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案(元明清)

合集下载

《元明清文学教程》PPT课件

《元明清文学教程》PPT课件
二、元明清戏曲是中国戏曲黄金发展时期
元曲——明清传奇——花部乱弹——京剧 王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
第二节 元杂剧和南戏
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而来, 融合了各种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成熟完整的戏剧形式, 是元代代表性文学。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1、中国历史上各种表 演艺术长期发展的结 果。
1、最早见于元稹的《莺莺传》。 2、北宋赵令畴[商调·蝶念花]鼓子词
《西厢记》。 3、宋官本杂剧〈莺莺六 么〉,金院本
〈红娘子〉,南戏〈张珙西厢记〉等。 4、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北曲当以《西厢》压卷。”(明王世
贞〈曲藻〉)“实甫《西厢》千古绝 技。”(王骥德〈曲律〉)续改《西厢》 者仅明清不下二十余家。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中心在大都,后期在杭州。 元杂剧最兴盛的时期在前期。元钟嗣成《录鬼簿》
和元明之际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可证。 后期杂剧作家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2、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⑴、结构上“一本四折”的形式 ⑵、曲词与宾白的组合方式 ⑶、正旦或正末一唱到底的表演方式 ⑷、角色分配与科范方面的规定 具有类型化、程式化的倾向。生、旦、净、末、丑。
三、元杂剧创作概况
㈠、元杂剧前期创作概况
1、康进之、高文秀的水浒戏。康进之《李逵负荆》 最优秀。
2、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忠奸斗争的历史悲剧。 3、李好古、尚仲贤的爱情神话剧。李好古《柳毅传
书》。
4、杨显之、石君宝的妇女作品。石君宝《秋胡戏 妻》。
5、白朴的爱情剧《墙头马上》。 6、马致远的《汉宫秋》及神仙道化剧, ㈡、元杂剧后期创作概况
发展规律,总结其创 3、本课程采用面向

明清小说教案模板范文

明清小说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

(2)学会阅读和分析明清小说,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加深对明清小说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敬畏之心,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正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

(2)明清小说的阅读与分析技巧。

2. 教学难点:(1)对明清小说深层内涵的把握。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

2. 提问:明清小说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品?(二)新课讲解1. 讲解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

2. 分析明清小说的阅读与分析技巧。

3. 引导学生阅读明清小说片段,进行讨论和分析。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明清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

(四)巩固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明清小说的短文。

2.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明清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明清小说,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部明清小说,撰写一篇读后感。

2. 收集关于明清小说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对明清小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元代文学绪论元代文学概述【教学目标】元代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特点;元代文学戏曲的概貌;【教学重点】元代叙事文学的兴盛及其元代抒情文学的特点;【教学难点】元代抒情文学特点及其审美情趣。

【学时数】1学时【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元代抒情文学特点及其审美情趣。

一、元代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特点1.民族压迫与融合。

元代由蒙古族掌握中原政权,元蒙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国民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西北少数民族如畏兀儿人,回回人)、汉人(原金朝汉族人)、南人(原南宋汉族人)。

蒙古人政治地位最高,南人地位最低。

政治地位的不平等,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

元朝的阶级矛盾也很尖锐,官吏多贪赃枉法,造成冤狱,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对江南的搜刮尤为严重。

尖锐的矛盾激起民变,爆发众多的农民起义,最终推翻元朝。

这种社会现实,使元代文学作品多有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反抗意识。

蒙古贵族夺取中原政权后定居在汉族地区,随蒙古军征战的女真族、畏兀儿族,回回族等军士也与汉族人民杂居,他们的文化互相交流,形成元代文学以刚健、质朴、酣畅为主要风格特征,并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少数民族作家。

2.疆域辽阔,都市繁荣,俗文学兴盛。

元朝版图空前辽阔,横跨欧洲、亚洲。

国家的统一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

京城大都(今北京)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杭州则是南方最繁华的大都市。

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杂剧、散曲、南戏、话本等通俗文学在元代都非常兴盛。

3.儒生的不幸遭遇促使了戏剧创作兴盛。

元灭金后,因蒙古贵族对文化的作用还未重视,八十多年未举行过科举考试,文士失去进身之道,落到社会的底层,有的甚至沦为奴隶。

宋末元初人郑思肖记载当时十种等级的职业分类:“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儒生地位排第九,在娼妓与乞丐之间,地位卑贱。

元代又长期废止科举,堵塞了文人进身之路。

文士有的作小吏,有的经商谋生,更多的是成为“书会才人”,被迫走上了与民间艺人结合的道路,组成“书会”,为勾栏行院编写演唱脚本,成为元杂剧创作的主力军。

元代文学教案

元代文学教案

元代文学教案元明清文学概说一、元明清文学的特征和性格:1.从文学样式看,叙事文学取代抒情文学。

2.从作家作品数量看,作家多,作品数量多。

3.从作家队伍成分构成看,大多为中下层甚至下层。

4.从文学发展趋势看,正统文学江河日下,通俗文学入主艺苑。

5.从审美趣味看,从雅到俗,以俗为美。

6.从表现再现的角度看,由表现向再现发展,再现表现融为一体,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

二、元明清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当代影视之关系。

1.元明清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关系:○1元明清文学的现代性。

○2元明清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主题意旨的相通性。

○3元明清文学与白话文。

○4从题材内容上相比较,五四新文学与元明清文学的相通性。

○5从审美趣味看,五四新文学和元明清文学都是从雅到俗,以俗为美。

2.元明清文学与当代影视之关系。

○1从叙事学的角度看,同为叙事作品。

○2从传播学的角度看,都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

○3从综合艺术的角度看,戏剧与影视剧都是综合艺术。

○4从当代影视改编这一角度看,元明清戏曲小说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好的素材、脚本。

思考题:一、谈谈元明清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谈谈元明清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三、谈谈元明清文学与当代影视剧的关联性。

第六编元代文学一、元代社会的基本特征:1.“遵用汉法”,接受汉族文化,转化为封建国家。

2.奉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人分四等。

3.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

4.经济上重视发手工业、商业。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状大,商人地位提高。

5.在文化上,儒学不在独尊,儒、道、释思想均为活跃。

6.产生了异质文化和异端思想,文化融合给中国固有文化增添了活力。

7.停开科举,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但他们相对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强化了独立意识,投身杂剧创作。

二、元代文学的成就和特点:1.杂剧和南戏是元代文学的光辉代表,虚构性的叙事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2.小说得到长足发展。

3.诗、词、散文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4.从内容上看,以反映世俗内容为主。

元明清文学教学任务及安排.

元明清文学教学任务及安排.

四、考核方式
1 、闭卷考试。满分 100 分,占总评成绩 的80%。 2、大作业2次。占总评成绩的20%。(作 业内容为:从8次讨论课的内容中选取自 己感兴趣的部分独立成篇,字数不少于 1200 字。要求:论点突出、论据充分、层 次清楚、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五:参考书目(详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9
第四章:儒林外史(其中讨论课0.5学时)
第五章:红楼梦(其中讨论课0.教材为
准;在卷面中以10—15分的分值出现):
1 、文学史第三卷 243 页:第一章 话本 小说与讲唱文学 2 、文学史第三卷 369 页:第九章 元代 诗文 3 、文学史第四卷 62 页:第三章 明代 前期诗文
4、文学史第四卷79页:第四章 明代中 期的文学复古 5 、文学史第四卷 203 页:第十一章 晚 明诗文 6 、文学史第四卷 248 页:第一章 清初 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7 、文学史第四卷 381 页:第七章 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清
三、背诵内容 (在卷面中以
10分左右的分值体现;详见《中 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一册、 第二册)
26、《元诗选》
顾嗣立编选,中华书局 1987年。 27、《明诗选》 杜贵晨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 28、《清诗选》 福建师大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 29、《近代诗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 社 1963年。 30、《元明清散曲选》 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 31、《金元明清词选》 夏承焘、张璋编选,人民文学出 版社 1983年。 32、《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钱仲联、章培恒、陈祥耀、 潘啸龙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年。 33、《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钱仲联、马兴荣、叶嘉莹、 陈邦炎、钟振振、王兆鹏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年。

元明清文学概述教案

元明清文学概述教案

元明清文学概述教案教案主题:元明清文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及其代表作品;2. 掌握元明清时期文学的特点和风格;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概述;2.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和风格;3. 元明清时期的代表作品介绍;4.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画作或文学摘录,引起学生对元明清时期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背景和重要影响因素;2. 介绍元明清时期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包括文言和白话文的使用、戏曲文学的兴盛等;3. 介绍元明清时期的一些重要文学流派和作家。

三、案例分析(20分钟)根据教师提供的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品,进行群体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主题、风格等。

四、学生表达(15分钟)让学生就自己对元明清文学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可以通过写作、朗读或简短演讲等形式展示。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做相关的阅读分析或写作练习,加深对元明清文学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元明清文学概述上的收获和进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资源:1. 相关画作或文学摘录的图片展示;2.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3. 相关学习材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2. 学习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记录了重要知识点和完成了相关阅读或写作任务;3. 学生表达能力: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元明清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延伸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更多元明清文学作品;2. 分析元明清文学与其他时期文学的异同;3. 制作海报或展板,展示元明清文学的代表作品和文学家。

注:教案应根据具体教学班级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2009语教元明清教案

2009语教元明清教案

渭南师范学院教案
2008 ~~ 2009 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系中文系
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元明清文学
授课对象2006级语文教育专科1、2、3班授课教师王有景
职务讲师
教材名称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2009年2 月15日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课程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 博客

元明清文学教案 博客

元明清文学教案博客标题:元明清文学教案博客教案目标:1. 了解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2. 分析元明清文学与社会背景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1. 元明清文学的背景介绍a. 元代文学特点:以戏曲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b. 明代文学特点:以诗词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红楼梦》;c. 清代文学特点:以小说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儿女英雄传》。

2. 元明清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a. 元代文学作品分析:选取《西游记》中的片段进行解读,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b. 明代文学作品分析:选取《红楼梦》中的诗词进行赏析,探讨其意境和表达方式;c. 清代文学作品分析:选取《儿女英雄传》中的章节进行阅读,分析其叙事结构和主题思想。

3. 元明清文学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探究a. 元代社会背景与文学:探讨元代社会政治变革对文学创作的影响;b. 明代社会背景与文学:分析明代社会经济繁荣对文学发展的促进;c. 清代社会背景与文学:研究清代社会政治动荡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4. 学生个人创作与分享a. 学生根据所学元明清文学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创作;b. 学生在博客平台上发布个人创作,并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片段或名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知识讲解:介绍元明清文学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文学有初步了解;3. 分析与鉴赏:分组或个人阅读选定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学生可结合课堂讨论和小组分享;4. 探究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元明清文学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展开讨论和探究;5. 创作与分享: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可是诗词、小说或戏曲的形式,并在博客平台上发布和分享;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总结,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资源:1. 元明清文学作品选段或名句;2. 电子设备(电脑、平板等)和互联网连接;3. 博客平台或学校教育平台。

古代文学教案(三)元明清文学

古代文学教案(三)元明清文学

第一编元代文学概述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元代文学现象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一、元朝历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1206—1234)自成吉思汗统一北漠各蒙古部落,1206年在斡难河召开部落首领会议,创立蒙古帝国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1234)。

2.(1234—1279)由此至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6)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元世祖)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大元,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灭宋,统一了全国。

3.(1279—1368)由此至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北京),明王朝建立,即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

元代文学主要指后两个阶段130多年间各民族人民用汉语记事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文学的显著标志为:叙述性文学第一次处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二、元代社会的特点: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被他的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越来越多地接受汉族文化,忽必烈采用儒士许衡等的“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元史·许衡传》)的建议,变易旧制以适应中原地区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

但在政治上,蒙古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把人分成四等,即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

在经济上也有民族掠夺性质,如朝廷给予西域商人放高利贷的特权,中原人民为交赋税常向西城商人借银,结果连本带息,越滚越大,以至倾家荡产还还不清债,元代经济掠夺江南地区尤烈,江南三省(江苏、江西、湖广)每年所征税粮近六百五十万石,占全国总数二分之一强,“贫极江南,富夸塞北”(元末农民义军韩山童的宣传口号)。

过去对元代落后、黑暗面讲得多,近来元史研究专家认为元朝也有些前代没有的积极因素。

由于蒙古族入主中原,商人地位的提高,同时带来了某些文化“异质”给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增添了新的成分和新的活力,也表现为由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放松,使得社会思想能够较多地摆脱传统规范的束缚。

历史-低年级-元明清-

历史-低年级-元明清-
10min以内
这个故事尽量讲得明白,但也要注意简短。因为听课的是低年级的同学
四大名著
大家听了老师讲窦娥的故事之后下次有人冤枉你知道该说什么了吧?老师跟你们说了窦娥,为公平起见你们是不是也该给老师(哥哥or姐姐)讲一个呢?嗯,你们给老师讲一下西游记说的是什么故事啊?(要一两个小朋友起来回答就行了)附:《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神话小说,书中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去天竺(古印度)取经,不畏艰难,克服重重困难,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取回佛经。孙悟空更是世界级的名人了。(根据孩子的回答总结)。下面介绍三国演义在前面的三国历史中已有提及,就不多说了。
元明清朝代主要文学作品介绍
提问1:大家在别人喊冤时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我简直比窦娥还冤啊?
提问2:大家知道四大名著指的是哪几本吗?
(若有学生能回答出问题则板书学生答案在黑板上,若无老师也先不公布答案)
每个朝代都有其文化特点,那元明清时期呢?毫无疑问元当以戏曲,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典型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我简直比窦娥还冤”的典故就是来自于《窦娥冤》。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长篇小说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堪称一代巨著。清代《红楼梦》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水平。(同学们,没错啦,四大名著就是这明清时代最杰出的四本小说)。四大名著都翻拍成电视剧了~同学们都看过了吗?知道他们主要讲什么的吗?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伟大的作品。
梁山好汉听说过木有?我们来看一下说梁山好汉的《水浒传》吧
《水浒传》是和《三国演义》同时代的作品,它以“官逼民反”为主题,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反正就是官老爷们太嚣张压迫底层农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被逼急就聚集到梁山上反抗,让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梁山108条好汉和他们极具特色的绰号。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韩洪举元代文学绪论一、社会概况1、在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城市商业经济日益繁荣。

2、在政治上,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且吏治腐败,阶级压迫深重。

3、在思想文化方面,呈现出活跃松动的态势。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当时大都盛况: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造丝、武器和鞍鞯,以及各种商品。

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每日商旅及外侨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

至所有珍宝之数,非世界上任何城市可比。

元朝民族等级表: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第三等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二、文学概况元代文学大致可从1234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1368年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元顺帝逃离大都止,其间约134年。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

叙事性文学的新形式——戏剧——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元代话本在宋代话本的基础上继续盛行。

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一、说话艺术“说话”的本义是口传故事。

当时的“说话”有“四家”之说。

话本是“说话”的故事文本。

二、小说话本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

话本的突出内容一是爱情故事,一是公案故事。

三、讲史话本宋元的讲史话本又叫“平话”,它实际是传统的史传文学与民间口传故事结合的产物。

四、说经话本说经,其原意是演说佛法。

今存的宋元说经话本,只有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诗话”指其中有诗有话。

五、诸宫调诸宫调是孔三传首创的一种连用多种宫调的说唱形式。

今存《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

六、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董西厢》的本事源于唐元稹的《会真记》,《董西厢》热情歌颂爱情,颂扬青年男女对礼教的反抗。

第二章关汉卿一、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关于关汉卿的评论资料:1、元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元、明、清三个朝代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文学艺术成就颇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针对这个时期文学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文学特点和创作风格。

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包括代表作家、作品类型、文学风格等。

2.理解并掌握元、明、清三个朝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3.通过比较和对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审美经验。

二、教学内容1.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文学特点和成就2.元、明、清三个朝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3.元、明、清三个朝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手法4.元、明、清三个朝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5.元、明、清三个朝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批评和影响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元、明、清三个朝代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作品为例,介绍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知识讲解讲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文学特点和成就,包括代表作家、作品类型、文学风格等。

结合具体的作品例子,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和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文学特点。

3.作品分析让学生阅读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一篇文学作品,要求从审美价值、艺术特色、创作风格和手法、文学批评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4.作品比较让学生比较阅读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两篇文学作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和总结,以加深对这三个朝代文学作品的了解和理解。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讲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储备。

四、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元、明、清三个朝代文学特点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

2.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形成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中国古代文学III(元明清)课程指导书

中国古代文学III(元明清)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古代文学Ⅲ》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2010年 3 月编写者言本《课程学习指导书》(中编及下编)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所讲授章节内容的学习指导;二、因课时原因教材中未能讲授的重要章节的学习指导。

增加第二部分内容,目的是保持古代文学史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以弥补课时不足的遗憾。

第二部的内容以附录的形式出现,以朝代顺序排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表述,参考指导书,自学这部分内容。

在第一部分内容的“思考与练习题”中,涉及了一些授课时未曾讲过的篇目,设计此类题目,是为了促使同学们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阅读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请同学们按照提示,依照课堂讲授分析作品的路子尝试自己去分析作品,独立完成思考练习题。

一、课程学习方法指导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学习方面一个突出的难点就是课时少,而内容多,因而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强调以下两点:1.课前预习2.课后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表述,重读。

强调课前预习时因为,我们每讲一种体裁,会用一个概说,讲述该体裁在相应时段的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理论和创作上的一般状况,再选择该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重点讲授。

这样,我们讲授的前后顺序与教材的前后顺序势必不一致。

因此,必须课前预习,只有课前预习,听讲的时候才能确切的知道所讲内容是教材中的那一部分;同时课后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表述,重读,才能使讲授与教材相互印证,通过相互印证才能将讲授内容落实在教材上,以便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二、课程学习进度安排本课程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戏曲;中编为诗文;下编为小说。

中下编共7章,每章3讲,共21讲。

学习进度按课程章节的顺序进行。

三、课程学习课时分配本课程总计安排40个学时,上编戏曲编12学时,中编诗文编12学时,下编小说编安排16学时。

各章节具体安排如下:中编:诗文编第五章元代诗文(4学时)第一讲元代诗文概说第二讲元代散曲第三讲元代诗文第六章明代诗文(4学时)第一讲明代诗文发展概况第二讲明代前期诗文代表作家作品讲析第三讲明代中后期诗文代表作家作品讲析第七章清初至清中叶诗文(4学时)第一讲清初至清中叶诗文发展概说第二讲清初至清中叶的诗歌第三讲清初至清中叶的散文与词下编:小说编第八章《三国演义》(4学时)第一讲《三国演义》的成书和作者第二讲《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第三讲《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第九章“三言”“二拍”(4学时)第一讲明代拟话本的创作概况第二讲明代拟话本的思想内容第三讲明代拟话本的艺术特征第十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4学时)第一讲生平·创作·版本第二讲《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三讲《聊斋志异》名篇选讲第十一章曹雪芹与《红楼梦》(4学时)第一讲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第二讲《红楼梦》的悲剧世界第三讲《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四、课程学习指导第五章元代诗文一、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介绍元代新兴的诗体——散曲及其重要作家的创作成就。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第四章元明清文学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元、明、清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概况2、了解元、明、清文学的基本成就。

3、掌握元曲四大家的主要成就4、掌握明清时期四大名著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元明清社会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影响2、元明清文学发展主要成就的掌握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元代文学绪论元代的社会与文学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可以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起,到元朝被XXX领导的义军推翻、XXX 逃离大都(1368)止,其间约一百三十四年。

元代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却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元初到明中叶,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三段。

在这一段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作家与下层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学创作赢得了更多的观众、读者,在社会上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同时,群众的接受情况,又制约着文学的创作,促进了作家审美观念的变化。

凡此种种,都表明元初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

A、元代社会的基本特征:1.“遵用汉法”,接受汉族文化,转化为封建国家。

2.奉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人分四等。

3.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

4.经济上重视发手工业、商业。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状大,商人地位提高。

5.在文化上,儒学不在独尊,儒、道、释思想均为活跃。

6.产生了异质文化和异端思想,文化融合给中国固有文化增添了活力。

7.停开科举,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但他们相对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强化了独立意识,投身杂剧创作。

B、元代文学成就1.杂剧和南戏是元代文学的光辉代表,虚构性的叙事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2.小说得到长足发展。

3.诗、词、散文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4.从内容上看,以反映世俗内容为主。

5.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总体上是自然酣畅,以俗为美。

6.诗、词、散文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一节元杂剧概况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杂剧之所以能在很短的工夫内迅速崛起并兴盛一时,主要是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都市经济的繁荣、通俗文艺的发展、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以及市民阶级的娱乐需求,为元杂剧的茂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教学大纲元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教学大纲元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脉络中,元明清文学构成了另一个高潮,即迎来了俗文学的繁荣时代,传统文学的样式退居次要位置。

因此,在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中,既要注意突出新文体小说和戏曲的地位,理清小说和戏曲的发展线索,掌握小说和戏曲的体例和形式特征。

同时,也要注意元明清文学的集大成的特点,对诗文等传统文体的新特征要有所了解,形成对元明清文学的整体认识。

二、教学目标:在《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中,要达到如下目的:其一,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为目,两者交织进行,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中国古代文学形成完整的认识。

通过对新的文学样式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在文学史上的创新意义。

其二,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激发出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掌握各种文体演变发展线索、文学流派和主要成员的艺术风格。

其二,能够运用小说和戏曲理论分析作品和文学现象。

其三,从较高层次上把握各类作品的美学特征。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元代文学元代文学概述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元代文学发展繁荣的诸多因素,对元代文学的概貌有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元代的社会概况;其二,元代的文学概况。

(2)教学重点与难点:元代文学的繁荣因素第一章元代诗文和散曲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散曲的渊源脉络以及发展流变,掌握散曲的基本特点,加深对中国诗歌古典发展史的认识;背诵散曲中的代表作。

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元代散曲的兴起和原因、散曲的分类和格律体制;其二,散曲的语言风格、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其三,元代诗文的分期与总体特征;其四,各阶段代表作家作品。

(2)教学重难点:散曲的特征、类型,散曲代表作家作品,重要诗人诗作。

第二章元代杂剧1、教学基本要求此章难度较大,多数内容学生在中学没有涉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

元明清文学教案主讲人:白显鹏康相坤王若明马建平元代文学绪论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元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概况,了解元代文学的基本成就。

教学重点:叙事文学的兴盛教学难点:大异于温柔敦厚的自然于显畅第一节元代的社会与文学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可以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起,到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义军推翻、元顺帝逃离大都(1368)止,其间约一百三十四年。

元代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却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元初到明中叶,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三段。

在这一段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作家与下层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学创作赢得了更多的观众、读者,在社会上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同时,群众的接受情况,又制约着文学的创作,促进了作家审美观念的变化。

凡此种种,都表明元初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

一、元代社会的特点(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国土空前辽阔。

《元史•地理志》:“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二)、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融合,对手工业的大力提倡,商人地位提高,城市规模扩大。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这座城市的庄严和秀丽,堪为其他城市之冠。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描写了杭州兴旺的景象:“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

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匝地人烟凑集。

”(三)、文人处境不幸,宗教僧侣享有特权,思想领域活跃松动。

二、元代文学成就以元杂剧的成就为最高,其次为散曲和南戏,后面将列专章具体讲述,元代诗文的成就不高,不作重点讲述。

第二节叙事文学的兴盛一、叙事文学成为主流(一)话本小说的兴盛(二)戏剧的繁荣元代,我国戏剧艺术走向成熟。

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其剧本创作的成就,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

二、戏剧演出和体制(一)杂剧的体制杂剧简述杂剧兴盛于元的原因1.“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全剧用楔子开场,中间四折,结尾用两句或四句对句,叫做题目正名,以概括全剧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学院授课教案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古代文学教研室古代文学教研室授课专业汉语言文学主讲教师***职称讲师使用教材中国文学史文学院教案(首页)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第三章清代文学第二节清代戏曲清初戏曲创作有三个流派:(一)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作者身分和作品都具较强的市民色彩。

李玉早期《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被称为“一人永占”。

《清忠谱》写苏州市民反对魏忠贤党羽的真实事件。

《千钟禄》写巨大的历史变动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

苏州派作家朱素臣的《十五贯》系改编宋话本,广为流传。

(二)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案头化倾向。

吴伟业的《秣陵春》、《通天台》、《临春阁》多是抒发亡国之悲。

尤侗的《读离骚》、《桃花源》、《吊琵琶》都是借前人故事抒写怀才不遇的情怀。

(三)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讲究戏曲的形式技巧,以戏曲的娱乐功能为最高目标。

李渔作剧10种,几乎全部是婚恋故事,大量运用偶然性、意外性、误会、认错、逆转等手法。

一、《长生殿》(一)洪升的生平、著作1、一生贫苦,没有出仕,政治上受到两次打击后,隐居原籍,寄情山水。

2、先后师事诸名家诗人,学众家之长,有诗集留世。

戏剧创作现流传的有《四婵娟》和《长生殿》。

(二)《长生殿》的思想1、《长生殿》的故事是一历史题材,见于史传,流传于民间,历代文人进行创作,思想倾向各有不同。

2、对《长生殿》的主题思想认识不一,或说歌颂爱情,或说讽刺罪恶,或说思想混乱,或说双重主题,众说纷纭。

3、作品的主线是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爱情的悲剧,作家笔下的主角既是帝王妃子,又是在传说基础上创造出的理想人物,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4、作品也揭露了唐王朝政治的腐败,这是全剧的一条副线,是作为李、杨爱情的背景去描写的。

一方面是李、杨二人寄情声色造成的后果,一方面又是导致他们二人悲剧的直接原因。

二、孔尚任和《桃花扇》(一)孔尚任的生平著作1、孔尚任的一生可分两个时期:前期对清王朝感恩戴德,怀有效忠报国的抱负;后期感受到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深重,写下不少反映现实、抒发不平的诗文。

2、《桃花扇》演出后,遭到打击,罢官归里。

3、诗文与戏剧创作。

有诗文集《石门山集》、《湖海集》,传奇《小忽雷》。

(二)《桃花扇》的思想1、作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通过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兴亡。

抒发了历史兴亡与人生虚幻的感慨。

2、作品揭露了南明王朝皇帝昏庸,奸臣专权残暴的罪恶。

揭示出这一小朝廷灭亡的原因。

3、作品以悲壮的心情歌颂了英勇抗战、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痛斥了屈节投降的民族败类。

4、歌颂了李、侯二人坚贞不渝的爱情和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分析侯方域和李香君形象。

5、剧本没揭示出明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结尾的消极思想。

(三)《桃花扇》的艺术特色1、作者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剧中涉及的大事和人物基本上都是真人真事,但作者又“稍有点染”,进行艺术加工,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主要人物李香君形象塑造非常成功。

2、结构与构思独具匠心,以一把扇子贯穿全剧,既有象征意义,又在结构上起到穿线的作用。

三、李渔的戏曲理论李渔的小说、戏曲都有成就,但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

在《闲情偶寄》中有详尽阐述。

(一)强调剧本创作的“舞台性”,最重演出效果。

“手则握笔,口却登场”(二)强调剧本创作的创新性“脱窠臼”“戒荒唐”“审虚实”(三)重视剧本结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

(四)“贵浅显,戒浮泛“的语言。

(五)精当的宾白与自然的科诨。

四、清中期戏曲:(一)杂剧和昆曲传奇作品多是宣扬封建道德,语言典雅,纯粹的案头读物,被称为雅部,逐渐趋于衰落。

(二)蒋士铨《藏园九种曲》,其中《冬青树》描写文天祥抗击侵略,为民族殉节的事迹,杨潮观《吟风阁》杂剧,共写了32个短剧,以史传为素材,寄托褒贬。

(三)地方花部戏的繁荣。

说集《十二集》、《无声戏》,诗文集《笠翁一家言》,剧作《笠翁传奇十种》等。

从总体上看,清代前期白话短篇小说已处于衰退状态,而同时有不少著名文士对文言传奇的写作表现出更大兴趣。

康熙中叶,张潮汇辑《虞初新志》二十卷,收录周亮工、吴伟业、魏禧、徐芳、陈鼎、钮琇等人的作品一百五十篇。

它的内容比较多样,其中有些是历史上实有人物的传记,如《徐霞客传》、《冒姬董小宛传》等;有些是奇闻逸事的记载,如《鲁颠传》、《刘医记》等;有些则是假鬼神以述人情,如《记缢鬼》、《鬼母传》等。

二、蒲松龄和《聊斋志异》1.蒲松龄的生平著作(1)生于清贫的书香之家,一生贫苦不得志,深切体会到社会的罪恶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痛苦,这些为他的创作打下深厚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讲解《聊斋自志》(2)著作丰富,诗、词、文、戏剧、小说、俚曲各种形式都有创作。

(3)诗、文除应酬之作外,不少诗文揭露了封建官吏、地主豪绅盘剥荼毒人民的罪行和科举制度的弊端。

(4)俚曲韵白相间,是供民间艺人说唱的作品,思想性强,艺术上有独自的特色。

(5)《聊斋志异》和版本。

蒲氏生前无资刻印,已有抄本流传,现存作者手抄本上半部。

乾隆16年铸雪斋抄本。

今存最早刻本为乾隆31年赵起杲所刻青柯亭本。

吕湛恩、何垠的注本,但明伦的评本。

上世纪60年代张友鹤整理出会校会注会评本。

2.《聊斋志异》的思想(1)揭露权贵、豪绅欺压、凌辱下层人民的罪恶,颂扬反抗压迫,不畏强权的英勇斗争精神,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如《席方平》、《促织》、《梦狼》、《红玉》、《石清虚》等。

讲解《席方平》、《促织》(2)抨击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和封建文人为猎取功名而不顾廉耻的丑行。

如《考弊司》、《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

(3)歌颂青年男女反对封建婚姻,冲破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斗争精神。

对忘恩负义,玩弄女性的劣行给予无情鞭笞。

如《连城》、《王桂庵》、《公孙九娘》、《鸦头》、《瑞云》、《细侯》、《窦氏》等。

(4)富有深刻意义的寓言式小说和公案小说。

如《劳山道士》、《武技》、《胭脂》等。

3.《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1)以传奇笔法表现志怪内容。

他创造的花妖狐鬼都有寓意,是象征性的文学意象。

(2)以丰富奇异的文学想象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借花狐鬼怪曲折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现实。

(3)人物千姿百态,性格各有不同,以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同类人写出差异,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

(4)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

作者巧于使用“关子”,运用伏笔、悬念,使每篇故事情节变化多端,出人意料,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5)基本规范的文言,叙述语言简洁洗练,人物语言灵活多样。

4.《聊斋志异》的馀响(1)仿效的有沈起凤的《谐铎》和邦额的《夜潭随录》、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袁枚的《子不语》。

(2)受到影响而抗衡的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屠绅的《六合内外琐言》、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3)《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异同。

二书均为文言短篇小说,作者的小说观相近,但艺术追求相反。

一个追求奇情幻彩、华美典雅;一个追求平实简淡、朴实无华。

三.吴敬梓和《儒林外史》1.吴敬梓的生平、思想(1)出身于名门望族,经历了家庭由鼎盛到败落,由富贵荣华到穷困潦倒的过程,对世态的炎凉、社会风气的卑劣深有感受。

(2)出身于科举世家,对功名由热衷到厌弃的经历,使他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文人的丑行有深刻的认识。

(3)交游广泛,结交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为创作打下基础,积累了素材。

《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都实有其人。

(4)《儒林外史》的创作和版本。

2.《儒林外史》的思想(1)作品批判的矛头指向科举制度,让人看到科举是束缚知识分子的绳索,八股制艺是禁锢儒生思想的愚民术,毒害了读书人的灵魂,败坏了社会风气。

(2)作品批判的矛头指向程朱理学,让人看到程朱理学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封建纲常伦理是骗子哲学。

(3)作品批判的矛头指向官场和社会的一些角落。

(4)作品歌颂了叛逆精神,塑造了理想人物,表现了作者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对理想的积极追求。

(5)作品的局限在于作者中虽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但并没找到出路。

3.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1)杰出的讽刺艺术:作者创作态度是严肃的,观察认识是深刻的,对讽刺的不同对象持不同态度,运用对比和揭示矛盾的言行暴露原形;通过细节描绘和情节的逆转增强讽刺效果。

(2)被讽刺人物的喜剧行为背后,几乎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内涵。

(3)独特的结构。

没有设置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以对待功名、文行的态度设置深层结构框架。

(4)语言幽默、明快,富于形象性和个性化。

四、《红楼梦》1.《红楼梦》的作者(1)红楼梦作者、续作者的考定。

清代的记载,胡适的考证,近年来的异议。

(2)曹雪芹的籍贯、生年及身世。

(3)曹雪芹出身于皇室的包衣家奴,亲信之家,由于政治原因而被抄家。

各种矛盾的冲击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对他世界观的转变和创作,起着决定的作用。

(4)红楼的创作。

作者自乾隆9年(1744年)开始创作,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朋友的赞赏、鼓励。

“脂砚斋”“畸笏叟”几次评阅,提出意见。

约乾隆19年完成。

(5)高鹗的生平、思想,对其续书的认识和评价。

(6)红楼梦的版本:批评抄本系统和程伟元、高鹗修改续作百二十回本。

2.《红楼梦》的评论(1)脂观斋的评论。

最早的评论,可了解作者生活与创作情况及创作动机。

具有高超的艺术见解。

(2)诲淫说、非淫说、索隐派、解脱说。

(3)“五四”运动后新红学的功过,索隐派的新发展。

以胡适《红楼梦考证》、俞平伯《红楼梦辨》为代表,使红学走出迷雾。

(4)解放后对《红楼梦》的评论,当前评红中的动态。

周汝昌、李希凡、冯其庸的评论。

3.《红楼梦》的思想(1)《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画,反映了封建社会各个方面,预示了封建社会不可挽回的衰败命运。

(2)《红楼梦》通过以贾宝玉为代表的封建叛逆者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猛烈地抨击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腐朽,热情歌颂了新生的、不可抗拒的叛逆精神,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社会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这是全书的一条主线,标志着《红楼梦》思想达到的新高度。

(3)《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从表层到深层的悲剧意蕴。

人生悲剧,贾宝玉连同一群身份、地位、性格不同的少女的下场,展示了他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

社会悲剧,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损与共,封建政治的腐败,穷奢极欲的生活,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

道德文化悲剧,更多的悲剧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

分析封建叛逆者典型—贾宝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