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震观测台网

合集下载

专业网站

专业网站

地质行业工作者必备网站:希望这些网站信息能给大家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方便和帮助!一、国家官方网站:1.中国地质调查局/2.中国国土资源部/3.中国地质学会/4.中国地质科学院/5.中国地质资料馆(可检索)/6.中国地质图书馆(可检索)/7.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可检索)/index.jsp8.新国家标准查询-工标网/new/index.jsp9.中国地质博物馆/index.asp10.中国地质科学数据网/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2009/index.htm二、地学综合网站:1.中国地学网/2.全球矿权网/3.中国矿产资源网/index.aspx4.中国有色网/5.中国物探信息网/6.石油地质网/7.煤炭网/三、百科查询网站:1.地学百科/2.石油百科/bk/3.地质学术语查询/pro/view.php?id=880 4.全球矿权网--矿权百科/News/baike.aspx5.地质词典/四、地质专业论坛:1.地学论坛/?fromuid=5310 ;2.华夏土地论坛/?fromuid=91634 ;3.科学网-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板块/showforum-51.aspx 4.筑龙建筑论坛/forum/5.中国矿业论坛//6.小木虫论坛-地学板块/html/f261.html7.化石网论坛/8.中国陨石爱好者论坛/bbs/9.东南西北人/dzcn/index.php10. 风雨论坛/forum/index.php11.地球化学论坛/index.php12.上帝之眼/index.html13.岩土论坛/14.地质工程网论坛五、地学期刊网站1.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2.期刊界-搜索引擎/3.《中国地质》/ZTfuwu/QKchuban/XSqikan/ZGdizhi/4.《地质通报》/ZTfuwu/QKchuban/XSqikan/DZtongbao/ 5.《现代地质》6.《地质论评》/georev/ch/index.aspx7.《地质学报》中文版:/dzxb/ch/index.aspx英文版:/dzxben/ch/index.aspx 8.《岩石学报》/ysxb/ch/index.aspx9.《矿床地质》/ch/index.aspx10.《地球科学》/11.《地学前缘》/ScienceWeb/magazine/frontiers.asp六、地学名人博客1.刘继顺科学网博客/u/yuelugj/2.刘继顺新浪博客/yuelugj ;3.朱志敏科学网博客/u/weah0500/ 4.刘玉平科学网博客/u/刘玉平/七、国外地质网站1.美国地质调查局/2.英国地质调查局/3.美国地质学会/4.国际地质科**合会/5.地质网/八、地质人才招聘1.宾果职位搜索引擎/2.中国地矿人才网/3.中国矿业人才网/4.万行矿业人才网/5.矿产英才网/6.矿业矿产人才网/九、地质院校网站1.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北京地质学院)/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4.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5.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6.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7.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桂林冶金地质学院)/8.中国石油大学(原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华东:/9.中南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10.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11.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12.西北大学地质系/jxyd/models/cn/index.htm13.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14.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其他一些有用网站:一、政府机构:[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90000014[2] /nsfc/cen/00/kxb/dq/index.ht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3] /index.jsp国土资源部[4]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5] /建设部[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8] /国家重点实验室[9] /863_105/index.html 863计划[10] /tztg/200703/t20070327_42369.htm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11] /index.html 973计划[12] /index.asp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3] /上海地震信息网站。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

地震行业标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计划编号等基本情况地震烈度速报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观测仪器直接提供地震烈度,快速生成地震影响强度和范围,为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救援决策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提供依据。

地震监测台站越密集,对地震影响场的了解就越全面和详细。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规程是规范、科学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工作的基础。

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并制订了统一的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

2011年5月15日,依据中震法函…2011‟14号“关于征集2011年地震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建议的通知”,编写组提交了地震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地震仪器烈度”。

2011年9月26日,中震函…2011‟351号“关于下达2011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制订工作立项,项目“地震仪器烈度”由工程力学研究所负责。

二、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地震应急响应与处臵技术”方面,明确指出发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速报”、“重要工程设施预警与紧急处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我国2020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并明确将“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臵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到2020年,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本项工作是落实《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

日本海洋实时监测系统DONET简介

日本海洋实时监测系统DONET简介

日本海洋实时监测系统DONET简介申中寅【摘要】近年来,我国地震观测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海底观测系统的建设也方兴未艾.而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海底有线实时监测的成功先例,为我国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及借鉴.其中日本海底有线实时监测系统DONET始建于2011年,专注于海底地动―水压信号的高效采集,旨在监视日本南海海槽的地震和海啸事件.本文主要介绍DONET的硬件布局、搭建流程以及科研产出情况,并简要介绍我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的基本信息.【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7页(P34-40)【关键词】海底观测网;DONET;日本南海海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作者】申中寅【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引言伴随海底通讯产业的发展,水下供电及数据传输技术日趋成熟,海底有线实时观测成为继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之后新兴的海洋调查方法。

其搭建方式大致可分为既有线路改造和新系统架设两种。

前者主要基于20世纪90年代停用的太平洋海底通信线缆,如美国的 H2O(Hawaii-2 Observatory)和日本的 GeO-TOC (Geophysical and Oceanographical Trans-Ocean Cable)。

后者则以加拿大NEPTUNE系统(North-East Pacific Time-Series Undersea Networked Experiments)为代表,包括美国、加拿大、欧盟所规划建设的一系列海底有线观测项目[1]。

NEPTUNE以陆基台站为起点沿海底向外洋延伸通信供电线缆,后者藉由特定连接装置搭载一系列固定观测仪器(搭载化学传感器及水样采集装置的自动升降浮标、流向流速计、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声波层析成像仪和浮游生物相机)和海底接地型观测仪器(海底观测平台、地震仪和重力仪)。

基于强震动记录确定的场地卓越周期

基于强震动记录确定的场地卓越周期

基于强震动记录确定的场地卓越周期陈永新;迟明杰;李小军【摘要】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three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dominant period based on the strong motion records,they are ① the Fourier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of surface records;② horizontal/vertical Fourier spectral ratio method; ③ surface/underground Fourier spectral ratio method. Several hundred strong motion records from two bedrock stations and two stations on site class Ⅲ in the KiK-net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in Japan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ite dominant period.It is concluded that,on the bedrock site,the dominant frequency obtained from the three methods are scattered due to the hard rock site condition which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ground motion.On the soil site,the overlying soil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ground motion,and accurate valuesof dominant period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three methods.The domi-nant frequency from the surface/underground Fourier spectral ratio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from the surface horizontal/vertical Fourier spectral ratio method whose result is uncertain on some soil sites.%本文介绍了3种根据场地强震动记录获取场地卓越周期的方法:①地表记录的傅里叶谱分析法;②地表水平/垂直傅里叶谱比法;③地表/地下傅里叶谱比法。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中国地震局.doc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中国地震局.doc

地震行业标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计划编号等基本情况地震烈度速报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观测仪器直接提供地震烈度,快速生成地震影响强度和范围,为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救援决策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提供依据。

地震监测台站越密集,对地震影响场的了解就越全面和详细。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规程是规范、科学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工作的基础。

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并制订了统一的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

2011年5月15日,依据中震法函〔2011〕14号“关于征集2011年地震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建议的通知”,编写组提交了地震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地震仪器烈度”。

2011年9月26日,中震函〔2011〕351号“关于下达2011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制订工作立项,项目“地震仪器烈度”由工程力学研究所负责。

二、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方面,明确指出发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速报”、“重要工程设施预警与紧急处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我国2020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并明确将“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到2020年,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本项工作是落实《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

地震案例之311日本地震

地震案例之311日本地震

地震案例之311日本地震基本介绍历史背景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恐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而由于地处地壳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不计其数。

20世纪日本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地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

里氏7.9级地震袭击日本关东地区,受灾城市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等地,死亡99331人,下落不明43476人,受伤103733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

自此之后的70年间,日本发生了几十次7级以上大地震。

人员伤亡数较大的几次包括,1927年3月7日,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1946年12月21日,日本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是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发生的最严重地震,甚至被称为20世纪日本经历的、除原子弹袭击之外的最大灾难。

这场发生于日本西部神户市及附近地区的地震震级为里氏7.3级,但由于震中处于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的市区,死亡及失踪人数达6437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21世纪日本第一次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0月23日日本中部新潟的里氏6.8级地震,67人死亡。

就在此次宫城县特大地震发生前两天,也就是3月9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也发生过7.2级地震,或为此次地震的“前震”。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26秒\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26秒,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属浅源地震。

地震行业标准《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

地震行业标准《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

地震行业标准《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2013年6月18日,中国地震局下发了《关于印发2013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震函〔2013〕113号)。

2 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我国从汶川、芦山、九寨沟等大地震中吸取了强震动观测经验和教训,取得了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对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的新认知。

社会和经济需求推动了我国强震动台网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除国家和地方政府外,大型国企在核电站、水库大坝、高速铁路、大跨桥梁等重要工程项目中也建设了大量台站,然而,对于大规模台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一直缺少科学和规范化的指导,因此,《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的颁布,将助力于我国强震动台网的高效运行,服务于我国工程抗震的新突破和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保障强震动台网的高效运行,结合省级和国家级中心运行维护工作的特点,满足强震动台网的运行维护、数据产出以及相关技术和管理要求,面向各级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人员编制了本规范。

3 工作简况3.1 本规范主要参加单位(暂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云南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

3.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暂略):3.3 主要工作过程从标准编制启动到目前共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多次个别征求意见,第一次会议上编制组提出了“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与管理规程”编制计划和编制大纲,并与其他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

后3次工作会议分别对已完成的规程修改草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规程使用对象分两个层级(省级和国家级),远程检查、数据汇集和原始加速度记录信息报送时间节点,实时和事件传输的仪器采样率参数,震级统一使用M震级,台网监控使用专用软件等修改意见,参见附录。

最后一次工作会议认为总体信息足够反应强震动运维工作,但是,专家对规范架构上有不同意见,一是建议由总则、内容、操作代替原来技术指责、内容、省级中心和国家级中心。

我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

我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

我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
焦远碧;吴开统
【期刊名称】《中国地震》
【年(卷),期】1990(006)004
【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地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地理分布特点。

文中介绍了区域地震台网监测地震的能力和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的方法,并将全国划分为0.5°×0.5°的小区域,计算了台网对M_L=1.0,1.5,2.0,2.5,3.0,3.5,4.0地震的监测能力和观测条件质量,讨论了目前我国台网对首都圈、华北地区、东部地区和全国范围的地震检测情况,提出了一些地区改善观测条件的设想。

【总页数】7页(P1-7)
【作者】焦远碧;吴开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82
【相关文献】
1.阈值监测技术在禁核试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J], 王燕;刘俊民;王海军;唐恒专;李靓;唐伟;刘哲函
2.中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和台站检测能力评分(2008-2015年) [J], 王亚文;蒋长胜;刘芳;毕金孟
3.金昌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初步评定 [J], 周明辉;许延军;赵成文
4.皖南地区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J], 袁勇; 周冬瑞; 谢石文; 郁建芳; 韩成成;
杨波; 王琐琛
5.长河坝—黄金坪水库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J], 杜瑶;吴彤;冯薪;丁勇;赵昱;郑昭;王宇玺;王余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震动观测研究室(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

强震动观测研究室(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

强震动观测研究室(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先进事迹强震动观测研究室是我国最早开展强震动观测研究的牵头单位,主要开展强震动观测技术、地震动强度速报、地震预警技术和近场地震动模拟研究。

此外研究室还承担全国范围内破坏性地震的流动强震动观测组织,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管理和发布,强震动观测仪器的检定和强震动观测技术培训等任务。

研究室共有科研人员7名,特聘研究员1名,强震动观测任务岗7名。

研究室获得2012年度工程力学研究所优秀部门,研究室面向国家防震减灾需求,立足自主创新,始终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为导向,近年来在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及破坏性地震强震动观测数据处理等方面成绩突出。

自2001年以来,研究室在团队带头人李山有研究员和特聘研究员金星研究员的带领下,围绕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研究方向逐步拓展和深入,已经形成了涵盖理论、关键技术、实用方法、系统软件研发及系统建设等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团队。

研究室为正在立项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主要承担部门,研究室特聘研究员金星为项目申报总设计师,李山有研究员为副总设计师,马强副研究员为总设计师助理。

研究室为铁道部•中国地震局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技术研发组和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地震预警示范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研究和建设任务承担部门,首席科学家为李山有研究员。

研究室承担和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于2013年3月顺利结题验收,马强副研究员和李山有研究员为课题负责人。

研究室承担了京石武高速铁路地震防灾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自行研制了地震报警系统核心软件和系统验证软件,于海英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

研究室为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的依托单位,除承担研究任务外,还出色完成了研究所强震动观测台站(阵)的维护和管理,全国范围内破坏性地震的流动强震动观测组织,地震系统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管理和发布,地震系统强震动观测仪器的检定,强震动观测技术培训与交流等任务。

海原大地震首次地质调查与后续十年科学活动

海原大地震首次地质调查与后续十年科学活动

68张尔平,中国地质图书馆高级工程师,现任国际地科联地质学史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在学术期刊、报纸发表地质机构史、人物史论文及文章60余篇,主持中国地质图书馆地质调查所旧址保护项目,任《中国地质图书馆史》《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百年(1913—2013)》等书执行主编。

前言1922年5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刊登了克洛斯(Upton Close)和麦克科米克(Elsie Mc-Cormick)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山走动的地方”(Where the Mountains Walked)。

该文是关于1920年中国甘肃海原大地震的详细报告,附有1921年3—5月黑斯-霍尔救济考察队(Hayes-Hall relief expedition)在震区拍摄的照片(图1)。

 1922年的12月,美国地质学家维里士(Bailey Willis,1857—1949)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发表关于海原地震的论文:《1920年12月的中国地震》(The Chinese earthquakeof December, 1920)。

维里士从表层地质黄土的特性、沉积等方面解释这次地震的现象。

这两篇文章都写道:“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法国神父的精确地震仪在1920年12月16日晚8:09记录的地震发生在甘肃。

”由于地域和文献传播的阻碍,这些报道和文章发表得不算及时,但也显示出甘肃海原(后属宁夏)大地震作为一项大事件引起的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一百年过去,回顾围绕这一事件的学者、作为和产生的科学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近代地质学的传入催生中国地震学中国古代记录将地震看作是天命皇权衰败的征兆,对地震前后的天气、造成地面毁损的“异海原大地震首次地质调查与后续十年科学活动张尔平69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象”常与占卜、凶兆等交相论证。

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M_(j)7.3级地震潜在破坏区快速估计

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M_(j)7.3级地震潜在破坏区快速估计

Voi. 37,No. 2Apr. 2201第37卷,第2期2201年4月世界地震工程WORLDEARTHQUAKEENGENEERENG 文章编号:107 -6669(2021)02 -0099 -252221年2月1日日本福岛阿7・3级地震潜在破坏区快速估计汪源,宋晋东,李山有(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7)摘 要:基于220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Mp3级地震加速度记录,离线模拟了阈值预警方法在此次地震中快速估计潜在破坏区的表现。

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台站P 波触发后3s 就快速对台站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地震破坏性判断,同时估计的潜在破坏区域也基本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ShabeMap 震后实测VII 度以上区域吻合,展示了该方法在此次地震中运用的可行性;然而该方法没有对处在震后实测VII 度以上区域内的宫城县南部沿海以及福岛县小部分东北区域给出准确的潜在破坏区判断,这一估计偏差为该方法的适应性研究以及下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潜在破坏区;地震预警;阈值预警;警报级别中图分类号:P315.3 文献标识码:ARapiO estimation of poteatial damage zone foe the Mj7・3 Fukushimaearthquake in Japan on FeCreare 13, 2221WANG Yuan , SONG Jindona , LI SSanyon(Institute cf Engineering Mechanice : China EaehquaUe Administration ; Key Laboratoy cf Earthquake Engivee/ng and EngineeringVibraVon cf China EarthquaUe AdministraVon , Harbin 150082 ,China )Abstrect : Based on tha bccelerahon recorbs of tha M-7. 3 eurthquada in FuUusPimb, Japan on Fe/ruay 1,2021, this papar simulated tha penomiavco of tha thresPold-nasey eurthquada euriy wamina method in qu/hiy estimatina tha pote/tiai Uamaga arex. Tha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qu/hiy Uetemiiva tha seismic Uestmctivv/ess of tha station and its surynndina arex within 8s aftar tha station ' s P wave is triggered . Mxnwh/a, tha estimated potentiai Uamaga area is basicaliy tha sama as tha area that USGS SSaPeMap MMI > VII, showina tha feasibilita of tha method used in this eurthquada ; but this method faits ta givv an acchrata -ungemeyt of tha pote/tiai Uamapa arex for tha coastai arex of Miyagi and tha northexsteru repion of FuUushima in tha arex that USGS ShadeMap MMI > VII, which pyvibas a yfxxco for tha adaptivv reseurch and improveme/ts of this method.Key wore : :20tey/at Uamaga zona ; eurthquada eariy wamina ; thysholdNvX earthquada euriy wamina ; aleR level 引言地震预警,指的是地震发生后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性地震动进行预测和警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防震减灾收稿日期/021 -03 -13;修订日期:2021 -23 -2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504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564)作者简介:汪 源(1792-),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技术研究.E-mait : 434585644@ qq. cm通讯作者:李山有(1765 -)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震预警研究.E-mail : li S Pavyod@ 16. cm第2期汪源,等:2421年2月4日日本福岛M7.J级地震潜在破坏区快速估计91有效手段之一J]°世界上多个地震活跃国家或地区已运行或正在发展地震预警系统,如日本、墨西哥、美国、意大利、中国和中国台湾等J一5°快速准确预测地震发生后的潜在破坏,是地震预警的终极目标,预测烈度并产出与实际烈度接近的结果,也是地震预警系统效能的评判准则⑻°为实现这一目标,地震预警系统发展出两种预警方式,即区域预警与现地预警J]°区域预警基于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估计震源参数,再利用地震动衰减关系预测并判断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及其影响范围J],能够对远场台站提供较多的预警时间,但震源参数估计产生的偏差、地震动衰减关系的不确定性、目标区域的场地条件和大震级事件的破裂尺度等诸多因素都会造成目标场点地震动预测结果的误差⑼"3。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及其预警能力分析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及其预警能力分析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及其预警能力分析杨陈;郭凯;张素灵;黄志斌【摘要】本文讨论了影响地震预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对我国现有地震台网布局、数据传输延时和台网运行状况等方面的讨论,对能否满足地震预警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台网现状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总体来说,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警需求,除了需要对台网进行加密和提高相应的运行率之外,还应对现有数据采集器和实时传输软件进行必要升级,以达到地震预警对数据延时的需求。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cis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ility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existing seismic networks, data transmission delay and network running state,we analyzed whether they meet the needs for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and mad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us quo of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did not meet the needs for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Therefore,besides raising the network density and its operation rate,we should upgrade the existing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real-time trans-mission software so as to satisfy the data transmission demand for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期刊名称】《地震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8页(P508-515)【关键词】地震预警能力;盲区;数据传输延时;台网布局【作者】杨陈;郭凯;张素灵;黄志斌【作者单位】中国北京 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61引言地震预警的构想最早由美国科学家Cooper(1868)提出,他设想在距旧金山100km外地震活动性很强的霍利斯特地区布设地震观测台站,一旦地震发生就可以利用电磁波与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差,在震后很短时间内及时敲响市议政厅的警钟,使人们能够采取一些紧急逃生避险措施,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局限,这一构想并未实现.而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处理技术、地震监测仪器以及观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一设想正逐渐变为现实.目前,日本、墨西哥、土耳其、罗马尼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建成了各自的地震预警系统(Espinosa-Aranda et al,1995;Erdik et al,2003;Hoshiba et al,2008;Allen et al,2009;Hsiao et al,2009;Kamigaichi et al,2009).包括我国在内,美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家也在开展地震预警实时测试(Wurman et al,2007;Zollo et al,2009;Peng et al,2011).汶川大地震之后,地震预警作为目前地震灾害防御的重要手段之一正逐步走向我国公众的视野.与此同时,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的目标(国务院办公厅,2007),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作为目前我国防震减灾的一项重点任务即将全面展开.2013年6月验收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标志着中国地震预警的研究与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已经完成立项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标志着中国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已经摆上了地震监测的日程表.在该系统开始建设之前,对中国地震台网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才能找出相应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地震台网现状能否满足地震预警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和建议,希望对我国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能有一些参考意义.1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1.1 测震及强震动台站分布目前,我国有1个国家测震台网和32个省级测震台网组成的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台网及1 014个正式运行的测震台站(图1).其中包括148个国家台站(含境外台站4个)、814个区域台站、33个火山台站以及2个台阵的19个台站点.所有正式运行的测震台站均以实时数据流的方式进行全国数据交换.与测震台站平均分布在各省不同,我国的强震动台站根据地震危险性的不同主要分布在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其中固定强震动台站共计1 152个(图2),另外还有北京、天津、兰州、昆明和乌鲁木齐五大城市烈度速报台网共计烈度速报台站300个.除了部分重点区域正在改造和部分新建的台站具有数据实时传输功能之外,其它强震动台站均以事件触发的方式进行数据回传.1.2 台站仪器及运行现状目前,我国测震台站所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BBVS-60、BBVS-120、CMG-3ESPC、KS-2000、CTS-1系列、JCZ-1、FSS-3DBH、CMG-3TB 等,数据采集器以EDAS-24系列、CMG-DM24、TDE-324、SMART-24为主;我国强震动台站所使用的传感器以SLJ-100加速度计和ENTA数采内置的Epsensor加速度计为主,数据采集器主要有ENTA、MR2002、GDQJ、GSMA、K2等,其中ENTA占55%左右,MR2002占30%左右.图1 中国大陆测震台站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seismic stations in Chinese mainland图2 中国大陆强震动台站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of strong motion stations in Chinese mainland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强震动台站并不具备实时传输功能,本文仅以测震台站实时运行率来反映中国地震台网运行情况.根据中国测震台网运行年报数据①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0—2014.中国地震台网运行年报(2009-2013).,2009—2013年的测震台网全网实时运行率分别为93.74%,94.89%,95.46%,95.22%和95.23%,近几年的总体运行率基本保持在95%左右,继续提高的空间有限且难度不小.2 地震预警关键技术指标2.1 预警盲区通常情况下,接收到地震预警信号之后,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这段时间为地震预警反应时间,该时间段的长度反映了地震预警的效能.其长短与震源的相对位置(决定破坏性地震波到达所需要的时间)和地震预警信号发布的时间直接相关,而破坏性地震波通常情况下定义为S波及其之后到达的面波.本文定义预警盲区为在地震预警警报发出时所对应的S波传播区域.很显然,对于盲区之内的区域,我们是无法提供预警信息的.同样,预警盲区范围的大小也直接反映了地震预警系统的效能,预警盲区越小,预警系统的效能越高,反之亦然.2.2 影响地震预警系统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不考虑地震危险性等外部因素的情况下,决定地震预警系统效能的关键因素为预警盲区的大小.预警盲区的大小由发出地震预警时所花费的时间决定.该时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波传播到台站的时间、数据传输延时、地震参数确定的时间、计算机处理及发布时间以及系统反应时间.其中,P波传播到台站的时间与震源深度、台网密度以及地震发生地点有关;数据传输延时与仪器和网络相关;地震参数确定的时间与选取的定位方法和震级确定方法有关;计算机处理及发布时间与计算机性能及网络状况相关;系统反应时间与系统本身相关,不同的系统反应时间不完全相同.出于对中国地震台网现状讨论因素的考虑,本文主要从数据传输延时和台网密度及台间距这两方面进行分析.3 我国地震台网的地震预警关键技术指标分析3.1 数据传输延时以数据从台站传输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警处理系统为例,对数据传输延时进行讨论.数据传输流程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数据传输延时主要包括5个部分:数据采集器打包延时1,数据传输网络延时2,仪器适配器打包延时3,省级台网流服务器到台网中心流服务器网络延时4,以及台网中心流服务器到地震预警处理系统网络延时5.图3 地震数据传输流程图Fig.3 Flow chart of seismic data transmission延时1由数据采集器决定.此部分延时分为两个部分:数据本身长度和数据打包时间.现阶段中国地震台网大部分数采所采用的打包方式为总数据量达到512字节时,再整体进行传输.由于采用STEIM压缩算法,所以512字节所包含的采样点数变化较大,平时的地面噪声因台基差距,512字节的采样点数多为350—450之间,而地震时则压缩率大大降低,甚至完全不能压缩.现有台网设置的采样率为100点,大部分情况下,数据长度大约为3—4s,而在地震发生时会稍短些.为了适应预警的需求,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开始使用新一代数采,如港震公司的EDAS-24GN和REFTEK公司的130-REN-3数采可以采用0.2s打包的方式,此部分最小延时为0.2s.数采打包时间与数采本身的性能和打包方式有关,在目前的情况下,大部分数采打包时间都能控制在1s以内.延时2由地震台站到省级台网的网络决定.现阶段地震台站到省级台网的数据传输网络主要有SDH、MSTP、3G和卫星等.其中,有线专网(SDH、MSTP等)传输延时一般在10ms左右,3G一般在100ms以内,卫星一般在300ms以内.总体来说,此部分延时大部分在10—300ms之间,一般不会超过1s.延时3由仪器适配器的打包方式决定.与目前数采的打包方式相同,现阶段使用的仪器适配器采用的打包方式为512字节一个包进行对外服务.如果接收到的数采发过来的数据包为512字节,则立即对外发送,此时的延时仅为计算机处理时间,单位为ms级;如果数据包不满512字节,则要等到满512字节再对外服务.在目前的情况下,即使采用最新的数采进行0.2s打包,在此环节仍要以512字节的方式进行对外服务.延时4由省级台网到台网中心的网络决定.目前此部分网络主要为行业专线,大部分延时在30ms左右或者更少,少数延时较长的一般也不会超过60ms.延时5由台网中心内部网络决定.由于是局域网内部,此部分延时一般在5ms以内.总体来说,延时2、延时4和延时5为网络延时,总数一般不会超过1s;而延时1和延时3为仪器及适配器的系统延时,由于存在瓶颈效应,一般在3—4s之间;再加上计算机处理时间,目前台站数据到处理系统的延时一般为5s左右.另外,由于通讯链路堵塞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台网中心实测的数据延时一般在5—10s 之间.3.2 台网密度及台间距台网布局决定了P波传播到台站所需的时间,反映台网布局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台网密度.由于通常情况下地震发生的概率并非完全相同,而台网布局也并不均匀,为了简化分析问题的指标,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计算台间距对预警盲区的影响(杨陈,2013).假设采用双台预警模式,地震发生在两个台站连线的中间,台间距为L,目前地震预警中通常使用的震级测定方法中P波截取记录时间长度为3s(Wu,Zhao,2006).假设理想状况下的数据传输延时及处理、发布等用时累计为2s,系统反应时间暂不考虑,取vP=6.0km/s,vS=3.5km/s,则此时盲区半径R0为式中:t1为初至P波走时,公式中为/vP;t2为P波截取时间长度,取为3s;t3为数据传输延时及处理、发布等用时,取为2s.台站间距L与盲区半径R0的关系如图4所示.由式(1)和图4可以看出,盲区半径是存在极限值的.即当L=0时,台网密度达到极限,地震发生在双台的下方;当震源深度为10km时,此时对应的最小盲区半径R0为21km.在采取双台预警的理想状况下,当震源深度为10km时,由于极值的存在,即使无限缩小台间距(加密台站),盲区半径也不会小于21km.由图4可以看出,当台间距小于10km时,加密台站对于减小预警盲区的效果并不明显(盲区半径随台站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得非常慢);当台间距大于20km时,此时增加台间距,预警盲区半径基本随之线性增加.由此可见,当台间距小到一定程度之后,继续加密台站对于缩小预警盲区并不能取得与投入相符的效果.只有以断层分布为基础,根据合理的台间距进行台站布设,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和预警的实际需求,才能建成实用高效的地震预警系统.图4 台间距L与盲区半径R0的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ion interval Land radius R0of blind area3.3 我国地震台网密度及数据延时在不包括台阵、火山台站和烈度速报台站的前提下,目前我国正式运行的测震台站有966个,强震动台站有1 152个.假设这些台站都能参与预警,我们对各地区的台网密度和平均台间距作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如表1所示.表1 各地区台网密度及平均台间距Table 1 Network density and average station distance of each region区域面积/(104 km2)强震动1.68 31 54 85 50.60 14.06上海 0.63 14 14 28 44.44 15.00天津1.13 31 33 64 56.64 13.29重庆 8.23 12 0 12 1.46 82.82河北 18.77 70 44 114 6.07 40.58山西 15.63 32 30 62 3.97 50.21辽宁 14.59 35 39 74 5.07 44.40吉林 18.74 23 10 33 1.76 75.36黑龙江 45.48 28 8 36 0.79 112.40江苏 10.26 37 50 87 8.48 34.34浙江 10.18 24 5 29 2.85 59.25安徽 13.96 24 9 33 2.36 65.04福建 12.13 33 34 67 5.52 42.55江西 16.69 24 6 30 1.80 74.59山东 15.38 38 35 73 4.75 45.90河南 16.70 21 20 41 2.46 63.82湖北18.59 27 2 29 1.56 80.06湖南 21.18 16 1 17 0.80 111.62广东 17.98 44 55 99 5.51 42.62海南 3.54 19 13 32 9.04 33.26四川 48.14 60 211 271 5.63 42.15贵州km北京测震台站数台站数台站总数台网密度/(个·10-4 km-2)平均台间距/17.60 13 1 14 0.80 112.12续表1区域面积/(104 km2)测震台站数强震动台站数台站总数台网密度/(个·10-4 km-2)平均台间距/km云南38.33 48 176 224 5.84 41.37陕西 20.56 29 15 44 2.14 68.36甘肃 45.44 44 50 94 2.07 69.53青海 72.23 30 40 70 0.97 101.58内蒙 118.30 39 32 71 0.60 129.08广西 23.67 22 19 41 1.73 75.98宁夏 6.64 13 47 60 9.04 33.27新疆 166.00 69 97 166 1.00 100.00西藏122.84 16 2 18 0.15 261.24由前面3.2节的初步分析可以得出,在目前的状况下,实现地震预警的合理台间距为10—20km.由表1可以看出,即使目前运行的测震台站和强震动台站都能参与地震预警,但也只有北京、天津和上海地区能满足这个基本条件.而由于强震动台站的分布并不均匀(图2),其中只有河北、云南、四川等地的部分台站密集地区的平均台间距在20km之内,能够满足地震预警的基本条件.对于数据延时,我们在位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一台服务器上作了一个简单的测算.具体方法如下:将该台服务器的时间进行网络授时,尽可能保证其时间的准确性,对实时数据流进行简单的解析,用当前时间减去数据头的时间,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并持续统计一段时间,得出各台站延时的平均值.对于统计数据,我们去掉了一些由于GPS错误和网络堵塞续传等原因造成较大延时的不合理结果,使用一天的平均延时得到台站数据传输延时分布图,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去除个别异常点,大部分台站的数据传输延时都在4—10s之间,其中以6—8s居多(约占55%).延时较大的原因可能跟数采与流服务器的设置有关,也有部分原因是由于网络堵塞后进行断点续传造成的,基本符合3.1节的分析.而对于数据异常点(负值或平均延时大于200s的),经过逐一排查,其原因都是由于台站GPS故障造成的.图5 台站数据传输延时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station data transmission delay4 讨论与结论根据前面的分析和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我国地震台网的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警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台站密度不足和整体数据延时较大.对于前者,除了根据需要对现有强震动台站进行改造和新建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尽可能地将已经布设的地方台和企业台等纳入地震预警系统中,为地震预警提供良好的台站基础条件.对于后者,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升级或者改造:首先要对现有数据采集器进行升级或改造,改变其打包和传输模式,将此部分的延时降到合理水平.由于目前的实时数据传输软件是针对现有的数采打包和传输模式编写而成,在数采打包和传输模式改变后,实时数据传输软件也应相应地进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输的顺畅,不至于在某个环节产生瓶颈.至于网络传输部分的延时,目前已经达到较为合理的水平,为了满足地震预警的需求,则需要从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加强,尽量避免网络堵塞及故障的出现.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设置了首都圈和兰州圈预警中心,目前正在试运行中.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立项的完成,后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这一切均表明,在我国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已经逐步摆上了日程.除了对重点区域进行布防和新建台站之外,还应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成本下,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基础,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建成后的地震预警系统,也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柱力量,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吴忠良研究员和杨大克研究员给予了耐心指导,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参考文献国务院办公厅.2007.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2007.National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Planning(2006—2020)[R].Beijing: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2(in Chinese).杨陈.2013.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5(4):354-364.Yang C.2013.Some key problems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Engineering Studies,5(4):354-364(in Chinese).Allen R M,Gasparini P,Kamigaichi O,Böse M.2009.The status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around the world: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J].Seismol Res Lett,80(5):682-693.Cooper J D.1868.Letter to Editor[N].San Francisco Daily Evening Bulletin,1868-11-3.Erdik M,Fahjan Y,Ozel O,Alcik H,Mert A,Gul M.2003.Istanbul earthquake rapid response and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J].Bull Earthq Eng,1(1):157-163.Espinosa-Aranda J M,Jiménez A,Ibarrola G,Alcantar F,Aguilar A,Inostroza M,Maldonado S.1995.Mexico city seismic alert system [J].Seismol Res Lett,66(6):42-53.Hoshiba M,Kamigaichi O,Saito M,Tsukada S,Hamada N.2008.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tarts nationwide in Japan[J].Eos,Trans AGU,89(8):73-74.Hsiao N C,Wu Y M,Shin T C,Zhao L,Teng T L.2009.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Taiwan[J].Geophys Res Lett,36(5):L00B02.Kamigaichi O,Saito M,Doi K,Matsumori T,Tsukada S,Takeda K,Shimoyama T,Nakamura K,Kiyomoto M,Watanabe Y.2009.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in Japan:Warning the general public and future prospects[J].Seismol Res Lett,80(5):717-726.Peng H S,Wu Z L,Wu Y M,Yu S M,Zhang D N,Huang W H.2011.Developing aprototyp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theBeijing capital region[J].Seismol Res Lett,82(3):394-403.Wu Y M,Zhao L.2006.Magnitude estimation using the first three seconds P-wave amplitude in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J].Geophys Res Lett,33(16):L16312.Wurman G,Allen R M,Lombard P.2007.Toward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in northern California[J].J Geophys Res,112(B8):B08311.Zollo A,Iannaccone G,Lancieri M,Cantore L,Convertito V,Emolo A,Festa G,Gallvic F,Vassallo M,Martino C,Satriano C,Gasparini P.2009.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southern Italy:Methodologie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J].Geophys Res Lett,36(5):L00B07.。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

地震行业标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计划编号等基本情况地震烈度速报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观测仪器直接提供地震烈度,快速生成地震影响强度和范围,为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救援决策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提供依据。

地震监测台站越密集,对地震影响场的了解就越全面和详细。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规程是规范、科学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工作的基础。

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并制订了统一的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

2011年5月15日,依据中震法函…2011‟14号“关于征集2011年地震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建议的通知”,编写组提交了地震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地震仪器烈度”。

2011年9月26日,中震函…2011‟351号“关于下达2011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制订工作立项,项目“地震仪器烈度”由工程力学研究所负责。

二、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地震应急响应与处臵技术”方面,明确指出发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速报”、“重要工程设施预警与紧急处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我国2020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并明确将“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臵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到2020年,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本项工作是落实《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然灾害学作业

自然灾害学作业
日本气象厅在2007年宣布从10月1日起,建成了大地震预警系统(EEW),开展地震预警服务。这次预警可能就是这个系统发出的。日本气象厅所属的地震台站和日本防灾技术所的地震台网组成了世界上最密集的地震观测网,相当于每隔7~10 km就有一个地震台,具有很好的实施地震预警条件。日本气象厅提供发布的大地震预警系统,日文叫“紧急地震速报”,我国称为“地震预警”。
Prieta)地震以来旧金山湾最大的地震,并且仅用了3 s或4s的时间就估计出了震级,准确度在0.5级之内。ElarmS还推测出了地震的分布情况,与麦氏地震烈度范围的误差在1个单位之内。即使是ElarmS的15 s延迟处理,其预测的地震强度也比地震高峰来临的时间早了好几秒钟。现在,CISN的研究人员正努力将延迟处理的时间缩减到10 s,以争取更多的时间。
1.3中国地震预警系统现状
中国虽然是个多地震国家,由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巨大,但除大亚湾核电站在法国人承建时建立了一个由地震监测网络和人工决策相结合的地震预警系统外,中国尚未自主建设过其他重大工程地震预警系统,有关研究工作也仅是刚刚在个别高校和研究所兴起。尽管地震预警在国外已有近50年的实践历史,但在中国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片空白。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实验室前主任Kanamori 在文章中更进一步指出:“虽然地震预警系统仍处在探索阶段, 但目前这是对将要发生]
EEW的预警主要归功于日本境内密集分布的地震测站(大约每20 km 1座),以及计算机能够迅速计算出地震发生地点与震波传播方向的能力。当地震发生后,邻近震源的地震测站会根据所收到的P波信号,首先判断地震强度。一旦地震震级在4级以上(根据日本气象厅地震震度分级),相当于麦加利地震烈度(Mercalli intensityscale)的6~7级时,EEW便会发出预警【4】。

韩国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监测台网简介

韩国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监测台网简介

第4期(总第460期)2017年4月国际地震动态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No.4(Serial No. 460)八p i, 2017韩国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监测台网简介关张爽※洪启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为完善中国全球台网预研项目的研究,充分了解全球地震活动性,现对韩国 地震活动性、地震台网和地震机构进行了相关调研,这可为未来中国全球台网的建设提 供参考。

关键词韩国;地震活动性;地震监测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doi:10. 3969/j.issn.0253-4975. 2017. 04. 006引言由于中国地震台网台站主要分布在中国 大陆,受台站布局所限,对国外地震的监测 能力十分薄弱,为促进地震科技的交流与合 作以及提升我国对全球地震的监测能力,更 好地建设中国全球地震台网,项目组相继完 成对德国G EO FO N地震台网布局与组网1,德国GEO FO N数据中心2,IM S的台阵建设背景3,国际数据中心(IDC)4,国际监测系统(M S)台网布局综述与评价5,国际监测系统(IM S)地震台站技术系 统6,Geoscope全球宽频带地震台网7, Geoscope地震台站与数据[8],ID C和NDC 互动关系分析9,核查台阵、美国台阵与科 学探测台阵现状[1°],G S N地震台网布局与 组网[11],东南亚地震活动性及监测台网简 介[12],日本H i-net台网的台站选址与设计[13],世界重要核试验历史回顾[14]一系列 关于对台网布局、建设、实现实时数据采集、**收稿日期:2017-03-16;采用日期:2017-03-25。

※通信作者:张爽,e-mail:zshuang75@。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区横波分裂的频带相关性研究(DQ JB16B15)、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预研(201508007)共同资助。

地震、气象、地图 网站

地震、气象、地图 网站

地震台网网址地图网站: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简称USGS):/eqcenter/recenteqsww/欧洲地中海地震台网中心:/index.php?page=home&sub=gmap中国地震台网:/虚拟地震台网:/seisbulletin/main.seam/seisbulletin/main.seam;jsessionid=C5E177DBBF1B188 CD48147E24F8E8587?init=y&actionMethod=main.xhtml%3AlatestSeis.init&sessio nId=2136930瑞士地震台:http://www.seismo.ethz.ch/redpuma/redpuma_ami_list.html国际地震中心:/doc/intro/index.html气象信息中国气象影视信息网:/maps/index.jsp?class1id=0&class2id=33SSEC上的卫星云图:/data/geo/index.php?satellite=fy2c&channel=ir2&covera ge=fd&file=jpg&imgoranim=8谷歌地球下载/archives/2008/4/googleearth-download.htm卫星云图/MTSAT红外全圆盘图:/productviewall.aspx?productid=83广西气象信息/wxyt_new.asp湖北河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时卫星云图:808/湖南实时红外卫星云图http://61.187.56.156/yt2006/yt2006.aspCWB卫星云图.tw/V6/observe/satellite/Sat_EA.htm?type=RGB日本的气象卫星云图http://tenki.jp/satellite/world?satellite_type=area_5地震雲掲示板- 地震雲の写真画像が集まる掲示板/threads_1.html宏観現象画像掲示板/10/0011798/这个观测视野比较大,连续动画播放也快:/User/Vis/show_wxyt.asp?sdate=2010-10-28大连气象台卫星云图:/User/Vis/show_wxyt.asp?sdate=2011-6-20宁波市气象局卫星云图:/qxzww/local_cloud.asp《广州气象》(广州中心气象台的官网)/index.asp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publish/satellite/fy2.htm浙江水利/wxyt/山西防汛抗旱网/main/spinfo.jsp?id=135武汉气象中心/wxyt/index.php福建省水利信息网/fangxun_fj/index.jsp?sys=5(中)(央)气象台的定位和预报:/qx/qxweb/typhoon/index.aspx(泉州台风网)/fjwebsyq/index.asp?sys=4(福建水利局台风路径图)/tf/tf.asp(温州台风网)/module/taif/display.php(浙江气象-台风实况)/xqcx/index.asp?id=4(泉州水利局台风路径图)台风110:其他网站:香港天文台:.hk/广东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澳门气象局:.mo/香港地下天文台:.hk/上海中心气象台:/TW中央气象局:.tw/香港天气资讯中心:/中国气象局:韩国气象厅(KMA):http://www.kma.go.kr/eng/index.jsp/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热带气旋网页(CIMSS):/tropic/tropic.html/(日)(本)气象厅热带气旋监测(JMA):http://www.jma.go.jp/en/typh/菲律宾气象局(PAGASA):.ph/中太平洋飓风中心(CPHC):/hnl/cphc/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JTWC:http://67.18.35.242//jtwc.html http://67.18.35.242/ /jtwc.html[/url]夏威夷大学热带气旋网页(HAWAII):/Tropical/tropical.html/美国海军实验中心(NRL):/tc_pages/tc_home.html/ FNMOC热带气旋网页(FNMOC):http://152.80.49.216/tc-bin/tc_home.cgi/ QUIKSCAT热带气旋风场扫描:/cgi-bin/qscat_storm.pl/NOAA热带气旋预测中心(TPC):/UNISY热带气旋资料库(其中有JTWC的资料):/hurricane中国台风网/mainpage.php1997年8月至今的气象云图:http://weather.is.kochi-u.ac.jp/sat/gms.sea/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中太平洋:/hnl/cphc/北印度洋:印度气象台,预警中心http://www.imd.ernet.in/section/nhac/dynamic/cyclone.htm东南印度洋(澳大利亚西北洋面):澳大利亚气象局,西澳大利亚分局警报:.au/weather/cyclone/热带扰动预报:.au/products/IDW10800.shtml澳大利亚北部海湾:澳大利亚气象局,达尔文分局警报:.au/weather/cyclone/热带扰动预报:.au/products/IDD10610.shtml珊瑚海海域:澳大利亚气象局,昆士兰分局警报:.au/weather/cyclone/热带扰动预报:.au/products/IDQ10810.shtml西南太平洋:斐济气象局,楠迪预警中心.fj/index.php?id=52西南印度洋:法国气象局,留尼汪岛分局(法语)http://www.meteo.fr/temps/domtom/La_Reunion/TGPR/actif/activite_en_cours.ht ml中国气象影视:/maps/index.jsp?class1id=0&class2id=33。

日本地震预测与预警系统

日本地震预测与预警系统

NEWS & VIEWS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存在着不可入性、小概率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困难,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

如果能同时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并能预先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在地震预测方面,日本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1.日本地震网络系统现状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投入巨资,,加强了对地震监测和地震信息体系的建设,在全国大力布设烈度地震台网、应急系统以及应急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

其中包括:1、H-net系统:具有1200多个遥测地震台的地震台网;2、K-net系统:具有800个强震台的全国强震台网;3、KIK-net系统:将地震台网的台站放在一起的地盘强震台网;4、F-net系统:有数十个宽带地震仪的宽带地震台网。

同时,日本还建立了和地震台网同时传输的应变观测网,以及用于地震和火山检测的重力网、地磁网,和拥有1200台站的连续观测的GPS观测网,并几乎在所有大中城市甚至一些乡镇都布设了烈度计网和灾害应急系统。

日本强大的通信网络为地震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转提供了保证。

H-net和KIKnet的观测数据的实时传递、K-net的强震数据的获取均通过日本的卫星通讯网和计算机网实现。

被采集数据流集中到日本防灾研究所后,由防灾所的大型计算机和服务器来负责实时处理,并将各种产出的数据通过信息网发布给公众来共享。

2.日本早期预警系统:EEW系统和UrEDAS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指实现地震预警的配套设施。

按照系统响应的顺序可包括: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警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接受终端。

2007年10月,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Agency, JMA)建构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Earthquake EarlyWarning)正式上线并推广到全日本境内。

EEW系统主要通过日本境内密集分布的地震测站(大约每二十公里一座)以及计算机,迅速计算出地震发生地点与震波传播方向的能力,随后发出地震预警。

综述日本地震调查研究观测网

综述日本地震调查研究观测网

根据 对 日本 地 震 学 界 陆续 发 表 的报 告 、
论 文 、 述及 专 题 等分 析 后 ,作 者认 为 :日 综
第 9 期
纪 加 迎 等 : 述 日本 地 震 调 查 研 究 观 测 网 综
本这 次地震 基础调 查观 测计 划 定位 准 确 ,条
的进 展 和 成 果 的 强 震 观 测 网 , 2 0 在 0 4年 1 O
按照 每年度 财政 状 况 , 时 间 上 、空 间 在
上 以尽可 能多 的现象 为对象 , 行观 测 。 进
1 3 目 的 .
高 ,达 到 了 观测 信 息 数 据 量 增 多 ,传 输 快 ,
收 稿 日期 :2 1-60 ; 回 日期 : 0 00 —8 0 O0 —8 修 2 1 —70 。
质量 高 ,数据信 息 统一 集 中处 理 与共 享 ,增 强和 提高 了地震监 测预 测预 报研究 的能力 和
水平 。这些 网络 已在地 震 防灾 减灾 实践 中起 到 了很 大 作 用 ,显 示 了 它 的先 进 性 和 有 效
性 , 的 观 测 预 测 研 究 项 目取 得 了 突 破 性 进 有
展。
1 地 震 基 础 调 查 观 测 计 划 的 设 计 科 学 , 位 准确 , 务 突 出重 点 定 任
1 1 定 位 .
这1 0多年 已经 整合 、 建设 、 完善 了地震 调查
观测研 究综合 网络 。
为 了掌 握 、解 释 、评 价地 震 现 象 ,开展
地 震基 础 性 调 查 观 测 ,为 地 震 防灾 减 灾 服
月 2 3日发 生 的 新 溻县 中越 地 震 时 ,立 即 在
因特 网上公 布 了在震 源 区 得 到 的强 震 记 录 ,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实行什么制度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实行什么制度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实行什么制度
用于长期监测某一特定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由若干个建立在固定地点的地震台和一个负责业务管理和资料处理职能的部门组成的
地震台网称为固定台网。

为了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的需要,或在某处发生强震后,为监视震区及邻区的余震活动情况,临时架设了由若干个地震台和一个资料处理中心的地震台网称为流动台网。

我国已建成由24个基准地震台组成的国家级地震台网,其尺度跨越全国。

用于监测全国的基本地震活动情况。

为了监测省内及邻省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已建成由十余个至数十个地震台组成的区域地震台网。

跨度一般约为数百千米。

有些省内的地区或一些大型的工矿企业,如大型水电站,为了监测本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建成由几个或十余个地震台组成的地方地震台网,跨度一般约在十余千米至几十千米间。

我国对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主要确立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地震监测台网分级分类管理制
度、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制度、地震预报统一发布制度、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制度、地震灾害保险制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和备案制度、震情和灾情速报和公告制度、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制度、紧急应急措施制度、紧急征用制度、震后救灾制度、地震灾区重建统筹规划制度和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制度等。

今天。

2021年日本福岛海域M_(W)7.1地震S-net海底地震动特征

2021年日本福岛海域M_(W)7.1地震S-net海底地震动特征

2021年日本福岛海域M_(W)7.1地震S-net海底地震动特征崔鑫;胡进军;谭景阳;周旭彤【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23(66)1【摘要】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Off-Fukushima)发生的M_(W)7.1地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海底观测系统——日本海沟地震和海啸海底观测网(S-net)——迄今为止记录到最大的俯冲带地震.为认识海底地震动并探究海陆差异,本文介绍了S-net海域台网及其数据处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分析了Off-Fukushima地震的地震动幅值、频谱和持时特征,比较了海底与陆地震动衰减特性的异同,对比了近海岸埋置台站、近海沟未埋台站及陆地台站地震动的差异,并与俯冲带地震动模型(GMM)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Off-Fukushima地震海底水平向PGV和周期大于0.5 s的加速度反应谱值显著大于陆地记录;相比陆地,海底动力放大系数谱向长周期方向偏移,表明海底记录长周期成分更丰富;受到海水的抑制作用,海底记录V/H反应谱比值小于陆地记录;由于海底记录与陆地GMM在路径和场地方面存在差异,水平向PGA及反应谱的残差分布出现明显偏移;海底近海岸埋置台站与近海沟未埋台站的地震动特征存在系统性差异,水平向差异很可能与海底地形有关,而竖向可能受到布设方式对台站与海底耦合程度的影响.本文对Off-Fukushima地震动参数特征和衰减特性的分析结果可为海域地震预警、海域区划和海域危险性分析中的海底地震动特征及GMM的确定提供参考.【总页数】12页(P260-271)【作者】崔鑫;胡进军;谭景阳;周旭彤【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相关文献】1.俯冲带地震动预测模型SMA2020的评估检验实例——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M_(W)7.1地震2.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县地震中脉冲型地震动对结构动态响应的影响3.2021年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M_(W)7.1级地震建筑震害特征4.海域俯冲带高频地震动模拟——以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M_(S)7.1地震为例5.日本福岛县两次复发地震强震动特征对比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