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详细实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详细实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详细实用)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2、经纬网的作用:地图制图、导航、气象预报、地理信息系统等。

3、经纬网的重要性: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球的基础。

4、经纬网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经纬网的精度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GPS系统。

5、经纬网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地球这个球体,不能用于其他星球或天体。

6、经纬网的未来:随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发展,经纬网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展和升级。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经纬网的基本概念。

地球是一个略扁的不规则球体,经麦哲伦的环球旅行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地球的大小可以用平均半径、赤道长和表面积来衡量。

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组成,可以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经纬网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球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升级。

意义: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反映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地图。

第三节经纬网与经纬度一、经纬网的定义:以经线和纬线为基础,构成的网格状结构。

二、经纬度的定义: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其位置。

三、经线和纬线的特点:1、经线:自北极点向南极点延伸,长度相等,相互平行,垂直于赤道。

2、纬线:以赤道为基准,自西向东,长度逐渐缩短,相互相交,垂直于经线。

四、经纬度的表示方法:以度、分、秒为单位,如北京的经度为116°23′28″E,纬度为39°54′26″N。

第四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二、昼夜更替的条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三、地球自转的特点:周期大约是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四、地方时的定义: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叫做地方时,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向东分为东十二区,向西分为西十二区,日界线以经度180°为界。

五、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了四季的季节变化,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大纲图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大纲图

地理知识结构图,帮你系统条理掌握地理知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章天气和气候陆 和 海大洲 和 大洋 地球?水球? 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状况七大洲和四大洋概念:大陆、岛屿、大洲、海、海峡、大洋 大洲、大洋的名称、分布相对位置重要的洲界线海陆变迁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假说发现过程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解释海的变化山脉的形成 火山地震第四章居民和聚落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天气气温变化规律日变化年变化 分布规律 降水季节变化 分布规律降水量柱状图气温变化曲线图世界的气候(11种) 影响因素 纬度、海陆、地形等人类活动天气预报 居和 聚人口增长分布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影响 因素自然、社会等人口问题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合理的人口增长人种三大人种的划分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宗教: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主要分布地区聚落类型城市差异聚落与环境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对聚落建筑风格的影响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聚落增长的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人口 密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发与 合国家和地区概念:国家、领土国家的区别面积大小 人口的多少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 和 发展种中国家划分依据主要分布地区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经济差异的表现 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措施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重要的国际组织亚洲自然环境世界第一大洲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人文环境人口最多的大洲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多样的地域文化 经济发展差异日 本 岛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多火山、地震加工贸易为 主的经济主要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原因对外依赖严重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半球位置东南亚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海陆位置“十字路口”(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范围中南半岛山河分布大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城市分布特点利?弊?马来群岛华人华侨集中分布区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主要邻地形: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多水旱灾害农业粮食自给有余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发展中的工业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工业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带来的资源、环境、经济等问题俄罗斯相对位置(主要邻国)自然环境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的东西(南北)差地形:平原、高原为主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能自给(主要矿产及产地)经济发达的工业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发达的交通部门齐全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原因自然、人文主要城市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产油国主要输油路线文化差异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旱三洲五海之地欧西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区域性国家组织:欧盟主要成员国及首都经济发达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草场广布地形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繁荣的旅游业撒哈拉南的非黑种人的故乡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多旱灾地形: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六章亚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详细实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详细实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得形状与大小地一、地球得形状:地球就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得不规则得球体。

球得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形二、认识过程2、浑天说:天之盖地,犹壳之裹黄。

状3、麦哲伦得环球旅行证明地球就是一个球体。

与4、现在从太空瞧地球得确就是一个球体。

大1、赤道半径:6378千米小2、极半径:6357千米三、地球得大小3、平均半径:6371千米4、赤道长:4万千米5、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第二节经纬网1、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得地球模型2、地轴:假想得地球旋转轴一、四个基本概念: 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得交点,指向北极星得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4、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与地轴垂直得大圆圈1、定义:与赤道平行得圆(1)形状:有得纬线都就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经2、特点(2)特点: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3)方向:示东西方向。

二纬线3、纬度得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与90°N。

低纬度:0°~30°4、高纬度得划分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得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得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网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得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1)形状:半圆(2)长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3、经度得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得180°为东经,代号E,以西得180°为西经,代号“W”。

三.经线4、经线圈:所有得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得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第1页:地理学简介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学的分支和学科领域第2页: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和组成第3页: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地图的符号和注记第4页:地球的气候气候的定义和分类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第5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的邻国和海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第6页: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平原和盆地第7页: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8页:中国的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河流的源头和流向河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9页:中国的湖泊中国的主要湖泊湖泊的形成和特点湖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0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1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农业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种植区域农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2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3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交通枢纽和线路交通运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4页: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城市的特点和发展城市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国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挑战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6页:中国的旅游中国的旅游资源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景点旅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7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特点主要文化传统和习俗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8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概述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9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民族构成主要民族的特点和分布民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0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主要国际组织和关系国际关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1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经济特点主要经济部门和产业经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2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主要教育阶段和学校类型教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3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科技领域和成就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4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体育发展主要体育项目和成就体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5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特点主要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6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宗教和教派宗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7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社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8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主要挑战和机遇未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页: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第2页: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第3页:中国的地理概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第4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第5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第6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第7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第8页: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第9页: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10页: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第11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第12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第13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第14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第15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第16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第17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第18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第19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第20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第21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第22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第23页: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策略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第24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展望第2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挑战第26页: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旅游业发展的挑战第27页: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的挑战第28页: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应用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应用的重要性科技应用的挑战中心主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主要分支: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3. 中国的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5. 农业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6.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7. 交通运输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8. 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9. 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11. 文化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12. 历史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13. 民族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14. 国际关系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15. 经济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16. 教育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17. 科技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18. 体育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19. 艺术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20. 宗教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21. 社会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22. 未来展望发展前景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每个主要分支下,您可以继续添加子分支,以涵盖更多的细节和相关信息。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课件

世界地理的分区
总结词
大洲、大洋、南北极、海域、海峡、半岛、岛屿
详细描述
世界地理分区是根据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将地 球表面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包括大洲、大洋 、南北极等,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大洲是地球表面的大陆和其附近岛屿的总称,大洋是 海洋和其上空的水汽和风力等要素的总和,南北极则 是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此外,海域、海峡、半岛 和岛屿也是世界地理分区的重要组成要素。
地形地貌
要点一
总结词
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对自然地 理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地形地貌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盆地等地形类型 ,它们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和形态。地形地貌的 形成受到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 地形地貌也对气候、水文等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地形地貌 对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土地利用、 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
气候
总结词
气候是自然地理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其 他要素。
详细描述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速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气 候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 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气候变化和趋势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浪费。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创新驱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 环境保护作为国家战略,推动绿色发 展。
中国积极推动环保科技创新,加强环 保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环保产业的 整体水平。
法律法规体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详细实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详细实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球的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形二、认识过程2、浑天说:天之盖地,犹壳之裹黄。

状3、麦哲伦的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与4、现在从太空看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

大1、赤道半径:6378千米小2、极半径:6357千米三、地球的大小3、平均半径:6371千米4、赤道长:4万千米5、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第二节经纬网1、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2、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一、四个基本概念: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4、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1)形状: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经2、特点(2)特点: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3)方向:示东西方向。

二纬线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低纬度:0°~30°4、高纬度的划分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网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1)形状:半圆(2)长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代号E,以西的180°为西经,代号“W”。

三.经线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思维导图-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思维导图-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概念
经纬度位置 作用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在经纬网上,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都有其对应的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 其位置就是这两条线的交点。
利用经纬网,可以标记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目前,经纬网定位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气象观测等许多领域。
地图的含义 常用的地图
东、西半球的划分
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如果某点经度是东经,与160° 较
小于160° E则位于东半球,大于160° E则位于西半球 小于20° W则位于东半球,大于20° E则位于西半球
中国位于东半球。
纬线
概念 赤道 维度的划分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读数,这就是维度 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 0° 。
如 “ l : 36 000 000 ” 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6 000 000 厘米。
大比例 尺(大于或等于 1 : 100 000)
比例尺的大小分类
通常可将比例尺分为三类(按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时)
中比例尺(介于1 : 1 000 000 和 1 : 100 000 之间)
小比例尺(小千或等于 1 : 1 000 000)
从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 N ”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 S ”表示)
纬度
地图
纬线和纬度 经纬网
纬度的分布规律与判定方法 分界线
赤道,即0°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中国位于北半球。
我们习惯这么划分
纬度0° ~ 30° 称为低纬度 纬度30° ~ 60°称为中纬度 纬度60° ~ 90° 称为高纬度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共4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共49张PPT)
八年级中考地理复习课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1课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大洲和大洋》知识结构
不均
三 七
南极洲
亚洲
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太平洋 大西洋
三 分 陆 地 七 分 海 洋
那我们陆地就只 占29%了
听老师说是71% 陆 地
把地球从任意角 度平分两半上看:
海洋多于陆地 ________________



⑥ ⑨
④ ② ⑩




将七大洲、四大洋名称点击到图中相应位置 非洲 北美洲 太平洋
亚洲
南美洲 印度洋
南极洲
北冰洋
大洋洲 格陵兰岛
欧洲
大西洋
北冰洋 北美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南美洲 欧洲 非洲 印度洋 大洋洲 南极洲
亚洲
读图回答: 1、七大洲中哪些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些在西半球? 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哪些在北半球、哪些在南半球?
主要在东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主要在西半球的有:南、北美洲/ 主要在北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主要在南半球的有: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大洋洲 非 洲 欧 洲
正确答案的个数4—5个。 你们与地质学家仅有一步之差,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
恭喜你!全部正确! 你们已经具备了地质学家的潜质!
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地壳活跃。
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六章亚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 4 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 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 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 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 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 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

20° W以西到 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 W或大于 160° E)20° W以东到160°E 属于东半球(小于 20° W或小于 160°E)4.地球的运动①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 66.5 ° N--90 °N)、北温带( 23.5 ° N--66.5 °N)、热带( 23.5 ° N--23.5° S)、南温带( 23.5 °S--66.5°S)、南寒带( 66.5 ° S--90 ° 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 0° --30 °;中纬: 30° --60 °;高纬: 60° --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初中地理 6年级(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结构梳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初中地理 6年级(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结构梳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21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见图7)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2、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3、无论怎样划分,地球任意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海陆分布不均三、陆地(一)地理名词一、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所以说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2、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4、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1、大陆-从字面含义看,即广大陆地的简称。

是指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与岛屿相对。

2、岛屿-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

3、群岛-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

4、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5、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二)世界之最(三)七大洲1、七大洲名称及面积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图中辨认七大洲(半球图、极点位置图等)练习图1和图23、七大洲其他特征:①被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②完全位于北半球大洲—欧洲、北美洲③完全位于南半球大洲—南极洲④完全位于东半球大洲—非洲⑤完全位于西半球大洲—南美洲⑥跨经度最广大洲—南极洲⑦跨纬度最广大洲—亚洲(观察图2)4、洲界①亚洲与欧洲的洲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洲与非洲的洲界:苏伊士运河③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白令海峡④南美洲与北美洲的洲界:巴拿马运河(观察图3、图4)图2图1图3图42223(一)地理名词(二)四大洋(二)重要海上通道(见图6)四、海洋1、海洋是海和洋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2、海峡:沟通海洋的狭窄水道。

1、四大洋名称及面积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图中辨认七大洲(半球图、极点位置图等)。

地理知识结构图

地理知识结构图

旋转轴:地轴 自转 地球的 运动 公转 周期:一天 方向:自西向东 产生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时间差异 旋转中心:太阳 周期:一年 方向:自西向东 产生现象: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
]2
海洋面积约占70.8% 海洋与 陆地面积约占29.2% 陆地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主要概念:大陆、岛屿、半岛
半球陆 地上)
气温年较差:朋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等温线:定义及判读方法 气温 的分 分布 布 规律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同纬度陆地、海洋气温不同(夏高,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 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测量工具:雨量器 形成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条件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 降水 对流雨 主要 地形雨 类型 锋面雨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分布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规律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表格 气候资 坐标图 料的表 示方法 等值线图 气候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的绘制与判读
数值的变化规 律
]4
世界的居民 数量:至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世界人 特点 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 时期。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口的数 量与增 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长 自然 增长 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率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颁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 世界人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口的分 布 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世界的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人口问 人口增长缓慢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 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三大人种的划分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世 界 的 世 居 界 民 的 人 种 三大人 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身材比较高大 种及其 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身材中等 特征 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形扁平,嘴唇较厚,四肢较长 三大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种的分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布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的一些地区 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种是长期适应地理环境的结果 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中国和东南亚等地 世 界 的 语 言 与 宗 教 世界 英语: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新西兰、加拿大等国 世界的 主要 法语: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语言 语言 的分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布 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地区 俄语:俄罗斯 基督教 世界的 伊斯兰教 宗教 佛教 发源地 经典著作及分布地区 代表建筑 ]5

2024人教版新教材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内容解读课件(深度)

2024人教版新教材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内容解读课件(深度)

《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PPT Ø人教版2024 七年级地理上册演讲:**时间:2024.09.01前 言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明确提到了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

熟悉2024年秋季新学期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特推出《义务教育新教材(2024版)》具体内容解读PPT,提高教学效果。

目 录《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目录结构比对《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具体变化《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教学安排《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整体重要变化《地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变化要点解读第一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2024年版教材与同学们谈地理——地理第一课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三节地图的选择和应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化校园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世界的地形第三节海陆的变迁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五章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城镇与乡村第三节多样的文化第六章发展与合作【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删除的目录l世界的语言和宗教l人类的聚集地——聚落新增的目录●地球的宇宙环境●地图的选择和应用●世界的地形●城镇与乡村●多样的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化校园●【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第二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人类的太空探索) 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六章新增的内容删除的内容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人口数量过多的影响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第三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三节第五章第二章第三节数字地图的应用2012年版教材章节章首页标题课文随图思考思与学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2024年版教材章节章首页标题课文随图思考阅读材料活动随着课标在对知识要求方面进行了调整,本着不改变整体框架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前提下,相应的教材内容也围绕着课标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调整,有继承也有创新。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炉,窗 户比较小,或装有双层玻璃
防寒保暖
气候
炎热多雨的热带
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 养牲畜,上层住人,如高架屋、竹楼
通风防潮
气候干旱少雨的 热带沙漠地区
墙厚、窗小
厚墙减少太阳热量,小窗抵 御热风
多雨地区
尖顶
利于排水
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
影响因素
资源
不同地区 黄土高原 北极圈附近 热带地区
公元7世纪初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
主要分布地区 特点
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非洲

北部和东部
信仰人数最多
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中 国,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清
真教
教徒人数
24亿
17亿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第三大宗教 5亿
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五: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清真寺
教堂
佛塔
典型例题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 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为了更好的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 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B )
山区 福建南部 玻利维亚西南部
民居及特点 窑洞 冰屋 棕榈屋 石板屋
贝壳灰建筑的房屋 盐房屋
原因 就地取材,冬暖夏凉 就地取材,防寒保暖
就地取材
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
三: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
团块状
绿洲
典型例题
竹楼,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 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 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 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据图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课标要求】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

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球的1、盖天说:天圆如盖,地方如棋局。

形二、认识过程2、浑天说:天之盖地,犹壳之裹黄。

状3、麦哲伦的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与4、现在从太空看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

大、赤道半径:6378千米小2、极半径:6357千米三、地球的大小3、平均半径:6371千米4、赤道长:4万千米5、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第二节经纬网1、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2、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一、四个基本概念: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1)形状: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经2、特点(2)特点: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3)方向:示东西方向。

二纬线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低纬度:0°~30°4、高纬度的划分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网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1)形状:半圆(2)长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代号E,以西的180°为西经,代号“W”。

三.经线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

(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四、经纬网:1、定义:纬线交织成的网2、意义: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看成特殊的经线与纬线交织成的点。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一、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二、昼夜更替的条件: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2、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地(1)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

球三、特点:(2)周期:大约是24小时的(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自四、地方时: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转、划分: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360°÷24=15°)。

0°经线所在的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分为东十二区;向西分为西十二区.五:时区2、计算:东加西减3、日界线:以经度180°为界,东12区比西12区日期要早一天。

凡从西向东越过该线,日期减一天;相反,从东向西越过该线,日期加一天。

第四节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一、定义: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昼夜的长短:1、阳光直射赤道:春分3月21、秋分9月23,全球各地昼夜平分5、2、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6月22)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3、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12月22)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

三、温度带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1)、0°~23.5°S(23.5°N)为热带;(2)、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第二章地图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

2、学会在任何地图上判别方向,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4、学会在地形图上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5、学会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事物的能力。

第一节地图三、图例和注记(见课本)第二节地形图一、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一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

第三节 地图的应用(略)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课标要求】 1、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知道并能指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知道六大板块及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成因。

4、能简略分析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原因。

【知识网络】 第一节 海陆的分布地形图二、地形 1、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宽阔平坦。

2、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和缓。

3、高原: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和缓。

4、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斗,沟谷较深。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图 1、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 等高线地图:由等高线构成的地图。

3、 图例:(1)山顶(2)陡崖(3)鞍部(4)山谷(5)山 脊 (6)陡坡与缓坡 (具体图例见课本) 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 2、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3、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一、分布不均第二节 海陆的面貌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海陆的分布二、七大洲 1、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地理位置:(见地图)3、分界线 (1)、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2) 、亚非:苏伊士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4)、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5)、非欧: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三、四大洋 1、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地理位置:(见地图) 四、地理名词 1、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2、洋:海洋的中间部分。

3、海峡:间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3、岛屿:海洋中的小块陆地。

4、半岛:陆地向海洋的突出部分。

海陆的面貌 一、陆地 1、陆地地形: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2、七大洲地形特点: (1)、亚洲:中间高,四周地,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均海拔高度仅次于南极洲。

(2)、非洲: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低于南极洲和亚洲。

(3)、北美洲: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山脉。

(4)、南美洲:西部山脉,山脉以东平原与高原相间。

(5)、南极洲: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

(6)、欧洲: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

(7)、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二、海底地貌1、 大陆架:大陆向海底的自然延伸。

2、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

3、 海沟:海低的沟谷。

4、 海岭:海低的山岭。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课标要求】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3.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区。

4.能阅读气温及降水分布图,并能说出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5.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 能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及世界年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世界年降水分布的差异。

【知识网络】一 、多变的天气1. 天气是大气阴晴、风雨、冷热的短期反应。

2. 天气的特点:⑴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 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 变化的,相对天气而言,气候变化一般 。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 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及军事等都产生影响。

4. 常用天气符号:5. 在卫星云图上判读: 表是陆地, 表示海洋, 表示云雨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 。

6.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海陆的变一、变迁的原因 1、 内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2、 外力: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风雨、流水、海浪、海平面上升。

3、 人类活动:拦海造田等。

二、大陆漂移说与板块构造说1、大陆漂移说 (1)、提出:德国 魏格纳(2)、观点: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整块,以后逐渐解体、分裂。

2、板块构造说 (1)六大板块(见课本43页) (2) 、运动 ①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②交界处:a 、 张裂处:裂谷、海洋b 、 挤压处:山脉、岛弧、海沟 三、火山和地震带: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沿岸,地中海——喜马拉雅带⑴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⑵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

⑶空气质量的高低受自然环境和的影响。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定⑴测量工具是,测量时要把它放在里测量,一般在距离地面处。

⑵单位是,读作。

⑶对气温的观测一般一天要进行4 次,通常在时间8时、时、时、2 时。

⑷气温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或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叫。

⑶气温年较差:一年与之差。

3.气温的分布:⑴表示方法:通常用图表示。

⑵等温线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的为中心,反之为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的地方,气温差别。

4.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概念: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雪、等的总称,其中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2.测量工具是,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

3.降水的季节变化⑴表示:一年降水的季节变化用表示。

⑵类型:全年多雨,,,,。

3.降水的分布⑴表示:世界割地的降水通常用图来表示。

⑵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⑶降水的分布特点①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