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各级政府相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这一目标充分体现党中央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评价我市农民收入水平,找出与全省及邻近市的差距,探索实现我市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现利用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及相关数据对我市农民收入情况进行分析。
一、我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特点
2008年,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冲击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30元,增加350元,增长7.0%,增幅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收入结构呈现农业收入增长缓慢,非农收入增长较快的特点,向更具有可持续性的非农收入为主的方向发展。
(一)家庭经营第一产业增收困难,是收入增长放缓的主因。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是我市农民的基础产业。2008年,我市连续遭受多个自然灾害的影响,罕见的持续低温,多个强热带风暴带来的大风和强降水,农村居民种植业和渔业受到较大影响,加上
大综作物糖蔗连续两年大幅跌价等影响,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2330元,增长2.6%,增幅较上年下降5.0个百分点,种植业、牧业增幅回落,渔业、林业减收,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放缓。
1、种植业收入略增:农村居民来自种植业的人均纯收入1843元,增长2.6%,占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的79.1%。蔬菜、水果、糖蔗是我市农村居民种植业的三大主要收入来源,从产品的出售情况看,人均出售蔬菜424公斤,减少14.3%,出售收入738元,增长8.0%,菜价的大幅上涨不但弥补了减产带来的损失,还比上年出售收入人均增加55元。人均出售水果277公斤,增长0.2%,出售收入435元,增长0.8%,水果的收益基本与上年持平。人均出售糖蔗2192公斤,增长2.9%,出售收入521元,减少7.6%。糖蔗是2008年少有的跌价农产品之一,价格受国际、国内糖价联动影响,不但延续上年榨季的跌势,而且降幅加大,致使农民人均出售糖蔗收入比上年减少43元,减少7.6%。受糖蔗的持续跌价影响,2008年种植业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3.1%,较上年下降17.2个百分点。
2、牧业收入增幅收窄:农村居民从牧业中得到的人均纯收入264元,占第一产业纯收入的11.3%。虽然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肉猪外调受挫,猪肉价格呈现逐季回落态势,但由于母猪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助推以及两年来价格上涨的累积效
应,产品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牧业纯收入在上年增长17.1%的强势下,回落7.3个百分点,仍有9.8%的增长。
3、渔业减产减收:农村居民从渔业中得到的人均纯收入208元,减少3.6%,占第一产业纯收入的8.9%。渔业作为我市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2008年年初,由于遭受持续冷冻天气影响,许多养殖的鱼虾被冻死,致使我市农村居民渔业减收。
4、林业收入因危机转跌:农村居民从林业中得到的纯收入较少,人均只有16元,占第一产业纯收入的0.7%。近年来,随着我市林地流转步伐的加快以及木材收购价格持续看好,农民林业收入不断增加。但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林木需求锐减,价格大挫,农民出售林业产品大减,人均林业纯收入比上年减少19.4%。
(二)工资性收入是推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46元,比上年增加268元、增长11.3%,增幅较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纯收入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增加额是来自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6.6%,贡献率较上年提高28.8个百分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已经连续4年增幅高于家庭经营纯收入。2008年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总额的49.6%,首度超越家庭经营纯收入,形成了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发展方向。工资性收
入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随着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明显的收入差距也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在2008年的工资性收入中,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占72.4%,人均达1917元,增长13.1%,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是拉动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持续增长,但规模总量小,经济效益不明显。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2588元,其中二、三产业纯收入人均258元,增长7.1%,增幅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0.0%。家庭经营二、三产业虽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但由于农民缺乏营运资金,经营范围多以单家独户的个体运输、批零、餐饮为主,规模总量小,对纯收入的贡献率仅是4.9%。
(四)非生产性纯收入疲弱,主要靠政策性收益拉动。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非生产性纯收入(包括财产性纯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97元,增长7.8%,其中,人均财产性纯收入31元,增长0.5%;人均转移性纯收入66元,增长11.7%。由于我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缓慢,农村集体经济极其薄弱,房屋出租、集体分红和土地征用补偿等财产性收入极少,财产性纯收入主要来源于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和其他收益,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
明显。转移性纯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性收入的拉动。近年来,中央和省、市相继出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和农机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政策性收入明显增加。2008年,非生产性纯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是2.0%。
二、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在全省的排位及与全省和茂名市比较分析
(一)在全省的排位。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30元,比上年增加350元,增长7.0%;全省人均是6400元,增加776元,增长13.8%。在全省除深圳和珠海市外的19个地级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我市排第十位,增长速度排第十四位。与同属粤西地区的阳江、茂名两市相比,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阳江高178元,比茂名低75元;增长速度比阳江高0.5个百分点,与茂名市持平。
(二)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较。2008年,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增长13.8%相比,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落后1070元、增幅落后6.8个百分点。其中,我市人均工资性收入落后1039元,增幅落后3.8个百分点;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落后210元,增幅落后10.7个百分点;人均非生产性纯收入落后617元,增幅落后14.6个百分点;只有人均家庭经营一产业纯收入比全省高796元,增幅却落后3.8个百分点。换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