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马卫红
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分析

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分析【摘要】金-铜-钴复杂多金属矿的选矿是选矿工作者一直面临的技术难点。
本文主要根据矿石的性质对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金属矿;金-铜-钴;选矿工艺;分析该金属矿矿石中富含丰富的金(Au)、铜(Cu)、钴(Co)、银(Ag)、镍(Ni)等,这类性质的金-铜-钴多金属矿通常都与矿石有密切的共生关系,具有嵌布粒度细和相互包裹程度大等鲜明特点,这些因素都会使金-铜-钴矿物在单体解离上不够充分,使金-铜-钴多金属矿的分选难度加大。
但该矿矿床矿石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如果被合理快速开发利用,将会使该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为了促进该金-铜-钴多金属矿资源实现合理利用,我们对该金-铜-钴多金属矿矿石的选别工艺进行了大量实验和研究,确定了其选矿工艺。
1.原矿性质通过对该矿矿石分析,可以得出主要有价金属化学成分中,金占2.46%,铜占0.01%,铋占0.09%,硫为0.54%,镍为0.21%,银为15.19%,钴为0.06%。
从分析结果可知,该矿中有价值元素种类较多,但原矿中除了含金量为2.46%,含铜量为0.01%,含钴量为0.06%,含硫量为0.54%外,其它伴生元素含量则都比较低。
通过对该矿矿物相的分析可知,组成矿石的矿物多大二十余种。
该矿石中的铜主要以黄铜矿(16.2%)、孔雀石(22.3%)及黝铜矿(41.1%)、蓝铜矿(9.9%)等形式存在;钴主要以菱钴矿家加钴方解石(29.82%)、辉砷钴矿(25.11%)及水钴矿(20.18%)、钴铧(10.62%)、方钴矿(8.76%)、辉铜矿(7.2%)等形式存在;镍矿物主要以红砷镍矿(44.36%)、辉砷镍矿(49.39%)、钴镍矿(5.34%)、硅酸镍(0.91%)形式存在。
非金属矿物除了包括石英、石榴石、透辉石外,还包括、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等。
从工业角度来说,该矿中的银金矿、自然金、自然银及辉银矿等矿物比较具有工业意义,而在金矿物和银矿物中又分别以银金矿和自然金为主。
某难选金矿的选矿试验研究

矿
业
快
报
E R S I OR XP ES NF MAT ON I OF MI I NDUS RY N NG I T
总 第4 1 7 期
2 0 年 7月 第 7期 08
某 难 选金 矿 的选 矿试 验研 究
易正 明
( 建 省 双 旗 山金 矿位 、 细分散、 难处理 矿石 卜m。为 了解决 这 一难 题 , 矿 工作 者 进 行 了 J 选 大量金矿选别新工艺、 新药剂及设备的研究 , 现已取
得 了较 大 的进展 。 云南 某 地金矿 品位 较 高 , 般 6 5 gt属 大 型 一 .0/ ,
断开 发和 利用 , 有限 的矿 物资 源 日益 枯竭 , 易选 矿石
质结构 , 显微鳞片结构, 次生交 代和交代残余结构。 金属矿物主要是星散浸染状 和稀疏浸染状构造 , 偶
见 条带状 构造 ; 脉石 矿 物主要 是块 状构 造 , 少数微 层 状、 细脉 状 和浸染 状 构 造 。黄 铁 矿 和 含 砷 黄铁 矿 是 最 主要 的载 金矿 物 , 分布 于脉石 矿 物 间 , 多 部分 与毒
摘
要: 针对 云 南某金 矿 载金 矿 物 与脉石 矿物 呈 微 细粒 嵌 布 , 选 细磨 中产 生 大量 次 生矿 泥 , 浮
加 之原 矿有 部分 易于泥化 的粘 土矿 物 , 选 别造成 困难 的特 点 。采取 添加 混合 分散 剂 分散 矿 泥 , 给 利
用组 合捕 收 剂的协 同效 应 强化 浮选 过 程 , 经过 一粗 二 扫 二精 的 工 艺流 程 , 得 金 精 矿 品位 9 . 7 取 5 6
sa e c e n n sw s u e tg la i g a s d,whc c iv d g l o c nr t w t od g a e o 5 6 t n e o ey ih a h e e od c n e t e i a g l r d f . 7 / d a r c v r a h 9 g a
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石的选矿工艺技术改造与生产实践

摘 要: 对某复杂多金属矿石的工艺矿物学进行 了研究 , 对原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 , 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工 艺流程 及药 剂制度改造 , 采用优先选铜一 铜浮选尾矿选铅- 再选锌的工艺流程 , 并采用效果较好 的铜捕 收剂 Y K 1 . 1 1和铅抑制剂 Y K 3 - 0 9 , 最 终
获得 了品位 1 6 . 1 6 % 的铜精矿 、 品位 5 5 . 3 9 %的铅锌混合精矿 和品位 4 5 . 5 2 %的锌精 矿 , 铜、 铅、 锌 回收率均有 大幅提 高。该 研究 为 类似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开发与利用提供 了新的思路 。
关键词 : 浮选 ; 优先浮选 ; 技术改造 ; 铜铅锌多金属矿石 ; 工艺流程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mi n e r a l o g y s t u d y f o r a r e f r a c t o r y mu l t i me t a l l i c o r e a n d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l y u s e d p r o c e s s i n g l f o ws h e e t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f l o ws h e e t a n d r e a g e n t s y s t e m w e r e r e n o v a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l y t o s o l v e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A l f o ws h e e t c o n s i s t i n g o f s e l e c t i v e l f o t a t i o n o f c o p p e r a n d S U C C e S S i V e b e n e i f c i a t i o n o f l e a d a n d z i n c f r o m c o p p e r l f o t a t i o n t a i l i n g s . w a s s e l e c t e d,wh i l e r e a g e n t s w i t h e x c e l l e n t p e fo r r ma n c e ,s u c h a s c o p p e r c o l l e c t o r YK1 — 1 1 a n d g a l e n a d e p r e s s a n t YK 3 - 0 9,we r e c h o s e n .A s a r e s u h,a c o p p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 wi t h C u g r a d e o f 1 6 . 1 6 % ,a l e a d - z i n c b u l k c o n c e n t r a t e w i t h a g r a d e o f 5 5 . 3 9 % a n d a z i n c c o n c e n t r a t e w i t h Z n ra g d e o f 4 5 . 5 2 % w e r e p r e p a r e d,wh i l e t h e
云南某难选金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

云南某难选金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
尤腾胜;王书明;王仁东;陈薇
【期刊名称】《金属矿山》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根据云南某地原矿性质复杂的难选金矿石,从重选、重选-浮选联合和粗精矿再磨-浮选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在实验室开路的情况下,粗精矿再磨-浮选为处理该矿石的较佳选别工艺,得到精矿金品位84.76 g/t,金回收率达到46.02%,含银220.0 g/t;相对硫化金的回收率达到100%,粗精矿金品位6.49 g/t,金的总回收率达到87.82%,效果比较好.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尤腾胜;王书明;王仁东;陈薇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加拿大PRA云南派加矿业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
【相关文献】
1.某微细粒难选金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J], 陈慧杰;张莉;蒋升国;王星
2.某微细粒难选金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J], 彭贵熊;李国栋;廖雪珍;陆霖
3.云南某难选金矿石重-浮联合工艺选矿试验研究 [J], 张红国;胡尊彬
4.云南某难选金矿石重—浮联合工艺选矿试验研究 [J], 张红国;胡尊彬
5.某微细粒低品位难选金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J], 刘颖会;李红立;廖璐;訾建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难选铜金矿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

某难选铜金矿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一、前言该矿石矿物种类繁多,嵌布粒度微细,矿物共生关系密切,金矿物多呈包裹体赋存于硫化矿和脉石矿物中,选矿难度大。
该矿采用浮选—重选联合选别工艺,获得了含砷合格的铜金精矿,其铜、金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78.73%和90.67%。
二、矿石性质1\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表1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元素Cu Aug/t Agg/t Fe S Pb Zn含量% 2.20 0.37 18.53 27.52 32.75 0.093 0.70元素Sb As Al2O3 SiO2 CaO MgO含量% 0.011 0.14 6.58 23.64 0.66 1.522.2原矿物相分析表2原矿铜物相分析结果铜物相自由氧化铜结合铜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总铜含铜量% 0.044 0.043 0.041 2.07 2.198占有率% 2.00 1.96 1.87 94.17 100.002.3原矿矿物组成表3 原矿矿物类型和矿物种类矿物类型矿物种类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少量闪锌矿、砷黝铜矿、铜蓝,微量辉铜矿、辉钼矿、方铅矿、毒砂金属氧化物微量磁铁矿、铬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锡石、金红石铜氧化矿物微量孔雀石稀土氧化矿物极微量的磷铝柿矿、独居石、磷钇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其次为绿泥石等。
3主要矿物嵌布粒度原矿中主要矿物的嵌布粒度测定结果见表6,粒度分布特征曲线见图2。
从测定结果来看,本矿石四种主要矿物均具较均匀的嵌布粒度,黄铁矿的嵌布粒度最粗,属于细粒较均匀嵌布类型;黄铜矿的嵌布粒度属于细~微细粒较均匀嵌布类型,75%左右的黄铜矿嵌布粒度小于0.08mm,并主要分布在0.02~0.08mm;砷黝铜矿和闪锌矿的嵌布粒度更细,属于微细粒较均匀嵌布类型,砷黝铜矿嵌布粒度小于0.04mm的占有率为76%左右,闪锌矿嵌布粒度小于0.04mm的占有率为80%左右。
.4矿石中金金是矿石中重要的伴生有用矿物之一。
探讨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

探讨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
赵钥庆
【期刊名称】《冶金与材料》
【年(卷),期】2024(44)2
【摘要】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选矿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保证整个选矿工艺的优化和完善。
在此基础上,还要对选矿设备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使整个选矿工艺得到不断优化,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基于此,文章首先提出了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探讨的意义,其次论述了矿石性质,最后对选矿试验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赵钥庆
【作者单位】山东金都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某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2.某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
3.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石的选矿工艺技术改造与生产实践
4.某难选复杂
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5.四川某铜铅锌复杂难选多金属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刚果(金)某铜钴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2023年 8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11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刚果(金)某铜钴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赵 凯,施 帅,邹晨杰,黄铁胜(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金昌 737100)摘 要:刚果(金)某铜钴多金属矿床铜钴储量大,具有极高的回收价值。
针对该矿山资源,开展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铜和钴主要以硫化矿的形式存在,同时含有少量的氧化矿矿物。
在磨矿细度为-0.106mm含量为80%时,铜和钴的回收率最高,磨矿细度控制在该条件下最有利于浮选。
随着矿样氧化率的提升,铜和钴的回收率明显下降。
当矿样氧化率超过15%时,铜和钴的回收率下降较明显。
在生产中配矿至氧化矿含量为15%以内后再进行矿石选别作业较为适合。
采用“先硫后氧+中矿再磨再选”的工艺流程,所配矿样的铜、钴回收率均较为理想,能够满足冶炼加工工艺要求。
关键词:铜钴矿;选矿;工艺试验中图分类号:TD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6-0111-3Experimental Study on 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Copper Cobalt Mine in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ZHAO Kai, SHI Shuai, ZOU Chen-jie, HUANG Tie-sheng(Jinchuan Group Co., Ltd.,Jinchang 737100,China)Abstract: A copper cobalt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has a large reserve of copper and cobalt, which has extremely high recovery value. A beneficiation process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mine resource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pper and cobalt in the raw ore mainly exist in the form of sulfide ore, while containing a small amount of oxidized mineral. When the grinding fineness is -0.106mm and the content is 80%, the recovery rate of copper and cobalt is the highest, and controlling the grinding fineness under this condition is most conducive to flotation. As the oxidation rate of the ore sample increases, the recovery rates of copper and cobalt significantly decrease. When the oxidation rate of the ore sample exceeds 15%, the recovery rate of copper and cobalt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It is more suitable to mix ore in production until the content of oxidized ore is within 15% before conducting ore sorting operations. The process flow of "sulfur first, oxygen+intermediate ore, grinding and then selection" is adopted, and the copper and cobalt recovery rates of the prepared ore samples are relatively ideal,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melting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Keywords: copper cobalt ore; Mineral processing; Process testing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赵凯,男,生于1990年,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选矿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镍铜钴等有色金属选矿及火法、湿法冶金。
非洲某铜矿石中钴难选因素的矿物学研究报告

非洲某铜矿石中钴难选因素的矿物学研究报告钴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现代化工、航空、军事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之一。
近年来,非洲各个国家陆续发现了大量含有钴的铜矿石资源,但由于钴在铜矿石中难以分离提取,因此钴的开发利用一直需要面临诸多困难。
本文旨在对非洲某铜矿石中钴难选因素进行矿物学研究,探讨其不同矿物对钴的影响,为后续钴的提取和回收提供科学依据。
一、矿物学研究方法通过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分析,分别对样品的矿物组成和矿物性质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不同矿物组成对钴的影响。
二、样品矿物组成本矿床的铜矿石主要包含铜硫化物、铜氧化物和硅酸盐等几种矿物,其中铜硫化物最为丰富,包括黄铜矿、黄铜锌矿、黄铜钴矿等。
铜氧化物和硅酸盐则较少。
三、矿物性质对钴的影响不同矿物对钴的影响程度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矿物中钴的含量不同矿物中钴的含量差异很大。
在本矿床中,黄铜矿、黄铜锌矿、黄铜钴矿中含有较高的钴含量,其中以黄铜钴矿中钴的含量最高,可达0.25%。
2. 矿物的漂浮性铜矿石中的钴难以与铜一起浮选,因此需要对不同矿物的漂浮性进行研究。
在本矿床中,黄铜矿的漂浮性较差,而黄铜锌矿和黄铜钴矿具有较好的漂浮性。
由此推断,通过优化浮选工艺,可增加钴的提取率。
3. 矿物表面的化学性质不同矿物表面的化学性质也会影响钴的提取。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些矿物表面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钴的化合物,从而加速钴的分离提取。
在本矿床中,黄铜钴矿表面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稳定,因此需要优化萃取工艺,增加钴的提取率。
四、总结通过矿物学研究,发现黄铜钴矿中钴的含量最高,但铜矿石中钴的分离提取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不同矿物对钴的影响因素不同。
因此,在钴的提取和回收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矿物的矿物学特性,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案。
同时,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钴的分离和提取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非洲某铜矿石中,经过对矿物组成和矿物性质的研究,得到了以下数据:1. 不同矿物中钴的含量黄铜矿中钴的含量平均为0.07%,黄铜锌矿中钴的含量平均为0.12%,而黄铜钴矿中钴的含量最高,平均可达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9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September2012 第18期总第268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8T o tal N o.268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
马卫红,孟 康,孙敬锋,樊丽丽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摘 要:针对该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探索了浮选、重选等多种选矿工艺均难以达到分选的效果。
试验最终采用预处理(焙烧)——浸出——浮选的联合流程,使多种有价金属得到了较好的综合回收利用。
关键词:多金属矿;焙烧;氨浸;金;铜;钴;额济纳
中图分类号:T D95(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8—0027—02
该金——铜——钴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额济
纳旗,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矿化元素多、矿物成分复
杂、矿石类型多样等特点。
矿石中除Au、Cu、Co外,
还含有Ag、Ni等组分可以综合回收利用,显示出该
矿床矿石具有极好的综合利用价值。
但是该矿石存
在多金属分选的难题,因此该矿带还没有被开发利
用。
目前,国内对此类矿石的研究都还刚刚起步,选
矿理论尚不够完善,所以通过试验能够设计出一个
针对该矿石的低成本、高产出、无危害的工艺技术,
则是对难选冶矿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也可使该矿
床矿石得到合理的快速的开发利用,这将给该地区
和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矿石性质
该金——铜——钴多金属矿矿石矿物成分复
杂,金属矿物主要包括有金、银、铜、钴、镍,非金属矿
物主要有石英、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绿
泥石等。
矿石中有工业意义的Au、A g矿物主要是银
金矿、自然金、自然银、辉银矿,其中金矿物以银金矿
为主,银矿物以自然银为主。
金银矿物的嵌布粒度在
0.001mm~0.1m m之间,铜钴镍矿物的嵌布粒度在
0.4mm~2.15m m之间。
矿石主要有价金属化学成
分分析见表1,矿物物相分析见表2。
表1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Au (g/t)
Ag
(g/t)
Co Ni Cu Bi S
2.4715.200.070.220.020.100.55表2 矿物物相分析结果(%)
铜矿物
类型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铜蓝自然铜
含量42.016.27.122.39.8 1.5 1.1钴矿物
类型方钴矿辉砷钴矿钴镍矿水钴矿 钴 铧 菱钴矿+钴方解石
含量8.7725.10 5.5020.1910.61
29.83
镍矿物
类型红砷镍矿辉砷镍矿钴镍矿硅酸镍
含量44.3549.38 5.350.922 选矿探索试验
2.1 浮选试验
根据矿石有部分被氧化,因此采用浮选硫化物的药剂+浮选氧化物的药剂进行浮选试验,浮选流程见图1。
浮选条件为:-0.074m m含量为90%;浮选硫化物的药剂和浮选氧化物的药剂各100g/t; NaOH用量2000g/t(pH≈9),2#油用量100g/t。
浮选试验结果见表3。
图1 浮选试验流程
表3 浮选硫化物试验结果
药剂种类
精矿结果
乙黄药+
丁胺黑药
丁基黄药+
丁胺黑药
丁基黄药+
苯甲羟肟酸
丁基黄药+
水杨羟肟酸产率(%)12.4011.9011.2013.80
A u品位(g/t)17.1215.8818.7414.45
Au回收率(%)85.9576.5184.9780.73
Cu品位(%)0.0320.0310.0280.035
Cu回收率(%)19.8418.4515.6824.15
Co品位(%)0.1200.0820.0960.078
Co回收率(%)21.2613.9415.3615.38
Ni品位(%)0.310.340.300.26
Ni回收率(%)17.4718.3915.2716.31
由表3可知,虽然金的回收效果挺好,但是其他的金属矿物得不到有效的回收,达不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因此单一的浮选不适合该多金属矿。
2.2 重选试验
依据矿物密度采用重选的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由于所用矿石为多金属矿,所以采用浮选
・
27
・
收稿日期:2012-06-18
作者简介:马卫红(1967-),女,呼和浩特人,选矿工程师,从事选矿及湿法冶金相关工作。
总第268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中选流程。
针对浮选后的尾渣再重选回收尾矿中的残留重矿物,以求获较高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浮选硫化物尾矿再次重选结果(%)
样品名Au(g /t )Ag (g /t )Co Cu Ni 浮选尾矿 1.049.700.0560.0150.23重选尾矿0.558.500.0550.0130.14原矿
2.47
15.20
0.070
0.02
0.22
结果表明,重选法不适合该矿石的选矿。
2.3 直接浸出试验
取碎矿粒度为1m m 的矿样,用不同浓度的氨水堆浸30天,柱直径为15cm,高度为2m ,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5。
图2 堆浸试验流程
表5
堆浸试验结果
元素
C u Co Ni 0.5mol /L 氨水堆浸
尾渣品位(%)
0.0121
0.043
0.132
浸出率(%)
23.725.629.130.2mol/L 氨水堆浸
尾渣品位(%)0.01440.0470.144浸出率(%)
20.3
22.3
25.45
由上表知:直接堆浸法也不适宜于该矿的选矿。
2.4 预处理——浸出试验
经化验发现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若直接浸出要消耗大量的试剂,浸出率低,在工业上不可行。
因此先对矿样进行预处理焙烧,以除去碳酸盐和硫化物,然后进行氨浸试验。
浸出条件为:氨水浓度0.5mol /L ,浸出时间96h 。
试验流程见图3,试验结果见表6。
图3 预处理——浸出试验流程
表6 预处理浸出试验结果元素Cu Co N i 尾渣品位(%)0.00120.00310.0188浸出率(%)
90.11
94.55
90.40
从试验中可以得出,经焙烧后矿样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说明其对该多金属的分选效果好。
3 选矿推荐工艺流程
原矿经破碎磨矿后,进行预处理焙烧,然后进行氨浸,回收其中的Cu 、Co 、Ni,尾渣进行浮选回收其中的Au 、Ag 。
联合流程见图4,流程指标见表7。
图4 预处理——浸出——浮选联合推荐流程
表7 推荐联合流程指标(%)
金精矿Au 回收率:87.59 Ag 回收率:88.13
浸出液Cu 回收率:90.25Co 回收率:94.60Ni 回收率:90.05尾矿
Cu 品位:0.0012Co 品位:0.0030Ni 品位:0.019
4 结束语
该矿石有用矿物成分复杂且其中部分金属矿物被氧化,造成分选困难,本次试验研究探索了单一浮选、重选、堆浸等多种选矿方法都难以达到综合回收所有有用矿物的目的。
从实验可以看出,只有采取预处理——化学浸出的方法,才能综合利用矿石中各种金属矿物。
试验最终采用了焙烧预处理——浸出——浮选的联合推荐流程,Au 、Ag 、Cu 、Co 、Ni 的回收率分别为:87.59%、88.13%、90.25%、94.60%、90.05%,取得了良好的分选回收效果。
由于选矿条件、经费、时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本次试验仅在整体流程上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在一些细节方面仍不够完善,如焙烧过程的影响因素(焙烧时间、添加剂、温度等)、浸出的最佳条件等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静,佘振宝,汲鹏,等.贵金属分析用分离富
集方法进展[J].贵金属.2010,(2).
[2] 陈家模.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M ].贵阳:贵
州科技出版社,2001.[3] 张门岂编.浮选药剂的组合使用[M ].北京:冶金
工业出版社,1994.
[4] 王立刚,张慧,叶岳华,等.刚果(金)某难选铜
钴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2,(3).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