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二)[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0分钟)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2.如图5-12-1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5-12-1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3.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C.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D.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1.3%4.图5-12-2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5-12-2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过程的顺序依次为a→c→d→b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营养级中,a所处级别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5.图5-12-3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5-12-3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6.如图5-12-4所示,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202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5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练习

202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5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练习

第15练生态系统和环境爱护一、选择题(每题6分)1.(2024吉林长春一模,34)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行,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2.(2024北京顺义二模,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 )A.绿藻、水草汲取的光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养分级C.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和捕食D.鲫鱼位于最高养分级,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多3.(2024河南八市学评一,6)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B.能量流淌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物质循环,二者同时进行C.若图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则X4>X3>X2>X1D.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①之间数量的变更呈正反馈调整4.(2024重庆巴蜀中学适应性月考,6)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养分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每一个阶梯代表的含义是相应的养分级同化的能量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C.图中一般不会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包括分解者D.图中能体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淌的特点5.(2024河南南阳一中九模,5)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B.温室效应主要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C.增加图中各养分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D.④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6.(2024宁夏银川一中二模,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C.信息的传递能够调整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这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7.(2024甘肃二诊,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的传递B.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自我循环,能量需系统外供应C.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D.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爱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8.(2024河北衡水中学十七模,6)目前南方地区普遍釆用在荔枝园内养鸡的生产模式,总收益约是一般荔枝园的2倍。

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三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

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三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

专题强化练(十三) 生态系统及环境爱护一、选择题1.(2024·深圳专题检测)草原上,牧草的地下根(a)不行食。

在地上,羊摄食部分茎、叶(b),未被食用部分落入地表(c)。

在羊摄食的能量(b)中,部分以粪便(排遗量,d)形式排出,部分以有机氮如尿素、尿酸(排泄量e,羊代谢产生)等形式排出,还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f)。

若a~f表示一年中的能量增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年内,牧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b+cB.牧草的能量传向羊时,传递率小于(b-d)(a+b+c)C.一年内,羊从牧草中获得的能量为b-dD.一年内,牧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c+d+e解析:一年内,牧草的净光合量,也就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b+c,A正确;牧草的同化量为牧草的真正光合量,这个值大于净光合量(a+b+c),一年内,羊从牧草中获得的能量为摄入量-排遗量(粪便量)=b-d,因此,牧草与羊之间能量的传递率小于(b-d)(a+b+c),B、C正确;排泄量(e)是羊代谢产生的,是以有机氮(尿素、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e属于羊同化量中的一部分,是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是牧草未被食用部分落入地表的能量,最终被分解者利用,d是羊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牧草同化量的一部分,最终也被分解者利用,因此牧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c+d,D错误。

答案:D2.(2024·南山区专题检测)厨余垃圾易腐败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干脆进入到人类食物链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可将厨余垃圾投放至易腐垃圾减量机,经破袋、粉碎、脱水、固液分别、固体搅拌、烘干等一系列智能化处理,变废为宝,转化成有机肥,通过深埋或兑水运用,供居民用来浇花、种树、肥田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厨余垃圾加工成的有机肥,实现了对废弃物中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B.将有机肥施加到农田中,会变更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C.厨余垃圾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有机肥通过深埋或兑水运用是为了防止造成烧苗解析: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有机肥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物的种类,微生物能分解有机肥中的有机物为自身供应养分和能量,所以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会增加,B正确;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一系列智能化处理,变废为宝,转化成有机肥,处理后能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正确;有机肥通过深埋或兑水运用,是为了防止根细胞外界溶液浓度过高,造成根细胞大量失水,即“烧苗”现象,D正确。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整合训练(十四)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整合训练(十四)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整合训练(十四)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全员必做题1.[2022·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和五华县高三一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

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放养的植食性鱼类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2.[2022·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C.“毋覆巢,毋杀胎夭飞鸟,毋麝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3.[2022·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期末调研]生态农庄是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兴农业模式,如图是某农庄生态系统结构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农庄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和饲料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该生态农庄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据图分析,蚯蚓从粪便中获得的能量属于鸡和牛的同化量4.[2022·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模拟](不定项选择)净初级生产量(NP)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GP)和生产者呼吸消耗有机物量(R)的差值。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训练(生态部分)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训练(生态部分)

二轮复习专项(02)种群、群落、生态系统1.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 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第 1-10 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B .第 1-20 年内,物种 b 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C .第 1-5 年内,物种 a 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 .第 10-15 年内,物种 a 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2.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绿色的一种生态现象。

某大型水库近年来常常爆发大规模水华,为探究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调查并分析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部分环境因素,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从营养结构角度分析,人工大量捕捞银鱼更容易导致水华的爆发B .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图中的“抑制”是通过捕食关系来实现的C .水华发生时,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夜间呼吸作用增强,消耗 了大量溶氧D .水华发生时,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水体生物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 殖,进一步消耗了溶氧3.光裸的岩石上生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棵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裸的岩石上生长出森林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

灌木阶段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增强,使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2)森林中的植物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的意义是 。

研究人员对灌木阶段A 、B 、C 三种不同植 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不能判 断出在灌木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 。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大题细练“4+2” 第3练 生态系统

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大题细练“4+2” 第3练 生态系统

第3练生态系统1.(2019·厦门质检)二十世纪末,因城市化加快、生活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厦门五缘湾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体中无机氮、磷酸盐的含量和底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升高。

对此,某研究小组采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探索性治理。

回答下列问题:(1)水体中无机氮、磷酸盐等含量高,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鱼类大量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一旦遭到破坏,便难以恢复。

研究人员尝试将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注入底泥中,以清除底泥中的有机物。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这些微生物属于________。

(3)为了净化水质,研究人员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多个人工浮床上,并将其分散在水域中。

选取的水生植物应具备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随着湿地生态系统的不断修复,五缘湾底栖动物、水禽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提升,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这些生物加快了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缘湾湿地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提分训练(真题集)1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提分训练(真题集)1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一、选择题1.(2013•四川高考•T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1)信息传递的范围:个体、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等。

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同,作用不同。

(2)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不能人为改变。

(3)明确精耕稻田有人的作用,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

A项,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正确;B项,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向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故错误;C项,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有差异,故正确;D项,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短期内使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故正确。

2.(2013•广东高考•T5)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物链越长,消耗的能量越多。

(2)捕食者数量增多,被捕食者数量先减少后增多,最后趋于稳定。

【解析】选A。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生态系统的功能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生态系统的功能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生态系统的功能1.(2023秋·全国·高二课堂例题)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生长缓慢的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B.输入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太阳能,不能被生物循环利用C.如果北极冻原生态系统遭受铅污染,则地衣中铅的浓度最高D.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答案】B【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2、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弱。

【详解】A、北极冻原生态系统虽然动植物种类稀少,但其中的生物群落也存在垂直结构,A错误;B、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不能被生物循环利用,B正确;C、如果北极冻原生态系统遭受铅污染,铅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和浓缩,在营养级高的生物体内浓度高,C 错误;D、北极冻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而且环境恶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D错误。

故选B。

2.(2023秋·全国·高二课堂例题)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2019 年全国造林 1.06 亿亩(1 亩≈666.7 m2),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并实现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 3 个监测期的“双缩减”。

下列有关沙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恢复沙化土地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重塑其负反馈调节B.沙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低C.要恢复沙化土地的稳定性,需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D.植树造林时最好种植多种树种,且要能适应当地环境【答案】A【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的种类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专题复习练习1.(2018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等生产者为食的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上是呼吸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详解】A、当鲫鱼以藻类为食时,是初级消费者,当鲫鱼以水蚤为食时,是次级消费者,A项正确;B、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获得的能量少于鲢鱼,所以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项正确;C、通气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项正确;D、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第一营养级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第三营养级的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项错误。

2.(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人教2023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提分专练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附解析)

【人教2023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提分专练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附解析)

提分专练(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分关键点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怎样在生态系统中进行的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1. [2022·包头]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

下列关于“桑基鱼塘”说法错误的是( )A. 桑树可为蚕提供物质和能量B. 蚕沙(蚕粪)可为鱼提供物质和能量C. 桑树获得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鱼塘泥D. 该生产方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有效利用2. [2022·达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句歌词优美的旋律让人们对美丽的大草原十分向往。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TF1-1A. 图甲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乙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B. 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甲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C.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乙中②过程开始的D. 物质和能量在图乙中的A、B、C之间循环流动3. 最近几年,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

如图TF1-2是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TF1-2(1)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2)图中的①是指,图中的②是指。

(3)参与过程⑤的主要生物种类有,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4. 如图TF1-3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示意图。

图中甲代表某种物质,A、B表示生物种类,①②③表示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和“”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TF1-3(1)动物能通过[①]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甲,供生物A重新利用。

由此得出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特点是。

(2)如果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生物A体内的能量有三个方面的去向:一是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二是通过流入动物体内;三是流向。

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及答案

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及答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选择题1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

下列四项趋势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的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D.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水分3自然界中的任何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态,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种类和数量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反复进行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O2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6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

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B.提高氮元素的供应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欧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7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与另一个群落共存的过程B.在废弃的农田上先发生初生演替,再进行次生演替.在废弃的农田上只能进行次生演替D.从裸岩上演替出森林后,群落中就找不到地衣、苔藓了8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三(四)生态类(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三(四)生态类(含解析)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四、生态类1.草原生态系统是很多生物生活的家园,有田鼠、兔子、羊、鸟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

为了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取样时要注意________;若标记的田鼠有一部分被天敌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

田鼠和兔子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能量传递效率比较低,是因为大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其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生物第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该外来生物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3)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体现了________信息的作用。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1中麻雀与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草的多样性会________。

鹰和野兔虽为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用字母做答),表示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是________(用字母做答),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做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专题训练————————————————————————————————作者: ————————————————————————————————日期:ﻩ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专题训练班级:姓名:1、(16分)如下所示的甲图是关于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乙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两类动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甲图中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属于。

(2)由甲图甲中该食物网可推出,淡水湖泊群落空间结构在方向存在明显分层,该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3)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水华现象是由于浮游藻类的大于的结果。

(4)乙图中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的 (填字母)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用序号表示)。

(5)气温逐渐降低时,若乙图中的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_____ 。

植物的“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

肉食动物(如狼)的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含量有关。

⑴消费者和分解者(2)垂直 (1分) 丰富度(1分)(3)出生率(1分)死亡率(1分)(4)A ⑥/②;(5)升高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无机盐(Na +Cl—)、蛋白质28.(10分)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甲图中群落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丁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

据图回答:(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若甲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____。

(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其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单选)。

A.X、Y、Z分别代表甲图中的A、B、C且构成一条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较高,约为24.3%C.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104KJD.由于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会变化(5)丙图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____关系,使其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丁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_ ___。

28、(10分,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1)分解者的氧化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③④⑦(2)非生物的物质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3)Pg-Pn群落中各生物成分的呼吸量(或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量)(4) C(5)能量流动(6)对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的利用效率27.(14分)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

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同化的能量d= 。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 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图中还应补充的成分是 ,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 。

(4)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其他第二营养级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生物,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5)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27.(14分)(除注明外,余2分)ﻩ(1)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g+b+j(2)c a×106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4)直接使用(1分)(5)次生演替 抵抗力(1分)27.(16分)2010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市举行, “节能减排”和“森林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碳在A→B 和B →C 过程中分别以 、 形式流动。

(2)根据右图请提出一项实现“低碳”、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E 代表 。

图中参与组成生物群落的是 (填字母)(4)请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若生产者固定了1000KJ 的能量,则图中最高营养级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 KJ 。

(5)“周一请吃素”,这是坎昆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符合能量流动的 特点。

(6)每年的3月12日是全国植树节,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选种的植物必须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28. (16分)图1是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其中的生物主要有荷花(挺水植物)、绿藻(浮游植物)、黑藻(沉水植物)、轮虫等浮游动物以及人工放养的鱼和鸭等。

图2是该系统中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1)被称作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基石”的生物有: ,它们在空间的配置情况体现了群落的结构,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和的共同作用实现的;当过量的污水进入该人工湿地时,该人工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

(2)请在图1中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该人工湿地公园的碳循环图解。

(3)该人工湿地公园的能量来源包括。

若图2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摄人量,那么,D表示。

(4)在夏季,荷花的绽放为传粉类昆虫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8.(16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荷花、绿藻和黑藻等垂直(1分) 微生物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2)如图(3分)(3)太阳能和化学能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7.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

请据图回答:(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___________成分,输入此人工湿地的能量(类型)有____________。

(2)该人工湿地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种垂直结构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生活污水,但对污水排放盆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该人工湿地的建立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答一点) ____________等。

(4)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以下是该人工湿地碳循环未完成图解(部分),请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完成该图解。

(5)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

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上述食物网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下图中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表示某种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l)甲图中A代表,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

(2)甲图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甲图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4)乙图中,在tl~t2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型;已知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根据图乙在答题纸的坐标图上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

28.(1)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有机物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逐级递减的(2)15.6%(3)自动调节(4) 增长型11.(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6分)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M-2-4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图M-2-4(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1分)。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1分)。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的________________,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11.(1)高正反馈(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净化作用(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5)补水和排水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解析:(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图中增补了生态塘和潜流湿地,这是后者所没有的,它们所起的作用是净化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