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土地经济学》在线作业一-0007.C16EAA0D-9A8A-4FED-B153-0BB8E9EAFFFB(总9页)
(0708)《土地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8)《土地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批2:第二批3:第三批4:第四批5:第五批6:第六批1:[论述题]1.土地的经济特性有那些?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哪些表现?2.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利用三种评价方法得到的适度土地经营规模往往是不同的,这时如何进行选择?参考答案:土地的经济特性有那些?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哪些表现答:土地的经济特性有:(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2)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4)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的表现有:(1)其位置固定不变;(2)自然供给不变;(3)经济供给弹性也是有限的;(4)买卖双方不能自行决定土地的位置和用途;(5)土地价格受当时社会和政治局势稳定的影响;(6)土地价格受经济的繁荣与衰退的影响极大。
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利用三种评价方法得到的适度土地经营规模往往是不同的,这时如何进行选择?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进行综合权衡:(1)当必要规模小于可能规模时,必要规模即为适度经营规模;(2)当必要规模大于可能规模时,则可能规模中的较小者即为土地适度经营规模;(3)当外部可能规模最小时,说明农村非农产业不够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不出去,这一点成为土地经营规模的主要制约;(4)当内部可能规模最小时,则说明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瓶颈。
1:[论述题]简述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并完成下表1和表2。
表1级差地租I的形成及地租量表2级差地组Ⅱ的形成及地租量参考答案:答: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级差地租因为形成条件的差异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
表1级差地租I的形成及地租量表2级差地组Ⅱ的形成及地租量1:[论述题]1.什么是土地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二者有何区别?2.土地金融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什么是土地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二者有何区别?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它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
试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02条)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而讲的。
A、矿产资源B、生产资料C、自然资源D、可再生资源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为基础。
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6.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产生时间是()。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7.第一个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威廉·配第D、亚当·斯密8.对级差地租理论作出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是()。
A、威廉·配第B、马克思C、恩格斯D、大卫·李嘉图9.区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10.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11.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12.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13.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作出的。
A、单位B、个人C、政府D、都不是14.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
A、政府制定的计划B、一个农场的规划C、一个农民的规划D、村庄的规划15.土地的()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B、固定性C、差异性D、可再生性16.土地经济供给的()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B、差异性C、可再生性D、稀缺性17.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C、土地经济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18.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2023年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简答题
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合, 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 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
人口增长, 自然就规定增长食物, 进而规定增长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长。
总之,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 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
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运用率。
2.简述土地经济供应的影响因素影响土地经济供应的因素很多, 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应;运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运用计划;土地供应者的行为。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 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 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运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 市场配置无能为力;(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
4.土地市场的运营机制是什么土地市场的运营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
其重要涉及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
(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 经济的运营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 这就是市场机制。
土地市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 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应、需求来决定。
同时, 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 来灵活地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 使市场处在均衡状态。
在这种市场中, 政府不做任何干预。
(2)所谓计划机制, 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的, 通过各种计划方式, 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营进行规范、调节和控制。
这种机制以国家的宏观目的为依据, 从而克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 但缺少市场机制所有的灵敏性。
在市场中, 计划机制重要是保证土地资源运用的社会经济效益, 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1)农业土地的集约运用①增长复种指数, 提高全年光能运用率②增长单产, 提高作物光能运用率③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④多层次运用光能空间, 进行立体开发, 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运用率(2)非农用土地的集约运用就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篇一: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t>《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中国地质大学22秋《资产评估》在线作业一答卷
地大《资产评估》在线作业一-0007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1.土地权属可以分为()。
A.土地所有权B. 划拨土地使用权C. 出让土地使用权D.集体土地所有权答案:ABCD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有()。
A.投资报酬率B. 销售利润率C. 每股利润D.每股股利E. 市盈率答案:ABCDE3.商标按是否受法律保护分为()。
A.注册商标B. 非注册商标C. 集体商标D.独占商标E. 普通商标答案:AB4.土地的自然特性表现在()。
A.土地面积的有限性B. 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C.土地使用价值的永续性和增值性D.土地的可垄断性E. 土地的不可替代性答案:ABCE5.资产评估的特点有()。
A.现实性B. 市场性C. 预测性D.公正性E. 咨询性答案:ABCDE6.土地资产价格的特点有()。
A.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价格不由生产成本决定,土地价格是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或作为资源的价值。
B.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的需求决定。
C.土地价格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土地级差地租是土地价格存在区域性的原因。
D.土地价格具有上涨性,土地价格的上涨是由于需求的增加和基础及公用设施的投入引起的。
答案:ABCD7.客户对资产评估报告的利用表现在()。
A.作为产权交易作价的基础材料;B.作为企业进行会计记录的依据(一般是指为满足会计核算需要而进行的评估);C.作为法庭辩论和裁决时确认财产价格的举证材料;D.作为支付评估费用的依据。
答案:ABCD8.属于必须进行资产评估的经济行为是()。
A. 中外合资、合作、股份经营B.资产转让、企业清算C. 企业经营、产成品出售D.企业兼并、企业联营、企业出售E.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答案:ABD9.决定和影响价值类型的主要因素包括()。
A.评估的特定目的B.市场条件C.人为条件D. 资产功能及其状态答案:ABD10.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行政因素有()。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土地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7、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企业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授权经营E、租赁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七、论述题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14、土地计划利用: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15、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16、土地可持续利用:既指满足当代人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同时也不损害当代人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它利益1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8、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即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19、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2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可以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2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级差地租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也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土地的自然属性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运行模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结构在不同模式下土地按不同形式交易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一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蕴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并由其决定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带来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者实质一致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错误两者是有关系的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正确在某一土地市场当土地价格持续上升土地供给量增加需求减少一部分土地卖不出去土地价格就会下降;当土地价格持续下降土地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出现短缺土地价格就会上升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错误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收益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错误土地利用规模和土地规模利用不是相同的概念前者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的数量的大小而后者则主要是偏重对土地的使用即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应该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以获得最佳的土地规模效益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错误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区位地租和经营收益不同的区位其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化程度也不同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通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来寻求工业最优区位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错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不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前者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其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而后者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与赠与其转让主体无限制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 )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C )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D )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B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 )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B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7、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D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 )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 B )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BD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 )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BCDE )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D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CDE )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企业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BCDE )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授权经营E、租赁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BD )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BDE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人口增长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市场配置无能为力;(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这就是市场机制土地市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给、需求来决定同时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来灵活地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市场中政府不做任何干预(2)所谓计划机制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
19秋地大《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一-0011参考答案
地大《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一-001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1.土地储备:是指应(),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A.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B.用法律手段盘活土地答案:A2.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
这些土地单位构成有级序差异的土地等级系统或阶梯状等级序列。
A.土地范围B.土地单位答案:B3.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主要包括()和地下水两方面。
A.河流B.地表水答案:B4.土地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为一般因素()个别因素A.时间因素B.区域因素答案:B5.土地可持续利用包括哪些?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具体可表述为通过技术与行政手段使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比例()分布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改善资源本身的质量特性,是一个由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区域综合生态系统工程。
A.质量B.空间答案:B6.土地人口载力是在一定时期,不同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它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A.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B.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答案:B7.什么是土地复垦?主要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以及对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包括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A.长期利用B.再生利用答案:B8.土地复垦:指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以及对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包括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A.长期利用。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土地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7、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企业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授权经营E、租赁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七、论述题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14、土地计划利用: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15、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16、土地可持续利用:既指满足当代人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同时也不损害当代人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它利益1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8、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即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19、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2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可以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2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级差地租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也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土地的自然属性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运行模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结构在不同模式下土地按不同形式交易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一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蕴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并由其决定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带来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者实质一致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错误两者是有关系的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正确在某一土地市场当土地价格持续上升土地供给量增加需求减少一部分土地卖不出去土地价格就会下降;当土地价格持续下降土地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出现短缺土地价格就会上升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错误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收益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错误土地利用规模和土地规模利用不是相同的概念前者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的数量的大小而后者则主要是偏重对土地的使用即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应该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以获得最佳的土地规模效益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错误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区位地租和经营收益不同的区位其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化程度也不同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通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来寻求工业最优区位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错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不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前者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其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而后者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与赠与其转让主体无限制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 )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C )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D )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B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 )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B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7、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D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 )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 B )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BD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 )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BCDE )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D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CDE )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企业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BCDE )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授权经营E、租赁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BD )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BDE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人口增长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市场配置无能为力;(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这就是市场机制土地市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给、需求来决定同时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来灵活地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市场中政府不做任何干预(2)所谓计划机制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
土地经济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七、论述题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
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一)第一章导论名词解释1、土地: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且由于人类投入了大量劳动,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国土: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填空题1、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2、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和(功能永久性)。
3、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的。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自然差异性是(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基础。
6、(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是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
7、土地的基本功能有(承载功能)、(生产功能)、(资源功能)。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定意义上比喻了土地对于人类的(承载)功能。
9、(土地供给的稀缺性)要求人们集约地利用土地。
10、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11、按照土壤质地,可以分为(黏土)、(壤土)、(沙土)。
12、按照生茶能力,可以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13、按照土地权属性质,可以分为(国有的)、(集体所有的)、(私人所有的)。
14、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15、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以国土发[2001年255号文]印发了新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
一级(3个)、二级(15个)、三级(71个)。
16、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17、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产流转)。
地大《土地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11.A31329F1-7E45-4F1B-BCA7-B299BD937839(总9页)
地大《土地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11
我国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粗放经营与()并存、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利用率与利用效益有待提高。
A:违法占地
B:过度利用
答案:B
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是()
A:位置固定性
B:质量差异性
C:供给稀缺性
D:功能永久性
答案:C
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答案:B
下列哪项不属于封建地租形式()
A:劳役地租
B:货币地租
C:实物地租
D:经济地租
答案:D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和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A:相同
B:不同
C:没有关系
D:有某些共性
答案:D
土地经济供给的()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A:固定性
B:差异性
C:可再生性。
土地经济学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C5、B6、C7、C8、D9、B 10、D 11、A 12、D 13、C 14、A 15、A 16、D 17、C 18、C 19、C 20、A 21、C 22、C 23、C 24、C 25、B 26、B 27、A 28、C 29、D 30、D 31、D 32、C 33、C 34、C 35、C 36、A 37、B 38、B 39、B 40、C 41、D 42、D 43、B 44、C 45、B 46、B 47、A 48、C 49、B 50、C 51、C 52、C 53、D 54、D 55、C 56、D 57、A 58、C 59、C 60、C 61、C 62、C 63、D 64、D 65、B 66、C 67、B 68、C 69、D 70、B 71、A 72、D 73、A 74、D 75、D 76、B 77、D 78、C 79、B 80、D 81、B 82、C 83、A 84、B 85、D 86、C 87、A 88、B 89、C 90、D 91、D 92、A 93、D94、B 95、A 96、A 97、D 98、B 99、C 100、A 101、B 102、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D3、ABCD4、ABCDE5、ACD6、ABCDE7、ACD8、ABDE 9、ABCDE 10、ABCD 11、BC 12、ABCDE 13、ABCD 14、ABCD15、ABCDE 16、ABDE 17、BC 18、AB 19、ABCD 20、ABC 21、ABCD22、ABCD 23、ABC 24、ABE 25、ABCDE 26、ABCDE 27、CD28、ABCDE 29、BC 30、ABCDE 31、AE 32、ACD 33、ACD 34、ABCD35、ABCDE 36、AE 37、BCD 38、AE 39、AB 40、CD 41、CD42、ABCDE 43、CD 44、ABCDE 45、ABC 46、ABCDE 47、ABCDE 48、ABCDE49、ABC 50、AB 51、ABCD 52、AB 53、ABCDE 54、ABE 55、ABCDE56、ABC 57、ACE 58、ABDE 59、ABCE 60、ABCDE 61、AC62、AB 63、ABC 64、BDE 65、BCD 66、ABCDE 67、ABCDE 68、ABCD69、ABCE 70、ABCDE 71、ABCDE 72、ABCDE 73、ABCDE 74、ABCDE 75、ABCDE 76、ABC 77、ABCDE 78、ABCD 79、ACE 80、BD 81、ABCDE82、ABC83、ABC 84、ABDE 85、ABCDE 86、ABCDE 87、ABCDE 88、ABCDE 89、ABC90、ABCDE 91、DE 92、BD 93、ABCDE 94、ABC 95、ABCE三、填空题1、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2、自然特性3、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4、自然特性、经济特性5、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6、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功能7、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8、粘土、壤土、沙土9、私有的、国有的、集体所有的10、耕地、园地、林地、草地11、厂矿用地、交通用地12、休息用地、自然保护区、军事用地、未开发用地13、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土地权属转移及收入分配14、生产力组织、生产关系调节15、人与土地、人与人16、威廉·配第17、大卫·李嘉图18、自然供给19、自然供给、经济供给20、社会关系、自然关系21、农业用地需求、非农业用地需求22、人口、土地生产率、国民经济状况23、经济目标、生态系统目标、生态环境目标24、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25、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单位投资收入增长率、投资收益增长率、投资回收期26、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27、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28、商品量、商品率、销售额29、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纯收益30、劳均年产量、劳均年产值、劳均年净产值、劳均年纯收入31、土地肥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32、直观评估法、分组比较法、综合评价法、生产函数分析法33、种植业专业户、家庭农场、联户农场、集体农场34、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35、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36、有限性37、竞争性38、位置固定性、质量差异性39、稀缺性40、土地计划利用41、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管理制度42、经济制度、法权制度43、土地经济制度44、土地法权制度45、土地经济制度46、土地法权制度47、土地所有制48、土地所有制49、土地所有权50、土地所有权51、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52、社会生产方式53、公有制、私有制54、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55、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56、土地所有权证书57、让渡、转移58、土地改革59、土地使用权60、土地使用权61、土地使用制62、土地使用制63、“两权”合一、“两权”分离64、有偿使用制、无偿使用制65、土地租佃契约66、土地67、生产资料、生活资料68、权属管理、利用管理69、所有权、使用权70、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垂直统一管理模式71、有限期、无限期72、国家73、集体74、5.6%94.4%75、行政划拨76、不是77、国家土地管理局78、建设部79、契约地租80、经济地租81、垄断价格82、客观83、真正的地租,土地投资的折旧,土地投资的利息84、收益还原法85、已经定价成交的土地四、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华中师《土地经济学》在线作业-0004
华中师《土地经济学》在线作业-0004
土地关系的基础是(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管理制度
D:土地分配制度
答案:A
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 )作出的。
A:单位
B:个人
C:政府
D:都不是
答案:C
对于土地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弹性的是( )。
A:土地的经济供给
B:土地的自然供给
C:土地的需求
D:土地的使用
答案:B
资本主义地租以( )地租形式为主。
A:劳役地租
B:货币地租
C:实物地租
D:经济地租
答案:B
以下属于土地经济特性的是( )。
A:面积有限性
B:供给的稀缺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答案:B
地租是( )所有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A:直接生产者
B:间接生产者
C:农民
D:其他
答案:A
土地使用权出让、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年限为( )年。
A:40
B:50。
最新15春地大《土地经济学》在线作业试卷
15春地大《土地经济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4 道试题,共56 分。
)1. 以下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是()A.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B. 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C. 利用后果的社会性D. 面积有限性正确答案:D2. 土地金融的种类主要包括()和农地金融。
A. 市地金融B. 林地金融C. 住房金融正确答案:A3. 地租是()所有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A. 直接生产者B. 间接生产者D. 其它正确答案:A4. 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是()A. 土地管理制度B. 土地分配制度C. 土地占有制度D. 土地使用制度正确答案:D5. 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正确答案:C6. 土地价格评估:是指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土地评估目的,遵循科学的土地估价原则、程序与方法,对土地的市场价格的()。
A. 测定7.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创始人物是()A. 屠能B. 萨缪尔森C. 萨伊D. 马尔萨斯正确答案:8. 土地关系的基础是()A. 土地所有制度B. 土地使用制度C. 土地管理制度D. 土地分配制度正确答案:9. 土地价值:指土地在权属转移及其收益分配中的价值形式及其量化表现。
研究的也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之间的经济关系,但它所涉及的是土地权属转移和土地收益分配中所发生的土地关系问题。
A. 市场10. 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A. 土地所有权B. 土地使用权C、土地占有权D、土地处置权C. 土地占有权D. 土地处置权正确答案:11. 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使用制是由()决定的A. 土地管理制度B. 土地分配制度C. 土地所有制度D. 土地占有制度正确答案:12. 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叫做()A. 土地分配权B. 土地处置权C. 土地所有权13. 何谓土地开发?指把尚未利用的土地经过()、整治,使之可投入利用、还包括把通常无法利用的土地加以改造,然后投入利用、还包括将农业用地,经过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后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大《土地经济学》在线作业一-0007
地租是()所有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A:直接生产者
B:间接生产者
C:农民
D:其它
答案:A
土地金融的种类主要包括()和农地金融。
A:市地金融
B:林地金融
C:住房金融
答案:A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是指土地()后果,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A:利用
B:保护
C:改良
答案:A
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作出的
A:单位
B:个人
C:政府
D:都不是
答案:C
税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由其授权的行政机关规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的总称。
A:法律条例
B:法律规范
答案:B
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利用与()土地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A:开发
B:管理
C:保护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