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之我见

──对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几点思考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积极探索,卓有成效。就拿语文课堂来说,语文本身是一种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为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了更符合语文特点的课堂教学新理念,语文课堂呈现出富有特色的多向而互动的精彩景象,成了儿童开放、丰富的学习世界。广大的语文教师也倍受鼓舞,积极投身到课改的天地中,为课改奉献出自己的智慧。

欣喜之余,静坐反思,面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怎样汲取其中的营养来提高自己?思考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一、“我们要拿来”

鲁迅先生在他的《拿来主义》一文中早就肯定了“我们要拿来”!的确,对于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广大教师来说,我们应当“拿来”。

过去,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现在,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宝贵的教学经验就不可避免地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大范围内推广着,广大教师就应当自然而然地“拿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不走弯路,不牺牲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

“拿来”是必要的,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有些教师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只顾着拿来,认为一切皆可“拿来”,凡“拿来”的都是好的,都是能用的;在“拿来”中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形、变味,从而走进了“拿来”的误区。

1.把“自主”变成“自流”

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嘴讨论、多动手操作。于是,教师一改过去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的做法,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

怎么读),学习伙伴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等等,完全让学生自我表演,教师本人则成了闲人,只在教室里闲庭信步,以超然的姿态对待学生,顶多也只是当学生有求时才张开尊口,指点迷津。这样,学生在迷迷糊糊中完成了一堂课。这样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并没有实现自己的自主。被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外表所迷惑,以为是个“好东西”,能为我所用,实际上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

2.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要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与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3.探究的“泛化”与“神话”

关于探究的“泛化”,请看下面的案例:

师:小朋友,“草”字怎样记啊?

生:“草”,上面草字头,下面是“早”字,合起来是“草”字。

师: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草”,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个“日”,下面是“十”字,合起来是“草”字。

师:很好,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草”,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放个早,合起来是“草”字。

师:很好,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草”,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中间放个日字,下面放个十字,合起来是“草”字。

师:很好,还有其它方法吗?

······

学生越学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样的探究有价值吗?这是探究性学习吗?同样,探究的“神话”则是把探究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一定要按科学的程序去探究基础教育的知识,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操作欲望的丧失。虽然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须探究的偏要去探究,这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还有一些现象也不容忽视,有些语文课从头至尾教师的所有问题学生都回答得完美无缺,毫无生成的闪光点;课堂上学生不时穿插才艺表演,吹拉弹唱齐上阵,表演精彩到位,恍惚之间,俨然已忘记这是一节语文课。

另外,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对话(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问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

再如,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给予夸大性的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味的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教学固然讲求艺术,但素质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时“鼓励”出来的。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鲁迅先生在他的《拿来主义》一文中早就告诉我们如何对待“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并总结性地说了一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些,冷静的我们都懂,关键是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拿来”的是使用、存放还是毁灭。

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这决定了小学教师师德的特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