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1园林植物基础知识1
对植物起重要作用的光谱
300 370 435 490 575
595
紫光
青兰光
绿光
橙光 黄光
626
760 mµ
红
光
• 青兰、紫光对植物的加长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细胞的分化和幼芽的
形成有重要作用,促进花青素形成,使花朵色彩鲜丽(紫外线)。
• 红光(红外线)能促进茎的加长生长和促进种子及孢子的萌发,有助
枣、椿、
(2)温度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季节性变温、昼夜变温以及极端高温和低温对植物都会有一定的 影响,这是植物选择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子之一。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指当温度超过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后,
若继续上升,会使植物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的现象。
低温对树木的伤害:指当温度降低到树木能忍受的极限低温以下 时所受到的伤害。低温伤害主要有冻害、霜害和寒害等三种。
针形叶(雪松)
条形叶(红千层) 披针形叶(夹 竹桃)
椭 圆 形 叶 ( 柿 )
( 卵 女 形 贞 叶 )
( 中 华圆 猕形 猴叶 桃 )
三 角 形 叶 ( 加 杨 )
阔叶落叶乔木(银杏)
针叶常绿乔木(中山柏)
2、灌木类:树体矮小(<6m),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多呈丛生状态,
或自基部分枝。一般体高2米以上者称为灌木,1-2米者为中灌木,
3 水分
水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旦水分供应间断或不足时,就会影响生长发育,持续时间太长还会使
植物干死,这种现象在幼苗时期表现得更为严重。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水分多少的要求颇为悬殊。即使是同一种植物对 水的需要量也是随着树龄、发育时期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春夏时树木
生长旺盛,蒸腾强度大,需水量必然多。冬季多数植物处于休眠状态,
园林绿化植物常识
园林绿化植物常识一、针叶树叶针形或近似针形树木,泛指叶小型的裸子植物树种。
如:雪松、白皮松、圆柏等。
二、阔叶树叶形宽大不呈针形、鳞形、线形、钻形的树木。
如:楠木、榕树、丁香等。
三、常绿树四季常绿的树木。
如:松、柏、白兰花、红豆、山茶花等。
四、落叶树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季变色,冬季落叶的树种均为落叶树。
如: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乔木、灌木等。
五、乔木树体高大而具有明显主干的树种。
如:银杏、雪松、云杉、桂花、龙眼等。
六、庭荫数指可供栽植在庭院里、广场上或其它建筑物附近,用以遮蔽阳光的一类树木。
如:梧桐、银杏、槐树、白蜡等。
七、攀缘植物茎干柔软不能自行独立直立向高处生长,需攀附或顺延别的物体方可向高处生长的植物,也称藤本植物。
如:紫藤、金银花、西番莲、葡萄、香豌豆、常春藤、炮仗花等。
八、观赏植物其株形、叶、花、枝、果的任何部分具有观赏价值,专以审美为目的而繁殖培育栽培的植物。
如:树蕨类、贝壳杉、金钱松、黄山松、东北红豆杉、欧洲红豆杉等。
九、观花植物开花美丽、色艳、花形奇特或具香气供观赏的植物。
如:牡丹、月季、代代花、石榴、白兰花、凤眼莲、千屈菜等。
十、观果植物以果实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植物。
如:罗汉松、红豆杉、木瓜、佛手、八角、枇杷等。
十一、观枝干植物植物枝、干颜色新奇秀丽,或有栓皮等附属物可供观赏者。
如:金镶玉、卫矛、红瑞木等。
十二、观叶植物以叶形、叶色为观赏对象的植物。
如:相思树、关音竹、吊兰、天冬、虎耳草等。
十三、秋色植物植物进入秋季,由于受气温影响,昼暖夜凉,日照逐渐缩短,叶内的叶绿素受冷遭到破坏,而叶黄素、胡萝葡素日益突出并覆盖全叶面,从而使叶色变黄、变红或紫红色,十分艳丽,为秋季增添了美景,这类植物称秋色植物,又因多为叶色故亦称秋色叶植物。
如:桑树、四照花、地锦、美国地锦、红瑞木。
十四、露地花卉观赏花卉中凡生长与发育的全部生命活动能在露地条件下完成的,包括短期内需要稍加保护防寒的,均称露地花卉。
风景园林师《园林植物与生态》(第一章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第一节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种子及种子萌发时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萌发以前的时期。
●受精以后●受精卵→胚胎●胚珠→种子→(经过休眠后)(适宜的环境:水分、温度、氧气等)→萌发成幼苗●※休眠的长短与萌发的具体外界条件各不相同●营养生长——从幼苗生长开始到花芽分化以前的时期。
●种子萌芽后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
●初期——生长量小、速度快、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的绝对量不多,但要求严格。
●中后期——进入根茎叶的旺盛生长期。
●生殖生长——从花芽分化开始到种子形成的时期。
●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内部因素(激素)+外界环境(温度、光照)的诱导→植物体茎间的分生组织形成花芽→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作用→产生新一代种子●二、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生长特点——慢-快-慢“S”形曲线规律变化●年周期表现最明显的是——生长期和休眠期●一年生花卉:春天萌发后,当年开花结实后死亡。
年周期即为生命周期●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越冬休眠或半休眠●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进入休眠●园林树木:多以冬芽休眠。
●三、园林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依赖——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地下部分依赖于地上部分的光合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地上部分依赖于地下部分吸收的水分、矿质元素及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等●制约——旱长根、水长苗●缺水——地下部分照常生长;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水多——土壤透气性差,地下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分旺盛●2、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依赖——互为基础●制约——营养物质的争夺●3、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一般来说,植物的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的生长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主根和侧根之间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种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的强弱——与植物种类有关:松杉柏等裸子植物强,形成宝塔形。
●调节植物株型●松杉柏:保持顶端优势。
园林植物基础总结
第三讲 叶
• 叶的基本类型 • 叶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类。 • 单叶
• 在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典型的单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 这 样的叶又称为完全叶(有图片没打上去)
1. 半圆形2.心形3.箭形4.耳垂形5.戟形6.楔形7.偏形 • 叶尖的多样性
• 叶片的顶端称为叶尖。常见的叶尖有下列几种类型� – 1� 渐尖�叶片的顶端逐渐变尖。 – 2� 急尖�叶片的顶端突然变尖。 – 3� 钝形�叶片先端钝圆。 – 4� 凹形�叶片先端有小凹陷。 – 5� 倒心形�叶片先端宽而凹入呈圆缺。 – 6� 骤尖�叶端有一锐利尖头。 – 7� 凸尖�叶端中脉延伸突出而呈一短锐尖。 – 8� 芒尖�凸尖延长呈一芒状附属物。 – 9. 尾尖�凸尖渐狭长�成尾状附属物
。
芽的类型
• 芽的类型与分枝关系 椐芽的着生位置、性质、结构和生理状态等来
分�有如下一些类型�
• 定芽(normal bud)和不定芽(adventitious bud) • 叶芽(leaf bud)、花芽(flower bud)、混合芽(mixdbud) • 鳞芽(scaly bud)和裸芽(naked bud) • 活动芽(active bud)和休眠芽(dormant bud) 定芽和不定芽
重要
• 叶脉的多样性 • 叶片上叶脉的分布主要有两种形式
看图
• 1�平行脉序�平行脉序是中脉和侧脉自叶片基部发出�大致互相平行�至叶片顶端汇合� 侧脉与中脉以及侧脉之间�彼此有细脉相连�但不成网状。 • 平行脉序是单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 平行脉序又根据侧脉的形状或自中脉分枝位置的不同�分为 – 直出脉�如竹类、玉米�、 – 侧出脉�如美人蕉、芭蕉�、 – 射出脉�如棕榈、蒲葵�、 – 弧形脉 • 2�网状脉序�reticulat venation��网状脉序的特点是叶脉错综分枝�连结成网状�是双 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 网状脉序又因中脉分出侧脉的不同�分为羽状脉序和掌状脉序。 – 羽状脉序的侧脉是从中部分出的�似羽毛�细脉仍呈网状�如苹果、夹竹桃、枇杷等� – 掌状脉序的侧脉自中脉基部分出�如掌状�细脉也连结呈网状�如葡萄、槭树、蓖麻等。 叶脉呈数回分枝�而小脉互相连接呈网状�如龙吐珠。 • 3�三出脉�从叶片基部伸出三条明显的叶脉�如枣树。 • 4. 叉状脉序�dichotomous venation��裸子植物银杏的脉序呈二叉式分枝�一个叶脉分 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枝�在同一叶上可以有好几级分枝。这种脉序常见于蕨类植物。
大一园林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园林植物学知识点总结园林植物学作为一个专业科目,是园林设计和园林工程等学科的基础。
它涉及到众多植物的生长习性、分类、繁殖、用途等方面。
在大一学习园林植物学时,我积累了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一部分:植物的分类植物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界,包括了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其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我们常见的两大群。
裸子植物包括松树、柏树等,它们的种子不包裹在果实内;而被子植物则有了真正的果实,如橘子、苹果等。
被子植物下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一般较长,叶脉平行;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叶脉呈网状。
第二部分:植物的生长习性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生长习性。
阳光、温度、湿度、土壤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例如,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合一些喜阳光的植物,如向日葵;而阴暗潮湿的环境则适合一些喜阴植物,如蕨类植物。
同样,干旱地区的植物一般具有较长的根系以吸收更多的水分,而水域植物则有适应水中生长的特殊结构。
第三部分: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花粉和卵子的结合来进行的,它包括了传粉、授粉和花粉萌发等过程。
无性繁殖则不需要花粉和卵子,主要分为孢子繁殖和植物器官的再生繁殖。
孢子繁殖包括了孢子的生成、散布和萌发等过程,如苔藓植物的繁殖;而植物器官的再生繁殖主要通过茎、根、花部等器官的分离再生来进行。
第四部分:植物的用途园林植物学还研究植物的用途,包括观赏、食用和药用等方面。
观赏植物是指为了美化环境和提供观赏价值而种植的植物,如海棠、牡丹等。
食用植物则是指用于人们的食品来源,如水稻、小麦等。
药用植物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薄荷、人参等。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的用途的合理运用能够增加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总结起来,大一学习的园林植物学知识点包括了植物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方式和用途等方面。
园林植物基本知识(一)
园林植物基本知识(一)长发育的基本需要:空气、水分、营养和阳光。
二、植物的构成(以树木为例)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根:主根、侧根—中柱维管束、根尖生长点、根毛。
固定支持作用、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
又称为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平衡。
根的生长,浅根和深根,根幅(施肥)。
根生长受土壤密实度影响。
板结、坚硬土中根生长不好,土壤水份过多、氧少,影响呼吸作用和内部物质合成.侧根少、吸收面少,分布浅,不耐旱。
2.茎:主干侧枝、小枝。
支持叶、花和果,矿质营养及水分的输导作用。
抗风、雨、雪压力。
茎上有节,节上有芽,茎尖有细胞分裂区和伸长区,枝叶形成树冠。
表皮和木质部。
3.叶:视觉主要部分,绿化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体交换三大主要功能。
表皮上的气孔呼吸、光合、蒸腾。
与环境关系:干旱地区植物厚、小,阴地植物叶大而薄。
叶的寿命,几个月至一年,或两年多。
落叶是适应性保护,减少水分消耗。
营养器官有再生能力,用来繁殖新植物。
4.花:花芽-开花,园林上指的花木和花卉典型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六部分组成。
完全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和不完全花。
5.果实:植物结的果子6.种子: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水分、温度、氧气三要素过程:吸水膨胀,种皮变软-胚根伸长、形成主根-胚轴、胚芽生长出土,形成茎和叶、长成幼苗。
三、园林植物分类1.乔木和灌木:区别是有无明显主干2.草本植物: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3.地被植物:矮小覆盖地表的植物4.宿根植物5.水生植物四、植物识别基地内植物35种,及宾馆内的植物黄桷树、小叶榕、印度榕、银杏、玉兰、广玉兰、柳、重阳木、黄花槐、茶花、梅花、蜡梅、栀子、含笑、佛顶桂、桂花、毛叶丁香、黄桷兰、海桐、樱花、桃花(红叶桃)、红叶李、棕榈、鱼尾葵、蒲葵、月季、紫薇、红千层、杜鹃、石楠、火棘、九重葛、十大功劳、马蹄金、细叶结缕草。
园林植物课堂整理(乔木)
园林植物课堂整理(乔木)绪论1.园林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两大类2.木本植物: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质部发达,茎坚硬,多年生。
草本植物:枝干都是草类,茎含木质较少,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3.一年生植物:生活周期在本年内完成,并结束其生命,开花结果。
如:水稻,棉花4.两年生植物:生活周期跨越两个年份,即第一年生长,第二年开花结果后枯死。
如:白菜,萝卜,冬小麦5.多年生植物:植物的地下部分能生活多年,每年都发芽生长。
如:大理菊,马铃薯,甘薯6.古树名木: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数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7.苗木高度:苗木高度常以h表示,是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8.冠丛直径:又称冠径、蓬径,常以p表示,是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与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
9.胸径:常以?表示,是苗木自至地面1.3m处树干的直径。
地径:常以d表示,是苗木自至地面0。
3m处树干的直径。
10.紧密度:是球形植物冠丛的稀密程度。
通常为球形植物的质量指标注意:表示树木的圆圈的大小与设计图的比例吻合,及图上表示树木的圆圈直径等于实际树木的冠径。
树木平面图画法无严格的规范,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的构图需要创造不同的画法。
11.花是植物重要的观赏特性之一,主要有花形,花色,花香。
一般由花柄,花托,花被,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
12.花的名称还有两性花、单性花、中性花(装饰花)、杂性花、孕性花、不孕性花、两被花、单被花、无被花、重瓣花等。
13.花冠形态:十字形的,蝶形的,舌状的,管状的,唇形的,漏斗状的,轮状的和钟状的等。
14.花序的类型: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复杂形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肉穗花序,圆锥花序,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和花卉的总称。
指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2园林树木:凡栽植应用于园林中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藤木。
3(网)花卉: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开花乔木或盆景的总称。
4一年生花卉:生活在一年之内,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实。
当年死亡。
5二年生花卉:生活期跨越两个年份,一般是秋季播种,到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直至死亡。
6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
7(网)气生根:指生长在地面以上空气中的一种变态根。
8园景树:凡是在园林中应用的作为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效果的树9、庭荫树:指栽培在园林绿地中,取其绿荫,兼顾观赏是树木。
10行道树:栽植在街道两旁,为人和车辆提供遮阴,同时美化街景的树木。
行道树是城乡绿化的骨干树,能统一组合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与道路特色,创造宜人的空间。
11(网)草本植物: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的结种子的草质的或保持草质的植物。
12(网)木本植物:木本植物是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
13(网)节与节间:(节间:茎的节与节之间的部分)14叶序:叶在茎或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叫叶序。
15花序:花序是指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
16孤植:要求树种姿态优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
17对植: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一定的轴线关系有所呼应地在构图轴线的两边栽植。
18列植:将植物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种植,如行道树、绿篱、林带的树木栽植,树种要求单一,突出植物的整齐之美。
19宿根花卉:地下部分正常不发生变态的花卉植物。
20(网)园林植物的配植: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大一园林植物学必考知识点
大一园林植物学必考知识点园林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植物在园林环境中的生长、应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作为园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掌握一些园林植物学的必考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园林植物学的必考知识点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是园林植物学的基础,它研究植物的分类、命名、特征以及进化关系。
在园林植物学中,常见的植物分类学知识点有:植物的命名规则、植物的分类级别、植物的形态特征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园林植物的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
二、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是指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适应能力。
学生们需要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因素的要求。
例如,部分园林植物对阳光辐射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而有些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相对温暖和湿润的环境下才能良好生长。
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应性是进行园艺规划和植物配置的基础。
三、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种类繁多,掌握各种繁殖方式对于培育优良植物品种和进行植物繁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园林植物繁殖方式有:播种、扦插、分株、嫁接等。
了解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各种繁殖方式的适用场景,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园林植物的繁殖与培育工作。
四、常见园林植物的特点和应用在园艺专业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的特点和应用。
例如,学生们需要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花期、花色、观赏价值等信息,以便能够进行园林设计和配置。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的园林应用,包括景观绿化、城市森林、屋顶花园等方面。
同时,学生们还要熟悉各类园林植物的管理和养护方法,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五、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是园艺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
学生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类型、症状和防治方法。
例如,学生们需要了解各种病虫害对植物的损害程度、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植物学知识1. 植物分类学(1) 植物的分类标准:植物的形态、生活史和遗传特征(2) 植物的分类等级:门、纲、目、科、属、种(3) 主要的植物分类: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分类等2. 植物形态(1) 植株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树干、叶片、花朵、果实等(2) 植物的习性:如灌木、乔木、攀援植物等3. 植物生理学(1) 光合作用(2) 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3) 植物的水分运输和营养吸收4. 植物生活史(1)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授粉、结果结实(2)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5. 植物生态学(1)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氧气释放、水循环(2)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6. 常见园林植物(1) 常见树木树种:如柳树、白蜡树、槐树、法国梧桐、水杉等(2) 常见草本植物:如牵牛花、鸢尾花、地被植物等二、土壤学知识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 土壤的颗粒组成:砂土、粉土、壤土等(2) 土壤的孔隙结构:大孔隙和小孔隙(3) 土壤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2. 土壤理化性质(1) 土壤的颜色和质地(2) 土壤的酸碱度:PH值(3) 土壤的肥力和持水性3. 土壤生物学(1) 土壤中的微生物(2) 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蝼蛄等4. 土壤改良(1) 土壤的施肥和施药(2) 土壤的翻耕和松土(3) 土壤的保护和恢复5. 土壤与园艺栽培(1)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土壤肥力对植物品质的影响三、园林设计1.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1) 园林设计原则:自然、艺术、实用(2) 园林设计方案:平面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构建等2. 园林设计元素(1) 园林的空间构成:景观、庭院、树林、水体、建筑等(2) 园林的景观特色:如中式园林、西式园林、现代园林等3. 园林植物配置(1) 植物的选材原则:环境适应性、景观效果、经济性等(2) 园林植物的布局和构图4. 园林水体设计(1) 水景设计:喷泉、人工湖、溪流、水塘等(2) 水生植物配置5. 园林灯光设计(1) 园林照明的原则:照明方式、照明区域、灯光配色等(2) 园林夜景的设计6. 园林材料及构造(1) 园林石材:石阶、石桥、石台面等(2) 园林木材:木栈道、木亭、木栏杆等(3) 园林的金属构造:铁艺门、铁艺栏杆等7. 园林施工和养护(1) 园林施工工艺:浇水、翻土、栽植、修剪等(2) 园林养护管理:植物修剪、草坪修剪、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四、园艺学知识1. 园艺栽培知识(1) 园艺作物的选种和育种(2) 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如施肥、浇水、修剪等2. 园艺设施(1) 棚室的构造和作用:温室、冷棚、蔬菜大棚等(2) 园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3. 园艺技术(1) 园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 新型园艺技术:如水培、空中园艺、绿墙技术等五、园林生态学1. 生态环境保护(1) 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 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2. 生态景观(1) 生态景观设计原则(2) 生态公园建设3. 生态修复(1) 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2) 生态植被的修复六、园林管理1. 园林规划(1) 园林用地规划(2) 园林景观规划2. 园林公园管理(1) 公园绿化管理(2) 公园设施和设备的维护3. 园林绿化(1) 城市绿化规划和实施(2) 园林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维护4. 园林景区管理(1) 景区植被的维护和管理(2) 景区环境的整治和保护七、园林美学1. 园林文化(1) 园林的历史渊源(2) 不同地域的园林文化特色2. 园林艺术(1) 园林设计艺术(2) 园林植物艺术3. 园林规划(1) 园林规划的审美要求(2) 园林设计的美学原则以上所提及的园林必备知识点是园林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园林工作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园林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园林树木学零碎知识点
1、树木的生命周期:是指从繁殖开始至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直至个体生命结束的全部生活史。
3、离心生长:树木自播种发芽或经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生长。
4、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为芽序。
5、开花:一个正常的花芽,当花粉粒和花粉囊发育成熟,花萼与花冠展开,这种现象称为开花。
6、寒害:指气温在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
7、旱生植物:指在干旱的环境中能长期忍受干旱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8、中日照植物:只有在昼夜长短时数近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9、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象称季相。
10、植被型组:凡是群种成活型相近而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称为植被型组。
11、耐阴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全光照下生长好。
12、有效积温: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
13、植物群体: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群体14、生活型:植物在所在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
15、晚熟性芽:已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来解除休眠,到次春才能萌发的芽。
15、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
16、栽植:农林园艺栽种植株的一种作业。
包括起苗、搬运、种植。
17、假植:在栽植过程中,只是临时埋栽性质的种植。
18、移植:种植成活以后还须移动,这种作业叫移植。
19、定值:植株在种植之后直至砍伐或死亡不再移动。
这种种植称定植。
20、修剪:对植株的某些器官进行剪裁活删除的措施。
21、截干:对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进行截断的措施称为截干。
22、疏剪:将整个枝条自基部完全剪除,不保留基部的芽。
23、剪截:将基部剪去一部分而保留基部的几个芽。
24、摘心:将新梢顶端摘除的措施称为摘心。
25、环剥:是在干支或新梢上,用刀或环剥器剥掉一圈皮层组织的措施。
26、整地:土壤改良和土壤管理,是保证树木成活和健壮生长的有利措施。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重点知识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重点知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重点知识一、园林植物的概念狭义上,园林植物又称为“观赏植物”,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广义上,凡指具有一定园林景观(生态、文化、感知)用途的植物均可称为园林植物。
二、园林植物的分类园林植物可以分为恩格勒分类系统和XXX分类系统两大学派。
在我国,《中国植物志》采用恩格勒分类系统,而数目分类一般采用哈钦松分类系统。
此外,园林树木的栽培类型还可以按生长性、观赏特性、园林应用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划分,以便于园林树木的规划设计与栽培管理。
1、按生长性分类园林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藤木、竹木、棕榈类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类型。
其中,乔木树体高大,主干发达,主侧枝分明,可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灌木则相对较低,枝叶繁茂;藤木则攀援生长,可以爬上其他植物;竹木则以竹子为主干,生长迅速;棕榈类则以棕榈为代表,具有热带风情;草本植物则以草为主,生长迅速。
2、按观赏特性分类园林植物可以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包括花卉、绿化植物、精品植物等不同类型。
3、按栽培用途分类园林植物还可以按其栽培用途进行分类,包括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花灌木、绿篱、攀缘木、地被树、盆栽树和特别用途树种等不同类型。
4、按生态特性分类园林植物还可以按其生态特性进行分类,包括喜阳、喜阴、喜湿、喜干等不同类型。
三、栽培养护的重点知识栽培养护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根的类型和完整的根系结构,以便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
2、了解茎的分枝类型,以便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形。
3、了解树木枝条的顶端优势,对于顶端优势比较强的树种,抑制顶梢的顶端优势可以促进若干侧枝的生长,而对于顶端优势很弱的树种,则可以通过侧枝的修剪促进顶梢的生长。
4、了解树木的年生长周期和物候变化规律,以便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
以上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重点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落叶树的年周期特点是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外观形态变化。
园林植物基础重点总结--考试必备
绪论1.园林植物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可应用于花艺、园林,以及室内外布置和装饰,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总称,又称为观赏植物。
第一章细胞学基础1.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形状有圆球形、长柱形、长筒形、长方体形、星形、多面体形、线形、梭形等。
植物细胞的大小:几个μm——数十个μm(高等植物)3.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细胞壁由胞间层(中层)、初生壁、次生壁组成;原生质体又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4.细胞后含物(内含物)?植物细胞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植物次生物质,称为后含物。
5.细胞周期及四个时期?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
四个时期:(1) DNA合成前期(G1期);(2) DNA合成期(S期);(3) DNA 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6.细胞分裂的类型?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7.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细胞生长是指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后发生的细胞体积和重量的增长。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同源细胞逐渐变为在形态、结构、功能和生化特征上彼此互异的过程。
8.细胞的全能性?大多数生活的植物细胞都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都具有经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植物组织的类型?植物组织: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的细胞群称为植物组织。
植物组织的类型:植物组织包括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部分。
成熟组织包括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2.分生组织?根据来源和性质分生组织可划分为哪几种?根据在植物体内分布的部位分生组织又可划分为哪几种?分生组织是指位于特定部位、能持续或周期性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群。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病害: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抵制,正常生理代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2、病害三要素及关系病害的三因子学说一植物病害需要病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3、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病征的主要类型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
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由锈菌引起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5、四大病害的特征及区别(括号里是传播方式)67、侵染过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8、侵染循环: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的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9、病害流行的条件(因素):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0、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许多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个别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11、生理小种是指一种病原生物里对一种寄生的不同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类群12、真菌的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13、活力营养生物寄生营养生物14、柯赫氏法则①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会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其性状与原接种物(纯培养)相同15、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从寄生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物:不同病原物,其寄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病原物寄生程度很高,只能在活的寄主上寄生,一旦寄主组织死亡,它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把这一类病原物称为活体营养生物,也称之为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16、生理病害特点①具有突发性②田间分布普遍③病状表现散发性④无病症有病状17、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第二章园林植物害虫基础知识1、什么是昆虫及其特征?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目录:一、园林植物的概念二、园林植物的作用三、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命名四、园林植物的其它分类(一)依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类(二)依观赏部位和特性分类(三)依园林用途分类(四)依自然分布分类(五)依栽培方式分类五、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六、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内容: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由人工裁培为主、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室内外环境布置、以改善和美化环境为目的的植物的总称。
园林植物有木本和草本之分,木本者称为园林树木,草本者称为园林花卉。
园林树木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小乔木、灌木、木质藤本以及竹类。
乔木、小乔木的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植株高大,分枝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松、杉、柏、杨、栎、榆、榉、槐等;灌木则-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如迎春、蜡梅、紫荆、木绣球等;木质藤本的基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依附它物而生长,如络石、薛荔、紫藤、凌霄、爬山虎等:竹类是园林植物中的特殊分支,种类多,观赏期长,如紫竹、孝顺竹、佛肚竹等。
园林花卉泛指切可供观赏的开花的和观叶的草本植物,包括-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等,其中大部分冬季落叶,少部分为四季常绿(如麦冬草、吉祥草、葱兰等)。
园林植物学是大中专院校园林、园艺、生物、旅游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园林植物学与普通植物学在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上有所不同,普通植物学主要为造林和木材利用服务,而园林植物学不仅要了解其分类、分布、生态、用途,并且还要研究其观赏特性和应用价值。
二、园林植物的作用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体量大小差异悬殊,叶色四季丰富多彩。
不仅可以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也可衬托其它造园元素:既具有观赏的特性,又具有生态的功能。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造景、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等;此外,园林植物亦有一定的生产作用,可为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