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成都市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利用对策_李晓峰
·!"·#$$#%&’%#!水资源概况成都市地处川西水网区腹部,境内主要河流有()条,总长度约!*$$+,。
成都市河流属长江上游岷江、沱江及青衣江三大水系,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研究表明,本地水资源量为-(%#"亿,(,过境水资源量为!)(%."亿,(,水资源总量为#..%$#亿,(。
人均占有量约为#)$$,(,与四川省人均占有量大致相当,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可见,成都市的水资源并不富裕,属于我国缺水城市之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从!-)"年到#$$$年,成都市总用水量以每年平均约(亿,(的规模递增,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成都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瓶颈”。
成都市水资源具有以下属性:0!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分带性。
由于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全年有"$/2.*/的降水量集中在每年的"2-月份,常常带来洪涝灾害;而需水量最多的*月份,降水量则偏少,仅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因而常常又造成干旱灾害。
从水资源空间分布来看,成都市平原区最为丰富,西部山区次之,东部台地及丘陵地区相对缺乏;0#1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从成都市水资源遥感解释图上可以明显看出,广大平原腹地浅层地下水交替循环积极,补给来源充分,富水性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
东西部丘陵低山广大红层砂泥岩地区,地下水资源相对较少。
西北部中—高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多以泉流出露;0(1水资源总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降水量下降,致使成都市水资源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其主要表现在:岷江上游的来水量呈下降趋势;大部分湖泊面积正在逐年缩小,尤其以白塔湖、宝狮湖的面积减少最多,其面积!---年与修建时相比减少了!3(左右。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止#$$$年,成都市共建各类水利工程($#*-处。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下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在我国,地下水是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工业、农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水源。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 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干涸。
此外,由于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地下水的开采也存在着合理性和利益分配问题。
2. 地下水环境污染我国许多地区的地下水环境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工业废水、农药、化肥、浸渍液等物质的排放,使得地下水污染严重,不仅危害水质,更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3. 地下水监管不力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由于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和保护,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得到允许或很难受到惩罚,从而严重损害了地下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夯实地下水管理制度、优化用水结构、建设水利工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保证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减少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2. 加强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和人类健康的关键。
针对地下水污染,我们应该加强监测、建立污染应急预案、加强责任追究、配合政策调控,以实现地下水环境的全面治理。
3. 完善地下水监管机制为了解决地下水监管不力的问题,政府应该强化地下水的监管和管理,完善地下水管理法规,加强地下水管理机构的建设,完善地下水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交易市场,以实现对地下水资源全面监管和保护。
4. 提高社会公众意识最后,请大家一起行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个人水资源消耗习惯,充分利用可再生水资源,如大量利用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量评估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
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与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
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
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
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
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成都+地下水
成都+地下水冲洪积扇群冲洪积扇群主要分布在平原西测山前地带,自北向南主要由干河子一绵远河扇,石亭江扇、渝江扇、山民江扇、西河扇和南江扇。
各扇地势,均自北西向南东倾斜,联缀成群。
扇前缘,犬牙交错的叠置于晚更新统之上,与河流漫滩,阶地呈渐变关系,扇间位低洼地带。
其中崛江扇规模最大,其范围可由都江堰至郸县犀甫、永定一带。
冰水沉积扇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冰碛—冰水台地冰碛—冰水台地由中、下更新统冰债和冰水堆积组成,断裂环绕于平原周边形成台地,台面由西向东呈缓坡倾斜。
名邓台地平均比降‰,平原内显示三个台坎,比高因地而异。
成都平原四季分野,日照太少、气候保守,降雨丰沛,属于高气压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
平原西北龙门山山前一带,气温较低,降水丰沛,蒸发量稍低,向东及东南存有雨量略减至、气温略低的趋势。
成都平原区气温变化小。
多年平均气温为16.1℃,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于7、8月份。
从多年资料看,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6℃,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4℃。
因此冰冻极为少见,无土壤及地下水冻结现象。
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值相对湿度为82.1%,多年平均值蒸发量为毫米,最低毫米,最高毫米。
夏、秋季降水大大少于蒸发量,冬、春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地域上存有西部山区向龙泉山麓递减的趋势。
成都平原自然资源水资源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2.98亿立方米,其中,当地降水入渗补给12亿立方米;灌溉入渗补给量12.76亿立方米;河道入渗补给量11.72亿立方米;渠系入渗补给量6.40亿立方米。
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年)年降水量.4毫米,可换算为61.9亿立方米/年。
土地资源成都平原共有土地资源公顷,人均地资源占有量约0.公顷/人。
年,成都平原耕地资源总量为公顷,占平原幅员面积的35.90%,占该区域农用地总面积的42.36%,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约为0.公顷。
生物资源成都平原自然环境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
据《成都市志·地理志》统计,成都平原共有脊椎动物种,兽类种,鸟类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29种,估计昆虫总数在一万种以上;各种植物三千多种,其中裸子植物53种,占中国裸子植物总数的27.5%,占全川裸子植物总数的60.2%;被子植物种,占四川的三分之一。
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
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许家菱;严天曈【摘要】地下水污染是我国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以成都平原地区为例,从地理位置介绍了成都平原的地下水资源,介绍了该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现状、造成原因及危害,并据此提出了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措施。
【期刊名称】《四川水泥》【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1页(P95-95)【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污染原因及现状;处理措施【作者】许家菱;严天曈【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10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
我国约有 70%人口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全国95%以上的农村人饮用地下水,全国40%的耕地使用地下水灌溉。
城市的工业、农业和矿业等活动正严重影响着地下水的纯净程度,尤其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地下水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随着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政府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对地下水污染进行调查研究。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界于东经103°00′—104°30′,北纬30°00′—31°34′,面积86402km ,长约200km,均宽42km,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第四系堆积平原。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远远高于四川盆地西部,²因此由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道和渠灌田间)渗入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即地下水资源在整个四川地区分布不均匀,成都平原由于处于高地势区地下水量小于低地势区。
成都平原的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总体水质较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 616.4亿立方米,占全国的7.4%,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战95.3%,在促进牧业、工业、城市发展和人居生活用水等方面发挥了有力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成都平原降水丰沛,河道、渠道分布密集,这些因素使平原地下水有了良好的补给。
地下水资源补给机制研究与利用规划
地下水资源补给机制研究与利用规划地下水是地壳中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其补给机制研究与利用规划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下水补给机制的研究和利用规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下水补给机制的研究地下水补给机制是指地下水如何得到补给的过程。
地下水主要是通过降水补给的,包括降雨、降雪以及降水进入地表后的径流。
而降水经过多个环节后才能补给到地下水中,包括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和入渗等过程。
研究地下水补给机制有助于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为地下水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了解降水补给的时空分布特征。
地下水补给受到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不同地区降水量和分布格局存在差异。
通过对降水数据的分析和模拟,可以获得地下水补给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其次,研究降水的径流补给和入渗补给过程。
降雨过程中,一部分水会形成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一部分水会通过入渗进入地下水层。
研究降水的径流补给和入渗补给过程,可以揭示地下水的补给路径和入渗机制,进而优化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最后,关注地下水补给的多源性。
地下水补给除了来自降水,还包括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补给。
例如,河流渗漏、湖泊渗漏等可通过下渗进入地下水层,而地下水也会通过泉眼、孔洞等方式向地表水体补给。
研究地下水补给的多源性,可以综合考虑各种补给途径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提高地下水利用效益。
二、地下水利用规划了解地下水补给机制后,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利用规划至关重要。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确定地下水开发的合理量。
根据地下水补给和补给机制的研究结果,结合地下水的可再生能力和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定地下水开发的合理量,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质量恶化。
其次,建立科学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体系。
根据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和利用需求,制定地下水开发的空间布局和利用方式。
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水成因机制及水质分析
作 者 简介 :徐 冠 立 ( 9 3 ) 1 8一 ,男 ,浙 江杭 州人 ,硕 士 ,矿 物 学、 岩石 学 、矿床 学 专业
31 9
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水成因机制及水质分析
英 、燧石 、板 岩 、石英 砂 岩等 。 中 、上更 新 统第 四系 粘土层 呈 红色 、褐 黄色 网状 ,并含 铁锰 胶膜 及 豆粒
和含少量钙质结核 ,局部地区粘土层顶部具铁质硬壳。由于堆积物中富集铁 、锰元素 ,致使第四系孔隙 水 的铁 、锰 离子 含量较 高 ,造成 第一 环境 污染 。 平原 区挽 近构 造活 动 明显 ,全 区呈现 五级 台面 :一 级 阶地 、冰水 二级 阶地 I Ⅱ级 台地 。平 原东 西 一 两侧 均呈 阶梯状 上升 的地 貌景 观 ,中部则 迭置埋 藏 阶地 ,反映 出周边 抬升 ,腹部 沉降 的构造 特征 。 成都平原地质构造上处 四川沉降带西侧 ,介于龙门山推覆造山带与龙泉山隆起带之间 ,属川西新华 夏构造体系。区内构造带主要包括龙 门山推覆造山带 、成都凹陷 、 龙泉山隆起褶皱带。主要断裂有邛崃 大邑一彭县断裂 、 蒲江~新津断裂 ( 及其延伸部分 ) ,断裂多为北东~南西走向,断裂间存在一系列箱 状短轴背斜及其问宽缓 向斜 。平原 内岩层产状多为水平或近水平 ,只在背斜核部或构造应力作用较大区 域岩 层倾 角较 大 。
4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平原第四系含水层广布径流条件良好水交替积极一般来说地下水为低矿化水水质类型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为重碳酸钙型或重碳酸钙镁型水图3后者多见于平原下游地段
2 0 年 1 月第 2 卷第 4 08 2 8 期
四川地质学报
V I 8 o D c 0 8 o2 . e ,2 0 . N4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1. 引言1.1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人类生活、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水源之一。
地下水具有贮存量大、稳定性强、水质较好等优点,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下水是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一。
在我国许多地区,地下水是人们饮水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地下水是当地居民唯一的生活水源。
地下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
在农业生产中,地下水用于灌溉农田、供给植物生长,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地下水还是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进行生产,地下水作为稳定的水源之一,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应该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保障地下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和优质水质。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我国地下水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方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在农业方面,地下水被广泛用于灌溉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
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地区,地下水的利用率相对较高。
但是也存在着过度开采的问题,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甚至造成地表塌陷等问题。
在城市供水方面,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城市供水来源之一。
许多大中城市都依靠地下水供水,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饮水需求。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水需求增加,地下水资源面临着逐渐枯竭的风险。
在工业生产方面,地下水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洗涤等工艺。
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补给途径研究
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补给途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平原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补给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下水补给途径的研究现状、地下水循环过程和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途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地下水补给途径的研究现状地下水补给途径的研究是地下水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对地下水补给途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水的成因和分布规律,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关于地下水补给途径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补给和人工补给。
自然补给是指地下水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补给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降雨入渗和河流渗漏。
降雨入渗是指降雨水通过渗透和滞水的方式进入地下水层,成为补给地下水的重要途径。
河流渗漏则是指河流水通过河床和河岸的裂隙和孔隙进入地下水体。
这两种自然补给途径都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起着重要作用。
人工补给则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补给过程。
常见的人工补给途径有人工注入和人工排水。
人工注入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向地下水层注入水源,以补充地下水资源。
这种方式在一些干旱地区和缺水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地下水的水位和质量。
人工排水则是指将地下水抽出,以减轻地下水位过高所导致的地下水涨潮和水灾问题。
这种方式在一些平原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保证了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平衡。
地下水循环过程地下水循环是指地下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它是地下水资源补给途径的基础,并与自然补给和人工补给密切相关。
地下水循环过程包括降水、渗漏、入渗、储存和排泄等环节。
首先,降水是地下水循环的起点。
当降水量大于陆地蒸发和蒸腾的总和时,剩余的水分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入渗进入地下水层。
渗漏是地下水循环的第二个环节,指的是地下水层的上层水体通过渗漏进入下层水体。
入渗是地下水循环的核心环节,即降水水分通过渗透和滞水的方式进入地下水层。
储存是地下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即地下水在地下储层中的积累和储存。
成都平原地区节水灌溉发展问题及推广对策探讨
-106-四川水利2019.No.3成都平原地区节水灌溉发展问题及推广对策探讨张仲驰,蒲颖(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崇州,611230)!摘要】对于缺水的中国来说,节水灌溉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有效技术手段,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但是在成都平原地区,节水灌溉技术并不普及,而成都市不仅属于政策性缺水城市,农业灌溉水的浪费也很严重,所以在成都平原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非常必要。
!关键词】成都平原节水灌溉现状分析推广对策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809(2019)03-0106-031成都平原概况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是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各区县及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区域,介于东经103。
~104°42,,北纬29。
31,~31°50,之间,西北起自灌县附近的神仙桥,东至金堂附近的龙泉山,南至新津县城附近的熊坡山。
南北长110km,东西宽80k叫面积约9000km2,是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成都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600m左右,土壤肥沃。
又有自古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纵横、农业发达、物产富饶、人口稠密,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甘蔗、蚕丝、油菜籽产区,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是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大的现实情况下,原本水资源较充沛的成都,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分配困难的窘境,而在成都平原上,灌溉用水量占比突出,传统漫灌的灌溉手段是农业水浪费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变传统灌溉方式为节水灌溉甚至高效节水灌溉是必要且迫切的。
并且,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和浪潮下,物联网等新兴事物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田间景象,更科学的管理手段会成为主导,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将逐渐成为今后现代化农业产业的技术基础和标配。
2成都平原地区水资源与农业灌溉用水现状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2.98亿53,其中,当地降水入渗补给12亿m3;灌溉入渗补给量12.76亿m3'河道入渗补给量11.72亿m3'渠系入渗补给量6.40亿m3。
成都市中心城区水资源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在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过程中,成都市积极采取措施。1) 大力 开展城市节约用水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2) 要求新建 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 要求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 度到位。
收稿日期: 2012-07-17 作者简介: 贺 薇(1981- ) ,女,在读硕士,工程师
3. 2 优化配置,多渠道保障城市供水
1) 统一规划。制定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进一步查清成都市 水资源现状,在分 析 水 资 源 承 载 能 力 的 基 础 上,做 到 水 资 源 合 理 开发、高效利用、优化 配 置、全 面 节 约、有 效 保 护、综 合 治 理、科 学 管理,促进和保障 城 市 人 口、资 源、环 境 和 经 济 的 协 调 发 展,以 水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搞清楚成都市中 心 城 区 的 水 资 源 现 状,找 出 存 在 的 问 题,采 取有效措施加强 管 理 和 保 护,实 现 水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开 发 和 利 用, 对于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构想 的实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状
1. 1 水资源水环境现状
成都市位于四川 盆 地 西 部,其 中 心 城 区 位 于 成 都 平 原 中 部, 所辖锦江区、成华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高新区。中心城区 有两条河流,它们是锦江、沙河。锦江、沙河构成了一个人工和自 然复合的水环境系统,它们通过地面径流、土壤渗滤、地下水渗入 与地表层、土壤等 自 然 地 理 要 素 发 生 着 密 切 联 系,同 时 又 通 过 污 水处理厂、泵站、城市给排水管网构成城市水环境系统。
关于开展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的建议
关于开展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的建议
傅永胜
【期刊名称】《决策咨询》
【年(卷),期】2006(017)001
【摘要】@@ 一、四川省地下水资源概况rn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进行生产、生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四川是水资源大省,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有长江及其支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渠江、沱江等大小江河千余条.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100立方米,略高于全国人均2325立方米的水平,居全国第10位.【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傅永胜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
【相关文献】
1.成都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J], 傅永胜
2.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高考作文语言应有亮点意识初中英语过程写作的形成性评价探索影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与对策研究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初中体育课教学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对策关于柔力球运动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情景教学研究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与鉴
赏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答辩的方法对初中英语口语竞赛的建议和思考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对策研究刍议农村幼儿教师多途径培训幼儿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初探幼儿教育中的本土化资源利用探析利用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J], 陈保平;
3.举重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J], 闻伟光
4.山东省高校排舞课程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J], 王丹
5.唐山市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J], 黄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
成都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作者:蒋文武来源:《价值工程》2018年第13期摘要:文章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在叠加合成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图的基础上,结合监测点所处的位置,分析各个观测孔水位宏观动态变化特征,将成都平原地下水观测点分为中部地下水浅埋区入渗—蒸发—开采型、中部平原开采型、山前侧向补给入渗—径流型、侧向补给—蒸发型4大地下水动态类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各类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提高了对成都平原地下水资源演化规律的认识,为未来布置观测孔的选址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Based on the ARCGIS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the superposition of dynamic zoning map of groundwater and the location of monitoring poi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cro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observation hole water level by using the method of hydrogeology. The groundwater observation points in Chengdu Plain are divided into middle groundwater shallow groundwater infiltration- evaporation-mining type, the central plains mining type, the piedmont lateral recharge infiltration runofftype, lateral recharge-evaporation type of four groundwater dynamic types, on the basis of which are discussed in various types of groundwater dynamic changes of characteristics,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Chengdu Plain,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location of observation holes.关键词:成都平原;浅层地下水;动态分区Key words: chengdu plain;shallow groundwater;dynamic region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3-0233-050 引言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在降水、地表径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开采活动等人为因素影响下随时间的变化过程[1]。
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关于成都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日益 严 峻 ,被 列 为 缺 水城 市 之 一 ,敲 响 的 问题和 矛盾
了成都因水而困的警钟 .水资源紧缺成
1 时空分 布不均 。夏季 雨量集中 . 治后 的府 南河 水环境。因水污染 .现有
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突出问题。 冬春 雨量稀 少 .平均水量丰沛 .丘陵 山 自来 水三 厂 、 四厂 关 闭 .几 年 之 后 .水 年降水 的7 %基本上集中 二 厂 、 厂 将 因取 用河 水水 源 受 污 染 而 0 五 成都水资源主要 是域外来 水 .域内 区水量缺乏 . 更为严峻的是关 系到成都 生命线 - 月 因缺 少 大 型 蓄水 工 程 . 无 停产 . 地 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构成 。一是外 来 在 每 年 6 8 . 水 。来 自岷江 、沱江和青衣江等河流流 法调节径流蓄丰济枯 .平衡水 量。 经成都 . 年水量 147 8 .亿立方米;二是地
水。年 可开采量 3 .亿 立方米 成 都水 度 受 到 污 染 。部分 河段 受 污 严 重 .水 源 增加到 8 0平方公里 。 1 4 0 资源总量为 3 47 亿 立方米。 0 .2 水质令人堪忧 ,已经影响到成都市生命
3
、
供水水源 紧缺 。 成都供水主水源
l :SX0/ 0 6 J 6 07 X 2
2
、
的水六废水 . 生活污 供水 。不仅地表水受污染 .而且地下水
也难 逃污 染 厄 运 。受 污 范 围 从 城 区 扩 大
表水 。 全市 1 4 . 万平方公里规 划区域内 . 水 . 2 未经处理 . 以有机 物为主的污染水 .
年 均 降 地 表 水 5 .亿 立方 米 ;三 是 地 下 大 量直排江 河 。 58 几乎全市河流都不 同程 到 郊 县 . 污 面 积 已 由六 百 多 平 方 公 里 受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摘要】我国地下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农业、工业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将重点介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保护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如过度开采、污染等。
将提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推广节水技术等。
结论部分将对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未来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保护好这一宝贵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措施、重要性、研究目的、意义、存在问题、思考、未来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地下水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占全国总储水量的60%,是我国主要的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用水源。
在我国的水资源中,地下水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储量,而且具有稳定的水质和较为便利的利用方式。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维持我国水资源的平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活用水来源,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的丰富储量和优质水质上,更体现在它对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作用上。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保障国家食品供应链的稳定。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能够有效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研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的过程中,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了解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掌握我国各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利用状况等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我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现状,揭示当前地下水资源受到的污染和过度开采等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地下水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其可持续利用成为了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包括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等多种类型。
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比如水质相对较好,水温稳定,不容易受到污染和季节变化的影响等。
正因如此,地下水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不少问题。
过度开采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在一些地区,由于对地下水的需求超过了其自然补给能力,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这不仅会影响到未来水资源的供应,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另外,地下水污染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农业面源污染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使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资源。
一旦地下水受到污染,治理难度极大,因为地下水的流动缓慢,自净能力相对较弱。
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地下水位、水质等变化情况,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同时,要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地下水的开采限量,防止过度开采。
其次,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是关键。
在农业方面,可以发展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在工业领域,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在居民生活中,增强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
此外,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要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对于农业面源污染,要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成都平原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探讨
成都平原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探讨作者:张久玉王敏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摘要:恢复和提高河道的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就是开展河道整治,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而且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更是打造绿色河道,保护环境的客观需要。
经分析成都平原的地形地质特点,通过河道整治工程,提出成都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平原地区;成都平原;河道治理;生态环境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measures to restore and improv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river is to carry out river training,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o build a green river, the objective ne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alysis topographic and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engdu Plain, river training works, the Chengdu Pla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roposals and measures.Keywords: plain areas; Chengdu Plain; river trai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引言河道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具有行洪排涝的基本功能。
地质学与水资源管理探寻地下水的来源与可持续利用方法
地质学与水资源管理探寻地下水的来源与可持续利用方法地下水是地质学与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了解地下水的来源以及寻找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对于有效管理水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地质学与水资源管理在寻找地下水的来源和可持续利用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地下水的来源地下水是通过地表径流、降水渗漏、河流入渗、冰雪融水以及岩石的孔隙、裂缝中的水分等多种方式形成的。
地质学通过研究地下水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1. 降水渗漏: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当降水下渗到地下后,部分水分与地下岩石中的孔隙和裂缝中的水混合,形成地下水贮存。
2. 河流入渗:河流水通过河道沉积物以及岩石裂缝进入地下水层,为地下水补给提供了渠道。
3. 冰雪融水:在寒冷地区,冰雪融水也是地下水的来源之一。
冰雪融水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形成地下水贮存。
4. 岩石中的水分:一些岩石中含有部分水分,其中的地下水称为岩石孔隙水。
岩石孔隙水可以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方法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地质学与水资源管理研究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可持续利用地下水的方法:1. 合理管理和规划:地质学家和水资源管理者通过监测地下水位、水质状况以及有效利用地下水的时间和数量,制定合理的管理和规划措施。
例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采方案,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
2. 水资源保护区划:通过划定水资源保护区来保护地下水资源。
这些保护区域可以限制某些活动,如农业、工业或城市建设,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和过度开采。
3. 人工增加地下水补给:在少雨或缺水地区,可以通过人工引水、水库蓄水以及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等方式,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地下水贮存的补充。
4. 节水利用技术:通过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例如低流量淋浴头、高效农业灌溉系统等,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需求。
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降低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大全5篇)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1地下水的类型1.1上层滞水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就被称之为上层滞水,一般在砂层中分布,它的形成机理是这样的,在渗入雨水和融雪水的过程中,遭到了局部隔水层的阻滞。
因为与地表比较的接近,分布还不够广泛,那么季节因素就会对上层滞水产生较大的影响。
并且因为与地表较为接近,污染问题很容易出现,雨季存在上层滞水,到了旱季,很多地区就没有了上层滞水。
1.2潜水在饱水带中埋藏的自由水被称之为潜水,因为没有隔水层存在于潜水面上,那么借助于包气带中的孔隙,潜水面就可以连通大气。
潜水含水层紧密联系着地表水和大气圈,主要是通过包气带实现的,因此,外界诸多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如气象环境、水文条件等,容易出现较大的变化,季节特征也比较的明显。
其中,大气降水、河流、湖泊等是潜水的补给来源。
在供水方面,主要采用的就是潜水,一般没有较深的埋藏,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分布,可以比较便捷的开采,利用非常的广泛。
1.3承压水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分布的地下水为承压水,因为有隔水层顶板存在,那么静水压力就需要承受,我们可以类比于自来水管中的水,如果受到了比较大的静水压力,并且没有较高的地形条件,那么就会从地表中喷出来。
因为隔水层顶板是存在的,那么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就无法补给于分布区,只能补给露出地表的补给区。
外界气候和水文因素等影响会被隔水顶板所阻断,那么外界因素一般就不会污染到承压水,有着较好的水质。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2.1农村方面地下水是农村的主要用水来源,因为在地下水使用过程中,农村是不会征收相关费用的,这样人们就无节制的用水,农业灌溉是主要的用水方面,为了促使个人利益需求得到满足,不会考虑用水量等问题。
如今,漫灌式浇灌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那么就会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而这种浇水方法的基础就是打水井,通常会在潜水层部分打水井,这个部分没有稳定的含水量,并且将潜水层中的地下水大量抽取出来,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下水水位,容易有降落漏斗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3期
四川省情
四川省地下水资源概况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进行生产、生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四川是水资源大省,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有长江及其支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渠江、沱江等大小江河千余条。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100立方米,略高于全国人均2325立方米的水平,居全国第10位。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
全省仅成都平原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
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其余各地按山丘区采用排泄量法计算。
2002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38.63亿立方米,其中成都平原评价面积0.6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43.12亿立方米;山丘区评价面积47.8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504.15亿立方米;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81亿立方米。
多年观测资料统计,成都地下水枯水期埋深一般在3 ̄5米之间,丰水期埋深一般在1 ̄3米之间,最小埋深为0.2米。
按这一标准,成都市地下水水量较为丰富。
但是目前四川省地下水资源流失及污染日益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有
效措施,仅成都平原部分地区20年后将出现“无处找水的现象”。
四川省地下水资源具有以下天然属性:(1)水土资源配置不平衡。
四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高坡陡,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导致各地区水资源丰富度出现显著差异,造成四川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
四川省92%的人口和90%的用水集中在东部盆地,而东部盆地面积仅占全省的38.4%、水资源量占全省的45.1%,水
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省内经济、生活布局不一致,造成较严重的区域性缺水现象;(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逐年变化存在明显的丰平枯水年交替出现及连续数年为丰水年或枯水年的现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较严重的季节性缺水现象。
成都周边区县及盆地内其他大多数城市的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的开采。
目前,成都平原部分地方地下水超采严重。
因地下水超采,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造成了建筑物开裂、毁坏、堤防防洪标准降低等灾害。
因此,尽管四川的水资源丰富,但也应属缺水地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从1989年到2002年四川总用水量以每年6亿立方米的规模递增。
这种水资源需求的增长与四川省有限的水资源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使水资源成为制约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目前四川缺水120.8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103.49亿立方米,工业和城镇生活缺水17.34亿立方米。
工农业用水和生活
用水的巨大需求压力,将会使四川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
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现状
一般说来,地下水是经过土壤自然净化的,水质好、分布广、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而被人们广泛地开发利用。
随着人们对地下水的不断开发利用,成都平原地下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污染。
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有多个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严重,且呈上升趋势。
地下水的污染物质主要有酚、三氮、氯化物、氰化物、砷、汞、六价铬、铅、镉、有机物质及细菌等。
其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和生活污染,局部是分布在城市近郊区的污灌区及农用化肥、农药的污染。
○傅永胜
成都平原地下水
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专题研究
SpecialReport
・节约型社会・
8
四川省情
2006年第3期
由于污染源和污染途径的不同,地下水的污染具有点、线、面的分布特征。
在城区,工业及城市生活废污水排污量大,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在城区周围形成了较严重的“点”状污染区。
河流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尤其是地处河流中下游的傍河地下水,由于河水大都污染严重,必然导致地下水遭受污染,而形成了污染水沿河侧方向渗入的线状污染形式。
工业污染物的面状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渗入所造成的污染,面积大、范围广,形成了对地下水的面状污染。
造成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傍河地下水,因河水的严重污染而使地下水源开采层被污染。
地下水与地表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且河水位均高于浅层地下水位,使得严重污染的河水直接补给浅层水,造成浅层水的污染。
污染的浅层水又通过深层含水层的“天窗”或越流,进入深层含水层。
深层水的过量开采,加大了浅层与深层的水头差,有的采区两者差值已达15m,这就为深层水的污染提供了水动力条件。
长期超采使降落漏斗不断扩展,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许多城市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远高于允许开采量,使原与地下水取水层没有水力联系的污染源进入漏斗区,造成污染。
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面沉陷提供了污染水通道,使污水从塌陷处直接灌入含水层,造成污染。
点、线、面污染源的加剧,使地下水的环境问题更为集中和突出。
地下水的点、线、面状污染,致使一些元素在局部地段严重超标,主要超标元素有矿化度、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氯化物、氟化物、pH值、铁、锰等。
具有超标率高、三氮污染普遍、矿化度和总硬度污染明显的特点。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地下水保护和管理的现代理念应该是:地下水的开发和保护绝非两个分离的现象,而是相互结合在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必须同时处理地下水的保护和开发问题。
地下水污染具有积累性、滞后性、潜在性,并和土地污染相互关联,所以一旦污染则难以治理。
地下水污染既有原生和次生污染,又具有过去完成时、进行时、现在时及将来时等各种时态。
根据城市地下水污染的现状、特点,综合成都平原现阶段的技术和经济状况,提出以下可持续利用对策。
从长期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和污染的预防性角度,制定地下水保护战略。
地下水的保护不是只在出现污染问题的时候才采取措施,而是以长期的多方面的措施为依据的。
一是调查评价、制定规划;二是技术监控、专项立法;三是政府管理、协调和投资;四是对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和
公众的教育。
保护地下水的实质是含水层的保护,地下水数值模型(量、质)是含水层管理的有力工具,按此来监测保护区污染的初始潜在源和区内污染源,进而实施地下水综合保护战略。
建立健全地下水的技术监控管理系统。
地下水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饮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水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在划定的综合保护区建立地下水质量控制程序(即水质监测系统、水质信息系统和水质管理系统),以获取地下水水质量现状、发展趋势、污染程度等信息,在法规和社会措施的支持下,实施有效的管理。
对开采过程中的开采量、水位降深、降落漏斗、水质等进行严格的监测,掌握动态,预报趋势,以便及时调整开采方案。
实施地下水的综合保护。
在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的前提下,地下水的综合保护是指在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实施对地下水的综合管理。
保护区的划分应建立在可靠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在划定的区域内禁止和控制潜在的污染活动,保护区域的确定依据,一是由稳定地下水模型确定;二是依据生物污染物腐烂所需时间或污染物降解的腐烂和稀释所需时间而定;三是依据地下水水文地质数据,利用现成软件,水流模拟后,应用反向粒子追踪技术提出最精确的界限圈定。
在圈定的综合保护区内,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对区内的工业、农业、生活、水体和各种人为活动逐一进行规范,严格实行部门、单位、个人行为责任制,实施”规范”约束机制,达到地下水综合保护的最终目标。
加大治理力度。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其恢复和补救是很困难且昂贵的。
但是,在没有获得新的水源以前,还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治理。
治理的步骤:一般先是“收容”,制止污染的进一步扩散和控制水质的继续恶化;然后再根据必要性和可能性,消除污染物质,其具体办法有: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人工回灌、设置阻污“水幕”、强化地下水的自净能力等。
对已发生地面沉降和塌陷的地下水,要查明其原因、机理和规律,通过采用严格控制水位降深,人工回灌等综合措施,调整和控制地下水位,使之处于人工动平衡状态,达到控制地面沉降的目的。
对于地面塌陷,除要实行严格的控制开采量的措施以外,还要对已有塌陷进行回填处理。
对于因河水污染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傍河地下水,应根据其水力联系的实际,分别采用控制地下水水位降深、开展人工回灌或建立人工地下“水幕”等
形式拦阻污染水的侵入或净化污染水。
还可采用在河水污染期间停止抽水或加大回灌等措施。
为了缓解地下水的供水量压力,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优化区域供水方案,建立分质供水模型,采用分质供水,或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用,以确保地下水控制在可持续利用的限度内。
专题研究
SpecialReport
・节约型社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