钻木动物危害、湿材;
* 加工缺陷:
蓝变
锯割缺陷、干燥缺陷;
3. 木材缺陷检测方法:
原木缺陷检测、锯材缺陷检测、木材缺陷自动检测
干燥缺陷—横弯
腐朽
Page · 12
第十 – 十二章 竹类资源材料
复习重点:
1. 竹子的植物分类:
种子植物门 - 被子植物亚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禾本目 - 禾本科 - 竹亚科
抗剪强度;
名词解释:
木材蠕变现象
木材的弹性、塑性、
黏弹性、蠕变、松弛、容许应力
Page · 11
第九章 木材缺陷
复习重点:
1. 木材缺陷:定义、形成、分类 ( 生长缺陷、生物危害缺陷、加工缺陷 )

2. 木* 生材长的缺陷主:要缺陷:
节子、裂纹、树干形状缺陷、木材构造缺陷、损伤;
半纤维素(属多糖类物质)
(水解单糖— D- 葡萄糖、 D- 半乳糖、 D- 甘露糖、 D- 木糖、 L- 阿拉伯糖)
木质素(属芳香族物质)
纤维素 半纤维素
2. 木质素:
* 结构:三维、芳香族化合物、非结晶、苯基丙烷 (3 种类型 ) 结构单元; * 理化性质:显色反应 (Mäule 反应 ) 、玻璃化转变特性、乙酰化作用等;

《树木学》课程大纲

《树木学》课程大纲

《树木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树木学(英文):Dendrology课程编号:14241012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学科。

是林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既重视树木的基础理论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当前人类对绿色世界的需求和呼声日益高涨,而陆地上最为重要的就是森林生态系统,这一系统中主要是木本树种,对这些物种人类采取了两方面的策略,一是保护,二是开发一些树种进行造林或者引入城市。

这就需要我们常握一定的树木学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树木学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并向纵深发展。

所以本科阶段掌握扎实的树木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鉴别、研究树种分类的技能是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鉴定树种,并掌握重要科、属、种的识别特征。

学生熟记列出的课堂和校内实验实习涉及的属种拉丁学名100个。

学生应该能够通过树木的习性、树皮、树枝、果实、球果、叶独立鉴定我校校园以及合肥市市内常见树种。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应该熟悉我国主要树种资源、树种分布和用途。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树木、树木学以及一些相近的学科异同点,如,园林树木学、观棠树木学。

(2)理解树木学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1. 林业基础生物学研究。

2. 林业生态建设的必须学科。

3. 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3)树木学的学习方法:《树木学》的特点是描述性强、涉及的树木种类多、名词术语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树种的拉丁学名难记。

兴趣是学习树木学的最佳方法。

而且必须具备基本的植物学基础知识,包括一般《植物学》的植物微观形态知识和、《植物分类学》的宏观形态知识。

(4)树木学发展史:重点是理解树木学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认识到我国资源丰富,然而科研比较落后。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现代生物科技术运用于树木学。

【课程大纲】《木材科学与工程课程认知实习》

【课程大纲】《木材科学与工程课程认知实习》

《木材科学与工程课程认知实习》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木材科学与工程课程认知实习Cognition practice of w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课程编号:14483048课程学分:1课程总学时:30二.课程内容简介《木材科学与工程课程认知实习》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巩固《木材学》、《木工机械》、《胶粘剂与涂料》等前修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设备与工艺了解,为《制材学》、《木制品制造工艺学》、《家具设计》、《木材干燥》、《人造板工艺学》、《室内设计》的理论教学奠定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全面了解相关实习工厂生产概况、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品种,产品特征和用途、工艺流程、工艺条件、控制因素,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各工序设备的结构,作用、性能、型号规格、操作注意事项,设备的维修保养。

通过实习、讨论与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各设备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尽可能提出改进意见、措施和建议。

了解不同工厂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措施,考察5S现场管理法在不同企业的应用及成效,为毕业后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实习目标与要求实习目标:通过实习接触生产,向实践学习,全面了解实习企业的原料、工艺、设备、产品与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为即将开始的专业课教学打下基础。

同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经济观点和全面观点。

实习要求:实习过程中要做详细的笔记,并写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工厂概况、所在实习车间各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及主要生产工序、设备的性能及选用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设想等。

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和实习指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同时要注意安全。

四.实习内容与安排1.实习时间:每学年第2学期第1周2.实习方式:多课程集中实习,分组进行3.实习单位或场所:合肥蓝天、合肥菱湖、志邦橱柜、星火钢制家具等4.实习进度与安排:实习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主要产品类型、相关生产设备与工艺、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及企业优势、各实习企业综合分析、类似企业间比较分析、实习心得等,WORD 格式,附相关实习图片。

树木学教学大纲

树木学教学大纲

《树木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 (中文)树木学(英文)Dendrology课程编号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资源利用及其在林业生态工程、经济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既注重树木的基础理论又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是以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和竹类为研究对象。

该课程作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为《木材学》、《木材识别与鉴定》、《人造板加工工艺学》、《竹材与非木质材料》、《木材商品学》、《竹材与非木质材料》等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夯实学生在木材加工、木材性质研究、家具制造、室内设计方面的基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科及代表树种识别的要点,能够对相近树种进行辨析,并掌握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分类地位及在林业工程方面的应用,为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绪论(7学时)1.教学要求(1)掌握树木学的定义、研究范畴(2)理解树木学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目的、方法、分类系统、分类时期演变过程、分类依据、分类等级)(3)掌握植物命名的方法(4)掌握检索表的编制(5)通过对本章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识别的一般方法,掌握相关的名词术语,掌握树种分类的基本要点,能够对树种的基本形态进行准确描述。

(6)掌握被子植物花与果实的基本构造及相关名词术语(7)了解树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8)了解我国的树种分布情况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检索表的编制;树木概念的理解;被子植物花与果实的基本类型;裸子植物的基本识别特征(2)教学难点:检索表的编制;树种命名的规则;树木分类;被子植物的花的3.教学内容第一部分(2学时)(1)树木学的概念(2)树木学的分类分类目的(避免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现象);分类系统(四大分类系统);分类基本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方法(按照性质和手段分);分类依据(营养和繁殖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系统学) (3)树种的命名双名法命名的一般原则(4)检索表的编制(定距式、平行式检索表的编制)第二部分(2学时):(1)树木形态的识别生活型和树形;树皮形态:树皮质地、厚度、粗糙度(光滑、开裂);开裂的方式;树皮的颜色等。

【课程大纲】《木材学实验》

【课程大纲】《木材学实验》

【课程大纲】《木材学实验》《木材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木材学实验(英文):ExperimentforWoodScience课程编号:14241028课程学分:0.5课程总学时:15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树木学、木材学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木材学实验》主要涉及常见乔木树种原木识别特征、木材宏观构造、微观构造、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与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了解新知识,巩固课堂讲授的内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理论,从而更好的运用于实践,并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从事木材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科研操作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之目的。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鉴于木材学在本专业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及其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相关性,通过该实验课的开设要求学生掌握如下内容:1)了解与木材专业相关的林业基础知识,掌握针、阔叶树的树木形态学特征及主要乔木树种木材的性质与用途;2)准确把握并会制作木材三个切面,掌握并能记载各特征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3)熟练掌握针、阔叶材宏观构造特征的涵义,具备观察、记载木材宏观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检索木材的能力;4)了解切片的制作方法与过程,在熟练掌握针阔叶材微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会观察和记载针阔叶材的微观构造特征,掌握常见针、阔叶材的主要微观构造特征;5)了解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方法,以加深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理解。

四、学时分配木材学实验课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1.校园及合肥市主要乔木树种识别、木材性质与利用2综合性实验二选一2.木材三个切面的制作及主要构造特征的观察2综合性实验3.针叶树材粗视构造的观察与记载2验证性实验4.阔叶树材粗视构造的观察与记载2验证性实验5.木材切片的制作及纤维形态特征测定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6.针叶树材显微构造的观察2验证性实验7.阔叶树材显微构造的观察2验证性实验合计15注:木材学课程总计0.5学分,安排7次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5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47%。

【课程大纲】《木材学》

【课程大纲】《木材学》

《木材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木材学(英文):Wood Science课程编号:14241026课程学分:3.5课程总学时:5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木材学是以认识木材自然现象,探索木材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研究木材解剖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及力学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与营林和木材加工、利用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横跨营林和森工,贯穿于木材资源的培育、加工、利用全过程的一门基础应用科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研究内容概括为木材构造与识别、木材性质及木材利用三部分。

具体涉及木材的宏观与微观构造和识别;木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力学性质;木材的构造及性质和林木培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木材加工利用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木材干燥、木材改性、制材、木制品生产工艺及人造板加工工艺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其前修课程主要为树木学。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木材学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把握新时期木材学的研究范畴、发展趋势及主攻方向;2.熟练、正确掌握木材宏观构造特征及微观构造特征的内涵,掌握木材识别方法并能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常见木材的识别与鉴定。

熟悉树木基本组成,理解树木生长规律及木材形成过程与机理;3.了解木材的化学组成情况,掌握木材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对木材加工利用产生的影响;了解低分子物质在木材种的分布与含量,掌握其对木材加工利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在了解木材化学性质的基础上,理解木材酸碱性质对木材加工利用的影响。

4.了解木材与水分之间的关系,准确掌握木材纤维饱和点及其对木材性质的影响,正确理解平衡含水率及吸湿滞后现象及其对加工利用的重要性;掌握木材干缩性质的基本概念,能正确分析木材干缩湿胀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准确理解木材密度的概念,掌握木材基本密度及气干密度及其测定方法,木材密度对材性的影响;了解木材的其它物理性质。

森工概论绪论木材学

森工概论绪论木材学
知识介绍: 哥伦比亚产的一种木材,其比重仅为0.0394~0.058g/cm3,是世界上以发现的 最轻的木材; 愈疮木的比重1.3 g/cm3。
*
1.7.2木材的重量 木材的重量有两种表示方法,实质比重和木材密度。
(1) 木材密度:单位体积的木材重量。 木材密度有几种表示方法,包括基本密度、生材密度、气干材密度、绝干材密度。其中基
本密度是最为常用的。(为什么?) 单位:克/厘米3(g/cm3)或公斤/米3 (kg/m3)
(2) 实质比重:无空隙的木材重量与同体积水之比;实际上实质比重是细胞壁的比重:所有木材的 实质比重几乎都相同,1.49~1.57,平均1.54。
1.4.1木材细胞壁的结构
木材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组成木材的基本单元。
细胞的演变: 生活的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死亡的细胞:细胞壁、细胞腔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1.4.2木材细胞壁的结构特征
功的路
细胞壁是木材中的主要部分,占木材总量的90%以上,各种细胞壁的组成也是基本
一样,都是由三类物质组成:骨架物质(纤维素)、基体物质(半纤维素)和结壳物质(木素)。
1.2.3.木材的三个切面 木材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组成,其形状、
大小、组织排列各不相同,而且在木材的 各个方向上所呈现的组织形态也是不同的。
要了解木材构造和性质,就必须从木 材的不同方向上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入切面的概念,
横切面:与树干轴或木纹相垂直的锯切面,即树干断面,称为横切面; 径切面:通过髓心或与树干直径方向一致的锯切面,称为径切面; 弦切面:沿着树干的长轴方向,不通过髓心与树干直径相垂直的锯切面;
Sl:很薄,大约为2~6层;厚度大约为10~22%;
基本纤丝与细胞主轴夹角约为500~700;

《木材学》讲稿课案

《木材学》讲稿课案

低毒脲醛胶讲座2第一章总论2第一节脲醛树脂胶概论 2一胶粘剂的定义与组成2二脲醛胶的使用情况2三脲醛胶的优势与问题 2第二节释放甲醛及对策 3一人造板的甲醛释放来源3二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3三低释放量胶开发的原则 4四降低甲醛释放量的措施4第二章低释放量脲醛树脂的合成4 第一节主要原料4一尿素4二甲醛5第二节合成机理7一经典缩聚理论7二胶体化学理论13第三节强化反应动力(平衡常数)14第四节使用甲醛捕剂16第五节对制品进行后期处理27一气体熏蒸27二涂饰贴面28三喷涂表面28第六节改进人造板的制板工艺30一制板工艺参数对刨花板甲醛释放量的影响31第七节合理选用固化剂与助剂34一醛化淀粉34低毒脲醛胶讲座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脲醛树脂胶概论一胶粘剂的定义与组成(一)定义通过粘附作用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所谓粘附作用是指两个表面依靠物理力化学力或二者兼有之力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一)组成二脲醛胶的使用情况(一)世界1844年首次合成1896年实际应用于1929年工业生产占胶粘剂总量的70%,占人造板用胶的90%三脲醛胶的优势与问题(一)优势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工艺简单、颜色浅淡、强度尚可。

(二)问题危害性耐水性稳定性1: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短时间甲醛暴露人体的急性反应(2)长期吸入或接触低浓度甲醛气体产生过敏反应、咳嗽、哮喘;过敏皮炎、色斑、坏死(3)长期在超标浓度下工作可能导致反应迟钝,肝肺功能异常,中枢神经受损,遗传物质变异。

表现为厌食、失眠、衰弱、消瘦,有患鼻鼻咽和口腔癌的可能。

(4)病理探讨①甲醛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但有93%滞留于鼻组织中,进入血液的少量甲醛代谢极快被氧化为甲酸H2O和CO2,液体随尿排出,气体经肺部呼出,基本无残留。

②甲醛体外检测结果证明:甲醛有诱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的作用,通过DNA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抑制RNA的合成,从而损伤蛋白质。

③高浓度吸入甲醛的实验动物可引起鼻腔鳞状细胞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直接接触甲醛的鼻、鼻咽和口腔患癌几率增高。

木材学 教学大纲

木材学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授课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学时数:45学分: 2.5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木材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木材对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木材的构造、性质和加工利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熟悉木材宏观构造与微观构造的基本特征,掌握常用木材的识别方法,掌握木材解剖构造分析技术、木材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和木材保护与材性改良处理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他们树立热爱木材和崇尚自然的科学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课内1学时)知识要点:人类对木材的倚重;木材生态之美;木材主要工业用途;木材的特性。

素质培养:认识木材对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解木材的主要用途,初步掌握木材的主要特性(优点和缺点),初步培养学生对木材科学知识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广泛介绍木材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全面分析木材的生态美学特性,让学生自发地感受和认识到木材对人们生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木材的兴趣、渴求学习和钻研木材科学知识的愿望。

第二章树木生长与木材形成(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知识要点:树木三大部位及其作用;树木分生组织;树木高生长与径生长;木材形成层。

素质培养:了解树冠、树干和树根对树木生长的作用;认识树木的各种分生组织及树木生长的机制;认知木材和树皮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课内采用照片、图示和动画等方式讲授树木的分生组织以及木材形成的过程;课外观察树木抽芽和树皮(柠檬桉)脱落,增强感性认识。

第三章木材宏观构造(课内6学时,课外8学时)知识要点:木材三切面的概念;木材的心材与边材;树木年轮与生长轮;早材与晚材;管孔;胞间道;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木材的颜色、气味和纹理;树皮的作用与形貌特征。

素质培养:认识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在三个切面上表现;熟悉木材的各种组织在木材横切面上的基本分布情况,掌握木材纹理和木材结构等概念,为木材宏观识别打下基础。

【教学大纲】《树木学》

【教学大纲】《树木学》

《树木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树木学(英文)Dendrology课程编号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资源利用及其在林业生态工程、经济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既注重树木的基础理论又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是以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和竹类为研究对象。

该课程作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为《木材学》、《木材识别与鉴定》、《人造板加工工艺学》、《竹材与非木质材料》、《木材商品学》、《竹材与非木质材料》等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夯实学生在木材加工、木材性质研究、家具制造、室内设计方面的基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科及代表树种识别的要点,能够对相近树种进行辨析,并掌握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分类地位及在林业工程方面的应用,为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绪论(7学时)1.教学要求(1)掌握树木学的定义、研究范畴(2)理解树木学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目的、方法、分类系统、分类时期演变过程、分类依据、分类等级)(3)掌握植物命名的方法(4)掌握检索表的编制(5)通过对本章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识别的一般方法,掌握相关的名词术语,掌握树种分类的基本要点,能够对树种的基本形态进行准确描述。

(6)掌握被子植物花与果实的基本构造及相关名词术语(7)了解树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8)了解我国的树种分布情况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检索表的编制;树木概念的理解;被子植物花与果实的基本类型;裸子植物的基本识别特征(2)教学难点:检索表的编制;树种命名的规则;树木分类;被子植物的花的3.教学内容第一部分(2学时)(1)树木学的概念(2)树木学的分类分类目的(避免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现象);分类系统(四大分类系统);分类基本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方法(按照性质和手段分);分类依据(营养和繁殖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系统学)(3)树种的命名双名法命名的一般原则(4)检索表的编制(定距式、平行式检索表的编制)第二部分(2学时):(1)树木形态的识别生活型和树形;树皮形态:树皮质地、厚度、粗糙度(光滑、开裂);开裂的方式;树皮的颜色等。

《木材学》教学日历

《木材学》教学日历
3.树木生长过程、木材的形成。
4.形成层的概念。
2
第1章 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
1.3 树干的构造
1.4 幼龄材特征
第2章木材的宏观构造
2.1 木材的三切面
2.2 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
4
多媒体教学
1.树干的构造。
2.龄材的形成机理,判断依据和幼龄材的利用。
3.木材的三切面。
4.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
5.主要的家具材种。
3
第2章木材的宏观构造
2.2 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
2.3 木材的次要宏观特征
2.4 树皮的宏观特征
2.5 木材宏观识别
4
多媒体教学
1.木材的次要宏观特征。
2.树皮的宏观特征。
3.木材宏观识别。
4
第3章 木材细胞
3.1木材细胞的生成
3.2 木材细胞壁结构
3.3 细胞壁上的结构特征
第4章木材显微构造
4.1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2
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1.针叶树材、阔叶树材组织构造的差异。
2.纤维素的概念及结构特点?
6
第5章 木材的化学性质
5.2 纤维素
5.3 半纤维素
5.4 木质素
5.5木材抽提物
4
实验三:木材检索表的应用及部分进口名贵木材宏观观察
2
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1.半纤维素的概念及结构特点?
2.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木材加工的影响?
7.4木材的室内环境湿度调节特性
7.5木材空间声学性质
7.6木材的生物体调节特性
第8章 木材的力学性质
8.1 应力与应变
8.2 木材的弹性
8.3 木材的粘弹性
8.4木材力学性质的特点

木材学教学大纲.doc

木材学教学大纲.doc

《木材学》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一.本科程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从木材解剖学(宏观,微观和超微观)入手,了解作为生物材料的树木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并进而掌握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从而达到科学,合理的利用木材资源。

牢固树立木材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町再牛资源,面对世间人口爆炸,矿物资源H渐枯竭的严峻局面, 其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高人类牛活质量方面的巨大功能及应予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刻领会加大木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力度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技能培养冃标在熟练使川显微镜,掌握木材解剖构造特征和检索表应川的基础上,应具备识别和鉴定商品原木和板林材树种的初步能力。

初步掌握木材材料的各种测试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国际)标准,为木材的合理利川提供依据。

二.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木材学是制材,木材干燥,家具和木制品,木工机械,人造板工艺和木材保护与改性的学科的理论和应用棊础,是木材加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棊础课。

木材科学是研究木质化的天然材料与衍生制品以及木质材料的加工利用和森林经营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科学。

2.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1)课程的主要内容:木材的形成及其宏观,微观和超微构造;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木材利用及商品知识。

(2)课程重点为:木材宏观,微观构造;针、阔叶树材微观构造比较;木材水分及移动;木材干缩湿胀;木材粘弹性;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因索分析。

(3)课程难点为:微机检索识别木材,木材无损检测,木材粘弹性,木素玻璃化转变等。

3.课程的教学冃的,任务及基本教学方法(1)冃的和任务开设木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木材的结构特征及识别木材的技能,掌握木材基木性质和木材的各种性质和加工利用的关系,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合理加工,利川和节约木材萸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2)基本教学方法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等教学环节。

课堂讲授42学时,包括木材构造,木材性质及加工应用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木材及木质资源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蓄积量大,具有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经济成本低、符合生态环境材料要求等特点,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木材学这门课程,能够了解木材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理解木材学的广义含义——指木质化天然材料及其制品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生产、加工的科学依据;理解木材学的狭义含义——是研究木质原材料的学科,它的范围包括木材结构、性质、缺陷和性能改良理论等。

木材学是探索木材及木质资源材料的本质问题,是学习与掌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是实现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必备前提。

木材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木材宏微观解剖构造特征和检索表应用基础上,初步掌握木材识别的基本方法以及木材的基本特性;熟练掌握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掌握科学、合理的利用木材资源的手段与方法;初步掌握木材材料的各种测试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国际)标准,为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及要求本课程重点采用课堂多媒体讲授的教学方法,讲授时间为40学时,包括木材的宏观、微观和超微观构造,木材的各种性质及加工应用机理。

要求学生课前能预习、课后能复习,同时课堂讲授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

在课堂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16学时的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掌握木材构造和性能测定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木材的结构特征及识别木材的技能,掌握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和木材的各种性质和加工利用的关系,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明确木材作为可再生资源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功能和作用,深刻领会加大木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力度的重要意义,为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木材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木材材料的各种测试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国际)标准,具备识别和鉴定商品原木树种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1、理论教学绪论:介绍木材学的研究范畴、木材的优缺点以及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等。

第一章树木的生长与木材形成(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简要介绍木材的命名,着重介绍了树木的生长、木材的形成及树干的构造,并对幼龄材的形成机理、幼龄材的性质与识别进行了论述。

要求学生了解木材的命名法,掌握树木的生长、木材的形成及树干的构造,并对幼龄材的形成机理、幼龄材的性质有所了解。

(2)本章教学内容:1.1 植物分类和木材名称1.2 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1.3 树干的构造1.4 幼龄材(3)本章教学要点熟悉植物的命名法、理解规范化的木材名称;树木生长过程及树木组成,木材的形成机理;形成层的概念;幼龄材的形成机理,概念,性质,识别及利用等。

第二章木材的宏观构造(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木材的主要宏观构造、次要宏观构造及木材宏观构造的识别,并简要的介绍了树皮的宏观特征。

同时,介绍了木材的检索方法及对分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树种的木材宏观识别的方法,木材检索表等。

(2)本章教学内容2.1 木材的三切面2.2 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2.3 木材的次要宏观特征2.4 树皮的宏观特征2.5 木材宏观识别(3)本章教学要点认识木材的三个切面,在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中,理解边材和心材的定义、心材的形成过程、边材树种、心材树种和熟材树种、生长轮、年轮、早材和晚材、管孔、管孔的组合、排列及分布,散孔材、半散孔材(半环孔材),环孔材、轴向薄壁组织及其排列、木射线、胞间道、侵填体和髓斑等概念;在木材的次要宏观特征中,颜色和光泽、气味和滋味、纹理、结构和花纹、重量和硬度、髓斑和色斑;树皮的宏观特征;掌握常见树种的木材宏观识别的方法、木材宏观特征观察、木材检索表等。

第三章木材细胞(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简单介绍木材细胞的生成,详细讲解木材细胞壁的结构(超微结构与分层结构)、木材细胞壁上的纹孔、螺纹加厚等特征。

要求学生了解木材细胞的生成过程,掌握木材细胞壁的结构及纹孔等特征。

(2)本章教学内容3.1 木材细胞的生成3.2 木材细胞壁结构3.3 细胞壁上的结构特征(3)本章教学要点了解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裂、木材细胞的形成和胞壁增厚过程,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木材细胞壁的壁层结构,细胞壁各层的微纤丝排列。

细胞壁上的主要特征有:纹孔、眉条、螺纹加厚、锯齿状加厚、瘤层等。

第四章木材显微构造(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介绍针叶树材与阔叶树的显微构造,并比较针、阔叶材组织构造的差异。

同时简要讲解木材组织与构造的变异情况。

要求学生掌握针叶树材与阔叶树的显微构造,并比较针、阔叶材组织构造的差异。

(2)本章教学内容4.1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4.2 阔叶树材的显微构造4.3 组织、构造的变异(3)本章教学要点介绍针叶树材的解剖分子主要有轴向管胞、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和树脂道;阔叶树材的组成分子有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和阔叶树材管胞、树胶道等;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组织构造的比较。

第五章木材的化学性质(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木材的化学组成;重点介绍木材三大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对加工利用的影响;简要介绍木材中的抽提物。

(2)本章教学内容5.1 木材的化学组成5.2 纤维素5.3 半纤维素5.4 木质素5.5 木材抽提物(3)本章教学要点木材的化学组成: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木材的少量化学成分、树木的化学组成;木质素的概念、分离、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纤维素的化学与物理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半纤维素的概念和结构、半纤维素的性质及其对加工利用的影响;木材中的抽提物、木材抽提物对材性、加工及其利用的影响等。

第六章木材的物理性质(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木材密度、木材的含水状态、木材中水分的吸湿与解吸、木材的干缩湿胀、木材的电学性质、热学性质、声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木材的主要物理性质。

(2)本章教学内容6.1 木材密度6.2 木材和水分6.3 木材的电学性质6.4 木材的热学性质6.5 木材的声学性质6.6 木材的光学性质(3)本章教学要点木材密度的种类、细胞壁密度、实质密度和空隙度、木材密度的影响因素;木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纤维饱和点、平衡含水率、吸湿滞后、木材中水分的移动、木材干缩湿胀;木材的导电性、木材的介电性;木材的比热、导热系数、导温系数和热对木材组分的影响;木材的振动特性、传声特性、木材声学性能品质评价;木材的光学性质。

第七章木材的环境学特性(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木材的环境学特性:木质环境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木材的视觉特性、木材的触觉特性、木材的湿度调节、木材空间声学性质、木材的生物体调节特性。

要求学生理解木材环境学特性的内涵及如何应用。

(2)本章教学内容7.1 木材环境学的概念及内涵7.2 木材的视觉特性7.3木材的触觉特性7.4木材的室内环境湿度调节特性7.5 木材空间声学性质7.6 木材的生物体调节特性(3)本章教学要点介绍木材与人类和环境有关的应用特性——视觉特性、触觉特性、调湿特性、空间声学性质以及对生物体的调节特性。

第八章木材的力学性质(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木材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木材的正交异向弹性、木材的黏弹性、木材的塑性;木材的强度与破坏、单轴应力下木材的变形与破坏特点;基本的木材力学性能指标;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等。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木材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基本的木材力学性能指标;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等。

(2)本章教学内容8.1 应力与应变8.2 木材的弹性8.3 木材的粘弹性8.4木材力学性质的特点8.5木材的强度、韧性与破坏8.6 木材主要力学性能指标8.7 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8.8 木材的容许应力(3)本章教学要点应力与应变的概念、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弹性与弹性常数;木材的黏弹性、木材的蠕变、松弛、塑性;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第九章木材缺陷(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木材的缺陷的形成与分类,并重点讲述了木材的生长缺陷、构造缺陷、加工缺陷等主要缺陷,同时,简要介绍原木缺陷与锯材缺陷的检测方法及木材的自动检测技术。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生长缺陷、构造缺陷、加工缺陷等;了解木材的自动检测技术。

(2)本章教学内容9.1 木材缺陷概述9.2 木材的主要缺陷9.3 木材缺陷检测方法(3)本章教学要点木材缺陷的定义、木材缺陷的形成及分类;生长缺陷、生物危害缺陷、加工缺陷、木材缺陷自动检测。

2、实验教学2.1 本课程实验的基本目的和要求目的:初步掌握识别和鉴定商品木材树种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木材材性的各种测试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国际)标准。

要求:熟练使用显微镜,洞悉各种材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及国家标准。

2.2 本课程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1)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及课堂笔记,做到心中有数。

(2)观察标本仔细认真,记载数据要准确,绘图要清晰明了。

(3)实验结束,必须提交实验报告,经实验老师同意方可离开。

2.3 本课程实验内容:实验1、2——木材的宏观构造实验1、2:识别木材的三切面,生长轮、年轮、早材和晚材、边材和心材、散孔材、环孔材、木射线、胞间道等在三切面上的形态;了解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宏观构造的差异;观察管孔的排列、了解薄壁组织的类型,识别侵填体和髓斑。

实验3——木材检索表的应用及部分进口名贵木材宏观识别:了解木材检索表的编制方法,并利用实验指导书中的检索表鉴别出实验室里所给出木材标本的名称;根据宏观特征识别部分进口名贵木材(常见红木类,如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乌木等)。

实验4、5——显微镜使用及木材显微构造观察:了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用显微镜观察针叶树材显微构造(观察针叶树材管胞、木射线管胞、木射线薄壁细胞和树脂道等在三切面上的形态;观察针叶树材管胞壁特征、螺纹加厚与纵向薄壁组织的细胞形态)、阔叶树材显微构造(观察阔叶树材的各种分子的形态,并绘图表示)特征。

实验6——木材解剖特征的定量化分析测试: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通过学习木材的解剖特征,以及东北常见木材的宏观构造特征,物理性质等,采用本学科在国内同学科唯一开设的比较先进的木材解剖特征计算机视觉分析系统,测试木材解剖特征——木材细胞的直径(内与外)、壁厚、壁腔比、胞壁率等。

实验采用4~5人一组,每组测试两个树种(针叶、阔叶树材),让学生从木材解剖特征方面来区分识别树种及针叶、阔叶材,使学生把木材的宏观构造特征、物理特征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木材的性质,从而也锻炼了学生把现代计算机软件应用到木材解剖特征的测试当中,实现了准确、快速、高效的测试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