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导论 第1章
伦理学教案讲义伦理学课教案
伦理学教案讲义伦理学精品课教案(全套)第一章:伦理学导论1.1 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伦理学的概念与内涵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伦理学的地位与作用1.2 伦理学的历史发展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伦理学思想的交流与融合1.3 伦理学的分支与应用应用伦理学的领域与实践企业伦理学与商业道德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章:伦理学的基本理论2.1 功利主义伦理学功利主义的核心思想功利主义的应用与评价功利主义与现代社会2.2 义务论伦理学义务论的基本原则康德的道德哲学义务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3 美德伦理学美德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美德伦理学在个人与社会中的应用第三章:伦理学的原则与规范3.1 普遍性原则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平等与公平的原则3.2 特殊性原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原则家庭、社会、国家的道德规范职业伦理与道德规范3.3 伦理学的评价与批判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争议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辩论现代伦理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第四章:企业伦理学与商业道德4.1 企业伦理学的概念与意义企业伦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企业伦理学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伦理学与商业道德的关系4.2 企业伦理学的原则与实践诚信与透明的经营原则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4.3 企业伦理学的案例分析企业伦理案例的类型与特点企业伦理案例的分析方法企业伦理案例的启示与借鉴第五章: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5.1 环境伦理学的概念与意义环境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2 环境伦理学的原则与实践环境正义与生态公平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环境伦理学在政策与行动中的应用5.3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挑战与对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可持续发展与代际公平个人、企业与政府的责任与行动第六章:生命伦理学与医疗伦理6.1 生命伦理学的概念与原则生命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生命伦理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6.2 医疗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实践医疗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医疗伦理学在医疗决策与实践中的应用医疗伦理学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6.3 医疗伦理学的案例分析医疗伦理案例的类型与特点医疗伦理案例的分析方法医疗伦理案例的启示与借鉴第七章:社会伦理学与公共政策7.1 社会伦理学的概念与意义社会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社会伦理学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7.2 公共政策的伦理评价与批判公共政策的伦理原则与标准公共政策的伦理评价方法公共政策的伦理挑战与问题7.3 社会伦理学的案例分析社会伦理案例的类型与特点社会伦理案例的分析方法社会伦理案例的启示与借鉴第八章:科技伦理学与信息技术8.1 科技伦理学的概念与意义科技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科技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科技伦理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8.2 信息技术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信息技术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信息技术伦理学在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伦理学在与大数据发展中的挑战8.3 科技伦理学的案例分析科技伦理案例的类型与特点科技伦理案例的分析方法科技伦理案例的启示与借鉴第九章:教育伦理学与教师职业道德9.1 教育伦理学的概念与意义教育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教育伦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9.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9.3 教育伦理学的案例分析教育伦理案例的类型与特点教育伦理案例的分析方法教育伦理案例的启示与借鉴第十章:伦理学与生活实践10.1 伦理学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伦理学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应用伦理学在家庭关系中的作用伦理学在人际交往中的实践10.2 伦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伦理学在社会组织与治理中的作用伦理学在公共事务与公民参与中的实践伦理学在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中的应用10.3 伦理学在面对伦理困境时的应对策略伦理困境的类型与特点伦理决策的方法与原则伦理学在解决伦理困境中的指导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伦理学的概念与内涵: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原则与道德行为的学科,涉及right与good的平衡。
伦理学教案讲义伦理学课教案
伦理学教案讲义伦理学精品课教案(全套)第一章:伦理学导论1.1 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1.2 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3 伦理学的分支与研究方法1.4 伦理学在个人与社会中的应用第二章:伦理学的基本概念2.1 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与联系2.2 善与恶的定义与分类2.3 正义与公正的概念与实践2.4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第三章:西方伦理学主要理论3.1 功利主义理论及其评价3.2 义务论理论及其评价3.3 德性伦理学理论及其评价3.4 社会契约论理论及其评价第四章:东方伦理学主要理论4.1 儒家伦理学理论及其评价4.2 道家伦理学理论及其评价4.3 佛教伦理学理论及其评价4.4 伊斯兰教伦理学理论及其评价第五章:当代伦理学面临的挑战5.1 科技发展对伦理学的影响5.2 全球化对伦理学的影响5.3 环境问题与生态伦理学5.4 人文关怀与生命伦理学第六章:伦理道德与日常生活6.1 家庭伦理与亲情道德6.2 职场伦理与职业道德6.3 社会伦理与公民道德6.4 网络伦理与数字道德第七章:伦理道德与法律关系7.1 法律伦理与伦理法律的关系7.2 法律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要求7.3 伦理法律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7.4 法律伦理在法律教育与培训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医学伦理学8.1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规范8.2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伦理关系8.3 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8.4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伦理争议第九章:商业伦理学9.1 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9.2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9.3 商业道德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9.4 商业伦理在企业治理中的实践第十章:教育伦理学10.1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10.2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伦理关系10.3 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10.4 现代教育伦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伦理学导论难点解析: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是理解伦理学的基础,需要深入探讨其内涵与外延;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对道德问题的不断探索与反思;伦理学的分支众多,研究方法各异,需要系统掌握;伦理学在个人与社会中的应用是伦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章管理伦理学导论
第一章管理伦理学导论一、问题的提出1、企业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应讲伦理道德,若讲,就赚不到钱。
2、企业经营与伦理无关,不存在应不应该讲伦理道德的问题,只要守法就足够了。
3、企业经营应该讲伦理道德,追求利润与追求伦理应该结合起来。
案例:1、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对掺毒事件的处理;2、埃克森公司(Exxon Company)对原油泄出事件的处理。
二、管理伦理学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1、产生:企业伦理学(管理伦理学)在20世纪的70年代起于美国,80年代起于欧洲。
直接起因是当时一系列经济丑闻的曝光,引起人们的重视。
2、发展:进入80年代后,国外管理伦理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各种企业伦理学的刊物和研究机构纷纷问世;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企业伦理规范在大公司中得到广泛应用。
3、研究现状:在西方学术界,管理伦理问题最初围绕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
现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广泛研究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义。
(2)主要的研究问题分属三个层面:微观(企业活动中的相关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中观(各种经济性组织之间的伦理关系)、宏观(社会或制度层次上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责任)。
(3)在研究具体的管理行为的伦理问题时,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特色和认识。
(4)通过对管理与伦理的整合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管理理念。
(5)非常重视现实的可操作性,把伦理融合到日常管理之中。
如:制定企业伦理守则;设置专门机构;设置伦理主管和伦理培训。
我国理论界对管理伦理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学者认为,一方面要大胆引进和借鉴西方管理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鉴别其社会性、民族性,注意“消化”和“吸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伦理思想和伦理规范。
(2)我国学者几乎一致认为,管理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管理。
应重视管理伦理的普遍原则和管理者的伦理道德品质修养的研究。
第一章 伦理学导论
“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
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
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
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
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
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 产生的感情。” ——斯密《道德情操论》
“在我们原始的心理结构中,我们最强烈的注意是专 限于我们自己的;次强烈的注意才扩展到我们的亲戚和相 识;对于陌生人和不相关的人们,则只有最弱的注意达到 他们身上。……一个人如果把他的全部爱集中在他的家庭 ,或者竟然不顾他的家人,而在利害冲突之际,偏向了陌
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
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
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
孝也;好勇乎?
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
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
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 ,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 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孟子·离娄下》
,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
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
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善
正义
美德(义务)
平等
权利
自由(效率)
积极权利
肯定正义
消极权利
否定正义
圣人之辩,君子之辩,小人之辩
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 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 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 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 小人之辩: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 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 ,应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 变也。 小人辩言险,君子辩言仁。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 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呐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 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 ——《荀子.非相篇第五 》
第1章 行政伦理学导论
《北京青年报》3月24日消息 辽宁工作大学硕士研究生曹再学,2003年通 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阜新市引进人才进入阜 新市国土资源局从事采矿技术研发工作,由于 为人老实,不熟悉“人事潜规则”,不理会领导 “谁进国土资源局都得给三五万”之类的暗示, 不满半年就被单位迫使下岗。 曹再学的事件发生后,引起了辽宁省省长张 文岳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干预,相继作了重 要批示,在国家领导的干预下,曹再学才得以 重新上岗。
1.3.2行政人员的价值选括行政个体又包括 行政组织,既包括公共 政策制定又包括政策 法律的执行等方面的价值选择的正与误、善与 恶问题,但这些问题最终是行政人员在相互冲 突的价值之间的选择问题. 因而行政伦理学关注的焦点是行政人员的德 性及其实践的价值选择。
第1 章 行政伦理学导论
1.1行政的伦理性 1.2行政伦理的实质 1.3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4行政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1.5行政伦理学的发展
1.1行政的伦理性
行政活动之目标具有伦理性; 行政组织与社会其他组织或群体或人之关系的 伦理性(社会制度结构的伦理性); 行政组织内部关系(体制自身)的伦理性; 行政行为(手段)的伦理性; 行政组织中个人活动的伦理性(普遍伦理与组 织伦理)。
材料二:据报道,2000年某市基本建设 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从前期工作的第一 个环节到土地招标投标,到最后一个环 节房屋的销售,共涉及审批部门28个, 经过50个环节,如果各部门都开绿灯, 前期工作的审批时间最少也需要10个月 的时间。 材料三:新华社报道,某港商要在安徽 投资兴办一家企业,结果跑了半年,项 目书上盖了上百个大红公章,还被告知 公章只盖了一半,这位港商无奈的摇摇 头,只得放弃。
《伦理学》课件——第一章-伦理思想传统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 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首先,必须能供养父母; 其次,必须能敬重父母; 第三,对父母要有发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的深厚的的愉悦的颜色; 第四,能够在立身行事上严格要求、谨慎持身、行为 端正、品格高尚。
正常使用填空题需3.0以上版本雨课堂
作答
单选题 1分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
A 道德问题 B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C 道德和经济利益的关系问题 D 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
提交
(二)墨家伦理思想:以墨子为代表
墨子: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墨子是第一个代表小 生产者的思想家。他所提倡的“兼爱”学说,宣 传人与人之间应当彼此相爱,反对攻战,强调和 平,尽管无法实现,确实是从劳动人民的立场出 发,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迫切要求、善良愿望和高 尚情操。
(一)儒家伦理思想: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孔子:建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人道理论,也是最高的道德 准则和道德境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 之方也已。” “克己复礼为仁。”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可见,“仁”即“爱人”
首先,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对其他人所承担的义务, 应当尽心去做;曾子曰:“为人某而不忠乎?”
其次,忠于自己的言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 第三,臣子对君王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子曰:“君使 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孝”和“忠”的道德规范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占有 及其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伦理学导论课件-王海明
•课程名称:伦理学导论 (1)绪论:伦理学是什么 (1)第一章道德本性:起源和目的 (2)第二章道德终极标准 (3)第三章道德实体:人性论 (5)第四章道德总原则善 (9)•课程名称:伦理学导论(2010-12 By Gina)授课:王海明教学进度:第1周绪论:伦理学是什么;第2周道德本性:起源与目的;第3周道德终极标准;第4周道德实体:人性论第5周善:道德总原则;第6周公正:社会治理的最重要原则;第7周平等:最重要的公正;第8周人道:社会治理的最完美原则;第9周自由:人道根本原则;第10周异化:最根本的不人道;第11周幸福:善待自己的道德原则;第12周良心与名誉:道德实现的途径;第13周美德:道德的实现;第14周讨论;第十五周复习;第十六周考试。
绪论:伦理学是什么一伦理学界说:道德价值推导公式1 伦理学界说: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以及实现途径的科学。
2 休谟难题:能否从“是(事实)”推导出“应该”?3 道德价值推导公式:前提1:行为事实如何(道德价值实体)前提2:道德目的如何(道德价值标准)结论1:行为应该如何(道德价值)结论2:与道德价值相符的优良道德规范二伦理学公理:伦理学全部对象、全部内容之推演上卷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方法:道德价值推导公式伦理学中卷规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美德伦理:优良道德之实现中卷规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道德价值主体:社会为何制定道德道德价值实体:伦理行为之事实如何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伦理行为之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三伦理学性质:伦理学是一种严密科学伦理学与物理学一样,都是一种科学: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普遍性的理性知识体系。
伦理学因其可以公理化而是一门如同几何学和物理学一样客观必然、严密精确、能够操作的科学。
四伦理学地位:价值最大的科学伦理学是价值最大的科学。
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说到底,无疑都是每个人的劳动、活动之结果:每个人的劳动或活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
大学伦理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导论
器官买卖问题的争论
赞成允许器的身体。 如果我有权对我的身体或为我的身体做一切 事情,同时包括生前和死后,那么,我当然 有权把我的身体的部分卖给愿意买它的人。
卖身体器官方式包括:1)在埋葬之前,出
售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给子女留一笔遗产; 2)为了维持生计,卖肾;3)把子宫使用权 出让。
当代哲学家如B. 威廉姆斯,以“伦理”
表示广义的系统,以“道德”表示狭义 的系统。“道德”侧重的是责任、义务, 以及如何按一般的原则去做,而“伦理” 则更关注品格、德性、幸福,以及如何 生活。在这里,道德被理解为伦理的片 面化。
也有学者(Lorenzen)认为,“道德”是指
一定文化界域内占实际支配地位的现存 规范,而“伦理”则是指对这种道德规 范的严密方法性思考。
动?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
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用在人身上, 德性也就是使得一个人好并使得他的实 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
从人的事务上说,德性是使得我们在所
有这些事务上做得适度的那种品质。
伊壁鸠鲁学派:快乐主义
快乐是人类行为正当性的衡量标准。 快乐就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 达到快乐生活必须注意培养两种德性: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提出某种道德判断,就
不仅是要求别人去做,而且也要求自己去做, 如果他自己不如此去做,他所说的就是假的。
(三)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在现在是一门显学,是当前
西方伦理学的热门学科。它主要是伦理 学理论在实践领域的运用。应用伦理学 的范围很广,只要伦理意识渗入的学科 都可以形成一门相关学科。
导论
一、道德与伦理的区分
西方文化意义上的道德与伦理
经济伦理学 导论
当代“唯科学主义”三个基本理论信念: (1)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哲学、 人文科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一切研究领域; (2)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获取 知识; (3)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是惟一正确 惟一正确的,是 惟一正确 人类知识的典范,因而可以推广运用到研究人类社会 所有问题,包括哲学、伦理学、人类学和宗教学等。 经济学的研究更是不言而喻的应该首先包括其中。 经济学的研究更是不言而喻的应该首先包括其中。 波普尔(Karl Popper)的证伪主义提出,凡是不能 被证实或反过来被证伪的理论判断,都是非科学的, 或者应该被归结为形而上学问年)发展了孟德维尔 利己主义是人类自然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的 关于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 思想: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 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 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 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 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 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 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的目的就容 易多了……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 易多了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 于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 于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 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 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 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每个人都努力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 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 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 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 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 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 他只是盘 算他自己的安全; 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 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 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 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伦理学导论 程炼章节总结
伦理学导论程炼章节总结伦理学导论是一本重要的必修课程,以及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本文旨在概述程炼章节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基本的了解。
程炼的《伦理学导论》一书从伦理学的六个核心概念说起:伦理学,道德,道德理论,道德行为,道德能力和道德语境。
书中注重概念和原理,并建立了一个可用来检验和理解具体道德案例的道德评论框架。
第一章讨论了伦理学的定义和历史,指出伦理学是探讨道德问题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使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决定,从而改变行为习惯,从而改变社会。
其中,对伦理学的本质和伦理学的学科范畴进行了简要的解释。
第二章分析了伦理学中道德,道德理论和道德行为的概念,着重分析了一系列基本的道德理论,包括自利主义,共同利益主义,日常道德,等级道德等,以及道德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给出正确的道德观点,在行为中实施道德原理,它可以用来指导人们的行为,使其适合当地的文化背景,也可以用来给出正确的道德评判。
第三章讨论了人们如何培养道德能力,将道德理论付诸实践,也就是如何能够实施道德原则。
程炼认为,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理性,即能够根据自身的道德观念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和选择,并且能够接受道德决定;其次,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即对关注的事物有热情,并能够让自己为别人着想;最后,要有良好的自我反思,即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道德上的错误,以便及时修正行为。
第四章分析了道德语境,即对道德行为的复杂性,尤其是涉及到不同文化,宗教和社会背景之间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环境。
最后,书中还讨论了伦理学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以及伦理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等。
总之,程炼的《伦理学导论》一书让读者深入理解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深入思考伦理学的内涵。
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视角,为具体的道德案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并且从宏观的历史视角,详细描述了伦理学在不同文化,宗教和社会背景当中的发展变化和重要作用。
第一章 伦理学导论
二、伦理学的分类
描述伦理学这些学科的共性是: 强调 描述伦理学这些学科的共性是:1.强调 客观、实证或者描述的方法, 客观、实证或者描述的方法,以揭示伦 理的客观事实, 理的客观事实,反对坐而论道的思辩方 法传统。 其研究的重心是道德事实而 法传统。2.其研究的重心是道德事实而 非道德的应然之则。 由于描述伦理学 非道德的应然之则。3.由于描述伦理学 期望建立真正“科学”的伦理学, 期望建立真正“科学”的伦理学,重在 描述事实, 描述事实,所以描述伦理学得出的结论 是理论和实际合一的。 是理论和实际合一的。
一、什么是伦理学? 什么是伦理学?
(一)伦理 在中国, 二字,早在《尚书》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 诗经》 易经》等著作中即已分别出现。 《诗经》、《易经》等著作中即已分别出现。 有类别、辈分、顺序等含义, “伦”有类别、辈分、顺序等含义,可以被引 申为不同辈分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 申为不同辈分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早指玉石上的条纹,后来引申为条理、 最早指玉石上的条纹,后来引申为条理、道理 的意义。伦理,即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 的意义。伦理,即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 原则。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礼记·乐记 乐记》 原则。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礼记 乐记》。
一、什么是伦理学? 什么是伦理学?
(二)道德 在中国最早的古籍中, 在中国最早的古籍中,“道”表示事物 发展变化和运动的规则,“德”则表示 发展变化和运动的规则, 的认识和践履而后有所得。 对“道”的认识和践履而后有所得。 东汉时的刘熙对“ 的解释是: 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 得也,得事宜也” 意思是说, 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 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事处理得当, “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事处理得当, 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伦理学导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伦理学导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By PKU墙角(一个北大的秘密组织)写在前面:本参考答案为PKU墙角er们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整理,仅供参考,适合没太听课的童鞋考试时使用。
认真听课的同学完全可以以本份答案为基础进行扩展,那样才会取得想要的分数= =(题目为《伦理学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第一章书后习题1.试析马克思的两句话:“价值实体就是劳动”,“一切商品作为价值只是结晶的人类劳动”。
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p21第三段)。
请回答:价值与价值实体是同一概念吗?答:不是同一概念。
价值是客体(即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的事实属性对主体(即能够分辨好坏利害的自主的活动者)的需要——及其经过意识的各种转化形态——的效用。
而价值实体,则是“价值”这种属性的本体、承担者,即上述定义中的客体。
一个是客体的效用性,一个是客体本身,因此价值与价值实体是不同的概念。
2.偷盗欲望极其满足是恶,否定了“可欲之谓善”吗?“善是欲望的满足”与“偷盗欲望的满足是恶”矛盾吗?答:偷盗欲望及其满足是恶,没有否定“可欲之为善”。
【善与恶都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等的效用性;而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则是善与恶的标准……叫做负价值,亦即所谓的恶】(p26第二段)。
这便是“可欲之为善”的含义。
我们说偷盗的欲望及其满足是恶的,是根据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欲望、目的来说的。
【偷盗愿望及其满足是恶,只是因为它阻碍、损害了社会和他人的愿望……对于偷盗者来说是善,对于社会和他人来说是恶】(p26第三段)。
因此偷盗欲望及其满足是恶,没有否定“可欲之为善”的定义,与“善是欲望的满足”并不矛盾。
这只是因为很多欲望的满足对于其它欲望的被压抑、被损害来说是恶,因而具有善恶双重性。
3.--如何理解纯粹恶与必要恶以及内在善与手段善?答:善即满足需要、实现欲望、达成目的的效用性。
【所谓“内在善”也可以称之为“目的善”或“自身善”,……就是人们追求的目的的善】(p22最后一段)。
伦理学导论 程炼章节总结
伦理学导论程炼章节总结伦理学导论是程炼教授完成的著名作品,旨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伦理学的基础内容。
程教授的著作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伦理学,提供了伦理学思想的重要参考。
本文对程教授的伦理学导论做出综述性的总结,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伦理学的基本内容。
伦理学导论的第一章,程教授极力展示了莎士比亚的著名台词,它指出人们应该承担责任并遵守道德准则。
因此,他主张人们要拒绝帝国主义,持有正义的行为,同时追求和支持利他主义。
他一再强调,只有遵循正义的行为,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程教授的第二章讨论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拒绝权力,以及尊重他人和争取公平。
此外,他建议人们应当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立场,尊重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以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因此,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应该遵循公平,尊重差异,同时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立场。
程教授的第三章讨论了伦理学如何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各种具体的情境,他提出了不同的伦理学原则,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例如,在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的问题上,程教授提出,应该从权利、公正、惩罚等角度出发,去思考相关问题。
另外,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程教授强调,人们应该积极探索并实施各种可行的方案,以实现全球环境的持续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程教授的“结论”一章,他首先强调伦理学的重要性,并认为伦理学的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维护道德准则,也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随后,他又介绍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等,以及如何用伦理学思维去解决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程炼教授的伦理学导论在不同章节中都对伦理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引用古典文献介绍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就如何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给出了思考方案,可以说,伦理学导论是程教授为理解伦理学以及解决当下社会问题提供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一讲 伦理学导论
规范伦理学是伦理学中最重要的形 式之一,它主要研究: 1、关于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即道德价值问题 2、关于道德上的应当问题即道德义务问题 3、关于做人的标准问题即道德品德问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 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在走下坡路,从而导致规范 伦理学的复兴,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但同时又 出现了美德伦理学,有相当多的伦理学家在极力探索新时 代的美德伦理学。比如麦金太尔、Peter Geach; Pilippa
2、元伦理学
所谓元伦理学,就是关于伦理术语的 意义和道德判断的确证的科学,因而也就 是分析道德语言的科学。 是否一切对道德语词的分析的学说都 属于元伦理学?实际上并不是,比如说, 我们对道德用语“节制”、“勇敢”、“ 正义”等所做的语义分析(例如:节制“ 就是对欲望的满足进行延迟和减少”等等 ),就并不属于“元伦理学”的内容。
善以真为前提
• 善的德性是人类 一切性中最伟大 的品性 ——培根
培根
就人生而言,善对人生具有最重要意义 , 因为在真善美的诸品性中,真仅仅指真实 的存在,这种存在的许多方面未把人和动 物区分开来,而唯有善才使人和动物分道 扬镳了,人正是以“善‘的道德规范实现 对现实人性的自我节制以造就理想品性的, 而“美”无非是“真”和“善”的感性显 现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开设伦理学这门课
一、伦理学与人类生存价值休戚相关 二、现代生活需要伦理道德 三、帮助我们确立“生命的精神支柱
一、伦理学与人类生存价值 休戚相关
• 与人类生活和生存价值休戚相关的三大 领域: • 认识论(知识论) ——求真 • 伦理学(道德哲学)——求善 • 美学(美哲学)——求美
美德伦理学认为,做具有美德的人比做 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更为根本、更重要、 更有决定意义,因而,美德更为重要。因 为,人们如果没有美德,那么再好的道德 规范也不可能被遵守,因而也等于零;反 之,只有当人们具有美德时,道德规范才 能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
伦理学导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伦理学导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一章测试1.康德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
这两样东西分别是()。
A:原始星云B: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C:在我之上的星空D:善良意志答案: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在我之上的星空2.在西方,系统的伦理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的()。
A:古罗马B:古埃及C:古希腊D:古英国答案:古希腊3.在西方,系统的伦理学产生于()的古希腊。
A: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B: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C:公元前2世纪到1世纪D: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答案: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4.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的总和。
A:生理基础B:原则规范C:行为活动D:心理意识答案:原则规范;行为活动;心理意识5.在西方,系统的伦理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的古希腊,经历了从()不断推进的过程。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康德D:亚里士多德答案: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6.人们对待道德形成了两种态度:一种是反省的态度,另一种是不反省的态度。
()A:错 B:对答案:对7.“道”与“德”在中国历史上最初是分开使用的两个概念。
()A:错 B:对答案:对8.“伦”与“理”两字最早也是分开使用的。
()A:错 B:对答案:对9.当表示规范、理论的时候,我们比较倾向于用“伦理”一词,而当指称现象、问题的时候,我们比较倾向于使用“道德”一词。
()A:对 B:错答案:对10.苏格拉底传播哲学思想并不像传统的学校教师那般讲课,而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讨论。
这种谈话方法被称为“辩证法”。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礼D:智答案:仁2.在柏拉图构建的理念世界中,()是君临一切最高的存在,被称为“理念的理念”。
伦理学
导论,第一章1、伦理:最初就是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变,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和谐有序的关系。
伦理作为一个统一的词和概念始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
伦理最初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和谐有序的关系。
伦理的特点:A广泛性B永久性C稳定性2、道德:是指人们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要求,制定出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以此来调节各自的行为和彼此的关系,从而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简言之,道德也就是对伦理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进行调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良好效果。
道德的特点3、伦理学具有自己特殊的任务:A、科学地揭示伦理道德的本质、起源、发展及规律。
B、为人们的行为活动概括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规范体系。
C、研究一代新人的成长规律4、理论化系统化的伦理学是从奴隶社会发展起来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精神文明建设和伦理学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5、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前提:A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B劳动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要C从劳动中形成了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动力社会关系是道德起源的直接基础社会意识是道德起源的精神条件6、维护氏族和部落的整体利益是原始道德中最突出的特征。
7、原始道德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外在性、权威性8、绝对而全面地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成为封建道德的根本原则。
9、论述题:道德发展的规律性第二章1、道德的本质:是指道德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性质,是道德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具有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2、关于道德本质的几种代表性观点:A认为道德的本质是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
B认为道德的本质是由精神或理性决定的。
C认为道德的本质是由个人利益决定的。
3、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受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是具有决定作用的。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规范。
导论
思考题
1、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的 含义; 2、当代美国规范伦理学的特点; 3、中国大陆规范伦理学的特点;
参考书目
1、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 2、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中国陆的规范伦理学
1、与前苏联规范伦理学同质; 2、规范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 一体; 3、注重道德规范的层次性研究; 4、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台湾的规范伦理学
1、以传统儒家的心性哲学(人性论)为其 规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2、属于实用的规范伦理学; 3、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伦理道德的 传统特色; 4、中西混合的价值观;
伦理学
—
认识你自己
第一章 导论
本章主要内容: 描述伦理学 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当代美国、前苏联与中国的规范伦理学
伦理学的一般问题
一、伦理学的含义: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 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 对道德现象进行哲学考察和系统研 究的理论体系。
伦理学的一般问题
二、伦理学的产生: 1、古希腊(公元前5—4世纪) 2、中国(公元前6—5世纪)
古希腊伦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美德即知识”
“善的理念”
“美德伦理学”
“最优良的善德就是 幸福,幸福就是善德 的实现,也是善德的 极致” —亚里士多德
中国伦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四书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
儒 家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当代美国的规范伦理学
1、理论繁多,派别林立; 2、道德原则规范的构建服从于自由、平等、 民主的价值理想;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伦理学与 应用伦理学的互补; 4、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多尊重于个人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伦理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哲学社会科学。
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1.伦理学的由来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最早创设于公元前4世纪的西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命名了“伦理学”这个学科,并在雅典的学园里系统讲授伦理学,留下了《尼各马科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和《大伦理学》三部著作。
不过,西方关于伦理学内容的研究,则在比亚里士多德更早的时期就已见端倪。
中国的伦理学研究,早在先秦诸子百家时就已展开。
若以记录孔子与其弟子语录的《论语》为标志,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只是那时的研究并不是以伦理学学科的名义展开的。
《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伦理学专著。
●思考:中西伦理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直至今日。
自己想过一切的人最好,那些肯听良言的也还算好,只有那些自己什么也不想,对他人什么也不听的人最糟糕。
——尼各马科伦理学最公正的最为美好,适意莫过健康常在,让快乐永远充满胸怀。
——尼各马科伦理学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用政治手段来治理,用刑罚来整顿,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道德经——有智慧的人善于运用契合方式,无智慧的人最易与人分道扬镳。
自然界的法则不分亲疏,它总是与有能力的人一道。
西方先有,日本译来,中国最早。
Ethics moral principles2.何为伦理学——对象(1)伦理求证①事物的条理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通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的内心。
乐与事物的伦理相同。
所以,只懂得声音不懂得音乐的,是禽兽。
只懂得音乐而不懂得乐理的,是普通百姓。
只有君子才懂得乐理。
乐音。
《载敬堂集·艺文》:“音者,声之协出也。
春秋卜商曰:‘声成文谓之音。
’(《诗序》)汉朝郑玄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
”②人伦道德之理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天伦:天地君亲师人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人伦规则:忠、孝、悌、忍、信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图:凤凰、仙鹤、鸳鸯、鶺鸽、黄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四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四德:儒家四德:孝、悌、忠、信孟子四德:仁、义、礼、智女子四德:德、容、言、工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是六纪也。
”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
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
伦理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社会行为规范。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2)伦理学美国《韦氏大辞典》: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
伦理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乐纪》:乐者,通伦理者也。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ethics 哲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什么是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
伦理学的同义词是道德哲学。
它的任务是分析、评价并发展规范的道德标准,以处理各种道德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德性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有的学者认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善”或“正当”等基本道德价值;有的学者认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道德行为;还有学者认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自由、幸福或人生目的。
伦理学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
其西方历史十分悠久,其源头可以在最古老的史诗与神话中考究。
伦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1)道德的基本理论,包括道德的起源与发展规律,道德的本质、结构与功能等;2)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等3)三是道德活动或实践,包括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建设等方面。
3.伦理学基本问题学界争论: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问题善恶问题现有与应有的关系问题人的自由和道德责任问题道与德、群与己、义与利三个方面(1)本体论视角:国内公认: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更切中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实质,符合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要义。
——依据唯物史观本体论原理因此,道德与利益的矛盾是人们道德生活的基本矛盾,是人们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最普遍最基本的伦理学问题。
两个内容:1)经济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谁决定谁(有无反作用);——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道义论和功利论等理论2)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谁服从谁。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对立(2)价值论视角:善与恶——价值问题是伦理学的核心生物性与文化性(3)认识论视角:是与非——经验性实证问题——非核心实然性、应然性、必然性与或然性●三视角相统一伦理学“阐定标准,而据以评判各人之行事,畀以善恶是非之名,则非自然科学之所具矣”。
——蔡元培伦理学“这门科学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实践”。
——《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4.伦理学的使命(1)理论建构。
伦理学为社会道德文化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支持,为建构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提供价值支撑。
——革弊存良(2)行为规范。
伦理学为每个人参与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论证并提供优良的道德规范,以解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问题。
——入世随俗(3)价值引导:伦理学为个人的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排忧解难,帮助个人在世俗生活中走出各种心理挫折与价值选择困境。
——虔心向善5.伦理学分类(1)规范伦理学:它一直是伦理学的代表、主体或核心,围绕着道德价值、道德义务和道德品质展开其理论形式,确定其道德原则等。
——又称一般规范伦理学(2)应用伦理学:(3)元伦理学:是以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道德概念、判断的性质和意义,研究伦理词、句子的功能和用法的理论。
(4)理论伦理学:发现社会道德生活的原理或者规律。
(5)实践伦理学:一是实证论理学,二理解为面对现实研究的伦理学(应用伦理学)。
(6)比较伦理学与描述伦理学:叫记述伦理学,它对道德现象的研究既不涉及行为的善恶及其标准,也不谋求制定行为的准则或规范,只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立场和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性描述和再现。
(7)大陆伦理学与英美伦理学(8)资本主义论理学与社会主义论理学(9)资产阶级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10)西方伦理学与中国伦理学二、道德的本质唯心主义在哲学观上把人的主观意识或某种先验的世界理性、世界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并由此把人类精神不恰当地夸大到不受限制、无所不能的地步,因此,唯心主义是从人的主观意识、从先验的世界理性或世界精神以及神的意志等方面来界说道德的本质;旧唯物主义虽然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但在历史观上最终落人历史唯心主义的窠臼,因此在道德本质问题上,旧唯物主义也不能得出真正科学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解决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和历史的本质问题,从而为道德本质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伦理学界围绕道德本质问题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和争鸣,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观的基本共识:道德是一种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精神。
1.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现象。
(1)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相应地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2)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在人类道德史上,一切道德上的兴衰起伏,进退消长,总是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
孟子主张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到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君尊臣卑思想,再到宋明时期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忠君思想的内容变化恰恰反映了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形成、发展、成熟到没落的历史过程。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
(4)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柔性的和内在的规范。
(1)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结合。
(2)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3)持久性与广泛性相一致。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
(1)道德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
——道德共同体的利益(2)道德不仅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
(3)道德是—种以理想来改造和提升现实的精神。
(4)道德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总之,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价值体系,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诸活动的动力。
三、道德的结构与功能结构与功能的哲学范畴。
1.社会道德结构所谓社会道德结构,是指以社会为道德的主体或载体,由道德意识、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三要素组成的结构体系。
(1)道德意识(2)道德准则(3)道德活动2.个体道德结构(1)道德认知(2)道德情操(3)道德行为3.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相互转化。
3.道德的功用(1)道德的一般功能认知和情感功能规范和调节功能导向和激励功能(2)道德的社会影响“道德万能论”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高于一切、支配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道德无用论”贬低甚至根本否认道德的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非道德因素的作用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道德的消极因素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
道德对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一,道德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其二,道德可以为经济主体提供内在活力。
其三,道德可以为经济组织提供整体合力。
道德对政治亦有其独特的作用。
首先,政治虽不能决定道德,但对道德有支配、制约的作用;其次,道德也反过来对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
道德对精神文化的发生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是文化的内在精神或价值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