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总成可靠性及外观规范
平行流冷凝器通用技术标准

平行流冷凝器通用技术标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平行流冷凝器芯体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平行流冷凝器芯体总成(以下简称芯体)的制造,测试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这些文件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将自动适用于本标准。
GB10125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结构芯体采用全铝平行流结构。
芯体由集流管、扁管、翅片、边板等零件组成。
4.技术要求4.1 尺寸与外观芯体的外观和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除图纸要求外,零件的外观应遵守良好的商品惯例。
芯体翅片焊合率应大于98%;翅片倒伏不允许超过2处,且每处不能大于1cm2;不允许存在表面碰伤、擦伤、油漆剥落等有损外观的缺陷。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使用。
更新制造模具和设备时,应认可后方可使用。
4.2 主要零件材料要求材料应符合图纸及有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每批材料进厂必须按其技术条件或相关标准进行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提供制造使用。
凡采用新材料或代用材料,应通过试验鉴定并办理认可手续。
通常采用的材料及牌号如下:翅片复合铝箔扁管集液器外壁复合管隔板双面复合板4.3 性能4.3.1 换热量芯体的换热量应满足图纸要求。
通常采用的试验条件如下:a) 冷凝器入口侧空气干球温度:35℃ 1℃;b) 冷凝器压力:1.518MPa(表压);c) 过冷度:5℃(过冷式冷凝器采用15℃);d) 过热度:25℃;e) 迎面空气风速:4.5m/s;4.3.2 空气阻力在4.3.1同样的条件下,冷凝器空气侧阻力应满足图纸要求。
4.3.3 液阻在4.3.1同样的条件下,冷凝器制冷剂侧的液阻应满足图纸要求。
4.3.4 气密性能用氦气检漏仪检漏,应无反应。
氦气检漏仪的检漏精度相当于试验压力为0.7MPa时R134a 年泄漏率不超过2克。
4.3.5 耐真空度试验压力以真空压力2KPa加载,每次保持5min,连续三次,允许压力增高不大于500Pa/min。
企业标准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精)

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2012-06-06发布 2012-06-06实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前言...........................................................................................................................Ⅱ 1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1 5试验方法..................................................................................................................2 6检验规则..................................................................................................................4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I前言本标准的编制按照 GB/T 1.1-2000和 GB/T 1.2-2002的要求编制。
冷凝器设计指南

XXXXX股份有限公司冷凝器设计指南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目录 (2)1.1简要说明 (3)1.1.1综述 (3)1.1.2 基本组成 (3)1.2设计构想 (6)1.2.1 设计原则 (6)1.2.2设计步骤和参数 (6)1.2.3冷凝器总成的性能及其与系统其它组成部件的匹配 (12)1.2.4冷凝器布置工作程序: (13)1.2.5冷凝器EBOM数据 (14)1.2.6环境条件 (14)1.3、冷凝器的测试规范 (15)1.3.1 测试内容 (15)1.4 一般注意事项 (15)1.5 图纸模式 (16)1.5.1 图纸主要内容和形式 (16)1.5.2 图纸其它要求 (16)编制日期:编者:版次:页次:- 3 -1.1简要说明1.1.1综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是一种由管子与散热片组合起来的热交换器。
其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却,使其凝结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对于轿车,冷凝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冷却系散热器之前,利用发动机冷却风扇吹来的新鲜空气和行驶中迎面吹来的空气流进行冷却。
对于一些大、中型客车和一些面包车,则把冷凝器安装在车厢两侧或车厢后侧和车厢的顶部。
当冷凝器远离发动机散热器时,在冷凝器旁都必须安装辅助冷却风扇进行强制风冷,加速冷却。
1.1.2 基本组成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鳝片式和平行流式四种。
是由管子与散热片组合起来的。
⑴..管片式它是由铜质或铝质圆管套上散热片组成,如图1-1所示。
片与管组装后,经胀管处理,使散热片与散热管紧密接触,使之成为冷凝器总成。
这种冷凝器结构比较简单,加工方便,但散热效果较差。
一般用在大中型客车的制冷装置上。
图1-1 管片式冷凝器及管带式冷凝器⑵.管带式它是由多孔扁管与S形散热带焊接而成,如图1-2所示。
管带式冷凝器的散热效果比管片式冷凝器好一些(一般可高10%左右〉,但工艺复杂,焊接难度大,且材料要求高。
QMRT-002-2014冷凝器通用技术标准

QMRT-002-2014冷凝器通用技术标准备案号:Q/MRT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发布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苏东、李杰、孙礼涛、叶军祥、彭锡宏、周学斌、王恒磊。
本标准由东风(十堰)美瑞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HFC-134a)用铝、铜制冷凝器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各种规格汽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包括经过表面处理的冷凝器芯体和进出口管路、接头,及采用焊接方式与冷凝器芯体连接为一体的支架,但不包括采用非焊接方式连接的支架和其它附件,如高压开关、储液罐/干燥过滤器、隔热防尘垫、减震垫、冷凝风机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828.1 计数抽样检测程序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21361 汽车用空调器QC/T 656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657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JIS D 1601 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3 产品的分类冷凝器按照结构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分为管片式冷凝器、管带式冷凝器和平行流冷凝器。
3.1 管片式冷凝器管片式冷凝器,是将冲压成型的翅片套在直管或a)伏等缺陷,且表面应清洁、无油污以及其它残留物。
b)翅片冲孔翻边处不应破裂或变形。
c)翅片边缘应平直,不应有毛刺、飞边、裂口。
冷却器及冷凝器技术要求

冷凝器技术协议1.应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及同类型产品的海水冷却器、冷凝器的设计、材料和结构制造及采购。
2.质量保证要求严格贯彻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海军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落实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要求,执行双方商定的有关文件。
按照GJB9001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规定,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保证相关质量信息的有效传递,满足甲方的质量信息要求。
3.引用文件GJB13A-97 舰船电气规范GJB1060.2-91 船用柴油机增压空气冷却器GJB75-97 舰用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7028-86 船用柴油机空气冷凝器试验方法4. 技术要求4.1设计要求4.1.1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60℃海水温度≤32℃空气相对湿度≤91%横倾±15°纵倾+15°, 短时纵倾+30°,3min横倾+45°(3~14s)纵摇+15°(3~14s)空气中有凝露、盐雾、油雾和霉菌。
4.1.2冲击峰值加速为150m/s2,波形为半正弦,持续时间为40ms。
4.2主要参数4.2.1空冷器主要参数空气流量:≥0.4m3/s空气出口温度: 40℃海水流量: 30t/h;冷却水进口温度:≤32℃;冷却器海水工作压力:≤4.5MPa;散热量:25KW;4.2.2冷凝器主要参数海水流量:30t/h;海水进口温度: ≤32℃;冷凝器海水工作压力: ≤4.5MPa;散热量: 100KW;氟利昂蒸发温度: 60℃;氟利昂最高工作压力: 0.08Mpa;4.3主要性能4.3.1耐腐蚀空气冷却器冷却介质为海水,冷凝器冷凝介质为氟利昂。
其设计制造应满足抗腐蚀性要求。
4.3.2维修性冷却器、冷凝器应易于维修。
在规定的维修空间内,可方便地拆卸和替换装置的主要部件。
冷却器、冷凝器漏水时,应易于拆两端盖堵管维修。
4.3.3互换性冷却器、冷凝器所有可卸的零件、部件应可与同规格、同型号的产品及备件相应的零件、部件互换。
冷凝器标准-推荐下载

Q/XF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FJ5-2005代替Q/XFJ5-2003冷凝器2005 -06-08 发布2005 -07-15 实施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发布冷凝器Q/XFJ5-2005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用电冰箱冷凝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等。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43 一般用低碳钢丝GB/T700 碳素结构钢化学分析方法GB/T1019 家用电器包装通装则GB/T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30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GB/T1731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32 漆膜冲击强度测定法GB/T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2423.3 耐湿热性的测定法GB/T2705 涂料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GB/T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11253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GB/T11258 双层卷焊钢管Q/XFJ6 蒸发器Q/XFJ149 减径薄壁焊接钢管技术要求Q/XFJ172 使用R134a作制冷剂的制冷管路的技术要求Q/XFJ188 冷媒为R134a制冷剂部件的检验规范3技术要求3.1材料3.1.1冷凝器盘管采用单层或双层卷焊钢管。
3.1.2冷凝器散热板(翼)采用符合GB/T 11253中薄钢板。
3.1.3冷凝器用钢丝应采用符合GB/T 343中一般用低碳钢丝。
3.2 尺寸及允许偏差按图纸执行。
3.3 管内酸碱度管内酸碱度按4.3条进行测试时,管内酸碱度应是中性PH6.5~PH7.5。
3.4 密封性能Q/XFJ5-20053.4.1 冷凝器按4.4.1条进行水中气密性能实验时,不应有气泡泄出。
QXFJ52005冷凝器标准

Q/XF河南新飞电器企业标准Q/XFJ5-2005代替Q/XFJ5-2003冷凝器2005 -06-08 发布2005 -07-15 实施河南新飞电器标准化委员会发布冷凝器Q/XFJ5-200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用电冰箱冷凝器的技术要求、实验方式、查验规那么及包装等。
2 引用标准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部份,可是,鼓舞依照本部份达到协议的各方研究是不是可利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43 一样用低碳钢丝GB/T700 碳素结构钢化学分析方式GB/T1019 家用电器包装通装那么GB/T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30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实验GB/T1731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32 漆膜冲击强度测定法GB/T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GB/ 耐湿热性的测定法GB/T2705 涂料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GB/T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11253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GB/T11258 双层卷焊钢管Q/XFJ6 蒸发器Q/XFJ149 减径薄壁焊接钢管技术要求Q/XFJ172 利用R134a作制冷剂的制冷管路的技术要求Q/XFJ188 冷媒为R134a制冷剂部件的查验标准3技术要求3.1材料3.1.1冷凝器盘管采纳单层或双层卷焊钢管。
3.1.2冷凝器散热板(翼)采纳符合GB/T 11253中薄钢板。
3.1.3冷凝器用钢丝应采纳符合GB/T 343中一样用低碳钢丝。
尺寸及许诺误差按图纸执行。
管内酸碱度管内酸碱度按条进行测试时,管内酸碱度应是中性~。
密封性能Q/XFJ5-2005冷凝器按条进行水中气密性能实验时,不该有气泡泄出。
冷凝器按条进行检漏时,任何部位制冷剂年泄漏量:R12冷凝器不大于,R134a、R600a冷凝器不大于。
微型汽车空调系统 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

微型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型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微型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总成(以下简称“冷凝器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ASTM G 85-02 改进型盐雾腐蚀试验执行标准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冷凝器总成应符合本标准之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 外观:冷凝器总成不应存在裂纹、破损、毛刺、变形或其它缺陷,所有接口应用合适的封盖密封。
3.1.3 冷凝器总成的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的要求。
3.2 耐振动性要求在振动频率33.3Hz,振动加速度2.9g的试验台上试验,冷凝器总成应无破损、裂纹、变形,上下壳体结合无松动。
3.3 冷凝器芯体要求3.3.1 换热量和通风阻抗换热量:不小于8000W。
通风阻抗:不大于150Pa。
3.3.2 制冷剂泄漏率制冷剂泄漏量应小于5g/a。
3.3.3 气密性冷凝器应能承受2.94MPaG的气压,在水中恒压3min,无泄漏。
3.3.4 耐压性冷凝器应能承受4.41MPaG的水压,维持恒压5min,无泄漏。
3.3.5 耐破坏性冷凝器在8.83MPaG水压下维持恒压2min应无破坏。
3.3.6 耐振动性将在振动频率33.3Hz,振动加速度7.0g的试验台上,经宽度方向4h,厚度、长度方向各2h的振动后,冷凝器应无破损、裂纹、翅片松动或其它异常,且仍应满足3.3.3和3.3.4的要求。
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内部设计人员--柳汽设计规范

Q/LQB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QB C-230—2014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of condensers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2014-10-16发布2014-10-25实施前言本标准规范汽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电子电器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俊、刘晓宇、彭田生、李雁、姚帅、杨文虎、胡明贵。
本标准首次发布。
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东风牌乘用车(以下简称乘用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LQB C-139 汽车部件可回收利用性标识(乘用车)Q/LQB C-140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乘用车)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冷凝器 condenser将气态制冷剂冷却并冷凝为液体的热交换器。
3.2制冷剂 refrigerant在制冷系统中传热用的介质。
4 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冷凝器总成及内部相关的零部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和安装,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1.2 冷凝器总成的外表面应光洁、无堆积焊渣、无伤痕锈迹及其他有害缺陷,冷凝器芯体翅片焊合率应大于98%;翅片倒伏不应超过2处,且每处不应大于1 cm2;不应存在表面碰伤、擦伤、油漆剥落等损外观的缺陷。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一)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一)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引言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将热气体变为液体,确保汽车内部的空气保持凉爽舒适。
•本文将介绍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的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品质和性能。
标准一:材料选择
•冷凝器应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如铜、铝和不锈钢等,以保证其长时间的可靠工作。
•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成本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因素。
标准二:热传导性能
•冷凝器的热传导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能耗。
•标准要求冷凝器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以快速将热气体散热为液体。
标准三:尺寸和布局
•冷凝器的尺寸和布局应根据汽车型号和空调需求进行设计。
•标准规定冷凝器的尺寸应合适,以便于安装和维修,并确保整个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标准四:耐久性和可靠性
•冷凝器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经受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标准要求冷凝器在高温、低温和多湿度等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并具备一定的抗振能力。
标准五:制造工艺和检测方法
•制造商应按照标准制定相应的制造工艺和检测方法,以确保冷凝器的品质和性能。
•标准要求制造商对冷凝器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
结论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的标准是确保汽车空调系统高效工作的关键。
•符合标准的冷凝器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冷却效果,为乘车者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
以上是关于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的一份简要介绍,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了解和启发。
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冷凝器总成可靠性及外观规范

测量精度为±1mg。
四、信赖性(可靠性)试验项目及标准 4.1 盐雾试验 4.1.1 盐雾试验类型 酸性人造海水(盐雾)试验(SWAAT)。
4.1.2 盐雾试验基准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
进行 时间
判定准则
试验 频次
冷凝器总成可靠性及外观规范
一.适用范围 冷凝器总成可靠性及外观类相关规范要求 本规范解释权归技术部
二.外观检测标准 2.1 芯体外观标准 2.1.1 芯体外观标准
项目
接头的密封 端口密封面
和螺纹
无裂缝 无焊渣、涂层或其他异物
技术要求
翅片突出
0≤A≤1.5mm 对最下排翅片 0≤A≤2mm
翅片端部和 集流管之间
满足气密试验要求。 3 种 – 货车系列; B 种 – 冷凝器; 实验分类:共振点检测试验,振动性能试验,振动耐久试验; 1. 共振点检测试验; 振动频率范围 5-100 Hz,周期 10min,振动加速度 5m/s2,全振幅最大 0.4mm;检测是否有共振点; 2. 振动性能试验;
按照 3 种 B 类
环 10 次,再次按照标准扭矩固定;进
行气密检查;
密封连接 2. 扭矩标准为,最大扭矩为超出规格 20%
反复拧紧
的前提下,拧紧,拆卸循环 2 次,再 次按照标准扭矩固定;进行气密检查;
-
试验
扭矩标准如下:
M5 4~6 N·m
M6 6~12 N·m
判定准则
满足气密要 求
试验 频次
备注
1 套/批 -
环境温度 5-35℃,环境湿度≤80%,氦气浓 度≥99.9%。按照《氦气检漏作业指导书》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的冷凝器标准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和评判:
1. 散热效率:冷凝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汽车空调中冷却剂中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效率是冷凝器的重要指标之一。
散热效率越高,表示冷凝器能更快速、有效地散热,提高空调制冷效果。
2. 外形尺寸和重量:冷凝器通常安装在汽车的前部或侧部,因此尺寸和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的设计和装配。
较小尺寸和轻量化的冷凝器可以减小整车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3. 耐久性和可靠性:由于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耐久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优秀的冷凝器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耐受各种环境条件和温度变化,并且不易发生故障。
4. 制冷效果:冷凝器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对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也有直接影响。
较好的冷凝器在制冷过程中能够快速降低冷却剂温度,提高空调制冷效果,使驾乘者获得更好的舒适感。
此外,冷凝器应具备较低的制冷噪音,减少驾驶者和乘客的干扰和不适感。
总体而言,优秀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在散热效率、外形尺寸和重量、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制冷效果等方面应该具备较高标准,以满足车辆制造商和消费者对汽车空调性能的需求。
东风载货汽车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

Q/DFL东风载货汽车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ir-condition condensors—Dongfeng trucks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技术要求 (1)4.1一般要求 (1)4.2技术要求 (3)前言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开发管理部法规认证科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车身开发部车身机构科。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车身开发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湘华、赵庆福、谭川。
东风载货汽车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东风载货汽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HFC-134a制冷剂、装备东风载货汽车的空调冷凝器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表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720-2004 汽车空调术语QC/T708-2004 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QC/T662-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贮液干燥器QC/T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GB/T1865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JIS K 0101 工业用水试验方法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DFLSG-1030产品标识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DFLCJ-1128 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物质DFLCM-5802 塑料零件的热循环试验方法JIS K 0068 化学产品的水分试验方法QC/T 417.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GB/T 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QB/T 2422-1998 封箱用BOPP压敏胶粘带EQY-2 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3 术语和定义QC/T720-2004确定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冷却器与冷凝器技术要求

冷凝器技术协议1.应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及同类型产品的海水冷却器、冷凝器的设计、材料和结构制造及采购。
2.质量保证要求严格贯彻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海军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落实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要求,执行双方商定的有关文件。
按照GJB9001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规定,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保证相关质量信息的有效传递,满足甲方的质量信息要求。
3.引用文件GJB13A-97 舰船电气规范GJB1060.2-91 船用柴油机增压空气冷却器GJB75-97 舰用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7028-86 船用柴油机空气冷凝器试验方法4. 技术要求4.1设计要求4.1.1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60℃海水温度≤32℃空气相对湿度≤91%横倾±15°纵倾+15°, 短时纵倾+30°,3min横倾+45°(3~14s)纵摇+15°(3~14s)空气中有凝露、盐雾、油雾和霉菌。
4.1.2冲击峰值加速为150m/s2,波形为半正弦,持续时间为40ms。
4.2主要参数4.2.1空冷器主要参数空气流量:≥0.4m3/s空气出口温度: 40℃海水流量: 30t/h;冷却水进口温度:≤32℃;冷却器海水工作压力:≤4.5MPa;散热量:25KW;4.2.2冷凝器主要参数海水流量:30t/h;海水进口温度: ≤32℃;冷凝器海水工作压力: ≤4.5MPa;散热量: 100KW;氟利昂蒸发温度: 60℃;氟利昂最高工作压力: 0.08Mpa;4.3主要性能4.3.1耐腐蚀空气冷却器冷却介质为海水,冷凝器冷凝介质为氟利昂。
其设计制造应满足抗腐蚀性要求。
4.3.2维修性冷却器、冷凝器应易于维修。
在规定的维修空间内,可方便地拆卸和替换装置的主要部件。
冷却器、冷凝器漏水时,应易于拆两端盖堵管维修。
4.3.3互换性冷却器、冷凝器所有可卸的零件、部件应可与同规格、同型号的产品及备件相应的零件、部件互换。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的冷凝器标准通常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规定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汽车空调冷凝器标准:
1.制冷效率:冷凝器的制冷效率是指冷却系统中传热能力的指标。
一般来说,制冷效率越高,冷却效果越好。
制冷效率通常由制冷剂的换热系数和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决定。
2.压力容限:冷凝器需要能够承受冷却系统中的高压。
汽车空
调系统中,冷凝器需要能够承受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制冷剂。
因此,冷凝器的设计需要具有足够的压力容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耐腐蚀性:冷凝器常常处于潮湿环境中,并且暴露在各种污
染物和化学物质中。
因此,冷凝器需要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避免腐蚀和损坏。
4.轻量化设计:由于汽车空间有限,冷凝器需要设计得尽可能
轻巧。
轻量化设计可以减少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车辆性能。
5.环保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开始采用环保
的制冷剂,如R134a和R1234yf,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对
全球变暖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车型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因此,
在选择汽车空调冷凝器时,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法规要求和汽车制造商的建议来进行选择。
汽车空调冷凝器企业标准

Q/SYS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S001-2012汽车空调冷凝器2012- 02 - 01发布 2012 – 02 -31实施*******************************发布前言本标准严格按GB/T 1.1-2000 及GB/T 1.2-2000的要求编写而成。
本标准由*************************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发布日期2012-02-01,本标准实施日期2012-02-31。
汽车空调冷凝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用冷凝器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用冷凝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9969.1-8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ZB J73027-89 制冷设备清洁度测定的一般规定GB 2516-81 米制螺纹标准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ANSIB 1.1-87 美制统一螺纹标准3要求顾客有要求的按顾客要求(标准、图纸、传真等),在顾客无要求的情况下,按以下要求:3.1 焊接要求3.1.1铝波浪带与铝口琴管焊接应牢固,焊缝均匀,焊接率不低于95%。
每个脱焊处的长度应小于20mm。
铝波浪带焊后不允许变形,不允许烧坏。
焊料不允许堆积、聚积。
3.1.2铝圆管与铝接头和铝口琴管焊后,焊缝应均匀,不允许焊料堆积。
3.2 内腔清洁度3.2.1冷凝器内腔内残存水量应不大于70mg/㎡。
3.2.2 冷凝器内腔残存杂质质量应不得超过20 mg/㎡,且最大长度或半径不得超过0.5㎜。
冷凝器质量保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冷凝器质量保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前言冷凝器作为制冷设备的重要部件,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作用是将制冷剂从蒸发状态转化为液态,从而保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
冷凝器的质量和安全操作是制冷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障冷凝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冷凝器的保养规程和安全操作要点。
2. 冷凝器的保养规程2.1 定期检测和清洗冷凝器在运行中会产生污垢,长时间不清洗会影响制冷效果,甚至导致冷凝器故障。
因此,定期检测和清洗冷凝器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项:1.清洗前,需要先关闭冷凝器的电源及进出气阀。
冷凝器冷却后才能进行清洗。
2.清洗时,使用专用的清洗剂,擦拭保证清洗彻底。
不要使用硬物或金属刷清洗,以免损伤制冷管。
3.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冷凝器的全面清洗和检查。
2.2 维护风机冷凝器风机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制冷效果。
下面是维护风机的要点:1.定期清洗风机,风机积尘会影响散热和风机寿命。
2.检查电线是否破损或老化,防止电线短路或者引起事故。
3. 冷凝器的安全操作要点3.1 正确安装冷凝器的正确安装,可以保证它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下面是正确安装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安装位置应该是稳定、平整的地方,确保冷凝器不会因为位置的不稳定而受损或发生危险。
2.制冷系统进出口方向必须与冷凝器标识一致。
3.冷凝器的电气线路需按照国家标准的电气线路要求进行连接。
3.2 正确操作注意冷凝器的正常运行和冷却效果,正确运用冷凝器是保证其安全长期运行的基础。
下面是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冷凝器正常运行时,机器的一些部件会因为高温而变热,禁止触碰机器表面。
2.冷凝器能吸入的气体不应该含有危险可燃性气体或有毒气体。
3.冷凝器在清洗、检查、维护和更换部件前,必须断开电源,严禁在有电状态下进行操作。
4. 总结冷凝器是制冷设备的重要部件,为保证冷凝器的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和清洗,并且注意机器的正常运行状态,正确安装和操作冷凝器,才能保证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和稳定。
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

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目录1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结构 (3)4技术要求 (3)5试验方法 (5)6检验规则 (8)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用过冷式冷凝器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参考标准: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QC/T656-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657-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GB/T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QC∕T945-2013乘用车空调系统GB/T21361汽车空调器JIS D1601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3结构芯体采用全铝平行流结构(集成干燥罐)。
芯体由集流管、扁管、翅片、边板、干燥罐等零件组成。
4技术要求顾客有要求的按顾客要求(标准、图纸、传真等),在顾客无要求的情况下,按以下要求:4.1冷凝器总成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4.2产品外观4.2.1芯体翅片焊合率应大于98%;翅片倒伏不允许超过2处,且每处不能大于1cm²;不允许存在表面碰伤、擦伤、油漆剥落等有损外观的缺陷。
4.2.2芯体表面无喷漆要求的,外表及钎焊部位钎剂残留物直径≤1mm,集流管表面光滑,焊接焊剂结晶物堆积不允许超过3处,且每处不能大于1cm²。
4.2.3翅片表面要求喷漆处理的,喷漆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厚薄一致、无挂漆现象。
4.3散热量、风阻、内阻按5.2的检验方法检验冷凝器空气侧散热量、风阻、内阻,应满足顾客图纸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试件内腔注入容积 60%左右的异辛烷或 R113,放在振动次数为 275 次/min 的电动振 动机上振动 3min,将液体用 8um 的过滤器过滤干燥,测定残存物质的质量。测量采用 工业分析天平,其测量精度为±1mg。
3.2 残留水分量 冷凝器内部残余含水量小于等于 20mg 残留水分量 将芯体置入烘箱内,进、出口用三通连接,接入测量系统。将系统末端接真空泵,冷凝 器与真空泵之间连接测量装置,测量装置为一冷凝管,记录器重量 G 初,烘箱升温,同 时真空泵工作,烘箱温度应保持 120℃±2℃。测量系统真空度应达到 6.7x 10²Pa,共试
试验 频次
备注
温度简图中,T1&T2 时间最大不超过 35
产品尺寸稳
分钟,其为产品完成热交换后温度值,而 升降温以设 定,各细节
非仅仅环境温度。
备性能为 中无冲击后
高低温循
准,理论需 开裂,变形
环冲击试
满足高温 2 发生,并且 10 循环 -
验
小时,
10 循环
4.7 高温放置测试 4.7.1 高温放置测试试验基准 试验条件:120℃,72 小时放置后,取出保持至室温; 检测方式:按照 2.3.1 进行气密水检试验, 判定基准:无泄漏;
阶段
振动加速 m/s2
45
45
周期 10min,震动加速度参照上表,全振幅最大 0.4mm 3. 振动耐久性试验;
A. 无共振
阶段
振动频率 Hz
振动加速 m/s2
上下
试验时间 h 左右
前后
45
33
45
4
2
2
B. 有共振:需要在共振频率条件振动 1 个小时后,按照下表实施;
阶段
振动频率 Hz
振动加速 m/s2
5.3MPa
保压 5min
1 台/ 半年
4.3 气密检漏试验 4.3.1 气密检漏试验基准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
进行 时间
判定准则
试验 频次
气密水检 产品内腔注入规定压力 3.5Mpa 氮气或干燥 试验 压缩空气并保压,把产品放入水池中,保压 保压 5min 无泄漏 观察 1min,不允许有气泡溢出。
氦质谱
备注
1.溶液配制:按每升溶液中含 42g 符合 ASTM/D1141 要求的海盐规定配制人造海 水盐溶液,每升溶液里添加 10mL 冰醋酸。 调整盐溶液 pH 值在 2.8~3.0 之间。 酸性人造海 2.依据 ASTM/G 85-1998 标准,保证试验箱 水(盐雾) 底部一直保持 25.4mm 深的溶液,喷雾方 试验 式为周期性喷雾(即每喷雾 30min 后停喷 600hr (SWAAT) 90min),盐雾沉降量调整在 1~2ml/80cm2.h 范围内。 3.试验箱内温度 49℃时,饱和温度为(57 ±1)℃; 4.设定试验时间为 600hr
向芯体内以 3.5MPa 压力 注入氮气,并 将产品放入 水中,保压
1min 无泄 1 台/年 漏,可视为试
验通过
4.2 耐压&爆破试验 4.2.1 耐压&爆破试验基准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
进行 时间
判定准则
试验 频次
备注
常温下,用水充满产品内腔,然后以
1MPa/min 的速度增压至 8.83MPa(90kgf/c
4.4 压力交变试验 4.4.1 压力交变试验基准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
进行 时间
判定准则
将试件产品的进、出口分别与脉冲压力试
经 100,000
验机试验箱中的进、出油管连接,充分排
次交变压力
除试件内的空气并保证试件内腔充满液压
冲击后应无
压力交变 油,设定低压 0.3Mpa(时间不小于 3s),
破裂,且仍
环境温度 5-35℃,环境湿度≤80%,氦气浓 度≥99.9%。按照《氦气检漏作业指导书》
各检漏
按 R134a 冷 媒,年泄漏量
检漏试验
要求,使用 R134a 冷媒,充氦压力 1.2MPa, 步骤完成 保压时间 4s,氦检设定值 1.5×10-6Pa.m3/S;
3g 以下设定
100% 100%
备注 -
试验 高压 3.5Mpa(时间不小于 3s),液压油温 100,000cycle 满足气密性
度 80±5℃,试验箱环境温度 60℃,按照
(气密检测
5~20 次每分钟加压速率进行试验,直到完
无泄漏)
成 100,000 次交变压力试验
试验 频次
1 台/ 年
备注
4.5 振动试验 4.5.1 振动试验基准 冷凝器内封入内部容积 1/4 的冷冻油,并且封入 1.37MPa 的氮气,模拟实车安装。振动试验后
的间隙
A 值为 3~5
倾斜翅片
A≤5 只针对最上排和最 下排的翅片,并且倾斜 翅带长度小于 8 倍翅 带峰距
翅片阻塞 翅片应无阻塞(堆焊引起)
连续的翅片粘不超过 3 个峰 翅片粘连 全部粘连不超过 4 处
熔化翅片 不应有熔化翅片 芯体扰曲 A≤2mm
变形
芯体扭曲 A≤3mm
芯体倾斜
芯体对角线长度差异 小于 2mm,并且不 影响尺寸 安装
4.8 低温放置测试 4.8.1 低温放置测试试验基准 试验条件:-40℃,72 小时放置后,取出保持至室温; 检测方式:按照 2.3.1 进行气密水检试验; 判定基准:无泄漏;
4.9 密封连接反复拧紧试验(螺纹寿命和有效性测试) 4.9.1 密封连接反复拧紧试验基准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
进行 时间
1. 按照标准扭矩要求,连续拧紧,拆卸循
环 10 次,再次按照标准扭矩固定;进
行气密检查;
密封连接 2. 扭矩标准为,最大扭矩为超出规格 20%
反复拧紧
的前提下,拧紧,拆卸循环 2 次,再 次按照标准扭矩固定;进行气密检查;
-
试验
扭矩标准如下:
M5 4~6 N·m
M6 6~12 N·m
判定准则
满足气密要 求
试验 频次
备注
1 套/批 -
上下
试验时间 h 左右
45
33
45
3
1.5
前后 1.5
附表:振幅查询区分基准:
区分 Hz 点
参考标准
≤ 50Hz > 50Hz
JIS_D1601-1995
振幅查询基准 附图 1 附图 2
4.6 高低温循环冲击试验(热循环性能测试) 4.6.1 高低温循环冲击试验基准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
进行 时间
判定准则
满足气密试验要求。 3 种 – 货车系列; B 种 – 冷凝器; 实验分类:共振点检测试验,振动性能试验,振动耐久试验; 1. 共振点检测试验; 振动频率范围 5-100 Hz,周期 10min,振动加速度 5m/s2,全振幅最大 0.4mm;检测是否有共振点; 2. 振动性能试验;
按照 3 种 B 类
验 2h。试验后,测量冷凝管重量 G 末,G 末-G 初值即为残存水量。测量采用工业分析天平,
测量精度为±1mg。
四、信赖性(可靠性)试验项目及标准 4.1 盐雾试验 4.1.1 盐雾试验类型 酸性人造海水(盐雾)试验(SWAAT)。
4.1.2 盐雾试验基准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
进行 时间
判定准则
试验 频次
集流管 变形
A≤1mm
表面处理 翅片凹陷
按图纸要求 每侧不超过 3 波连续翅片凹陷,全部不超过 4 处凹陷
其它缺陷
不应存在:芯体氧化、裂纹、裂缝、扁管压痕和污迹;进出口接口无异物等
三、芯体残留物标准
3.1 残留异物量 冷凝器内部残余异物小于等于 20mg,最大异物尺寸小于等于 200μm
残留异物量
无渗漏、开
爆破试验 ㎡)保压,保持 5min,应无渗漏、开裂、爆 8.83MPa 裂、爆破等损
破等损坏现象;
保压 5min 坏现象;再次
然后再次加压力直至破坏,记录破坏压力值。
加压后记录
爆破值。
常温下,用水充满产品内腔,然后以
不漏、不变形
1MPa/min 的速度增压至 5.3MPa,保持 5 分
耐压试验 钟,不漏不变形
冷凝器总成可靠性及外观规范
一.适用范围 冷凝器总成可靠性及外观类相关规范要求 本规范解释权归技术部
二.外观检测标准 2.1 芯体外观标准 2.1.1 芯体外观标准
项目
接头的密封 端口密封面
和螺纹
无裂缝 无焊渣、涂层或其他异物
技术要求
翅片突出
0≤A≤1.5mm 对最下排翅片 0≤A≤2mm
翅片端部和 集流管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