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概要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 (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
A .巴朗斯基B.李希霍芬C.佩舍尔D.拉采尔
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C.二元论D.生产关系决定论
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A .人地协调论B.人地相关论C .生态论D.适应论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和四个部分。
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和。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和三种类型。
二、解释题
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
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
人文地理课后思考题
人文地理课后思考题第1章绪论1.名词: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横断学科。
3.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一)社会性人文地理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类活动在地球上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人文活动,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些人文活动抽象成人文现象,从作为一门空间科学的地理科学本质出发,人文地理学只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所以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即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
虽然人文现象受到其他诸多因素如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但最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社会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历史性上,各类人文现象都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离开了历史研究人文现象只能得到某个时期的片段,而不能从历史角度抽象出一般规律。
(二)区域性人文地理学重在研究区域特性,从而得出不同区域的特征差异性,相似性,这正吻合了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这一事实。
我们在学习人口迁移时,会从国际人口迁移到国内人口迁移,在学习种族,民俗,民族时,划分不同的区域,探讨分布范围,界限,规律无一离不开区域。
其本质原因就是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区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各成分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三)综合性人文现象繁多复杂,彼此之间及它们与其它因素的联系错综复杂,这就是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整合,它们之间的影响和制约得出本质的一般规律,正因为这样,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门横断学科,与其它一些研究地表人文要素的科学有密切关系4.讨论人文地理学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适度人口: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最适合的人口数量。
它实际上是个理想人口数量。
2、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统一体,它是长期历史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的人群共同体。
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民俗习惯以及发展历史的不同而形成的。
3、工业区位论:研究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
通常以一定的经济目标(如最低生产成本或最大利润)为出发点,研究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空间位置的影响以及工业区位选择的规律。
4、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
5、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6、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大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7、功能文化区:是以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8、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9、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
分为:接触(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10、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复习.doc
《人文地理学》课件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阐述人地关系的内涵?答:人地关系具体表现为人与土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两个基本要素或基本资源。
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主体,为土地的利用与生产提供人力资源;而土地则是客体,为发展生产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
这种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可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
再者,在人利用土地的生产过程中又必然发生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之为衍生的间接的人地关系。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地关系的两种内涵。
2、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是什么?答:1)社会历史性,注重从社会、历史角度研究人文现象;2)区域性,注重从区域角度研究人文现象;3)综合性,注重从多方面考察研究人文现象。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总体特征有哪些?答: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势。
4、通过查阅资料,论述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答: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
人文地理学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肯定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地球表层,离不开人类环境,离不开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时候,以人居环境为例,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是大城市就适合居住,而是认为当今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综合各方面来看的,如近几个月进行的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评选以及幸福城市的评选,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在如今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起初的经济建设方面,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扩展到了环境保护民族关系等方面,以环境保护为例,中国飞速发展的GDP有一部分是建立在以牺牲环境的代价上的,有了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陪伴,经济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2)、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其发展形成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的总结,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决策者正确进行决策。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地理对于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涵是什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四、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一、填空题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和四个部分。
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和。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和三种类型。
二、解释题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着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 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南师大《人文地理学》考试重点
南师大《人文地理学》考试重点《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1、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
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1、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和内涵: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就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
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性的人文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
人文现象具有历史性。
(2)区域性:均质区域:二战前的研究对象结节区域(功能区域):D. Whittlesey提出区域性的体现: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
重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划。
区域性:地理学研究的焦点就是地区差异、地域分异规律。
(3)综合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文环境本身是综合体;人文环境组成的多样性;需要借助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方法的多样性:观察方法和试验方法、描述解释方法、数学方法、行为方法。
三、地理学的四大传统1、空间(分析)传统:亦即区位分析的传统,尝试为事物空间分布的特性找到普遍的法则与解释的理论。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
7.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P20
第二章
1.关于人地关系有哪几种理论?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P35,36,40
3.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P26
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P29
第三章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选题及着手拟定研究方案?P47
2.简述不同的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P50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P55
4.检索并阅读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并作一个综合评述?
1.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吴传钧先生明确指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指出人地关系的重点领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全球化、地区自然资源系统、中国重点区域及农业等方面。因此,人文地理学首先要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P3和P18
3.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P1
6.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P15 我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个总任务的前提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必要要求因地制宜具有中国特色,这也要求开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首先要根据中的国情特点,适应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要就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具有明显地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重大问题,要把解决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这样既可以满足客观的需要,又具备其实现的可能,同时由于历史发展和客观形势需求的不同,我国人文地理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发展最好的,如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今后要求一方面根据形式开展。开拓新的课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以往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总结,还有一些发展差的如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需要我们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填补空白。最后要本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和使人文地理学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要基于我国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民族特征和文化素质, 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在人多地少, 资源相对不足的特定条件下, 协调好人地关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这无疑将有助于对国硕情的清楚认识, 也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有益于对国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人文地理学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思考题第1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3.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2章人文地理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5. 人地关系论中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6. 试述拉采尔的基本观点。
7.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8.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9.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几种方法论及其主要内容。
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0.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11.地理人种及地理人种分布。
12.民族及民族的形成。
第5章农业起源和发展13.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索尔的推论。
14.传统农业发展与类型。
15.现代农业特征与类型。
16.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地理学意义。
17.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18.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本质。
19.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20.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21.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2.城市化进程,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23.城市化的机制。
24.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
25.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26.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27.城市景观感知要素。
第8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28.语言的本质属性。
29.汉语及其七大方言。
30.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31.地名景观。
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32.世界主要民族宗教。
33.世界三大宗教。
34.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区。
35.宗教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36.政治地理现象、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过程的有关概念。
37.国家的基本特征。
38.国家的权利要素。
39.马汉“海权论”与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
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40.地理物象。
41.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规律。
42.行为矩阵模型。
成绩:期终考试80%,平时作业20%闭卷考试题型:一、填空题10分(10空)二、单项选择题10分(10题)三、是非题10分(10题)四、名词解释题20分(5题)五、简答题24分(4题)六、分析题26分(2题)2011年5月。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学科特点2. 西方著名人文地理学者主要观点、发展新趋向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社会贡献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 文化区的类型2. 文化扩散的类型,能举例说明3.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 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及其观点5.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转变模式、人口容量、适度人口、性别比、人种、民族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3.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规律4. 世界4大种族的生物学特征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1. 书本列举的几种农业起源理论的名称,了解主要作物和动物可能的起源地区2. 现代农业的特征及类型3.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1. 了解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2. 了解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3.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4.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1. 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进程2. 中国城市化特征3. 城市区位因素4.书本提及的3类城市地域结构模型5.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1. 了解汉语的七大方言及大致分布2. 了解语言扩散产生的几种结果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1. 了解书本提及的几种民族宗教2. 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3.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4. 宗教的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第十章旅游地理1. 旅游者、客源地、目的地、旅游业、旅游系统2.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3. 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4.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 政治空间结构、政治实力结构、政治扩散、政治整合2. 国家的基本特性3. 国家权利要素、国家实力分析。
4. 教材提及的几种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学说的主要观点第十三章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1. 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资源、环境与社会问题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 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第⼀章绪论1、⼈⽂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
⼈⽂地理学是以⼈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门学科。
⼜称⼈⽣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学科之⼀,“⼈⽂”⼆字与⾃然地理学的“⾃然”⼆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化现象,也有⼀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化现象。
⼈⽂地理学⼀般有⼴义与狭义之分,⼴义的⼈⽂地理学包括社会⽂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地理学则指社会⽂化地理学。
⼈⽂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
⼈⽂地理学同经济学、⼈⼝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态学、区域科学、⾏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危机、⾃然灾害、环境污染和⽣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
⼈⽂地理学的分⽀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地理学对于⼈⼝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地理对于语⾔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种地理学对于⼈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类的作⽤(尤其是⼈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益显著,使得地理学⼈⽂化的趋势加强。
⼈⽂地理学地位的提⾼,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个新的阶段。
2.⼈⽂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学是关于⼈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学的内涵是:⼈⽂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以地球表⾯⼈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地理学⼀般有⼴义与狭义之分,⼴义的⼈⽂地理学包括社会⽂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地理学则指社会⽂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最终版思考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最终版思考题及答案经济地理分支的思考题:思考题:1.根据核心边缘理论,论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2.探讨如何改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A.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区域经济核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功能性相互依赖以及集聚效应,即使一个国家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强劲,相对和绝对的贫困仍然会长期存在。
初始条件是区域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短缺的资源、被忽略的历史、投资的缺乏以及集聚的低技能员工等因素足以解释特定地区的落后的经济状况。
以核心边缘理论来看待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则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自实行改革开放策略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B.想要改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关键在于:1)政府干预通过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稳定并重组区域经济,增强整体竞争力,通过承担基础设施投资、为私人投资提供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来缩小核心—边缘的差距。
《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
《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第一篇:《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一、单选题1、地理学代表人物。
2、扩散类型的应用。
3、种族分布。
4、古文明分布(文化特殊性)。
二、多选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2、近代德国地理学流派的主要地理学家。
3、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4、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哲学方法论。
三、填空1、民族具有的共同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2、民俗的特性。
(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相对稳定性、传统与变异性)四、名词解释1、文化2、形式文化区3、适度人口(要先解释人口容量的概念)五、判断题(主要以各个地理流派、地理学家经典理论论述为重点)六、简述题1、中国人文地理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2、在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提出过哪些主要理论。
(人地关系论的七个学说)3、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以课件上的内容为主)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5、世界人口分布的一半特征。
(10点)6、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七、论述题1、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论述尼罗河古文明形成的优越条件。
2、人地关系论的基本思想,举例说明人地关系。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的原因。
(自然、经济、政治三方面)5、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重大意义。
(6点)6、民工流的成因、特点及利弊。
7、从狩猎到农耕的变化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伟大创新。
(7点)八、读图题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示意图,分析其特点与原因。
(分5阶段)2、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放缓图,分析原因。
(6个)3、建国后中国人口变化图。
(分6个阶段,分析其原因及特征)第二篇:《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全)109012009006第一章绪论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现代地理学1、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2、三个不同的阶段:1)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2)近代地理学,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现代地理学,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人文地理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阐述人地关系的内涵?2、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是什么?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总体特征有哪些?4、通过查阅资料,论述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简述文化区的分类及各自的概念和特点。
2、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3、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各自的主要观点。
4、文化景观的概念。
5、挑战与应战学说的主要观点。
6、德国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解释人地关系模式图式。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如果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2、阐述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思考题:1、农业革命后人口发展特点。
2、工业革命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特征及原因。
3、简述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及其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转变的特点。
5、简述建国后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分析其特点。
6、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7、分析人口增长的人口构成影响及其原因。
8、简述适度人口数量和适度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9、论述:你认为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是否应该控制?为什么?如果要控制的话,可有什么措施。
问答题:1、人口密度空间表达的方法。
2、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3、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
4、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5、人类迁移及分类。
6、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7、国内人口迁移形式。
8、拉文斯坦人口迁移规律理论的概要。
9、人口迁移主要理论(推-拉说、期望收入、迁移距离理论)。
论述:1、论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2、论农民工逃离和返回北上广深。
问答:1、人种及与环境关系。
2、地理人种的概念及分类。
3、民族及形成、民族特征,民族与种族。
4、以中国为例,分析种族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
6、简述民族迁移的影响因素。
人文地理复习思考题 张敏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人文地理学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1)阐述空间概念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发展:①偏向形态学和几何学的空间结构概念。
空间结构常被解释成数学空间中的抽象序列。
②反结构概念,趋于独特空间现象和过程研究。
③极端的空间概念趋于缓和与互相渗透。
(2)辨析空间和地方的含义:见下。
(3)结合实际,简述区位分析的要素:①运动:区域间要素流动和相互作用的模式;②路径:要素运动的路径或运动网络模式;③节点:网络节点空间布局模式;④节点层次:节点的等级结构模式;⑤域面:结点和网络所形成的地面空间组织模式,如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和程度;⑥空间扩散模式,反映人类占据地表模式的时空变化过程.(4)阐述距离概念的发展演变。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在以空间为核心的人文地理学领域内,距离作为空间构成部分,曾经是研究的重要内容直线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社会距离(5)阐述区域的类型:①形式区:以某种区别性特征的存在或缺失为基础进行界定的区域。
②功能区(functional region)又称为节点区,由功能中心和外围地带构成,并且在功能辐射或联系强度上具有明显距离递减规律,有清晰的边界。
市场区、经济区、行政区都属于功能区。
(6)分析信息时代到来所出现新型时空关系:信息网络时代,颠覆了传统的空间相互作用法则,同一网络内各点间的距离被消除,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受传统的距离因素影响,而取决于对网络的可接入性。
(7)简述影响可达性的主要因素可达性:是指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容易程度,是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前提条件,也是空间联系网络形成的基础①要考察某一地点在研究区域的区位,区位的差异对可达性影响很大;②交通运输系统的形式、结构、质量对可达性影响也很大。
(8)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述扩散类型。
①迁移扩散:又称重新区位扩散,是指事物或特质随着接受者或承载者的位移而产生的扩散。
E.g. 移民过程中,语言、宗教、习俗随人口一同扩散到其他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6、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
8、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9、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5、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6、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7、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8、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9、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0、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11、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3、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4、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6、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7、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8、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9、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10、论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12、种族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13、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
14、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15、民族与国家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
16、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17、为什么东方人爱吃猪肉而西方人爱吃牛肉?
18、名词解释:入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简答农业起源的理论。
2、论述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
3、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4、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5、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分布。
6、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 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2、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论述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带的特点。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5、论述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6、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7、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
1、城市的概念?
2、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3、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那些?
4、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5、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6、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7、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
8、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9、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第8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语言的本质特征有哪些?
2、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3、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6、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2、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3、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4、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6、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第10章旅游地理
1、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
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
5、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6、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那几种?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
7、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
8、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9、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政治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
2、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
3、国家政治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
4、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6、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
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3、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问题。
5、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第13章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
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6、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7、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