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总结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总结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总结一、引言植物生产是指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通过培育和种植各种植物,以获得农业、园艺、林业、草业等方面的产品。

植物生产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维持人类生存和改善人类生活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植物生产过程中,环境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关注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探索合理的生产方式,保护环境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植物生产与环境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植物生产的重要性植物生产是维持生态平衡、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通过植物生产,我们可以获得粮食、蔬菜、水果、木材、服装纤维等生活必需品。

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人类对食品和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植物生产还能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三、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生产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

同时,植物生产对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

四、植物生产中的环境问题1. 土壤污染: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污染,破坏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2. 水资源浪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灌溉经常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植物病虫害防治: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经常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残留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4.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大规模的植物生产活动往往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消失了一些原生物种,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五、植物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解决植物生产中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采用天然生物肥料和农学控制措施,减少农药使用,减少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2. 精确灌溉技术:通过灌溉技术的改进,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植物保护知识点总结

植物保护知识点总结

植物保护知识点总结一、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病虫害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对植物造成危害的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昆虫、螨类等生物。

它们通过侵染植物组织、吸食植物汁液、传播病原微生物等方式,导致植物发生疾病、减产甚至枯死。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小菜蛾、蚜虫、炭疽病、霜霉病、叶斑病等。

2.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预防、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布局种植、保持植物健康等;化学防治主要采用农药喷雾、熏蒸等方式消灭病虫害;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天敌、施用生物制剂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3. 农药的使用与管理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遵守使用说明,严格按照剂量和施用时间等要求进行操作,定期清洗施药器具,妥善保存和处置废弃的农药瓶。

4. 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管理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病虫害,需要采用综合管理的方法。

综合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植物和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等,运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综合管理的措施包括农业机械防治、文化防治、生物防治等。

二、草害防治1. 草害的种类及危害草害是指那些对植物造成危害的杂草,会抢夺植物的养分、水分和阳光,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常见的草害包括稗草、苜蓿草、旱稗等。

2. 草害的防治方法草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除草剂对杂草进行喷雾消灭;物理防治主要采用翻耕、覆膜、遮草等方式防止草害的生长;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天敌、施用生物制剂等方法来控制草害的危害。

3. 合理施肥与草害防治合理施肥是防治草害的重要措施。

适量的施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减少杂草的生长和传播。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施肥时间、施肥剂量和施肥方法,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杂草繁殖。

植物生产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模拟训练一一、选择题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高粱B.小麦C.玉米D.大豆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B.缩短C.不变D.缩短或延长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A.生长B.发育C.营养生长D.都不是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B.茎尖C.叶片D.花二、填空题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

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

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1.衰老2.发育3.生长相关性四、简答题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2.何为植物的极性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答案一、填空题二、填空题1.发育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4.长日照、日中性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三、名词解释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四、问答题(要点)1.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极性现象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3.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作用,如践踏、吃食、为害植物等,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而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益处,可消灭害虫、松动土壤等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1、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2、13时,日出之前;3、7,8;4、日射型,辐射型,过渡型;5、致死温度;6、糖类,蛋白质;7、-10℃,25--35℃,35--45℃;8、有氧呼吸,无氧呼吸;9、减小,增大;10、细胞质二、名词解释1、三基点温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温度基本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下限温度三者的合称。

2、有效积温: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

3、原初反应:指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而引起的最初发生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起点。

4、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增高而相应增加,但当光照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光照度称为光饱和点。

5、呼吸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干重或鲜重所放出的CO质量2质量或所吸收的O2三、选择题四、判断题1、0℃——土壤解冻或冻结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在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农耕期。

5℃——温带植物开始或结束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植物生长期。

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与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生长活跃期。

15℃——喜温植物开始旺盛生长的标志。

一般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适宜生长期。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1)光合作用:①利用简单的无机物(CO2与H2O)合成有机物,吸收CO2;②是贮能的过程(把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有机物中);③只在绿色细胞中进行,进行的细胞器为叶绿体;④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⑤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释放的 O2也可供呼吸利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呼吸作用共用。

(2)呼吸作用:①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表现为吸收O2,放出CO2;②是放能的过程(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ATP及部分热能);③在所有生活细胞中进行,进行的部位除细胞质外,主要的细胞器为线粒体;④有光、无光下均可进行;⑤为所有细胞包括绿色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释放的CO2也可供光合作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光合作用共用。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单元 任务一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1)复习学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单元 任务一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1)复习学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单元任务一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1)复习学案【学习人】【班级】81班【学习日期】 8.30 【课时】第5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相关概念及过程;2.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概念、类型及特征。

一、新学期寄语:(10分钟)二、知识梳理(20分钟)(一)植物生产概述1.植物的特性2.植物数量(1)总数量(种类):;(2)我国高等植物数量:;(3)我国可栽培的数量:(二)植物的生长1.两种基本现象两者的关系:2.两个基本阶段概念:概念:标志:两者的关系:(二)植物生长的周期性1.植物生长周期性(概念):2.周期性类型包括:(1):初期(特征):(型曲线)中期(特征):后期(特征):1(2):夏季(特征):冬季(特征):(3):春及初夏(特征):盛夏(特征):秋季(特征):冬季(特征):三、复习检测(10分钟)(一)填空题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和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其中是不可逆的量变过程,而花芽分化、幼穗分化是的表现。

2.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般可分为生长和生长,而两者以为界限。

但两者间往往还有一个时期,即。

3.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可分为、和三个类型。

4.植物的生长速率与细胞生长过程密切相关,初期细胞以为主,中期细胞以为主,后期细胞则以为主,因而其变化呈形。

5.温带树木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一般在春季和初夏生长_____,盛夏时节生长_____,秋季生长速度又有所,冬季或________。

6.夏季一般在白天时植物生长较____,而在夜间较____,但冬季却是白天时生长较____。

(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植物生命现象的是()。

A 生长B 分化 C发育 D 徒长2.下列属植物发育现象的是()。

A 根的生长 B茎的生长 C花芽分化D幼穗分化3.茎的伸长过程可称为()。

A生长 B发育 C分化 D生殖生长4.目前,我国可供栽培的植物约()种。

A 100B 6000-7000C 400000-700000D 1000000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植物单元一知识点上传

植物单元一知识点上传

第一单元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植物是一类不能自由移动,但能够利用光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的自养型生物。

现已知植物的总数达30余万种。

我国有高等植物4万余种,可供栽培的植物6000-7000种。

生长:是指由于细胞分裂和伸长引起的植物体积和质量上的不可逆增加,如根、茎、叶的增大、增重。

发育: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些细胞发生变化,分别生成能执行各种不同生理功能的组织与器官的过程,也称形态建成,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界限:一般以花芽分化(穗分化)为界限。

营养生长:是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它是指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

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是指植株或器官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类型: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慢—快—慢”的规律。

生长曲线呈“S”形。

植物的生长速度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或温周期性。

一般来说,在夏季,植物生长白天慢夜间快;冬季,白天快夜间慢。

季节周期:是指在一年四季中,植物生长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温带树木生长的季节性:春季、初夏快,盛夏慢甚至停止生长,秋季加快,冬季停止生长或进入休眠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相互依赖(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对水分和营养的竞争)。

根冠比是指地下部分根系的总重与地上部分茎叶等总重的比值。

水分缺乏,氮素缺乏,低温,光照增强会使根冠比增加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6章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6章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地球上的植物每 . 年通过光合作用约合成5× 有机物。 年通过光合作用约合成 ×1011 t有机物。 有机物 2.蓄积太阳能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将 . 3.2×1021 J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净化空气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 而起到净化空气作用; 而起到净化空气作用;大气中一部分氧气转 化为臭氧,对陆地生物也有良好作用。 化为臭氧,对陆地生物也有良好作用。
(二)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目前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普遍不高。据测算, 目前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普遍不高。据测算, 只有0.5%~1%的辐射能用于光合作用。 低产 的辐射能用于光合作用。 只有 ~ 的辐射能用于光合作用 田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只有0.1%~ 0.2%, 而 田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只有 ~ , 丰产田对光能的利用率也只有3%左右。 左右。 丰产田对光能的利用率也只有 左右 (三)植物群体对光能的利用 植物群体比个体更能充分利用光能。 植物群体比个体更能充分利用光能 。 在群 体结构中, 叶片彼此交错排列、多层分布, 体结构中 , 叶片彼此交错排列 、 多层分布 , 使 各层叶片的透射光可以反复地被吸收利用。 各层叶片的透射光可以反复地被吸收利用。
四、呼吸作用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
(一)呼吸作用与粮油种子贮藏 贮藏粮油种子的原则是保持“三低” 贮藏粮油种子的原则是保持“三低”,即降 低种子的含水量、温度和空气中的含氧量。 低种子的含水量、温度和空气中的含氧量。 呼吸作用与多汁果实和蔬菜的贮藏、 (二)呼吸作用与多汁果实和蔬菜的贮藏、保鲜 原则是在尽量避免机械损伤的基础上, 原则是在尽量避免机械损伤的基础上,控制 温度、湿度和空气成分三个条件, 温度、湿度和空气成分三个条件,降低呼吸消 耗。 (三)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 栽培措施要保证作物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栽培措施要保证作物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如 水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时常翻种; 水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时常翻种;水稻育 秧采用湿润育种;作物的中耕松土等。 秧采用湿润育种;作物的中耕松土等。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

粮食作物生产
01
通过种植谷物、豆类、薯类等粮食作物,满足人类对食物的基
本需求。
经济作物生产
02
种植油料、纤维、香料等经济作物,提供工业原料和特殊资源。
药用植物生产
03
栽培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用于医疗保健和药品制造。
植物生产在园林中的应用
城市绿化
通过种植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休闲和 审美空间。
下一步学习建议
学生应该深入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植物如何适应不 同的环境条件,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环 境来提高植物生产效率。
学生还应该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 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在植物生产过 程中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庭院绿化
利用植物进行庭院、公园、街道等绿化,创造宜人的居住和工作 场所。
风景名胜区绿化
保护和恢复自然景观,营造优美的旅游环境。
植物生产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
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空气净化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能够 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噪声和污染控制
传统技术成本较低,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现代技 术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成本较高。
选择依据
根据种植目的、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 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植物生产方法。
3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技术在设施农业、无 土栽培和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05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植物生产在农业中的应用
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表 现在种子萌发、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等方面。

植物生产环境-植物生长与生产

植物生产环境-植物生长与生产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植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劳动的产物,现在栽培的农作物均起源于自然野生植物。

目前世界上栽培的植物近1200种(不包括花卉),而栽培的大田作物90余种,我国常见的农作物有50多种。

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从东到西地形变化复杂,从南到北气候变化多样,这样的自然条件为不同的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一、植物生长(一)植物生长与发育1.含义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如根、茎、叶的生长等。

是长大的过程。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植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发育是植物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发生的质变过程。

是新细胞、新组织、新器官的出现,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2.生长和发育的关系(1)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中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中的质变过程。

植物的某一器官的生长是指该器官长、宽、厚、重的变化过程;而植物某一器官的发育则指该器官的细胞、组织的分化形成过程。

(2)联系在植物的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

第一,生长是发育的基础,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

种子的萌发、叶片的长大、茎秆的伸长等为发育准备了物质条件,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后,或生长到一定的大小后,才可进行相应的发育;第二,发育又是生长的前提,只有在新器官、新组织分化出现后,才能继续进行生长。

(二)植物生长大周期1.概念是指植物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生长达到高峰后再逐渐减慢,以至生长逐渐停止的过程。

2.表现在植物或个别器官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

植物生长大周期(三)植物生长发育规律1.植物的生活周期和生产周期植物的生活周期就是植物的自然生命周期。

植物生产环境知识点

植物生产环境知识点

一、土壤环境调控(一)土壤肥力主壤肥力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执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特征,土壤肥力的高低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肥力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

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

人工肥力是指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

随着人类对土壤利用强度的不断扩展,人为因素对土壤作用的力度越来越大,已成为定土壤肥力发展方向的基本动力之一。

自然土壤只具有自然肥力,而农业土壤可以按照人类的需求同时具有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二)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分类任何一种土壤都不可能只由单一的某一粒级的矿物质土粒组成,同时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的含量也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

将土壤中各粒级土粒质量分数的配合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机械组成,或称土壤颗粒组成,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一般将土壤质地分成沙土、壤土和黏土三个基本等级。

土壤质地这样划分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 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土壤质地分类方案的标准不尽相同1. 土壤质地的改良1. 增施有机肥料2. 客土法3. 翻淤压沙、翻沙压淤4. 耕作管理措施(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沙质土,保水保肥性能差,不耐干旱,肥效快效期短,含矿质养分少潜在养分含量低,易于转化为速效养分,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施肥见效快,肥效短保持养分能力差,养分易流失黏质土,土壤固相比表面积巨大,表面能高,吸附能力强;保水、保肥性能强, 但肥效缓慢;潜在养分储量丰富,特别是钾钙、镁含量较多,但养分转化速度慢;保水性强, 热容量大,土温变幅小壤质土,无论通透水性能,保水保肥能力,还是耕性都好。

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绪论1、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①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②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③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④农业的基础产业⑤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2、植物生产的特点:①系统的复杂性②技术的实用性③生产的连续性④植物生长的个体生命周期性⑤明显的季节性⑥严格的地域性3、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①光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②温度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③水分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④土壤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⑤肥料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3、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外侧与细胞壁紧密相接的一层薄膜称为细胞膜,又称质膜。

4、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统称为细胞质。

5、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小单位,称为细胞器。

6、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无丝分裂过程比较简单,消耗能量少,分裂速度快。

由于分裂过程中午纺锤丝出现,故称无丝分裂。

7、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也称间接分裂,是植物营养细胞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过称比较复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由于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8、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细胞前所进行的细胞分裂。

9、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

10、生物灾害:11、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12、13、14、精品。

植物生产高考知识点

植物生产高考知识点

植物生产高考知识点植物生产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介绍植物生产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过程,产生的光合产物为植物提供能量。

它包括光能的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以及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合成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需要光合色素、光照、光合酶等条件。

光合作用分为光合光反应和光合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合光反应发生在光合色素中,吸收光能生成ATP和NADPH,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暗反应发生在胶体体系中,利用ATP和NADPH与二氧化碳进行还原反应,生成有机物质。

二、植物生长激素植物生长激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内源性物质。

常见的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不同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例如,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形态发育。

赤霉素可以促进幼苗的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

细胞分裂素则控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干细胞分化。

三、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包括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常见的无机盐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等。

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起到调节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关键作用。

例如,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磷元素在ATP和DNA的合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能量传递和储存作用。

钾元素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和水分平衡。

四、水分的吸收和传导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导管系统将水分从根部传导到叶部,完成供水和养分运输的功能。

水分的吸收和传导主要依靠根压和蒸腾拉力两种力量。

根压是指根系通过活跃吸收离子和挤压细胞汁液,使水分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的过程。

蒸腾拉力是叶片中水分蒸腾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而产生的负压,使水分向上运输。

五、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产植物生产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他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植物生产与环境11

植物生产与环境11

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生产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因素对植物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生长需要光、水、营养物质和温度等外部条件的协助,同时环境中的土壤、空气质量、气候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植物生长状况。

在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进而影响到植物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能够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养分吸收。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不同,有些植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而有些植物对光照的要求较低。

缺乏适当的光照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而水分过多也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容易引发根部腐烂等问题。

营养物质植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元素和营养物质以维持生长需要。

其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植物吸收这些元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温度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当前植物生产面临的环境挑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给植物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

大气中的污染物、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都会对植物生长和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植物生产为了解决当前植物生产面临的环境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植物生产。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实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今后的植物生产工作中,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实现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目标。

《植物生产与环境》重点名词解释

《植物生产与环境》重点名词解释

《植物生产与环境》重点名词解释1.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纹孔: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所形成的许多较薄区域。

3.胞间连丝:连接两个纹孔的丝状细胞质。

4.细胞器:是指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功能的小单位。

5.减数分裂:是指植物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6.细胞分化:是指由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伸长生长,时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逐渐变为成熟组织的过程。

7.组织:是指在植物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8.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并易开区分的部分。

9.凯氏带: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有部分木化和栓化增厚,形成带状的现象。

10.合轴分枝:枝条比较弯曲,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由近的腋芽代替生长,并依次发展的分枝方式。

11.分蘖:是指禾本科植物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其基部产生不定根的特殊分枝方式。

12.年轮:在植物的次生木质部中能够看到一圈圈的同心圆环,把这些同心圆环称之为。

13.叶序:是指叶在茎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

14.气孔:是指由两个肾形或半月形(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核它们之间裂生的细胞间隙。

15.器官变态:是指由于长期适应环境使器官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发生变化并成为遗传特性的现象。

16.花:是指适应生殖的变态短枝。

17.心皮:是指组成雌蕊一个或几个变态的叶。

18.无限花序:花轴在开花期能继续延长,花由下向上开或由边缘向中央开的花序。

19.花粉败育:花粉粒并未经过正常的发育,不具务生殖功能的现象。

20.植物开花:当花粉粒和胚囊成熟后或其中之一成熟,花被展开,雌雄蕊暴露出来的现象。

21.传粉:植物开花后,花药破裂,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过程。

22.受精作用:是指雌雄配子(精卵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

23.双受精:到达胚囊的花粉管,管的顶端膨大破裂,管内的精子和内容物散出。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课件汇总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课件汇总

土壤质地
土壤的质地(如沙土、黏 土)会影响土壤的通气性 和保水性,进而影响植物 的生长。
土壤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与植 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有 助于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
03 植物繁殖与环境
有性繁殖与环境
有性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的方式,由亲本植 物产生生殖细胞(配子),经过 受精作用后形成受精卵,进一步
发育成为新个体。
环境影响
有性繁殖受环境影响较大,如温 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均可影响 植物的开花、传粉和结实等过程。
适应机制
有性繁殖能够帮助植物适应不同 的环境变化,因为通过基因重组 和变异,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能
力。
无性繁殖与环境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指植物不经过生殖细胞受精作用,直 接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环境影响
无性繁殖的适应性较窄,多在环境稳定、变化不 大的情况下发生。
适应机制
无性繁殖有助于快速扩大种群数量,提高物种在 生存竞争中的优势。
植物繁殖新技术与环境
1 2
组织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成植株的技 术,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快速繁殖和遗传 转化。
克隆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方法产生遗传上相同的个体或细胞 群体,可用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和遗传资源的保存。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与酶活性
温度变化与植物适应
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酶的活性,进而 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和生长速度。
植物通过各种生理和生态适应机制来 应对温度的变化,如寒带植物的抗寒 性等。
温度与植物分布
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受到温度的限制。 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范围,形成 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生产与环境名词解释

植物生产与环境名词解释

植物生产与环境名词解释1.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 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的细胞结构。

3. 减数分裂:是指植物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4. 组织:是形态、结构、功能和来源相同的细胞群。

5. 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并易开区分的部分。

6. 纹孔: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所形成的许多较薄区域。

7. 胞问连丝:连接两个纹孔的丝状细胞质。

8. 维管束:由纤维、导管、管胞、筛管或伴胞及薄壁细胞聚集在一起而构成的束状结构。

9.主根:由种子里的胚根生长发育而成的根。

10. 侧根:是由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枝。

11. 不定根:根的产生没有固定的位置,除定根以外,从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长出来的根。

12. 须根系:主根早期停止生长或死亡,在茎基部产生很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13.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分明显,主根发达,垂直向地生长,主根上生出的各级侧根细小的根系。

14. 凯氏带: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有部分木化和栓化增厚,形成带状的现象。

15. 髓:根维管柱中央的薄壁细胞16. 周皮:是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形成层的合称。

17. 单轴分枝:主茎和枝条比较直立,顶芽生长始终占优势的分枝方式。

18. 合轴分枝:枝条比较弯曲,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由邻近的腋芽代替生长,并依次发展的分枝方式。

19. 叶痕:木本植物的枝条,其叶脱落后,在节上留有一定形状的疤痕。

20. 叶迹:是指木本植物的枝条上,叶脱落后,在节上留下的痕迹。

21. 年轮:在植物的次生木质部中能够看到一圈圈的同心圆环,把这些同心圆环称之为。

22.皮孔:枝条的外表可以看到的一些突起。

23. 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具全的叶。

24. 平行脉:叶片中间有一条中脉,中脉两侧的叶脉大都互相平行的叶脉。

25. 栅栏组织:是指位于植物叶子表皮下方排列整齐的一层或多层柱状细胞。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一、引言植物生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材料,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因素影响着植物生产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因此,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

二、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温度、光照和降水等要素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周期、生长速度和产量。

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气候的需求各异,因此,气候因素是植物分布和生产的基础条件。

2.土壤因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对植物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类型、肥力和湿度等条件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根系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

适宜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植物生产,而过酸、过碱、贫瘠或过于湿润的土壤则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受限。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同伴植物竞争、病原体和害虫、传粉与种子传播等。

植物生长过程中,生物因素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植物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方面,而病原体和害虫则可能导致植物病害和产量降低。

传粉与种子传播对植物繁衍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粉者数量和种子散布方式也会影响植物生产。

三、植物生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使植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例如,沙漠植物通过缩短叶片减少水分蒸发,高山植物具有耐寒性和低温条件下生长快的特点。

2.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生长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土壤改良、水源涵养和生态系统服务等作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然而,过度开发和种植导致的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等问题,也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1.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恢复与重建是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生态恢复。

2.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植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措施,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和关键物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绪论
1、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②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③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④农业的基础产业
⑤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2、植物生产的特点:
①系统的复杂性
②技术的实用性
③生产的连续性
④植物生长的个体生命周期性
⑤明显的季节性
⑥严格的地域性
3、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①光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②温度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③水分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④土壤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⑤肥料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3、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外侧与细胞壁紧密相接的一层薄膜称为细胞膜,又称质
膜。

4、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统称为细胞质。

5、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小单位,称为细胞器。

6、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无丝分裂过程比较简单,消耗能量少,分裂速
度快。

由于分裂过程中午纺锤丝出现,故称无丝分裂。

7、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也称间接分裂,是植物营养细胞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

有丝
分裂过称比较复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由于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8、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
细胞前所进行的细胞分裂。

9、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
功能单位,称为组织。

10、生物灾害: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