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煤热值差原因及解决办法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a843a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5.png)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摘要火电企业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行业之一,煤炭作为其主要燃料,煤热值差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污染。
本文分析了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火电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1. 引言火电企业是我国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长期以来主要依赖煤炭作为燃料。
然而,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煤热值差问题给火电企业带来了许多困扰。
煤热值差指的是煤炭入厂和入炉之间的热值差异,其主要原因包括煤炭质量不均一和煤炭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等。
本文将对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2.1 煤炭质量不均一煤炭的质量与其出产地、储存时间等因素有关,不同的煤炭质量对应不同的热值。
而火电企业采购的煤炭往往来源广泛,因此煤炭质量的不均一性导致了煤热值差的存在。
2.2 煤炭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煤炭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会存在能量损失的问题。
首先,煤炭在长时间堆放过程中容易受潮,导致煤炭的热值降低。
其次,在煤炭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堆放等环节的能量损失,也会造成煤热值的下降。
3. 煤热值差的对策3.1 加强煤炭质量检测和管理为了降低煤热值差带来的影响,火电企业应加强对煤炭质量的检测和管理。
可以采用先进的煤质分析技术,进行煤质指标的测定,选择热值较高的煤炭进行采购,并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3.2 优化煤炭储存和运输过程为了减少煤炭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火电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例如,加强煤炭的防潮处理,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减少能量损失;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优化运输方案,减少装卸环节的时间和能量损失。
3.3 提高燃烧效率火电企业在燃煤过程中,可以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从而减少煤热值差的影响。
例如,采用先进的燃烧设备,优化运行参数,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降低煤炭的热值损失,并减少环境排放。
某煤矿煤炭热值不达标的专项分析
![某煤矿煤炭热值不达标的专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1a491814791711cc791712.png)
刘家梁矿煤炭热值不达标的专项分析
一、热值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1、因综采一队从5133工作面搬家到5131工作面。
5131
初采阶段因地质条件先天不足,断层多,造成推进度慢,5#煤产量下降,使煤质受到影响。
2、综采二队21314工作面伪顶为碳质泥岩,矸石碎小,造
成拣矸量降低,对煤质有一定影响。
二、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1、从生产工艺上下功夫,提高5#煤工作面推进度,严
格控制板顶煤管理,从源头上提高煤质。
2、继续提高拣矸率,从井下工作面设立拣矸硐,减少矸
石混入。
3、地面营运系统要合理配装发运,保证外销煤质量稳
定,全面完成商品煤外销的运量和质量。
火力发电厂燃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火力发电厂燃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1cf9edcfc789eb172dc8e1.png)
火力发电厂燃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摘要:做好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热值差控制是发电厂在燃料管理方面重要的一项控制指标,本文中将发电厂的实际生产情况与热值差的理论依据相结合,分析了产生热值差的主要原因,并且指出了对采制样过程的检查、来煤的均匀性、入厂煤和入炉煤之间的水分差、化验以及煤场的存放对煤的热值差所造成的影响,提出必须强化对采制样过程的管理以及煤场的管理,并按照煤质所产生的变化对采样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发电厂的燃料管理更加精细化。
关键词:煤的热值差;管理精细化;燃料管理;原因分析;控制措施1前言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热值差能够直接的反映出发电厂的燃料管理质量,入厂入炉煤的热值差指入厂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同入炉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差值。
由于在发电厂成本中燃料成本占有 70%以上的比例,因此有效控制热值差能够使电厂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一方面来说,热值差控制的成效标志着发电厂在燃料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
2 分析产生热值差的主要原因热值差所受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同样的影响因素处于不一样的发电厂会产生不同的状况,其热值差所受的影响大小也不一致。
就产生热值差的主要因素进行介绍。
2.1 分析入厂煤与入炉煤在采制化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针对煤炭的采制化过程,国际上有严格的标准。
但在采制化的过程中如果产生偏差,就会导致入厂煤与入炉煤的采制化偏差值超出允许范围。
煤的采制化过程比较复杂,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有可能导致出现较大的误差。
当前很多发电厂已经运用机械采制样装置,出现系统偏移现象较为常见,最终导致化验的结果出现偏差,这主要是由于采样机存在不合理的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中对采样方案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其运行过程无法严格依照性能的试验结果实施调整。
化验设备自身的因素也会出现系统偏移。
发电厂购进燃煤的主要依据是煤的采制化,发电厂是依据入厂煤的热值进行经济结算的,入厂煤采制化是否准确与热值差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各发电厂都应该加强入厂煤的采制化作业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升并确保入厂煤采制化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针对煤炭掺假现象进行严格监督与控制,并提升采制化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规范其行为等。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8b256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3.png)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火电企业已经成为了能源消费的主体,其中煤炭仍然是其主要燃料。
然而,火电企业在入厂入炉煤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煤炭热值差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因此,本文分析了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
1.煤种和质量不同
不同煤种的热值存在差异,而且在采矿、加工、运输等过程中,也会受到煤中杂质的影响,从而引起煤的热值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企业成品热值偏低的主要原因。
2.燃煤方式的不同
火电企业使用的燃煤方式不同,例如,采用直接燃煤和气化燃煤等方式,也会对入厂入炉煤的热值产生影响。
3.燃烧设备的不同
火电企业使用的燃烧设备也不同,例如,旋转炉、流化床和燃气锅炉等,它们的燃烧方式和热量利用效率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相同煤种的使用,其热值也可能存在差异。
二、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对策
1.优化煤选
火电企业应该选择高质量煤炭,并且根据其热值、燃烧特性和企业燃烧设备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煤炭的质量符合要求,最大化热能的利用效率。
2.升级燃烧设备
可以通过对燃烧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损失,从而降低成品热值差的可能性。
3.加强烟气处理和减排
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减排,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发挥煤炭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综上所述,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通过优化煤选、升级燃烧设备和加强烟气处理和减排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煤的热值差,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缩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火电企业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原因浅析
![火电企业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原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5c33b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7.png)
火电企业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原因浅析入厂煤与入炉煤的热值差是火电企业常见的问题之一,这不仅影响到燃烧过程中的热效率和经济效益,也会导致环保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热值差偏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首先,煤种的差异是造成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主要原因。
不同种类的煤炭在含炭、水、灰、硫等方面的组成不同,热值也会有明显差别。
例如,贵州、云南等地的矿井多采用烟煤,而山西、内蒙等地的煤炭以长输烟煤为主,两者在含硫量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企业需要在采购入厂煤时选择符合燃烧工艺的煤种并控制其质量,以尽量减少不同煤种引起的热值变化。
其次,煤质的波动也是导致燃烧热值变化的原因之一。
入厂煤的指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入炉煤的热值,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上游采煤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时会降低煤的质量,增加其它杂质含量,这也导致燃烧热值的不稳定性。
为了提高企业的热效率,应该在采购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建立稳定的采购渠道,防止煤质波动对热值造成影响。
再次,热平衡不平衡也会引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问题。
热平衡是指输入和输出热量平衡,在燃烧过程中,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水、煤气等待物质,如果不及时恢复热平衡,也会影响热值。
因此,企业在燃煤时需要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控制煤与空气的比例,以保证热值稳定。
最后,设备故障也是导致热值变化的原因之一。
设备的不正常运行会导致燃烧过程中热量损失,从而引起燃烧效率的下降,这也会使得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在保养过程中及时发现机组设备的故障和损坏,提高燃烧效率和设备可靠性。
总之,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原因有很多,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主要是由于煤种差异、煤质波动、热平衡不平衡和设备故障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为了降低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问题,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建立稳定采购渠道、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和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提高企业整体热效率和经济效益。
(冶金行业)入炉煤与入厂煤热值差的原因
![(冶金行业)入炉煤与入厂煤热值差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a739c62770bf78a652954f4.png)
(冶金行业)入炉煤与入厂煤热值差的原因入炉煤和入厂煤热值差的原因入厂煤和入炉煤二者之间的热值差是燃料管理的壹项基础指标,造成热值差的原因很多,各地各厂客观条件不同,即使同壹种煤,热值差也各不相同,例如各地区气候、气温不同,存煤量的热量损失就不壹样;各厂的建厂条件和设计不同,“烧旧存新”的周期不同,热量损失也不壹样,但有壹点是相同的:加强管理能够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那么如何减小热值差呢?现将几点措施简述如下:1、强化入厂煤煤质检查验收我厂是坑口电厂,用的是周围矿区的煤,而这些小煤窑的质量差异很大,易发生矿上以次充好的作假现象,煤质检查任务较重。
因此作好采样和监督工作,才能提高检查验收的效率:(1)最大限度地坚持机械采样,且保证采样随机性,不偏不倚,做到采样具有代表性。
制样系统要完整、科学,各级破碎必须达到标称粒度后方可缩分、制备。
(2)凡是进入电厂的运煤车辆,必须车车检查,车车验收,无壹遗漏,在卸车过程中,着重检查煤中含矸情况,检查煤的表里是否壹致,是否有石块、砂土等杂物,煤里是否浇水,是否有作假现象,无论哪个环节发现问题,都要作出处理,问题轻的,按比例计扣且作好记录;问题严重的,及时反映级相关部门及领导,通知矿方限期整改。
这样,整个过程就是采样过程和卸车过程相结合,静态检查和动态验收相结合,完全不让以次充好、弄虚作假、混水摸鱼者有机可乘,不仅确保了煤质,也为采到具有代表性的煤样提供了可能。
2、入厂煤、入炉煤采制化工作规范化入厂煤、入炉煤采制化工作只有按照国标或行业标准进行管理和操作,才能保证煤质检验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才能真实地反映发热量的相对准确性,为计算热值差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1)强采制化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责任教育,持证上岗,保证做到采样具有代表性,制样严谨科学,化验公平准确。
(2)入厂煤做到车车采样,天天化验;入炉煤采原煤样,班班化验。
我厂汽车进煤每天有40个矿点左右,车辆比较多,同壹矿点同壹天的不同车辆所运送的煤质量差异也可能比较大。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d34ddc524de518964b7d42.png)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一、前言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是经济性评价及燃煤管理的重要指标,将其热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体现出燃料管理和采制化工作的水平。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考核指标为502J/g。
在目前市场这种情况下,要完成这一指标,从管理和技术上难度都很大。
对均匀单一的煤种完成这一指标相对容易一些;对煤源复杂、煤量大,要完成这一指标有一定技术难度,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上下很大功夫。
产生较大热量差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不一定是入厂煤或入炉煤的某一单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可能是入厂煤的问题也可能是入炉煤的问题,或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可以肯定是采样、制样、化验工作未做好,另外就是产生较大热量差时分析原因不到位。
为什么认为分析原因不到位呢?一般在分析原因时大多从煤样的采制和化验的规范性操作检查入手,检查这些操作环节方面固然重要,但往往只是分析了一些常规的、表面上的东西,缺乏对采制化工作操作细节、仪器设备性能方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其结果是热量差降低效果不明显或未起到作用。
解决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我们应从两方面来做这个工作。
第一重点放在预防上,通过平时扎实地做好入厂煤、入炉煤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不让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超过考核指标。
不要有了问题再去解决,而是防患未然。
第二如果发生了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大的情况,那就要全面、系统地找出造成热值差大的根本原因。
二、采样、制样和化验偏差组成要从一批煤中(几千吨或上万吨)采取少量煤样(几百公斤),经过制样程序制成数量较少,仅约100克,粒度<0.2mm的试样,供化验使用,即用少量煤样(单次测定仅为1克左右的样)的分析结果去推断一批燃煤的质量和特性,就必然会存在偏差,这些偏差由采样偏差、制样偏差和分析偏差构成。
在此条件下,若用方差来表示总偏差,则有如下表达式:2总S=2采S+2制S+2分S。
其中采样偏差最大,占总偏差80%,制样偏差16%,分析偏差4%。
燃煤发电机组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燃煤发电机组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e106b114693daef5ff73d99.png)
燃煤发电机组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燃煤发电机组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电厂生产、经营、燃料等指标规范管理。
标签:采制化;热值差;原因;措施1 引言热值差是指入厂煤的加权平均热值和入炉煤加权平均热值之间的差值,其大小反映了公司的燃料管理水平。
现电力系统规定的热值差为630J/g,入炉煤的热值比入厂煤低,直接影响机组经济运行,提高了发电成本。
为此有必要分析热值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2 影响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的因素及处理措施造成热值差的原因很多:地域不同,同一种煤热值差也会有所不同;“烧旧存新”的周期不同,热量损失也不一样;加上燃煤采制化各环节及设备存在的系统偏差等原因,控制热值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绝非易事,下面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分析:(1)计算热值差的入厂煤和入炉煤批次:以月计算热值差,首先应保证每月入炉煤燃用的是当月的入厂煤,否则当月的热值差就没有可比性。
实际生产中当月入炉煤并不完全等于当月入厂煤的总吨数,其中部分是煤场的存煤,此外,大多数电厂锅炉需要对不同的煤种进行掺烧掺配,这就使得当月的热值差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以1个月为周期计算热值差难以反映电厂的实际燃料管理水平,建议以3个月的热值差进行比较。
(2)全水分的影响:现在火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大部分以低位发热量为基准,而低位发热量受全水分影响较大(1个全水影响发热量60大卡),若得到真实的热值差应加以修正或者以干基高位发热量为基准。
(3)煤场热值损失:贫(瘦)煤,保存6个月,发热量损失1.8-2%,高挥发分煤、长焰煤,损失5%,无烟煤存放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损失很小,褐煤即使存放时间1个月,发热量也会明显降低,如果加上风吹、日晒、雨淋,热量损失更严重,需要采取的措施:1)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确定经济库存,正确堆垛,煤堆一定要压实,以减少煤种空气含量,降低氧化;特殊煤种(高硫煤、低质煤)应单独组堆;存煤最好在10-15天左右,最大程度的减少热值损失。
造成煤热值差原因及解决办法
![造成煤热值差原因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77fed1b9f3f90f76c61b7e.png)
造成煤热值差原因及解决办法一、前言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是经济性评价及燃煤管理的重要指标,将其热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体现出燃料管理和采制化工作的水平。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考核指标为502J/g。
在目前市场这种情况下,要完成这一指标,从管理和技术上难度都很大。
对均匀单一的煤种完成这一指标相对容易一些;对煤源复杂、煤量大,要完成这一指标有一定技术难度,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上下很大功夫。
产生较大热量差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不一定是入厂煤或入炉煤的某一单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可能是入厂煤的问题也可能是入炉煤的问题,或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可以肯定是采样、制样、化验工作未做好,另外就是产生较大热量差时分析原因不到位。
为什么认为分析原因不到位呢?一般在分析原因时大多从煤样的采制和化验的规范性操作检查入手,检查这些操作环节方面固然重要,但往往只是分析了一些常规的、表面上的东西,缺乏对采制化工作操作细节、仪器设备性能方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其结果是热量差降低效果不明显或未起到作用。
解决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我们应从两方面来做这个工作。
第一重点放在预防上,通过平时扎实地做好入厂煤、入炉煤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不让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超过考核指标。
不要有了问题再去解决,而是防患未然。
第二如果发生了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大的情况,那就要全面、系统地找出造成热值差大的根本原因。
二、采样、制样和化验偏差组成要从一批煤中(几千吨或上万吨)采取少量煤样(几百公斤),经过制样程序制成数量较少,仅约100克,粒度<0.2mm的试样,供化验使用,即用少量煤样(单次测定仅为1克左右的样)的分析结果去推断一批燃煤的质量和特性,就必然会存在偏差,这些偏差由采样偏差、制样偏差和分析偏差构成。
在此条件下,若用方差来表示总偏差,则有如下表达式:2总S=2采S+2制S+2分S。
其中采样偏差最大,占总偏差80%,制样偏差16%,分析偏差4%。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因此在煤质检测中,首先要做好采样工作,这说明不但要有科学的采样方法,而且还要有受过严格训练的、能认真执行采样方法的采样人员。
煤热值差
![煤热值差](https://img.taocdn.com/s3/m/73ed84a1524de518964b7d7e.png)
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19.68g/kwh,多耗用原煤7.92万吨,是05年1-5 月供电煤耗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表现为:
(1)2004年末,财务帐面存煤126924 吨,而燃管中心帐存煤为60335吨,煤场亏 损66589吨,至今未作处理,因此煤场继续 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存在。
由第三方制样,然后缩分出两份煤粉样,分别由入厂、 入炉煤化验室化验。
入厂煤化验室化验 入 炉 煤 化 验 室 化
结果
验结果
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1.81
1.83
干燥基灰分 Ad(%)
34.59
34.69
干 燥 基 发 热 量 20.714
20.716
Qgr,d(MJ/kg) 入厂、入炉热量相差 2J/g,平均值为 20.72MJ/kg
4 采样、化验设备偏倚检查
1、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 所谓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是指针对同
一煤源对象,在一段时期内,入厂煤和入炉
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在同一全水分下的 差值。
2、产生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 *。
1) 入厂煤与入炉煤燃用不同步计算对 象不一致性产生热值差。
2) 煤长时间存放产生热值差。 3) 煤炭的不均匀性易产生热值差。 4)采制化人员不规范操作带来的热值差。 5)入厂煤与入炉煤采样方法等不同造成 的的代表性不同产生的热值差。 6)计算与统计方法的不合理性产生的热 值差。
案例:厂煤、入炉煤热值差统计分析
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是火电厂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它是发电集团或者电厂管理部门实施燃料考核的重要指标。 将其热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体现出燃料管理和采制 化工作的水平。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造成某些电厂人炉煤的 发热量比人厂煤偏低较多,因此有必要对造成人厂煤与人炉 煤发热量差异偏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办法。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24ae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0.png)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入厂煤是指在煤矿采选过程中产出的煤炭,经过粉碎、筛分、去除杂质等处理后,达到炼钢厂和发电厂的要求,被送往厂区炼化的煤炭。
而入炉煤是指在炼化厂经过破碎、筛分等进一步处理后,被送入炉膛燃烧的煤炭。
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热值差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煤种差异:不同煤种之间具有不同的热值特点。
常见的煤种包括无烟煤、贫瘦煤、褐煤和泥煤等,它们的热值差异主要由其含碳量、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和硫含量等因素决定。
一般来说,含碳量越高、挥发分含量越低的煤炭,其热值越高。
2.矿石品质差异:矿石品质差异主要指煤炭中杂质的含量和种类不同,例如焦炭、岩石、泥土以及氧化物等。
这些杂质会降低煤炭的热值,并对燃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入炉煤相对于入厂煤经过了更为细致的处理,因此杂质含量更低,热值也相对更高。
3.加工技术差异:入炉煤经过了更为细致的精细加工过程,包括破碎、粉碎、筛分、洗煤等,去除了更多的杂质,提高了煤炭的纯度和热值。
而入厂煤仅经过较为简单的加工,因此其热值相对较低。
针对入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差异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化验分析:通过对入厂煤和入炉煤进行化验分析,包括测定其热值、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硫含量等指标,可以直接得到两者的具体差异。
化验分析是当前最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煤炭的热值差异和品质。
2.燃烧试验:通过对入厂煤和入炉煤进行燃烧试验,观察其燃烧特性和产生的热量,可以间接得出两者的热值差异。
燃烧试验可以模拟真实的燃烧情况,对于研究煤炭的燃烧特性和性能差异有着重要意义。
3.化学分析:通过对入厂煤和入炉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各种元素含量和化学组成,可以推测其热值差异的原因。
化学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煤炭的组成和结构,从而进一步分析煤炭的燃烧特性和性能。
综上所述,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热值差异主要由煤种差异、矿石品质差异和加工技术差异等因素决定。
通过化验分析、燃烧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可以对两者的热值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为炼钢厂和发电厂选择适合的煤炭提供科学依据。
火力发电厂燃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火力发电厂燃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c5bc0cd79563c1ec4da71a2.png)
火力发电厂燃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摘要: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热值差能够直接的反映出发电厂的燃料管理质量,入厂入炉煤的热值差指入厂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同入炉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差值。
由于在发电厂成本中燃料成本占有70%以上的比例,因此有效控制热值差能够使电厂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一方面来说,热值差控制的成效标志着发电厂在燃料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
火电厂热值差是评价火电燃料经济性和燃煤管理的一项主要指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燃煤热值差;原因;控制措施;分析1导言在我国,有很多的火力发电厂,而大多数的火力发电厂入厂煤和入炉煤之间比较容易出现热值差偏大的现象,这对我国火力发电厂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会损失很多煤原料,极大地浪费了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为减少煤的浪费,控制入厂煤和入炉煤出现的偏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煤对环境的污染,热值差控制的好坏标志着火力发电厂管理水平的高低。
2火力发电厂中控制热值差的重要性在我国燃煤是主要的能源,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有很多发电厂,这些发电厂需要燃煤做生产原料,因此我国的燃煤需求量非常大,因此提高燃煤的利用率就非常重要,此外提高燃煤的利用率有利于减少燃煤对环境的影响,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非常有帮助。
燃煤的成本与发电厂的利益息息相关,火力发电厂在进行发电时要做好燃煤的管理。
在燃煤市场中,燃煤价格高,供应比较紧张,其质量无法保证,这就使火力发电厂的成本大大增加。
控制入厂煤和入炉煤之间的差值有利于增加燃煤的利用率。
从增加企业的效益、完善企业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来说,控制入厂煤和入炉煤之间的差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更能体现出火力发电厂的管理水平。
燃煤资源不断减少,使燃煤的价格不断上涨,燃煤的供应更是不足,因此必须在燃煤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控制入厂煤和入炉煤之间的差值,提高入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差的管理水平,不但可以节省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节约燃煤资源,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因此控制火力发电厂的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热值差非常重要。
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影响因素及应对分析
![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影响因素及应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8363ccf78a6529657d533a.png)
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影响因素及应对分析摘要:文章主要对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影响因素及应对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影响因素及应对发展现状,从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影响因素、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应对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应对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入场媒;入炉煤;热值差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发电燃料成本居高不下,火力发电厂燃煤成本已接近总运营成本的80%左右。
在发电行业微利时代的今天,有效控制燃料成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热值差是指入厂煤热值与入炉煤热值的差值,是经济管理指标之一,其大小反映了燃料管理水平。
1.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影响因素产生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原因有多种,不一定是入厂煤或入炉煤中某一单方面原因,但可能是因煤质不均、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和煤场管理等问题而引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入厂煤煤质下降的影响由于入厂煤热值的高低对煤价影响较大,所以不少煤炭经销商搀杂使假,进行分层装车,一般是劣质煤和石块藏在车底,煤质均匀性差。
在实际采样操作中,因人工挖掘的深度有限和机械采样头口径的限制,人工采样和机械采样很难采到大于100 mm以上的矸石,因此随着煤中杂质颗粒的增大,就会导致入厂煤热值虚高。
1.2采制化设备本身误差的影响样品制备要经过筛分、破碎、掺合、缩分和干燥等步骤,将采集的煤样制备成能代表原来煤样特性的分析用煤样。
采制化过程中必须配备各种设备及器具,由于设备厂家设计不合理、缺陷消除不及时、精密度不达标等原因均会造成煤样热值失真。
1.3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的影响由于采制化人员和监督人员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对业务流程和标准不熟悉,常常发生采样深度不够,采样量不足,监督抽查力度不强,因此造成煤样化验结果与实际热值产生较大偏差【1】。
在制样和化验过程中不按标准操作,也会产生0.836 MJ/kg左右的误差。
火电企业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原因浅析
![火电企业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原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f944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0.png)
火电企业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原因浅析火电企业是利用煤炭等能源进行发电的重要产业,而煤炭则是火电企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在火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煤炭被分为入厂煤和入炉煤两种类型,其中入厂煤是指进入火电企业厂区之后,通过各种加工手段处理成符合要求的煤,而入炉煤则是指入炉燃烧的煤。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出现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偏大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火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以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办法。
一、热值差偏大的原因1.煤炭质量不稳定在煤炭开采、运输、加工等环节中,由于设备老化、管理不善、技术不足等原因,导致煤炭的质量不稳定。
入厂煤的热值与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等指标有直接关系,而这些指标的变化会导致入厂煤与入炉煤的热值差异。
由于煤炭取样和化验过程中的误差,也可能对煤炭的质量评估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到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热值匹配。
2.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和混合在火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煤炭可能会出现各种损耗,如粉煤灰、飞灰、煤渣等。
这些损耗可能会对煤炭的热值产生影响,使得入炉煤的热值减少。
如果在运输、储存等环节中,两种不同热值的煤炭发生混合,也会导致入炉煤的热值偏低。
在生产管理中需要严格控制损耗和混合现象,以确保入厂煤与入炉煤的热值匹配。
3.炉内燃烧不充分煤炭在炉内燃烧的过程中,如果燃烧不充分,也会导致燃烧热值的损失,使得入炉煤的热值偏低。
炉内燃烧不充分的原因可能是炉内的空气供给不足、燃烧温度不够或燃烧时间不足等。
需要加强炉内燃烧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煤炭燃烧的充分和高效。
二、解决方法和建议1.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对于煤炭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需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煤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对于入厂煤的采样和化验,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火电企业可以与煤炭生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煤炭的质量稳定可靠。
3.加强燃烧管理对于炉内燃烧过程,需要加强监控和管理,确保煤炭的充分燃烧。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b76e1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0.png)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摘要】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是一个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发现,可能是由于煤炭质量波动、供应链管理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
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企业在采购、运输、储存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解决方案建议包括优化采购策略、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
技术改进对策涉及燃烧技术和监测设备的更新。
管理措施则需要建立完善的煤炭管理制度和加强员工培训。
总结成果显示,提高煤热值匹配度可提高发电效率,展望未来应加强产业协同,建议火电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异分析、影响因素、解决方案、技术改进、管理措施、总结、展望未来、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火电行业,煤炭作为主要燃料之一,是火电企业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资源。
火电企业在使用煤炭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煤炭热值差的问题。
煤炭热值差不仅影响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还可能导致设备损耗加剧、环境污染增加等问题。
目前,火电企业在入厂入炉煤炭热值差的问题上普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挑战。
一方面,煤炭资源的供给和热值特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企业难以完全掌握煤炭质量情况。
火电企业的燃烧设备和控制技术并不总能完全满足各类煤炭的燃烧需求,导致热值差问题难以彻底解决。
为了更好地解决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热值差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改进对策,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火电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1.2 问题提出在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问题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煤热值差导致燃烧效率降低,影响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是煤热值差可能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固体废渣和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是煤热值差会增加运行维护成本,影响企业运行稳定性。
如何解决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问题,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b4fdc0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b.png)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火电企业作为国家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长。
煤炭是火电企业的主要燃料之一,煤热值的高低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火电企业的煤热值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企业;煤热值;差异;原因;对策正文:火电企业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量占据了国家能源消耗总量的很大比重。
煤炭是火电企业主要的燃料之一,煤热值的高低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火电企业进厂入炉煤热值差异很大,这一现象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火电企业煤热值差异的成因以及如何减少这种差异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火电企业煤热值差异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煤种不同。
不同的煤种热值不同,这是导致火电企业煤热值差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产企业所选用的煤种也不同,导致它们的煤热值差异很大。
2. 燃烧条件不一样。
不同的火电企业煤炭的燃烧条件不同,燃烧方式、时间、温度等均有不同,这也导致了火电企业进厂入炉煤热值差异。
3. 煤粉干湿程度差异。
煤粉的干湿程度会对煤的热值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火电企业所选择的煤粉干湿程度不一样,也是造成煤热值差异的原因之一。
其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减少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异。
具体包括:1. 加强煤炭质量管理。
火电企业应该有严格的煤炭质量检测制度,做好入厂煤的检验工作,确保煤的热值符合要求,限制煤的差异。
2. 统一燃烧条件。
通过学习同行业其他先进企业的燃烧方法、经验和技术,建立科学的煤炭燃烧模型,制定统一的燃烧条件,减少煤燃烧时的差异。
3. 加强煤粉干湿程度管理。
要加强对煤粉的干湿程度的管理,严格执行统一的煤粉干湿程度标准,确保煤粉的质量和干湿程度稳定,从而减少煤燃烧时热值的差异。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917ee783c4bb4cf6ecd111.png)
火电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分析和对策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火电煤炭管理经验,对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存在做了比较客观的解释,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并从购煤机制、煤样检测、储煤周期、水分差调整、入厂入炉煤的数据统计等多方面提出综合整改对策,以期能对煤炭管理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措施,利于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标签: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分析对策入厂煤发热量是火电厂购煤结算的主要依据,入炉煤发热量是火电厂发电煤耗计算的主要依据,二者发热量构成火电厂燃煤购与用的对比:即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其差值越小越好,这是火电厂燃煤管理主要指标和发电运行的重要指标的比较。
我国标准规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不得超过0.502MJ/KG,当前仍有不少的火电企业在其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控制上没能达标或者稳定在标准范围内。
控制好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减少可避免的损失,这是火电企业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火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火电企业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缩小热值差的一些见解。
笔者所在火电厂装机2×300MW机组,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把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指标分为0.585 MJ/KG、0.418MJ/KG和0.334MJ/KG三档,进行部门考核。
在确保入厂入炉热差值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的条件下,把其与相关部门收益挂钩起来,严格执行。
真正意义上促进企业各部门对入厂入炉热值差控制管理的规范化。
1 产生热值差的主要原因①煤炭质量的不均匀性。
②入炉煤煤样的采取与入炉煤的制备不规范。
③存煤堆放过多及时间过久,导致煤自燃等煤场损耗增大。
④入厂入炉煤全水分未调整统一。
⑤统计数据和分析存在影响。
2 应采取的对应措施2.1 建立完善的动力煤采购机制。
煤炭在生产、运输、销售的过程中,掺杂了很多外来因素。
正常的原煤、筛选煤,按GB/T19494《煤炭机械化采样》和GB475《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GB18666-2002《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规范地进行采样、制备和检验,一般能达到煤炭交易双方公平贸易。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doc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cff21ae16529647d26285260.png)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及分析方法一、前言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是经济性评价及燃煤管理的重要指标,将其热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体现出燃料管理和采制化工作的水平。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考核指标为502J/g。
在目前市场这种情况下,要完成这一指标,从管理和技术上难度都很大。
对均匀单一的煤种完成这一指标相对容易一些;对煤源复杂、煤量大,要完成这一指标有一定技术难度,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上下很大功夫。
产生较大热量差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不一定是入厂煤或入炉煤的某一单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可能是入厂煤的问题也可能是入炉煤的问题,或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可以肯定是采样、制样、化验工作未做好,另外就是产生较大热量差时分析原因不到位。
为什么认为分析原因不到位呢?一般在分析原因时大多从煤样的采制和化验的规范性操作检查入手,检查这些操作环节方面固然重要,但往往只是分析了一些常规的、表面上的东西,缺乏对采制化工作操作细节、仪器设备性能方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其结果是热量差降低效果不明显或未起到作用。
解决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我们应从两方面来做这个工作。
第一重点放在预防上,通过平时扎实地做好入厂煤、入炉煤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不让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超过考核指标。
不要有了问题再去解决,而是防患未然。
第二如果发生了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大的情况,那就要全面、系统地找出造成热值差大的根本原因。
二、采样、制样和化验偏差组成要从一批煤中(几千吨或上万吨)采取少量煤样(几百公斤),经过制样程序制成数量较少,仅约100克,粒度<0.2mm的试样,供化验使用,即用少量煤样(单次测定仅为1克左右的样)的分析结果去推断一批燃煤的质量和特性,就必然会存在偏差,这些偏差由采样偏差、制样偏差和分析偏差构成。
在此条件下,若用方差来表示总偏差,则有如下表达式:2总S=2采S+2制S+2分S。
其中采样偏差最大,占总偏差80%,制样偏差16%,分析偏差4%。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3389ca08a1284ac85043f4.png)
二 、采制化偏差
要 从 ~批 煤 中采 取 少 量煤 样 ,经 过 制 样 程 序制 成 数 量 较 少 ,
据 资 料 统 计 ,无 烟 煤筒 仓存 放 半 年 热 量 损 失 1 % ,若 5 0 0 0 大
卡/ 公斤热量损失就是5 0 大卡/ 公斤 ;烟煤筒仓存放半年热量损失 % ~3 %;褐 煤存 放半 年热量 损失 6 %。 仅约1 0 0 克,粒度< 0 . 2 m m的试样 ,供化验使用,即用少量煤样 ( 单 1 次测 定 仅为 1 克左 右 的样 )的分 析结 果 去推 断 一批 燃煤 的质量 和 特 4 . 采 样设备 、化 验设备 存 在 系统 误 差的 影响 性 ,就必 然会存 在 偏差 ,这 些偏 差 由采 样偏 差 、制样 偏差 和分 析偏 据 了解 ,在所 使 用 的采 样 机 中 有相 当一 部 分 存 在 系统 误 差 ,
差构 成 。在此 条件 下 ,若用 方差 来表 示 的话 ,则有 如下 表达 式 :总 体 现 在 热量 上 要 么 偏 大 ,要 么偏 小 。产 生 系 统偏 差 的 原 因有 厂 家 偏差 = 采样 偏 差+ 制 样偏 差 + 分 析偏 差 。其 中采 样偏 差 最 大 , 占总偏 设 计 不合 理 因素 ,主要还 是使 用过 程 中没有 按机 械采 样机标 准规 定 差8 0 %,制 样 偏差 1 6 %,分析 偏差4 %。因此 ,分析 结果 的可 靠性 , 操作。 在很 大 程度 上取 决于样 本 的代表 性 ,因此在煤 质检 测 中 ,首 先要 做 化验 设备 产生 的系统 误差 主要是 设备 造成 的 。 好采 样 工作 ,这不 但要 有科 学 的采样 方法 ,而 且还 要有 受过 严格 训 练 的 、能认真 执行 采样 方法 的采样 人员 。 5 . 采 制化人 员不规 范操 作 带来 的影 响 采制 化人 员不 规 范操作 带来 的影 响 随意性 大 ,影 响大 小很难 量 了解 了采样 、制样 和化 验偏 差组 成后 ,我 们就 可 以有针 对 性地 化 。可 以通过 加强技 术 培训 ,建立 有效 的监 督机 制来 规范 操作 。采 对各 环 节进 行偏差 的分 析 ,以确定 哪个 环节 出现 的偏差 。 制化 技术 管理人 员要 相对稳 定 。
火电厂燃煤热值差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火电厂燃煤热值差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78584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火电厂燃煤热值差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摘要: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燃煤热值差对于其运行效率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影响。
本论文旨在探讨火电厂燃煤热值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火电厂;燃煤热值差;控制措施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使得火电厂成为保障全国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
然而,火电厂燃煤热值差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影响了火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环境质量。
所以,有必要对此展研究,通过合理措施予以控制。
1.火电厂燃煤热值差产生的原因1.1煤种不同造成的热值差异不同煤种热值特征各异。
不同地区和来源的煤炭具有不同的含碳量、灰分含量和挥发分含量等煤质特征。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煤炭的燃烧性能和热值,从而导致燃煤热值差的产生。
在火电厂中,常常会使用多种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的煤炭进行混烧,因此不同煤种之间的燃烧热值差异也就相应存在。
1.2煤质特征对热值的影响煤质特征除煤种差异外还影响热值。
如灰分含量较多的煤,使煤中固定碳含量上升,从而热值下降。
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煤炭在燃烧时放出较多的热,使燃烧热值增大。
1.3燃烧过程中的热损失火电厂烧煤时可能发生不完全燃烧,燃烧时有热损失。
不完全燃烧将使燃烧生成的热无法充分转化成热能而使热值下降。
而且燃烧时的热损失可能出现在烟气,锅炉及管道等装置散热时,均会造成燃烧热量损失,从而导致热值下降。
1.4设备和操作不当引起的热值下降火电厂燃烧设备及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燃煤热值是否稳定,如火力锅炉调节控制系统是否稳定、燃烧器性能是否良好。
当火电厂的燃烧设备出现问题或操作运行不规范时,可能会导致燃煤热值的不稳定。
这可能导致燃烧效率下降、能耗增加,甚至影响到发电厂的稳定运行。
1.火电厂燃煤热值差的控制措施2.1煤炭品质管理煤炭品质管理对于火电厂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煤炭热值差的控制,保证燃煤过程稳定高效。
火电厂应与声誉好、供应链可靠的高质量煤炭供应商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成煤热值差原因及解决办法一、前言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是经济性评价及燃煤管理的重要指标,将其热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体现出燃料管理和采制化工作的水平。
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考核指标为502J/g。
在目前市场这种情况下,要完成这一指标,从管理和技术上难度都很大。
对均匀单一的煤种完成这一指标相对容易一些;对煤源复杂、煤量大,要完成这一指标有一定技术难度,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上下很大功夫。
产生较大热量差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不一定是入厂煤或入炉煤的某一单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可能是入厂煤的问题也可能是入炉煤的问题,或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可以肯定是采样、制样、化验工作未做好,另外就是产生较大热量差时分析原因不到位。
为什么认为分析原因不到位呢?一般在分析原因时大多从煤样的采制和化验的规范性操作检查入手,检查这些操作环节方面固然重要,但往往只是分析了一些常规的、表面上的东西,缺乏对采制化工作操作细节、仪器设备性能方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其结果是热量差降低效果不明显或未起到作用。
解决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我们应从两方面来做这个工作。
第一重点放在预防上,通过平时扎实地做好入厂煤、入炉煤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不让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超过考核指标。
不要有了问题再去解决,而是防患未然。
第二如果发生了入厂煤、入炉煤热量差大的情况,那就要全面、系统地找出造成热值差大的根本原因。
二、采样、制样和化验偏差组成要从一批煤中(几千吨或上万吨)采取少量煤样(几百公斤),经过制样程序制成数量较少,仅约100克,粒度<0.2mm的试样,供化验使用,即用少量煤样(单次测定仅为1克左右的样)的分析结果去推断一批燃煤的质量和特性,就必然会存在偏差,这些偏差由采样偏差、制样偏差和分析偏差构成。
在此条件下,若用方差来表示总偏差,则有如下表达式:2总S=2采S+2制S+2分S。
其中采样偏差最大,占总偏差80%,制样偏差16%,分析偏差4%。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因此在煤质检测中,首先要做好采样工作,这说明不但要有科学的采样方法,而且还要有受过严格训练的、能认真执行采样方法的采样人员。
但必须强调的是:在上述的关系下,往往容易造成误解,认为制样、化验就不重要了,这是错误的。
其实制样、化验同样重要,如果不规范操作同样可以产生较大的误差。
如某厂制样人员在制粉时不规范操作,产生约1000J的热量偏差。
(操作描述)了解采样、制样和化验偏差组成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环节进行偏差的分析,以确定哪个环节出现的偏差。
三.影响入厂煤、入炉煤产生热量差的因素1、入厂煤与入炉燃用煤不同步产生的差异如果以月计算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那么首先要确认一下每月入炉煤燃用的是不是当月入厂煤进的煤,如果不是,那么当月的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就没有可比性。
可累计为三个月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比较。
2.进厂煤平均质量下降的影响2.1对燃用均匀、单一的煤种不易造成采样偏差,相对比较容易完成热值差指标我们做过以下试验:某电厂燃用的神华煤,在同一列火车用机械采20个子样,人工采20个子样。
机械采20个子样平均干基灰分A d=10.27%,人工采20个子样平均干基灰分A d=10.20%。
机采的20个子样灰分极差为3.88%(7.93%~11.81%),说明煤质非常均匀。
机械采样与人工采样20对样干基灰分A d相差0.07%,非常吻合,说明煤质较均匀时不容易造成采样偏差。
2.2对来煤均匀性较差的煤种易造成采样偏差煤的粒度越大,越不均匀,而且粒度大的一般以矸石或石头居多。
在实际采样操作中,人工采样和机械采样很难采到大于100毫米以上的矸石或石头。
来煤粒度较大时,人工采样不好挖深坑,往往在好挖的地方挖坑,或挖的时候遇到较大的矸石、石头或让开挖坑或只采小粒度的煤样。
机械采样头的直径一般在270~300毫米,扣除中间的螺旋杆直径,大于100毫米以上的矸石或石头也难被采到。
此类采样头适用于煤的最大粒度为50毫米,被采到的概率可达95%,超过这一最大粒度的煤被采到的概率随最大粒度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随煤的最大粒度的增加,人工采样和机械采样都容易造成入厂煤的热量偏高。
2.3煤质极不均匀还容易造成采样代表性差如某一电厂来煤,在同一车厢机械采20子样,灰分最小为36.45%,灰分最大为60.89%,极差为24.44%,煤质非常不均匀。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按常规采样而不增加子样个数,采样代表性就差。
3.煤长时间存放氧化的影响加强煤场管理,防止煤场自燃,及时烧旧存新。
据资料统计,无烟煤筒仓存放半年热量损失1%,若5000大卡/公斤热量损失就是50大卡/公斤;烟煤筒仓存放半年热量损失1%~3%;褐煤存放半年热量损失6%。
煤的存放热量损失数据大多参照一些资料上数据,这些数据只是作为一般性的参考作用,具体到某煤种存放一定时间到底损失多少热量没有较准确的数据。
有些煤种自然存放的热损失比经验数据要大很多。
我们在实验室状态下做过某煤种煤粉样存放15天、30天、40天发热量损失试验,对所试验的煤样存放40天,热量损失为1.2%。
这是在实验室状态下的测试结果,如果是在风吹、日晒和雨淋的条件下,煤样的热量损失肯定更大。
4.采样设备、化验设备存在系统误差的影响据了解,在所使用的采样机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系统误差,体现在热量上要么偏大,要么偏小。
产生系统偏差的原因有厂家设计不合理因素,主要还是使用过程中没有按机械采样机标准规定操作。
化验设备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设备造成的。
例如,某厂某国产某型号热量计,全年测定标准煤样热量平均偏低120~150J,这种热量计存在系统偏差。
如果入厂煤、入炉煤化验室的热量计一个是正偏差,一个是负偏差,热量差值会增大,这种情况就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使用同种热量计,若偏差方向一致,不会增大差值。
消除设备系统误差需采取的措施:4.1新投运的机采设备按规定做性能试验。
机采设备必须经权威部门鉴定采样无系统偏差才能使用。
对检定结果及结论要有适用性分析。
比如可采煤的最大粒度。
4.2定期检查破碎机的出料粒度,定期检查采样头和缩分器的运行状况。
4.3要按机采设备性能试验给出的结论来运行机采设备。
比如:制样设备的出料粒度、破碎缩分比、采样精密度等指标。
同类型的机采设备在不同的电厂由于煤质不一样,会得出不同的数据。
只有按机采设备性能试验给出的结论来运行机采设备,采样偏差、制样偏差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5.采制化人员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影响采制化人员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影响随意性大,影响大小很难量化。
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规范操作。
采制化技术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
不规范操作的各种现象:比如火车上采样蜻蜓点水,深度不够,采样量也不够,背着编织袋从车厢头采到尾。
应对不规范操作的措施:5.1由对采制化流程熟悉、标准熟悉且有一定技术的人来监督采制化过程,不熟悉的人监督往往只是监督一些表面的东西,深层次的不到位。
5.2对采样点的布置、深度、子样质量及采后样品总量监督。
5.3建立对存查样定期抽检制度。
5.4建立各矿别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的数据归纳出各矿的经验公式,以此公式较核各矿测试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还可对可疑值做出判断。
5.5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来规范操作由于目前大多以机械采样为主,采样人员对机械采样的采样原理、工作流程等相关技术缺乏了解,建议进行这方面的技术培训,尤其要以培训技术骨干为主。
四、发电厂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分析方法分析时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一排除,最后找出问题所在。
对于较大的热量差,可以肯定不是化验为主要问题,应先从制样开始分析,然后再分析采样问题。
1.热量计准确度检查当热量差稍微超规定值时,应首先排除化验方面是否有问题。
热量计准确度检查可以使用在有效期内的标准煤样,不推荐使用标准苯甲酸。
由于国内主要热量计制造厂家某型号存在设计制造方面的问题,反标苯甲酸的情况较好,但反标标准煤样的结果并不理想,这种系统误差很难从技术上消除,因此不推荐使用标准苯甲酸反标热量计。
当热量差比较大时,化验误差相对较小,应先从采制样检查入手。
将标准煤样的测定值与其标准值比较,若测定值在标准煤样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该热量计准确度符合要求。
另外还要检查近期3个季度的热量计热容量标定记录及反标记录。
重点看反标标准煤样测定值与标准值的差值,比较测定值是在标准值的上限还是下限,若3次测定值全部在上限或下限,初步判断该热量计存在系统误差。
这点分析重要,往往在热值差分析时容易被人们忽略。
热量计的标定记录及反标记录检查主要是了解设备性能及系统偏差情况。
2、人工制样偏差的检查人工制样如果不按标准操作也可产生较大的误差。
熟悉采制化标准的技术人员,可通过对制样人员的现场实际操作,检查制样人员规范操作的程度。
也可使用下面方法进行制样误差的检查:准备13毫米以下粒度的煤样60千克以上,用二分器缩分两份试样,其中一份样再用二分器缩分成两份样,一份样由入厂煤化验室制样并化验,另一份由入炉煤化验室制样并化验,主要是检查制样环节存在问题。
将第一次缩分出的另一份30千克以上的煤样再用二分器缩分成两份样,其中一份由第三方制样,制得的样品由入厂煤和入炉煤化验室化验,另一份备用(或备检)。
根据三方的化验数据比较,可得出是否是化验问题还是制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此方法在检查化验和制样存在问题上非常实用。
3.采样偏差分析对于人工采样首先应澄清一个认识问题,不是人工采样不准或代表性差的问题,而是一方面采样人员没按照规范操作,另外一方面入厂来煤存在掺假或分层装车现象,此条件下人工采不到车底部的煤,从而造成人工采样代表差。
入炉煤采样机装在碎煤机之后,大块的石头或矸石经碎煤机破碎,入炉煤采样机反而有取到石头或矸石的机会。
在分析热值差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并重点关注采样问题,更多关注人工采样而忽略机械采样问题,以为使用机械采样就是具有代表性了,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实际采样过程中有些采样机存在问题是严重的。
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机械采样的采样头所采初级子样(未经破碎、缩分的原始煤样)基本都具有代表性;另外认为皮带端部采样代表性好于中部皮带采样的也是错误的,缺乏事实根据。
机械采样主要问题出在破碎、缩分系统上。
机械采样需检查下面几个项目:1、对缩分器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缩分器缩分次数或切割煤流次数能否达到要求,而且必须截取煤流的全断面。
在没有进行采样机性能检定情况下,推荐缩分器缩分次数(切割煤流)为:—当采样机出料粒度为13mm时,切割煤流次数应大于10次以上;—当采样机出料粒度为6mm时,切割煤流次数应大于5次以上;采样机实际采样时必须按照采样机性能检定的结论采样,或按照推荐的切割煤流次数运行。
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调整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