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运动

合集下载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tectogenesis):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目录特点:形式:类型:特点:形式:类型:展开特点: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主要是指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即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1、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地壳自形成以来,在地球的旋转能、重力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的作用下,以及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等作用下,任何区域和任何时间都在发生运动。

构造运动不但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不会停止。

通常,把新第三纪以来的地壳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2、构造运动具有方向性构造运动的方向最基本的有两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前者是指地壳部分沿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各地表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后者是指其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铅垂线方向的升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隆起与拗陷。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构成地壳整个空间变形的两个分量,彼此不能截然分开,但也不能等同起来看待。

它们在具体的空间和时间中的表现常有主次之分,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彼此转化。

3、构造运动具有非均速性构造运动的速度有快慢,即使缓慢的运动其速度也不是均等的。

总的来说,构造运动的速度在时间上和在空间上都是不均等的,有强有弱的。

4、构造运动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构造运动的幅度常大小不一,这与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有关。

若运动的方向在长期内保持一致而且速度又较快时,其运动的幅度就增大;若运动的方向变化频繁,其幅度可能就小。

由于地壳运动的速度、幅度和方式不同,其波及的范围也就不同,有的可影响到全球或整个大陆,有的仅涉及局部区域。

形式:二、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1.水平运动:指地壳在水平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力,即与地面成切线方向的力(包括地壳的压缩和拉张)作用下,地壳岩层所发生的运动,这种运动使相邻块体受到挤压、或者被分离拉开,或者剪切错动,甚至旋转。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构造旋回
从相对和缓的构造运动开始,到一次强烈的大 规模的造山运动结束。
构造运动期
构造旋回中,强烈的具全球意义的造山运动时期。
地球历史每经过一次大的构造旋 回,都要引起世界性的或区域性的海 陆、气候、生物、环境的巨大变化。 虽然构造运动具有全球的周期性,但 不同地区又有自己的周期性,
构造运动的周期性,自然也就决 定了地球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所以地 史可以划分为许多代,代又分为若干 纪,纪还可分为几个世,就是这种阶 段性的反映。
线状构造示意图
A α C
β
B′
线状构造产状要素: AB为构造线 α为倾伏角 β为侧伏角
B AB′为倾伏向 AC为侧伏向
(二) 岩石变形
1 应力、应力场、应变椭球体
应 力:作用于物体内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力场:应力作用的范围。由于地壳内不同点的应力大
小与状态不同,故地壳内的地应力场多为非均匀应力场。 应 变:物体受到应力作用后发生变形的程度称为应变。
B′ A C′
三个主应变轴
A′
应变椭球体分区图
压缩区
伸长区
2 岩石变形及影响因素 (1)岩石变形阶段
a 弹性变形阶段(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 b 塑性变形阶段(褶皱) c 断裂变形阶段(断层)
(2)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
A 温度 B 压力 C 作用时间及频次
四 褶皱构造
(一) 褶皱和褶皱要素 1 褶皱:
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指上下两套地层在
时间上的发展状态与空间上的接触类型。可分 为整合与不整合接触两种。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岩石圈缓慢下降 不整合接触:显著的升降和水平挤压作用
1 整合接触
表现: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岩性变化及

第八章 构造运动

第八章 构造运动

积,逐渐转变为滨海沉积,此后又转变为陆上河流沉
积,这说明了该地区的地壳是逐渐上升、海水逐渐退 出的;相反,如果一个地区从早期的陆上河流、湖沼 沉积,逐渐变为滨海、浅海、甚至深海沉积时,则说 明了这个地区的地壳是逐渐下降、海水逐渐侵入并加 深的。
因此,研究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的 岩相变化,一方面能查明沉积环 境或古地理的变迁情况,同时也 揭露了地壳升降运动的过程。我 国河北开平下寒武统地层的柱状 剖面,岩相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变 迁历史为,浅海一陆上一滨海一
的变化情况,并可推断构造运动的特征,这种方法称为地形 变测量。它是研究现今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地形变测量中,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变化 称为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对于了解现今地壳的垂直运动具有
重要意义。我国从1951年至1982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
和多次区域性的精密水准测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在 此基础上编制出了中国大陆现代地壳垂直形变速率平面图,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1. 地形变测量反映的现代构造运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得的中国西部与中亚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矢量 (据Reigber等,2001)
全 球 板 块 运 动 速 率 (cm/yr)
洋中脊处的速率是根据海底磁异常测得的,箭头指示板块运动方向。被 绿线连接的观测站之间利用卫星激光测距法测定现今的板块运动速率, 后面标注L和M的数字表示分别用卫星激光测距和地磁法得到的现今板 块运动速率。
反映了我国大陆近30年来地壳垂直运动的总体情况。基本上
以昆仑山一秦岭一大别山一线为界,南部以上升为主,北部 以下降为主。在南部以青藏高原上升最快 ,一般为 5 ~ l0
mm/a;云南西南部次之,为5~7 mm/a;广大的华南地区一

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的概念是指通过对物体进行变形或变形过程的观察,从中探究物体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该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应用。

构造运动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物体,如晶体、分子、细菌和人体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过程,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它们内部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例如,通过对晶体的构造运动观察,科学家们发现了晶体的晶格结构,从而揭示了晶体的物理性质。

而通过对人体的构造运动观察,医生们可以诊断病人的疾病和恢复病人的健康。

在现代物理学中,构造运动的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量子力学中,通过对粒子的构造运动观察,科学家们可以揭示粒子的波动性质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天文学中,通过对星体的构造运动观察,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它们的质量和运动轨迹。

总之,构造运动的概念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物质世界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 1 -。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3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
• 从地壳的发展历史看,地壳运动的总体表现形 式,无论在大陆还是在海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 明,水平运动是主导的,而垂直运动是派生的。 地壳的隆起、凹陷和海陆变迁。 • 水平运动形成地壳的褶皱和断裂,升降运动引起
●格陵兰:与欧洲之间的距离在47年中(1823-1870)增加 了420米。 ●意大利:导致海平面升降。那不勒斯海岸升降,导至塞拉 比斯神庙 毁坏(公元前2世纪罗马建筑),现仅残留三根 12米高的大理石柱。 ●喜山: 300万年上升6000米,在北坡4000米处发现海洋鱼 龙化石。 ●天山:滨海沼泽处形成的煤层,500万年以来被抬升到 4000m的高处。 ●泰山:100万年升高了500多米,平均1mm/2年. ●天津:100万年来下降数十米,使永定河、海河经天津汇 入渤海。
• 2.垂直运动:指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进行 的缓慢升降运动。常表现为大规模的隆起和凹 陷,引起地势高低的变化和海陆变迁。因此,垂 • 直运动又称为 垂直运动的特点: “ 造陆运动 ” 。 • 交替性:时间上,空间上; • 周期性:一个地区从下降到上升终止,称为一个 旋回; • 复杂性:不同规模的升降交错发生。
• • • • • •
普遍性 永恒性 方向性 非匀速性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一. 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 (一)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 1、水平运动: 指地壳物质大致平行地球表面, 沿着大地水准球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 岩层在 水平方向遭受挤压力或张力,形成巨大而强烈的 • 褶皱和断裂。 因此,水平运动又称为 “ 造山运动 ” 。 • 其速度为( 几 — 几十mm)/a 。
地层叠覆律(上新下老)

第八章 构造运动60

第八章 构造运动60

岩相及厚度变化
• 比如说,地壳上升,沉积物的粒度变粗, 厚度变小,甚至没有沉积物,而使地表遭受 风化剥蚀(这是海退);如果地壳下降,沉 积物的粒度变细,厚度加大(这是海进); 如果地壳运动活动频繁,交替出现,自然沉 积物的粗细就复杂多变。反之,如果地壳运 动相对稳定,沉积物就趋于简单化。
7
岩相及厚度变化
构造分区 板块构造学说 地震作用
3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方向和证据
4
一、垂直运动
是组成地球的物质沿地球半径方
向上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运动。 它主要引起地表海洋、陆地及其分布的变化(造 陆运动)、地势高低的改变、岩体的垂直位移以及层 状岩层中大型平缓弯曲的形成等。
5
地壳垂直运动的主要标志
1.沉积相及其变化 沉积相:能够综合反映一定古地理、古气候 环境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例如滨海碎屑岩相、 河流冲积相等。 2.超过沉积环境允许的沉积物厚度 3.地层接触关系 4.岩层产状的变化 6
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认为,
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 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 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 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 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 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 。
24
25
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法国勒皮雄根
据地震带、地形和地
第八章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泛指由地球内力引起的地球 表层(岩石圈,主要是地壳)的机械运动. 如大洋板块的漂移和俯冲、大陆壳的破裂 及相对错移、区域性的隆升和沉降、地质 体的变形与变位等。构造运动也称为地壳 运动或岩石圈运动。
1
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
2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方向和证据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和化学变化。 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
剥蚀作用
变质作用
• 变质作用绝大多数与地壳演化进程中地球 内部的热流变化、构造应力或负荷压力等 内部的热流变化、构造应力或负荷压力等 密切有关, 密切有关,少数是由陨石冲击月球和地球 的表面岩石所产生。 岩石所产生 的表面岩石所产生。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基 本上保持固体状态下进行的。地表的风化 状态下进行的 本上保持固体状态下进行的。地表的风化 作用和其他外生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作用和其他外生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不 属于变质作用。 属于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
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 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 变位的机械运动。 变位的机械运动。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 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 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 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 及洋底的增生、 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 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 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 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岩浆运动
• 熔岩流在喷溢过程中,因压力骤降,挥发 分会大量逸失,因此还不是真正的岩浆, 仅是最接近于岩浆的物质。岩浆可以随地 壳活动运移到地壳的不同深处冷凝结晶, 也可以喷溢到地表冷凝固结。自岩浆的产 生、上升到岩浆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 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为岩浆活动 岩浆作用 岩浆活动 岩浆作用(magmatic action)。喷出地表的岩浆活动叫做火山活 火山活 火山作用(volcanic action)。 动或火山作用 火山作用
风化作用
大气、水汽凝成物及悬浮杂质对暴露物质的 形态、颜色或构成所产生的力学、化学或生物学 作用。 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 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 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水 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 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

构造运动的特点

构造运动的特点

构造运动的特点1.1什么是构造运动?1.1.1地球的构造运动地球由于地壳和地幔的交替变动,它不断地发生着自身的位置变化。

这种位置的变化称为地壳或地球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表现出很多有规律性的特点。

主要如下: 1.地壳和地幔的交替变动。

地壳内部及其上下层相互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异,这种现象称为地壳的交替变动。

地壳内部各个地方温度和压力不同,导致各地岩石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组合。

地幔的交替变动主要表现为:①变形作用。

地幔交替变动常引起整个地球发生变形作用,如挤压作用、张裂作用、剪切作用、旋转作用、弯曲作用等。

②岩浆活动。

地幔交替变动所形成的岩浆使地幔发生冷却与加热,从而产生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地幔交替变动还可以引起变质作用。

但是,除变形作用外,其他三种地幔交替变动都不能使地壳全部更新,只是地壳某一部分的更新。

当然,这种更新是相对的,绝对的全面更新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地壳交替变动是绝对的,全面的更新是不可能的。

地壳交替变动是地壳的最基本的构造运动。

2.地壳和地幔的不均一性。

构造运动不仅使地壳内部及其上下层相互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异,而且还会使整个地球内部不均一性加强。

地壳内部及其上下层相互间不均一性的加强,可以导致地球表面形态的不均一性。

1.1.2月球的构造运动月球上的山脉、高原、盆地等,不管大小,它们都是在地壳交替变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月球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使它们具有了复杂性。

地球是以内部的地壳和地幔的交替变动来影响地球的外部表面的,月球则是通过不均一的构造运动来影响地球的内部结构的。

因此,地球和月球的不均一性,都是整个地球构造运动的外在反映。

2.构造运动的意义由于构造运动,促使地球表面由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所构成的陆地板块,又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边缘海域所形成的海底板块,不断地发生碰撞和挤压,从而导致大陆板块的形成和消亡;另外,地幔的交替变动还可以引起地球的外部形态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化。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岩石暴露在海平面 之上,C和D层被 剥蚀作用去除
岩石沉降到海平 面之下,A和B层 沉积于剥蚀面之 上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T C O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油藏剖面示意图
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红色代表充填于背斜圈闭和碳酸盐岩裂隙中的油藏
(3)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 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 连续,两者之间发育剥蚀面。 角度不整合反映显著的水平挤压运动及 伴随的升降运动,与平行不整合相对,一般 认为角度不整合反映了造山运动。
洋中脊处的速率是根据海底磁异常测得的,箭头指示板块运动方向。被绿线连接 的观测站之间利用卫星激光测距法测定现今的板块运动速率,后面标注L和M 的数字表示分别用卫星激光测距和地磁法得到的现今板块运动速率。
塔里木盆地东南部阿尔金断裂造成的水系向同方向偏转现象 (卫星图片)
二. 构造运动在地物上的表现
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垂直运动可造成地表地势高差改变,引起海陆变迁, 常被称为造陆运动。
水平运动可造成岩层的褶皱与断裂,在岩石圈的一些软 弱带可形成巨大的山脉,因而被称为造山运动。
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
挤压 扩张
剪切
水平运动
升降运动
升降运动(垂直运动)使某些地区上升成为高地 或丘陵,另一些地区下降成为盆地或平原。
角 度 不 整 合 的 形 成 过 程
角 度 不 整 合
E-Q
T8-
T8
J-K
2
Tg3Βιβλιοθήκη Tg5’ Tg6塔里木盆地东南部由地震剖面揭示的 侏罗-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潜山型油气藏示意图 发育多套角度不整合

第11章 构造运动

第11章  构造运动

海水侵蚀部分
第十一章
构造运动
一 构造运动的概念及类型
构造运动的类型:
水平运动表现 为岩石圈的挤 压或扩张、剪 切。因而引起 强烈的褶皱、 断层,形成巨 大的褶皱山系, 巨大的地堑、 沟谷等。 扩张 挤压 剪切
第十一章
构造运动
现 代水 平运动的 典型 例 子 ——美 国 西 部 的 圣安德列斯断层 。
地震前的异常表现
小震活动(前震) 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 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 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地质 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一般来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 或数日存在前震现象。 因此通过观察大震前有一系 列小震,预报大震,并设法预 防大震。
地震前的异常表现
地形变 大地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如: 邢台地震前高程发生了大的 变化。1996年3月15日高程迅速下 降,到3月22日就发生了地震。 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 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 由于地面慢慢隆起,小岛不断上升, 后来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 美国的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带 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突出特点在于水 平方向错动。1906年地震时,一次 断层两侧错动了6.4米。
第十一章 构造运动
二 岩石的变形和变位
褶皱构造
褶皱的分类
直立褶皱
直立褶皱: 轴面直立,两翼岩层 倾向相反,倾角大致 相等。
第十一章 构造运动
二 岩石的变形和变位
褶皱构造
褶皱的分类
直立褶皱
直立褶皱: 轴面直立,两翼岩层 倾向相反,倾角大致 相等。
第十一章 构造运动
二 岩石的变形和变位
褶皱构造
褶皱的分类
褶皱构造
平缓褶皱
开阔褶皱开阔
正常褶皱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真倾角与视倾角可用数学式表示
tanβ=tanα· cosω
(三)产状要素的测定与表示方法

产状要素通常是用地质罗
盘直接在岩层面上测得

方位角表示法:一般只测 记倾向和倾角
SW205o∠25o(也可书 写为205o∠25o),前面 是倾向方位角,后面指倾 角,即倾向为南西205o, 倾角25o

这表明沉积岩形成后的构造运动使原来
水平的岩层发生了倾斜
倾斜的岩层是地壳运动的标志
一个地区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从一个侧面记录了 该地区地壳运动的演化历史。因此,通过地层接触关 系的研究,可以追索地壳运动的性质、特点和演化历 史,确定地质构造的形成时期和岩浆活动时期 反映地壳运动的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 合接触两种类型
80 0m
界线 岩层
4)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主要取决于岩层的厚度和 倾角,还受地面坡角、坡向与岩层的倾角、倾向 之间关系的影响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与坡度的关系
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时,一般是地面坡度缓, 岩层露头就宽,坡度陡,露头就窄 在陡崖处, 岩层 的顶、底界线在 平面上的投影重 合成一条线, 造 成在平面图上岩 层“尖灭”的假 象。

(四)地层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及所含
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 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 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 地层的整合接触反映了在形成这两套地层的地 质时期该地区地壳处于持续地缓慢下降状态, 或虽有短期上升,但沉积作用从未间断,或地 壳运动与沉积作用处于相对平衡,沉积物一层 层地连续沉积,这样就形成了两套地层的整合 接触关系
真厚度:指岩层顶底面间的垂直距离。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几期构造运动1、早古生代时期加里东运动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

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

欧洲普遍用于早古生代变形的名词。

以英国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覆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

形成从爱尔兰、苏格兰延伸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加里东造山带。

(1)产生年代早古生代指整个古生代的前半期,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三个纪,始于距今约5.7亿年,结束于距今约4亿年。

这段时间形成的地层叫“下古生界”,相应地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三个系。

寒武系、志留系早在1835年就建立了,当时认定它们构成了下古生界,1878年美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把志留系和寒武系之间的一段重复部分分出,另命名为奥陶系,同时提出下古生界三分的观点。

早古生代时,地球发生过强烈的构造运动,地质学家们统称“加里东运动”(即加里东构造旋回),而狭义的“加里东运动”则是指发生在志留纪末期,或志留纪与泥盆纪之交的褶皱运动、造山运动。

其典型地区是英国北方苏格兰延至斯堪地纳维亚半岛西部的挪威。

那里分布有褶皱山系和变质程度很高的岩石,对全球地质和生物演化影响很大。

早古生代末古大西洋关闭,从而使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碰撞对接,形成“劳俄大陆”。

中国西部柴达木板块与中朝板块拼合,古祁连海褶皱关闭。

其他许多古海洋(如古鸟拉尔海洋、古北亚海洋、古太平洋、原特提斯洋等)都遭到加里东运动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各大陆板块边缘的陆壳增生。

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古老地台更趋向于稳定。

(2)褶皱运动加里东运动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为加里东褶皱带。

1888年由休斯(E.Suess)创用,主要指欧洲西北部晚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北东向山地的褶皱运动。

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使延伸于北爱尔兰、苏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东向格兰扁地槽、西伯利亚的萨彦岭地槽、中国东南部加里东地槽、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地槽及北阿帕拉契亚地槽(古大西洋)形成褶皱山地。

全球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全球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全球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全球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大规模地质构造运动,它是地球内部构造变化
的结果,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全球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构造抬升、构造压降和构造滑动。

构造抬升是指地壳的某一部分由于内部构造变化而向上抬升,形成新的地貌特征,如山脉、高原等。

构造抬升的过程中,地壳的某一部分会受到构造抬升的推动,而另一部分则会受到构造压降的推动,从而形成新的地貌特征。

构造压降是指地壳的某一部分由于内部构造变化而向下压降,形成新的地貌特征,如盆地、河谷等。

构造压降的过程中,地壳的某一部分会受到构造压降的推动,而另一部分则会受到构造抬升的推动,从而形成新的地貌特征。

构造滑动是指地壳的某一部分由于内部构造变化而发生滑动,形成新的地貌特征,如断层、滑动带等。

构造滑动的过程中,地壳的某一部分会受到构造滑动的推动,而另一部分则会受到构造抬升或构造压降的推动,从而形成新的地貌特征。

全球构造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是地球内部构造变化的结果,其基本方式有构造抬升、构造压降和构造滑动三种。

这三种构造运动的发生,使得地球表面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构造运动的垂直运动名词解释

构造运动的垂直运动名词解释

构造运动的垂直运动名词解释构造运动是地球表面地壳中的巨大板块所发生的相对运动。

这些板块由岩石和地壳构成,它们在地球上的上部大气中漂浮,相对于地球的内部岩石圈运动。

这些构造运动可以被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类。

本文将详细解释垂直运动的概念及其相关术语,以加深对构造运动的理解。

1. 地壳稳定塌陷地壳稳定塌陷是指地壳上某一地区相对稳定的部分后来发生下沉的现象。

这常出现在塌陷盆地或坳陷地区,是由于地壳下方的松散岩层被挤压挤出,导致地面下陷形成坑或盆地。

地壳稳定塌陷通常有多个层次,各层次的沉积物会分别形成各自特定的岩石。

2. 正断层及逆冲断层正断层是指岩石断层面在地下的一侧向下运动,与地面上的一侧保持相对上升。

这种运动会导致地表上新的岩石从地下露出,形成山脉。

逆冲断层则正好相反,岩石断层面在地下的一侧向上运动,与地面上的一侧保持相对下降。

逆冲断层往往会引起地震和山脉的形成。

3. 地震活动和震源地震活动是指地球表面发生的地震事件。

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时通过断层带释放大量能量引起的,能量在波状形式下传播。

震源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通常位于地壳或地幔交界处的断层面上。

地震活动的频繁程度和震级大小代表了地壳运动的剧烈程度。

4. 造山运动造山运动是指由两个或多个板块的碰撞引起的地壳隆起,形成山脉的过程。

这种运动通常是由于逆冲断层的形成导致的,当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地壳就会隆起,从而形成庞大的山脉。

造山运动是地壳构造中最显著的一种运动,也是地球上大陆板块形成和演化的重要过程之一。

5. 地幔对流地幔对流是指地幔内部的热量和岩浆的循环流动。

地球内部的核心产生的热量会沿着地幔上升,使岩石部分熔化,并形成岩浆。

这些重的岩浆会沿着地幔的边缘下降,形成回流循环。

地幔对流是地球内部热力循环的一种表现,对于构造运动的发生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构造运动的垂直运动是地壳板块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壳稳定塌陷、正断层和逆冲断层、地震活动和震源、造山运动以及地幔对流都是构造运动垂直运动的重要概念及其相关术语。

第四章第2节 构造运动

第四章第2节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2.夷平面的概念
夷平面:早先的准平原地区,因构造运动再次活跃,准平原因强烈下 蚀作用。
夷平作用:在地壳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削高填底 , 使地表趋于平坦的作用,或称之为准平原化。形成的地形称之为准平原用 而变成山地。山地各山峰组成了高程大致相等的面,该面称之为夷平面。
夷平面的分级 同一地区的夷平面可以有多个。按高程由高到低, 依次分为Ⅰ级、Ⅱ级等。 见P50 图17—9。
第十七章
第三节 构造运动的地质记录
构造运动
任何构造运动均会在其当时的地貌、沉积、变形等多方面留下记
录。从而为我们研究构造运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地貌记录
1.河流阶地
(1) 河谷谷坡上形成的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 地形,称之为河流阶地。河谷阶地是因地壳的抬
河河

漫床

升,河流下蚀作用加强,使早先的河漫滩沉积物
地震的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的破坏程度。烈度与震级、 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面岩石性质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等有关。 烈度分为12 级,
(3) 地震分类及表现 地震分类:构造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地震表现 :临震前异常、主震阶段的现象、余震。
第十七章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表现
构造运动
2. 岩石圈的水平运动
3.构造运动的空间分布
由于构造运动的强度不同,全球可分为稳定区与活动区。其活动区多 分布于各板块的边缘,稳定区多分布于各板块的中央。
4.构造运动的周期性和构造运动期
地质历史中构造运动表现为比较长的平静期与比较短的活动期交替出 现。从而呈现构造运动的周期性。目前已知,地球上有几个重要的构造运 动时期,在这些时期,地壳均发生了剧烈的运动,造成较大范围的构造变 形。见地质年代表。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第二篇内动力地质作用第三章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称构造运动。

它是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分布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凹陷以及形成山脉、海沟等的基本原因。

构造运动不但引起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还决定着地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方式和强度,控制着许多地貌形态的发育过程;同时也控制着外生矿床和内生矿床的形成及分布。

所以,构造运动是使地壳不断变化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种地质作用。

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叫新构造运动,它在地貌、地物上有良好的表现;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叫古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到现在所发生的新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

对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运动,主要通过地质学的方法去研究;对于新构造运动则主要依靠地质学及地貌第四纪地质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现代构造运动则多用考古学方法和现代精密仪器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第一节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一、地貌标志各种地貌虽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但不同类型的地貌分布多受构造运动的控制。

在上升运动的地区以剥蚀地貌为主;在下降运动的地区以堆积地貌为主。

高山深谷、河谷陆地、多层溶洞的出现是新构造运动上升的标志;埋藏阶地、冲击平原等则是下降的标志。

根据海底平顶山和珊瑚岛距海面的深度也可说明地壳的升降运动情况。

一般认为,珊瑚生长在高潮线到水深50m的水域。

如果发现珊瑚礁水深大于50m时为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

相反,珊瑚礁高出海面则说明地壳上升或海面下降。

现代构造运动在较短时间内引起的地形、地物的变化较小,不易被人们察觉。

但通过精密仪器的测量和观测就能发现其高程和位置(经纬度)变化。

二、沉积物标志(一)沉积厚度利用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资料可以反映地壳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一般认为浅海的深度在200m以内,如果浅海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大大超过200m,则表明是在地壳不断下降又不断接受沉积的条件下产生的。

当地壳下降幅度恰为沉积物所填补,则沉积的厚度等于地壳下降的幅度。

地概(八、构造运动)

地概(八、构造运动)

八、构造运动1、构造运动是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2、垂直运动(造陆运动)是指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3、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切线方向的运动。

4、造山运动:传统的地质学常把产生强烈的岩石变形(褶皱与断裂等)并与山系形成紧密相关的水平运动,称为造山运动。

5、新构造运动:人们常把新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称新构造运动。

6、现代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

7、古构造运动:新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称古构造运动。

8地形变测量:人们可以凭借测量仪器来观测这种极缓慢的运动。

其基本原理是在现在地形面上设置一系列的观测点,然后用经纬仪与水准仪测量这些观测点的位置及高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此了解地形面的变化情况,并可推断构造运动的特征,这种方法称为地形变测量。

9、河流阶地:地壳运动使河漫滩处于上升状态,则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的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的河漫滩相对升高,一般洪水已不能达到,形成分布于河谷谷坡上、洪水已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10、准平原:流水及其他各种表层地质作用长期共同对陆地表面进行“削高填低”的改造,使广大地区内形成只存在零星分布的、高度不大的剥蚀残丘,整个地区变得比较平坦,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称为准平原。

11、夷平面:把准平原受后期构造抬升,再被侵蚀切割成不同高度的近似平齐的峰顶面称为夷平面。

12、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

(分: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13、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一种接触关系。

14、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

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15、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是:①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沉积了一套或多套沉积岩层;②地壳发生显著上升,原来的沉积环境变为陆上剥蚀环境,经长期的风化剥蚀后,地面上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剥蚀面,剥蚀面上分布有古风化壳及铝土矿、褐铁矿等风化残积矿产;③地壳重新下降到水面以下接受沉积,形成新的上覆沉积岩层(其底部由于开始沉积的地形差异较大而常形成底砾岩),由于地壳基本上是整体上升和下降的,故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断层
逆断层
走滑断层
圣安得列斯断层(河谷突然转向)
(3)断层组合
地垒 地堑
断 块 山
隐伏断裂
逆 冲 断 层 的 形
成过程。
(压性构
造 面 与 主 断 面 所 交 锐 角 指 示
断 层 对
盘 的 运 动方向)
推 覆 构 造 形 成 示 意 图
逆掩断层(断面倾角小于30°)
(4)断层形成年代
在较大范围内,构造运动即表现出水平运动,又表现出垂
直运动的双重特征。反映了地壳运动的复杂性。
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岩石的变形与应力关系图
压应力
剪应力
剪应力
张应力
张应力
剪应力 压应力
剪应力
第二节
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可使水平岩层变得倾斜甚至弯曲,或
使连续的岩层被断开或错动,或使完整的岩体被碎
裂。
第十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一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二 岩石的变形地质构造
三 地层的接触关系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是指促使岩石、地壳乃至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 的一种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水平运动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移动。(表现为 相邻块体的汇聚、分离、剪切错开等) 2)垂直运动是相邻块体发生差异性升降。喜马拉雅上山有大 量的新生代早期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在50~60Ma前还是海洋。
(1)断层要素
断层面(fault plane):分隔两个岩块并使其发生相对滑动的面。 断盘( fault wall ):被断开的两部分岩块,其中位于断层面之 上的称为上盘岩块;位于断层面之下的称为下盘岩块。如果断 层直立就分不出上盘和下盘了。 滑距( distance of displacement ):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距离。
边或接触变质带。
3.2 地层与岩体呈沉积接触
沉积接触关系
的特点:1)地
层界线切割岩
体界线;2)接
触界线岩体一
侧具有古风化
壳;3)上覆地
层有底砾岩。
接触关系综合分析
剥蚀
沉积
沉积
剥蚀
沉积
剥蚀
图中P1为早二叠统砾岩,P2为中二叠统页岩,P3为晚二叠统灰岩, 1,2,3代表地层与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4,5代表岩体与地层 之间的接触关系,请写出1,2,3,4,5分别代表了哪种类型的
褶皱的类型的确定
核部为新地层 向斜 背斜 核部为老地层
背斜和向斜褶皱
Ⅲ 褶皱的形态
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倒转褶皱
(1)褶皱的平面形态
水平褶皱:枢纽水平
(左)。 枢纽
倾伏褶皱:枢纽倾 伏(右)
构造穹隆
构造盆地
构造穹隆
地质图上表现 的倾伏褶皱和
水平岩层。
倾伏褶皱及上 覆水平岩层。
褶皱的研究意义
倾斜岩层的产状

倾斜岩层(上)
• 倾斜岩层的形成过程(左)
2.2 褶皱构造
褶皱(fold)是岩层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变形产生的一系列弯曲,也称褶曲。岩 层发生褶皱后原有的位置和形态均会发生改变,但其连续性未受到破坏。
褶皱山脉Biblioteka 挤压挤压Ⅰ 褶皱几何要素
核部(a):褶曲岩层的中心。
翼部(b):褶曲岩层的两侧。
这种使地质体原有形态和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
作用称为构造变形。
岩石变形和变位后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最基
本的地质构造为褶皱和断裂。
2.1 岩石的空间位置
为研究地质构造,首先需确定岩石或者地层在地球
空间中的位置,即其产出状态,简称产状。岩层的
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分布状态,由走向、倾向、倾
角三要素组成。
走向 :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所指 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 :垂直走向线向下引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 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称倾向。 倾角:倾斜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倾角。
节理的成因
压应力形成两 组共扼剪节理。
张应力形成一 组张节理。
除构造作用产生节理之外,岩浆或者熔岩的冷凝收缩、沉积作用、 风化作用、块体运动都能产生节理。因此节理是比断层更为普遍 发育的变形构造。节理密集的岩石易于风化,适宜的条件下可以 形成奇特的地形和优美的风景。
火成岩中的节理
Ⅱ断层
断层:岩石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发生明显的相对 位移(滑动)
判断断层发生的时代基本原则:断层发生的年代晚于被断层切 割的最新地层的年代,早于覆盖在断层之上未受其切割的最老 地层的年代。
(5)断层的研究意义
a、找矿:断层是含矿溶液运移的通道,控制矿体的形成和 赋存部位,也可以破坏已经形成的矿体; b、找地下水:断层是地下水循环的通道,在断层中常含有 丰富的地下水;
走滑断层(strike-slip fault):也称平移断层。被断开的岩块沿 陡立的断层面做水平滑动。根据相对滑动的方向可分为左旋走滑 和右旋走滑断层:观察者位于断层的一侧,对侧盘向左滑动者称
为左旋断层(sinistral fault);对侧盘向右滑动者称为右旋断层
(dextral fault)。
2.3 断裂构造
岩石受力后发生的不连续破裂变形称断裂,当 作用力的强度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或者岩层就 要发生断裂,断裂包括节理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
节理:岩石破裂后未发生显著位移称节理。 断层:破裂的岩石沿破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称 断层。
Ⅰ节理
在地质作用下,岩体发生一系列规则的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 块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此破裂称为节理(joint)。
接触关系。
枢纽(cd):岩层面内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可以是直线,也可 以是曲线,可以是水平线,也可以是倾斜线。 轴面(e):大致平分褶皱两翼的假想对称面,即由枢纽组成的
假想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褶皱枢纽 褶皱轴面
Ⅱ 褶皱的类型
岩层受力后发生的连续弯曲变形称褶皱构造,有背 斜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核部出现老地层,两翼对称 重复出现新地层。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核部出现新地层,两翼对称 重复出现老地层。
不整合界面存在古风化壳,上、下地层岩性突变,生物演化不 连续;3)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
1788年Hutton在苏格兰首次发现角度不整合的地点
角度不整合界面凹凸不平,下覆地层存在古风化壳,
上、下地层呈角度相交
3.2 岩体与地层的侵入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关系特 点:1)岩体界
线切割地层界线; 2)在接触边界 岩体一侧具有冷 凝边;3)在围 岩一侧具有烘烤
侵入
沉积
3.1 地层与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
地层整合接触关系表
现为:上(B)、下(A)
地层连续,无沉积间
断;上、下地层之间
无地层缺失,岩性渐
变;上下地层产状一
致。
地层与地层整合接触
• 侏罗纪(J) 页岩。
• 接触界限
• 三叠纪(T) • 砂岩。 • 整合接触 关系反映 了什么?
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平行不整合的特点:1)上下地层不连续,存在沉积间 断,二者间缺失某一时代地层;2)不整合界面存在古 风化壳;3)上下地层岩性和生物组合表现为突变;4) 上下地层产状一致。
平行不整合的确确定
完整的地层
缺失地层
通过地层对比和野外证据可以确定右图存在平行 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角度不整合特点:1)上下地层不连续,存在地层缺失;2)
1)了解并确定地壳的变形性质; 2)确定地壳缩短量; 3)确定地层正常与倒转; 4)寻找油气、矿产富集部位:宽阔和缓的背斜核部往
往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许多层状矿体(煤)常保存在向 斜中,大规模的地下水也常常储集在和缓的向斜中。
5)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背斜的轴部岩层容易断裂破碎,
如果水库(或大型建筑物)位于背斜轴部,就会留下漏水的 隐患,或者建筑物地基不稳。
ABCDE:断层面;1,2:断盘;1为下盘;2为上盘;AA,:滑距
下盘
断层面
上盘
(2)断层类型
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方向,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
走滑断层。
正断层(normal fault):上盘向下滑动,两侧相当的岩层相 互分离
逆断层(reverse fault):上盘向上滑动,两侧相当的岩层相互 分离。可掩覆于下盘之上
c、找油气:断层是油气运移富集的通道,油气勘探中必须
查明断层的分布和发育情况; d、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对当地断层进行详细的了解,以确 定最优工程基地,工程应尽量避开断层发育的地区; e、地震研究:活动断层是研究地震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三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
3.1 地层与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 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3.2 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