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102例临床特点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102例临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fdc5b4960590c69ec376dc.png)
的机 会 ,这 也就 相 应地 使 其 和轮 状病 毒 接 触可 能性 增 加 , 以 上各 方 面 的 因素 都 是 使 此 年 龄 阶 段 婴 幼 儿 RV感 染 可 能 性 增 大 的原 因 , 终 导 致其 具 有 较 高 的秋 季 腹泻 的发 病 率1 。 最 3 一
研 究 发 现 , 察 组 中有 4 .2 观 90 %的 患 者发 生 酸 中毒 , 而对 照组
efc ft ru swee c mp rd Re u t o ae i ee tg n e n t r u s i sn in f a tdfee c P> f to e wo go p r o ae . s lsC mp r dd f rn e d ri wogo p , twa osg i c n i rn e f f i f
高 于< 6个 月 及 > 岁 的 患 儿 ,其 所 占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2
8 .7 、56 % 、 .4 , 照 组 中三 个 年 龄 段 的 患 儿 所 占 13 % 1 .9 29 % 对
对 2 3例秋 季 腹泻 患 儿 的临 床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2 观 察其 治 疗 期 间 的一 般情 况 、 床 表 现 , 两 组 的结 果 进行 对 临 对
2 结 果
收集 2 0 0 9年 5月~ 0 1年 1 21 0月来 我 院就 诊 的 2 3例 急 2 性腹 泻 患 儿 , 所有 的研 究 对象 均 进 行 了 大便 常 规 、 便 细 菌 大 培养 及 轮状 病 毒抗原 检 查 , 终 确诊 。根 据检 测的 结果 进 行 最 分组 , 轮状 病 毒抗 原 阳性 者分 为观 察组 , 阴性 者为 对 照组 。 其
a trsis eeite.me ia tf a d i n ie c a e S p cfcme h ns o ed v lp n fte t n rga o wi. dc lsaf n t icd n ec nb Os e i c a im f h e eo me to rame tp o rmst n s i t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1d5a4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0.png)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0-27T07:49:30.790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4期作者:郁西平许超敏陈燕娜李志飞△[导读] 探讨轮状病毒相关性肠炎患儿应用肠炎宁颗粒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郁西平许超敏陈燕娜李志飞△(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浙江,宁波,315000)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相关性肠炎患儿应用肠炎宁颗粒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儿科诊治的89例轮状病毒相关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
对照组患儿常规行轮状病毒性肠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肠炎宁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vs观察组:77.3%vs93.3%,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及血清炎性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TNF(肿瘤坏死因子)相较于治疗前而言均有所降低;治疗后观察组IL-6?TNF平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肠炎宁颗粒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方面,具有缩短病程,降低炎症反应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轮状病毒相关性肠炎肠炎宁颗粒儿童腹泻血清炎性因子Effect of Changyanning ranule on rotavirus diarrhea in children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YU Xiping,XU Chaomin,CHEN Yanna,LI Zhifei,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angyanning granule o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associated enteritis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Methods: From July 2019 to March 2021, 89 children with rotavirus-associated enteritis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5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rotavirus enteriti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oral treatment of Changyanning granule on the basis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trol group vs observation group: 77.3% vs 93.3%,P < 0.05). The diarrhea stop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After treatment, leukocytes,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IL-6 (interleukin-6) and TNF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average levels of IL-6 and TN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re were no side effects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hangyanning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with good safety and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rotavirus-associated enteritis Changyanning granule children diarrhea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小儿腹泻症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轮状病毒( Rotavims,RV)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
参苓白术散治疗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6a5a4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2.png)
参苓白术散治疗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的影响谢秀春,吴夏颖,齐瑞,郭小霞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免疫球蛋白(Ig)、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50例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均持续治疗4~7d 。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IgA 、IgM 、IgG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IL)-6、IL -10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86±0.24)d 、(2.84±0.39)d 、(3.76±0.54)d 、(1.24±0.27)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5±0.22)d 、(3.69±0.51)d 、(4.90±0.61)d 、(1.83±0.33)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gA 、IgM 、IgG 水平分别为(2.03±0.25)g/L 、(1.23±0.22)g/L 、(10.26±1.33)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4±0.20)g/L 、(1.02±0.19)g/L 、(9.15±1.24)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TNF -α、IL -6、IL -10水平分别为(10.14±2.33)pg/mL 、(11.57±2.10)pg/mL 、(41.35±6.29)pg/m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9±2.48)pg/mL 、(15.18±2.52)pg/mL 、(56.83±7.16)pg/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7%、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益生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研究
![益生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6cbb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e.png)
益生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研究【摘要】目的:临床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期间,予以益生菌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探究。
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共计纳入儿科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36例,作为分析对象,将研究患儿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研究组予以益生菌治疗,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每组18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100.00%)比较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33.33%)更高。
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22.22%),研究组治疗安全性更高,临床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期间,以益生菌进行治疗,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腹泻;益生菌;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腹泻症状作为婴幼儿患儿常见病症,此类疾病,多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患有此类病症患儿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如随病症持续发展,则对其生长发育,机体健康影响极为严重[1]。
据研究,临床治疗患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期间,以益生菌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2]。
由此,我院选取儿科诊治腹泻患儿36例,作为分析对象,予以益生菌(双歧杆菌)进行临床治疗,具体内容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诊治36例腹泻患儿,以治疗方案分组,研究组男孩10例,女孩8例,年龄0.5~7岁,均数年龄(3.21±0.45)岁,病程时间选取标准10h~25h,均数病程时间为(17.25±2.12)h,对照组男孩9例,女孩9例,年龄0.5岁~8岁,均数年龄(3.07±0.52)岁,病程时间选取标准9h~24h,均数病程时间为(17.54±2.32)h,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取蒙脱石散(药品名称:蒙脱石散;英文名称:Montmorillonite Powder;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生产单位: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剂量:每次1/3袋-1/2袋,温水冲服,每日三次。
医学论文: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22例临床分析
![医学论文: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22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0b1015fc4ffe473368ab6e.png)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22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9~2011年收治的1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2例rv肠炎患儿经治疗1~2 d后体温下降,3~5 d 腹泻呕吐停止,平均住院6 d;心肌酶谱异常者占25.4%(31/1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占8.2%(10/122),心肌酶及肝酶异常均为一般性,可随病情好转而渐恢复正常。
结论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应用调节肠道菌群和对症处理、防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脏器损害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122 cases with infant rotavirus enteritisxu dongxiu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ruyuan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ruyuan 512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of infant rotavirus enteritis, and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ognition and diagnosis level of infant rotavirus enteritis. methods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22 cases of infants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in pediatricsretrospectively from 2009 to 2011. results in 122 cases of infants with rv enteritis,the temperature dropped after being treated for 1-2 days, diarrhea and vomiting stopped after 3-5 days’ treatment, and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was 6 days;myocardial zymogram of abnormalities accounted for25.4%(31/122), and the patients who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 increased accounted for 8.2% (10/122), myocardial enzymes and liver enzyme abnormalities are common, with the condition improved and gradually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rotavirus acute infantile diarrhea in autumn and winter is still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s, for there is no especially effective treatment at present. we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from regulating intestinal microflora,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v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ple organ damage. [key words] ratavirus enterritis; infant; clinica; analysis轮状病毒(ratavirus,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1],也是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是一种可威胁生命的肠炎病毒,全球每年因rv感染致死的病例超过一百万,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引起腹泻,还可造成多系统损害,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婴幼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危害性极大。
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胃肠安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0a5f5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6.png)
大学生部门年终述职报告年终述职报告尊敬的领导:您好!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大学生部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体部门成员积极参与,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首先,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一、工作目标达成情况本年度,大学生部门共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1. 提升学生组织能力,组织并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各类需求。
在这一目标上,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包括社团招新、讲座、培训等等。
通过统计数据和学生的反馈,我们成功地提升了学生组织能力,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2. 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开设了多个社会实践项目,并通过开展比赛、论坛等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人数及比例有所提高,也促进了学生的个人成长。
3. 完善学生活动考核系统,提高对学生活动的管理水平。
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学生活动考核系统,对于每一个学生活动,都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通过对学生活动的考核,我们提高了对学生活动的管理水平,有效地加强了内部管理。
二、工作成绩评价总体来说,大学生部门在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了学生组织能力。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培训,学生组织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类社团和学生组织的活动参与度较高,面向学生的各类讲座和培训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评。
2. 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项目的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很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后,对于社会问题和实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积极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3. 加强了对学生活动的管理。
制定完善的考核系统后,对于学生活动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考核,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 活动主题设置存在单一化。
培菲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
![培菲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dbca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a.png)
【摘要】目的:探讨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中辅以培菲康治疗的价值。
方法:试验者为2021.01至2022.12在院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将40例接受蒙脱石散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作观察组,患儿数量是40例,治疗方案为联用培菲康与葡萄糖酸锌,比对用药疗效差异。
结果:观察组用药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菌群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培菲康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利于提升用药疗效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善肠道菌群指标的作用,适宜推广。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培菲康;疗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类型,秋冬季属于此疾病高发时间,小儿作为主要患病群体,以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可经粪口传播,其发生与感染轮状病毒有关,一旦发病后未及时治疗,易引发患儿体内发生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情况,甚至于威胁其生命,故而积极提供有效治疗则显得至关重要[1-2]。
本试验以分析将培菲康作为辅助药物对患儿治疗的价值,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对象为2021.01至2022.12就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病例数量共计有80例,分组依据是随机盲选法,对照组:年龄最高和最低在2个月至8岁,均龄4.07±0.58岁;男患儿24例,女患儿16例;病程最高在6d,最低为10h,均值2.07±0.49d;观察组:年龄方面最高为8岁,最低为1岁,年龄均值是4.24±0.62岁;病程方面最低与最高在10h、5d,均值为2.05±0.44d;男女患儿各有20例。
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符合对照研究要求与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2组患儿入院后为其以蒙脱石散对其胃肠黏膜进行保护,经静脉滴注或者口服方式补液;对照组以蒙脱石散(H19980050,浙江海力生制药)药物治疗,以温开水进行冲服,若患儿年龄在1岁以下,每次用药剂量是1g;若患儿年龄在1岁至2岁,每次口服量为2g;若患儿年龄≥2岁,单次口服量是3g;观察组则提供培菲康散(S1*******,上海信谊药厂)和葡萄糖酸锌颗粒(H33022339,浙江杭康药业),其中培菲康用温水冲服,1岁以下患儿单次服用量为0.5g;1-5岁患儿,单次服用量为1g;6岁以上患儿,单次服用量为2g;3次/日。
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
![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9135c41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2.png)
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分别运用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的效果比较。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7月诊治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160例,并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法均分为以下两组,分别为采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的对照组,以及采取布拉酵母菌进行治疗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患儿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布拉酵母菌的效果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更佳,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效果对比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通过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1]。
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其感染的途径是粪口途径。
临床表现为急性的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一般病程为七天左右,会伴有发热、呕吐的症状,腹泻严重的可以导致脱水的症状。
临床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多采用益生菌,其中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等较为常见,但是其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2]。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7月诊治的160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为对象,分别采取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7月诊治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
其中对照组中患儿有男41例、女39例;年龄0.5-7(3.88±1.21)岁。
研究组患儿中男、女则分别有42、38例;年龄0.4-7(3.61±1.03)岁。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8c8b0120f111f18583d05a4c.png)
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能有效杀灭该病毒的有效药物。
轮状病毒在庞大的病毒家族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支系,但它也有兄弟姐妹。资料显示,目前人们将轮状病毒分为两大类十多个组型。每型引发的症状基本相似,只足症状略有轻重之分。
当人体受到轮状病毒侵袭后2~3天,体内即可产生对抗这种病毒的抗体,一般在短时间内,即使是再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也不会发病。但各型之间并无交叉免疫,也就是说,当您受到I型轮状病毒感染后,产生了对I型病毒的抗体,若再受到I型病毒的侵袭可能不会发
及其他矿物质,不但可以补充孩子的营养,还有利于孩子胃肠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理想
的治疗方法。
如果是新生儿得了秋季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或牛初乳,母乳或个初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目前,杀灭轮状病毒尚无特效药物,现在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均对轮状病毒无效。感染轮状病毒后,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尽快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
对于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氢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
4、 本疫苗为自费疫苗,由接种者自愿选择接种。
轮状病毒(rotavirus)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首先在中国报道。
【诊断】
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及粪便电镜检查,或测抗原。婴幼儿发病季节性有重要参考价值。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危害
轮状病毒腹泻发生具有季节性,多发于秋冬季节,潜伏期3天左右。患儿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病程一般可持续3~9天,每天腹泻次数在10余次至数十次不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患儿会出现脱水、肺炎及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肺炎、肠出血、肠套叠或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
仁术脐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观察
![仁术脐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b26bfc7a58da0116c174923.png)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64158·中西医结合·仁术脐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观察余志和1,刘坚初1,吴东亮1,刘磐2(通讯作者),张军2(1.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29;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摘 要:目的观察仁术脐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62例腹泻患儿随机按照单盲法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仁术脐贴。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 4.5±1.2)d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6.0±1.8)d,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仁术脐贴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关键词:仁术脐贴;轮状病毒;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4.1320 引言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属中医泄泻范畴。
该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1-2],尤其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发病率高[3],病原体的变异速度快[4],且西医治疗手段对于感染性腹泻所诱发的消化不良存在远期疗效差和副作用明显的缺陷,使得小儿腹泻西医防治面临巨大挑战。
然而价格低廉标本兼治的小儿腹泻中医药防治将迎来机遇,尤其是中药敷脐疗法,即脐疗。
在此临床背景下,本研究组对消炎止泻方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在此临床背景下,本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将仁术脐贴经验性地应用于186例小儿腹泻的治疗,经病原学检测确诊的16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予以分组进行临床评价,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993208f705cc175427093a.png)
生刺激,出现持续、剧烈的疼痛,影响进食,如未及时治疗,可能会使牙齿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临床上多采用根管治疗来剔除坏死牙髓.减少其对根尖组织的刺激,并通过根管填充来隔绝根尖感染,达到治疗目的①役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高,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说明相较于超量填充,适量填充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
分析原因在于,根管填充是根管治疗的重要步骤.而填充程度会对根管疗效产生显著影响。
适量填充是指将材料布满所有缝隙,且距根尖W1mm,填充后可以隔断患者根尖、牙髓间的通道,减少感染发生。
但在治疗过程中,根管预备过度可能会导致超量填充,导致闭合性较差,细菌容易滋生,且患者的根尖组织液易流向根管,而细菌易被引入其中,从而使感染发生的概率增加。
且超量根管填充会使材料超出牙根尖以上,容易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疼痛、牙龈肿胀等并发症.降低治疗效果。
邓卓峰I疇也在研究中表明,超量填充会降低根尖闭合性,使根尖组织液进入根管,引发感染,继发牙周组织的免疫排斥,降低治愈率。
左丁W等在研究中通过比较适量、欠量及超量填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情况,证明适量填充的疗效比欠量及超量填充更好,且疼痛程度较低。
综上所述,与超量填充相比,适量填充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1]高学军.正畸治疗需要关注的牙体牙體病学基础知识[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6,23(3):167-170.[2]陈凯达,薛明.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诊治策略[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12(4):201-207.⑶钱晓麟.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评价[J].北京医学,2018,40(5):466-467,469.[4]刘鲁慧.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后的临床症状变化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2214-2216.[5]邓卓峰,周峥.根管填充程度对患者疼痛与疗效的影响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8):1348-1349.[6]左丁,齐建华.分析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在牙体牙髓患者无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0):1005-1007.(收稿日期:2019-12-26)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乔娟(武汉市武东医院,湖北武汉430084)【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的临床效果。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https://img.taocdn.com/s3/m/6cbac918f18583d049645993.png)
北方药学 2茵 胶 囊联 合复合 脉冲磁 性治疗 仪佐 治 婴幼儿 轮状病 毒 性 腹 泻
刷 玫(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儿科 黔西南 520) 640
摘要 : 的 : 目 探讨复合乳酸茵胶 囊联 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 治疗婴 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 将诊断为轮状病毒 感染的急性腹泻病患儿 1 0 随机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8 , 6例 0例 对照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给予复合乳酸菌胶 囊治疗 , 治疗 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 用复合脉 冲磁性治疗仪治疗 , 比较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对照组 , 两组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 ) P= 0 。讨论 : 05 复合乳酸菌胶 囊联合复合脉 冲磁性治疗仪 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 泻能缩短
病 程 。 轻 患儿 痛 苦 。 减
关键词 : 复合乳酸菌胶 囊 复合脉冲磁性 治疗仪 轮状病毒性腹泻 婴 幼儿 中图分类号 : 7 21 R 2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2 0 — 0 0 0 1 7 — 3 1 2 1 )5 0 7 — 2
轮状病毒是导致 小儿秋季腹泻 的常见病原 , 主要经粪 一 消失 ; 口 有效 : 治疗 7 时 , 2小 大便 性状及次数 明显好转 , 全身症
无 治疗 7 小 时大便性状 、 2 次数及 全身症状均 传播 , 多发生在 6 2 ~ 4个月婴幼儿 , 临床上 以呕吐 、 腹泻为主要 状 明显改善 ; 效 : 表现 , 病儿多伴有上 呼吸道感染症 状 , 可引起脱水 、 中毒及 无好转 , 至恶化 。 酸 甚 电解质紊乱 , 治疗 不及 时可致死亡 , 目前 尚无特异 治疗方法 , 1 . 计 学方 法 4统 主要采用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l l l 。我院儿科采用复 计数资料采 用 x 检验 ,< . : P 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合乳酸菌胶囊联合 复合脉 冲磁性治疗 仪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 2结 果 性腹泻取得 良好效果 , 现报道如下。 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 于对照组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29 5 8P 00 ) X= . 1 、< . ,治疗组 总有效率也显著高 于对照 4 5 1资料与方法 组,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0 8 、 < . )见表 2 X= . 8 P 00 , 5 5 。 1 一般资料 . 1 表 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 比较( ) 例 将 2 1 年 6月~ 0 2年 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 急性腹泻病 01 21 诊断标准1 经大便检测 轮状病毒 阳性的患儿 1 0例 , 2 - 1 , 6 符合下 列条件 : ①年龄 6 2 ~ 4个月 ; 发病 不超过 7 ② 2小时 ; ③大便次 数增 多( 5次, 呈蛋花样 或水样便 , 或不 伴发热 、 > 日) 伴 呕吐等 症状 ;排 出标准 :重度脱水及酸碱严重失调有周 围循环 障碍 者, 有基 础疾病如重度 营养 不 良、 中度 以上贫血 、 先天性心脏 3讨 论 轮状 病毒是 婴幼 儿秋 季腹 泻 的常见病 原 ,临床症状 较 病、 严重肺炎等 , 大便镜检见大量 白细胞 , 高度过敏体质者。将 重、 泻次数多 , 腹 不仅导致 患儿水 电解 质失衡 , 常诱 发肠道 也 人选病例按就诊时 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与对 照组各 8 , 0例 菌群失调 , 腹泻迁延不愈 。 使 复合乳酸菌胶囊是 由乳酸杆菌 、 两组患儿性别 、 年龄 、 病程 等经统计学处 理 , 差异无统计 学意 义 ( > .5 , 表 ] P 0 )见 0 。 嗜乳酸杆菌 和乳酸链球菌组 成的微生态制 剂 , 进入肠 道后在 表 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 比较( ) 例 整个肠道表面形成 生物屏 障 , 对肠 道致病菌 ( 病毒 ) 拮抗和 有 抑制 作用 , 改善 机体 肠黏膜 的营 养和微循 环 , 维护肠 黏膜 的 结构和功能 的完整性 , 减少 内毒 素的产生 , 增强机体免疫力 , 恢复菌群失调 , 从而起到消 化、 收敛 、 止泻的作用_ 关 元穴属 4 1 。 任脉 , 主治 少腹 疼痛 、 腹泻 、 痢疾 , 阙穴 亦属 任脉 , 神 主治腹 痛、 胀、 腹 腹泻 、 痢疾f, 肠俞 属足太 阳膀胱 经 , 5大 】 主治 腹胀 、 腹 泻 , 门属督 脉 , 治 小腹 冷 痛 、 泻 , 为 中医 治疗 腹 命 主 腹 均 痛、 腹泻 的主要穴位 ; 复合 脉 冲磁性治 疗仪是通 过复合 脉冲 波, 在磁疗 、 热疗 、 炙疗 、 电疗 的作 用下 , 使药贴 的有效成 分 1 . 2治疗 方 法 经皮肤进 入血液 循环 , 达到 内病外 治 的效 果 ; 同时通 过电极 两组 患儿 均给予合理 喂养 、 补液 、 纠正水 电解质 、 酸碱 平 作用 于相 应 穴位 , 行 理 疗 , 到疏 通 经 络 、 脾 益气 、 进 达 健 活 衡紊乱及抗病毒等基础治疗 , 照组 口服复合乳酸菌胶囊 ( 对 聚 血止痛 、 收敛止 泻 、 调节 胃肠运 动 , 高机体 免疫力 的功效 。 提 克 ,江苏美通制药有 限公司 ,.3/ ) 03 g粒 ,用法 :~ 2月 O5 复合乳酸菌胶 囊和复合 脉冲磁性治 疗仪联合使用 , 61 .粒, 即可通过 次 ,2 2 1 ~ 4月 1 次 , 粒, 3次/ 日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乳酸菌 胶囊补 充益生 菌 、 复肠 道菌群 失调 , 恢 又可通 过复合 用复合脉 冲磁性治疗仪治疗 , 其操作为 , 腹泻 中药贴经复合 脉 冲磁性治疗 仪对 中药 有效成分经 皮导入 、 将 同时对穴位进行 脉冲磁性治疗仪输 出 电极贴 于患儿腹部 关元穴或 神阙穴+ 大 理疗 , 到 内病 外治 、 达 收敛 止泻 , 能减 少腹泻次 数 、 改变大便 肠俞 或命 门 , 按规定参数接通 电源治疗 , 次, 2~5 1 日、02 分钟/ 性状 , 有效缩 短腹泻 持续 进 间 , 决 了病儿对传 统 中医针 灸 解 次, 治疗结束后取下 电极 、 药贴保 留 6 时( 小 复合 脉冲磁性治 的恐 惧和 中药汤剂 的 口感 差 、 幼儿 不易接受 的缺点 , 患 婴 使 疗仪 和腹泻 中药贴均 为河 南省 中和信 医用 设备有 限公 司生 儿 和家长容易接受 , 是治 疗婴幼儿 轮状病毒性腹泻 的有 效辅 产, 中药贴 含有 党参 、 白术 、 炒 当归 、 白芍 、 苦参 、 泽泻 、 双花 等 助措施 。 中药提取 的有效成分 ) 。 参考 文献 1 . 3疗效评价标准[ 3 1 [ 胡亚 美, 1 】 江载 芳 , 福 棠. 诸 实用儿科 学( 册 ) . 7版 . 上 [ 第 M] 北 显效 : 治疗 7 小时 , 2 大便性状及次数恢 复正常 , 全身症状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2 87 8 2 人 2 0 :4 ~ 5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该如何诊治?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该如何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3ce5782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6.png)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该如何诊治?Chengdu Women's and Children's Central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91,China.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常急性起病,恶心、呕吐为主要首发症状,伴不同程度发热,随后出现水样便或蛋花水样便腹泻。
轮状病毒肠炎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肌炎、惊厥、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及时正确的认识和诊治轮状病毒肠炎意义重大。
1.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特点轮状病毒是无包膜双链RNA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轮状病毒可通过胃酸屏障进入小肠造成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流行时间为10月~次年2月,夏季的检出率相对较低。
5岁以下儿童对轮状病毒普遍易感,6~24月龄患儿是重症轮状病毒肠炎的高危人群。
6月龄以下婴儿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发病率低且病情轻,2岁以上小儿多数感染过轮状病毒,有保护性抗体,发病率明显降低。
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主要发生在<1岁儿童。
轮状病毒感染后主要损伤小肠绒毛顶端的成熟肠道细胞,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导致分泌性腹泻。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潜伏期为1~3天,常在急性呕吐后出现稀水样便或蛋花水样便腹泻,大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无粘液和腥臭味,病程约3-8天。
轮状病毒肠炎可导致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现休克、死亡,还可继发乳糖酶缺乏,使腹泻时间延长。
轮状病毒进入血液可引起全身感染,并发心肌损害、心肌炎、肝功损害、肺炎、神经系统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早期发现及时诊治可防止并发症及疾病的传播。
轮状病毒可反复感染,但是临床症状可随着感染的次数逐渐减轻。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排病毒时间可能较长。
对于先天性免疫缺陷、器官移植的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会引起危及生命的胃肠炎。
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2db2059d84868762caaed5e5.png)
能形 成病毒血症 , 累及肠 道外多器 官、 系 病 时间 、 脱水 程度相 比较 ,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0 . 0 5 ) 。所有 毒感染 为全 身性感染 , 。研 究发现 , 轮状病 毒性肠炎会使 患儿免疫功能 受到抑制 , 人选患 儿均符合 轮状病毒性 肠炎 的诊 断标 准 , 并征得 患儿 家 统 】 长同意 。患儿排除标准 : 来诊前已经使用中药制剂; 有 重度 营养 患儿免疫 功能抑 制程度 与病 情有关 [ 4 】 。轮状病毒性肠 炎患儿 不 良、 严重呼吸 、 心脏 、 肝、 肾等系统疾患者 ; 合并其 他细菌及病 可引起 中枢 神经 系统 损伤 、 呼吸系统损 害、 心脏 损害 、 消化系统
轮状病 毒性肠炎 是常见 的一种急性肠 道感染性 疾病 , 轮状 治疗 组患儿 中, 显效 3 5例, 有 效 9例 , 无效 4例 , 总有效 率 病 毒为其 常见病原体 , 好发 于 6 ~2 4 个月 婴幼儿 , 主要 流行于 9 1 . 7 %。对照组 患儿 中, 显效 2 6例 , 有效 7例 , 无效 1 5例 , 总有 秋冬 季节 , 故又称 为秋 季腹泻 。轮状 病毒性肠 炎患儿病初 有发 效率 6 8 . 7 %, 组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x : 7 . 9 4 , P< 0 . 0 5 ) 。 2 . 2临床 症 状 消 失 时 间 热, 呕吐 , 然 后出现腹 泻, 患儿常 出现脱水 、 酸 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报告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 般 资 料
例 呕吐 , 对 照组患儿 退热缓解 时间、 呕吐缓解时 间、 腹泻缓 解时 间分 别 为 ( 3 . 3 5 ±1 . 5 5 ) d 、 ( 3 . 9 2 ±1 . 6 5 ) d 、 ( 5 . 6 5 ±1 . 2 5 ) d ; 两 组 患 儿退 热缓解 时 间、 呕 吐缓解 时 间、 腹泻 缓解 时间差 别均 有统
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41例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41例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788724451e79b89690226d9.png)
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41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轮状病毒腹泻患儿8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小儿炎琥宁注射液资料和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月轮状病毒腹泻患儿81例,诊断均符合杨锡强主编的《儿科学》中轮状病毒腹泻的诊断标准:患儿均有大便次数增加,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或伴发热、呕吐、口渴等症状,且均作大便常规检查,镜检多数未检出白细胞、红细胞,部分病例白细胞≤3个/HP,部分病例脂肪球在(+~++)不等,不含黏液,轮状病毒检测呈阳性。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个月13例,12~24个月22例,24~36个月6例;病程:<24小时31例,24~48小时10例;脱水轻度31例,中度10例。
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个月12例,12~24个月23例,24~36个月5例;病程:<24小时32例,24~48小时8例;脱水:轻度30例,中度10例。
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根据脱水情况均给予口服ORS补液或静脉补液治疗;根据血清电解质结果,合理补充相应成分以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在以上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思密达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炎琥宁10mg/kg加入生理盐水(温度36℃)20ml中灌肠,保留时间为1小时以上。
每天2次。
如果在灌肠后很快被排出,可按照上述剂量重新灌肠。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通过的急性腹泻病疗效标准。
①显效:治疗72小时内大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化验常。
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的辅助治疗作用
![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的辅助治疗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b310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f.png)
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的辅助治疗作用摘要目的本文以探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的治疗中临床给予不同药物辅助治疗的效果为目的,并列举患儿各项临床指征作为数据支持。
方法按照对比干预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在2022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患儿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盲选均分为两组,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辅助治疗效果较为突出,本组患儿腹泻、呕吐等多种临床表现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同时肠道菌群分级亦优于对照组,引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显示P值<0.05。
结论罗伊氏乳杆菌辅助治疗方案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上、肠道菌群分级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意义,可在其综合作用下,缩短患儿各临床症状的发作持续时间,进而改善其预后质量,故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纳、参考。
关键词罗伊氏乳杆菌;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辅助治疗;影响价值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因轮状病毒在(十二指肠、空肠近端黏膜)肠道内所引起的一种腹泻反应,发病前会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每天腹泻可高达十余次,重者可增至数倍,先吐后泻、粪便多为水样、黄绿色稀便、无粘液、无脓血等为该病的临床典型特点[1-3]。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对比干预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在2022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患儿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盲选均分为两组,患儿比例38/32(男/女),年龄均值为(1.56±0.66)岁,平均病程时间(4.7±1.5)天,基本资料差异(P>0.05),具备统计分析价值。
参与研究患儿家长均了解研究目的,且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此项研究;重要器官衰竭、严重血液病、恶性肿瘤以及治疗药物过敏者均不在本研究纳入标准中,已排除在外。
1.2方法调整患儿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忌油腻,对轻度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重者给与静脉补液,单存RV感染者实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可结合粪便培养结果,酌情给与敏感性抗生素治疗[4-6]。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c81575d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6.png)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刘素芝;卫炎景【摘要】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 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观察组腹泻改善、体温恢复、脱水纠正、病毒学检测转阴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 d 后观察组血清IL-6、CK-MB、LDH、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钙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婴幼儿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缩短康复进程.【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9(020)004【总页数】3页(P69-70,99)【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醒脾养儿颗粒;葡萄糖酸钙;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疗效【作者】刘素芝;卫炎景【作者单位】郸城县妇幼保健院小儿科,河南郸城 477150;郸城县妇幼保健院小儿科,河南郸城 477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1;R272轮状病毒是导致全球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而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常在感染后1~2 d发病,6个月~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
患儿感染后,小肠上皮细胞会损伤,出现腹泻、发热、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心肌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